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免费(15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免费

本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公司设备的高效运行,预防故障发生,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生产安全与质量。制度涵盖设备的日常保养、定期检查、故障处理、维修管理、人员培训及责任划分等方面。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备日常维护:明确每日、每周、每月的设备清洁、润滑、调整等基本维护任务。

2. 定期检查:规定周期性的设备性能检查,包括功能测试、磨损部件检查等。

3. 故障报告与处理:规范设备故障的报告流程,设定应急响应机制。

4. 维修管理:确定维修计划、维修记录、维修成本控制等管理措施。

5. 人员培训:规定设备操作员及维修人员的培训内容和频率。

6. 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员工在设备维护中的职责。

重要性

设备维护管理对于企业运营至关重要。良好的设备维护能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预防性维护可减少大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它保障了员工安全,确保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

方案

1. 设立设备维护团队: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2. 制定维护日程: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情况,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

3. 实施培训计划:对操作员进行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及简单故障排除的培训,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提升。

4. 建立故障报告系统:设立快速报告渠道,确保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5. 维修资源管理:优化维修配件库存,合理控制维修成本。

6. 监督与评估:定期评估设备维护效果,根据反馈调整维护策略。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将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确保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以期达到设备最佳运行状态,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免费范文

第1篇 维修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1、设备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掌握该设备的操作技能。

2、设备使用应定人定机,对公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养。

3、操作工要养成自觉爱护设备的习惯。班前班后认真擦试设备及注油润滑工作,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润滑与清洁。 4、操作工要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管好设备附件。

对私自操作设备人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由此发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负责。

6、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要求以及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和测量装置的保养细则、保养周期和检定周期。

设备保养人应严格按照常规维修设备检查保养周期进行保养,做好记录交设备管理员验收。

8、设备维修以外修为主,本单位操作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做好维修记录。

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停机,使用部门应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员或单位领导,请修理人员检查排除故障。当修理人员在排除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积极协助修理人员排除故障。

对设备使用年久,部件严重损坏,又无法修复和没有改造价值的,可办理报废手续报请经理批准。

11、对设备的检查、保养、修理应做好所有记录,由设备员归档,以便检查。

第2篇 收尘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对收尘设备的维护使用和管理,预防或减少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保证收尘设备完好,长期稳定运行。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收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三)维护保养内容

1.电除尘器:

电除尘器的故障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表现,故加强日常工作中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保证电除尘器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

1.1加强对电除尘器管理与监控,做好设备点检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设备带故障运行造成故障范围扩大。在电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应每隔2h检查一次振打及卸灰传动机构的运转情况,各电场高压硅整流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电压值,除尘器进出口的温度值,并做好相应数据记录和故障记录。

1.2依据粉尘排放情况及时调整时序控制器的工作周期,控制振打频率;或将阴极振打由自动转为手动。

1.3检修时对电场内部要认真检查,及时更换断裂的阴极芒刺,清理两极上的粉尘,对挂灰过多的电晕线、阳极板要分析其原因,及时做出处理或调整,注意观察极板和阴极框架是否变形,电晕线是否松弛,极距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振打锤是否移位或松脱、击打力量是否合乎要求,气体分布板、烟道、积灰斗排放口有没有堵塞等。

1.4定期对硅整流变压器进行维护,特别是对其油位、油质、绝缘电阻以及高低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的监测,确保其指标在规定范围内。高压变压器正极和除尘器外壳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1.5检查除尘器各连接处、法兰、人孔等处的密封情况,对漏风部位应采取措施,及时堵漏。要注意对各传动装置的检查,如振打装置卸灰螺运机的减速器是否缺油及电动机运转是否正常等。

1.6设备停机时,要将输出电压电流调至零位再切断电源,防止再起动时造成高压冲击;同时,不要立即停止振打和卸灰装置的工作,以免因停机积灰而发生棚料。

2。袋式除尘器

2.1袋收尘维修作业的安全措施如下:

2.1.1把系统内的有毒有害气体用空气充分置换,以防可能发生的事故;

2.1.2在检查作业时,为了不使设备被人开动,作业人员要自己携带操作盘的钥匙,并且在操作盘挂上严禁启动的字牌;

2.1.3必须切断开关的总电源。

2.2箱体维护管理

2.2.1外部维护

外部维护主要检查油漆、漏雨、螺栓及周边密封情况。

2.2.2内部维修

检查钢板之间及钢板与角钢之间的焊接部分、安装除尘滤袋的花板边缘等易被腐蚀的部位,发现问题及时密封处理。

2.2.3缝隙维修

经常检查箱体缝隙橡皮、胶垫、石棉垫等,防止气体泄漏。

2.3阀门维护管理

2.3.1运行当中维修项目

2.3.2动作状况,阀门开闭是否灵活、准确;

2.3.3漏水、冷却排水量

2.3.4气缸的动作状况,气源配件的动作状况;

2.3.4阀门的密封性。

2.4停机时的维修项目

2.4.1变形及破损;

2.4.2阀门的密封性及动作灵活状况。

2.5灰斗管理维护

粉尘大量积存于灰斗的主要危害是:阻力增大,处理风量减少;已落入的粉尘又被吹起,能使滤袋堵塞;使入口管堵塞,灰斗的粉尘有架桥的现象,造成排灰困难;滤袋中进入粉尘可造成滤袋破损、伸长、张力降低等。

(四)运行当中的操作规定

1.各生产部门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收尘设备操作规程》对收尘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和保养。

2.各生产部门要严格规定在开主机前必须先开收尘设备,停主机后收尘设备再运行一段时间后方可停机。

3.各部门收尘岗位人员随时与中控操作人员保持联系,中控操作人员要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入收尘设备气体满足收尘设备的工作条件(尤其是电收尘以及煤磨袋收尘)。

4.各部门中控操作人员要时刻关注电收尘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各岗位人员要通过收尘设备的出口含尘浓度判断收尘设备的运转工况,发现排放超标情况应立即汇报中控人员及上级领导。

6.当主要收尘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若短时间内不能恢复,须停机处理,生产部门必须立即报生产技术处,由生产技术处安排专人检查、确认后(对于电收尘必须进行放电、验电合格后),各专业维修人员在安全允许条件下方,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单后可进行抢修,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

7.因工艺操作错误或人为原因造成02或c0超出收尘设备使用允许范围而导致收尘设备长时间跳停的,严格按照相关条例进行考核。

8.各部门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收尘设备进行动、静态分析,优化控制参数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9.对于收尘设备短时间临时性的故障,可以在短时间能够恢复的,可以不停主机处理,生产部门在处理时应满足参数指标要求。

