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维护维修管理制度15篇

更新时间:2024-05-08

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本维护维修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公司设备设施的高效运行,预防故障发生,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及周期

2. 故障报告与应急处理流程

3. 维修人员职责与技能培训

4. 维修材料与工具管理

5. 维护维修记录与分析

6. 维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

7. 安全操作规程与风险防范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备维护保养标准:定义各类设备的日常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标准,明确维护周期。

2. 故障报告机制:规定员工发现设备异常时的报告流程,以及紧急停机操作指南。

3. 人员职责与培训:明确维修团队的职责分工,制定定期技能提升和安全培训计划。

4. 材料与工具管理:设立维修材料库存管理,确保工具的完好可用。

5. 维修记录:建立详细的设备维修档案,记录每次维修的情况,用于分析设备性能和预测故障。

6. 成本控制:设定维修预算,监控维修费用,优化维修资源分配。

7. 安全规定:强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防止事故发生。

重要性

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对于公司的运营至关重要。有效管理能:

1. 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设备替换成本。

2. 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保障生产效率。

3. 提高设备性能,保证产品质量。

4. 通过数据分析,预防潜在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5. 确保员工安全,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方案

1.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由专人负责执行和监督。

2. 实施故障报告系统,确保快速响应,及时处理设备问题。

3. 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升维修效率和质量。

4. 建立健全维修材料采购和领用制度,合理控制库存。

5. 利用数字化工具,如erp系统,记录和分析维修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6. 设立年度维修预算,对超出预算的维修项目进行审批。

7.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处理程序。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实现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维护维修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维护制度

一、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二、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三、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四、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五、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六、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七、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八、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九、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十、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十一、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第2篇 维修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11、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第3篇 维修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11、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第4篇 涉源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为保证放射源装置正常运行,保障放射源装置维护维修期间辐射环境和工作人员安全,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成立放射源装置维护维修管理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组长由辐射安全防护小组组长___同志担任,副组长由辐射工作技术骨干___同志担任,小组成员为_______。

二、维护维修内容:

1.放射源装置有无破损、脱落;警示标志及警戒线是否脱落、污损;工作状态灯是否显示正常。

2.放射源装置配套的电线、电缆等设备,有无破损,各种按键、旋钮是否正常,螺丝是否松动。

3. 监测仪器、个人剂量报警仪器等防护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4.对装置、场所进行监测,确保放射源拆装或更换过程中无损坏、遗失等情况的发生。

三、维护维修频度及要求

1. 操作人员定期对含源装置进行维护维修。

2. 维护维修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开展工作。设备维护维修成员,编写设备故障及有关维护保养的记录。

3.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后应对设备、场所监测,留存记录。

四、维护结束,对设备、场所进行再次监测,确定安全后,报请领导小组组长同意后,方可继续运行。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第5篇 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保证防护实施,防护用品得到有效的维护管理,充分保障劳动者正常使用,减少职业危害,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抽风除尘设备,冲洗设备及相关工具,用具等设施,防护用品包括为劳动者配备的用于防护职业危害的工作服、帽、鞋、口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三、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标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四、内容和要求

1、抽风除尘,冲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

○1用于职业危害防护的抽风防尘设备、洗设备及相关工具、用具遵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有关条款维护维修管理。

○2劳动者应爱护防护设备,不得随意损坏。

2、防护用品维护管理

○1防护用品属公司统一配备,个人使用管理。

○2公司库房内防护用品由公司供应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必须保证防护用品卫生,保证其不受潮、不受损、干净、舒适,确保其防护作用在使用时能充分发挥。

○3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由劳动者自行保护,必须做到干净、整洁,要勤换、勤洗、勤清理,失去保护作用的应停止使用。

第6篇 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保证防护实施,防护用品得到有效的维护管理,充分保障劳动者正常使用,减少职业危害,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抽风除尘设备,冲洗设备及相关工具,用具等设施,防护用品包括为劳动者配备的用于防护职业危害的工作服、帽、鞋、口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三、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标准、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四、内容和要求

1、抽风除尘,冲洗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

○1用于职业危害防护的抽风防尘设备、洗设备及相关工具、用具遵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有关条款维护维修管理。

