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下基层调查报告
下基层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及省、市计划要求,我区自2023-20xx年开展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我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我直接负责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施工管理、资金管理、工程验收等全部日常工作,现该工程已进入验收总结阶段。为做好该工程的经验总结,规范运行管理、促进效益发挥,我组织工管科相关人员,多次深入基层,到相关政府及周边村开展调研,积极沟通、了解民生民情,为下一步工作方案提供了依据。
一、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历城区现有小型水库28座,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24座。20xx年经过全市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排查,其中27座属于三类坝。根据省、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求,我区自2023到20xx年,对27座(其中小﹝一﹞型4座,小﹝二﹞型23座)病险水库逐一进行达标治理,20xx年完成白炭窑、葫芦峪等8座;20xx年完成枣林、大会等11座;20xx年完成黄巢等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总计完成投资3502.1万元。区委、区政府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历城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开展工作,并且与各有关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相应职责分工。
工程建设中,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审计等单位全程参与,各参建单位遵循“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设计单位服务、质量监督站监督、当地政府配合”等制度,明确责任、各负其责,按照项目管理“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要求,规范程序、严格管理,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尤其
是20xx年工程,较08、09年投资额度大、施工难度高,历城区高度重视,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以创优质工程为目标,在全市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完成招投标、率先进场施工、率先完成水下主体工程”,使工程达到了预期成效。
该工程共收到上级资金197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50万元,省级资金275万元,市级资金1254万元,其余资金由区政府配套。指挥部设立专用资金账户,规范操作,确保专款专用。
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惠民政策,鼓励、提倡选聘农民工,不但节省了工程开支,对农民增收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施工方案因地制宜,将水库防洪效益与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民心工程。
工程实施后,有利于提高水库防洪能力,发挥防洪效益,减轻下游洪水灾害损失;有利于增强蓄水能力、提高灌溉效益,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管理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使水库工程运行进入良性轨道。
二、调研情况
为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收尾工作做好,进一步促进该工程的效益发挥,11月8日-11月12日,由我及工管科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就该工程的经验总结及建后管理、效益发挥等工作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走访了各水库所在乡镇及办事处的水库运行管理部门和部分重点水库所在村。
(一)走访单位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此次下基层调研各乡镇、办事处基本情况如下:
柳埠镇:现有小型水库12座,其中黄巢水库为小(一) ,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篇二 县基层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人民大众既是文化的拥有者,也是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盂县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需求的调研,深深感到基层文化建设是任重道远且十分艰巨的工作。
一、盂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县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确立了以建设忠义文化为统领,建造一批文化设施,打造广场文化、节会文化几个亮点,统筹县、集镇、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构建盂县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五个平台,真正让乐起来。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同时从文化建设的软环境看,近年来每年评选文明廉洁家庭标兵户10,学习才艺型家庭标兵户10户、好婆媳10对、好夫妻10对、好妯娌10对、好邻里10对。全县创建44个星级文化活动室、历年来表彰诚信经营户350个为全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大提升了盂县人民的整体素质。目前,盂县文化馆、剧院、图书馆、新华书店等设施向立体式多样化转变。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活动场所。农村大部分中心村都已建有各类活动室、阅览室及黑板报、宣传窗等设施。全县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乡一体的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和问卷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强化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调查走访,我们认为盂县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县委精神,全面实施文化塑县战略,以文化塑造精神、塑造品牌、塑造形象为抓手,着力打造崇文、忠义、争先、包容的盂县精神,推动盂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拓宽基层文化建设的出路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基层文化建设在经费上吃不饱、饿不死、人员上丢不掉、甩不脱、事业上放不开、搞不活的局面,走出一条减轻实际负担、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体事业自我发展的新路。具体讲,一是政府要积极规范引导基层文化中心创建工程 。二是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忠义文化品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文化机制,把文化推向市场。立足当前,起好步、走好路,依法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真正使文化发展惠及人民群众。
(二)、构建覆盖全县城乡公共文化网络体系
构建全县公共文化网络服务体系总体框架。充分发挥阳泉百度优势,逐步建立县、乡(镇)、村三个级网络体系。在坚持政府为主导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以捐赠赞助等方式,兴办公共网络文化事业,提供公共网络文化服务,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等等各项网络文化建设事业,以增强公共网络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能力,促进公共网络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推动盂县规划和建设公共网络文化设施,填补图书馆、艺术馆的空白,并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的方式,实现县级网络图书馆和文化馆达到国家级标准。
(三)、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文化市场氛围
1、制定完善各类文化产业政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补贴、后期赎买、奖励、贷款贴息以及搭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如组织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优秀文化产品评奖推介等。
2、培育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我县现有文化资源和工艺美术、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制造方面的优势,培育市场主体,在具备条件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品制造、演艺、休闲娱乐等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提高文化产业的集约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形成具有盂县特色的文化产业群。根据我县北、西、东、南部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扶持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观光园区,在藏山旅游景区打造一批旅游演艺系列节目。形成我县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培育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扶持3-5个有规模的艺术品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小型多样、具有我县特色的剪纸、编织、木刻等农村民间文化产品的交易市场,形成民间艺术品生产销售基地。逐步发展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担保拍卖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各类文化行业组织自身建设,发挥其推荐、联系、协调的桥梁作用,创新、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4、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塑造忠义文化品牌,推出盂县精神。举办具有影响的地域性大型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博览会、交易会,运用舞台艺术剧、影视作品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塑造文化品牌,提升地域形象。全方位展示根祖文化、晋商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盂县特色文化,在塑造有影响的文化品牌的同时,为艺术品交易搭建展示、营销平台。
( 四)、根据目前我县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盂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异常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繁多。建议按照申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条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条例,规范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文化精品生产机制,确定全县重点专业艺术院团名录,出台精品奖励办法,政府举办艺术节。建议盂县要确定重点专业艺术名录。制定《盂县文化艺术精品奖励实施办法》,把艺术创作经费和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艺术生产和文化活动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为繁荣创作和组织引导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对在全国或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化精品给予重奖,对宣传盂县和树立盂县良好形象。同时要创新艺术节投资模式,引入多元化的投资,将各种要素资源集中于营造环境,提高艺术节的品牌价值上,形成良性循环的投入产出机制,使艺术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2、建议制定盂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盂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方法更为科学、效果更为明显的基础。鉴于我县文化资源分散、涉及管理部门较多的现状,拟组成多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机构,全面开展编制盂县文化产业规划工作。编制文化产业规划要与文化产业调查相结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摸清家底,为筛选文化产业项目提供依据。各部门应立足不同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基础,找准发展的切入点,为建立支柱型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打好基础。
3、继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建议设立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工作者的深切关怀,设立盂县文化人才奖励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是在文化战线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公民文化建设,相关部门要定期评选道德模范、见义勇为、诚信经营等凸显忠义文化为主体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逐步构建道德文化、诚信文化、法治文化、选举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节会文化等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文化建设格局。
从盂县文化建设的整体看,基层文化建设相对薄弱。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活跃百姓文化生活,使群众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使群众的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发展活力得到实质性提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于民,把精力放在管理上,投资落在群众中,是政府从办文化、送文化逐步转型为政府管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种种积极探索。
篇三 百名干部下基层调查报告范文
为贯彻落实区委选派部分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的相关精神,我们积极投入'百名干部下基层,倾听民声解难题'活动。在大车树村调查过程中,到老百姓家中与百姓拉家常,到田间地头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听取了意见、建议,了解情况。
一、大车树村的基本情况
大车树村位于思茅港镇的西边,距镇政府69公里。该村是我镇最边远、最贫困的地区,也是全省7个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281户,1204人,其中男636人,女568人,劳动力817人。海拔介于700米-1800米之间,属立体气候。有土地总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0亩,其中田500亩,山地383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413亩,粮豆总产量76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14.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该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二、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1)村级班子,村干部的配置比较合理,班子运作情况正常,能较好的完成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但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大局意识薄弱,缺乏战斗力。
