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
栏目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7篇

更新时间:2024-05-11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明确的安全政策、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员工责任与权限、安全培训、应急响应计划以及持续改进机制。这些要素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安全性,降低潜在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行。

培训内容

1. 安全意识教育:强调每个人都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的重要性。

2. 风险识别与控制:教授员工如何识别工作场所的风险,以及采取何种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 应急处理技能:提供火灾、化学品泄漏、电气故障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

4. 设备操作与维护:针对特定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定期维护,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

5. 安全法规知识:介绍国家及行业的安全法规,确保合规运营。

应急预案

1. 紧急联络系统:建立有效的内部通讯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传递信息。

2. 应急救援团队:培训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的初期响应和人员疏散。

3. 演练计划: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

4. 后续处理:制定灾后恢复和事故调查流程,以查明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重要性

安全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减少工伤事故,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保险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声誉。通过实施这套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投资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础,它需要全员参与,从上至下形成共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久的成功。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某某公司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怎么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首钢总公司所有班组,包括行政班组,自然班组和 临时组建班组。

第二章 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第三条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

第四条 班组必须设

1 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

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员不在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

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班组分散作业时,每摊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第六条 班组必须实行安全轮流值日制度,除学徒工外,每天或每周轮换

1 人进行安全值日,安全值日员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班组长、安全员开展好日、 周的安全工作。

第三章 班组安全教育标准

第七条 教育内容为:

(一)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 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二)本班组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三)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

厂安全通则、职工安全守则;

通用和相关 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四)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所操作机械设备、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五)各种事故的处理、紧急救护知识;

(六)公司及本单位的安全动态。

第八条 教育要求:

(一)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测试。

(二)新职工、换岗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 40 学时。

(三)对休假

1 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已(未)遂事故责任者、违反安全规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安全教育时间必须在

4 小时以 上。

其他休假在

7 天以上不满

1 个月的复工人员,复工前的安全教育时间必须 在 2 学时以上。

(四)安全规程考试100 分为及格,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独立操作。

教育内容、考试分数要记入“班组安全教育台账”,及时转递三级教育卡片。

(五)对受安全教育后的人员,班组长或安全员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署 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

1 周以后

1 个月以内复查。

第四章 班组班前会标准

第九条 结合当日的具体生产(检修)任务及工作环境,详细布置安全工作,并明确安全值日人。

第十条 根据每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 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和事故案例;

第十二条 学习、抽考职工安全规程。

第十三条 班前会情况记入班组安全生产日志。

第五章 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标准

第十四条 班组每周必须组织一次安全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活动时间应安排在周一,如遇特殊情况,经车间主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本周其它时间补上;

第十五条 安全活动内容:

(一)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并对班组各岗位进行安全讲评,研究布置下周工 作;

(二)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

系统学习安全规 程;

研究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检查揭露不安全隐患和提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交流安全生产经验以及分析事故教训等。

第十六条 每次活动必须有发言。

第十七条 对因故没有参加活动的人员,班组要将主要精神及时传达,并 在活动记录结束处加以注明。

第六章 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第十八条 班组长要组织进行班前和班中检查。

班前检查可结合交接班进 行,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交接, 有问题要交接清楚。

各岗位在班前要对 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进行检查,包机人要对所包设备重点检查。

班 中要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有不 正常现象等。

第十九条 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 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 使用。

第二十条 值日人员应督促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检查各岗 位执行安全规程情况,检查各岗位查出问题整改及上报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无论是否整改都应记入安全值日栏内, 未整改的要立即上报,并注明整改情况和报告部门名称、接受报告人姓名及职 务。

第七章 班组安全规程与制度管理标准

第二十二条 班组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 健全的“安全规程”并达到统一版本,字迹清楚,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第二十三条 班组要根据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检 查现有规程制度是否健全。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上报批准 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凡检修、抢修及临时性工作,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 全措施,并由车间主管领导审批,大、中修安全措施逐级把关、审批。

所有安全措施都必须在检修、抢修施工前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临时安全措施中要结合现场、环境、季节、施工方案、危险区域、重点部位、互保联系信号、标志等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五条 凡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证、 票、表,在班组内必须健全,并妥善保管,经常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十六条 班组要保证每周必须抽考安全规程,抽考规程要全面,全班 组每月每人至少被抽考 2 次。

抽考范围是厂安全通则、岗位安全规程、相关通 用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危险源控制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第二十七条 结合当天工作实际, 应学习、抽考相关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 和相关的其它规程。

第二十八条 班组应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九条 班组各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遵守。

