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教研管理制度15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教研管理制度

教研管理制度是教育机构内部管理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机制,旨在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保障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包括哪些方面

1. 教研组织架构:明确教研部门的设置、职责划分及人员构成,以确保教研工作的有序开展。

2. 教研活动管理:规定教研活动的策划、实施、评估流程,以及活动频率和形式。

3. 教师专业发展:设立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入职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和教学法研讨等。

4. 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评估、反馈机制和改进措施。

5. 教材与资源管理:规范教材选用、开发和更新流程,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6. 研究与创新: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7. 沟通与协作:促进校内外的教研交流,强化团队合作,共享教研成果。

重要性

教研管理制度对于教育机构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

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系统的教研活动,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促进教师成长:良好的教研环境能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推动其个人发展。

3. 保证教育公平:通过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质量监控,确保所有学生接受到优质教育。

4. 增强教育竞争力:持续的教研创新有助于教育机构保持领先地位,吸引优秀师生。

方案

1. 设立专门的教研管理部门,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领导,负责制定和执行教研政策。

2.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如教学研讨会、观摩课、工作坊等,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和心得。

3.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结合教师个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培训和指导。

4. 实施教学评估,包括同行评价、学生反馈和自我评估,形成闭环改进机制。

5. 设立教材审查委员会,确保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同时鼓励教师参与教材编写。

6.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设立科研基金,支持有创新性的项目。

7. 建立教研信息平台,分享教学资源,加强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上述方案,我们将构建一个高效、开放、创新的教研管理体系,以实现教育目标,培养未来人才。

教研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网络教研管理规章制度怎么写

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镇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延伸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广泛开展网络教研的指导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网络教研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和博客,设立校园博客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

2、学校成立“网络教研指导小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组及学校网络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要有对全区中小学博客的友情链接。

组织本校所有教师利用博客、论坛和qq群、uc等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5、40岁以下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博客,每月都要有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在博客上发表。

教师及时发布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体会、经验。

7、积极参与网上的问题讨论,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表帖子注意不能将自己的见解或转贴的文章分段发表,回复要有意义。

8、发表文章及回复前要检查自己的帖子中是否有过多的错别字,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是对网络教研的重视。

9、所有老师自觉维护学校形象,不做、不发表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和言论。

10、自尊、自爱、自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自己在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成熟。

11、参加省网络合作体学校。

以数学老师为主体每天一份教学反思,每周一次uc教研,每月一次网络集体备课。

第2篇 镇小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镇小学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一、健全机构,学校分年级,分学科成立教研组:一至六年级语文教研组;一至六年级数学教研组;一至六年级英语教研组;音、体、美教研组;史、地教研组;自然、劳动教研组;思品教研组,每组设有一个教研组长,每次教研活动由组长主持。

二、 领导带头,学校领导按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到所分管的年级及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并做到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带头上好优质课,带头开好教学专题讲座,带头总结教学经验。

三、 制定计划,各教研组长每学期开学组织本组教师讨论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培尖辅差计划、期末制定复习计划。

四、 活动内容:学习大纲,学习教育理论、钻研教材、改进教法,研究备、教、辅、改、考、析、评等活动,并对各项活动及时总结和交流。

五、 活动时间:每周星期五下午进行教研活动,没有特殊情况,严格按组内教研计划进行。

六、 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专题、有效果、有记录。

2. 每个教师每周听课一节。

3.每个教师根据学校总体的研究专题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

4. 每个教师每学期做到上一节优质课,设计一份最佳教案,写一篇教学论文。

第3篇 _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第4篇 网络教研管理规章制度格式怎样的

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镇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延伸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广泛开展网络教研的指导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网络教研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和博客,设立校园博客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

2、学校成立“网络教研指导小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组及学校网络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要有对全区中小学博客的友情链接。

组织本校所有教师利用博客、论坛和qq群、uc等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5、40岁以下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博客,每月都要有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在博客上发表。

教师及时发布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体会、经验。

7、积极参与网上的问题讨论,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表帖子注意不能将自己的见解或转贴的文章分段发表,回复要有意义。

8、发表文章及回复前要检查自己的帖子中是否有过多的错别字,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是对网络教研的重视。