(2)农民渴求获得各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农忙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区农业部门镇农技站人员能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点。
(3)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大车树村,14个村名小组中只有6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不成问题,8个村民小组基本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其中饮用水最困难的为村民委员会。经了解,缺水原因多为天干、水源林遭到破坏,导致原水源点枯竭或少水,难以满足人畜饮水用量。
三、几点思考及做法
(一)关于村干部带动力不强的问题,我认为,一方面要强化村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依法施政水平,增强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同时,作为上级党委政府,要给村干部撑腰,让他们放手大胆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现在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上级部门能否想村干部之所想,急村干部之所急,提高他们的待遇,为村干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利于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上来。
(二)关于科技普及与培训的问题,我认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针对大车树村的农作物种植科技含量不高,在适当的时候,协调有关部门针对大车树村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结合农时和种养等行业情况举办相关行业培训班,讲解种养加工技术,以提高村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关于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已引起镇党委、政府高度的重视。到5月底,镇上给予大车树村水管5000米,水泵4台,累计金额4万余元;老百姓投工投劳2元余元。()基本解决了大车树村人畜饮水问题。但要从源头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那就要求我们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多种树少砍伐,保护好水源林;二要加强对人畜饮水水池、管网、水泵等水利物资的管理和维修。
四、体会
通过百名干部下基层倾听民声解难题活动,我收获很大,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了一些农村、农民、农业的真实情况,既增长了阅历,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受益匪浅。
了解民情、知感民意,访问民苦,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转变工作作风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一定要求真务实,牢固树立服务宗旨,提高服务效能。我们下基层,是代表镇党委政府,直接面对老百姓,就更应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尽职尽责为群众解难题,诚心诚意为经济的发展作贡献,让村民从我们的机关和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中感受到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执行力和感召力。
篇四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报告精华示例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调查报告精华示例
现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按干部层级划分,根据笔者工作实践来看,区县一级对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科局乡镇普通干部、事业单位干部的培训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急需培训的年轻干部长期得不到培训,“游离”在党校主体班教育培训之外,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对象覆盖不全面,存在事实上的“盲区”。
一、干部教育培训“盲区”的表现
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落实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覆盖不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化。一直以来,县级党校(行政学校)主体班培训对象主要以培训轮训乡科级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培训对象相对固化,加之每年主体班办班期数有限,参训对象还受名额限制,从源头造成干部参训面不广,受训机会先天不足。
2、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培训落差。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干部教育培训,从上到下基本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不是工作”、“学习耽误工作”、“学习的人不干工作”,单位主体班名额本就有限,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对点名调训轻则换人,重则推脱放弃,造成干部更加少有参训机会,致使干部队伍素质停步不前,甚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工学矛盾解决不力致使想训不能训。一方面是培训机会少,另一方面是有了培训机会需要培训的人也参加不了,这种怪圈在基层普遍存在。随着平均年龄、业务熟悉程度的不断增长,胜任工作的人数却越来越少,造成很多重要工作岗位一人多岗,有的身处一线繁忙重要岗位。面对省、市、区很多专业培训,培训内容特别需要,但却实在分身乏术,单位也不愿意因为个人培训影响工作,一旦调训则工作断档,所以每次面对培训机会都只能无奈错过。
4、部分干部主观上消极参训致使能训不愿训。在我们区县一级,部分年龄约五十岁以上,已提拔到一定职级,继续向上提拔已基本没有希望的干部,有机会参加培训,而自己主观上不想培训。
二、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主体班设置欠科学,调训难涉及。目前,我区干部能参加的主体班主要有处干班、科干班、中青班、党外干部班、妇干班等,受训对象主要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中青年后备干部。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较重的一般干部,有的由于年龄较轻、参加工作时间较短,有的职级未提升,基本少有机会参加党校主体班培训。
2、培训内容欠丰富,吸引力不强。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离开学校不久,有着旺盛的学习精力、大量的闲余时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向上的期望心理,非常希望能参加一些政治理论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可事实上,这些年轻干部所能参加的,只有一年一到二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新知识培训。而且,知识更新培训所涉及的外语、电脑、普通话等等知识技能,往往是比较初浅的,对于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干部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说,离校三到五年的年轻干部,几乎没有机会参加那些真正能提高能力素质的培训。
3、部分干部主观思想消极,终身学习难坚持。一是个人学习欲望下降。这部分领导干部由于工作已有一定的年限,不论政治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处理日常工作已不成问题,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都降低了。二是学习动力不够。根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一些规定,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界限,得到提拔的希望已经很小,从客观上讲,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也就失去了动力。三是学习精力跟不上。部分干部年龄一大,记忆力肯定不如年轻时候,再加上四十岁以上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顾,精力也确实搭不够。
4、培训机构管理松散,约束激励不严格。干部教育培训缺少动力,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尚未形成。建立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执行不够严格,有的流于形式。考试无压力,平时就不努力,考试结果也难分等级。对干部培训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存在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现象,先训后用、届期必训的制度没有落实。不训照用,调训就可以不参加。无考核无奖惩,也就无激励,干部学习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从而形成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弊端。
三、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设置主体班,保障调训的有效实施。
一是保障培训覆盖面。将青年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对象,促使青年干部培训从年度培训转变为经常培训。注重扩大培训范围。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调学的方式,将后备干部、选调生、新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派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都纳入到培训范围。二是实行培训计划申报。以往我们主体班实行点名调训时,组织部门在开班之前总为参训学员到位问题发愁。经常遇到单位领导讲原因不支持,干部讲价钱不配合,以单位工作忙、工学有矛盾为由,让干部调训工作很难到位。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采取自行申报计划的方式,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按照考虑干部本人意愿、单位统筹安排、五年内不重复培训、党委党组研究申报的原则,制定了五年参训计划,既保证单位有人参训,也让对自己参训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注重保证培训时间。开班之前与调学单位加强协调沟通,严肃学习纪律,保证每名干部的培训时间,用时间保证干部培训质量。
2、转变单位领导和受训对象培训观念。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干部队伍知识老化的现象已经出现,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就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一是领导者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发达国家、跨国集团公司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我国也在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出来的。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然就会高度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二是要树立干部终身教育观念。原来社会发展缓慢,知识的发生较少。现在,社会发展加速,知识也呈几何数增长。知识爆炸了,人脑还是那么大,所以得学,有选择的学,一直学,终身学。终身学习将成为干部的重要任务,成为人才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要树立干部的培训权利观念。全员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仅是组织对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干部的权利,不仅要安排干部参加调训,而且要为干部参加自选培训创造条件,以帮助干部建立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管理型”转变。
3、保持培训内容的更新。
一是要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现在已经进入了精细化的时代,创新培训内容也必须由粗变细,变精,顺应干部成长规律,为不同岗位干部“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二是注重在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上下功夫。要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联的内容进行专题教育培训。三是要实现补偿型向发展型转变。要求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不是现在缺什么就补什么,而是着眼未来,将来可能需要什么,现在就学什么,使培训内容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学用结合,注重成果的有效运用。
一是要坚持做到“能者上,弱者下”。我们如果能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做到“能者上、弱者下”,则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若不参加教育培训,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使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也有可能被降职免职。这样一来,只要有培训机会,领导干部自然会积极自觉地去参加,甚至没有机会,他们也会主动地去争取机会。二是要严把进出口关。至于一般的年轻干部,以及各类不同年龄的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做到干部队伍的“能进能出”,那么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三是教育培训与干部使用相结合。把学习教育培训的成效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建立健全并认真实施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进修制度,把教育培训的效果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学习合格作为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实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使干部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这意味着,将培训结果与考核晋升挂钩,可使对干部的培训要求变成刚性的硬约束,促进干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培训。
篇五 基层民警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解和掌握当前基层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寿宁县公安局政治处拟写了调查问卷对全局160多位民警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公安民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治安稳定等方面做出显著成效,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但是,当前基层公安民警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也不容忽视,有的还相当严重。如不采取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疏导,会严重影响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本文就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思想状况作一浅析,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思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公安部加大了对队伍内部管理的力度,下发了五条禁令,开展了大讨论和执法为民学习教育活动,在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公安民警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民警的思想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感到有五大压力:
