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涵盖了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服务流程优化、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一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安全和质量,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体验。
1. 医疗质量控制:包括诊断准确性、治疗效果、病历记录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等方面的监控。
2. 医疗安全:涉及预防医疗事故、药品安全、感染控制等,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安全。
3. 服务流程:优化挂号、就诊、检查、取药等环节,提高患者就医效率。
4. 资源管理: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医疗设备和物资,保障诊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5. 教育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伦理法规的培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6. 患者权益保护:明确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尊重并保护患者的隐私。
7. 投诉与改进机制:设立有效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问题并改进工作流程。
诊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保障医疗质量:通过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严格的质控,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 降低风险: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维护医院声誉。
3. 提升效率: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 满足法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医疗卫生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5. 促进医患和谐:尊重患者权益,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1. 制定详细规范: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标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流程图。
2. 实施持续监督: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
3. 引入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预约系统,提升病历电子化管理水平,减少人为错误。
4. 强化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激励遵守规定。
5.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患者提出建议,对投诉进行调查处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6.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医疗活动的连续性。
以上方案旨在构建一个高效、安全、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环境,实现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第1篇 患者诊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口服造影剂应设专柜存放,盛器必须消毒分用。
二、应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
三、剂造影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碘过敏时检查医师负有抢救责任(护士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四、严防检查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五、_线摄影或造影等检查时,注意对患者非照射部位的辐射防护,力求缩短照射时间而达到检查的目的。
第2篇 放射诊疗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放射诊疗时间的正常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保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及患者(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许可制度
1、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并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方式性工作。
2、对许可证要按规定进行审核、校验、变更、延续、注销等工作。
3、开展不同种类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必须达到《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所要求的学历、专业特点和身体的健康标准。
4、所有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和《大型设备上岗证》上岗。
二、放射防护设施
1、对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工作场所和新增、换新的放射设备,均要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影响保护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审批同意后,方能投入使用。
2、在放射项目建设时,要严格遵守从“三同时”的要求,做到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体设计和评价、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使用。
3、放射性场所的相关区域要设立明显的放射性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4、放射性场所进出入口要设置安全联锁、报警装置、工作指示灯等保证放射安全的设备。
三、放射防护安全措施
1、对放射性设备要定制使用、保养维护与维修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好使用、维护维修的记录并存档。做好设备的安全保卫工作。
2、要按规定由有资质的机构对放射性设备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并在年终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上报发证机关备案。
3、对放射场所周围环境要进行定期监测,由有资质的机构完成,每年至少一次,并将监测结果报环保部门备案。
4、各放射诊疗科室要配备齐全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用品,保证所配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并能正常使用。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尽量穿戴防护衣,正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牌。
5、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放射性监察室,要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6、在放射诊疗其按,要告知患者摄像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在放射诊疗时要提醒患者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同事对陪护这也要采取防护措施。
7、对儿童和孕妇,非特殊需要尽量避免进行放射性检查。
8、在放射性诊疗前,尽量以摄影代替胸部透视检查,尽量用小找射线,高能质射线,充分利用优质的摄影记录设备,熟练操作,尽量减少照射时间。
9、要严格按照放射检查的正当化和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避免各种原因引起受检者的重复照射。
四、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
1、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在康期间要按规定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档案。
2、放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要按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放射人员的健康档案,终生保存。
3、按国家要求,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工作人员和放射防护负责人,必须参加环保和卫生方面组织的放射防护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五、放射安全监管
1、医院成立专门的放射防护安全和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由医院法人代表担任,负责全院的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工作。
2、指定达到国家要求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3、各科室要成立放射防护安全和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由科室主任担任,并制定一名兼职人员负责日常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4、建立健全放射防护管理的规章制度、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护计划的实施方案、放射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应急演练方案。
5、定制设备和环境评价、放射场所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制度,并按上级要求做好年度上报,
6、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详细档案资料、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工作人员培训档案、设备保养维修档案、监测仪器使用管理档案、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登记台账档案。
7、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小组,每季度一次对科室的放射防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安全设备的完好情况、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的个人或科室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其按时保质进行整改。
第3篇 放射诊疗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1、强化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自觉配合并切实落实诊所内放射设备的使用安全,避免放射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设施的性能,确保其安全正常的运转。射线装置变更时及时办理申报变更手续,机房定期进行辐射水平检测。
3、采用放射诊断应遵循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并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放射防护知识和相关法规的专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期间须接受定期培训,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射线装置。
