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优化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其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炼铁工艺流程、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标准作业程序。

2. 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规章制度,强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应急处理措施和事故预防。

3.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检验标准,明确质量责任,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4. 设备管理:规定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维修及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5. 环境保护:制定环保政策,控制污染排放,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6. 员工培训与考核: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定期进行技能评估和绩效考核。

7. 信息记录与报告:规范生产数据记录,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和报告。

包括哪些方面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

1. 工艺操作:详细说明高炉冶炼、原料准备、煤气利用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2. 设备操作规程:对大型设备如高炉、鼓风机、除尘设施等的操作进行明确规定。

3. 安全规程:制定安全操作手册,涵盖火源管理、危险化学品存储、应急疏散等方面。

4. 质量标准:设定铁水成分、物理性能等质量指标,并规定检测方法。

5. 环保措施:执行国家环保法规,设定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标准。

6. 培训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定期技能提升培训等。

7. 绩效考核:设立生产指标,通过kpi考核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8. 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重要性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 提升效率:标准化流程能减少生产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保障安全:严格的安全规定能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3. 保证质量:通过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信誉。

4. 环境友好:遵循环保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责任要求。

5. 人才培养:良好的培训机制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6. 数据透明:信息记录与报告为决策提供依据,帮助企业持续改进。

方案

为落实炼铁车间管理制度,建议采取以下方案:

1. 制定详细的制度文本,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操作规程。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增强员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 投资升级环保设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5. 实施全员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同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

6. 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挂钩,激发员工积极性。

7. 推广使用数字化工具,如erp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

通过上述措施,炼铁车间管理制度将得到全面执行,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某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与落实,并实施考核,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车间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范围内的所有安全管理运行与活动的检查。

三、职责: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和规定,经车间领导批准后实施。

2、各班组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检查与管理。

3.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由专人负责检查且做好记录。

四、工作程序:

1主要内容:

1)安全目标、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3)运行控制情况。

4)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5)工艺设施的安全性。

6)对设备设施管理的安全监督执行情况。

7)车间安全环保、设备设施、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特种设备、普通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的定期监督。

8)现场作业的监督执行情况。

9)现场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活动的实施情况的监督。

10)作业环境的监测

11)岗位、个人防护管理和使用情况。

12)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3)对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及违章情况的统计记录。

2安全检查类型:

1)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a、综合检查;

①车间综合性安全检查;

②班组综合性安全检查;

b、季节性检查;

c、日常检查;

d、专业检查;

①工艺管理;

②设备管理;

③变配电系统;

④仪表管理;

⑤消防管理;

⑥ 岗位卫生管理;

⑦现场检维修作业;

⑧安全设施、设备(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与监控);

⑨特种设备等;

e、节假日检查

f、本车间各级人员的检查;

g、不定期随机检查;

3、安全检查的实施要求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车间指令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

(2)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3)车间可能造成事故或事件的新工艺安全参数和安全方面的关键特性,按照工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例行日常检查,并予以记录。

4、综合检查

(1)车间每星期五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参加人员为各班组长及安全员,检查结果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总结进行整改,做好记录。

(2)专项检查由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a、关键装置:电器设备、设施、风机房(高压配电室)、加压(助燃)风机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赵明光。

b、重点部位: 高炉本体、炉皮 、风口及炉顶设备运行状况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王自强。

c、重点部位:热风炉系统、送风、燃烧、箱体除尘、炉皮冷却、煤气设备、设施管道及阀门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热风炉班班长王荣保。

d、关键装置:喷煤系统;磨机、燃烧炉(煤气检测)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喷煤班班长张世平。

e、关键装置:行车( 抓渣行车、吸铁行车);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维修班副班长马春林。

f、关键装置:煤气检测;煤气检测议、声光报警仪运行状况;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煤气检测;煤气设备、设施、管道、阀门;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注:每星期五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一次)

h、关键装置:应急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仪;急救箱或急救包、空气呼吸器、担架等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i重点部位:灭火器材;应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炉前平台、铸铁;渣、铁口及铸铁机运行状况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炉前(铸铁机)班班长吴建忠。

5、季节性检查分别由车间、班组负责人,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本车间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并做好记录。

6、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分班组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班组各岗位员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组巡回检查职责,设备、设施点检;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班组、车间进行整改落实并做好记录。

7、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消防、备用设备设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8、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科学、规范的开展检查活动。安全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9、检查结果的处理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车间,对检查中发现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和不符合项填写“隐患治理通知单”,并按《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执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对所采取隐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10、以上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监督执行。

第2篇 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与落实,并实施考核,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车间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范围内的所有安全管理运行与活动的检查。

三、职责: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和规定,经车间领导批准后实施。

2、各班组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检查与管理。

3.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由专人负责检查且做好记录。

四、工作程序:

1主要内容:

1)安全目标、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3)运行控制情况。

4)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5)工艺设施的安全性。

6)对设备设施管理的安全监督执行情况。

7)车间安全环保、设备设施、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特种设备、普通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的定期监督。

8)现场作业的监督执行情况。

9)现场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活动的实施情况的监督。

10)作业环境的监测

11)岗位、个人防护管理和使用情况。

12)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3)对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及违章情况的统计记录。

2安全检查类型:

1)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a、综合检查;

①车间综合性安全检查;

②班组综合性安全检查;

b、季节性检查;

c、日常检查;

d、专业检查;