9、所有老师自觉维护学校形象,不做、不发表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和言论。

10、自尊、自爱、自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自己在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成熟。

11、参加省网络合作体学校。

以数学老师为主体每天一份教学反思,每周一次uc教研,每月一次网络集体备课。

第5篇 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根据《市教育局_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为了强化教学过程性管理检查,进一步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一 、学期 计划 管理及检查办法

(一)教导处学期前根据学校工作 计划 制定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及具体活动安排,以便制定其他计划。

(二)、教研组开学一周内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本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应包括:(1)本学期具体工作目标任务;(2)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本学科教师业务学习进修、校本教研开展、讲学稿的使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生学科高效学习方法等);(3)本教研组课题研究开展情况;(4)完成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5)学期教研活动周安排表。

(三)教师开学一周内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应包括:(1)全册教材分析;(2)本学期教学任务;(3)各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4)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5)年级组学科教学进度表。

(四)以上计划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导处检查、记录完成情况。以上需提交电子稿。学期中需调整计划、进度的要报教导处批准。

二、教学过程各环节具体管理及检查落实办法

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学生评价等环节,教师需按规定保障各环节有序进行。

(一)备课

1、备课一律采用讲学稿形式,各教研组要逐步形成适合本学科不同课型的讲学稿模版。

(1)讲学稿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年级、学科、课题、主备教师、审核人、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师生活动设计(教学简案)、同步练习、自我测评、课后反思等。

2、讲学稿设计的原则

为发挥讲学稿讲、学、练一体的功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学习内容只写成一个讲学稿,新授课一学时一稿,复习课可一稿2学时,但最多2学时,并在讲学稿上注明。

(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设计呈现)、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讲学稿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讲学稿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备课流程: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1)学期初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把本学科任务分解到人,确定每单元主备人。

(2)主备人提前一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写出讲学稿草案(电子稿),在教研组集体备课时间集体审稿,主备人按集体意见对讲学稿进行修改,并在集体备课时间形成初稿由审核人审核定稿,最后交教导处审定提前1――2天印刷。允许教师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对讲学稿适当修改。坚决杜绝下载、抄袭讲学稿现象。

(3)课后教师要在讲学稿后写好课后反思(收获、不足、改进等),倡导学生在讲学稿后写学习反思。

4、集体备课时间地点:每教研组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周一语文、周二数学、周三英语、周四文综、周五理综。地点在阅览室。

5、讲学稿数量要求(每周):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周讲学稿数标准如下:

(兼课教师、跨年级教师需达到所任学科总数,其他学科根据所设课时确定。学期中间考试结课的学科按实际结束时间计算。周讲学稿数不低于标准数的80%。)

6、检查办法:由教研组长周查、记录,教导处月结、公开。

各科讲学稿定稿均要提交电子稿,以此确定主备人工作完成情况及课前备课情况;查看每位教师的讲学稿使用情况,以此确定每位教师的课中、课后备课情况。

(二)上课

1、必须提前一天把讲学稿发到学生手里、并指导学生预习。

2、落实三维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教给学生方法,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一般流程:预习(预习检测)、互动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方法归纳、达标检测等环节。可根据学科、课型不同进行合理安排,但要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精神。

4、教师必须上好每一堂课,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或者改为自习。严禁穿拖鞋、背心等衣衫不整者进入课堂,严禁坐着讲课,课堂抽烟,接打手机等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教师提前在门口候课,不得迟到、早退、拖堂,更不得缺课。教师必须维护课堂纪律,如有学生缺课、迟到等违纪现象应及时反馈给班主任。15分钟以上以缺课处理.(含早晚自习). 考虑到考勤实际,重点查上课,正式上课铃响未进教室作迟到。由教导处抽查并计入学校考勤。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精心设计作业,适量布置学生作业,控制每天课外作业总量,对学生作业要提出规范要求,使之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真进行批改,一律用红笔,要写清批改时间,要有等级评价、眉批、总批等, 认真批改,如有一篇作文10个以上错别字或一次作业5个错别字或1个错题未作订正以少1次作业论处,并作出必要的批改记录,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适当面批。要加强学生作业讲评,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有错必改,及时分析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3、作业次数(每周全批):语文作文每单元(指作文本),作业2次;数学3次;英语3次;物理、化学2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各1.5次。