(一)执法压力大。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考核越来越严,但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不健全,执法变数大,民警在执法中感到易触电而丢饭碗,导致一些基层一线民警对执法存在恐惧心理,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案件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不敢放手依法去侦查,更不要说主动出击侦查办案。甚至少数民警坦言,只要熬到30年工龄就立即申请退休。
(二)服务压力大。当前,一方面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治安依然相当严峻。因为警力的不足,要维护好社会治安,广大民警不得不靠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来履行公安职责。同时由于公安机关服务承诺过宽,民警普遍反映110提出的四有四必服务承诺,很难做到。在110接处警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公安的职能。虽然名义上110实行社会联动,但事实上是联而不动,做工作的还是公安机关。一些本该其他部门做的事公安机关抢过来了,本该由乡村、居委会等基层治保、调解干部做的事公安机关也揽过来了,公安机关成了事实上的多管部。大包大揽,服务承诺过宽,服务忌语很多,服务时限很强,再加上现在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很高,给基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民警对服务一词非常敏感,一听就紧张、就过敏。
(三)行动压力大。基层民警普遍反映,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过多,专项行动一个接一个,有时好几个专项行动一起搞,基层基本上的精力用在应付上级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上。调查中有一派出所领导反映,上级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的有些活动,因为文件要层层转发,到了他们这里需要一定的周转时间。而上报数据却需层层提前,派出所先报县局、县局统一汇总后再上报市局,这样层层上报。有时出现这边刚收到文件甚至还没有看到文件,上级已经要求统计上报开展活动的有关数据情况。活动都还没来得及部署,未组织开展,到哪里去拿数据。再加上每组织开展一项活动,下达的任务往往层层加码,不填报不行,没办法,只好弄虚作假,填写天花板上的数字来应对。
(四)培训压力大。民警普遍反映,近年来,基层单位一年到头教育培训不断,今天轮训,明天警衔晋升培训,基层县局每年仅培训费就化了十几万元。连续不断、高密度的培训不仅花费了基层民警大量的时间、精力、经费,影响了民警的日常工作,而且由于培训班师资的力量、培训内容、参训民警个人的因素等原因,教育培训基本上流于形式。一些民警反映,想学的内容,想听的东西没有,已经学过多次的内容炒陈饭的倒是不少,本为充电的教育培训变成为休假。
(五)家庭压力大。公安民警家属下岗的有很多,再加上公安机关的福利待遇跟不上,造成民警的家庭负担相当的重。微薄的工资要养家糊口着实不容易,要买房子、养妻子、孩子,支付小孩的学习费用,有的还要赡养夫妻双方或一方的老人,碰到生病住院的,更是雪上加霜,有不少民警反映经济上是借债的。家属下岗问题、子女就学入托问题等成了民警的一大心脖,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问题,千斤重担只有民警家属一人来承担,再加上民警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造成民警家庭矛盾不少,后院不稳,严重的甚至闹离婚。
二、原因分析
基层公安民警思想中存在五个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四个不适应:
(一)认识上的不适应。基层有不少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当前公安机关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认识到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强化公安执法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依法治国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整顿,出台的方法、措施,既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对广大民警的爱护。只有规章制度健全了,民警心里明白了,思想上清楚了,行动上才会正确。只有从严治警,才可能使民警少出事,不出事,使公安队伍更加纯洁,使公安队伍不变色。三项教育在极大地推动公安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也在基层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少数中层领导不敢大胆管理,做老好人,怕得罪人,怕失票子。有些中层领导工作没有长远性,短期行为多,注重形式多,做表面文件多,想立杆见影的多。一些民警觉得,平时工作做得再好也没有什么用,只要做人好,会考试,有关系就行了,不再一门心思地钻到工作中。
(二)观念上的不适应。当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公安执法工作的转型期。近年来,公安工作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公开选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末位调整、任职资格考试、警体达标、错案追究制度等不断出台,造成一些多年来习惯于老做法,老经验的基层单位、基层民警难以适应。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就消极对待,执法观念、执法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转型期特别容易产生很多问题,如何顺利渡过这个时期,需要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
(三)素质上的不适应。民警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虽然这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加大了教育培训的力度,想方设法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但是效果不佳。一些定期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流于形式,为学习而学习,没有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工作之中,使一些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学习走过常一些民警的文凭经过培训是提高了,但文凭与实际工作水平并没有成正比,水平不见得提高多少,等等。社会进步了,依法治国的要求提高了,广大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结果与党和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要求的距离无形中拉大了,依法治国的要求拉大了,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拉大了。
(四)人财物不适应。一是在人方面:寿宁的警力跟全市其他县市相比,特别的紧张,特别的不足,人均警力不仅大大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更严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警力先天的不足,致使相当数量的基层民警长时间的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得不到休息,身心疲惫不堪。每年体检结果民警有病是正常现象,民警无病的反倒成了稀有的事。二是在财方面:公安机关取消了联防费、暂住人口管理费等,基层单位没有财政拨款,造成一些基层单位靠拉赞助、靠执法中创收。创收耗费了基层单位领导的大部分精力,相对无暇顾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使执法工作受到削弱。由于经费无来源,致使公安民警工作量是其他政府机关部门的几倍,但年收入只有他们的几分之一。三是在物方面:由于投资少,造成一些现实斗争中急需的公安科技装备严重缺乏,交通通讯、侦查技术手段落后,技术防控违法犯罪能力低,侦查破案技术含量相当低,很多地方只能靠人海战术和经验破案来做工作。
三、对策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公安机关思想状况,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引导、解决,重点是注重三个坚持:
(二)坚持从优待警,切实解决民警的实际问题。警务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是二十公会议提出今后五年公安工作的五大奋斗目标之一。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解决好公安民警愿意进、留得注积极干的问题,建立健全公安警务保障机制。
一是进一步解决好政治待遇问题。要想方设法增加公安非领导职数,设置技术职称,改革现行警衔晋升办法,解决基层终身当民警警衔偏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成熟的公安民警予以提拔任用。
二是进一步解决好经济待遇问题。选择警察,就是选择了奉献。但是,警察首先是一种职业,民警需要用工资来维持生计。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很难让民警安心工作。为此,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切实提高民警的福利待遇,使民警在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三是进一步解决好民警后顾之忧问题。目前在不少公安机关,民警家属无业的高达50%左右,而公安部对民警家属就业要求也有许多规定,如要求民警家属不得经营娱乐场所等。为此,要争取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下,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好民警家属就业问题,切实帮助解决民警实际困难,解决好民警的后顾之忧。各级公安机关要悉心关怀、关爱、理解、支持公安民警,认真落实好从优待警措施,合理安排,劳逸结合,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公安干警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坚持长效管理,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通过培训,提高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他们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要教育广大公安民警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改善执法形象。要从提高民警的执法意识,摒弃一些长期计划经济指导下、非法制化管理下形成的落后的执法方式,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注重民警的工作实绩。
二是突出重点,严格管理。当前要结合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态度粗暴、办事拖拉等作风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执法为~识。要认真剖析民警违法违纪典型案件发生的原因,针对队伍中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和方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立足制度治警、制度管警,既严惩违规违纪违法案件,又保障民警正当权益,既整肃队伍,又激发干劲,既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完善检查考核标准,改进考核方式,改进管理方式。
三是注重实效,加强指导。各级公安机关部门要多为基层着想,多指导、多为基层办实事,少做一些表面文章,少做无用功。每发一个文件,要考虑到其实效如何,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基层能否做到。少去扰基层,多给基层一些自主权,自由支配权,让他们能根据辖区的治安状况,自主安排工作。对基层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要积极面对,尽量帮助他们出谋划策,教给他们解决的办法。要在人财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进一步精简机关充实基层。
四是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注重、规范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一套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动态,适时分析民警思想状况,积极解决民警思想问题的日常管理机制,以确保队伍思想的稳定,队伍建设的发展。
篇六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查报告
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村民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发现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村民自治现状与问题
(一)村民选举普遍性低,公正性较差
(二)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不高,对村务公开的信任度低
民主监督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唯一平台。调查显示,完全知道村务公开的样本仅占35.3%,知道一点的占39.3%,令人遗憾的是竟然还有25.4%的人不知道村务公开,这个比率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经常去看村务公开栏的被调查村民有362人,占27.9%;有34.6%的人根本不去看或根本不知道有村务公开栏。同时,被调查村民对村务公开的理解比较狭隘,虽有65.6%的村民对村务公开感兴趣,但其中的70.3%仅对村务账目感兴趣。对村务公开内容完全相信的样本仅22.3%,有一点相信的36.9%。
(三)村民民主决策参与意识薄弱,决策者漠视民意
被调查村民只有不到50%愿向村干部反映自己的意见,72%认为村里的事情村民没有必要介入;仅有54.5%的村民认为村里的重要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调查表明,当村民意见和乡(镇)政府指示有矛盾时,有33.5%的村民样本和57.4%的村干部(村干部总样本204份,下同)认为应该按照乡(镇)政府的指示去做,74.9%的村民和78.4%的村干部样本都认为乡(镇)政府的指示应优先,而认为村民意见优先的村民样本和村干部分别只有27.6%和17.6%。另外有98.3%的村干部认为应把完成乡政府布置的任务放在首位,认为向乡(镇)政府反映村民意见非常重要的也只有30.4%。同时,有的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干预严重,无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随意撤换村委会干部。
二、改进我省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为改进我省的村民自治,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改进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村务公开的操作者是村委会,到头来还是自己监督自己,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并不是最合理。为此,一方面要逐渐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制度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切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按制度的本义进行实际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村民自治改革的关联面很大,尤其会涉及到相关的经济制度的改革。所以,村民自治制度的改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与农村工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二)努力增强村民民主政治意识,完善村民委员会监督机制,我省村民对村务活动参与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民主政治意识薄弱,必须把提高村民民主政治意识,作为当前我省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村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省以村务公开为核心内容的监督并未达到应有效果。由抽样调查可知,其原因除了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不强外,最主要的是村官及少数乡镇的领导层漠视民意。真正的监督应该是主动的,因此,必须完善村民代表会议等监督机构,构建更为有效的监督平台。