第八章 班组人员互保、联保标准

第三十条 班组必须实行安全互保制,互保对象要明确,有图表或文字确 认。

第三十一条 工作前,班组长应根据出勤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明确当天 的互保对象,不得遗漏。

第三十二条 在每一摊工作中,工作人员形成事实上的互联保,应履行互 保、联保职责。

第三十三条 作业中,互保双方要对对方人员的安全健康负责,做到四个 互相,即:

(一)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 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二)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三)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 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四)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施工)作业,不发生人身事故。

第三十四条 班组各互保对象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在作业过程中要实行联保。

联保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工作中发现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 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二)在工作中对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三)在工作中与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监督,共同严格执行劳动防护 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第九章 班组安全生产标准

第三十五条 班组内的机电设备、 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都必须做到无 隐患。

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并符合“六有”规定,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第三十六条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杜绝疲劳作业。

第三十七条 班组内每项操作,每个职工都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

第三十八条 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相关操作,必须持证上岗,学习证人员必 须在具有相应资格人员的监护下工作。

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第三十九条 班组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联系确认”、“操作牌(票)”以及交接班制度。

第四十条 新上岗职工(含换新工种人员)必须明确专人监护,负责其安全工作,在监护期间不得独立操作。

安全监护期不少于

1 个月。

第四十一条 凡有危险源的班组必须有完整的“危险源”控制图(或表)。

每 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达到熟知。

第四十二条 要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核 实,根据已根除的“危险源”情况和新发现认识的“危险源”情况等,及时修 改、补充“危险源”控制图(或表)。

并使职工及时熟知。

第十章 班组安全台账标准

第四十三条 每个班组必须建立安全管理台账。

要求记录清楚、字迹工整、 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各子公司可参照本标准制定各自的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第四十五条 本标准如有与上级有关法令、法规相抵触时,执行上级有关 规定。

第2篇 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

1.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1.1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

1.2班组必须设1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组长须明确代管人员。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1.3班组分散作业时,每项工作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2.班组安全教育标准

2.1教育内容

2.1.1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生产工艺、设备性能、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2.1.2本班组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2.1.3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安全职责;公司安全通则;通用和相关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2.1.4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操作机械设备、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岗位间的工作衔接配合安全注意事项。

2.1.5各种事故的处理,紧急救护知识。实际安全操作示范,以老带新。

2.1.6公司及本单位的安全动态。

2.2教育要求

2.2.1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测试。

2.2.2新职工换岗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班组级安全教育。严格持证上岗。

2.2.3对休假1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已(未)遂事故责任者、“三违”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

2.2.4安全规程考试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教育内容、考试分数要记入“班组安全教育台帐”并登记在安全操作证上。

2.2.5对受安全教育后的人员,班组长或安全员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署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

3.班组班前会标准

3.1结合当日的具体生产(检修)任务及工作环境,按照“五同时”的要求详细布置安全工作。

3.2根据每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3.3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和事故案例。

3.4学习、抽考职工安全规程。

3.5班前会情况记入交接班记录。

4.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标准

4.1班组每周必须组织一次安全活动,活动时间应安排在周一,并通知相关车间主任或安全员参加。如遇特殊情况,经车间主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本周其它时间补上。

4.2安全活动内容

4.2.1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并对班组各岗位进行安全讲评,研究布置本周工作。

4.2.2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系统学习安全规程;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研究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提出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交流安全生产经验以及分析事故吸取教训等;总结安全工作和经验、开展安全教育和考试。

4.3每次活动必须有发言。

4.4对因故没有参加活动的人员,班组要将主要精神及时传达,并在活动记录结束处加以注明。

5.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5.1班组长要组织进行班前和班中班后检查。班前检查可结合交接班进行,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交接,有问题要交接清楚。各岗位班前要对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进行检查。班中要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现象等。工作结束后检查内容是现场是否整洁、工具是否归位等。划分责任到每个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5.2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3安全员应督促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各岗位执行安全规程情况,检查各岗位查出问题整改及上报情况。

5.4安全检查查出问题无论是否整改都应记入事故隐患检查、登记、整改记录本。一时无法整改的应立即上报,并注明报告部门和接受报告人姓名。

6.班组安全规程与制度管理标准

6.1班组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健全的“安全规程”并达到统一版本字迹清楚、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6.2班组要根据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检查现有规程制度是否健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检查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健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上报批准后执行。

6.3凡抢修及临时性工作,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并由车间主管领导审批,大、中修安全措施逐级把关、审批。所有安全措施都必须在检修、抢修施工前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临时安全措施中要结合现场、环境、季节、施工方案、危险区域、重点部位、标志等实际情况制定。