另:教师要督促、检查学生练习册情况,挑重点、难点讲解,集体批阅。

4、教研组长周查、记录,教导处月结、公开。检查时作业、作文必须交2个班以上,试卷必须有10张以上,并且交成绩登记表,表卷相符。

(四)辅导

1、教师要对学困生、缺课生及时补课辅导,并做好记录。结合学校现在实际情况,对有条件的同村学生可建立课外学习小组,加强节假日、晚上等时间的学生学习和管理工作。

2、辅导要遵循“培优、促中、补差”的原则开展。

(五)学生评价

1、依据有关规定学校只统一安排期中、期末评价考试,考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要认真对待,积极参加。单元测试由教师自主安排。

2、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可抵2次作业、备课(需上交试卷分析、成绩登记表,否则不算),考试卷必须认真批阅,搞好试卷评析,严禁学生批阅试卷(集体批阅除外)或不批阅。课没有连上的就不能出现连备课时,否则均视为单个课时,连备课时每周只能出现一次,学校规定的毕业班除外。

3、严格考试,以考督学,考试试题要难易适度,形式多样,面向全体。要力求考核的全面性和灵活性,加强考试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如注重口试和笔试的结合,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的结合等。要严格考试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考风。

三、常规教研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常规教研分个人教研和集体教研两类。

(一)个人教研

1、为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对学期、章节或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对目标要求、重难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体现于学科计划和讲学稿中;经常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解和分析,及时进行补救和改进。

2、每个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应写在讲学稿后。

3、每学期要做到读一本好书(教育理论参与书和专业杂志),业务学习不少于20篇或2万字。学期末教导处组织检查。

4、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教研课题,每个学期写一篇自己的专题教研 论文 。

5、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教研组活动。

6、5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承担2次公开课以上,教导处或教研组备案。

7、教师每周听课2节,听课以教导处或教研组登记的次数为准。(每次听课教导处、教研组应适时记录)。个人听课需报教研组或教导处。统一安排的听评课活动同科教师必需参加。教研组长周查、记录,教导处月结、公开。

(二)集体教研

集体教研要以“说课、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为重点,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校本教研”的教研机制,努力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基本教学模式。

1、教研组提前一周确定教研课题、主讲人、具体要求,并通知全组教师。每位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每次的课题,提前做好准备。

2、每位教师要遵守教研活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活动中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和意见,不做与教研活动无关的事。

3、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各教研活动,并做好记录(内容包括主持人、考勤情况、活动课题、发言记录、形成一致意见或结论)。

4、要善于系统积累和 总结 经验,期末写出教研专题 总结 。

5、教研考勤计入学校考勤。

四、毕业班第二学期有关规定

1、毕业班教师要提高对“学校窗口”的认识,加强毕业班各项管理。

2、毕业班第二学期要在一模前进行完系统复习,并提交系统复习讲学稿,一模后各学科要求有5――10个专题复习讲学稿,均要有电子稿,数量按标准课时计算。一模前未能进行完系统复习的,数量至系统复习结束计算。

3、一模前毕业班作业量与其他年级一样按规定执行。以后可提交成绩登记表、学生试卷、试卷分析讲评等,计入作业、讲学稿数量。

4、毕业班第二学期听课节数要达到10节,学校与上级组织的活动必须参加。鼓励有能力的教师上示范课、交流课、互相听课。

第6篇 小学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

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

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

(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

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

1、物资奖励

发表文章:市级奖励200元、省级300元、国家级500元。

2、量化考核奖励

发表文章:校级2分、县级3分、市级5分、省级7分、国家级8分。

(三)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

1、学校定期举办优秀课改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活动。

2、每学年将教师撰写的优秀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教学精彩片段进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并把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3、对各学科的优秀课,学校将向上级教研部门推荐。

第7篇 学校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1、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科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学科活动计划,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于第二周前上交教导处。

2、一学期各教研组必须组织两次以上学科理论学习或教学经验交流。

3、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学科兴趣小组,制定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分工负责具体活动内容,教研组长负责监督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个人组建班级学科兴趣小组。

4、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为宗旨,一学期至少举行两次不同类型的有创意的学生学科活动,所有活动均需提早一周部署实施程序,全员参与指导。凡竞赛类活动结果统一上报教导处发文公布。

