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规章制度
栏目

新制度范本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4-11-12

新制度范本经济学

新制度范本经济学:构建企业的经济管理基石

在经济管理领域,一套健全的新制度范本是企业稳定运营的基石。它不仅定义了组织的行为准则,也指导了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一个有效的制度范本经济学应当具备深度理解市场规律、兼顾公平与效率、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

规章制度包括哪些

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总则:阐明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2. 组织架构:定义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3. 经济决策流程:描述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机制。

4. 资源管理:涵盖财务、人力、物资等资源的获取、分配和使用规则。

5. 绩效评估:设立衡量经济活动成效的标准和方法。

6. 法规遵从:确保所有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7. 内部控制:建立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

8. 争议解决:规定处理内部纠纷的程序。

作用和意义

规章制度的存在,首要目的是为组织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引,确保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它们强化了责任分配,促进了协作,减少了不确定性,提高了决策效率。规章制度有助于防止不当行为,维护公正,保护企业资产,促进长期发展。

怎么制定

制定规章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实际性:制度必须基于企业实际,反映其业务模式和文化。

2. 可行性:确保制度易于理解和执行,避免过于复杂或理想化。

3. 公正性:制度应公平对待所有员工,避免偏见和歧视。

4. 动态调整:定期审查和更新制度,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成长。

5. 参与性:鼓励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规章制度格式要求】 规章制度的格式应清晰、一致,便于阅读和理解。包括:

1. 标题:明确、简短,反映制度的主题。

2. 结构:逻辑清晰,章节分明,内容层次分明。

3. 语言:专业但通俗,避免使用行业术语而不解释。

4. 格式规范: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缩进和编号,保持版面整洁。

5. 附件:如有必要,附带图表、流程图等辅助说明。

规章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的灵魂,它们塑造了企业的行为模式,影响着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在制定时,我们必须深思熟虑,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制度既科学又人性化,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制度范本经济学范文


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新制度经济学 2. 完全理性 3. 交易费用 4. 市场型交易费用 5. 产权 6. 私有产权 7. 共有产权 8. 完全契约 9. 不完全契约 10. 不完全契约 11. 道德风险12. 逆向选择 13. 剩余索取权 14. 剩余控制权 15. 公司治理 16. 正式制度 17. 非正式制度 18. 路径依赖

二、判断说明

1. 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心,认为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因而是完全正确的。

2. 技术进步既会降低交易费用,也会提高交易费用。

3. 政府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界定产权,因为,有了产权的初始界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产权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

4. 私有产权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

5. 永远不可能清楚界定所有权。

6. 在学校食堂就餐后餐具必须由同学自己送到残食台,而在校外餐馆就餐后餐具由服务员收拾,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校外餐馆的饭菜比学校食堂的更贵。

7. 在计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赶速度的动机,由此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相比之下,在计件工资合约下,工人有强烈的偷懒动机,必须对工人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8. 公共物品一定是公共财产。

9. 公司的股权合约是为了节省度量企业家对企业利润贡献的费用。

10. 人们常说的“朝令夕改”就是说任何制度都可以在一天之中形成,也可以在一天内废除。

三、 简答题

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交易费用的性质

3. 科斯第一定理

4. 产权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5. 如何根据交易的维度对交易进行分类

6. 简述按剩余收入索取结构划分的企业类型

7. 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区别

8.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别

四、论述与案例分析题

1. 论述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类型

2. 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机制是什么

3. 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各具有哪些特征

案例分析题略

试题结构:一、5个名词解释二、4个判断说明三、三个简答题四、一个论述和两个案例分析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卫东,华科大教授。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认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生长点,在其框架下,产权的界定和执行变得非常重要,由此产权理论可看成是交易理论的自然延伸,随后,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合约进行交易,以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产生合约经济学(张五常,《佃农理论》《合约的结构性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企业的合约本质》)。随着合约形式的不同选择,组织问题出现,由此新制度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相应产生,最后,当交易费用用来分析法律制度的形成与作用时候,法律经济学出现。

二、何为制度?制度究竟怎样理解呢?

