工作总结 > 总结大全 > 学期总结
栏目

历史知识点总结(三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热度:40

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初二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一、洋务运动(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

1.什么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了哪些主要军事工业?此外还有什么重大措施?答: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新式路海军,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2)北洋海军的命运如何?标志着什么?答: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3〉19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从兴办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答: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为军事工业服务。

4)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答:三局一厂。

3.评价洋务运动

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外国帝国主义百般阻挠;

洋务派所要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与历史的规律与趋势相悖;

客观影响: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有利于中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平日样,留学生回国后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有利于中国民主革命继续发展。

③洋务派兴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二、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出现

交通: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通讯: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三、状元实业家:张謇实业救国

(启示)大生纱厂

①爱国精神

②执着的创业精神

③民族的紧急发展与国家富强有很大关系

【第2篇 初一年级上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次革命。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3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 “四诊法”。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5、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p67

49、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51、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_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p84—85

60、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_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p87

62、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p89

6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p103—104

72、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p38—39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

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第3篇 初一下学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_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_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反映的节日是春节。

10、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占领临安,南宋灭亡。p67

1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将粘土做成陶活字。既经济,又省时,促进了文化传播。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p73三幅图要识记,右边竖文字看看)

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的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2、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

①戚继光抗倭:(p96)明朝时,日本的倭寇_扰我国东南沿海,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组成“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的倭寇。保卫了东南沿海边疆,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戚继光的话:“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p104)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攻打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郑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领土完整,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的内在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边防。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③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军队两次围攻雅克萨,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p106

13、郑和下西洋:p94

目的: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过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以丝绸、瓷器换回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历史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注意:郑和下西洋和九年级所学的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

14、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_藏:p110

①顺治帝赐予_五世为“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佛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后来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_、班禅共同管理_藏事务。

③_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金瓶掣签制度)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对_藏的管辖。

_疆:p111

①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②乾隆帝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_疆地区,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③土尔扈特部(蒙古族)不堪沙皇压迫,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_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5、“闭关锁国”p118

清朝统治着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实行“闭关锁国”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经营海外贸易。

“闭关锁国”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6、北京城与明长城:p121

紫禁城(今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122图)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122图)

17、古代书法和绘画

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并称“颜筋柳骨”,见p39上图

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宋朝画家张择端(潍坊人)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的风景和繁华景象。

元代画家赵孟頫,当时人们称他的画属于“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p80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明朝董其昌的书法有“颜(颜真卿)骨赵(赵孟頫)姿”之美。p129

《历史知识点总结(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总结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