5、一学期至少组织两位以上教师开设课堂教学研究课,做好各道程序的落实工作。

6、凡组内成员参加上级教研活动,务必在校内安排一节示范汇报课。

第8篇 网络教研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我镇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延伸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提升,提高教研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广泛开展网络教研的指导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网络教研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和博客,设立校园博客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

2、学校成立“网络教研指导小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组及学校网络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要有对全区中小学博客的友情链接。组织本校所有教师利用博客、论坛和qq群、uc等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5、40岁以下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博客,每月都要有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在博客上发表。教师及时发布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体会、经验。

7、积极参与网上的问题讨论,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帖子注意不能将自己的见解或转贴的文章分段发表,回复要有意义。

8、发表文章及回复前要检查自己的帖子中是否有过多的错别字,是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对自己严格要求就是对网络教研的重视。

9、所有老师自觉维护学校形象,不做、不发表有损学校声誉的事和言论。

10、自尊、自爱、自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自己在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上逐步成熟。

11、参加省网络合作体学校。以数学老师为主体每天一份教学反思,每周一次uc教研,每月一次网络集体备课。

第9篇 教研管理制度

1、每学期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相应学科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研究教材教法、学法。

2、每学期每位教师应根据学校教改思路,于学期初制订好教研计划、并实施,期末做好汇报,上交书面总结。

3、每位教师应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与教改试验。

4、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青年教师三年内应过好“五关”验收(即备课关、说课关、上课关、评课关、操作关)。

5、落实教师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15以上。平时互听课,同级相同学科教师应参加,其他教师没课的也可参加。

6、每次教研活动每位教师应做好活动记录,期末上交业务学习记录本和听评课记录表。

7、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论文,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

8、各教研组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督导工作,协助教导处组织教学常规检查和定期教研活动。

9、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学科竞赛活动。

10、各教研组期初制订教研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工作总结。

第10篇 名师教研工作室管理制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制度,仅供参考!

一、会议制度

1、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二、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填写主持人申请表,工作室每个成员填写成员申请表,主持人与成员签署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三、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主持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阶段完成目标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四、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五、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名师所在单位提供并监督管理。

第11篇 幼儿园教研管理制度

1、根据《纲要》及我园发展目标,制定教研规划,提交教师讨论通过后实施;

2、设立教学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三级管理模式,确保教研渠道畅通;

3、每周五中午集中教研,由专人负责记录每次教研活动的实况;

4、教研活动实行签到,要求参与人员认真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教研无关的事项;

5、营造愉悦,开放的教研气氛,吸引教师主动参与教研;

6、教师按要求格式记录教研内容,并及时做好反思小结,记录全面,字迹工整;

7、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观点,形成有效互动;

8、根据议题灵活采用多种教研模式,如小组集中讨论,同领域教师弧形听课等;

9、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提供两个教研议题,推荐一片好文章及读书心得;

10、结合幼儿园发展目标及个人专长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11、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教育实践观摩,交流等案例教研;

12、每学期教师需提供一篇与幼儿园科研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课件等。

第12篇 小学英语教研组管理制度

e小学英语教研组管理制度

1、 认真贯彻教学五认真,把好质量关。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范围、高频率的质量调研等形式,把好质量关。各校要做好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合格率。

2、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对教学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习兴趣、情感、策略发展状态、相应学段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语言技能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做到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课的评价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3、 认真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拓宽学用渠道。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个性化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

4、 教研活动是重要的校本培训活动,开展好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为主要形式常规教研活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倡个人反思,让每一个课堂都成为教改实践的场所,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一次课改实践,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实践员,使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5、 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要围绕教材及教学中的问题和经验加强研讨,要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善于联系教学实际,总结经验和教训,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第13篇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校本教研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特制定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校本教研组织机构。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校本教研实施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各教研组主要指导与组织者分工如下:

午次 星期 上午 下午

星期一 计算机

星期二 政治 语文

星期三 历史 数学

星期四 化学、地理 英语

星期五 生物 物理

学科教研组组长及主抓领导安排表

组别 组 长 主抓领导

职责:

① 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总体规划。

② 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深入校本教研第一线,下到有关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活动,并每人承担1~2项校本教研课题研究。

