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党员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党的组织生活的正常进行,提升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保证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制度有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能在流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党员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信息档案,及时更新党员的流动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组织生活保障:设立流动党员联络点,定期组织党课、组织生活会,使流动党员能参与党组织活动。
3. 教育培训: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确保流动党员能持续接受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4. 权益保护: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5. 激励机制:设立表彰制度,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地方建设,表彰优秀党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在面对党员流动性增强时的局限,确保了党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活力。通过有效的管理,可以防止党员因流动而脱离组织,防止党员思想滑坡,保证党的决策和部署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党内氛围,增强党员的向心力,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1. 建立网络平台:开发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党员信息的线上录入和管理,方便流动党员自我报告和党组织追踪。
2. 灵活的组织生活: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利用网络开展组织生活,如网络研讨会、线上党课等。
3. 定期回访:设立流动党员回访机制,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建立合作机制: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享流动党员信息,共同管理和服务流动党员。
5. 强化考核评价:制定流动党员考核办法,将参与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等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作为表彰和激励的依据。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面考虑实际情况,既要注重形式创新,也要确保实质效果,以期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党员的积极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第1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员因各种理由要求外出流动的,应在外出流动前向所在党组织提出申请,经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流动。党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职。
二 、党组织要支持人才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对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或自谋职业、带头创业的党员,如本人提出转移党员组织关系,不能用限制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等办法阻止其合理流动。
三、党员外出流动前,必须向所在社区党委报告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从事活动的内容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的联系方式等。社区党委要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在党员流动前对其进行党员管理基本要求等方面的教育,并根据党员外出时间长短、地点是否固定等情况,进行分类管理。
四、党员单独外出,有固定地点或单位,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居住地或单位党组织,外出六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流动性大,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所去地方参加组织生活。时间在三个月以内的,仍在原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五、流动党员持有相应的手续后,应及时到外出居住地或所去单位的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或与之取得联系,积极参加那里的党组织生活。原单位党组织要指派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通报党总支对党员的要求。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流动的党员返回后,党委要及时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
六、开具党员证明信或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党员,在原所在党组织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原所在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如外出党员确因情况特殊无法到会,经党员大会同意,可不计算为应到会人数。
七、流动党员持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流动期间,应定期向原所在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按时交纳党费。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可将党费交到所去的流入地党组织。
八、对外出不向党组织报告,长期不转移组织关系,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应按照党章和民主评议党员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必要的组织处置。处置时必须实事做到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2篇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一、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
(一)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基本要点是: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党员所去单位党组织不健全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其所去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或转到其所去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党员在流动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党组织如具备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受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
(二)党员流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党组织应及时为他们转移组织关系。其中外出时间较短(六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三)《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原所在党(工)委按规定登记发放,作为流动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凭证;党员可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的党组织(基层党委、党总支或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制定的统一式样定点印刷,并加强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刷。《流动党员活动证》由党(工)委负责发放。发放时,要登记造册,详细登记持证外出党员的姓名、所在支部、发证时间、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等情况,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一般应贴本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并由发证的党(工)委在照片上加盖印章。特殊情况未贴照片的,应与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同时使用。
(五)《流动党员活动证》适用于短期外出(六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下列情况不能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1、短期(六个月以内)外出参加会议、学习进修、借调工作、休假探亲的党员,仍开具党员证明信。
2、长期(六个月以上)外出工作且有固定地点的党员,应转移正式组织关系。
3、流动性较大,无固定地点,但可以经常返回原所在单位的党员,可以在原单位继续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
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外出时间以及外出后与党组织联系的方式等。
三、党组织对外出的党员要进行行前教育
有外出党员的党组织,应在党员外出前对其进行教育,针对外出党员的不同情况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教育内容一般应包括:
(1)要求党员外出后要主动与所去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按照规定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出示《流动党员活动证》。
(2)要求党员在外出期间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地区)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要求党员外出后应通过适当方式,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在外出所在单位的思想、工作情况。
(4)要求党员外出返回时,应及时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或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党组织查验,并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四、流动党员要主动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联系党员外出应根据就近、方便和有利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原则,主动与所到地方或单位党组织(基层党委、党总支或党支部)联系,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或出示《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外出后不能以任何借口隐蔽自己的党员身份,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若所到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党员可与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联系,也可以与其所在地(街道、社区或乡镇、村)的党组织联系。如与所在地方或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联系遇到困难,可与当地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联系。
五、党员外出期间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外出期间,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编入党的一个组织、按期过组织生活和交纳党费,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完成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二要遵守当地法规和所去单位的规章制度,诚实劳动,合法致富,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通过书面汇报、邮件、电话、eml等多种方式,与原所在社区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
四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敢于抵制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在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等方面走在群众的前头。
