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栏目

政府工作报告8(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2-10 热度:57
政府工作报告8

篇一 政府工作报告8118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园区化带动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一个融合、两个对接,实施三大战略步骤、四大战略措施,建设新型工业化河滨市区”的发展思路,在调控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奋力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3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372元、4505元,增长9.1%和14.9%。经济综合指标在全市实现了位次前移。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产业招商和大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突出与开发区的产业对接,依托“一车一机”的辐射带动,全力展开招商引资攻坚战,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新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和过亿元的大项目20个,其中过10亿元的3个,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1.7亿美元、1.3亿美元,增长83%和152%,实际利用内资29亿元。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招商取得重大进展,累计落户汽车零部件项目31个,总投资56亿元。其中投资2000万美元的骏辉模具、1000万美元的延锋江森座椅等17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投资15亿元的上汽汽车变速器、投资5亿元的超越变速器等14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投入64亿元,增长50%。全区158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入41.6亿元,增长50%,56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工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外贸出口增幅在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领先位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实现外贸出口2.4亿美元,可比增长35.3%。

——园区建设得到优化拓展,投资强度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空间优势,倾力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发展园区经济,加快了由空间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投资1.1亿元,实施了高新区西拓区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城一期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已具备项目落户的基本条件。园区项目引进质量和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高新区新落户项目94个,投资密度每亩253万元,单体投资密度最大的上汽汽车变速器项目每亩投资达到798万元。累计投产企业257户,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84.4%、50%和4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按原口径)8008万元,增长41.9%;外贸出口1.8亿美元,增长50%,占全区的75%。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突出规划的先导作用,聘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的专家参与规划设计,不断提高规划水平,建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部分规划作品在全市规划展上得到了专家和市民的好评。城建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8亿元。总投资5700万元的福海路综合改造工程已竣工通车,高标准完成了投资2200万元的银河广场和投资1800万元的绕城高速、同三高速、204国道等干线公路绿化带建设,实施了发展区绿化美化工程;启动了投资1亿元的成龙线福山绕城路和投资 4000万元的电力调度中心建设;投入5000万元,实施了内夹河综合治理三期、汇福街翻新、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和南部新城区雨污管网敷设等基础设施工程;旧城改造全面铺开,完成拆迁面积9.7万平方米。城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旧城改造吸引区外资金4.7亿元,土地经营纯收益1.9亿元;内夹河综合治理、城区电网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及县乡公路改造4个项目顺利挤进国家计划盘子,申报国家扶持资金5700万元,已到位2200万元。城市管理得到加强,组建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市管理秩序明显好转。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优势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户,完成增加值12.2亿元,利税3.1亿元,分别增长41.5%和62%。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10户和6户。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入4.2亿元,开发新产品31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5亿元,增长62%。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75.4%,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城乡经济日趋繁荣。依托工业主导产业的拉动,加速发展商贸物流、餐饮服务业。启动了投资2.6亿元的北方汽车配件交易中心,成功举办了200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展销订货会,家电五金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不断壮大。引进了投资4亿元的五星级三同国际酒店项目,投资1.5亿元的钢构物流园建设进展顺利。随着与中心市区的快速融合,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开发面积63万平方米,完成交易额4.4亿元,有效拉动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4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8亿元,增长37%。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全年减免农村税费536万元。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采取一系列非农手段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人。纵深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新发展各类经济作物1.4万亩,其中大樱桃1万亩,奶牛存养量达到4000头。精心组织农产品促销活动,全区1350万公斤大樱桃顺利销售,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益691元。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节水灌溉6000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4300亩,退耕还林1.8万亩。实施了镇域经济三年发展计划,镇街共引进项目110个,完成实际投入6.3亿元,6个镇街财政收入增幅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小康示范村创建和包帮重点村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实事工程扎实推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对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精心组织,加强调度,累计投入工程资金3.5亿元,基本完成了工作任务。投入1.3亿元,完成了热力、燃气管网主管道铺设工程,铺设管道52公里;投资5500万元,完成输变电工程4项;投入2600万元,更换客运车辆45部,硬化农村公路67公里,通村率达到90%,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农村公路硬化改造任务;投入2100万元,新建和修复桥涵15座,有效解决了因暴雨冲毁桥梁造成的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投资8800万元,完成了芝阳、山后、大沙埠回迁房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的区医院病房楼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放心菜篮子”工程全面启动,新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关停手工屠宰场11家;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全面完成;职业教育财政补助、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药品统一采购、镇街敬老院改造等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落实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对失地农民发放生活补助1437万元,累计兑付农村基金会资金9290万元。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开展“爱心捐助”等社会救助活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全区高考升学率创历史最好水平。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汽车工业学校成为“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果,申报各类科技计划14项,其中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项、国家技术创新计划1项。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创建全省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健全。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荣获“第六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称号。深入开展“平安福山”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城市建设步入全市先进行列。继续推行困难企业超前介入、后进村超前介入、信访案件司法部门超前介入等有效措施,构建起矛盾纠纷疏导控制体系,全区信访总量明显减少,巩固了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强化监管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稳步推进第八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部门和行业风气继续好转。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双拥共建、审计、物价、体育、气象、环保、防震减灾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困难和压力,全区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确立了一条科学清晰、符合福山实际的发展思路,找准了与中心市区全面融合和与开发区、与全市沿海经济产业带实施对接的经济发展方向,梯次推进园区经济、城市经济和镇域经济发展三大战略步骤,全面强化对外开放、城市建设、结构调整和农村工作四大战略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引领全区经济社会跨入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二是注重做好宏观与微观、上情与区情结合的文章,积极主动应对宏观调控的新形势,正确把握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灵活及时地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超前运作园区工业用地储备,超前启动汽车零部件招商计划,超前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奋力打造经济发展的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全年乃至今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争取了主动。三是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高标准确立每个阶段、每项工作的实施重点、奋斗目标和推进措施,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以贯之抓落实,集中精力求突破,保持连续性,体现创造性,力求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四是大力倡导有作为才有地位的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形成了一个目标、一股劲,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工作合力。五是始终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环境保障。实践证明,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并善于用超前的行动和扎实的作风落实这些思路,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福山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开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参与、积极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福山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受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制约日益明显,招商引资、企业生产经营、重点工程建设等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尽管各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大,但总量偏小,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尚不明显,缺乏龙头带动型骨干企业,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还不牢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软环境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少数部门和工作人员仍然存在大局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另外,受客观因素影响,有两项实事工程没有达到计划进度:一是由于热电站建设企业资金遇到困难,集中供热时间被迫延迟;二是老年公寓建设因栾家疃旧村拆迁没有结束,影响了计划安排。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2023年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创造性地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按照既定的发展思路,突出“赶超发展”主旋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高点定位,加压奋进,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膨胀发展园区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促进全区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招大引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外贸出口的更大突破

招商引资主攻“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招商区域。密切关注国内外产业转移动向和资本流向,国外继续以日、韩为重点,国内主要瞄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天津、东北等汽车工业基地,加大专业招商、代理招商和以商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福山。年内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30%。二是集中实施产业招商。依托东岳汽车、富士康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着力吸引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的配套企业跟进落户,争取两大产业累计投入达到40亿元。三是全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切实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产出效益好、出口创汇多、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特别是对福山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上。年内争取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或过亿元的大项目15个以上,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强力支撑。在抓好第二产业招商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农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进产业升级。

项目建设狠抓“三个一批”。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特别是抓好过亿元的大项目建设,完善领导分包责任制,实行大项目特派员制度,靠上去提供优质服务,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促其早建成、早达产。集中落实一批已签约、待开工项目,加快报批进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促其早开工、早建设。跟踪洽谈一批在谈项目,落实专人紧盯不放,促其早签约、早落户,最终形成“三个一批”梯次推进的投资格局。年内,争取投资过千万元的109个重点项目完成实际投入71.2亿元。

外贸出口强化“三个环节”。一是加强出口企业培育。扶持矢崎汽车配件、荏原空调、世刚纤维等出口骨干企业不断膨胀规模,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加大对新投产出口企业的培育力度,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二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吸引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领域,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加工贸易出口份额。三是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在巩固扩大日韩、东南亚等亚洲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欧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拉动外贸出口增长30%以上。