○2劳动者应爱护防护设备,不得随意损坏。

2、防护用品维护管理

○1防护用品属公司统一配备,个人使用管理。

○2公司库房内防护用品由公司供应部门负责维护管理,必须保证防护用品卫生,保证其不受潮、不受损、干净、舒适,确保其防护作用在使用时能充分发挥。

○3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由劳动者自行保护,必须做到干净、整洁,要勤换、勤洗、勤清理,失去保护作用的应停止使用。

第7篇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器械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以满足临床对器械设备的各种需要。

二、任务

对无故障的器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或计量检定工作,对不能正常运转的器械设备要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三、机构和人员

设备管理部门一般应有专业维修室或专职维修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及各人员间有机组合,作为完成器械设备维护、维修任务的组织保证。

四、措施

1.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设备维修工作

(1)在医疗机构中,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参加考核和晋升。有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晋升。

(2)应重视和加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使学校学得的综合理论知识变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并通过知识的更新来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要经常参加本单位已装备仪器的维修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从中吸取较直接的维修知识。

(3)研究设备故障规律,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设备故障规律是设备在寿命周期内故障的发展变化规律。设备故障率的发展变化形状很像一个澡盆的断面,因此也叫“澡盆理论”,针对不同的时期的故障,要取相应的对策。

(4)建立维修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其平时的工作的态度、维修工作量、技术革新成果、论文等记入个人档案,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1)人员的合理分工与组合

医院的仪器设备多与维修人员少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首先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分工,使他们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有自己重点主攻的专业方向,使每一个维修人有其维修某一类设备的特长。所谓组合是每一维修人员承担的维修任务、维修仪器的类别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复的,这样对交叉重复的这一类仪器的维修可以采取协作的形式,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也可避免在有人缺席时出现无人管维修的现象。

(2)建立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

接修要登记,取件要销账,维修要写维修报告和个人工作量记录,要做好零配件的计划,在工作中要及时请示和汇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对个人分工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设备完好率考核等等。

(3)零配件的供应

专人采购与维修人员采购相结合,器械仓库要备足通用的维修零件,如各类光源的灯泡、血压计的各种零件、氧气吸入器的各种配件等。对维修中出现过故障的零配件要考虑作好备份。

(4)预防性维修制度

对于容易产生机械磨损、螺丝松动的重点设备如手术无影灯、手术床、高压灭菌柜等实施定期预防性维修。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重点设备的安全性,如用电安全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进行检查,以确保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

(6)建立计量管理制度

确定专人对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登记造册、建档、周期性鉴定,以确保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

3.协作维修

(1)建议开展区域性的协作维修活动,以充分利用外单位的技术优势为我服务。

(2)对大型医用设备或某些贵重仪器设备通过与厂商订立维修合同,以确保其开机率。

4.维修费用的保证

在医院资金安排中,应保证一定数额的设备维修费用,其提取比例应按照国家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办理,专款专用。

第8篇 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一、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二、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三、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四、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五、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六、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七、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八、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九、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十、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十一、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第9篇 重要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与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障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设备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设备、动力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各项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另有规定。

3、职责

3.1 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做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2 安全主任负责监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落实情况,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有关保养记录等。

4、设备的保养范围及安全管理要求

4.1 纳入定期保养的设备包括:生产用的较大及大型设备、动力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4.2凡纳入定期保养范围的设备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由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4.3 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时必须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日常保养及记录负责人。

4.4 设备技术性能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无法维修或淘汰的设备,车间主管要及时报告总经理批准报废。

4.5 危险设备(推台锯、剪板机、折弯机等)要张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关键部位的防护还要有防误动作措施。各类危险设备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来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常检查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4.6 根据劳动保护需求为危险设备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有效。

4.7 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隐患。

5、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5.1 设备日常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负责。

(2)保养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

(3)保养的项目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擦拭和清洁、保持润滑、对防护性能检查及加固。

(4)设备的日常保养完成后必须要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并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换新的记录表,同时将上一个月的记录表交安全主任存档。

5.2 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尽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时报告车间主管,禁止设备带病运行,以免产生危险。

(2)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维修设备时要关闭设备电源,悬挂警示标识,维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关闭电源或开机检修时必须有人监护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修人员要负责做好维修记录。

6、特种设备的管理

6.1 本公司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6.2 由安全主任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建立,及时申报检验;由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员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3 要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一)当新购买特种设备时要收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

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及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4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申报检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检、迎检工作。登记及检测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5 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6.6 本公司的压力容器由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检验,对压力表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档。

6.7 本公司的电梯由专门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每月保养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检验,当