六、流动党员参加选举问题
办理正式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流动党员,应在转入地区、单位的党组织参加党内选举,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党员,他们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都应在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党内选举,行使表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外出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如外出党员确因情况特殊无法到会,经党员大会同意,可不计算为应到会人数。
七、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预备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由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转正手续。办理这类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时,党组织要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其他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应负责地介绍有关情况。
美术系党总支
第3篇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亟需制度化
流动党员作为这个时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分子,在广大农村已成为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掌握技术、通晓管理、传带信息、致富领富的重要力量。对流动党员实行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队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这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了很多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为建立这方面的长效机制提供了实践经验。
一、实行规范化管理,理顺流动党员隶属关系
当前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三多一缺”的现象,即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口袋党员”;不转组织关系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因为党员的不稳定性,从而造成管理不规范的流动党支部较多;街道党工委想组织更多的活动,以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部分流动党员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
二是工作、经营的不稳定性,使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三是转移关系手续复杂,使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四是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效。要让每一个流动党员都“安家”,就要各个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规范运作。对流入地党组织而言,一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机构。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对流入本地的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同时,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转接组织关系。
二要进行调查摸底。充分借助乡村两级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两支队伍力量,逐村逐户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形式,做到“三清”,即流动党员的人头清、基本状况清、联系方式清。让把组织关系介绍信装在口袋的党员和没有公开身份的党员亮明身份。
三要对基层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进行撤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把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明确划分给相应的乡镇或工业园区管理。
四要核实党员身份,理顺组织关系。对未转组织关系、身份不够明确的流动党员逐一通过电话、发函核查,使流动党员身份得到确认。同时,积极帮助流动党员理顺组织关系,对符合条件的及时接转,对暂时不便接转的统一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
五要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坚持“先建组织,后转关系”的原则,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新组建基层党组织,为流动党员提供活动阵地。对流出地党组织而言,一要建立流动党员“双联动管理”制度。对于流出到外地的党员,党支部根据外出党员与常住党员关系,选择一名有联系能力的常住党员与之建立互联关系。党支部抓联系人,联系人抓外出党员的方式,实现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二要实行组织关系转出回执制度。为了及时了解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是否转到新组织,把组织关系介绍信增加了接收单位回执联和转递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内容。如果转出党员没有及时转到新组织,原所在的党组织负责联系落实。三要建立流动党组织制度。集体外出务工经商、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由派出单位党组织负责在外出党员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在本地流动党员较多的大中城市集中地点,可建立正式驻外党组织,负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四要落实《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制度。分散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时间在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但无法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持证参加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活动,同时要积极向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党员返回后,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分散外出务工经商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党员,应转移正式党组织关系,积极参加那里党组织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教育。
二、实行经常化教育,增强流动党员党性观念
要实现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教育经常化,党性大增强”的目标,就要针对流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流动快、难召集、难集中、难组织、难同步”的特点,积极探索立足流动党员工作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流动党员教育之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经验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教育培训制度。各级党委(党组)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科学安排教育培训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做到定期培训与平时教育相结合,统一学习与思想交流相结合。针对流动党员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的实际,乡镇及社区党组织可以采取确定党员活动日、送教上门的办法,使党员及时接受教育。组织部门要组织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订阅党报党刊,同时,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党组织,及时建立电教播放点,组织
农村流动党员管理亟需制度化第2页
流动党员观看电教片,发挥党员电教直观、生动、形象的作用,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网络教育制度。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开辟“流动党员之家”、“网上党校”等专门网站方便流动党员参加学习,接受教育,让每一个流动党员都拥有自己的学习园地。要设有讨论专页和测试专页,让流动党员开展讨论和交流,检验学习效果,并通过网络向组织和家乡提出意见和建议、反馈各个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举办“网上培训班”,安排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等课程,聘请专家教授通过网络授课,提高外出党员,特别是党组织负责人的认识。培训班结业时应颁发结业证书。
双向管理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定期向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汇报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流动性大、无固定单位或居住地的党员,一般保持原来的党组织关系不变,但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按期交纳党费。建立“1+1、1+2”专人联系制度,把流到外地的党员和在家党员全部结成联系对子,通过电话、书信或网络等方式保持经常联系,采取邮寄资料,电话交流情况,书面传递体会文章等形式,缩短空间和时间距离,及时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保证学习教育效果。同时强化监督,对于党的意识淡化,不参加组织生活,失去先进性的,要按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置,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实行有效化引导,发挥流动党员先锋作用
一要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外出流动党员支持家乡建设
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流动党员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指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同时要求广大流动党员不仅把就业岗位看成谋生的场所,同时要把它看成落实社会责任感的地方,实现个人动机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能力优势为社会和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可以“争当三员”(争当宣传员、争当信息员、争当联络员)为载体,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深入开展“我为家乡作贡献”活动,引导和带领他们为家乡的建设献策出力。要引导流动党员带领外出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勤奋工作,锐意进取,遵纪守法,恪守信用,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赢得业主赞誉;要引导流动党员带领广大务工人员在外不忘家乡,致富不忘乡亲,以打电话、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准确地向家乡党组织和父老乡亲提供致富信息;要引导流动党员带领外出务工人员发挥路子宽、信息灵的优势,主动担当起家乡招商引资的桥梁和纽带。
二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建功立业
为有效调动务工大军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吸纳大量劳务资金回流,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要从解决后顾之忧、联络感情、优化环境入手,鼓励外出流动党员致富后带头回乡创业,要给返乡创业人员以外商同等待遇,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返乡人员大力支持。要经常走访慰问,了解务工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解决困难,鼓励他们学技术、长本领、创事业,为家乡争光添彩。要大胆启用德才兼备、先富领富的流动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担任主要负责人。要每年利用春节务工人员集中回乡之机,召开团拜会,向他们通报家乡建设情况和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加强沟通,联络感情,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回乡创业。