6.4凡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证、单、表、在班组必须健全,并妥善保管,经常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6.5班组要保证经常抽考岗位安全规程,安全知识,公司安全通则,相关通用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危险源控制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6.6结合当天工作实际应学习,抽考相关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和相关的其它规程。

6.7班组应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8班组各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岗位作业标准。

7.班组人员互保、联保标准

7.1班组必须实行安全互保制,互保对象明确,有图表或文字确认。

7.2工作前,班组长应根据出勤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明确当天的互保对象,不得遗漏。互保对子应遵循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的原则。

7.3在每一摊工作中,工作人员形成事实上的互联保应履行互保,联保职责。

7.4作业中,互保双方要对对方人员的安全健康负责,做到四个互相,

7.4.1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7.4.2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7.4.3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7.4.4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施工)作业,不发生人身事故。

7.5班组各互保对象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在作业过程中要实行联保。联保的主要内容如下:

7.5.1在工作中发现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7.5.2在工作中对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7.5.3在工作中与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监督,共同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7.6 对互保、联保对子实行同奖同罚。

8.班组安全生产标准

8.1班组内的机电设备、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都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并做到台有栏、轴有套、轮有罩、坑有盖,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8.2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杜绝疲劳作业。

8.3班组内每项操作,每个职工都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

8.4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相关操作,必须持证上岗,实习期人员必须在具有相应资格人员的监护下工作。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8.5班组要严格执行“四不放过”“联系确认”以及交接班制度。

8.6新上岗职工(含换新工种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并明确专人监护,负责其安全工作,在监护期间不得独立操作,安全监护期不少于1个月。

8.7凡有危险源的班组必须有完整的“危险源”控制图(表)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达到熟知。

8.8要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核实,根据已根除的“危险源”情况和新发现认识的“危险源”情况等,及时修改、补充“危险源”控制图(或表)。并使职工及时熟知。

9.班组安全台帐标准

9.1每个班组必须建立安全管理台帐,要求记录清楚、字迹工整、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9.2各车间班组可参照本标准制定各自的安全管理标准。

第3篇 锅炉安全管理标准制度

1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

2 引用标准:sy/t 6461—2000湿蒸汽发生器的安装与操作推荐做法

3 使用管理规定(sy/t 6461—2000)

3.1 锅炉操作工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取得局级安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才能上岗操作。

3.2 锅炉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安全知识,定期检查锅炉的运行状况,搞好安全运行,任何领导不得同意或强迫操作工违章作业。

3.3 锅炉使用前检查

3.3.1 新安装、移装、长期停用的锅炉在使用前必须做下列检查:

3.3.1.1 工艺管路上阀门是否处在恰当的位置;

3.3.1.2 安全报警装置是否整定;

3.3.1.3 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3.3.1.4 自控系统是否正常;

3.3.1.5 燃料系统有无渗漏;

3.3.1.6 安全附件校正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3.3.1.7 配套设备及水处理设备是否正常。

3.4 启动

3.4.1 按设计程序操作启动附属设备。

3.4.2 新装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投运前应烘干衬里。

3.5 运行

3.5.1 开始运行时,火量应逐级调节,禁止使受压元件急剧升温。

3.5.2 调节火焰,处于最佳状态。

3.6 停止运行

锅炉由正常工作状态停止运行时,火量应逐级下降,禁止急剧下降。

3.7 紧急停止运行

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止运行:

3.7.1 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供水;

3.7.2 超温、超压,经处理后,仍无下降;

3.7.3 安全阀全部失效;

3.7.4 锅炉受压元件损坏,危及操作人员安全;

3.7.5 锅炉构架被烧坏;

3.7.6 其它异常情况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

3.8 锅炉长期停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3.8.1 排除管内积水,关闭阀门以隔绝空气。

3.8.2 对有可能含湿气的所有系统进行排放和吹扫。

3.8.3 如果锅炉燃料是重油,在燃料系统内以轻油置换。

3.8.4 气动及电动仪表要防风雨。

3.8.5 取下电源保险丝或断路器,采取措施防止违章操作。

3.8.6 检修人员进入锅炉内部进行工作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3.8.6.1 在进入燃烧室工作前,燃烧室内必须进行通风,并将烟道闸门关严密,以防毒、防火、防爆。同时测定含氧量,使含氧量体积比达到18%-23%。