(二)突出优势,打造亮点,突破难点,努力推动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和镇域经济实现新的跨越

加速发展园区经济,做大做强跨越发展的龙头。一是坚持园区建设高档化。高标准搞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半年,高新区西拓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和信息产业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尽快将空间优势转化为载体优势、项目优势。年内汽车零部件工业园项目全部开工,争取60%以上的项目建成投产;信息产业城基本布满项目,50%以上启动建设。二是坚持土地利用集约化。严格筛选投入大、密度高、质量优的项目进入园区,力求用尽可能少的土地,实现最大的投入、最大的产出和最大的效益。年内,园区产出能力达到2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上年水平。三是坚持区镇园区一体化。整合镇街项目区资源,把镇街项目区纳入全区园区建设的大盘子,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实现与城区的战略性对接,努力以园区一体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扶持壮大民营经济,培育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现赶超目标、改善财政状况、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抓住国家不断放宽民营企业经营领域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园区开发、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实施民营企业“招大育强”战略,在全区筛选10户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爆发力强的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做大做强。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的积极性,扶持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争取年内民营科技企业累计达到45户。全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各级商会作用,加强融资、技术和人才服务,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创业环境。

倾力激活镇域经济,积蓄跨越发展的后续动力。加强对各镇街的政策扶持、产业指导和调度考核,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引导镇街抓住制造业迅猛发展和城区拓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和骨干企业发展等方面重点突破,着力发展财政型、效益型工业经济,提升镇域经济发展层次和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明显加快、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镇街中位次前移的目标,为全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份额。

(三)突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植,纵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集中膨胀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迅速扩大工业经济规模,增强对全区经济的整体拉动力。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重点抓好已竣工项目、新投产企业的培植壮大和现有骨干企业的扩张,不断扩大总体规模和产出效益,形成集群发展优势。电子信息业,重点依托信息产业城的载体优势,实行自主招商与产业对接相结合,大力吸纳和承接电子信息企业进驻,尽快形成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优势。加快引进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和高校院所参与园区信息化建设,突出抓好英特尔公司信息化平台、烟科半岛数字设计制造中心建设,构筑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人才支撑平台。纺织服装业,重点在“创名牌”上狠下功夫,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服装企业进区落户,加大对北方家纺、益丰灯芯绒等纺织服装企业的培植力度,带动全区纺织服装业的整体提升。年内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分别增长60%、80%和100%,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70%。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进一步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把引进和培育壮大专业市场作为搞活商贸流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关键环节来抓,重点搞好北方汽配交易中心、钢构物流园、摩托车交易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启动与运营,通过放宽政策、放活管理、优化服务,吸引区内外企业、个体工商户进驻市场,实现信息、资本、物流等要素的快速流动,使我区成为市区乃至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合理规划、建设一批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繁荣城市经济的商贸服务设施,重点推进三同国际酒店、青年国际广场等商业网点及大型超市建设。发挥“鲁菜之乡”等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餐饮服务品牌,利用品牌优势,做大产业优势。

加快推进农村工作的“三个新转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繁荣。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园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园区和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采取一系列非农手段,广泛引导农民向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多领域转移,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年内争取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以上。纵深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大樱桃、蔬菜和奶牛养殖业的主导地位,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奶牛养殖规模,提高大樱桃产量和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引进、开发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生产基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加强区镇村三级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建设,搞好以大樱桃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农副产品货畅其流。实施内夹河综合治理四期工程和75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搞好以门楼水库流域和城区规划区造林绿化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区建设,完成荒山绿化、退耕还林2万亩,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小康示范村创建和重点村集中整治活动,着力改变重点村面貌,展现小康村富裕文明形象,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突出城市精品工程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努力以更加靓丽的城市形象全面融入中心市区

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编制城市发展蓝图。强化规划的宏观指导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引入高层次专家,着力搞好以福海路为重点的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美化设计,完善工业园区、夹河区域、住宅小区及旧城改造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把镇街规划全面纳入城区总体规划,突出搞好城乡连接处和镇街连接点的交通规划,为城市发展留足空间。依法加强规划监管,切实维护其权威性和严肃性。

以打造精品为着眼点,高标准抓好事关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的重点工程。坚持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艺术质量并举,力求建一个工程、出一个精品、留一个亮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道路工程,在完成河滨路、福海路两条纵向道路综合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成龙线福山绕城路建设,实施南山路、城里街、县府街、汇福街等城区主干路整体翻新改造,构筑畅通、快捷的城区路网系统。景观工程,主要搞好福海路、福桃路两侧及西拓区、发展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和信息产业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公共绿地面积57万平方米;完成银河广场主题雕塑及草坪灯、喷泉的设计建设,打造河滨城市新亮点;争取启动智能化环保电动公交车示范线路,为引进电动车整车项目奠定基础。市政工程,加快推进热电站和天然气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对城区的集中供热、供气。旧城改造工程,集中实施福海路两侧区域及部分城中村改造,吸引国内外知名房地产企业进区落户,高标准建设东方明珠、惠景文园等一批现代化居民小区,全年房地产开发面积1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亿元。

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高水平搞好城市经营与管理。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做活城市资产经营文章。年内集中实施福海路两侧及沿夹河区域的土地储备与经营,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在全区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突出抓好河滨路、福海路以及广场等路段和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整顿城区马路市场和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行为,探索建立“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规范完善物业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提高个人素质,共同创造、自觉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高速度推进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按照“沿夹河流域向南拓展新城区”的城建思路,加快清洋、福新、门楼、高疃四个镇街与城区融合步伐,重点实施道路改造及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基础设施配套,拉开与城区对接的框架。回里和张格庄镇根据全区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倾力打造城镇亮点,不断增强城镇吸引力,争取在短时间内改变城镇面貌。

(五)突出“文明城市”和“平安福山”创建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建设全国全省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推进道德促进、文明行业和“诚信福山”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开展“激情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创建“平安福山”为抓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群防群治网络,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深入做好社会政治稳定“三个超前介入”,积极稳妥地化解各类矛盾,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结合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为民服务水平和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能力。

按照统筹协调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强化高中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探索建立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筹办沃尔夫斯堡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探讨与国内高校合作办学。加强以优质服务为重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区医院病房楼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档次。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力度,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探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完善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开展“爱心捐助”等社会互助活动,千方百计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帮扶失业职工和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与危险源监控,严防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发生。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继续抓好史志档案、环境保护、双拥共建、防震减灾、国家安全、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继续抓好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实事工程,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搞好规划选址与建设方案,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万平方米,改善城区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住房条件。

2、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完成5个镇街10个村庄自来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群众饮水状况。

3、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和收费行为;进一步搞好中小学布局规划;开工建设实验中学综合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完成东华小学扩建工程,扩建校舍面积3500平方米,解决河滨小区、银河小区等居民小区儿童入学问题。

4、建立完善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全区建成以艾滋病为重点的传染病综合监测、检验和网络直报系统,加强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示范化门诊建设,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5、投资1000万元,实施城区地下管网疏浚和南部新城区污水管网二期工程,有效改善夹河水质。

6、落实对种粮农民直补等各项支农政策,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

7、启动建设7万平方米的寰宇嘉诚广场和天创商业广场,培育集大型超市、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中心,方便群众购物,繁荣消费市场。

8、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硬化农村公路30公里,通村率达到95%,更换客运车辆10部,进一步改善城乡交通条件。

9、继续做好职业教育财政补助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区财政安排200万元,对在区内职业学校学习的福山籍学生实行财政补助,对园区征地村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赶超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必须认清形势,自我加压,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思路、科学的行政方式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为民、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不断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强化赶超意识,坚持跨越发展。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务必抓住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区委的战略部署,以更大的魄力定位发展,更宽的视野谋划发展,更快的速度推进发展, 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奋勇赶超。要站在更高的起点解放思想,从更深的层次查摆问题,坚决破除“小干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和甘于落后、安于现状的行为障碍,真正在反骄破满中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在攻坚克难上开辟新境界,在奋力赶超中探索新思路,始终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进取动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化大局意识,坚持团结协作。团结是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干事创业、赶超发展的力量之源。政府各部门要继续发扬讲大局、讲团结的作风,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坚决克服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不良倾向,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想问题、办事情,精神上高度集中,工作上紧密配合,步调上协调一致,形成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强化宗旨意识,坚持执政为民。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实现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需要、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特别是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弘扬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精神,坚持深入基层、靠在一线,抓重点搞突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强化纪律意识,坚持从严治政。纪律是维护形象、保持战斗力、实现政府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要严格自律,正确行使权力,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大力提倡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作风,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加强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建设,防止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加大行政监察力度,重点解决行政不作为、滥作为等问题。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广泛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中心的职能作用,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努力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各位代表,福山已经踏上了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还将面临更直接、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尽管还会遇到更严峻、更复杂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中共福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拼搏进取,团结奋战,夺取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更大的胜利!