(三)推行组合竞选制,真正实观村官民选。好的选举制度必须保证自由意志表达、低干预、高参与以及使选举行为与人们的利益建立联系。目前全国农村在若干年的实践中,创造了海选制、和我省的组合竞选制筹方法,组合竞选先由村民小组推荐村委会主任及委员候选人,主任候选人从委员候选人中自主组合村委会竞选班子,报村选举委员会张榜公布,然后再经全村选民两轮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及委员。抽样调查数据间接证明,组合竞选出来的村委员会是相对优化的村班子,而且村民参与率也会相对提高。所以我认为,组合竞选是一种较好的村民选举制度。这种制度能有效地排除制度外干扰,能使村民充分表达意志,更有利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四个实质问题的落实,使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强化。
篇七 查处农村基层干部大操大办调查报告
自省纪委出台《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管理办法》以来,我省、市、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继开展专项监督,很大程度扭转了社会上特别是农村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结合农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纪检监察部门在落实监督责任、严格执纪问责、坚决制止和严厉惩处大操大办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和社会背景,只有把握情与纪的平衡,在严把纪律关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和风俗人情,才能使大操大办案件办理取得令人信服的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基层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1、从思想上都心存侥幸。村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其行使职权来看,村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在农村基层最直接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资源,其履职行为理应受到党纪国法的约束,属于准干部。但是从其身份来看,既不属于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职员,又没有规范的福利待遇标准,其履职行为依据村民自治的要求,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同时,从党纪法规适用范围来看,村干部适用的法律法规有限,处于党纪条规适用对象的边缘,且亟待规范。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农村干部产生了村官不是官,党纪条规管不到等思想意识,从心理上产生了侥幸心理,一方面认为不得出事大操大办现象在农村司空见惯,村干部家有喜事操办一下是理所当然;另一个方面认为即便出事党纪条规也鞭长莫及、奈何不得。
2、对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不以为然。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农民,做工作时除了讲规矩、讲道理、讲法律之外还要论关系、讲感情,这就使村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不拘一格、不拘小节,或者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一贯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农村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制度和要求往往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贪污受贿、不违法乱纪就行了,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条条框框当成软约束,把自己置身事外。在这种环境和前提下,部分村干部认为大操大办根本不是事儿,家里有红白喜事不操办一下一方面显得自己没面子,另一方面自己在家庭经济上也吃了亏,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纵使各级对大操大办三令五申,但部分村干部依然我行我素,大操大办现象在农村仍然盛行。
3、在操办的过程中都以家人的名义打掩护。农村干部的家庭有一定特殊性,除了本人是农村党员干部的身份外,其家人、子女往往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无法受到党纪条规的约束,正因如此,村干部在大操大办受到群众举报或组织查处的时候,往往以不是本人操办作为推脱的借口。例如,某村党支部书记操办孙子满月宴,坚持说孙子的满月酒是儿子媳妇的事,也是儿子媳妇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操办的等等。都想以家人的名义来推脱自己的责任,更有干部家属直接找到纪委,对所有的事情大包大揽,企图撇清与党员干部的关系,逃避党纪法规的处理。
二、查处大操大办案件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以情感人争取办案主动。作风类案件是近年来纪委查办案件的新领域,随着作风建设的强力推进不断增强办案力度。特别是大操大办现象,过去在全社会长期广泛存在,既有一定和理性,也是人际关系庸俗化及长期恶性循环的结果,有着根深蒂固的社会背景,对此人们的认识和态度参差不齐。而对该类案件的查办纪检监督部门没有过硬的手段,同时也需要得到当事人及其亲属的支持,因此,出了外围调查核实,其主要证据如礼金薄、来客与当事人的关系等都需要当事人及其家人提供和说明,这就需要在查办该类案件与当事人接触之时除了严肃纪律、以纪服人之外,更要注重以情感人,充分宣传当前从严治党的形象和动态,讲清大操大办对社会的危害、党员干部在抵制大操大办现象中应该起到怎样的带头作用等等,使当事人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消除抵制情绪,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纪检部门的调查,从而减少办案阻力。
2、结合实际尊重农村风俗。农村人口的居住大多以家族为纽带,不能简单的以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近姻亲等关系来概括和归纳,而且农村历来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邻里之间相互走动、互帮互助,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办理农村大操大办案件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农村传统习惯和风俗,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在切实依纪办案的同时注意区别乡邻间正常的人情往来和因工作和职务关系而建立的利益往来的区别,入情入理,得到社会的认同。从办理的大操大办案件来看,参加宴席的来宾出了家庭成员的亲戚(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近姻亲)外,主要是远房亲戚和相邻乡亲,在对这部分参与者礼金的处理上,考虑到农村人际关系和风俗人情的特点,没有作为违规收受的礼金进行收缴,避免了当事人及家属对收缴资金的分歧,心服口服的主动上缴违规收受礼金。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法纪意识。重点要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及时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制度、讲纪律、立规矩,增强制度意识、纪律意识、规则意识,使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规范履职。特别是要针对新时期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形势,强化纪律要求,加强督办检查,使农村党员干部认识到干部作风不单单是个人形象素质问题,而是事关一个地方党风政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民心向背的大问题,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切实遵守和服从,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加强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作风案件的查办和通报力度,用身边的事例教育身边的人,使农村党员干部明确党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决心,明确关于作风建设的要求和规定不是软约束,二是硬制度,是不能触碰的纪律红线,从而增强党员干部的律己意识。
2.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抵制大操大办。大操大办现象被人们深恶痛绝,因此,各级党委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出台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和好评。但是,在全社会已经基本形成的抵制大操大办的意识并没有其他任何一个部门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和引领效果上,对于长期恶性循环形成的大操大办风气,这种示范带动作用过于弱化,引领效果不明显,对社会上大操大办风气没有起到相应的遏制作用。相反,党员干部因为制度的硬性规定成为农村人清风的牺牲品,使当前禁止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的制度约束也缺乏相应的社会土壤和环境,难以长期执行,纪检监察部门作为执纪部门也陷于矛盾的对立之中。当前,应以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监督检查形成的成果为引领,整合公安、卫生、食品安全等部门共同打击和制止全社会大操大办现象,形成统一共识,建立高尚纯洁的人际关系,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
3、区别对待农村红白喜事与其他喜庆事宜。中国式传统的礼仪之邦。一贯重视人情交往,正常的人际交往、人情往来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通常而言,婚丧事宜人生中只能经历一次,因此应该区别对待正常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与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关系。根据湖北省纪委出台的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检查办法的规定,将婚丧嫁娶与其他喜庆事宜平等对待,规定都只能在亲戚范围内操办,这很显然不具备操作性和合理性,建议将一个家庭的婚、丧(俗称红、白事)两桩事与其他喜庆事宜区别对待,对于除婚丧嫁娶之外的其他喜庆事宜,只限于在亲戚内操办,严格按照5号文件的规定来实施,但对于婚丧事宜,应当除了遵守五个禁止和实行事前、事后报备制度外,不能严格限定只在亲戚范围内。
篇八 关于社区基层行政管理的调查报告
安贞社区位于本市朝阳区北三环路沿线,社区居委会委员全部由选举产生。作为北部城区重要的综合居住区域,安贞社区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下,进一步提高和丰富了社区管理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影响社区发展、社区自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今年8月我对安贞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参观,对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街道办事处要求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4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28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8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4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社区居委会是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3、政府部门职能不到位,社区自治职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会管理事务使社区居委会陷于被动应付的境地,许多部门提出了“横到边,竖到底”、“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目标和任务,以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导、服务不到位,形成了会议多、检查多、报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门工作(含街道)进入社区没有发挥自身指导、服务职能,为社区居民办实事,而是习惯于把社区当作自己的下属单位去布置工作;热衷于创建、搞评比,轻内容、重形式,各项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挂牌子、设展板、建台帐、要数据”。社区居委会每天应付着上级领导的检查和收集报表、传送各种数据,从而淡化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对居民群众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能。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96156网站延伸到了各个社区居委会,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统一配发了,但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3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XX年《北京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进行了统一规定,我区据此确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建立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项目职务
基础工资
岗位工资
扣除保险
实际收入
奖金
主任
600元
600元
100元
1100元
无
副主任
600元
500元
100元
1000元
委员
600元
400元
100元
900元
但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900-11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社区居委会减负
一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区委办局在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二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三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
篇九 基层妇联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飞速猛进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基层妇联工作日趋社会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基层妇联一贯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在实践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逐步成为妇联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严峻的课题。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可以说,创新同样是基层妇联工作开展的灵魂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依据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寻求一种与社会形势相适应,与妇女发展相贴近的更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手段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服务。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综述
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妇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整体素质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
二是工作水平的变化。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开展工作的现状。
三是工作能力的变化。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妇联干部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有形式无内容、有理论没实践的现状。