3.8.6.2 燃油、燃气锅炉,应加盲板隔断油、气的来源,并做出明显标记。

3.9 在潮湿的燃烧室内工作而使用电灯照明时,照明电压不超过12v;在比较干燥的燃烧室内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超过36v的照明电压。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3.10 使用锅炉的单位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水处理措施,使锅炉运行时的给水质量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11 使用锅炉的单位,应向局级安全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3.12 使用单位申请办理锅炉登记手续时,应填写“湿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表”和设备档案,并应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资料:

3.12.1 锅炉出厂资料;

3.12.2 安装质量检验报告;

3.12.3 锅炉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3.12.4 持证操作人员数量。

3.13 登记部门对送审资料审查合格后即应给使用单位签发“湿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证”。

3.14 没有取得“蒸汽锅炉使用登记证”的锅炉,严禁投入使用。

3.15 进口锅炉到货后,使用单位应立即进行商检。其中安全性能检验工作,由专业检验单位进行。未经商检的锅炉,严禁安装。

3.16 外贸经营单位和收用货单位,应对锅炉的先进性和可靠性负责。外贸单位在签定合约时,应选派熟悉锅炉安全性能的专业人员参加谈判。在合约中必须注明下列各项。

3.16.1 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3.16.2 产品的随机文件,包括产品质量说明书、产品图样、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使用和安装说明书、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

3.16.3 索赔期限,保证期限。

3.17 合约签定后,应及时上报局安全部门备案。

3.18 定期检验

3.18.1 使用锅炉的单位,对运行的锅炉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定期检验工作,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专业检验单位进行。

3.18.2 从事锅炉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应由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

3.18.3 检验单位应保证检验《包括缺陷处理后的检验》质量,检验时,检验员应有详细记录,检验后应出具《蒸汽锅炉定期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必须由持证检验员签字,并经审核加盖检验单位公章后方为有效。

3.18.4 检验前受检单位必须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3.18.4.1 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管道、烟道等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绝措施。

3.18.4.2 清除辐射管束及对流管束表面的灰渣污垢,露出金属表面。

3.18.4.3 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便梯等设施,必须安全牢固。

3.18.4.4 检验前,必须切断与锅炉有关的电源,拆除保险丝,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3.18.4.5 彻底切断燃料供给系统。

3.18.4.6 检验用灯具和工具的电源电压,应符合gb3805的规定。

3.18.4.7 为了暴露检查部位,必要时应部分或全部拆除绝热层和其它附件。

3.18.4.8 内部检验时,应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

3.19 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在有效的检定期内,经检查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锅炉定期检验项目(sy/t 6461—2000)

4.1 外部检查:是指专业人员在锅炉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1次。

4.2 内外部检验:是指专业检验人员在锅炉停机时的检验,每3年至少进行1次。

4.3 压力试验:是指锅炉停机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其周期每6年至少1次。

4.4 定期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采取以下检验方法;

4.4.1 无损探伤检查;

4.4.2 硬度测定检查;

4.4.3 金相检验;

4.4.4 应力测定;

4.4.5 声发射检测;

4.4.6 压力试验;

4.4.7 其它

4.5 定期内外部检验的重点部位如下。

4.5.1 上次检验有缺陷的部位。

4.5.2 受压元件的表面有无裂纹、裂口和腐蚀。

4.5.3 受压元件有无磨损,特别是处于烟气流速较高及吹灰器吹扫区域的管壁。

4.5.4 受压元件有无凹陷、弯曲、鼓包和过热。

4.5.5 对流管束支承板、管卡、管卡螺栓与管束接触部位的磨损情况以及连接部位是否牢靠。

4.5.6 安全附件是否灵敏、可靠。

4.5.7 自动控制、讯号系统及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4.6 锅炉压力试验前,应进行内外部检验,必要时还应做强度核算。但不得用压力试验的方法确定工作压力。

4.7 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25倍,压力试验时,应力不得超过材料在试验温度下屈服极限的90%。

4.8 锅炉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做报废处理:

4.8.1 经实测受压元件均匀腐蚀,磨损壁厚小于设计壁厚,而又不能降压使用时;

4.8.2 由于事故造成锅炉受压元件严重损坏,无修理价值时。

4.8.3 受压元件材质发生变异时。

4.8.3.1 凡报废锅炉,应由使用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做出全面技术鉴定,报使用主管部门批准,安全部门备案。已报废的锅炉严禁使用。

4.9 锅炉的检验单位,应接受安全监察部门的监督和业务领导。

5 启动前检查和准备

5.1 启动前检查

5.1.1 配电系统

5.1.1.1 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5.1.1.2 动力盘各空气开关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5.1.2 仪表控制系统