篇二 2023政府人员述职述廉工作报告1700字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硕果累累同时充满沧桑的一年。感谢在2023年我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们,感谢在我一路走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成长和平稳度过难关。

在工作上,我也做到尽心尽力,虽然完成的不是很出色,但是总体还是完成任务了,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扬。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部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认真对待工作,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现把2023年度述职述廉工作报告如下:

一、始终坚持廉洁奉公

1、把清正廉洁作为自己从政的座佑铭,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干事,老老实实为公。一是积极组织参与党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加强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自己明辩事非的能力。能够与部领导和各位同事始终精诚团结,互助互进,模范坚持工作制度。二是经常收听收看有关反腐__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做到防微壮渐,警钟常鸣。三是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今年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谢绝吃请等不正之风。

2、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能够严于律己,做好廉政建设。一年来,我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对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强化防范监管措施。

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我认真学习领会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坚持全面系统的学习,坚持做到了自觉参加部里的每周一、周五下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讨论,积极认真学习领会“三大实践”活动和“三新大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整改等几个阶段又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坚持每晚收看中央新闻联播,工作之余坚持读书阅报,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学电脑知识,坚持学习与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重点学习了“十七大精神”、“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我自觉以知识和理论来武装头脑,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准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三、求真务实对待工作,不断创新开拓新局面。世界上一切难事,最怕认真二字。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所负责的舆情信息调研工作和网络工作中去,认真思考,尽职尽责,与同事团结协作、扎实工作,所负责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信息调研工作。今年,通过下基层调研,看永城人发表的网络民意、与乡镇、局委等信息员同志座谈交流,全年共组织写了1调研报告。

2、舆情信息工作。今年共向中宣部报送舆情信息达800多篇,被采用信息2,其中中央领导批示,中宣部发业务通讯单篇,处在全国前10名的位次。共向省委宣传部报送信息500多篇,被省委宣传部采用,位居全省前列。

3、网络工作。负责了完成今年__新闻网与__网链接。加大了对__网吧的整顿工作。通过联合消防、公安、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对__的网吧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切实解决了这些问题,为__创造了良好的上网环境。加大了对网络的监控工作。认真制定并实施了24小时网络监控值班制度,并身体力行,做到了能够及时发现有关__的负面报道和言论,认真进行事实核查,公布事实真相,对造谣的报道或言论,通过与相关网站负责人汇报协调,更正或删除近百条。

4、其他工作。成功负责组织了“__杯”第二中国围棋名人战,组织策划了广场真人走棋秀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完成了电视直播。

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在这个地方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因为这不仅是属于我个人的,更多的是属于大家的。我知道在未来的一年中,我还是会做的更好的,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完全的适应了社会,也许你会说我事故,老态龙钟,可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还是平常一点比较好。

在将要迎来的一年中,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反腐__,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我们的反腐__工作也很重要,我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去的更好的进步的!

谢谢大家!

篇三 东胜区政府工作报告135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__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八届三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6.8亿元,增长6.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下降9.8%;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新口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6亿元,增长8.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6302元,增长7.7%,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突出保稳定,有效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持问题导向,对房地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信访维稳等多重风险综合施策、联动解决。启动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率先推行异地现房安置模式,采取兼并重组、协调融资等综合措施,统筹解决回迁安置、商品房逾期交付、存量房消化等难点问题,全年开复工房地产项目104项、开复工率达78%,完成回迁安置3509户,消化存量房93万平方米。联动化解政府债务与金融风险,通过压缩支出、处置国有资产、转接贷款等方式,累计化解政府性债务超过100亿元,协调金融机构给予贷款重组、展期降息等金融政策支持,为121家企业协调融资50亿元。集中化解民间借贷风险,强化“打非吸”工作力量,切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狠抓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实行县处级干部担任信访局“第一局长”工作机制,集中化解信访难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台账管理、问题整改常态化工作机制;启动“数字环保”工程,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公众安全感和居民幸福感指数测评居全市首位。

(二)突出稳增长,产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转型,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包联、定期调度工作机制,8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7亿元,非资源型产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85%,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和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奇瑞瑞隆发动机、变速箱项目投入试产,京东方液晶显示项目实现量产。煤炭电子交易量达1.5亿吨、交易额突破220亿元,在全国正式发布鄂尔多斯动力煤价格指数,煤炭交易区域性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取得破题性进展,新增电商800户、销售收入达4.2亿元。全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64万人次、实现收入55亿元,成为自治区首家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区),被评为最美中国·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突出抓改革,转型发展内生动力逐步激发。出台一系列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的改革措施,率先推行公共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和“三证合一”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制度,取消1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271项审批事项转为服务事项,出台36条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举措,新注册企业1737户、个体工商户6272户,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全面落实“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就业圆梦行动计划”,建成创业孵化园7个,启动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科技孵化等创业项目500个,以创业带动就业5760人,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成为自治区首批创业型旗区。企业间主动“抱团取暖、联合发展”,部分企业率先迈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第一步。

(四)突出惠民生,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情况下,全力保障民生投入。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方便群众和完善功能上,建成平安街、松林路等11条市政道路,完成78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新增绿化面积142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投资1.1亿元,集中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超过6000万元。新投用10所学校和幼儿园,推行阳光分班和校际联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成为自治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加快医疗卫生三级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4家医院托管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城区率先实现无线网络免费全覆盖。推出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等一批文艺精品。开辟便民早夜市28家,启动铁牛绿港、伍佰速等近100家社区便民超市,日用消费品同城配送网络逐步完善。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

(五)突出转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物业管理、物价稳控、效能提升等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对征集和查摆的问题逐项督办销号,一批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四风”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厉查处。厉行勤俭节约,改进会风文风,累计清理腾退办公用房2.6万平方米,封停公务用车930辆,“三公”经费下降23%、常规性经费减少20%,清理规范性文件356件、议事协调机构220个。深化政务公开,44个执法监管部门、20个窗口服务单位全部公开权力清单、服务流程,政府形象和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东胜区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实现了艰难奋进。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几大班子、各界企业家和全区各族人民艰辛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一年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的各位代表、各界企业家、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与区域风险交织叠加,受市场需求不振、财务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支撑带动项目匮乏、项目储备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社会资金流动性不足,地区消费需求下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运转、保民生、保基本的难度持续加大,政府和企业融资偿还风险日渐加剧。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民间借贷、涉法涉诉案件等突出矛盾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干部和企业思想转变还不到位,发展信心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再次创业劲头不足,各级领导干部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突破常规抓工作的作风还不过硬,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廉政建设水平仍需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性面对,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__年工作安排

当前,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征。新常态有新挑战,更蕴含着新机遇。一是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了发展新机遇。国家在简政放权、财税金融、法治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将加快推进,我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资源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支持东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重点在产业培育、税源建设、债务化解、房地产、民生保障、政法工作等方面给予东胜政策和资金倾斜,鼎力支持东胜转型发展、攻坚克难。这一系列政策机遇,为我们克服当前困难和推动长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二是坚实的发展基础构筑了竞争新优势。过去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区成为全市城市功能配套相对完善、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产业发展相对充分的核心区,是区域性交通、金融、信息、人才、科技中心,我们完全有优势、有条件、有能力率先推进转型发展。