新制度经济学家,安德鲁·斯考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社会制度,就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赞同的社会行为中带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规律性具体表在各种特定的往复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实行之。”

诺斯(199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制度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严格的说,制度是人为制定的限制,用以约束人类的互动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核心思想是,产权结构和交易费用影响激励和经济行为。因而制度安排对与人的行为和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变迁:

科斯1937年《企业的性质》,用交易费用的思想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企业的本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边界,建立了现代企业理论。1960年《社会成本》,用交易费用和产权解释了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当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界定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

阿尔钦,产权经济学,《不确定性,生物进化和经济理论》。

张五常,合约经济学,《佃农理论》。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的增长》(1971);

威廉姆森,科层(hierarchies)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合约关系的治理》(1979); 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

四、 制度经济学主要的例子。

新加坡联合早报,红色罚单让中国人很受伤,国庆结婚。

英国金融时报,缅甸停建伊洛瓦底江米松水电站,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36亿美元。 英国卫报,中国须防止城市化失控,公共治理,堵车,废气。

地下金融,钱由股市楼市流向高利贷,温州地下金融产业链值得深思。

第三篇: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名词解释: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晰。

机会主义:机会主义行为指在交易过程中不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且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威廉姆森看来,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资产专业性: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

完全契约: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比如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

不完全契约: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契约当事人或契约的仲裁者无法证实或观察一切,就造成契约条款是不完全的。

公地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代理成本:所谓代理成本,就是资产不同权之间分配时产生的费用。

敲竹杠问题:就是当人们一旦做出专用性资本关系投资后,担心事后重新谈判被迫接受不利于自己的契约条款或担心由于他人的行为使他的投资贬值。

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一项索取剩余(总收益减去合约报酬)的权力,也就是对资本剩余的索取。 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是相对于合同收益权而言的,指的是对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的要求权。

公司治理:通过一套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制度安排协调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匹配利益者间的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最终使得各方利益得到保护。

简答题

1.威廉姆森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

对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威廉姆森主要是从:1人的因素。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在他看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的人并不是古典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人”,而是“契约人”。 “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而具体表现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正是“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 。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威廉姆森的交易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其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一旦存在了专用性投资,最初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被垄断市场所代替。

2.诺思是如何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的?

诺思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1、商品和服务的多维属性。作为交易对象的商品、服务具有许多属性,要对其充分理解和精确计算代价高昂。2、信息不对称与人的机会主义动机。3、交易的人格化特征。

5.试比较西方学者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 关于产权的起源于本质

? 关于产权结构

? 关于产权市场环境

? 关于产权变迁

6.不完全契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限理性、交易费用、非对称信息、语言使用的模糊性。

7.科斯的企业性质观和边界观是怎样的:企业观: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企业何以节约交易费用,企业契约观(长期契约、签约主体的不平等性、契约的不完全性)。边界观:企业的边界就取决于由于企业代替市场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企业存在而引起的内部组织费用在边际上相等。

8.简述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特征:

9.试比较西方学者与马克思的企业理论

三、案例分析

运输犯人:(1)提高补贴标准。但对实际费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2)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但如何确定处罚标准则面临高昂的谈判成本。

(3)关派员随行监督。但会不会产生合谋?谁来监督监督者?

(4)可行的办法:不按在英国上船时的人头付费,而是按到达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

收银机的发明(意义),

田中路,狗头税(第三章)

家禽与老虎(老虎越来越少家禽越来越多),七盏灯(第四章)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科斯定理的理解

2.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谈谈你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认识和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目前国有经济似乎在经历全面的困难:国有企业亏损累计额大、资产负债比率高、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等。同时,大多数企业产品单一,多以一般原材料粗加工为主,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难形成拳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一,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学派的理论及其分析:科斯认为产权的明晰化是最重要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制度使人类的经济交换行为在一系列共享的社会规范制约下成为稳定的和可预期的,从而减少了因非规范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制度作为一种交易各方共享的社会规范,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它使经济行为变成一种超越个体的集体运动,由此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效果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在我国,国家是所有国有资产所有者,国企领导人负责管理这资产;在企业的内部领导人与普通员工又形成了另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链。要保证制度变迁的最后成功,不仅要克服路径依赖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且必须使制度变迁的成本有有效的分摊,偿付途径。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置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信用。

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

利息率: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利息额/本金×100%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短期融通资金的基准利率。它在利率体系中发挥着核心和主动作用。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货币市场也叫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也叫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的范围以一国国境为限,不涉及其他国家,即只有本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并不限于一国国境之内,而是涉及多个国家,即允许外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

负债业务: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即银行吸收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资产业务是指将其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原始存款:指以现金方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派生存款:也称衍生存款,它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存款货币:指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货币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两部分构成。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第四篇: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制度