③ 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④ 适时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职责:

①制定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计划、指导各教研组课题组制定教研计划,落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②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的各种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③定期完成对教研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⑤ 向领导小组推荐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人选。

3、校本教研专家组。

① 区外专家:聘请省教科院、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

② 区内专家:市教科院领导、教研员、区教研员及市内其他相关专家。

③校本专家:本校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小学高级教师。

二、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提升办学品位。

三、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1、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课例研究、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2、教研活动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淡化功利主义,杜绝为追求新颖、舍本求末、贪大求全的形式主义,反对理论与实践脱节,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各教研组必须作好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等工作。

④全体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教师培训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有关制度。

⑤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情况将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

四、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以“教师业务考核记录”作为年终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

2、每学期开展一次校本教研组评优活动。

3、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校外各级专业培训(将培训作为一种奖励)。

⒋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然后在此基础上评选出“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五、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供应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第14篇 初中学校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初中学校教研活动管理制度

1、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科成员会议,制定本学期学科活动计划,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于第二周前上交教导处。

2、一学期各教研组必须组织两次以上学科理论学习或教学经验交流。

3、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学科兴趣小组,制定具体活动实施计划,分工负责具体活动内容,教研组长负责监督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个人组建班级学科兴趣小组。

4、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为宗旨,一学期至少举行两次不同类型的有创意的学生学科活动,所有活动均需提早一周部署实施程序,全员参与指导。凡竞赛类活动结果统一上报教导处发文公布。

5、一学期至少组织两位以上教师开设课堂教学研究课,做好各道程序的落实工作。

6、凡组内成员参加上级教研活动,务必在校内安排一节示范汇报课。

第15篇 职校教师教研学习培训管理制度

广州民政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分校区) 教师教研学习培训管理制度

一、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实现教师高水平,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就必须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有效地搞好教研活动,特制定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1、学期初,教务处须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学校的教研计划,学科教研组要制订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要求具体详实,切实可行、严禁形式化、任务性、应付检查。

2、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两周定时活动一次。按照活动计划研究材料,讨论新课程标准,说课做课评课,试卷分析,研究科研课题,教学经验交流等等。杜绝走过场、熬时间,要落实到实处。有详细活动记录。

3、建立各学科师徒队伍,组织新老挂钩,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老师熟悉业务,协助老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4、“四课活动”经常化。每学期每位教师做一次汇报课,每学科搞一次研究课,学校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组织一次观摩课。力争每学期都能涌现出新的教学能手。

5、同年级同学科要坚持集体备课(详细要求令附),在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共同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切磋教学方法,探讨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

6、教研组要详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工作,反馈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便于领导改进工作。

7、学期末,教研组和教导处要写好教研工作总结,教师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和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导处要整理编辑论文集交流或推荐到报刊、出版社发表。对教科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教研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

2、以同年级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其他学科可以打破年级阶限,由备课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三、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深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新课程改革得以更好的实施,特制定听课、评课活动制度:

(一)、听课数量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2、教导主任、副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3、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4、科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5、学校组织教师到校外听优秀教师讲课,每学期一次以上。

(二)、听课要求

1、学校组织比武课、示范课、观摩课,全体教师必须全参加听课,学校领导要在听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学能手,树立典型,带动全体。

2、教研组组织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的实验课、研究课,本组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听课,且在听课前认真熟悉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以便听课时抓住重点和关键。

3、学校领导听推门课,可不事先通知,随时到教室听课,同时检查授课与教学进度、教案是否相符。教师个人听课可自行联系安排。

4、听课教师必须提前进教室,态度要认真虚心,不能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如带手机进教室)。要认真写好教学全过程的听课记录,有听课时间、班级、授课人、课题,有课堂某一环节的评析和全部的课堂评价。

5、听课杜绝走形式,不能为应付检查而抄袭他人听课笔记或假造听课笔记。

6、听课后对教学效果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领导和教研组长要实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改进,限期提高。

7、教导处要定期检查教师的听课情况,并记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档案。

(三)、评课要求

1、评课时先由执教教师自我评价,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促使执教者加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激发全意进取,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

2、听课教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发现教师讲课中的优点,充分肯定。根据自己的见解,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要有深度,不许光唱赞歌,浮在表面。