4、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对已经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要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医用诊断_射线机须由专业放射影像医师操作,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设备。
6、进机房前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开机前检查安全装置,记录机器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掉电源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7、对患者拍摄前应认真核对诊疗方案,准确对位,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重复照射。
8、机房内除受检者外,陪同人员及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9、机房内必须配备一套受检者防护服装,并按规定使用。
10、机房门必须设置门灯连锁装置并保持正常运行,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照射前必须关闭机房大门后方可开机照射,机房工作时大门上方应有红灯指示。
_______________医院
____年__月
第4篇 患者诊疗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一、口服造影剂应设专柜存放,盛器必须消毒分用。
二、应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
三、剂造影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碘过敏时检查医师负有抢救责任(护士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四、严防检查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五、_线摄影或造影等检查时,注意对患者非照射部位的辐射防护,力求缩短照射时间而达到检查的目的。
第5篇 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特殊诊疗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由病房护士(病区内)或巡回护士(手术室内)执行,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第6篇 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制度范例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特殊诊疗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由病房护士(病区内)或巡回护士(手术室内)执行,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9、术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改变术式或麻醉方式等,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10、术中如遇参加手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须及时报告相关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或业务院长或总值班,及时进行处理,切忌盲目自行处理,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术后安全管理
1、手术用后器械:由器械护士将器械打包、贴上标签,放于污物箱内,由供应室工作人员收回,按《供应室器械管理制度》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后,再发放给手术室。外来器械按《外来器械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管理。
2、手术用后污染布类:由手术室护工负责打包,放于污染布类桶内,由洗浆房人员收回进行清洗消毒,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后,再发放至手术室。
3、手术后区域环境:由当班护工进行清洁、消毒和环境准备,值班护士负责督促,连台手术的环境消毒,值班护士须在连台手术环境消毒本上进行登记。
4、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护工须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或抢救室,并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手术病人交接登记本》。运送途中注意安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5、病区医护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病人用药、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病人术后护理常规等。
6、病区护士针对病人病情,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7、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须在术后1-3天,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后访视并记录,了解患者术后康复、切口愈合情况,征求患者意见等,不断改进麻醉及手术室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须按照卫生部《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结合本院手术工作需要,合理进行麻醉科、手术室硬件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各手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建立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科培训。
(二)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是保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需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供应室、洗浆房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共同严格执行。
(三)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负责《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考核。
(四)值班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负责每天的手术用物、设备等的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设备科等进行每周一次的安全巡检;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灼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五)各手术科室、麻醉科和手术室须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六)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全院各科室的积极支持。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供应室、洗浆房等,须加强科间协作、密切配合;因手术工作需要各职能、临床、医技、药房、设备、后勤科室支持的,相关科室须以手术患者的需求为重,积极支持,切实保证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各手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准确填写各种登记本,保证手术病历的完整性,注重证据保全工作。
(八)在开展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服务中,各科室针对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有义务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反馈,共同促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一○年七月十四日
第7篇 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
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
一、目标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置,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二).由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配置、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器材。
(三).由企业管理长、质控企业管理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保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掌握。
(四).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设施谋划及配置: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配置所需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二).日常工作安排:
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拟定必然时候内的医、护人员值班表,并对医护人员的缺勤情形举行搜检以包管急诊科24小时开诊。
(三).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便利就诊,及时获得救治,故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7、昏倒、抽搐、吐逆;
8、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冷、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常常对照复杂,浮现千差万别,因此不要死卡条则贻误病情。
(四).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苦守岗亭,要严厉、卖力、敏捷、急迅地救护患者,对患者立场和善、热忱负责。
2、当逢有急、危、重患者时,分诊企业管理应坐行将其收往急诊专科诊室停止救治,后补登记脚尽。
(五).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细心询问病史、细致查体,作必要的辅佐检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各种急诊疾病的诊疗常规。
2、若是首诊医师发明便诊患者的病情触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局限时,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需要的处理、写好病历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医师伴送。
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意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容许移动时,应迅速送进病房或手术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企业管理工作。
5、对感染病患者或疑似流行症患者应做好注销及陈诉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他杀或有伤情贰言等患者及触及公安、司法状况时,由值班人员陈说总值班,告诉有闭单元。
6、企业管理认真执行医嘱,及时共同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无缺、充沛,并做好护理考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计议、会诊工作,及时总结履历、教导。
8、当遇有非凡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照实向上级向导告诉,白昼应向急诊科主任及医务科主任敷陈,夜间讲述医院总值班,要求处理定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结果。
14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