10.当主要收尘设备出现故障需长时间处理的,生产部门必须立即报生产技术处,在同意后方可停机处理。

11.各部门的岗位人员在当班期间要定时对收尘设备进行巡检(包括下料阀、电机等辅助设备),认真填写收尘设备的运行记录。

12.对袋收尘因破袋造成粉尘排放超标,停机后所属使用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换袋。

13.电气人员要定期对收尘设备防雷装置完好情况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五) 附则

1.本办法由保全处起草并归口管理。

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3篇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是设备运行期间的维护和管理重要内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岗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对运行中的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常和故障。

(二)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线所有运行设备

(三)设备完好的标准

1.设备运转正常。

2.零部件齐全、完好、磨损及腐蚀不超过规定标准。

3.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正常。

4.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5.无超温、超压、超速、超电流等现象出现。

6.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7.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

8.设备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

9.技术资料齐全。

(四)检查组织形式

1.设备保全处每月组织一次公司设备检查活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限期设备使用部门整改,各部门设备分管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与设备检查活动,公司设备分管领导不定期参加设备检查工作并给予指导。

2.各相关专业部门(保全处、供应处、行政人事处、生产技术处等)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各设备使用部门对相关专业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否规范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3.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系统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每台设备专业检查的内容与周期。

4.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公司主机设备技术状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鉴定,必要时利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它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新措施和方案,并要有详细的监测记录,每月不少于两次。

5.各使用部门应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和岗位人员,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力量,搞好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

(六)使用部门三级点检制

通过分厂→工段→班组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设备的检查工作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加强。

1.分厂级检查

1.1 各二级部门设备分管领导主持,二级部门设备修理部门组织,各工段设备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每月组织对所属范围的设备进行一次检查。

1.2 当发现设备有重大异常情况时,各二级使用部门设备负责人应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工段设备分管领导进行检查,分析异常原因,拿出处理措施,并向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汇报。

1.3 设备检查内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检查各主机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

1.3.2检查各工段和各岗位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内容是否规范、清晰,是否按要求填写;

1.3.3检查各工段贯彻执行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情况,各项基础管理的开展;

1.3.4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状态技术监测和会诊,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工段检查

2.1 各生产使用部门工段分管领导每周组织各班组长和相关技术人员等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重点)和巡检的方式进行设备检查。

2.2 设备检查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对现场设备按照设备点检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设备,监督并复检岗位与维修班组日常点检是否落实到位,并检查班组日常点检记录是否规范、完整、清晰;

2.2.2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对发现的异常、磨损情况作好记录;确定出现部位,更换的部件及所需材料,并根据检查内容编制设备的预检修计划及申报、准备检修材料、零备件等;

2.2.3检查设备现场安全防范设施齐全完好情况及设备擦试和维护保养情况;

2.2.4对设备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应采用技术状态监测仪进行监测,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部门设备分管领导。

3.班组检查

3.1 各级生产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和生产实际情况及设备维护责任划分范围,对每台设备的点检制定明确的岗位点检标准,对设备检查部位、内容、时间、方法判定标准,处理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

3.2 班组检查内容应按岗位点检标准规定同期进行,其具体点检内容为:

3.2.1设备运行中异音、震动、异味;

3.2.2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位、油压、油温、冷却水温等变化情况);

3.2.3运转件是否有移位、震动等;

3.2.4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

3.2.5检查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

3.2.6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可靠;

3.2.7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2.8设备跑、冒、滴、漏及现场环境卫生等状况。

3.3 各生产使用部门应将岗位巡检标准公开,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办法,以确保各岗位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形成点检制度化和规范化。

3.4 各级生产部门在规定岗位进行设备点检和巡检的同时,也应对维修人员的点检和巡检做相应的规定,使班组的设备检查形成岗位与维修相结合的检查方式。

3.5 对工艺生产设备较集中的部门,可设置动态监控管理专职人员,监控、指导岗位正确巡检、操作、维护,并针对所负责区域设备从设备技术角度准确界定设备运行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将信息反馈各职能管理部门。

3.6 班组设备点检时,要配备一批小型维护、维修工具,用于在设备检查中对设备进行简易维护工作。

(六)设备的状态技术监测

在各级设备检查中,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设备技术性能,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以早期定量地预测设备的恶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故障停机次数,使设备维修转变成状态予知维修。

1.公司常用的设备状态监测办法:

1.1温度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局部温度的在线或巡回监测获取运行中设备部件技术状态的信息,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1.2电流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原动机电流的时间曲线波动分析,获取设备或部件技术状态的测量方法;

1.3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收集、测量和分析,判断设备或部件的恶化程度,并分析设备产生某一振动频率相位的原因;

1.4监测物理量:振幅(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相位角等;

1.5诊断方法:积累数据预测变化趋势、频谱分析、谐波分析等;

1.6油液分析技术:通过对收集设备润滑油理化性能指标和不容性成分,形态分析、判断设备及部件的磨损程度;

1.7无损监测技术:在不损伤和不破坏材料或设备结构情况下,对材料或设备结构的物理性质内部结构进行检测,判断设备结构内部缺陷(如裂纹、未焊透、气泡等)及检测部位的厚度;

1.8噪声检测技术:通过对设备噪声信号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判断和识别噪声源的部位并分析故障原因。

2.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本着经济实用原则,按实际监测和诊断项目的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测设备。各使用部门严格按照各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好状态监测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完好。

(七) 附则

1.本办法由设备保全处起草并归口管理。

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4篇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日检

(1)检查各紧固件的螺栓、弹簧垫是否紧固齐全。

(2)检查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开关等声音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超限。

(3)检查处理电缆接线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失爆问题。

(4)检查信号照明系统的性能及电缆接线情况,符合完好标准和保护系统灵敏可靠。

(5)检查维护采煤机电缆和电缆夹板以及底槽电缆,不得有电缆吃劲、受力和从底槽挤出。

(6)检查试验馈电开关、移动变电站、馈电开关的漏电、过流、接地三大保护灵敏、可靠、齐全,并有试验记录。

(7)每班必须做一次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试验记录,并做好记录。

(8)检查备用电气设备是否达到完好状态。

(9)清扫设备,如实认真填写检修记录。

2.周检

(1)检查电动机的接线柱是否紧固,有无烧伤痕迹。

(2)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状况,并做好记录。

(3)检查各控制设备腔内螺栓是否紧固,是否有烧伤痕迹,更换损坏元件,并做好记录。

(4)检查各种设备元件和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和挤坏现象。

(5)检查采煤机电动机电控箱各种元器件工作状况,螺栓松动受潮锈蚀等现象。

(6)如实认真填写检修记录。

3.月检

(1)检查各电气设备开关、接线盒电缆插销、防爆面清洁度,防爆间隙是否符合规定,并进行除锈除油。

(2)测量电动机、开关、变压器绝缘电阻值,对继电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和整定。

