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蓄电池管理制度(4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蓄电池管理制度

蓄电池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对于蓄电池的采购、使用、维护、废弃处理等全过程的管理,确保蓄电池性能稳定,降低运营成本,并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包括哪些方面

1. 蓄电池的选型与采购:明确蓄电池类型、规格及供应商选择标准。

2. 安装与调试:规定蓄电池的安装位置、方式及安全操作流程。

3. 运行监控:设定定期检测频率,记录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4. 维护保养:制定维护计划,包括清洁、充电、放电测试等。

5. 故障处理:建立故障报告机制,规范维修流程。

6. 废弃处理:遵循环保政策,制定蓄电池废弃和回收程序。

7. 培训与教育:对相关人员进行蓄电池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

8. 文件记录与归档:保持完整的蓄电池管理文档,便于追踪与审计。

重要性

蓄电池作为企业关键设备的备用电源,其稳定性直接影响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有效的管理制度能:

1. 确保蓄电池性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更换成本。

2. 防止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停电事故,保障生产或服务的连续性。

3. 符合环保法规,避免因不当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

4. 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减少人为错误,提升工作效率。

5. 通过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方案

1. 设立专门的蓄电池管理小组,负责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

2. 采购时,优先选择有品质保证的供应商,签订包含售后服务的合同。

3. 定期进行蓄电池性能检测,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解决。

4. 制定年度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清理、充放电测试等,确保蓄电池性能良好。

5. 对于故障蓄电池,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防止重复发生。

6. 建立与合格回收商的合作关系,确保废弃蓄电池的合规处理。

7.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对蓄电池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8. 设立电子化管理系统,记录蓄电池的所有操作和检测结果,便于追踪和分析。

以上方案将形成企业蓄电池管理的基础框架,通过持续优化和完善,实现蓄电池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蓄电池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蓄电池机车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蓄电池机车管理,保证运输安全,促进煤炭生产,现制定蓄电池机车管理办法,望各使用单位严格执行。

1、机电运输部是全矿运输业务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矿机车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2、机车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先由使用单位维护,使用单位无法排出故障时,交运输队机车维修车间进行检修。运输队对全矿使用的机车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和维修。

3、机车初充电由运输队负责,常规充电由使用单位负责,各队要按规定时间更换电池,不得出现过放电现象。

4、各岩巷队必须有一名队干部分管运输工作。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有关规程和制度。

5、各使用单位要指定专人检查维护蓄电池机车。

6、机车运输必须做到“三好”、“二落实”。三好:机车完好;巷道支护好;轨道质量好。二落实:岗位责任制落实;检查维护落实。

7、操作蓄电池机车的司机必须经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六不开”,即机车不完好不开;灯、铃、闸不完好不开;巷道和轨道不合格不开;防爆性能不完好不开;电池过放电不开;无司机室不开。

8、通行机车的巷道要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

9、机车通过的风门尺寸不得小于以下尺寸:高_宽:1650mm_1200mm,风门应完好,关闭自如。

10、运行机车的轨道应达到部颁轨道标准(1983年颁发)。

11、机车牵引数应按规定执行。(12吨蓄电池电机车不超过24辆,8吨蓄电池电机车不超过20辆,5吨蓄电池电机车10辆,2.5吨蓄电池电机车不超过5辆)。严禁超挂车。

12、充电设备必须使用防爆型。

13、蓄电池的使用管理按照“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机车或电机车使用维护暂行规定执行”。

14、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箱内极柱连线必须焊接。

15、井下充电点应设在通风良好的进风大巷,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且有专人负责充电。

第2篇 电力机车防止蓄电池亏电管理办法

目前,我段电力机车车型有ss4、h_d1c两种,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因电力机车蓄电池容量小,采用微机控制的和谐系列机车,微机系统耗电量大,更容易发生蓄电池亏电情况。为了预防蓄电池亏电故障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职责及分工

实行段长领导下的逐级负责管理制度,保证蓄电池的可靠运行。

主管段长:负责蓄电池管理的领导工作。

技术科:负责机车的检修计划编制、质量分析、范围制定等技术管理工作。

教育科:负责运用和检修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检修、整备车间:负责蓄电池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并根据本车间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细化措施。

运用车间:负责落实防止蓄电池亏电的具体工作,并根据本车间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细化措施。

安全科:负责本办法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考核。

二、机车运用及整备作业过程

1、乘务员交接班必须检查机车上各屏柜内各种开关位置,防止开关位置不正确构成的隐患。

2、机车运行途中注意观察机车控制电压,特别是过分相过程应注意观察控制电压表的变化过程,过分相重新合闸后应确认机车控制电压上升110v左右,保证充电机组正常。

3、途中停留时,断电20分钟后,必须升弓合闸,防止过度使用机车蓄电池造成亏电。

4、遇到接触网停电时,应关闭头灯、副灯等其它不必要的用电设备(仅保留标志灯),防止机车蓄电池亏电。h_d1c机车:接触网停电时应断电降弓,换向手柄、电钥匙回零位,关闭低压柜柜上gu1/tcu1(代号=23-f108),gu2/tcu2(代号=23-f109)自动开关。