《现代汉语辞典》把“制度”区分为两重涵义:第一,它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第二,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封建宗法制度等等。

这与英文单词“institution”的涵义不尽相同。“institution”是一个涵义极其丰富的词,从15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往往把习俗、惯例、传统、社会规范等等都包含在其中,有时也指由一定规则在内的机构、组织或团体。

凡勃伦(t.veblen)首先将制度问题纳入科学研究。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人们是生活在制度――也就是说思想习惯――指导下的,而这些制度是早期遗留下来的。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生活方式。” “制度必须随着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发应的一种习惯方式,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第86-92页)

2.什么是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 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强调运用正统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去发现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 研究重点: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人类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为什么叫“新制度经济学”

1、旧制度主义经济学

1)以凡勃仑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强调:a)用本能(生产制度的技术本能,财产制度的获取本能)心理来解释人类行为(而不是功利主义);b)用进化论哲学说明制度变迁(而不是博弈论);c)主张国家干预

2)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主张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制度。提出“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2、后制度主义经济学(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

主张:

a)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b)强调非市场力量,重视道德与伦理因素;

c)重视价值判断,忽视实证分析;

d)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干预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与核心范畴

3.1特点

? 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

? 将制度作为经济变量,是内生变量

? 遵循经济学的自由主义传统(强调:竞争条件下的自利会引致利他)

? 在传统经济学的三大基石(禀赋、技术、偏好)的基础上引入第四大基石—制度

3.2 核心范畴:交易与交易费用

“交易”与“生产”相对应。生产指人对自然的活动,交易指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两类活动包含人类的全部活动。交易一词在经济学中早已存在,但它不局限于物品交换的含 1

义。康芒斯首先对交易概念进行挖掘并将其一般化,认为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上‘物品的交换’,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东西的未来所有权的让与和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

? 交易分为三种类型:买卖的交易(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管理的交易(等级体系中的命令与服从关系)、限额的交易(政府对个人的管制关系)

? 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transactions costs)?是与生产成本相对应的。凡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所耗的成本称为生产成本;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所耗的成本则称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约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约而发生的成本;它们区别在于生产成本,即为执行合约本身而发生的成本(交易费用指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借助物品或劳务的让渡进行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包括搜寻、谈判、签约、监督、贯彻和维护合约的费用。)。

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紧密相关,但两者有区别。交易成本所包含的仅是与人打交道时所发生的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还包含人与物质世界打交道时发生的信息成本。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假设条件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由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假设前提可以避免人们因知识不完全带来的逻辑错误; 其二,假设前提为理论研究者之间共同语言的形成提供了讨论的起点和基础;

其三,假设前提是保证研究中演绎推理过程严密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其理论结论具可检验性的重要基础。当然,假设条件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得到支持,即假设条件的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说假设条件是否反映了经济生活的基本事实,是否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般感受相一致。有的理论假设概括和反映经济现实,其分析和推理又保持了逻辑的一致性,因而其理论结论具有较大的真理成分以及较强的解释能力和预言能力,即使逻辑推理出了问题,影响到理论结论的正确性,但却存在着改进的余地。但假设条件若违背了经济生活的基本事实,即使逻辑演释严谨,其理论体系也将失去客观的真理性质。

1)利益(目标)最大化。新古典传统禀承斯密传统,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做为经济哲学的基础,把人解释为利己主义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关于利益最大化假设,我们主张这样来表述: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环境约束、资源约束、理性约束、机会约束等)追求利益(多目标整合后的总收益或最效用)最大化。

2)有限理性。按照西蒙的定义,“理性是指一种行为方式,它第一,适合实现指定的目标;第二,而且在给定的条件下和约束的限度之内。”也就是说,理性是经济人主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约束条件下,具有明显行为目标的行为方式,既包括认识能力、行为能力,又包括行为本身。

a)完全理性。它假定人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完全的行为能力、行为本身的执行。在这里,人可以预料一切,可以精细地算计。

b)直觉理性。按这一假定,人类的思维和人类作出正确决策的本事,大多归因于人类具有很好的直感和判断能力。这是一种弱理性假设,是有机体层次的理性(本能),它表明行为人本身没有明确具体的目的和意识,只是随着现实的演进而从事活动。

c)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

?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 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 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是有限的

? 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的执行都是有成本的。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的