(3)测量低压网络对绝缘电阻值,更换绝缘程度和轴承损坏严重的电机。

(4)电动机轴承注油一月一次。

(5)检查移动变电站高、低压侧各接线极以及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有无烧痕、更换损坏元件。

(6)根据工作面推进度,外移移动变电站、泵站开关列车,如实填写检修记录。

第5篇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1)加气站工作人员除搞好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还应加强技术学习与岗位练兵活动,掌握事故预防、事故处理的方法,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实行定机、定人,责任落实到人,并认真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3)加气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不超温、不超压、不带病运行。

(4)当班人员应按“岗位职责”和“巡回检查”制度,每隔一小时对各部位的温度、压力、运行情况等进行一次检查,做好巡检记录。

(5)每班应对设备进行查漏、清洁、、紧固、调整等工作,做到设备、工具、场容清洁,无锈蚀、损坏,不漏水、电、气、油。

(6)经常检查设备,定期、定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7)搞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及时更换磨损和损坏的零部件。

(8)严格执行设施、设备和器具的报送检制度,禁止超期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以此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对主要设备发生事故,应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处理。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将设备运转情况交接清楚,并搞好设备润滑与清洁卫生工作,填好运行记录。

第6篇 某某小区房屋共用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规范

我公司对房屋建筑本体、公共部位、公共配套设备和设施加强日常养护和维修管理,并定期记录在相应表格中。

1、房屋建筑本体及公共部位:

每年年底或年初对房屋共用部位、设施设备、道路、绿地等进行全面检查1次,掌握房屋设施设备完损状况,对完损程度做出评价;

每半年检查巡视1次房屋主体结构,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业主或有关部门报告与建议;根据业主或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维修工作;

在冬、雨季和天气异常时安排组织房屋设施巡视,对质量较差,易出问题的部位重点检查;每半年检查清除1次屋面、檐沟内落叶杂物树叶等,疏通雨水口、落水管等;

每日巡视1次小区楼房单元门、楼梯间通道部位以及其它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路灯等;每年秋季对共用部位门窗做专项检修1次;

业主已委托管理的空置房,每周户外巡视1次,发现门窗损坏、锁具被撬、异味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业主,并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

巡检有记录;

巡检结束将检查情况、维修计划及需要进行大、中修或更新改造的项目报告业主或者业主委员会。

2、供配电系统

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电气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规程、巡视检查制度、维护制度、安全及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具备变配电运行知识和技能,具备上岗资格,持有上岗证书;

保持配电房清洁卫生,每周清扫地面及擦拭配电柜表面,要求地面干燥无积灰,配电柜表面无污渍;

每日检查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高压熔断器及避雷器、配电箱、导线等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定时抄表做好记录,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每年委托专业单位对变压器进行1次测试、试验等项目的维修保养;每年对变压器外部、低压配电柜进行2次清洁、保养;保证正常电力供应,限电、停电按规定时间通知业主(使用人);每年检测1次保安接地电阻;每年检测1次配电房主要电器设备的绝缘强度;每年检测2次配电房内消防器材,保持消防器材完好;妥善保管高压操作工具,并每年送供电部门检测1次;

潮湿天气时,采用安全有效措施,保持配电房内主要电器设备干燥;

每月检测1次配电房内有无蛙、鼠、蚁等虫害,如发现马上采取措施杜绝;

每日填写运行记录,建档备查。

3、弱电系统

操作人员受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工作时认真负责,精神集中,对异常情况能及时识别;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有切实可行的维修保养计划;保养、检修及时;

对相关设备、设施定期进行调试,使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工作、维修、养护有记录,特殊系统、设备的进入经过授权,密码有有效保护;

分系统定时检查和记录各部分、各监控点的工作及运行状态,定期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日、月报表。

4、给排水系统及其配套设施

给水设施

饮用水水池(箱)半年消毒1次,操作人员具有相应操作资格,按照程序操作,清洗时无二次污染,有严密的管理设施;水质每6个月化验1次,有供水卫生许可证、水质化验单、操作人员健康合格证,保持箱体完好,池体内清洁,没有对水质构成污染的因素;保持水池(箱)结构完好,无渗漏,表面和支架不锈蚀,漆膜脱落处及时修补。经常检查保养水箱人孔、进水管、溢水管、泻水管、水位计、液位传感器、浮球阀和各类闸门;冬季水箱有可靠的保温措施,且不得对水质产生污染;

保持泵房清洁卫生,良好的通风、照明和采暖,地面排水畅通,每3个月(结合清洗水池)清洗1次泵房;水泵运行正常,每2小时巡查泵房1次,以防低位水池液压阀(浮球阀)失灵,各种仪表指示稳定正常,阀门开关灵活,发现滴漏及时维修;消防泵、喷淋泵、污水泵等不经常启动的水泵,每月启动1次,保持水泵能正常运行,每月检查1次消防泵及管道阀门,使之处于完好和正常开启状态;水泵运转部件经常加油,保持润滑灵活;每年对水泵机组清洁保养1次;泵房内设备2年后,每年翻新1次,并标明各种标志 ;每日填写水泵运行记录,建档备查;

每半年对共用明装给水管道进行1次全面检查维修,对轻度锈蚀应将脱皮清理干净,在管道干燥的情况下,涂刷防锈漆两遍,然后再刷两遍面漆。各类阀门定期开关,对出现故障的阀门及时修复,阀门应开关灵活;

专业人员专人巡视,每日检查泵、管道、水箱、阀门、水表状况,定期保养、维护,出现问题随时处理。

排水设施

_楼面落水管落水口等保持完好,开裂、破损等及时更换,定期检查,每3年全面更换1次;

_每周清扫1次以上排水明沟内的泥沙、纸屑等垃圾,拔出沟内生长的杂草;达到目视基本干净无污渍、无杂草,排水畅通,无积水、臭味;

_每2个月对地下管井清理1次,捞起井内泥沙和悬浮物;每季度对地下管井彻底疏通1次,清理结束地面冲洗干净。清理时地面竖警示牌,必要时加护拦。清理后达到目视管道内壁无粘附物,井底无沉淀物,水面无漂浮物,水流畅通,井盖上无污渍、污物。

5、智能化安保系统

每日进行系统检查,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

_日检:系统外观:前端、终端传输线路信号日常检查记录;软件测试。

_例检:系统外观:前端、终端传输线路信号传输阶段性检查、记录;软件测试。

_监检:对日常维护工作、例检工作进行监督,对其工作成果进行测评。

制定维护计划

_小修计划:根据日常维护记录、月检记录及报告,制定每季一次的小修计划。

_中修计划;根据季检记录及报告,年检记录及报告制定每年一次的中修计划。

_大修计划:根据年检记录及报告,制定每三年一次的大修计划。

保安人员负责监控中心设备的日常运行操作,每班清洁中央监控室及设备表面;每次交接班时检查监控设备系统,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管理服务中心并迅速联系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处理,同时立即采取人工保安补救措施。