5、机车整备作业过程中超过20分钟应断开机车蓄电池,在不升弓合闸状态下,用机车蓄电池照明作业不得超过20分钟。

6、机车整备作业结束,人员离开机车时应断开机车蓄电池开关。

三、机车专检及检修作业过程

机车检修作业过程应执行相应车型蓄电池的检修范围和工艺,防止作业过程引起蓄电池亏电。

1、机车检修作业过程应及时断开机车蓄电池,防止亏电。(责任主体,检修车间)。

2、机车检修作业过程不得使用辅助压缩机打风调弓。

3、机车大、中修后应保证机车蓄电池保有容量在标称容量的80%以上。小辅修应保证机车蓄电池保有容量在标称容量的60%以上。

四、发生蓄电池亏电后的处理与考核

发生蓄电池亏电后,应及时报活处理,检修车间应及时进行充电或更换。凡造成蓄电池亏电又隐瞒不报者,执行“诚信从宽,隐瞒从严”的原则,加重考核。

1、机车运用(包括多级重联运行机车、有动力和无动力回送机车、在外单位大中修回送机车)途中发生的蓄电池亏电责任一律定相应的运用车间(两组充电机组均故障时除外)。

2、整备调车作业过程发生蓄电池亏电责任一律定相应的整备车间。

3、检修作业过程(包括专检、临修、小辅修等)蓄电池亏电责任一律定相应的检修车间。

4、通过分析lkj记录文件,发现存在亏电记录的责任定拥有当时车权的部门。

5、以拥有车钥匙作为车权标志,作业过程发生的蓄电池亏电,责任定当时车权部门。外单位在车上作业,引起蓄电池亏电,责任定协助作业的部门。

6、交接过程发现的蓄电池亏电,原则上定交班部门。

7、车上没有作业人员,未断开蓄电池开关。按照蓄电池亏电处理,责任定当时拥有车权部门。

第3篇 煤矿蓄电池机车小绞车标准管理制度办法

第一条: 蓄电池机车牵引车数,应按厂家《技术说明书》规定执行。在架线轨道运输大巷中,5t及以下蓄电池机车必须在规定区域内运行,正常情况下,严禁驶入架线机车运行区。

第二条: 蓄电池机车要严格按照操作《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操作,并做到“七不开”,即无证不开;灯、铃、闸失效不开;巷道和轨道质量不合格不开;无司机棚室不开;超挂车或不按规定车辆运送物料不开;电瓶过放电不开;有失爆现象不开。

第三条: 小绞车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设计、作业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第四条: 同一轨道运输斜巷或与斜巷交叉口使用2台以上绞车时(包括液压绞车),除有各自提升信号统一规定外,声光信号必须有明显区别。

第五条: 不得用调度绞车代替回柱绞车回柱,严禁一部绞车双向提升。

第六条: 控制小绞车对拉方式运输,确需使用对拉车运输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第七条: 上山掘进采用倒拉牛提升方式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绞车以上12-20m内必须加强安全防护。

第八条: 小绞车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八不准”,即绞车安装后,未经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未明确使用单位和维护包机人;安全设施不到位或存在隐患;小绞车司机未持证上岗;使用前未对连接装置及防护设施(钢丝绳、保险绳、钩头、信号、制动闸和联接装置)认真检查、记录;非绞车司机;20米内钢丝绳有2个或2个以上接头;安装地点不满足设备摆放、检修、行人、操作要求的不准使用。

每一矿井必须至少制订并完善下列运输管理制度

1、普通带式输送机管理制度

2、刮板机运输管理制度

3、斜巷轨道运输管理制度

4、小绞车管理制度

5、钢丝绳管理制度

6、轨道运输线路铺设标准

第4篇 物业区域蓄电池室管理规定

物业区域蓄电池室的管理规定

阀控室密封蓄电池(以下简称密封电池)宜放置在有空调的机房(房间有定期通风装置),机房温度不宜超过30℃,可不专设电池室。以下的要求是对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防酸式电池)室而提出的。

1.室内通风良好,应有通风换气装置。

2.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应采用密封的防爆灯具,开关设在室外。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通风设备等均应做防酸处理。

3.临街窗户应有安全保护设施。

4.室内应有上、下水设施和贮酸间。

5.防酸式电池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35℃.电池应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蓄电池管理制度(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