意识,但又是有限的”(西蒙,1972)。

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

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

4)资产专用性。由美国经济学家、制制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威廉姆森首创的。其基本含义是: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特定资产就难以转向其他用途,即使进行再配置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主要与市场交易者之间形成的协约关系相联系,它与资产通用性相对应。我们选择资产专用性作为假定,是考虑该假定与交易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能够较为明确地解释采用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体制形式来解决经济活动中交易方式的选择问题。并且,它对制度本身的分析也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工具。

5)正交易费用。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开拓性地指出了自由价格制度运行的代价,提出了正交易费用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从而修正了新古典传统的零交易费用假定。威廉姆森进一步地对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因于两种因素:一是交易要素,尤其是指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二是人的要素,可分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市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有关价格、质量、品种、交易对手及供求双方的搭配等方面的情况是难以预料的,这使得交易的难度增大。交易双方为使自己免受或少受未来市场变化的不利影响,会尽可能完善地了解合同的一切细节,将未来价格的变动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就必须预测价格的变动趋势。这自然会增加谈判和达成合约的费用。另外,为了避免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人们不得不依赖于长短期不同的各类合约,进行组织制度安排,这也必然导致内部交易费用(组织成本)的上升。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同流派

新制度经济学,应该说是一个成分复杂的大学派,这一领域的各种研究分别被贴上诸如产权学派(property right school)、合同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transaction costs economics)、新经济史(new- economics history)、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等各式各样的标签,甚至还涉及到布坎南(j.m.buchanan)和奥尔森(m.olson )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以阿罗(k.j.arrow)为领袖的信息经济学、以斯蒂格勒(g.j.stigler)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等等。这个学派中的许多人独树一帜,观点与方法常常大相径庭。

如果按照各种制度分析的理论渊源分,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制度变迁理论,二是产权理论,三是交易成本和企业理论,四是公共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与意识形态。

制度变迁理论:主要研究当一定的技术和社会条件发生变化时,制度演化的原因、动力及形式等。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著名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north)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其他的还有戴维斯(l. davis)、拉坦(v. ruttan)、林毅夫等。

产权理论:主要研究产权对经济运行及资源配置的影响,把产权引入经济学的研究是科斯的又一重要贡献。继科斯之后,阿尔钦(a.alchn)、德姆塞茨(h.demsetz)、张五常(steven n.s.cheung)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使产权理论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相对而言,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中更为重要、影响更大的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科斯的主要贡献在于他首先发现了交易费用,并把它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用这一概念分析了企业这一长期被忽略了的交易组织形式对市场交易形式的替代功能。威廉姆森沿着科斯开创的思路全面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其主要成就是进一步使交易费用可操作化,并以此解释各种具体的交易组织形式及其选择条件。

其他:公共选择理论、国家理论、政府行为分析及意识形态理论 。

由布坎南所开创的公共选择理论又被称为“政治的经济学”,它把经济分析引入了政治领域。研究重点:一是研究在既定制度下对公共物品的集体选择问题:二是研究对制度规则本身

的集体选择问题,后者又被称为立宪选择问题或“立宪经济学”问题。

六、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三大理论支柱: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如果将集体行为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考虑进去的话,新制度经济学大体可以划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部分 导论

1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

2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二部分 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1. 制度与制度系统

2. 制度的起源及功能

3. 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4. 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

第三部分 产权理论

1. 财产和产权

2. 产权的作用:理论依据

3. 物品属性与产权界定

4. 产权制度的多样性及其绩效差异

第四部分 交易费用与企业理论

1.交易费用的定义、性质及原因

2.企业的性质

3.企业的产权分析

4. 企业中的激励机制与治理结构

5. 企业的边界与经济组织的规模决定

第五部分 集体行动、国家理论与意识形态

1.集体行动的制度逻辑

2.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

3.政府行为的产权分析

4.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5.意识形态的制度经济学

七、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初次来到中国,应该说是在不经意之间。

第一本涉及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中文书,是1985年出版的《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是一个叫勒帕日的法国人写的。在其中,新制度经济学被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一部分,由作者做了简洁的介绍。

1987年,奥利佛?威廉森教授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讲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引起了更大的反响。后来他又于1989年到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研究所作了演讲。

大约于1988年,科斯教授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被翻译成中文,首次在《中国:发展与改革》杂志上发表。1990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科斯的《企业、市场与法律》,后来这本书又以《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为名,于1992年出了修订版。