6、电梯运行与管理

a、电梯及其安全设施每周不少于1次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例行保养;每年对小区所有电梯进行1次全面综合检查、清洗、润滑、修理、调整和测试;年度检测由维修保养企业的注册安全检测员实施并签署检测报告;每台电梯每隔2-3年必须进行1次负荷校调试验,负荷校调试验由注册安全检测员实施并签署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副本应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保持电梯机房清洁,每周1次清扫地面和擦拭控制柜、主机表面,地面无积灰,控制柜、主机表面无污渍;保持电梯机房消防设施完好;每年检查2次电梯井底,清除垃圾杂物。

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随时监督电梯运行状况,加强日常维修保养,适时降温、通风、防雨,做好运行服务,经常巡查楼层,防止地面水流入电梯井,值班监督,防止违章使用电梯;记录每日电梯运行情况,建档备案。

电梯维护保养提前一天通知业主(使用人),并尽可能减少对业主(使用人)正常生活的影响。建立电梯运行档案,记录电梯运行情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住宅电梯年故障率低于5%。

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接到报警信号20分钟解救乘客、排除设备故障。

使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电梯类)》,对电梯逐台建档、建卡、注册登记。

按照国家有关制度组织办理电梯年检和电梯准用证。

b、工作程序

电梯维修保养管理:

_电梯主管工程师和电梯公司根据电梯安全维护操作规范,确定《电梯维修工岗位职责》。

_电梯例行保养:

①电梯公司维修组组长每月初填写该月《电梯保养时间安排》。

②对每栋电梯按照当月《电梯保养时间安排表》中时间安排及《住宅区电梯定期保养与检查记录》的检查项目,进行例行保养工作。

③每次保养完毕填写机房内的《住宅区电梯定期保养与检查记录》表。

_电梯维修管理

①电梯公司维修人员按照《电梯维修工岗位职责》的规定,参照《电梯维修保养工艺细则》中操作规范,对照《电梯季检报告书》中对应项目的要求对电梯进行维修。

②电梯的大、中、小修和急修的定义及项目分类按照《电梯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确定。

③电梯的小修工作由电梯公司驻点维修组进行,组长对维修质量负责。电梯维修过程中需停梯时应通知中央值班调度室,经中央值班调度室同意后方可停梯维修。

④电梯的中修工作由电梯公司驻点维修组组长根据电梯状况提出书面申请报主管工程师和电梯公司审查,由电梯公司调配技术力量和人员配合实施。

⑤电梯的大修工作由电梯公司实施。

⑥由主管工程师及质检员进行维修质量检查,对维修质量不符合国际(gb10060-93)和《电梯季检报告书》中要求时,应限期两周内整改完毕。验收合格后电梯方可正常运行。

⑦任何电梯维修完毕后由维修组填写《电梯维修记录表》。

7、道路、停车场(车棚、车库)及配套设施

加强道路维修与养护,制定详细的道路维修养护计划,按照合同约定实施;

保持居住区道路畅通,路面平坦整齐,排水畅通;

设立报修渠道,并有巡查制度,专人负责,发现损坏及时修补;

按照业主公约的约定,劝阻人为损坏路面,制止在路面焚烧垃圾、落叶或其他杂物;

停车场、棚、房完好无损,有大、中、小修计划;

停车场内照明设施完好,通道畅通无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符合停车场规范要求,便于管理和车主停放车辆。

标准与要求

维修人员在上门为业主提供维修服务之前,应做到五个准备和三个统一,即:准备一双鞋套、一块抹布、一块施工布、一把刷子和一个塑料袋(装施工垃圾);服装统一、标识统一和收费标准统一;

雨水井、污水井完好率99%;

路灯完好率99%;

报修处理及时率达到100%;

维修质量合格率100%;

道路完好率99%;

业主基本满意率达到95%;

急修服务注意,在最短时间内修复。若不能,要有紧急处理措施,并对业主(使用人)做出合理解释,做出限时承诺。小修原则上2日内修复,特殊情况必须做出说明和限时承诺。服务时限不得以节假日和休息时间顺延。(居民预约、雨天筑漏可不受2日限制);

维修作业人员岗前岗中培训率达到100%;

管理区域内房屋外观完好、整洁。房屋完好率99%;

管理区域内幢号、单元号有明显标志,有完善的区域指示标识;

管理区域内无乱搭、乱建现象,无违章装修;

房屋档案齐全,管理完善;

公共设施、设备良好,运行正常,无事故隐患;

管理区域内生活用水有严密的管理措施,无二次水污染发生。水质检验合格;

第7篇 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采矿机械设备维修的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保证采矿机械设备在生产中的安全使用,要定时、定期对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

一、 空压机、发电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要专人专用,非操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三、对所有机械及矿山设备,按照使用要求进行保养维护,确保安全生产。

三、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爱护生产设备,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五、对不按操作规程使用机械设备的,属于人为损坏的,应对机械损坏的价值进行赔偿,并进行罚款贰佰元。

六、对防洪、抢险设备要妥善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以备后期使用。

七、机械设备应建立使用维护档案,记录巩固择偶时间,定期保养时间,更换零部件名称时间及故障记录。

第8篇 设备维护部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华电蒙能包头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现场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公司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根据国家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公司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的管理。

第四条各专业人员均应熟悉本规定,并在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等工作中贯彻执行。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设备维护部、和外包施工单位。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安监部统一负责公司安全工器具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本公司贯彻执行有关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规定。

第七条各类电力安全工器具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八条部门和专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对安全工器具实施全过程管理。

第九条公司和设备维护部、应遵照华电集团《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每年列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购置和配足安全工器具。

第十条设备维护部门和公司安监部门应设安全工器具管理专责人(或兼职),负责安全工器具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安全工器具购置计划的实施。

第十一条安监部的管理职责:

(一)公司安监部负责制定本公司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二)公司安监部负责审批各部门安全工器具选用的厂家。

(三)负责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使用、保管和报废工作。

(四)负责每半年对各部门各专业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抽查,所有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部和外包施工单位的管理职责:

(一)负责制定本部门安全工器具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标准。

(二)各专业包括外委单位的安全员是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兼责人,负责制定、申报安全工器具的订购、配置、报废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安全工器具的定期试验、保管、使用等工作;督促指导班组开展安全工器具的培训工作。