四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基本有了多样化的雏形,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单一、一刀切工作模式的现状。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妇女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依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当地党委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好,党委、政府较为重视,妇联干部的配备、任用等政治待遇就落实得较好,相应的妇联工作就较有成效。反之,妇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二是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联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妇联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也在逐步年轻化,但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待改善。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村(居)妇代会主任报酬一般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基层妇女干部交流提拔相对较慢,影响妇联队伍的活力。
四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妇联工作经费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目前基层普遍缺少基本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妇联无法顺利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基层妇联组织职能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由于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妇联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水准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基层妇联工作成为副业,出现专职不专用,兼职不得用的怪现象,这些均导致妇联工作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二、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经验
基层妇联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妇联能否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为主旨。宁夏、福建、甘肃等许多地方抓关键、促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基层特点的新做法、新经验。这些新做法和新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建带妇建,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大大推动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为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明确带建内容。各级党委和妇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一带思想建设。把妇联组织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地。二带组织建设。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带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妇联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四带队伍建设。把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带阵地建设。把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是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党建带妇建的成功经验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结推广。
2、借助党政资源,提高工作水平
抓住乡镇、街道、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妇联基层干部队伍。有的地方,基层党政一把手兼任妇联主席。这种干部配置有利于把妇联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这样有利于把妇联工作融入渗透到党政各项工作中去。妇联的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妇联工作和社区党政工作、妇联工作和农村党政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大大增强。
3、依托项目运作,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企村互动、岗村互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通过妇女项目、主体活动、品牌活动、传统活动、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妇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规范载体建设,增强工作后劲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以争当优秀妇联干部,创建先进妇联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精神,大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妇联工作的后劲。
5、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作标准
规范健全的制度,对妇联工作有序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基层妇联组织有关工作条例规定,按时召开妇女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并建立健全执委会。另一方面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代表联系制度和执委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度使妇联基层组织运转有秩序,行动有规章,管理上水平。
三、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创新思路探索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妇联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际,有新的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创新呢?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选准创新定位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可谓是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就是,选准创新定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本职工作上,针对分管的工作去创新。开展创新要顺应形势,明确方向。这个形势和方向就是时代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妇女群众的需求,所以创新要做到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深入。如果定位不准确,脱离了妇女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工作再有创意,也会失去实际意义。
2、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千头万绪的基层妇联工作,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的目标和入切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最主要和最重点的问题上。主要问题就是工作的主要矛盾,抓往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创新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为再创新打下基础。
3、坚持科学态度,选准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有其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选准创新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从许多地方实践的宝贵经验来看,创新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做出科学决策。
4、做好战略部署,选准创新方法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也如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我们做好战略部署,做好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方案,选准创新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的策划方案至关重要,组织实施是创新的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实施创新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因此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在这一阶段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的按计划落实,并做到有条不紊;二是要积极实践,使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使创新工作不断完善。
四、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现状,坚持创新地开展妇联工作,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妇女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妇女权益的维护也涉及教育、参政、卫生、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满足妇女发展需求不仅是妇联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以往,基层妇联组织虽然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妇女发展进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归根结底,基层妇联作为群众团体,被排除在政府行政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之外,要想通过自身功能和力量有效调动政府职能来促进妇女发展难度很大。要理顺关系、畅通渠道,使职能部门从被动协调到主动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行政系统的管理层入手,争取行政决策中心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管理运行系统。只有这样,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发展需求才能充分满足。
2、运用社会协调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的妇女工作大环境形成后,还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在妇女需求与部门职能之间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能够使职能部门资源与妇女工作得到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二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财力、物力资源保障;三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法律资源保障。
3、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为基层妇联工作挖掘内部资源
在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妇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妇女群体内部也蕴藏着推动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妇女的发展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取向性,充分挖掘群体内部资源,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界别妇女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也是推动妇女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在调动妇女群体内部资源服务妇女方面大有潜力可挖。首先,代表联系制可以提高妇女工作对象的广度,使妇女工作触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妇女群众中去。其次,代表联系制可以增强妇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妇联组织统筹安排,有针对性确定工作重点。第三,代表联系制可以实现不同阶层妇女的优势互补,基层妇女代表多为普通妇女群众,可以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并能够运用自身特长和所掌握有限资源,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4、落实目标管理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高运行效能
妇联组织作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整体运行效能高低,直接影响着妇女发展需求的满足度,决定着妇女事业的发展程度。要提高工作效能,就面临着一个管理问题。这就要求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对妇联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按照确立目标―分解目标―组织实施―考核奖励的目标管理程序,自上而上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促进妇联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目标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性。各级妇联及机关各部室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订分目标,每位同志根据岗位职责和部门目标制订个人目标,使总目标与分目标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可操作性。本着把妇联工作由虚变实,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的原则,尽可能把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以易于检查和考核。三是创新性。大力鼓励支持创新,在目标考核办法中,专门设立工作创新加分项,激励各级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工作中,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增强妇女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促进妇女事业的长足发展,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深信并期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的有效作为和积极参与中,基层妇女工作必将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篇十 关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少数经济发展滞后、各项工作落后的行政村,问题沉淀,矛盾重重,成了“集体经济没实力、社会服务没能力、公益事业没财力、干部工作没魄力”的薄弱村,农村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难点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农民收入提高难。时下,部分地区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状值得重视,特别是一些纯农户,单靠耕种,收入微薄。一些村在引导农民致富上没路子,少招子,加之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多种经营生产也容易大起大落,一些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熟“水性”,实际收入有限。