三是强大的合力凝聚激发了创业新动力。经过这一轮的危机洗礼和问题倒逼,我们推动转型发展的共识更加凝聚、信念更加坚定、思路更加清晰。不发展就没有出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在进一步推动改革发展中加以解决。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在突破思维定势中闯难关、过险滩,拿出不服输的骨气和再出发的勇气,拼出东胜发展新格局,再铸东胜发展新辉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个表率”为统领,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稳住民生保障、稳控风险隐患,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产业集群规模融合发展、推进品质城市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08亿元,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与去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7亿元(新口径),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569元,增长9%。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集中精力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狠抓改革攻坚,着力激发转型发展动力活力。把改革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集中推进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改革,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

创新财政运行管理机制。本着“立足区情、统筹平衡、搞活机制、促进发展”的原则,改革完善现有财政管理模式,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从严从紧从细、分类分级分标准编制财政预算,提高预算精准性。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全区各级单位全部公开公用经费、项目经费,除重大特殊事项外,不再额外审批追加财政资金,杜绝超预算拨款,切实强化预算执行。加大专项资金兑付力度,力争兑付率超过70%。实行分级预算管理,推进各园区、镇、街道和区直部门财权与事权相对等,推行“收入共享、支出定责、分区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运转效率。探索建立重点税源企业与财税机构信息共享系统,强化动态监管,准确掌控税源,及时组织入库;挖掘资源清理、煤炭运销、属地注册等潜力,协调现有属地注册的企业集团加大总部结算量,稳定重点税源。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细化财政支出标准,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重新梳理整合各项惠民政策,集中有限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工资,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群众的好日子。

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照“政企分开、科学分类、自主经营”的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整合重组,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对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强化企业年度经营责任审计,实行经营收益按比例核算上缴,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完善国有企业收益收取办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依法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国有资产处置、出借、出租收入的征收管理,提高空置房等闲置国有资产的统筹利用率,盘活存量资产。将矿产资源、土地、公共广告资源等优质经营性资产划入国有企业,增加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债务消化能力。探索采用“资金池”等方式,集中管理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大幅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改进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梳理现行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加快“废、改、立”工作步伐,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建立一整套规范有序、上下衔接、效能突出、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破除弊端,消除内耗,提高效率。推进部门职能下沉,强化公共服务、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和市政基础保障等属地监管职能,强化镇街道民生服务、综合执法、矛盾化解、公共管理等队伍建设,逐步理顺区直部门与街道、社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选择区直单位探索推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工作机制,支持公安机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警务运行机制,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赴企业、进社区、到公共服务行业一线服务锻炼,建立健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二)突出矛盾化解,着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以底线思维、法治手段,向化解区域性风险精准发力,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集中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回应群众期盼,统筹解决房地产领域积累的关联矛盾,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有序。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争取棚改专项贷款,通过以旧换新、异地安置方式,优先改造群众需求迫切的棚户区,确保有住房刚性需求的棚户区居民完成安置。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商品房逾期交付矛盾化解力度,启动实施在建项目三年推进计划,实行市区两级四大班子领导包联重点房地产项目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手续、优先化债、协调融资和设立项目资金共管账户等综合措施,帮助和督促企业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房地产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联合自救,千方百计启动在建项目建设;依法打击购房合同违约行为,切实保障购房群众切身利益,帮助企业解决预售房尾款回收难问题。综合运用行政、司法手段,强力督促企业解决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遗留问题。集中化解建筑领域遗留问题,加快完成已入住居民小区产权证办理工作。

集中化解政府性债务。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依法合规”的原则,强化债务归口统一管理,加大债务认定力度,加快与企业清算认定工程欠款、土地合作开发等方面的政府性债务,锁定债务规模,公开债务情况。将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设立偿债准备金,分解分化债务偿还责任,严格按照偿债计划及时兑付资金。积极拓宽偿债资金来源渠道,全力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通过资源资本化、资产拍卖、股权合作等方式,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组织储备一批政府收益项目,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债券,协调金融机构将短期高息贷款置换为长期低息贷款,缓减政府融资偿还压力。以化解与政府关联的多角债务为突破口,探索通过政府债务直通兑付的办法,将化债资金的支付延伸至各行业企业、商户和个人,以有限的化债资金最大限度的激活消费市场,发挥资金的放大倍增效应。

集中化解金融和民间借贷风险。严格防范企业金融风险,强化政银企联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入研究自治区银行业支持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主动对接各大金融机构,力争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增加社会资金流动性;积极帮助暂时困难的企业协调争取贷款展期、利率下调等政策支持,缓减企业还贷压力;依法重拳打击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等行为,保障地区金融秩序稳定;对一些亏损严重和资不抵债、难以生存的企业,依法启动破产程序。以啃硬骨头的劲头攻坚民间借贷矛盾,强化公检法联动解决措施,出台细化统一的立案标准,制定依法处置流程,加快案件审理和资产处置进程,进一步保障广大受偿群体公平、透明、依法受偿。

集中防范社会诚信风险。启动公平正义东胜建设,政府带头践诺履诺,凡是作出承诺的惠民实事必须兑现,凡是列入计划的重点工作必须落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将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打非吸”案件处置、政府债务偿还、资产收购等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和矿产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依法细化规范流程,堵住暗箱操作漏洞,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让老百姓和企业家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搭建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公用信用查询、失信公布“三大平台”,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构建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建设诚实守信之城。

集中防范社会面风险隐患。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矛盾的水平,落实“诉访分离”工作制度,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通过诉讼、仲裁、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推动矛盾分解、分化、分流,强化职能部门和镇、街道矛盾稳控化解主体责任,确保矛盾不上交、案件有人管、问题能解决。深化“平安东胜”建设,推进“技防城七期”建设,将专项打击、整体预防与动态管理同步推进,把传统方法与科技手段充分结合,提高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管控水平,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隐患排查整治、定期调度、台账管理、签字背书、督办销号工作机制,加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和专家诊断力度;围绕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全市农畜产品检疫检验中心,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突出抓好校园及周边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市民饮食用药安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坚持稳中有为,着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抓项目、扶企业是稳增长、保发展、促转型的关键和核心,要突出抓好项目引进、建设和企业服务,更加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夯实经济增长基础。

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强化项目跟踪服务,抓好重点项目问题调度,逐项解决立项审批、征地拆迁、融资贷款等制约问题,集中推进100项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对已引进项目进行全面的效益评估分析,对市场前景差、发展潜力弱和税收贡献小的项目逐一清理清退,重新分配要素指标。强化项目资金保障,通过争取专项、资产拍卖、协调融资等方式,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年内争取专项资金不低于10亿元、筹措各类资金突破30亿元,确保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项目如期实施。强化项目引进力度,围绕产业政策、发展定位和市场规律,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依托东胜现有资源和优势,鼓励本土企业参与招商引资引智,紧盯电子商务、绒纺加工、装备制造、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小商品制造等重点产业,主攻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努力引进经得起市场考验、具有良好前景、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树立全员招商工作理念,实行区直部门与园区联动招商机制,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最大限度的调动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采取分组招、定向招、蹲点招、产业配套招等方式,通过区域合作、推荐展销、技术合作、土地入股等措施办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引进项目10个以上,力争引资规模突破200亿元。