(三)部门和各专业应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并抄报安监部门。

(四)部门和各专业每季对所辖班组安全工器具检查一次,所有检查均要做好记录。

(五)部门和各专业、外委单位负责编制本部门和专业安全工器具购置计划,并付诸实施。

(六)部门和各专业负责本单位安全工器具的选型、选厂,报安监部门批准后进行采购。

(八)发包单位负责外包施工单位安全工器具的检查,杜绝不合格安全工器具入场。

第十三条班组管理职责:

(一)各班组应建立安全工器具管理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试验报告、检查记录齐全。

(二)公用安全工器具设专人保管,保管人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发现不合格或超试验周期的应另外存放,做出不准使用的标志,停止使用。个人安全工器具自行保管。安全工器具严禁它用。

(三)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不熟悉使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使用安全工器具。

(四)班组每月对安全工器具全面检查一次,并对班组、部门、公司等检查做好记录。

第三章 购置及验收

第十四条安全工器具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工器具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的要求。

第十五条采购安全工器具必须签定采购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生产厂家的责任:

(一)必须对制造的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二)负责对用户做好其产品使用、维护的培训工作。

(三)负责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无偿更换或退货。

(四)根据用户需要,向用户提供安全工器具的备品、备件。

(五)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产品生产厂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取消其同类产品的推荐资格。

第十六条电力安全工器具必须严格履行验收手续,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安监部门派人参加,并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合格者方可入库或交使用单位,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退货。

第四章 试验及检验

第十七条各类电力安全工器具必须通过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型式试验,进行出厂试验和使用中的周期性试验。

第十八条各类电力安全工器具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第十九条应进行试验的安全工器具如下:

(一)规程要求进行试验的安全工器具;

(二)新购置和自制的安全工器具;

(三)检修后或关键零部件经过更换的安全工器具;

(四)对其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或发现缺陷的安全工器具;

(五)出了质量问题的同批安全工器具。

第二十条周期性试验及检验周期、标准及要求应符合:

(一)《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国电发[2002]777号);

(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

(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四)94年颁发《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五)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六)gb2891-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性能试验方法;

(七)gb2892-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性能试验方法;

(八)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24-1996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九)电力行业标准dl/t846.6-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六部分: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

第二十一条电力安全工器具经试验或检验合格后,必须在合格的安全工器具上(不妨碍绝缘性能且醒目的部位)贴上“试验合格证”标签,注明试验人、试验日期及下次试验日期。

第五章 检查及使用

第二十二条检查及使用的总体要求:

(一)部门和专业组织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培训,凡是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定期接受培训。

(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94的颁发《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等规程和产品使用要求。同时,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三)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四)对安全工器具的机械、绝缘性能发生疑问时,应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绝缘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擦拭干净。

(六)使用绝缘安全工器具时应戴绝缘手套。

第二十三条 安全帽

(一)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植物枝条编织帽不超过两年;塑料帽、纸胶帽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三年半。对到期的安全帽,应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每年抽检一次,抽检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报废。

(二)使用安全帽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安全帽的帽壳、帽箍、顶衬、下颚带、后扣(或帽箍扣)等组件应完好无损,帽壳与顶衬缓冲空间在25~50mm。

(三)安全帽戴好后,应将后扣拧到合适位置(或将帽箍扣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锁好下颚带,防止工作中前倾后仰或其他原因造成滑落。

(四)高压近电报警安全帽使用前应检查其音响部分是否良好,但不得作为无电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安全带

(一)安全带使用期一般为3~5年,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

(二)安全带的腰带和保险带、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材质应有耐磨性,卡环(钩)应具有保险装置。保险带、绳使用长度在3米以上的应加缓冲器。

(三)使用安全带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

1.组件完整、无短缺、无伤残破损;

2.绳索、编带无脆裂、断股或扭结;

3.金属配件无裂纹、焊接无缺陷、无严重锈蚀;

4.挂钩的钩舌咬口平整不错位,保险装置完整可靠;

5.铆钉无明显偏位,表面平整。

(四)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不得系在棱角锋利处。安全带要高挂和平行拴挂,严禁低挂高用。

(五)在杆塔上工作时,应将安全带后备保护绳系在安全牢固的构件上(带电作业视其具体任务决定是否系后备安全绳),不得失去后备保护。

第二十五条 脚扣

(一)脚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

1.金属母材及焊缝无任何裂纹及可目测到的变形;

2.橡胶防滑块(套)完好,无破损;

3.皮带完好,无霉变、裂缝或严重变形;

4.小爪连接牢固,活动灵活。

(二)正式登杆前在杆根处用力试登,判断脚扣是否有变形和损伤。

(三)登杆前应将脚扣登板的皮带系牢,登杆过程中应根据杆径粗细随时调整脚扣尺寸。

(四)特殊天气使用脚扣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五)严禁从高处往下扔摔脚扣。

第二十六条 绝缘手套

(一)绝缘手套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有发粘、裂纹、破口(漏气)、气泡、发脆等损坏时禁止使用。

(二)进行设备验电,倒闸操作,装拆接地线等工作应戴绝缘手套。

(三)使用绝缘手套时应将上衣袖口套入手套筒口内。

第二十七条 绝缘杆

(一)使用绝缘杆前,应检查绝缘杆的堵头,如发现破损,应禁止使用。

(二)使用绝缘杆时人体应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注意防止绝缘杆被人体或设备短接,以保持有效的绝缘长度。

(三)雨天在户外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杆的绝缘部分应有防雨罩。罩的上口应与绝缘部分紧密结合,无渗漏现象。

第二十八条 绝缘隔板和绝缘罩

(一)绝缘隔板只允许在35kv及以下电压的电气设备上使用,并应有足够的绝缘和机械强度。用于10kv电压等级时,绝缘隔板的厚度不应小于3mm,用于35kv电压等级时不应小于4mm。

(二)绝缘隔板和绝缘罩使用前应检查表面洁净、端面不得有分层或开裂,绝缘罩还应检查内外是否整洁,应无裂纹或损伤。

(三)现场带电安放绝缘档板及绝缘罩时,应带绝缘手套。

(四)绝缘隔板在放置和使用中要防止脱落,必要时可用绝缘绳索将其固定。

第二十九条 电容型验电器

(一)电容型验电器上应标有电压等级、制造厂和出厂编号。对500kv及以上验电器还须标有配用的绝缘杆节数。

(二)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验电器的工作电压应与被测设备的电压相同。

(三)非雨雪型电容型验电器不得在雷、雨、雪等恶劣天气时使用。

(四)使用电容型验电器时,操作人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鞋),手握在护环下侧握柄部分。人体与带电部分距离应符合《安规》规定的安全距离。