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本公司电工及其他人员不得私自维修,否则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8 本公司的叉车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驾驶证的员工驾驶。

7、相关表格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第10篇 工程设备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及维修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对我项目的机械设备进行制度化管理,明确制度的责任和范围、管理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提高管理绩效,保证设备和人员避免出现机械事故或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的运转和使用管理

1.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担任操作的机械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两人以上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公用机械及仪器仪表实行定人负责制。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

1.2 使用机械设备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2.1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会操作,会保养,排除一般故障。

1.2.2 新置、自制、改装或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计划,选购、安装、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检查、鉴定和试运转,在明确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护都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转。

1.3 新购或大修出场设备,在走和期和保养完成以后必须经物资设备部门技术负责人鉴定,签署意见;走和期纪录要进入单机档案;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对上述油料要定期进行检查,按照质量换油;

1.4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例行保养、定期保养、特定保养,做好机械设备维护工作。其保养工作内容主要是清洁、监测、紧固、调整、润滑、反腐和更换少量易损配件;在冬季、雷雨、高温和多尘及带腐蚀性环境下工作,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1.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和带病作业,,如需超负荷作业,必须有可靠的技术依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主管部门审核,本单位总工书面批准方可进行;

1.6 不准任意拆卸、挪用设备上的零件和附属的安全保护及警报装置;

1.7 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点检和运转、维修、换油、事故等各种原始记录;

1.8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状态标识,凡技术状况不良好、安全防护不灵敏的,应挂设禁用标示,如带修、在修等,并对电源作适当处理。

第11篇 重要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障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设备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设备、动力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各项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另有规定。

3、职责

3.1 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做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2 安全主任负责监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落实情况,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有关保养记录等。

4、设备的保养范围及安全管理要求

4.1 纳入定期保养的设备包括:生产用的较大及大型设备、动力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4.2凡纳入定期保养范围的设备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由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4.3 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时必须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日常保养及记录负责人。

4.4 设备技术性能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无法维修或淘汰的设备,车间主管要及时报告总经理批准报废。

4.5 危险设备(推台锯、剪板机、折弯机等)要张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关键部位的防护还要有防误动作措施。各类危险设备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来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常检查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4.6 根据劳动保护需求为危险设备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有效。

4.7 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隐患。

5、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5.1 设备日常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负责。

(2)保养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

(3)保养的项目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擦拭和清洁、保持润滑、对防护性能检查及加固。

(4)设备的日常保养完成后必须要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并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换新的记录表,同时将上一个月的记录表交安全主任存档。

5.2 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尽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时报告车间主管,禁止设备带病运行,以免产生危险。

(2)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维修设备时要关闭设备电源,悬挂警示标识,维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关闭电源或开机检修时必须有人监护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修人员要负责做好维修记录。

6、特种设备的管理

6.1 本公司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6.2 由安全主任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建立,及时申报检验;由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员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3 要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一)当新购买特种设备时要收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

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及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4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申报检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检、迎检工作。登记及检测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5 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6.6 本公司的压力容器由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检验,对压力表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档。

6.7 本公司的电梯由专门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每月保养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检验,当

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本公司电工及其他人员不得私自维修,否则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8 本公司的叉车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驾驶证的员工驾驶。

7、相关表格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第12篇 器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器械设备始终处于正常完好的状态,以满足临床对器械设备的各种需要。

二、任务

对无故障的器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或计量检定工作,对不能正常运转的器械设备要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

三、机构和人员

设备管理部门一般应有专业维修室或专职维修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及各人员间有机组合,作为完成器械设备维护、维修任务的组织保证。

四、措施

1.调动维修人员的积极性,做好设备维修工作

(1)在医疗机构中,应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参加考核和晋升。有突出贡献者,可破格晋升。

(2)应重视和加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使学校学得的综合理论知识变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并通过知识的更新来不断适应临床医学工程新技术的发展。要经常参加本单位已装备仪器的维修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从中吸取较直接的维修知识。

(3)研究设备故障规律,变被动维修为主动维修。设备故障规律是设备在寿命周期内故障的发展变化规律。设备故障率的发展变化形状很像一个澡盆的断面,因此也叫“澡盆理论”,针对不同的时期的故障,要取相应的对策。

(4)建立维修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其平时的工作的态度、维修工作量、技术革新成果、论文等记入个人档案,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来保证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1)人员的合理分工与组合