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经济发展的活力始终在企业、在社会、在市场主体。要坚定非公经济主体地位不动摇,真正让非公经济“坐正席、唱主角”,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尊重、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对民营企业给政策、给空间、给舞台、给地位,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一是要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深入实施“服务企业工程”,开展“惠企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梳理各类惠企政策措施,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敞开大门把优秀企业家“请进来”,设立政府“企业家会客厅”,实行政企联席会议和定期座谈制度,主动倾听广大企业家的意见心声,将民营企业所求、所需、所盼,转化为政府的一项项具体政策措施,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二是要打造环境“洼地”。推动政府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坚持“非禁即入”,编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放宽放活市场;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除各级政府从严从紧管理审批的项目外,探索推行项目“零审批”改革,将没有实质意义的审批事项全部转为服务事项,从根本上解决多环节审核、多人签批的问题;大幅减少行政干预,推行综合执法,避免多头重复检查,更多依靠行业协会自律和管理,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让企业家腾出更多精力抓主业、搞经营。三是要推进企业“再次创业”。用足、用好市委、市政府给予东胜的差别化扶持政策,在中小企业转型发展、高新技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绒纺振兴等方面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资金,帮助企业培育市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互补能力强、吸纳就业多的中小企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东胜制造企业,真正掀起大众创新创业热潮。

(四)立足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发展、融合发展。坚定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抓产业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赢得增长、质量、效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促进装备制造、绒纺产业延伸配套上规模。依托汽车装备、能源装备、电子产品制造、绒纺加工等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延伸配套、做大规模。做强汽车产业链条,推进装备制造基地与铜川汽车博览园联动发展。完成奇瑞m7、g6中高端车型生产线搬迁,确保奇瑞发动机、变速箱项目实现量产,提升精功恒信、中兴特汽产能,完成新能源汽车改装、工程机械二手交易市场等7个汽车服务项目建设,年内生产各类汽车10万辆,发动机2.8万台和变速器1万台,零部件本土配套率达60%,汽车生产销售收入突破140亿元。延伸能源装备和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条,启动京东方、新兴重工二期项目建设,重点围绕煤机、电机和煤化工辅助机械耗材等制造业,引进配套生产项目,力争云端科技、恺毅光电等5个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年内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80亿元。借力“鄂尔多斯”品牌效应,深入落实《全市振兴羊绒产业发展政策意见》,扶持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做大做强,完成鄂绒粗纺二厂建设,建成绒毛检验检测中心、绒纺产品研发中心、原绒及绒纺品交易市场。制定科学严密、适用有效的羊绒产业奖补政策,吸引在东胜区内外注册的绒纺企业向现代羊绒产业园集聚,实现绒纺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年内生产羊绒制品400万件,培育绒纺电商100家,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力争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全面振兴绒纺产业和民族工业品牌,打造“世界级绒纺城”。

促进煤基产业转型升级上档次。煤基产业在稳定经济中起着巨大的回旋和托底作用,必须主动找出路、稳市场。稳定煤炭产销,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营改增”等政策措施,加强与中央企业、周边地区协调联动,深化色连一矿、李家壕等已建成矿井与大型发电企业的对接合作,千方百计保质、保量、保价,年内煤炭产销稳定在7000万吨。抓住“北电南送”电力通道建设契机,推进煤生产向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伊泰、国电等热电联产项目核准,推进大东联、伊泰塔拉壕等大型坑口电厂和换流站落地建设。做大煤炭电子交易市场,推出“鄂尔多斯煤”标准化产品,逐步吸引全市煤炭企业进入平台交易,推动煤炭交易向信息、贸易、金融等节点衍生,引导煤化工、硅铁等大宗工业产品进入平台交易,建设辐射西部地区的电子交易中心。

促进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上台阶。加快休闲旅游产业与现代商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打造避暑休闲度假旅游集散地,积极促进旅游业由门票收益向劳务收益转变。深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区,启动运营旅游集散中心,规划改造3处大型旅游购物中心、10处特色餐饮中心、20家旅游主题酒店,重点打造3处城市集中休闲片区,将吉劳庆川、动物园、植物园等资源整合开发,集中打造“休闲运动一条川”,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构建休闲体验产品体系,积极建设体验式旅游先行区。支持建立鄂尔多斯旅游产业联盟,实现营销策划、产品研发、城市宣传一体化推进,力争全年游客数量突破200万人、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创新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发展健康养生、疗养度假、康体保健等产业,推进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

促进商贸物流创新业态上水平。发挥东胜城市核心区优势,吸引人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集聚。做大工业物流,围绕全市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产业,抓好上下游配套协作。引进天津十方物流,强化罕台川等3个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现有矿山机械经营户,建设煤化工辅助原材料、矿山机械、电器元件等大宗物资采购平台和分销中心,逐步打造全市工业物流集散地和配套服务基地。集中培育电商物流,积极建设全市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区。围绕铜川汽车博览园、宏业快递园区等商贸物流园区,加快物流仓储、分拣中心、中短途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电商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完善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等配套服务;搭乘“淘宝·鄂尔多斯特色馆”电商快车,将绒纺制品、民族工艺品、绿色农畜产品等名优土特产销往国内外,年内带动20__户电商集群发展,电商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东兴、易兴、万家惠等专业化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动发展;鼓励本土商贸企业通过兼并、联营、特许加盟电商等方式,进入连锁品牌经营领域,引进全国各类名优商品实体体验店,积极推行网上订单与实体店体验、传统销售与网上商城同步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努力建设西部商贸物流集散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亿元,增长11%。

(五)推进品质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主动融入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在抓配套、优服务、强管理上下功夫,走集约高效、舒适宜居、城乡一体发展之路。

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按照“多规合一”的城市建设管理思路,推进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布局,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建设,城市管理一体化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配套。抓好市政公共设施保障,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续建的原则,梳理压缩城市建设项目,集中推进呼准鄂铁路、国道210改线、东康快速路改扩建等交通干线建设,完善供水、排水和污泥、垃圾处理等基础配套工程。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减少城市运行成本,制定实施城市节水、节电等节支措施。运用“ppp”模式,转变城市园林、环卫等公共服务管理方式,探索推行由行业部门主管、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门店分片负责、分片维护的办法,细化责任管区,创新城市基础服务保障机制。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无线网络城市二期工程,挖掘整合“数字东胜”资源,搭建城市智能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将物业服务管理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点,从解决小区工程质量和设施配套等源头工作抓起,狠抓在建小区工程监管、新建小区功能配套、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夯实物业服务管理基础;从创新工作机制抓起,推行物业菜单式、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模式,提高优质物业覆盖度,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抓好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国家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和国际健康城市创建工作。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围绕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立足绒纺、酒业、食品、制药、养老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配套加工企业,拓宽转移农牧民就业渠道。设立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特色农畜产品行业协会,鼓励引导农牧民围绕副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经济作物、规模养殖等产业,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加工场地、统一监管食品安全、统一组织销售;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专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高度重视留守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围绕“六位一体”、“三项建设”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投入9000万元建设资金,集中打造泊江海子折家梁村、罕台镇九成功村等6个重点示范村,改造500户农村危房,实施15公里街巷硬化、200公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1200人安全饮水、2200户观看数字电视问题,改造建设1处村卫生室、4处文化活动室、4处便民连锁超市,让留守农牧民享受同城化的公共服务。完成农村土地、草牧场确权及基本草原划定工作,通过土地流转、宅基地和林权抵押等措施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大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清违治乱和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三年计划,创造高品质发展环境。

(六)坚持兜牢底线,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经济越是下行,财力越是紧张,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民实事。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力保持就业稳定,集中解决好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和困难家庭就业,重点为弱势群体提供“零租赁”市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年内新增就业7500人,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

深入落实养老保险并轨、医保“三保合一”等政策措施,确保民生基本保障投入只增不减,实现社会保障政策能兜底、可持续。更加注重“产业+金融+救助”扶贫模式与送服务、送温暖、送政策充分结合,实现扶贫工作由“分散型”向“精准式”转变,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建立困难家庭和群众动态台账,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救急难”临时救济,切实帮助特殊困难群众应对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真正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提升公共服务软实力。发挥软硬件环境优势,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民生工作重点,作为集聚城市人气的重要抓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成2所学校建设,全面实行学区制,全区划分四大学区,推行“一校两址”、设立分校等多元办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资源、教师培养、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一体化运行;依法取缔不符合办学标准的未注册民办幼儿园,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公助教师等方式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实行绩效管理、竞争上岗和定岗定编不定人的管理模式;推进区级以上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人才、技术、设备共建共享;持续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彻底清理“黑诊所”等非法行医机构。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意见和实施目录,重点依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举办市民文艺选秀、原创音乐展示、徒步旅游等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启动实施东胜区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足球场地统筹利用,筹划举办足球校级联赛、社区足球联赛等活动,引导全民参与、全民运动。