(五)使用抽拉式电容型验电器时,绝缘杆应完全拉开。

(六)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时可用高压发生器等确证验电器良好。如在木杆、木梯或木架上验电,不接地不能指示者,经运行值班负责人或工作负责人同意后,可在验电器绝缘杆尾部接上接地线。

第三十条核相器

(一)核相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二)核相器绝缘杆部分的使用与本规定“第三十条绝缘杆”中的要求相同。

第三十一条 绝缘靴

(一)绝缘靴使用前应检查:不得有外伤,无裂纹、无漏洞、无气泡、无毛刺、无划痕等缺陷。如发现有以上缺陷,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

(二)使用绝缘靴时,应将裤管套入靴筒内,并要避免接触尖锐的物体,避免接触高温或腐蚀性物质,防止受到损伤。严禁将绝缘靴挪作它用。

(三)雷雨天气或一次系统有接地时,巡视变电站室外高压设备应穿绝缘靴。

第三十二条绝缘胶垫

绝缘胶垫应保持完好,出现割裂、破损、厚度减薄,不足以保证绝缘性能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第三十三条 接地线

(一)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长度应满足工作现场需要;接地线应有透明外护层,护层厚度大于1mm。

(二)接地线的两端线夹应保证接地线与导体和接地装置接触良好、拆装方便,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在大短路电流通过时不致松动。

(三)接地线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绞线松股、断股、护套严重破损、夹具断裂松动等不得使用。

(四)装设接地线时,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感应电触电。

(五)装设接地线,应先装设接地线接地端;验电证实无电后,应立即接导体端,并保证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接地线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连接。

(六)设备检修时模拟盘上所挂地线的数量、位置和地线编号,应与工作票和操作票所列内容一致,与现场所装设的接地线一致。

(七)个人保安接地线仅作为预防感应电使用,不得以此代替《安规》规定的工作接地线。只有在工作接地线挂好后,方可在工作相上挂个人保安接地线。

(八)个人保安接地线由工作人员自行携带,凡在110kv及以上同杆塔并架或相邻的平行有感应电的线路上停电工作,应在工作相上使用,并不准采用搭连虚接的方法接地。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应拆除所挂的个人保安接地线。

第三十四条 梯子

(一)梯子应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总重量。

(二)梯子不得接长或垫高使用。如需接长时,应用铁卡子或绳索切实卡住或绑牢并加设支撑。

(三)梯子应放置稳固,梯脚要有防滑装置。使用前,应先进行试登,确认可靠后方可使用。有人员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应有人扶持和监护。

(四)梯子与地面的夹角应为65度左右,工作人员必须在距梯顶不少于2档的梯蹬上工作。

(五)人字梯应具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开度的拉链。

(六)靠在管子上、导线上使用梯子时,其上端需用挂钩挂住或用绳索绑牢。

(七)在通道上使用梯子时,应设监护人或设置临时围栏。梯子不准放在门前使用,必要时应采取防止门突然开启的措施。

(八)严禁人在梯子上时移动梯子,严禁上下抛递工具、材料。

(九)在变电站高压设备区或高压室内应使用绝缘材料的梯子,禁止使用金属梯子。搬动梯子时,应放倒两人搬运,并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

第三十五条过滤式防毒面具(简称“防毒面具”)

(一)使用防毒面具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温度为-30~45℃,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环境。

(二)使用者应根据其面型尺寸选配适宜的面罩号码。

(三)使用前应检查面具的完整性和气密性,面罩密合框应与佩戴者颜面密合,无明显压痛感。

(四)使用中应注意有无泄漏和滤毒罐失效。

(五)防毒面具的过滤剂有一定的使用时间,一般为30~100分钟。过滤剂失去过滤作用(面具内有特殊气味)时,应及时更换。

第三十六条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简称“空气呼吸器”)

(一)使用者应根据其面型尺寸选配适宜的面罩号码。

(二)使用前应检查面具的完整性和气密性,面罩密合框应与人体面部密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

(三)使用中应注意有无泄漏。

第三十七条sf6气体检漏仪

(一)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

(二)工作人员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入口处若无sf6气体含量显示器,应先通风15分钟,并用sf6气体检漏仪测量sf6气体含量合格。

第六章 保管及存放

第三十八条安全工器具的保管及存放,必须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及产品说明书要求。

第三十九条绝缘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5~80%的干燥通风的工具室(柜)内。

第四十条安全工器具应统一分类编号,定置存放。

第四十一条绝缘杆应架在支架上或悬挂起来,且不得贴墙放置。

第四十二条绝缘隔板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或垂直放在专用的支架上。

第四十三条绝缘罩使用后应擦拭干净,装入包装袋内,放置于清洁、干燥通风的架子或专用柜内。

第四十四条验电器应存放在防潮盒或绝缘安全工器具存放柜内,置于通风干燥处。

第四十五条核相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专用支架上或者专用包装盒内。

第四十六条脚扣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无腐蚀的室内。

第四十七条橡胶类绝缘安全工器具应存放在封闭的柜内或支架上,上面不得堆压任何物件,更不得接触酸、碱、油品、化学药品或在太阳下爆晒,并应保持干燥、清洁。

第四十八条防毒面具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酸、碱、溶剂等物质的库房内,严禁重压。防毒面具的滤毒罐(盒)的贮存期为5年(3年),过期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九条空气呼吸器在贮存时应装入包装箱内,避免长时间曝晒,不能与油、酸、碱或其它有害物质共同贮存,严禁重压。

第五十条遮栏绳、网应保持完整、清洁无污垢,成捆整齐存放在安全工具柜内,不得严重磨损、断裂、霉变、连接部位松脱等;遮栏杆外观醒目,无弯曲、无锈蚀,排放整齐。

第七章 报废

第五十一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予以报废。

(一)安全工器具经试验或检验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二)超过有效使用期限,不能达到有效防护功能指标。

第五十二条报废的安全工器具应及时清理,不得与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存放在一起,更不得使用报废的安全工器具。

第五十三条报废的安全工器具应及时统计上报到安监部门备案。

第八章检查与考核

第五十四条标准一经发布生效,有关各方面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安监部将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十五条各部门(车间)和班组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标准,达到本标准的要求,并接受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监督。

第五十六条对违犯本标准各项条款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将追究其责任,安全工器具管理在购置、验收、检验、使用、保管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按照厂《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和《反违章管理标准》等规定考核对应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本规定由公司设备维护部组织制订。

第五十五条本规定由公司设备维护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六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附件一:

参考标准

1.国家标准gb 2811~2812-1989 安全帽及其试验方法

2.国家标准gb6095~6096-1985 安全带及其检验方法

3.国家标准gb11176-1989 电绝缘橡胶板

4.国家标准gb7059.1~3-1986移动式梯安全标准

5.国家标准gb4385-1995 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

6.国家标准gb12022-2000 电绝缘鞋通用技术条件

7.国家标准gb12022-1989 防静电工作服

8.国家标准gb17620-1998 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通用技术条件

9.国家标准gb12168-1990 带电作业用遮蔽罩

10.国家标准gb13398-1992 带电作业用绝缘杆通用技术条件

11.国家标准gb17622-199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12.国家标准gb2890-1995 过滤式防毒面具通用技术条件

13.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24-1996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14. 电力行业标准dl/t879-2004带电作业用便携式接地和接地短路装置

15.电力行业标准dl740-2000 电容型验电器

16.原第一机械工业部jb 2413-78 绝缘操作杆、测量杆

17.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发布实施的《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

1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

1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20.《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21.电力行业标准dl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22.电力行业标准dl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23.电力行业标准dl/t846.6-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六部分: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

24.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修订版)

附件二: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分类

一、安全工器具分为绝缘安全工器具、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安全围栏(网)和标示牌三大类。

二、绝缘安全工器具分为基本和辅助两种绝缘安全工器具。

(一)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是指能直接操作带电设备、接触或可能接触带电体的工器具,如电容型验电器、绝缘杆、绝缘隔板、绝缘罩、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个人保安接地线、核相器等。

1.电容型验电器是通过检测流过验电器对地杂散电容中的电流,检验高压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带有运行电压的装置。电容型验电器一般由接触电极、验电指示器、连接件、绝缘杆和护手环等组成。

2.绝缘杆是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操作或测量的绝缘工具,如接通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熔丝具等。绝缘杆由合成材料制成,结构一般分为工作部分、绝缘部分和手握部分。

3.绝缘隔板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隔离带电部件、限制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的绝缘平板。

4.绝缘罩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遮蔽带电导体或非带电导体的保护罩。

5.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是用于防止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放尽剩余电荷的临时接地装置。

6.个人保护接地线(俗称“小地线”)用于防止感应电压危害的个人用接地装置。

7.核相器是用于检别待连接设备、电气回路是否相位相同的装置。

(二)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是指绝缘强度不是承受设备或线路的工作电压,只是用于加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的保安作用,用以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泄漏电流电弧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不能用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直接接触高压设备带电部分。属于这一类的安全工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靴(鞋)、绝缘胶垫等。

1.绝缘手套是由特种橡胶制成的,起电气绝缘作用的手套。

2.绝缘靴是由特种橡胶制成的,用于人体与地面绝缘的靴子。

3.绝缘胶垫是由特种橡胶制成的,用于加强工作人员对地绝缘的橡胶板。

三、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一般防护用具)是指防护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工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安全绳、脚扣、防静电服(静电感应防护服)、防电弧服、导电鞋(防静电鞋)、安全自锁器、速差自控器、防护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sf6气体检漏仪、氧量测试仪、耐酸手套、耐酸服及耐酸靴等。

1.安全帽是一种用来保护工作人员头部,使头部免受外力冲击伤害的帽子。

2.高压近电报警安全帽是一种带有高压近电报警功能的安全帽,一般由普通安全帽和高压近电报警器组合而成。

3.安全带是预防高处作业人员坠落伤亡的个人防护用品,由腰带、围杆带、金属配件等组成。安全绳是安全带上面的保护人体不坠落的系绳。

4.梯子由木料、竹料、绝缘材料、铝合金等材料制作的登高作业的工具。

5.脚扣是用钢或合金材料制作的攀登电杆的工具。

6.防静电服是用于在有静电的场所降低人体电位、避免服装上带高电位引起的其他危害的特种服装。

7.防电弧服是一种用绝缘和防护的隔层制成的保护穿着者身体的防护服装,用于减轻或避免电弧发生时散发出的大量热能辐射和飞溅融化物的伤害。

8.导电鞋是由特种性能橡胶制成的,在220~500kv带电杆塔上及330~500kv带电设备区非带电作业时为防止静电感应电压所穿用的鞋子。

9.速差自控器是一种装有一定长度绳索的器件,作业时可不受限制地拉出绳索,坠落时,因速度的变化可将拉出绳索的长度锁定。

10.护目眼镜是在维护电气设备和进行检修工作时,保护工作人员不受电弧灼伤以及防止异物落入眼内的防护用具。

11.过滤式防毒面具是用于有氧环境中使用的呼吸器。

12.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是用于无氧环境中的呼吸器。

13.sf6气体检漏仪是用于绝缘电器的制造以及现场维护、测量sf6气体含量的专用仪器。

四、安全标示牌包括各种安全警告牌、设备标示牌等。

附件三:

脚扣验收参考标准

1.脚扣“围杆钩”需采用无缝钢管或合金材料等制成,材质特性必须符合gb699-88或gb3077-88国家标准的要求。

2.“脚踏板”“小爪”的材质采用冷轧钢板冲压成形且厚度分别不得低于2mm和6mm。

3.“防滑橡胶”宜采用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制成,其中“围杆钩”防滑橡胶包胶厚度应不小于5mm;采用尼龙夹层橡胶板制作的防滑橡胶其厚度不得小于8mm;“小爪”防滑橡胶厚度应不小于10mm。

4.脚扣所有焊接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裂纹、无气孔缩孔、无咬边、烧穿和夹渣以及未焊透与未熔合等缺陷。

5.脚扣在无载荷的情况下,活动部件应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活动围杆钩与套管之间的间隙配合应满足使用中移动和锁止要求。

6.钢制零件表面做镀锌反腐处理,要求镀层均匀、牢固、无划痕。

7.脚踏板上用于穿脚扣带的方孔与脚扣带的接触部分须做金属板回弯圆滑处理且不得有毛刺,以防脚扣带在此处过早磨损。

第9篇 机电设备维护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加强设备的管理,安全、合理、有效地发挥设备效能,做到正确使用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相关职责

1.收费站负责对车道机电产设备进行台账登记、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2.收费站站长负责新设备的申报工作。

3.征费稽查股负责对新设备的改造和验收。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规定

第三条 对于精密、大型设备或关键、特殊工序所用的设备以及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均要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同时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应接受适当培训,操作人员通过现场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让其操作。

第四条 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第五条 收费人员操作时发现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逐级报告班长及收费站长,并上报征费稽查股,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第六条 收费站部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使用办法。对不遵守规定,造成设备丢失、损坏者,应进行处罚。

第七条 非收费单位设备维护、收费人员不得操作车道机。

第三章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

第八条 现场使用的生产设备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第九条 收费站根据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等要求制订《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

第十条班前班后由收费人与啊认真检查设备,保证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排除,并认真做好交班记录。

第十一条 设备发生损坏、丢失或其他事故,要迅速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查清原因,填写损坏、丢失报表,办理清账手续。