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都要对流动党员实行目标管理,从政治思想、执行纪律、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对流动党员提出要求,并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每半年进行初评,年终结合党员民主评议进行总评,对成绩突出、有贡献的流动党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不执行制度的给予严肃批评教育或处理。加强对流动党员先进典型的宣传,结合先进性教育,评选和表彰流动党员中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特殊贡献者,树立看得见、摸得着的流动党员中先进典型。
对流动人才中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党组织要重视并积极培养,严格把关,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对党组织和长期未与党组织联系的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后,对有正当理由的,要落实其党员组织关系,对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的,要根据《中国**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处理。对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流动党员,要将他们的档案妥善保存备查。
第4篇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范例
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应事先向党支部报告。
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
三、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乡(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
四、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
五、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情况。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
六、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七、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
第5篇 村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农村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和居住地变化等原因连续6个月以上,不能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农村党员。
二、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
三、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一)对党员的外出原因、时间、地点、联系方式、党费交纳等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对党员进行外出教育,并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的,应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三)负责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适当方式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四)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详细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原所在党支部保持联系或不交党费的,按党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四、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一)对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党员,确认身份后及时接受并编入支部,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二)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三)认真填写《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四)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外出前须向所在党支部说明事由,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二)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按月向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三)外出期间应自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半年向原所在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接到原所在党支部要求参加换届选举、民主评议等重要的活动的通知后,原则上应按时返回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返回的,应及时向原所在党支部说明原因,并履行请假手续。正式党员应在其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报告。
(五)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六)《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
第6篇 推行六项制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
推行六项制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
为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更好地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_____县_____镇党委推行六项制度强化流动党员管理。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党员流动前,填写《流动党员登记卡》,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镇党委和各党支部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和管理台帐,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去向、党费缴纳等情况,做到流动党员情况底子清、情况明。
二是实行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流动党员的联络人,采取电话、书信、网络等形式与流动党员保持双向性、经常性的联络与沟通,定期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健全流动党员走访慰问制度。党员外出期间,镇村党组织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其家属,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各种服务。流动党员返乡后,村党组织及时上门开展谈心谈话,鼓励他们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四是定期汇报制度。流动党员定期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向村党支部汇报务工、思想动态情况,各支部每半年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及流动党员外出表现情况以书面形式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每年年底对全镇流动党员的外出表现情况认真进行梳理,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
五是推行网络化管理制度。镇党委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党支部在网上建立了流动党员qq群,对具备上网条件的16名流动党员实行网络化管理,定期将镇上工作动态和有关文件发送到网上供他们学习了解。
六是返乡培训制度。利用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的时机,采取收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课件,对流动党员务工所需实用技术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其就业渠道。
第7篇 东里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制度
幸福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制度
一、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社区内流动人员中的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失业党员、没有党组织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
二、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和参加活动情况,特别是进入时间和流出时间进行认真登记。
三、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听取他们学习、工作、思想汇报,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内容上要适合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流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生活。
四、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定期对流动党员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填入流动党员个人档案。
第8篇 流动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管理制度
_____乡流动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对我乡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扎实推进我乡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二、乡学组办负责网页的维护与更新。
三、流动党员每周登录《_____乡流动党员学习网》一次,每月登录不少于4次,网上书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次,并完成学组办规定的作业。
四、每月汇报思想情况,发送到电子邮箱
五、每名流动党员有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义务,熟练网络学习。
六、本制度自__年9月1日起施行。
_____乡学组办
__年八月二十日
第9篇 流动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管理制度范文
__乡流动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对我乡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扎实推进我乡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制定本制度。
二、乡学组办负责网页的维护与更新。
三、流动党员每周登录《__乡流动党员学习网》一次,每月登录不少于4次,网上书写心得体会不少于2次,并完成学组办规定的作业。
四、每月汇报思想情况,发送到电子邮箱
五、每名流动党员有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义务,熟练网络学习。
六、本制度自__年9月1日起施行。
__乡学组办
__年八月二十日
第10篇 乡镇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一、党支部应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记载清楚流动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党时间和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等,实行有效管理。
二、流动党员要自觉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及时汇报本人的思想和打工情况,按时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每个支委每月与党员联系一次,支部每季组织党员开展一次学习活动,支部书记每季度汇报一次党员管理情况,若有党员工作单位变更等事项,则党支部分别作调整登记,并向党总支汇报,党总支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管理情况总结会交流经验推进工作。
四、流动党员有责任和义务为锦丰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五、党委对遵纪守法并能对锦丰建设和家乡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予以奖励;对违法乱纪的党员,按照党纪党规进行处理。
52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