同时,我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举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统一部署,主动服务、认真筹备,扎实做好场馆布置、赛事承办、接待住宿、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为民运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完成新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全区上下要凝心聚力促转型,开动脑子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转型发展强大力量。

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出台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开展政府决策第三方合法性评估和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做到政府的各项决策有法可依。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推进“__普法”。贯彻执行人大及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要始终践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越是在困难时期、关键时刻,越需要勇于攻坚、善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强化创新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打破传统思维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在深化改革、风险防范、服务企业、民生保障等关键环节出新招、出实招,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工作状态,率先找出新办法、实现新突破,率先在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强化责任意识,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勇挑重担、主动碰硬,拿出东胜干部历来敢想敢干的拼劲、敢于担当的勇气,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一步一步推进、一项一项突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

要始终强化一抓到底的工作执行力。树立抓落实是本职,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不称职的理念。通过抓具体、具体抓推动抓落实,将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将每项工作具体为可量化、可调度、可督查、可考核的目标任务,使各项工作任务都有具体人抓,都有完成时限,都能考核评价,通过时时抓落实,事事抓落实,树立一批示范单位、突出领导、优秀干部。强化问责力度,采取“责任链”倒查,以“不落实之事”追究“不落实之人”,坚决纠正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应付工作的消极态度;坚决查处执行不力、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行为,严肃查处和曝光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干部,形成脚踏实地、扎实干事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要始终保持清廉干事的良好形象。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和市区两级配套规定,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驰而不息转变作风。把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把手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把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严格干部日常管理,自觉守规、守纪、守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制度,政府班子成员既要抓好本职工作,更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既要管好自身,更要抓好分管部门班子、带好队伍。加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彻底根除“功过相抵”的错误思想,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审慎态度对待权力,不存侥幸心理,不越雷池半步。强化权力监督制约,重点对工程造价、项目建设、大额资金支出等领域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探索向下延伸审计、监察工作触角,分级分片向基层派驻审计、监察机构,强化廉政__根基。

坚持“零容忍”态度,对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厉查处,以铁的纪律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倍加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倍加凝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前进动力,振奋精神,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奋力开创东胜新常态下转型发展新局面!

东胜区政府

篇四 荆州政府工作报告5000字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荆州经济增量提质、社会全面进步之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深入实施壮腰工程,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快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80.5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为23.4:44.6:32;固定资产投资1571.1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1.4亿元、增长13.3%;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2亿元、增长2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8元、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5元、增长11.9%;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一)坚定不移壮产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工业经济质效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连续24个月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利润118.1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110家、达到1110家;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家、达到29家,纳税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家、达到6家。华讯方舟、伟特电子、高田汽配、中联重科、中纺油脂、天银循环、白云边扩能、长江医药、祥锦汽配、华中玻铝、长利玻璃等项目进展顺利,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260亿元和135亿元。监利-江陵家纺产业新纳入省重点扶持成长型产业集群。

农业发展活力增强。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粮食新增产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居全省市州之首,淡水产品、油菜籽产量继续排名全国市州之首。监利县、公安县、洪湖市荣获“全国产粮大县”称号;监利水稻工厂化育秧模式领先全国。全市争取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资金8亿元,建设规模53万亩,居全省第一位。

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商贸物流业繁荣活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新增357家、达到1027家。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型业态发展迅猛,快递业务量、电商交易额分别增长92%和58%,两湖绿谷电商销售突破140亿元;万达广场、绿地之窗、义乌小商品城等城市综合体建成营业,催生了荆州商业新格局。全市港口年吞吐量2850万吨、增长8.9%。文化旅游业稳步发展,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完成,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纳入省径战略实施,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关公文化园、九老仙都等景点景区建设加快,全市旅游总收入137.7亿元、增长23%。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连续7年被评为省“a级信用市州”;新增贷款173.2亿元,增量居全省第三位;多层次资本市场卡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菲利华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能特科技资产以定向增发方式整体上市,金科环保在“新三板”挂牌,打破近20__年来没有企业上市的局面。

(二)持之以恒抓项目,发展基础盔一步稳固。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蒙华铁路可研报告、荆州机场选址和华电江陵电厂项目得到国家批复,沿江铁路、荆沙铁路扩能改造、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沙公高速开工在即,荆州长江公铁两用桥、荆江航道整治进展较快,引江济汉工程通水通航。江北、洪监等6条高速公路同步施工,江南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松滋、石首无高速公路的历史;荆松一级公路建设加快,荆州区旅游公路、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项目启动建设,完成交通投资132.5亿元,超过“__”时期交通投资总和。荆江大堤综合整治、荆南四河堤防加固等水利工程投资21.7亿元,电力建设投资5.3亿元,均为近年来新高。第四代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信号覆盖面走在全省前列。

园区建设力度较大。全市开发区、产业园区新拓展面积4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6亿元,入园企业新增232家。荆州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亿元、增长50%,上海大道、曙光大道建成通车,“三纵七横”路网格局更加完善;华中农高区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14个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步推进,太湖大道、农高大道建成通车;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稳步推进,楚都大道、凤凰大道开工建设。洪湖市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新滩工业园,荆州区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沙市区锣场工业园、江陵县沿江产业园、松滋市临港工业园、公安县青吉工业园、石首市金平工业园、监利县城东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步伐加快。

招商引资突破千亿。全年实际到位资金1040亿元、增长40.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家,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12.7%。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55个,其中工业项目237个,荣成纸业、昌泰纸业、中航粮油、琅日纤维、腾国迅硅能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荆州,通宇通讯、荆龙汽配、顺昌科技、宝龙纺织等21个项目当年签约落户并建成投产。

(三)借力省运建城市,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省运会承办精彩圆满。我们举全市之力,精心承办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赛事活动特色鲜明、安全节俭、隆重热烈,被省组委会授予“省运会承办突出贡献奖”、“体育道德风尚奖”。荆州市体育中心顺利建成,奥体中心、古城健身中心等场馆改造升级;3.8万人参演大型健身操“荆州动起来”,创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夺得金牌282枚,创历史最好成绩。省运会激发的“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团结协作、不断超越”的竞进精神,成为全面建设荆州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

中心城区品位提升。荆北、沙北、商务等片区建设提速,大城市格局全面拉开。市政投入19.5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57公里,楚源大道、明珠大道、天谷大道、凤凰路等主次干道建成通车;临江仙公园、明月公园、荆襄河湿地公园和西干渠带状公园绿地建成开放,新建城市公园绿地近100公顷。城管精细化综合考评全面推开,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开展“三禁两治”环保行动,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工作经验全省推广;实施生态引水工程,护城河、荆沙河等水环境得到改善。

小城镇建设管理加强。松滋市、公安县成功创建省径文明城市,洪湖市成为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荆州区弥市镇等13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重点镇,监利县新沟镇获评全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镇;沙市区岑河镇、石首市新厂镇、江陵县三湖农场等11个“四化同步”发展试点镇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改造农村危旧房5056户,新建通乡通村公路976公里,新增农村安全饮水人口57.8万人。

(四)积极稳妥促改革,内生活力进一步增强。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力度,市级行政权力减少38.2%,行政审批事项减少20.1%,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由483个精简到140个。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中介机构清理规范基本完成,公积金管理体制、县级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落实到位。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启动,江陵县整县推进工作考核位于全省前列。财税改革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财税征管体制继续完善。全市农信社改革圆满完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市场主体新增6.3万户、增长26.8%,总量达到29.6万户。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9家、达到89家,产值460亿元、增长16%。21项科技成果获省以上科技奖,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9.8亿元。中油科昊等5家企业获批省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索瑞电气等8家企业成为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试点。新设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组建了水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新增注册商标1307件、增量居全省第二。