5.1.2.1 各仪表阀门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5.1.2.2 控制盘各操作开关是否处于要求位置;

5.1.2.3 安全报警系统是否灵敏、安全可靠;

5.1.2.4 安全附件是否在校验有效期限内。

5.1.3 给水系统

5.1.3.1 湿汽锅炉进、出口阀门是否处于开启位置;

5.1.3.2 水处理运行是否正常、水质是否合格;

5.1.3.3 柱塞泵及供水压力是否正常。

5.1.4 燃烧系统

5.1.4.1 燃油压力、温度是否正常。

5.1.5 润滑系统

5.1.5.1 润滑油液位是否正常。

5.2 启动前准备

5.2.1 合上总电源开关。

5.3 启动点火

5.3.1 合上控制电源开关,启动空压机。

5.3.2 按下启动按钮,检查联锁系统,然后合上联锁开关,再按启动按钮。

5.3.3 柱塞泵启动后,观察蒸汽压力表显示,待鼓风机启动进行前吹扫时,检查各电器及泵运行是否正常。前吹扫时间不应少于5min。

5.3.4 前吹扫结束后,点火程序器运转点着引燃火,引燃火点着主火焰后,观察炉膛火焰燃烧情况是否正常。

5.3.5 将调火开关调至大火位置,逐渐调节水量旋钮和火量旋钮使蒸汽干度达到要求。

6 运行

6.1 运行中每小时记录一次运行参数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安全运行。

6.2 每小时应分析一次蒸汽干度。

6.3 每周分析一次烟气中co2和o2含量。

6.4 值班人员对运行设备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6.5 通过前后观火孔每小时观察一次火焰燃烧情况,并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

6.6 每8小时至少排放一次空气压缩机储罐及分离器中的积水和污油。

6.7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至少标定一次。

6.8 安全报警装置应随设备的大、中、小修进行试验和标定。运行期间应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标定、维修。

7 停炉

7.1 正常停炉

7.1.1 首先将火焰开关切换成小火位置,将联锁开关关闭,进行后吹扫,后吹扫时间不应少于20min,并及时关闭燃料阀。不得急剧灭火。

7.1.2 打开放空阀门,关闭蒸汽出口阀门。

7.2 长期停炉

7.2.1 长期停炉时,应按sy 5854中第8.8条的规定执行。

7.3 紧急停炉

7.3.1 湿蒸汽锅炉的紧急停炉应符合sy 5854中第8.7条的规定。

8 事故处理

8.1 紧急停炉处理

8.1.1 停柱塞泵,立即打开放空阀门,然后关闭蒸汽出口阀门和燃料阀门。

8.1.2 启动鼓风机进行炉膛吹扫,降低炉温。

8.2 停电处理

8.2.1 因停电而停炉时,立即打开放空阀门,关闭蒸汽出口阀门。

8.2.2 利用备用的照明设备,注意监视压力和温度,同时立即查明停电原因。

8.3.3 利用水罐的水位压力进行炉膛降温。

8.3 停水处理

8.3.1 因停水而停炉时,应按本标准第7.1条进行处理。

8.4 爆管处理

8.4.1 立即停柱塞泵,关闭蒸汽出口阀门、泵入口阀门和燃料阀门。

8.4.2 启动鼓风机进行炉膛吹扫,降低炉温。

8.4.3 打开辐射和对流段排污阀,放掉炉膛积水。

9 安全附件

9.1 安全阀应有铅封,且齐全、灵敏,每年检验一次,应有检验台帐。

9.2 防爆门和防爆膜应完好。

9.3 压力表应完好,每半年检验一次,并有校验标签。刻度盘应划红色标记线。

9.4 液位计应完好,阀门应无渗漏。

9.5 加热炉宜具备燃烧器灭火和超温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

第4篇 特种设备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循环改进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循环改进制度

1.目的

为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进完善,确保安全管理顺利建标立章,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部门及特种设备各有关人员

3职责

3.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对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负责。

3.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作好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并负责组织接受安全管理标准化其它部门的评价,负责评价后改进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验证。

3.3各单位和各有关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如实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按照安全管理机构要求认真实施本部门本岗位的改进。

4.内容

4.1自评

自评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底前进行。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自评小组。自评应明确以下内容:

4.1.1时间,

4.1.2参加的部门及人员;

4.1.3内容与方式,

4.1.4结论及意见。

自评应采取首次会明确动员,末次会总结反馈的程序,并就自评结果,评价与被评价双方签署备忘录。

4.2改进

4.2.1改进来源:自评以及他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中的意见和建议。

4.2.2改进管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总负责,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分解改进目标,抓落实督查改进结果。