医院的仪器设备多与维修人员少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首先要对维修人员进行分工,使他们有自己的岗位职责,有自己重点主攻的专业方向,使每一个维修人有其维修某一类设备的特长。所谓组合是每一维修人员承担的维修任务、维修仪器的类别有一部分是交叉重复的,这样对交叉重复的这一类仪器的维修可以采取协作的形式,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也可避免在有人缺席时出现无人管维修的现象。

(2)建立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

接修要登记,取件要销账,维修要写维修报告和个人工作量记录,要做好零配件的计划,在工作中要及时请示和汇报,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要对个人分工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设备完好率考核等等。

(3)零配件的供应

专人采购与维修人员采购相结合,器械仓库要备足通用的维修零件,如各类光源的灯泡、血压计的各种零件、氧气吸入器的各种配件等。对维修中出现过故障的零配件要考虑作好备份。

(4)预防性维修制度

对于容易产生机械磨损、螺丝松动的重点设备如手术无影灯、手术床、高压灭菌柜等实施定期预防性维修。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重点设备的安全性,如用电安全及周围环境的安全进行检查,以确保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安全。

(6)建立计量管理制度

确定专人对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登记造册、建档、周期性鉴定,以确保计量器具的精度和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

3.协作维修

(1)建议开展区域性的协作维修活动,以充分利用外单位的技术优势为我服务。

(2)对大型医用设备或某些贵重仪器设备通过与厂商订立维修合同,以确保其开机率。

4.维修费用的保证

在医院资金安排中,应保证一定数额的设备维修费用,其提取比例应按照国家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办理,专款专用。

第13篇 设施设备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维修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司设施、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保证公司设施、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安全生产、节能增效,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际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 设施、设备前期管理

1、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由公司行政部主管负责,公司生产部为设施、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设施、设备管理,衔接好设施、设备的前期和后期管理工作。

2、设施、设备选配,要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论证,对设施、设备的先进性(技术、安全、节能、环保)、经济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进行综合分析,择优确定。不得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淘汰或未经国家认定的设施、设备。

3、公司生产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企业技术改造发展规划以及生产实际需要,制定年度车辆设备的新增及更新计划。计划外购置车辆设备,由公司提出申请,经总公司总经办按选型条件审核后,报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购置或建设。

4、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设施、设备的购置(建设)根据“先审批,后购置(建设)”的原则,按总公司要求选型配置,以便进一步调整公司设施、设备结构。

二、设施、设备安全技术管理

1、设施、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

设施、设备技术档案是设施、设备从接收到报废全过程的历史记录,是设施、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使用单位必须逐一建立车辆安全技术档案。要认真填写,妥善保管,记载及时,完整和准确,办理车辆过户和内部调拨时,档案必须随车移交。

2、投入使用时,必须按总公司规定的式样,进行编号,并将自编号报总行政部处备案。

3、设施设备技术使用

投入运输之前,生产部应及时组织操作人员进行认真学习,掌握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熟悉其使用维修中的技术数据及注意事项。

4、加强设施、设备的技术管理,保证设施、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准确掌握其实际技术状况,必须每年进行一次设施、设备技术等级鉴定。

⑴设施设备技术等级划分为四级:

一级:完好;二级:基本完好;三级:需维修;四级:停用

⑵评定标准:按照各设备具体由技术部汇同生产共同制定。

第14篇 除尘系统使用维护、检维修、清灰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切实减少设备零部件的损坏,保证设备更加安全、稳定运行,使维修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定期工作,增强维修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更进一步地明确维修人员重在“维护”的职责,切实搞好设备的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等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5604-2008 粉尘防爆术语

gb/t 1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 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 26410 防爆通风机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职责

4.1生产部职责

4.1.1督促运行和维护加强对设备及系统的定期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

4.1.2协调和组织责任单位消除重大缺陷及隐患。

4.2维修单位职责

4.2.1各维护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对运行或备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4.2.2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定期清扫,设备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不积油。

4.2.3维修人员巡视检查现场设备,查找设备缺陷及隐患,检查振动、温度是否正常,并提出设备停运后的检查、检修项目,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4.2.4定期巡查工作中,发现重大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或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维修人员应立即汇报并做好应对措施,具备条件后立即进行处理。

4.3组织措施

4.3.1维护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每周不少于一次。定期校验的设备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并做好校验记录。

4.3.2在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缺陷,应及时汇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方案。