①工艺管理;

②设备管理;

③变配电系统;

④仪表管理;

⑤消防管理;

⑥ 岗位卫生管理;

⑦现场检维修作业;

⑧安全设施、设备(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与监控);

⑨特种设备等;

e、节假日检查

f、本车间各级人员的检查;

g、不定期随机检查;

3、安全检查的实施要求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车间指令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

(2)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3)车间可能造成事故或事件的新工艺安全参数和安全方面的关键特性,按照工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例行日常检查,并予以记录。

4、综合检查

(1)车间每星期五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参加人员为各班组长及安全员,检查结果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总结进行整改,做好记录。

(2)专项检查由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a、关键装置:电器设备、设施、风机房(高压配电室)、加压(助燃)风机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赵明光。

b、重点部位: 高炉本体、炉皮 、风口及炉顶设备运行状况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王自强。

c、重点部位:热风炉系统、送风、燃烧、箱体除尘、炉皮冷却、煤气设备、设施管道及阀门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热风炉班班长王荣保。

d、关键装置:喷煤系统;磨机、燃烧炉(煤气检测)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喷煤班班长张世平。

e、关键装置:行车( 抓渣行车、吸铁行车);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维修班副班长马春林。

f、关键装置:煤气检测;煤气检测议、声光报警仪运行状况;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煤气检测;煤气设备、设施、管道、阀门;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注:每星期五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一次)

h、关键装置:应急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仪;急救箱或急救包、空气呼吸器、担架等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i重点部位:灭火器材;应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炉前平台、铸铁;渣、铁口及铸铁机运行状况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炉前(铸铁机)班班长吴建忠。

5、季节性检查分别由车间、班组负责人,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本车间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并做好记录。

6、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分班组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班组各岗位员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组巡回检查职责,设备、设施点检;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班组、车间进行整改落实并做好记录。

7、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消防、备用设备设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8、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科学、规范的开展检查活动。安全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9、检查结果的处理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车间,对检查中发现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和不符合项填写“隐患治理通知单”,并按《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执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对所采取隐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10、以上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监督执行。

第3篇 某炼铁车间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与落实,并实施考核,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车间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车间范围内的所有安全管理运行与活动的检查。

三、职责: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日常安全检查与管理,制定具体办法和规定,经车间领导批准后实施。

2、各班组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检查与管理。

3.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由专人负责检查且做好记录。

四、工作程序:

1主要内容:

1)安全目标、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

3)运行控制情况。

4)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5)工艺设施的安全性。

6)对设备设施管理的安全监督执行情况。

7)车间安全环保、设备设施、关键装置和要害部位、特种设备、普通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的定期监督。

8)现场作业的监督执行情况。

9)现场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活动的实施情况的监督。

10)作业环境的监测

11)岗位、个人防护管理和使用情况。

12)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13)对以往事故、事件、不符合及违章情况的统计记录。

2安全检查类型:

1)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a、综合检查;

①车间综合性安全检查;

②班组综合性安全检查;

b、季节性检查;

c、日常检查;

d、专业检查;

①工艺管理;

②设备管理;

③变配电系统;

④仪表管理;

⑤消防管理;

⑥ 岗位卫生管理;

⑦现场检维修作业;

⑧安全设施、设备(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的检查与监控);

⑨特种设备等;

e、节假日检查

f、本车间各级人员的检查;

g、不定期随机检查;

3、安全检查的实施要求

(1)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车间指令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

(2)日常的例行安全检查

(3)车间可能造成事故或事件的新工艺安全参数和安全方面的关键特性,按照工艺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例行日常检查,并予以记录。

4、综合检查

(1)车间每星期五开展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参加人员为各班组长及安全员,检查结果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总结进行整改,做好记录。

(2)专项检查由由车间领导指定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a、关键装置:电器设备、设施、风机房(高压配电室)、加压(助燃)风机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赵明光。

b、重点部位:高炉本体、炉皮 、风口及炉顶设备运行状况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副主任王自强。

c、重点部位:热风炉系统、送风、燃烧、箱体除尘、炉皮冷却、煤气设备、设施管道及阀门等;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热风炉班班长王荣保。

d、关键装置:喷煤系统;磨机、燃烧炉(煤气检测)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喷煤班班长张世平。

e、关键装置:行车( 抓渣行车、吸铁行车);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维修班副班长马春林。

f、关键装置:煤气检测;煤气检测议、声光报警仪运行状况;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煤气检测;煤气设备、设施、管道、阀门;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注:每星期五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检查一次)

h、关键装置:应急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检测仪;急救箱或急救包、空气呼吸器、担架等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i重点部位:灭火器材;应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星期五检查一次;负责人车间安全员陈占刚。

j重点部位:炉前平台、铸铁;渣、铁口及铸铁机运行状况每天检查一次;负责人炉前(铸铁机)班班长吴建忠。

5、季节性检查分别由车间、班组负责人,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本车间人员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并做好记录。

6、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分班组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检查。班组各岗位员工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组巡回检查职责,设备、设施点检;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班组、车间进行整改落实并做好记录。

7、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消防、备用设备设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

8、各种安全检查均应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科学、规范的开展检查活动。安全检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9、检查结果的处理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车间,对检查中发现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和不符合项填写“隐患治理通知单”,并按《隐患治理管理制度》执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对所采取隐患治理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10、以上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由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监督执行。

《炼铁车间管理制度(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