4.2.3改进方式:各改进责任单位(岗位人员)针对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方案,落实改进措施,上报改进结果,接受检查。安全管理机构汇总改进结果,上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存档备查。

第5篇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标准制度

1、按国家劳人部《电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均属压力容器:

(1)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

(2)内直径大于等于0.15米,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立方。

(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2、按照原能源部文件要求,对火力发电厂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热交换器等也要按照压力容器对待,进行安全监督和安排定期检验。

3、凡是我厂压力容器使用、检修、改造、安装、检验都必须按照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务院颁发的《压力容器监察条例》以及主管部局颁发的有关文件进行。

4、为保证压力容器设备完好,安全可靠运行,要定期安排检验和定期检修,包括安全附件。

5、定期检验计划由金属监督人员提出,定期检修计划由各单位负责提出,生产部审查确定。

6、压力容器设备若要进行技术改造或返修由设备主管单位提出报告,经生产部专管人员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后方可开工,压力容器返修必须由具有压力容器制造或返修资格的单位进行。

7、从事压力容器运行人员及检修焊工,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考试,由持有劳动部门考核合格的焊工担任,否则严禁操作和焊接。

8、压力容器损坏严重难以保证安全运行时,应申报生产部备案,经主管厂长批准后予以报废处理,不得再作其它承压设备使用。

9、各部门需要外购压力容器设备时必须经生产部审核和同意,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强度计算书,设备总图等)必须齐全。

10、各部门不经批准不得私自制作压力容器,确实需要时应经生产部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并报市劳动局同意后方可制作。

11、对易燃易爆的承压设备和盛装有毒及窒息性介质的容器应制定防火、防爆、防毒细则,在检修和检验中除执行工作票制度外,还要做好防止中毒的安全措施,保证容器的易燃易爆的有毒介质含量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方可开工。

12、厂内浴池用热水水箱最高工作压力应低于0.1mpa,热水箱应敞口,采用蒸汽加热器加热水时,其加热器属于压力容器,不得私自制作。

第6篇 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是当前企业关注的热点,对促进安全生产、消除管理失误,防止事故发生,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推动安全工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青岛分公司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宝贵经验,特制定如下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1.厂区交通通道标准要求:

1.1通道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井盖、下水道盖等必须保持完好,发现损坏的及时修复。

1.2公司区域内道路、厂门、弯道、坡道、单行道、交叉路、危险品库以及禁止停放各种车辆地段,必须设有交通信号或明显标志。

1.3公司区域内交通道路两侧路灯必须保持完好,有足够照明。

1.4利用通道一边停置车辆的应有划线(白色)标志,但不得超过通道中心线。

1.5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

1.6道路两侧堆放的物资,要离道边一至二米,堆放要牢固,跨越道路拉设的绳架高度不得低于五米。

2.厂区内车辆管理标准要求:

2.1不得在转弯处及公司主干道上停置车辆。

2.2 自行车、摩托车按规定存放在车棚内或指定位置,禁止在厂区内骑车。2.3轿车、吉普车、面包车等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严禁出租车进入厂区。

2.4厂区内各种车辆执行限速5公里/小时的规定,倒车、进出库房或厂房门口,限速3公里/小时。

2.5 一切运载车辆应注意安全行驶,不允许乱停乱放,需停置的车辆必须停靠在定置线内,严禁违章搭载和野蛮行车。

2.6手推车载货时,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准超过一米,左右不准超过二十厘米,全长不准超过三米,载重量不准超过五百公斤,不许两车共载一物。

2.7机动车载物宽度不准超出车厢,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准超过四米,长度前后不准超过车身二米。

3.车间内安全通道标准要求:

3.1安全通道标记应醒目、清晰,通道平坦,无台阶、坑、沟或斜坡,双线平行、笔直。

3.2车行道宽1.8m,人行道宽1m。

3.3安全通道必须畅通,各类材料、设备、工位器具不能侵占安全道。

3.3安全通道应有醒目标志,“安全出口”等安全标志牌应有夜光效果,高度不得超过1米。

4.生产区域地面状态标准要求:

4.1路面应平整、无台阶、无坑沟、无积水、无油脂、无绊脚物品等。

4.2在生产区域内所设置的坑、壕、池应加盖或有护栏。坑:指深0.5m、凡是脚能踩入坑内的均称坑,无规定面积的要求。壕:深≥0.2m,宽≥0.1m。池:指深0.8m或地上边沿高0.8m,存放液体的。凡在厂房内搭建平顶房,并利用平顶作堆场的,或者利用厂房屋顶当作作业面的,应有足够的承重强度或防护栏杆。