(五)千方百计惠民生,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基本民生得到保障。政府民生性支出218.6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十件实事全面完成。全市新增就业人员8.9万人,扶持创业6288人,带动就业2.4万人。保障性住房开工35963套,基本建成19038套。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政策,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每月1566元。新建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5个、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290个。中心城区低保标准由每月390元提高到43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年1900元提高到2500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重大疫病防控不断加强,在册晚血病人得到免费救治。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洪湖市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沙市区、公安县通过省径验收;成功组建荆州职业教育集团。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省率先建成农村智能广播网;“石首跳三鼓”纳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洪湖湿地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荆州古城湿地公园、公安崇湖湿地公园纳入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开展“绿满荆州”行动,植树造林37.6万亩。计划生育政策较好落实,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3.5%。文明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我市荣获“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称号。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对口支援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机关事务管理、物价、扶贫、慈善、农垦、移民、供销、烟草、盐务、气象、档案、社科、史志、保密和无线电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平安法治建设强力推进,综治信访维稳成效明显,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网格化管理实现城乡全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中心城区抢劫、抢夺、扒窃案件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和执法满意度明显提升。松滋市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县市。积极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积案432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6.9%、7.8%、19.6%和7.7%。

(六)严肃认真反四风,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作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查问题、抓整改,清理“吃空饷”4417人,调减超标办公用房4.7万平方米,“三公”经费比上年减少26.5%;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公车私用等现象有效遏制,群众反映突出的“中梗阻”、政务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明显好转,一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违纪违法案件得到查处。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回应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时办结省径建议提案17件、市人大代表建议96件、市政协提案337件。政务督查、政务公开、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公众诉求得到及时处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审计监督和审后整改,行政行为更加透明规范。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是壮腰工程“三年见成效”之年。三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发展抓工业、围绕工业抓招商、围绕招商抓环境、围绕环境抓问责,全力推进“五路壮腰”,实现了“三个翻番”,收获了“四个千亿”,取得了“六个提升”。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三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相继突破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逐年提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可以说,壮腰工程阶段性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五年大跨越”、“十年大振兴”奠定了重要宝贵的基础,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竞进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克难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荆部队、武警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趋缓,经济较快发展的压力增大;经济总量不大,二、三产业发展不够,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地方财力仍较薄弱,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一定更加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荆州政府

篇五 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___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聆听___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精神和心灵的享受。总理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始终精神饱满、满怀激情,赢得了代表和委员的无数次热烈掌声。

___总理的报告通篇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既充分肯定成绩、全面

展示亮点,又大胆揭示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总理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三个方面,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理用“六个必须”点睛概括。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我们今后的工作应当继续坚持和倍加珍惜。

温总理同时指出,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是的,过去几年来,在各项工作取得突飞猛进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老百姓头疼的民生问题,比如物价居高不下,就医难、买房难、子女上学难等等,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和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事、好事、难事办好,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这种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的态度,令人感动。

温总理的报告既高屋建瓴,又贴近实际,达到了高度和深度的完美统一。尤其是在提到2023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连续用了“五个更加重视”,值得我们每一位老百姓深情期待和仔细体会。“五个更加重视”,明确了今后政府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五个更加重视”既体现了政府工作的延续性,也表明了国家一定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的决心,听了绝对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党和政府如此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我们对于未来的政府工作信心十足。

我们水文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相信我们的水文事业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篇六 2023年政府支部书记年终工作述职报告1300字

尊敬的政府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

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今天我作为村党总支书记向各位组长,党员代表,社员代表作一年来的述职述廉报告,请大家审议。

我自年8月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再次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以来,能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村群众,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使全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步骤要求快速发展,体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乡风文明、环境逐步优美,村庄卫生逐步清洁,全村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面貌,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认真执行落实好党的方针、政策

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百姓百姓一百条心。农村工作繁琐而复杂,开展农村工作我始终坚持二个原则,一靠政策,二靠群众。因为我们这一级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落实者,如何准确的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贯彻落实下去是关系到一个村的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所以政策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最大靠山,但最好的政策如果不能及时贯彻落实并使群众接受下来那等于零,所以让群众具有最大的知情权、参与权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最大基础,近年来我村涉及到一系列涉农惠农政策,像土保、农保、医保等,以及沪苏浙高速公路的建设,震庙公路的拓宽再拓宽工程、太湖区域供水工程、三里塘河坡建设等都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但由于我们能按照政策及时宣传落实好,没有一起因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而引起群众矛盾纠纷。作为一名村书记我从来不搞一言堂,一惯利用班子集体智慧,重大事项决策坚持在村两委班子会议形成初步意见的基础上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如建造村卫生室、小机房、修桥补路、鱼池的招投标发包等。我们都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再予以实施。充分发扬了民主、体现了民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不有收受、索取管理对象钱物的现象。

二、心系百姓、勤政为民

作为一名村书记我始终牢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村民选择我是信任我,我就要力求为他们都办实事办好事,多年来我经常到农户家串门、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急。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去年村里出资建造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彻底消灭了露天粪缸,铺设了1200米的水泥路,进行河道长效管理,成立专职保洁队伍,使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给村民创造了一个洁净、舒适的人居环境。去年我被镇评为吴江市卫生先进个人。

三、政务公开、体现民主

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开财务政务活动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多年来从不私设小金库、从不赌博,嫖娼,从不巧立名目吃请挥霍浪费村的经济,严格按照镇委关于发展村级经济协作费的考核意见执行,从不超支、从不挪用公款私存、从不坐支以及搞个人经商行为。始终坚持做到集体财产为集体所用,使集体资产历年增值。

四、扶贫帮困、持之以恒

历年来我们主动关心村里的弱势群体,年年走访慰问困难户,对一些生重病大病的困难群众给予经济照顾,对于一些因病致贫而读不起书的家庭给予助学补助,让那些普普通通的村民在细微之处感受着党的温暖。

篇七 2023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17000字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由于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尚未公布,暂时回顾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精彩回顾】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吉林振兴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在______、___总理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经历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标志性、关键性的大事、要事、喜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经济增长缓中趋稳。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增长5.8%、6.1%、6.3%、6.5%,总量达到1427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54.6亿元,增长5.3%。克服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效益下降等困难,地方级财政收入仍达到1229.3亿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04.3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46.5亿元,增长9.3%。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510亿元,增长10.1%。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340.8亿元,增长8.3%,占gdp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中轻工业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50%,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分别达到136.2万户、25.8万户,分别增长7.6%、19.8%。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克服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达到729.4亿斤,稳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继续位居全国首位。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并实施长吉图向东开放和面向环渤海向南开放双翼共进,“长满欧”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启动,扎鲁比诺万能海港项目进展顺利。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01元,增长7.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家玉米临储价格下调的情况下,仍然达到11326元,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52.5万人,比计划目标多2.5万人。同口径实现27.2万人脱贫。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人均403元、年人均2719元,分别增长8.3%、9.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达到1935元/月,增长12.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达到380元,增长18.8%。

一年来,我们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扎实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坚持定向精准调控稳定经济增长。我们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实省委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八千人大会”精神,开展项目“大巡检”活动,定期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进行调度,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千方百计稳工业,工业经济增长逐季回升。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抓好工业技改、棚户区改造等“五大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等“四大工程包”建设,重大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大幅提高。长春至珲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长春至四平改扩建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我省获批成为全国唯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15个城市建成廊体24.8公里。白城市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各项工程全面启动。积极培育信息消费、信用消费等热点,四平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获批成为国家示范基地,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00亿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长客公司美国马萨诸塞州地铁制造基地开工,支持一汽建设7个海外生产基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新认定摆渡创新工场等23个新型孵化器,一大批创新主体生成涌现。

(二)坚持多点发力促进结构性改革。围绕孕育新的动能,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医药健康、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2029.2亿元、2423.4亿元,分别增长13.5%、11.4%。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商业卫星组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315.2亿元,增长25.4%,“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增幅居全国首位。全省民航进出港航班达到8.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到1059.6万人次,分别增长13%、16.3%,增幅居东北地区首位。开展小微企业专项扶助活动,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8%。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启动向海湿地移民试点,抓好河湖连通等重点工程,湿地面积增加600平方公里;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总体规划正式出台,创新模式、转型路径更加清晰;全面启动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开工建设59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东部地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在启动4个国家首批试点的基础上,又有抚松县、梨树县、林海镇纳入国家第二批试点。开展18个扩权强镇试点,向带动县域加快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一批县(市)进一步放权,县域经济预计完成843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9.1%。