3、在充分评议的基础上,有评课组织者全面客观地做出总结,使教师在听课、评课过程中得到提高。

4、检查听课记录,要注重对评课意见的检查。如果评课敷衍了事,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视为不合格。

四、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

加强教学的过程性督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

1、定期检查、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考试评价等情况,并进行评估指导。学期末,要对教师备课、上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每学期至少要对全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分析研讨,研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制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安排,监控教学计划(进度)、教案(讲稿)、课标落实、学生学习状态与水平等日常教学工作。利用检查、评比、展示、交流等形式监控实验课材料、专业知识集、学生作业、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分析、试卷等。做好教学全面工作的监控与指导。

3、校级行政以听推门课的形式为主,对教学的重点工作监控与指导。

4、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教学研究情况,可提出“汇报课”申请,由教导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家长等多方进行视导与评价;通过视导了解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对研究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总结推广其教学研究经验。对尚存在不足的老师,及时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

(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评估制度

要把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以卷面测试的结果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业绩的唯一依据。

1、班级、学科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定项评比活动,以此加强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监控。

2、每学期安排对指定的年级、班级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1-2次监控测试,测试形式可采用书面测试、口试或操作测试;组织开展学科单项竞赛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了解教学情况,督查指导教师的教学。

3、进行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他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等方面的认可程度,以此来评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五、教学工作的办公会例会制度

例会是研究和布署教学工作的例行会议,是常规教学管理的一种形式。为保证我校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教学办公例会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具体业务会议,由分管教学校领导主持召开,教务处和各教研组组长参加。

(二)、会议主要内容

1、学习、传达上级部门有关教学问题的重要精神。

2、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有关教学方面的议决事项。

3、汇报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

4、安排近期教学中心工作。

5、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

6、通报、交流教学情况,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

7、研究科研问题。

8、研究拟定教学计划方案,提交校务会议通过。

(三)、教学例会议题由教务处收集并报主持人审定。

(四)、会议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周五下午进行。

(五)、会务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六、教职工教学例会制度

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 会议主题

1、主要部署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主要研究和落实上级分派的各项教学任务,布置和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和研究决定。

3、传达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 学习交流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最新动态等。

4. 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讨论。

5、组织业务学习。

(二)、会议时间、地点

每周组织一次,安排在周一下午两节课后,地点:学校会议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干部教师

(四)、会议由校长主持、教导处作具体总结部署。

七、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二)、实施计划纲要

1、青年教师培养对象为35周岁以下的教师。目前首要任务是加强近五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的培养。

2、对新教师培养按类别、定目标、分阶段进行。

①培养类别:常规教学工作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科研理论与实践的培训。

②培养阶段及其目标:

第一步,学上课。新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要适应学科教学各项工作,掌握学校工作的一般规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谦虚谨慎、勤奋努力、初步掌握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功。熟悉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懂得课堂设计;能够调控课堂。学习班主任教育及管理工作。能初步应用教育技术服务教学。

第二步,会上课。在教学第二年要对照落实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严格按教学规律办事,突出学科教学特点,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完善教学办法,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掌握教学基本功。得到学生的信任,力争考评“合格”。力争可接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理论服务和指导教学。

第三步上好课。在教学第三年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标的指导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争创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全部达到合格。胜任班主任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进行教改教研实践。

第四步,独当一面。五年左右教育教学基本功熟练扎实,教育教学思想先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学习研究,有很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针对教学实践,开展课研活动和教育创新,成为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探索者、实践者。能在学校工作中成为教育教学和科研骨干。

3、培养工作实施措施

组建“一对一结对子”的帮带关系,落实教学工作培训。

在学科教学中,由教导处指定一个同年级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与一个新任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到。特殊情况下指定同科跨年级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要指导青年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指导,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a,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b,备课及教案书写;c,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d,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e,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

指导教师每两周至少跟踪听课一节,用专用听课笔记记载,做好说课,评课等指导工作。

培养对象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的课2节,用专用听课笔记载,作好听课笔记。培训教师要对评课意见如实记录。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新任教师必须参加,创造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提倡继续教育,倡导一专多能。组织符合校内实际的教学研究实践,指导撰写论文、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使青年教师有成功和发展的机会等。

《教研管理制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