4.3及时清除工业垃圾、废水及废物等。

5.生产区域内物品、设施管理标准要求:

5.1摆放整齐,平稳可靠,摆放不得妨碍操作;

5.2生产岗位办公桌上不得放暖水瓶。

5.3生产工作场所应悬挂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识,张贴时应不低于1.5米,过时的、破旧的应及时清除或更换。

5.4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0.5米。

5.5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采用的贮存方式应与其性质相适应,对不能配装的危险品必须严格隔离。

5.6危险品和普通物品同库存放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5.7遇水燃烧、易燃、易爆及液化气体等危险品不得在露天地贮存。

5.8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暂存库最大堆放量不得超过3日量,生产现场最大堆放量不得超过2日量,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5.9危险化学品搬运时应轻拿轻放、禁止野蛮装卸,运输过程中应有可靠的防止发生晃动或滑动的安全措施。

5.10废油漆、油料、纸箱、泡沫等集中回收处理;油漆等易燃品应统一存放库房内。

5.11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执行“三定”管理。即定人管理、定位管理、定期更换管理。

5.12灭火器箱、消防箱前不得放置其他物品,消防箱内必须配备f扳手,水带应采用双头卷。

5.13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要经生产部审定,原则为不影响生产现场的正常操作,便于取用、醒目的固定位置,并放置于特制的箱内,有明显标志,严禁悬挂于墙上。

5.14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乱扔乱放,应单独存放,并在工作期间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要求:

6.1施工现场周围应当设置遮挡围栏,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6.2施工单位应该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

6.3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6.4施工中动火现场必须清除易燃物品,将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沟、电缆沟等予以封闭,用坚固不燃的隔板或者阻燃毡布与周围隔开,防止火花飞溅。

6.5气瓶禁止敲击、碰撞,夏季不得放在日光下曝晒,且气瓶上严禁放置电焊地线。

6.6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助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氧气瓶和乙炔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6.7焊机要采取防晒、防雨或防接触蒸汽和水进入的措施,其电源和控制箱也应防雨,并保持清洁,安装高度不得低于1.5米,控制箱应上锁。

6.8电焊作业现场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配备相应的防毒面具。

6.9施焊、割作业场所半径10米内不得存有易燃易爆物品,且在动火前按公司规定办理动火证后,才能施焊、割作业。在更换焊条时,严禁乱扔焊条头。

6.10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机械防护装置(如防护罩、保护盖等),且不得任意拆除。

6.11临时线需用绝缘良好的电缆线,其截面应满足用电负荷和机械强度的要求,悬空架设或沿墙放设,室内离地不得低于2.5米,室外不低于3米,禁止在树上、脚手架或金属栏杆上挂线,穿越门窗(尤其是金属门窗)使用时要加装固定防护套。

6.12临时线与设备、水管、热水管、门窗等应距0.3米以上,在道路交叉处应高于4.5米。

6.13临时线装在户外的开关、熔断器等电器设备应有防雨雪设施。

6.14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v以下的电压。

6.15施工机械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乱扔乱放。

第7篇 某某公司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首钢总公司所有班组,包括行政班组,自然班组和 临时组建班组。

第二章 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第三条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作负全责。

第四条 班组必须设1 名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协助班组长全面开展。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不在时,班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班组长不在时,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第五条 班组分散作业时,每摊工作的负责人即为安全负责人。

第六条 班组必须实行安全轮流值日制度,除学徒工外,每天或每周轮换 1 人进行安全值日,安全值日员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班组长、安全员开展好日、 周的安全工作。

第三章 班组安全教育标准

第七条 教育内容为:

(一)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对应岗位发生过的一 些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

(二)本班组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三)本岗位、工种的安全规程;厂安全通则、职工安全守则;通用和相关 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生产制度;

(四)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所操作机械设备、工具、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五)各种事故的处理、紧急救护知识;

(六)公司及本单位的安全动态。

第八条 教育要求:

(一)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班组必须组织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测试。

(二)新职工、换岗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 40 学时。

(三)对休假1 个月以上人员、工伤休假复工人员、已(未)遂事故责任者、违反安全规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安全教育时间必须在4 小时以 上。 其他休假在7 天以上不满1 个月的复工人员,复工前的安全教育时间必须 在2 学时以上。

(四)安全规程考试100 分为及格,不及格者要复学复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 上岗独立操作。教育内容、考试分数要记入“班组安全教育台账”,及时转递三级教育卡片。