篇十一 2023年大学生基层法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确实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一面,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短短的两个星期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啊。
我所实践的单位是我家乡的一个滨湖区人民法院所属的一个基层法院——太湖人民法庭。在实践老师的教导下,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民法官是多么的令人骄傲,在这里我不仅找到学术理论体现和验证,更能找到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实践期间我主要对以下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参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审判的过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买卖合同起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简易程序在审理案件中的具体运用。这个案件案情清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争议不大,太湖人民法庭属基层法院,符合简易程序的条 件。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只有一名审判员,我们趁之为法官,原告和被告的当事人都没有到场,双方都由各方的代理律师出席,法庭还有一名书记员,负责记录法庭审理整个案件过程。我便出席了这一场法庭审理。先让我叙述一下案件的梗概。
原告:制造机动车公司(公司名称不是记得很清楚,下面只好用原告被告来代替了)
被告:代理销售机动车公司
原告与被告系合作伙伴关系,在去年就将原告公司制造的机动车运输给被告,被告诉称资金周转不灵,希望原告能晚些要求付清货物的全部货款,可是直至今年,被告还未将货款付清,几经原告的追讨,被告仍然没有全部偿还,还有
1万6千元的货款,原告认为被告没有合作诚意,便提起诉讼。
双方争论的焦点是,被告曾还了2000元给原告,原告称没有收到。被告还提出原告的货物不符合双方订立合同的质量标准,所以才迟迟未将货款付清。
经过法庭的审理:被告所称曾汇款给原告2000元,事实上,收款人的姓名不是原告并且是一个与原告素不相识的人,可见被告提供的证据并不符实。第二个焦点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在这件事情上,被告拿出了许多信件称是客户反映质量出现问题,要求退在整个审理过程中,审理时限很短,而且感觉开庭审理只是走下 过场,法官对于此案如何判早有结论。
通过这起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审理,我看到虽然审理时限很短,必备的程序却很完备的,法院在这方面控制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认为法院在庭审 制度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就拿这起案件来说,被告拿出的证据并不充分,法官亦认为如此,这样的民事经济案件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双方调解的,并不必弄得要上法庭,在场的两为律师也希望双方当事人能够各退一步。尽管这次法官没有作出判决,但是后来的一些场面上的事情还要继续下去,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走下过 场。不过从案件的侧面来说,我发现现在的人都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说明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了啊。
篇十二 基层工会组织调查报告
基层工会组织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各种个体经济组织,个体私营企业等企业的增加,带来工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工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基层工会要适应形势、发挥作用,就要明确应该重点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理清思路,找准位置,服务大局,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 贯穿一条思想主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层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的实践者。为此,一定要把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来抓,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要科学地观察当前新形势的特点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基层工会组织变化规律,把握基层工会工作规律,抓住规律,迎难而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拓宽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在创新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求得新突破,在发展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新举措。
二 、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
基层工会组织也把创建学习型组织纳入了自己的视野。许多县市工会以及基层工会开展实施职工素质工程、知识武装工程、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等活动,对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了多次经验交流和理论与实践的研讨活动,在工会系统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冲击下,基层工会还不知学习型组织是怎么回事,也上行下效地开展创建活动,大有一轰而起之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它是让全体成员体会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大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来看,这是当代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或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质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升华,需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进行策划,制定规划和目标。基层工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只能是处于配角和协助的地位,如果基层工会大包大揽,一方面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如果不把创建学习型组织放到企业党政工作的大盘子中来思考,工会是绝对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三、抓住一个根本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基层工会工作在企事业、机关单位,是团结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直接组织者。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因此,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和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基层工会一定要立足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以及工会工作的全局,紧紧围绕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中心,来思考和安排工作。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以振兴发展企事业为目标,广泛发动和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形成学赶先进的热潮,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好地履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四、落实一个根本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基层工会与职工群众紧密相连,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推动者。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始终保持工人阶级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新世纪、新阶段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责任。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工会基层组织是党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的基础,其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始终是工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任务。搞活企事业,搞活工会整个工作,都要抓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主题来展开。基层工会一定要认清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落实。要进一步健全职工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依靠”方针的落实。
五、加强基层工会组织——人才素质的培养
提高基层工会组织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他才能更好地为基层服务。基层工会工作人员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基层员工的技能水平、技能素质,基层工会组织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组织好基层工会工作,不断开创基层工会工作的新局面。通过送培及定期的各种学习来不断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的业务水平,使基层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
六、突出一个基本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会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具体维护者。工会突出维护职能是工会性质所决定的。当前,职工最大的担忧是经济生活上的担忧、就业上的担忧、社会福利能否得到保障的担忧。为此,我们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武器,以鲜明的职工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基本职责来履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原则,敢于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二要强化维权手段,运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两个机制的有效手段,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大维护的力度,特别是对生活困难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的权益给予有效的维护。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三要讲究艺术,善于维护,只要是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方式、方法、手段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适应维权的需要。
七、依托一个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基层工会实践在工会运动的第一线,是“职工之家”的主要创建者。基层工会一定要充分利用建设职工之家这个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把基层工会工作全面带动起来。一要抓住根本,立足于企事业、机关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找准建家在搞活企事业单位中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这样才有地位、有作为;二要抓住中心,着眼于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包括工会运动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从基层工会来说,要把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上水平作为中心任务来抓,把建会、建制、建家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创造第一流的工作、第一流的业绩,推动工会运动的发展;三要抓住核心,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四要抓住本质,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五要抓住关键,致力于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一定要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去思考和安排建家工作,在基层工会各方面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内容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落实;形式新,适合基层的实际和会员的意愿,不断创造新形式,为建家注入活力;领域新,把建家拓展到各类企事业和机关单位,当前主要是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街道工会的建家工作抓好,以规范、提高这些工会组织的工作水平;在“深”字上求发展,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强对基层工会工作理论和建家理论的研究,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建家更有深度,更深入人心;在“实”字上求效果,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取信于职工群众。
篇十三 2023年大学生基层调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xx年7月22日至26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赴河间社会实践队在河间市开展基层调研活动。十名队员深入农村,采取重点访谈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解乡村核心数据、驻村干部工作情况及基层干部思想状况。实践队的调研活动走进河间市林豆万村、时村和二十里铺村,就各自特色对村庄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从多视角展现了青年团员对基层发展的思考,为富强中国的建设贡献智慧。
走进美丽乡村,探访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河间市林豆万村位于城区东北方向约五公里处,被评为xx年度河北省美丽乡村,她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深深地吸引了实践队队员。在这里,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委会再以村集体的机动地经营权和村民承包地经营权投资入股,整体流转给合作社经营。林豆万村通过发展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将水产业,养殖业和种植业三者有机结合。如今,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种植园区—天然饲料—养殖园区—肉蛋产品供应市场和有机肥料坏还田”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同时包涵了种植业、渔业、养殖业、农业观光业、林业、果蔬种植业等多个农业部门,农产品多元化使合作社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合作社大力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做到了滴灌应用、喷灌百分百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应对农业灾害的防御能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逐步成型,合理的农业生态使农业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政府每年的大力扶植及补助也帮助合作社创造了更为丰厚的利润,这也成为了促使村民收入提高和生活改善的重要因素。
深入农村基层,观察农村民主建设新常态