1988年,张五常教授在他的随笔集《卖桔者言》中,以通畅易懂的语言,使科斯的名字(文中为高斯)超越了经济学界。他也曾于八十年代末多次来过大陆,宣讲产权经济学。

科斯于1990年,诺斯于1993年先后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诺斯教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和《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以及多人的论文集《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等等在九十年代初先后被翻译成中文。

90年代初期新制度经济学与许多其它经济理论一起,进入了中国。

广义地看,制度经济学不仅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历史地看,还有在它之前的所谓旧制度经济学和后制度经济学。横向看,则有公共选择理论,法与经济学,“集体行动的逻辑”等相近理论。

早在六十年代,一些旧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品就被介绍到了中国,如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1962),凡伯伦的《有闲阶级论》(1964);后来后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斯,也有著作翻译成中文,如前者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和《经济分析史》等。

到了八九十年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大师,布坎南的《自由、市场与国家》,《民主过程中的财政》,《同意的计算》等,利益集团理论的先驱,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兴衰探源》,以及“法和经济学”的著作等,也出现了中译本。

翻译运动并不是说明这个理论趋势只是外来的,它恰恰说明当时中国内在的理论需求。与翻译运动并行的,是中国学者对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介绍。在八十年代末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中青年学者经济论坛》,《中国:发展与改革》和《经济研究》中,都出现了一些对这一理论的最初的介绍文章。到了九十年代初,在《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动态》中出现了两个专门的系列,是专门讨论制度经济学问题的。这时也出现了中国学者专门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书籍,如张军的《现代产权经济学》,林毅夫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盛洪的《分工与交易》。

在整个九十年代初期,制度经济学几成一种理论时尚。尤其是有影响的中青年经济学者,多与制度经济学沾边。1992年,《经济研究》召开了以制度经济学为主题的研讨会;从1990年到1994年,上海三联书店一年一度的经济学研讨会多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主题的。

1993年成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公开宣称,它是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背景的,并开始了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199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强调以研究过渡经济学为已任。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制度经济学最初引起的兴奋开始消退,中国经济学界代之以低调但稳健的前进。

从更大的背景看,中国有着制度经济学成长的丰沃的土壤。

具体而言,能够滋养制度经济学的中国资源包括,中国问题,中国文献和中国历史。所谓中国问题,不仅包括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也包括从中国角度提出的问题。比如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中国经济学家有着比道格拉斯?诺斯更为优越的条件,因为不仅可以从历史文献中了解制度变迁,而且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制度变迁。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中国的市场化道路呈现出了一些原有理论所不曾想象得到的特征。

八、新制度经济学参考文献

1. [美] 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2. [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3.[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4.[国际增长中心]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 [美] 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南]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 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冰]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 [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XXXX年版。

10. [美] 考特等:《法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1. 国彦兵 编著:新制度经济学,立信会计出版社,XXXX年版

12.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XXXX年

13.汪丁丁 等著:制度经济学三人谈——经济学对话系列,北京大学出版社,XXXX年版

14.袁庆明 著: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XXXX年版

15. 奥利弗·e.威廉姆森: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 ,商务印书馆,

16. 盛洪 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XXXX年版

17. [荷]杰克·j·弗罗门 著 李振明、刘社建、齐柳明 译 李振明 校 张军 审定:《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2辑)》(新制度经济学名著译丛),经济科学出版社,XXXX年版

18. 杨克瑞:《教育制度经济学引论》,中国言实出版社,XXXX年版

第五篇:新制度经济学

长春工业大学XXXX年级金融学研究生

学科专题研讨课发言提纲

姓名:

演讲主题: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演讲时间:5分钟左右

发言大纲

◆ 问题: 试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思路: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内容的分析谈重视国家对于制度

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学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的其中之一,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和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实际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都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些实际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学派的挑战下不断地进行修正。随后,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正统的经济理论来对制度的构成和变迁进行了深入的透彻分析。因此,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领衔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果。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且认为制度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1、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交易费用普通化

最早先的交易费用是将交易的风险因素、交易垄断、政府的控制和交易信息的这些因素整合起来涵盖到交易费用的概念里,随后,交易费用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保护产权的费用、界定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建立交易合同的费用、进行交易的费用和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新制度经济将交易中的交易费用等考虑 到经济分析中来,将现实的人和企业纳入经济分析考虑的范围中。