(五)对受安全教育后的人员,班组长或安全员必须检查教育效果,并签署 是否同意上岗的意见,1 周以后1 个月以内复查。

第四章 班组班前会标准

第九条 结合当日的具体生产(检修)任务及工作环境,详细布置安全工作,并明确安全值日人。

第十条 根据每一时期的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 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和事故案例;

第十二条 学习、抽考职工安全规程。

第十三条 班前会情况记入班组安全生产日志。

第五章 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标准

第十四条 班组每周必须组织一次安全活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活动时间应安排在周一,如遇特殊情况,经车间主管领导批准后,可在本周其它时间补上;

第十五条 安全活动内容:

(一)总结上周安全工作,并对班组各岗位进行安全讲评,研究布置下周工 作;

(二)结合实际问题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精神;系统学习安全规 程;研究解决班组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揭露不安全隐患和提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交流安全生产经验以及分析事故教训等。

第十六条 每次活动必须有发言。

第十七条 对因故没有参加活动的人员,班组要将主要精神及时传达,并 在活动记录结束处加以注明。

第六章 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第十八条 班组长要组织进行班前和班中检查。班前检查可结合交接班进 行,对设备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交接, 有问题要交接清楚。各岗位在班前要对 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进行检查,包机人要对所包设备重点检查。班 中要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有不 正常现象等。

第十九条 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 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 使用。

第二十条 值日人员应督促本班组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防用品,检查各岗 位执行安全规程情况,检查各岗位查出问题整改及上报情况。

第二十一条 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无论是否整改都应记入安全值日栏内, 未整改的要立即上报,并注明整改情况和报告部门名称、接受报告人姓名及职 务。

第七章 班组安全规程与制度管理标准

第二十二条 班组的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 健全的“安全规程”并达到统一版本,字迹清楚,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第二十三条 班组要根据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检 查现有规程制度是否健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上报批准 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凡检修、抢修及临时性工作,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 全措施,并由车间主管领导审批,大、中修安全措施逐级把关、审批。所有安全措施都必须在检修、抢修施工前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临时安全措施中要结合现场、环境、季节、施工方案、危险区域、重点部位、互保联系信号、标志等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十五条 凡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操作证、 票、表,在班组内必须健全,并妥善保管,经常组织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十六条 班组要保证每周必须抽考安全规程,抽考规程要全面,全班 组每月每人至少被抽考2 次。抽考范围是厂安全通则、岗位安全规程、相关通 用安全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危险源控制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第二十七条 结合当天工作实际, 应学习、抽考相关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款 和相关的其它规程。

第二十八条 班组应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十九条 班组各岗位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遵守。

第八章 班组人员互保、联保标准

第三十条 班组必须实行安全互保制,互保对象要明确,有图表或文字确 认。

第三十一条 工作前,班组长应根据出勤情况和人员变动情况,明确当天 的互保对象,不得遗漏。

第三十二条 在每一摊工作中,工作人员形成事实上的互联保,应履行互 保、联保职责。

第三十三条 作业中,互保双方要对对方人员的安全健康负责,做到四个 互相,即:

(一)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 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二)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三)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 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四)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施工)作业,不发生人身事故。

第三十四条 班组各互保对象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在作业过程中要实行联保。联保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工作中发现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 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二)在工作中对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三)在工作中与互保对象以外的人员要互相监督,共同严格执行劳动防护 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第九章 班组安全生产标准

第三十五条 班组内的机电设备、 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都必须做到无 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并符合“六有”规定,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第三十六条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杜绝疲劳作业。

第三十七条 班组内每项操作,每个职工都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

第三十八条 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相关操作,必须持证上岗,学习证人员必 须在具有相应资格人员的监护下工作。 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第三十九条 班组要严格执行“三不放过”、“联系确认”、“操作牌(票)”以及交接班制度。

第四十条 新上岗职工(含换新工种人员)必须明确专人监护,负责其安全工作,在监护期间不得独立操作。安全监护期不少于1 个月。

第四十一条 凡有危险源的班组必须有完整的“危险源”控制图(或表)。每 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达到熟知。

第四十二条 要根据生产工艺、环境等的变化,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核 实,根据已根除的“危险源”情况和新发现认识的“危险源”情况等,及时修 改、补充“危险源”控制图(或表)。并使职工及时熟知。

第十章 班组安全台账标准

第四十三条 每个班组必须建立安全管理台账。要求记录清楚、字迹工整、 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各子公司可参照本标准制定各自的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第四十五条 本标准如有与上级有关法令、法规相抵触时,执行上级有关 规定。

《安全管理标准管理制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