xx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农村民主建设也是实践队队员调研的重点之一。实践队的队员们每走访一个村庄,都会走到群众身边,通过对民主选举、村务监督、妇女参政三个主题的反馈,观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普通农村的应用现状。
实践队队员调查发现,现今村民选举与村务监督过程基本可以实现,妇女参政也能够得到保障。但由于实际问题的制约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选民数量的问题,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数较大,且多是有选举权的青壮劳动力,在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没有选举权的儿童。以时村为例,近年来每值选举时期,三千多村民只有三百余人留在村中,导致选举难以正常进行。林豆万村的村干部也告诉实践队队员,村民大会由于外出务工原因也只能在春节期间召开。因此在换届选举时,选民登记的数量是困扰农村选举的一大难题。第二是农村特殊的人情关系环境对农村民主的干扰。熟人社会的居住环境和宗族关系的主导地位都使得农村换届选举时一部分村民会根据邻里关系、宗族关系进行选举投票,然而这样选出的村干部往往得不到村民的广泛信任,从而致使干群关系出现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各村均采取了创新方式开展村务监督与村民民主工作,如调整会议时间、创新监督形式、发展本村经济从而在村内解决村民务工问题等。
遍访村务组织,寻找农村干部新精神
为全面掌握村庄发展现状,法政学院河间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在进行基层走访调研的同时,对村干部进行了代表采访,他们实事求是、锐意创新,诚实守信、为民服务。二十里铺村的党总支书记王志强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的任上,王志强多次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进行村庄建设。他向回民集中工作的华北石油公司争取资金,修缮了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教大殿;向市水务局争取物资,改造了全村自来水系统;他还硬化了2800多米道路,铺设了1000多米排水管道,架起了119盏太阳能路灯,103个监控摄像头,这使得村里宗教、治安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谈到自己的业绩,王志强向实践队的队员们介绍了陈列着大量奖杯和证书的展示柜。在他看来,最有意义的奖项是今年7月刚刚由中共河北省委颁发的“百姓喜爱的好官”证书。在他看来,其他再多的奖都比不上人民的认可,这个奖项是跟人民最近的奖、是群众的选择、是对他业绩最大的肯定。
在本次走访调研中,实践队队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信息,系统、直观、立体地反映了农村发展的现状。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队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的作用,引导实践队队员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省情,为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篇十四 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飞速猛进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基层妇联工作日趋社会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对基层妇联一贯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在实践中求突破,在创新中求发展逐步成为妇联组织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而严峻的课题。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可以说,创新同样是基层妇联工作开展的灵魂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依据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规律,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寻求一种与社会形势相适应,与妇女发展相贴近的更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和手段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服务。
一、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现状综述
基层妇联是与妇女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妇联组织,是妇联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增强活力的源泉,其职能作用的发挥程度关系到妇女工作的成效,更关系到基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妇联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整体素质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基层妇联组织不断充实,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改变了以往妇联干部年龄偏大、知识层次偏低的现状。
二是工作水平的变化。基层妇联组织以调动妇女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为重点,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功夫、无法深层次开展工作的现状。
三是工作能力的变化。随着基层妇联组织的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妇联干部积极进行参政议政,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有形式无内容、有理论没实践的现状。
四是工作方式的变化。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能够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基本有了多样化的雏形,改变了以往妇联工作单一、一刀切工作模式的现状。
总的来说,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贴近群众生活、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群众性活动;也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妇女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妇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工作模式和工作运行机制依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当地党委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基础好,党委、政府较为重视,妇联干部的配备、任用等政治待遇就落实得较好,相应的妇联工作就较有成效。反之,妇联工作就不能有效开展,甚至没有开展。
二是妇联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联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妇联工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基层妇联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年龄结构也在逐步年轻化,但思想观念仍较落后,工作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是基层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待改善。妇联工作环境和条件是影响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村(居)妇代会主任报酬一般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基层妇女干部交流提拔相对较慢,影响妇联队伍的活力。
四是基层妇联工作经费普遍不足。妇联工作经费是其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基层妇联要在提高女性素质及女性维权等方面提供服务,创造条件,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目前基层普遍缺少基本工作经费,导致基层妇联无法顺利开展提高女性素质、家庭文明建设、女性维权等工作,各种活动和培训开展得不够,使妇女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有组织无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是基层妇联组织职能有待加强。从整体上看,基层妇联干部普遍存在兼职现象。由于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妇联工作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开展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水准大打折扣。甚至有的基层妇联工作成为 副业,出现专职不专用,兼职不得用的怪现象,这些均导致妇联工作职能弱化,凝聚力下降。
二、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基本经验
基层妇联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在于各级妇联能否围绕党建带妇建工作,以充分发挥妇联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提高基层妇联干部整体素质为主旨。宁夏、福建、甘肃等许多地方抓关键、促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符合基层特点的新做法、新经验。这些新做法和新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建带妇建,建立工作机制
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大大推动了基层妇联组织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为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是明确带建内容。各级党委和妇联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党建带妇建工作内容。一带思想建设。把妇联组织作为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地。二带组织建设。把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带班子建设。提高基层妇联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四带队伍建设。把妇联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带阵地建设。把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场所和设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是规范化、制度化。各级党委和妇联把党建带妇建的成功经验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总结推广。
2、借助党政资源,提高工作水平
抓住乡镇、街道、社区和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选拔高素质干部充实妇联基层干部队伍。有的地方,基层党政一把手兼任妇联主席。这种干部配置有利于把妇联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议事日程。这样有利于把妇联工作融入渗透到党政各项工作中去。妇联的工作做到哪里,党组织的温暖就送到哪里,社区的服务就覆盖到哪里。妇联工作和社区党政工作、妇联工作和农村党政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妇联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能力大大增强。
3、依托项目运作,激发工作活力
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实施小额信贷扶贫、母亲健康快车、春蕾计划捐资助学工程、三八绿色工程等项目;深入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企村互动、岗村互动、春风送岗位等活动。通过妇女项目、主体活动、品牌活动、传统活动、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激发妇联工作的活力,提高了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规范载体建设,增强工作后劲
坚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激发妇联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例如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以争当优秀妇联干部,创建先进妇联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能够有效地激发基层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爱岗敬业、勇于开拓的精神,大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妇联工作的后劲。
5、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工作标准
规范健全的制度,对妇联工作有序开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和基层妇联组织有关工作条例规定,按时召开妇女代表大会进行换届,并建立健全执委会。另一方面要普遍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制度、目标考核制度、代表联系制度和执委工作制度。规范的制度使妇联基层组织运转有秩序,行动有规章,管理上水平。
三、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创新思路探索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创造新的。创新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既要继承妇联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际,有新的发展;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精神,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经验。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该如何创新呢?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实事求是,选准创新定位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可谓是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事就是,选准创新定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着眼点放在本职工作上,针对分管的工作去创新。开展创新要顺应形势,明确方向。这个形势和方向就是时代的发展、上级的要求和妇女群众的需求,所以创新要做到宏观上把握、微观上深入。如果定位不准确,脱离了妇女的实际需要,我们的工作再有创意,也会失去实际意义。
2、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目标
面对新形势下千头万绪的基层妇联工作,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问题,选准创新的目标和入切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创新的落脚点放在最主要和最重点的问题上。主要问题就是工作的主要矛盾,抓往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创新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因此,我们要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为再创新打下基础。
3、坚持科学态度,选准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有其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选准创新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从许多地方实践的宝贵经验来看,创新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做出科学决策。
4、做好战略部署,选准创新方法