2)国家控制产权

国家是一个对行使暴力形式有着比较大的利益的组织。国家控制着所有交易的所有权,并且可以通过暴力的形式来实现对任何资源的绝对控制和规定。国家的各个商定决定着社会的福利最优化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一些产权有可能面临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危险。而且国家的干预很有可能使产权低效率。这就是所谓

的诺斯悖论,即没有国家就不会有产权,但是有了国家的控制管制,产权的效率就会降低。

3)制度的设立

制度是一个交易进行和成功的前提,是经过不断的沉淀形成的。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降低在交易中花销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是这样理解的,制度规定了人可以选择的范围,给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激励政策和限制活动。随着经济活动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这些经济活动的相关制度逐渐健全起来了。

4)制度变迁

为了达到更高的制度效率,制度就会相应的随着资源、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行动态的寻找最合适的制度配置。制度的变迁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许多因素的制约,在进行制度改革时还是最先考虑的是新制度经济的增长效率和增长幅度。初始的经济制度对资源、技术进行了限定,使 制度的变迁产生了方向性和路径性的依赖,国家对制度的变迁具有暴力的控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制度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性质不同,这就产生了制度供给的短缺,加上值得认知和建立完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时间耗费的比较多,因此,制度的实际供给总是比获利的可能性要滞后一些.

2、新制度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1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用

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与政府密不可分,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通常内在制度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的形成,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正式的存在执行。外在制度是在政治权利机构的要求下创立的规则,建立制度的目的就在于使经济活动按一定秩序有序的进行。秩序的存在,使人们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条 款合理的预见未来的一种经济行为模式。没有经济制度,经济交易的执行和交易的合法公平性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劳动分工也就没法实现,每个人都会沉溺于机会主义而不能使经济正常的运行。对于新制度经济,建立了很好的制度和约束,这样就使交易的进行和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继而广泛公平的社会分工就会更容 易实现,经济就会持续繁荣的发展。经济制度以政府为后盾强加于社会实施,一般的经济制度都采用的是外在制度,这种外在的经济制度可以被公众广泛的接受和认识。经济制度的约束作用在政府的强化作用下付诸实施,政府的外在组织和外在控制作用就防止了经济活动中不合理行为的出现。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 用对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公正性和秩序性。

2.2根据需求进行制度的变迁

新经济制度的推进,使我们更加明白国家对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根据国家实际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需求情况进行。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来讲,国家可以采用改变产品市场价格来推进制度的变迁。另外,国家可以强有力的将优秀的人才和有限的物资集中起来,引进新技术,并且进行创新,来推动制度的变迁。此外,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国内市场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整体上扩大市场规模,进行制度的变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首先,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和现存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使经济制度更有效率。其次,要设立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增加经济制度体系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对经济制度的供给能力予以提高。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制度的变迁,要求国家按照对制度的需求来进行对经济制度的变迁.

2.3发挥政府对制度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新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政府对经济制度的作用,我国新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强制性变迁的性质。经济制度的变迁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实施是需要成本的,当制度的收益高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这个经济制度的才会被广泛接受和实施。由于政府的强制作用或者影响,国内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快速实施的特点,如果这一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就会在快速实施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益,经济收益的效率明显的高于国外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但是在政府的决策者中仍然存在对比较过时的制度从中得利的人士,他们不会轻易的对新经济制度的实施投以赞同票,这就需要政府在进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要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选择正确的合理的经济制度,选择合理的方式推广实施,建立规范的产权和经济政策,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积极的发挥政府对经济制度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4重视国家对于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家在新经济制度的发展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改革的历程中来看,经济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威望是很大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在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推广。我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不同的所有制就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就会在各个企业之间产生一些避免不了的利益矛盾。在经济活动出现混乱、不能正常运行、经济制度出现不完善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来对这些企业之问的矛盾和制度的缺欠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相应的经济制度就需要进 行相应的完善甚至变迁。政府在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充当着主导的作用,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变迁通过意识形态和政策来影响企业制度的变迁和安排。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政府发挥着它应起的作用。国家对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在于引领着企业的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方向,组织着经 济制度的变迁.

3、小结

新制度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制度变迁的热潮,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又一个春天,中国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实施新制度经济体制,交易费用普通化、国家控制产权以及进行制度的变迁,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和国家对制度的推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新制度经济在中国推广的方式,是政府和国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新制度范本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