5、尘灰清理

5.1应对除尘系统残留的尘灰及含尘泥浆进行清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部位:

a)应每班清理的部位:

——吸尘罩或吸尘排风柜;

——干式除尘器布袋、灰斗、卸灰收集尘灰的容器(桶);

——湿式除尘器的水质过滤池(箱);

——纺织粉尘除尘器的滤网、滤尘室;

——木质粉尘单机滤袋吸尘器的滤袋及吸尘通风机。

b)应每周清理的部位:

——除尘器的监测报警装置、控制装置、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

——湿式除尘器的储水池(箱)。

c)应每月清理的部位:

——除尘器进风管;

——除尘器出风管、通风机;

——干式除尘器输灰装置;

——湿式除尘器的滤网、滤球、喷水嘴。

5.2清理作业时,除尘系统应停机,应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和清扫工具。

5.3清理收集的尘灰及含尘泥浆,应作无害处理。

6 .除尘系统安全使用与维护

6.1除尘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检修,除尘系统检维修作业前,应完全清除系统内部及周边区域的粉尘,明火作业应按照gb 15577的规定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6.2干式除尘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针对滤袋的吹灰、残留尘灰的状况,更新、更换滤袋。

6.3除尘系统配有的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水量和流速监测报警装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火花熄灭装置、泄压装置、抑爆装置和阻爆装置,在使用期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校验和维护,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6.4应确保除尘系统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在安装、改造时进行验收检测,使用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

7、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7.1设备维修记录清单 编号:aqjl-15-01

7.2粉尘清理记录 编号:aqjl-15-02

8、附记

第15篇 除尘系统和相关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切实减少设备零部件的损坏,保证设备更加安全、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稳定运行, 使维修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定期工作,更进一步地明确维修人员重在  “维护 ”的职责,增强维修切实搞好设备的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等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5604-2008 粉尘防爆术语

gb/t 15605 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7919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 18154 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 26410  防爆通风机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职责

4.1 生产部职责

4.1.1 督促运行和维护加强对设备及系统的定期工作,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

4.1.2 协调和组织责任单位消除重大缺陷及隐患。

4.2 维修单位职责

4.2.1 各维护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对运行或备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以便

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4.2.2 坚持定期巡视检查,  定期清扫, 设备应保持清洁, 不积粉尘, 不积水,不积油。

4.2.3 维修人员巡视检查现场设备,查找设备缺陷及隐患,检查振动、温度是否正常,并提出设备停运后的检查、检修项目,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4.2.4 定期巡查工作中,发现重大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或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维修人员应立即汇报并做好应对措施,具备条件后立即进行处理。

4.3 组织措施

4.3.1 维护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每周不少于一次。定期校验的设备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并做好校验记录。

4.3.2 在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缺陷,应及时汇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方案。

5、尘灰清理

4.4 应对除尘系统残留的尘灰及含尘泥浆进行清理, 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部位:

a)应每班清理的部位:

—— 吸尘罩或吸尘排风柜;

—— 干式除尘器布袋、灰斗、卸灰收集尘灰的容器(桶) ;

—— 湿式除尘器的水质过滤池(箱) ;

—— 纺织粉尘除尘器的滤网、滤尘室;

—— 木质粉尘单机滤袋吸尘器的滤袋及吸尘通风机。

b)应每周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的监测报警装置、控制装置、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

—— 湿式除尘器的储水池(箱) 。

c )应每月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进风管;

—— 除尘器出风管、通风机;

—— 干式除尘器输灰装置;

—— 湿式除尘器的滤网、滤球、喷水嘴。

4.5 清理作业时,除尘系统应停机,应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和清扫工具。

4.6 清理收集的尘灰及含尘泥浆,应作无害处理。

6 . 除尘系统安全使用与维护

4.1.3  除尘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检修,除尘系统检维修作业前,应完全清除系统内部及周边区域的粉尘,明火作业应按照 gb 15577 的规定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4.1.4 干式除尘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针对滤袋的吹灰、残留尘灰的状况,更新、更换滤袋。

4.1.5 除尘系统配有的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水量和流速监测报警装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火花熄灭装置、泄压装置、抑爆装置和阻爆装置,在使用期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校验和维护,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1.6  应确保除尘系统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在安装、改造时进行验收检测,使用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

7、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4.2.5 设备维修记录清单

编号:

aqjl-15-01

4.2.6 粉尘清理记录

编号:

aqjl-15-02

8、附记

《维护维修管理制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