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也如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我们做好战略部署,做好具有创新性的策划方案,选准创新的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的策划方案至关重要,组织实施是创新的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实施创新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因此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在这一阶段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的按计划落实,并做到有条不紊;二是要积极实践,使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使创新工作不断完善。
四、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围绕新形势下基层妇联工作的现状,坚持创新地开展妇联工作,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妇女发展是综合全面的发展,妇女权益的维护也涉及教育、参政、卫生、科技、环境等多个方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满足妇女发展需求不仅是妇联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以往,基层妇联组织虽然在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动妇女发展进步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归根结底,基层妇联作为群众团体,被排除在政府行政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之外,要想通过自身功能和力量有效调动政府职能来促进妇女发展难度很大。要理顺关系、畅通渠道,使职能部门从被动协调到主动发挥作用,就必须从行政系统的管理层入手,争取行政决策中心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管理运行系统。只有这样,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发展需求才能充分满足。
2、运用社会协调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的妇女工作大环境形成后,还需要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在妇女需求与部门职能之间建立直接有效的联系,能够使职能部门资源与妇女工作得到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基层妇联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二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财力、物力资源保障;三是为基层妇联工作提供法律资源保障。
3、完善代表联系制度,为基层妇联工作挖掘内部资源
在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妇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妇女群体内部也蕴藏着推动自身进步的强大力量。妇女的发展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取向性,充分挖掘群体内部资源,实现不同阶层、不同界别妇女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也是推动妇女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在调动妇女群体内部资源服务妇女方面大有潜力可挖。首先,代表联系制可以提高妇女工作对象的广度,使妇女工作触角能够最大限度地渗透到妇女群众中去。其次,代表联系制可以增强妇女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于妇联组织统筹安排,有针对性确定工作重点。第三,代表联系制可以实现不同阶层妇女的优势互补,基层妇女代表多为普通妇女群众,可以及时掌握民情民意,并能够运用自身特长和所掌握有限资源,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4、落实目标管理机制,为基层妇联工作提高运行效能
妇联组织作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整体运行效能高低,直接影响着妇女发展需求的满足度,决定着妇女事业的发展程度。要提高工作效能,就面临着一个管理问题。这就要求转变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对妇联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按照“确立目标―分解目标―组织实施―考核奖励”的目标管理程序,自上而上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这样就可以促进妇联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目标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系统性。各级妇联及机关各部室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订分目标,每位同志根据岗位职责和部门目标制订个人目标,使总目标与分目标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是可操作性。本着把妇联工作由虚变实,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的原则,尽可能把目标细化、量化、具体化,以易于检查和考核。三是创新性。大力鼓励支持创新,在目标考核办法中,专门设立工作创新加分项,激励各级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工作中,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增强妇女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实现妇女工作的新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妇联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促进妇女事业的长足发展,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也是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深信并期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支持下,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女群众的有效作为和积极参与中,基层妇女工作必将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篇十五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这是对妇联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带来的新契机。为进一步推进以党组织建设来带动妇联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好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今年年初市妇联在全市启动了加强基层妇联组
织建设调研工作。4月中下旬,市妇联的调研组,又深入到岳西、望江、枞阳等县的部分乡镇、村(居)及县直有关部门,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参观、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查阅工作资料等方式,对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一是争取党委重视。全市各级妇联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积极争取党委专门召开工、青、妇三个部门会议,专题研究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把社团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固本强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相关文件。二是健全基层妇女组织网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的结构、层次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妇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层妇联的组织形式,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积极拓展横向基层妇女组织,成立了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在各类专业协会和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妇代会。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各级妇联积极争取与多部门联合举办各类妇女干部、妇联主席、农村妇代会主任、女经纪人等培训班。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妇联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着力提升妇联干部及女性人才应对形势的工作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市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市县级以上妇联干部95%为大专学历,乡镇妇联干部100%为高中以上学历。但有相当一部分的妇联干部带领妇女致富和带头致富的本领较差、服务妇女群众的本领较弱,与新形势的要求和广大妇女的愿望尚有一定的差距。一些村妇代会主任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培训和学习不经常、不全面、不深入,工作中只能沿用惯性思维以及旧的工作方法,以不变应万变,难以适应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开展工作起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受经费制约,村妇代会主任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机会受限,视野不开拓、思路拓不展,因此不能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群众满意的活动。
2、兼职比例较高,开展工作力度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因机构改革领导职数受限因素,乡镇妇联主席兼两职以上的为60%,村(居)妇干兼职的达80%,专职比例很低,在专职妇联干部中要么年龄偏大没有工作热情,要么是刚参加工作不知如何工作。因兼职较多时间精力有限,投入到妇女工作上的精力就少,重视程度就不够,工作力度也就不大,村级妇代会主任职能明显弱化,村妇代会主任主动开展妇女活动很少,大部分把精力与时间都用在有严指标、硬任务,有工资待遇、经费支持的计生工作上,对软指标弹性大的妇女工作就大打折扣,从而使有些村妇女工作裹足不前、悄无声息。经费不足也是制约妇女工作开展的因素,据调查,全市乡镇妇联全年工作经费2000元-4000元不等,村级妇代会经费平均不足1000元,大部分经费仅够订阅妇女工作所用的报刊杂志,如若开展活动只能向政府,村委专题申请活动经费。
三、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妇女占人口一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伟大的生力军,妇女事业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尺度。只有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半边天作用,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1、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支持基层妇女组织的建设。各级党委重视妇女工作,把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统一规划、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关键,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镇(区)妇联主席进党委,是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保证。建议给基层妇女干部一些政策保护,如:修订和完善《村委会组织法》中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条款,明确在换届选举中提高女代表的比例,强调妇代会主任应当作为村党组织成员或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为妇女参政、提高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
委的提供政策支持。
2、创新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延伸妇联组织工作手臂,解决妇女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问题。建议在《中华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在各类专业协会、民营企业中建立妇委会,设专职妇委会主任,明确妇委会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
3、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妇女干部队伍。妇联干部的水平决定着妇女工作的水平。建议:一是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女领导干部的力度,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过程中,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女干部的原则;在推行竞争上岗、公选制度中要规定有女干部参与的比例;在适合女干部特点的岗位要优先安排女干部;在女性比较集中的部门和单位要优先选拔女干部;在应配未配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中出现空缺时应优先配备女干部。二是加强妇联干部的转岗、交流和使用。结合干部轮岗交流,给妇联干部换位子、压担子,使她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三是定期从应届优秀毕业生中录用一批妇联干部,以解决妇联干部来源问题;为兼职过多的乡(镇)、村妇联干部适当减负,使她们有更多的精力和相对独立的时间做好妇女工作。四是上级妇联要加大协管力度,认真落实任期不超过两年的规定。乡镇妇联干部主席、副主席任期未满时,不得随意调动其工作,工作需要调动时,须征得上一级妇联组织的同意。
4、改善妇联的工作条件和落实妇联干部的经济待遇。建议各级政府根据经济财政发展状况和妇联工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财政预算中按各地女性人口数每人每年一定标准硬性规定妇女工作经费,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拨补妇联及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经费,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为妇联开展业务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问题得到落实,享有同村主干相当的经济待遇。因村级妇代会主任也是为广大妇女、家庭服务,可推广村妇代会主任同时兼任计生管理员,既整合社会资源,又解决我市尚有20%既没有进两委又没有兼职的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问题。此外,由于现在进公务员队伍的渠道是定编选招,乡镇妇联干部严重不足,许多从事妇联工作的同志来源于事业单位,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对事编进入妇联工作的同志,工作满3-5年后,经考核合格,特别优秀的可录用为公务员。
5、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各级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重视培养女干部的政策和措施,宣传妇女的贡献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妇女典型,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女干部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要着重在女性特色教育上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做好调研举荐工作,针对女干部的现状、特点、规律、发展趋势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加强与各界妇女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发现优秀妇女人才,建立健全妇女人才档案,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妇女干部。
面对新形势各级妇联要以科学创新的思维自觉把妇女工作放到党政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打破妇联单打独奏的传统做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各种资源开展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14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