第十二条 一般来说,所有设备一律不准私自拆改,如确需拆改,需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征费稽查股批准。

第二十条对无法检修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申请,经过技术鉴定填写《设施报废单》,经分公司征费科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废,并在《机电设备台账》上注明情况。

第10篇 工程项目设备维护管理制度(3)

工程项目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三)

一、制定计划。按设备修理周期要求,制定出检修计划,并对设备进行检查、技术鉴定,确定修理等级,使保有设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修。

二、设备检查。每月由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设备进行一次机、车检查,保证和督促检修计划的落实。

三、设备检修。经设备科批准的设备小修,零星修理和项目修理,由修理工和司机按计划实施,以保证设备完好。

四、设备送修。对申请批复大修的设备、应按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做到:

1、送修设备应保持清洁、完整,不准拆换原零件、部件。

2、送修设备的履历书等技术资料应随机移交。

3、设备送修时,派人同承修单位共同检修办理送修设备和随机专用工具等交接手续,填写送修检验记录。

4、设备修竣后,接机、车人员按验收标准检查、试件、验收并办好交接手续和索取随机、车履历书及大修有关技术资料。

第11篇 公司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3)

公司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三)

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贯彻“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1.企业应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3.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经过考试合格,发给证书才能持证单独操作设备。

4.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须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

6.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好的责任,并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7.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反腐蚀,对于传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8.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9.未经设备动力科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使用。

第12篇 某幼儿园消防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一、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是扑救各类火灾的先决条件和战斗武器,要求全体员工都要爱护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志。

二、非火灾情况下,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准使用、试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和安全标示。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时,需经消防管理部门许可。

三、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严禁圈占、堵塞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保证通道出口畅通,消防器材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四、严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和器材,对破坏消防设施、器材和标示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并号召全体员工检举破坏消防器材、设施和标示的行为。

五、按有关规范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

六、由专职人员对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常巡检,按照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性能要求,每日、每月或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达不到标准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或维修。

七、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7.1室内消火拴系统定期检查

室内消火拴箱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锈蚀、碰伤和其它损坏。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修。检查要求为

(一)、消火拴和消防卷盘供水闸阀不应有渗漏现象。

(二)、消防水枪、水带、消防卷盘及全部附件应齐全良好,卷盘转动灵活。

(三)、报警按钮、指示灯及控制线路功能正常,无故障。

(四)、消火拴箱及箱内配装的消防部件的外观无破损、涂层无脱落,箱门玻璃完好无缺。

(五)、消火拴、供水阀门及消防卷盘等所有转动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

7.2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的定期检查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灯具等设施。应按照有关规范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并建档管理。

1、每日对安全疏散设施进行巡查,发现有以下问题之一的,应立即整改。

(1)、占用疏散通道。

(2)、堵塞安全出口。

(3)、锁闭疏散门。

(4)、在疏散楼梯上堆放物品。

(5)、破坏、覆盖、挪用疏散指示标示、应急照明灯具。

2、每月对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灯具的性能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更换或维修。

3、每月进行一次电源切换试验,以检测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的完好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3灭火器材的定期检查

每日应对灭火器进行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1、外观检查

(一)、检查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灭火器已经开启后即使喷出不多,也必须按规定要求在充装。充装后应作密封试验并牢固铅封

(二)、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指针在红色区域,应查明原因,检修后重新灌装

(三)、检查可见部位反腐层的完好程度,轻度脱落的应及时补好,明显腐蚀的应送消防专业维修部门进行耐压试验,合格者再进行反腐处理

(四)、检查灭火器可见零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松动、锈蚀(如压杆)和损坏,装配是否合理

(五)、检查喷嘴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2、定期检查

(一)、每半年应对灭火器的重量和压力进行一次彻底检查,并应及时充填

(二)、对干粉灭火器每年检查一次出粉管、进气管、喷管、喷嘴和喷枪等部分有无干粉堵塞,出粉管防潮堵、膜是否破裂。筒体内干粉是否结块。

(三)、灭火器应进行水压试验,一般5年一次。化学泡沫灭火器充装灭火剂两年后,每年一次。加压试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并标注检查日期

(四)、检查灭火器放置环境及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灭火器的保护措施是否正常

第13篇 压力容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一、压力容器的设备维护保养应结合巡回检查,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修理。

二、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单位必须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经注册登记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使用单位必须对压力容器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其保养工作必须由有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四、为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必须坚持每天对压力容器及其附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防除隐患,确保安全。

五、压力容器运行时,保持本体清洁无渗漏、腐蚀现象,认真详细地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第14篇 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制度

1.目的作用

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的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公司设备动力科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

2.2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

3.设备维护基本原则

3.1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

3.2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3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4.设备维护的要点4.1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

4.1.1单机、独立(如起重行车、运输车辆、金属切削机床、锻压等)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1.2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负责制。

4.1.3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任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

4.1.4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

4.2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

4.2.1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

4.2.2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和检查按车间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4.2.3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4.2.4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4.2.5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4.3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

4.3.1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

4.3.2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

4.4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

4.4.1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

4.4,2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车间设备组存档备查。

4.4.3车间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科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

5.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

5.1金属切削机床、起重行车、锻压机械、运输车辆等通用设备,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

5.1.1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2000公里进行一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

5.1.2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7000公里,进行二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运输车辆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进行三级保养,按运输车辆保养内容及要求进行。

5.1.3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厂休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

5.3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

5.3.1a类设备周期最短。

5.3.2b类设备周期较长。

5.3.3c类设备,不作定期规定。

5.4车间设备主任组织分管的设备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设备科备案。

5.5车间设备员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生产工人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工人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

6.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6.1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工人、维修工人、生产、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

6.1.1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

6.1.2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

6.2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

6.2.1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6.2.2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

6.2.3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

6.2.4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6.2.5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6.2.6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6.2.7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6.3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6.3.1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所在部门的设备技术组负责编写。

6.3.2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编写。

6.3.3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车间工艺组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通知设备组,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

6.3.4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车间设备组反映,设备组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

6.3.5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6.3.6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

7.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

7.1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领导、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

7.2维护规程必须深人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

7.3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

7.4车间设备组要经常深人车间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车间设备主任汇报,严肃处理。

8.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8.1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车间和设备科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8.2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8.2.1按厂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8.2.2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8.2.3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8.2.4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8.2.5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8.2.6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

8.3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8.4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8.5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科,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8.6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第15篇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为规范与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法规、规范和技术要求。

3.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4.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5.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拌合站周检、安全质量管理部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6.对特种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保养,计划检修,巩固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指标的实现。

7.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8.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9.设备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10.认真做好设备重点部位的维护保养工作。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免费(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