(三)坚持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______重要指示,全面启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实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000万亩,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320万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建成625个粮油高产万亩示范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0%。打造“吉林大米”品牌,大米平均销价提高7%,带动农民增收14亿元。启动4个国家级“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改善粮食仓储设施,新增有效仓容100亿斤。“粮食银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抓好新农村建设,建成108个美丽乡村。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到37个县(市)。土地流转面积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稳步开展。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延边州获批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落实省委部署,突出抓好政府承担的标志性、关联性重大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省市县三级政府权力清单全部建立并公布,政府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全省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证明由51种下调到9种,出台了30项激发社会创造创新活力、助推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审批时限整体压缩50%。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监管工作标准和流程更加规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模式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新登记企业达到2.48万户,增长36.2%,平均每天生成275户企业。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改革总体意见和配套措施。推动大成集团完成重组。全面启动厂办大集体改革,森工、吉煤集团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进展顺利。国有林场改革总体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林业局联合批复。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吉林省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并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战略推进。探索金融资本投资运营新模式,成立东北亚国际金融投资集团,村镇银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社会融资2709.8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609.4亿元,增长20.6%。新三板挂牌企业增加34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226.3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财税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购买服务、存量资金盘活、政府债务置换等取得新成效。长春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试点深入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现全覆盖。突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铁路、口岸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积极推进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珲春-扎鲁比诺-釜山航线正式开通。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民企吉林行”、“央企走进吉林”等活动,引进域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6829.8亿元、85.7亿美元,分别增长16.1%、12%。吉林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五)坚持民生工作优先。着眼托底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承诺的47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用于民生的支出2583亿元,占比达到80.3%,提高1.2个百分点。突出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率先在全国建立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开工17.5万套,开工率达到100.3%,基本建成15.2万套,40多万居民受益。解决了98.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34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全面启动,“大学区”管理覆盖91%的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各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开展。省科技馆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完善,传染病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生产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及时就地化解社会矛盾,信访受理总量、进京非正常上访数量分别下降40.4%和71.8%。推进平安吉林建设,严防暴恐现实危害,命案破案率达到99.8%。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边境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援藏、援疆工作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防、体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六)坚持加强民主法治和政风建设。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部,制定政府规章5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67件。长春市、白山市行政复议权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深化,政务服务网加快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保持了机构编制“零增长”、楼堂馆所“零开工”。整治乱收费、乱摊派等问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严格督导追责问效,层层传导抓落实压力。推进政务督查与效能监察、执法监督、行政问责、专业审计有机结合,敲钟问响,推动了各项政策部署落地生根。反腐__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以新风正气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2023年工作取得的成效,标志着“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确定的主要指标全面完成。主要是“跃上三个台阶,完成两个翻番,实现一个超越”。“跃上三个台阶”,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跨上万亿元台阶;地方级财政收入迈上千亿元台阶;粮食产量由568.6亿斤增加到729.4亿斤,登上了700亿斤台阶。“完成两个翻番”,就是“十二五”累计实现经济总量比“十一五”翻了一番;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比2023年翻了一番。“实现一个超越”,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跑赢了gdp增速。这些成就标志着我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为“十三五”开局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___、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作为、团结拼搏的结果,各个方面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解放军驻吉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中直各单位,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吉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对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认识不足、适应不够、主动引领不强,依然面临严峻困难和挑战。从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速不稳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动能转换较慢相互交织。工业持续回升艰难,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仍未成长为发展支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成本上升、亏损增加。投资缺乏后劲。受国际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进出口下降态势仍在延续。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平衡收支难度很大。从社会领域看,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安全生产隐患不少,大气污染和雾霾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农民持续增收乏力,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需要下大力量解决。从全面深化改革看,一些关联性改革推进不快,落实不力,改革红利没有充分释放。从政府自身建设看,政府服务亟待加强,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对上述问题,必须持续发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总体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紧紧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着力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实施依法治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7%,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2%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2%,化学需氧量等排放量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这些目标,是立足实际和可能,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各项指标,经过反复比较、综合权衡后确定的,既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高调控的弹性和科学性,又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改善、财政增长,为调结构、防风险、增强社会和市场信心创造条件。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克难攻坚,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按照中央要求,根据省委部署,牢牢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贯彻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关键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发展理念,保持发展定力,提振发展信心,集中力量解决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就一定会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第二,拓展发展路径。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传统路径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打破旧思维,认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发挥优势与释放潜能同步推进,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双轮发力”,引领好经济新常态。第三,增强发展动力。作为老工业基地,我省新旧动能转换艰难,新动能培育不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配置生产要素,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突出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国有资本的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省科技优势,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真正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第四,优化发展结构。我省传统产业供给能力较强,尽管增速放缓,但仍占绝对比重。必须强化科技创新,运用“互联网+”等新模式,推进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要遵循产业树规律,升级老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厚植新优势,从过去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第五,坚持发展宗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最大责任,也是发展的归宿。要坚持把民生作为“指南针”,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根本问题,确保民生托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六,改善发展环境。发展环境取决于政府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下大力量稳定经济增长。着眼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调控精准性,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强化投资、消费重要作用,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着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行动,抓好监测分析,加强要素供应保障,坚决遏制工业经济下行。突出重点企业,强化精准服务,逐户研究解决开拓市场、融资等困难。全面启动实施改善消费品供给、降本增效、制造业升级3个专项行动。针对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实际,切实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对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做好市场出清工作。

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强化投资补短板作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是突出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推进“五大工程”“四大工程包”等项目,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启动我省境内松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确保开工160公里。加快伊通河百里生态长廊工程建设。全面开工河湖连通工程,力争增加3亿立方米蓄排水能力。加快白城海绵城市建设。突出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油气管网、信息通信网、城乡配电网等设施建设。抓好长春至白城铁路等项目,开工长春轨道交通北湖线一期等工程,确保长春地铁1号线等建成运行。新开工东丰至双辽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续建靖宇至通化等9个项目,新增通车里程481公里。实施边防公路重点路段升级改造,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搞好松原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推进白城机场通航前的筹备工作,加快延吉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开工建设特高压扎鲁特变电站吉林配套工程。搞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等22项重点水利工程,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二是突出技改项目。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抓好长客高速动车检修基地等项目,争取启动小卫星、无人机等智能制造项目,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是突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相关项目。抓好市政道路、供排水等工程,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年改造完成13万套。

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加快培育消费热点。深入推进市场化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国家试点,放宽养老健康、医疗保健等市场准入。探索设立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增强中高端消费供给能力,吸引域外消费回流。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加强启明信息、欧亚易购等电商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商圈和智慧特色街区,完成吉林市国家级电商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和8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建设,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覆盖300个城市社区,快递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推出消费政策。落实支持住房消费、体育消费等政策,围绕绿色、信息消费等新兴领域研究出台支持意见。制定扩大农村消费的措施,鼓励欧亚等大型零售企业到县乡设立商贸中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切实增强消费能力。根据国家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持续改善消费环境。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长春市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和吉林市、延吉市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提高经济运行调控的精准性。创新调控方式,完善精准调控机制,增加精准调控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房地产去库存要综合施策:一是扩大需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好农民进城落户难问题;二是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和政府回购商品房等政策性安置力度;三是降低购房成本和购房门槛,取消限购政策,协调银行合理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和住房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研究松绑住房公积金政策,降低税费;四是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根据去库存的进度调节土地供应。粮食去库存要落实国家消化和转化库存政策,从供给端发力,支持玉米加工企业脱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流通成本,继续对粮食加工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完善粮食去库存政策措施;加快畜牧业发展,增加玉米过腹转化。汽车去库存要重点帮助一汽等企业,抓住国家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等机遇,加快销售现有存量汽车,重建销售体系。完善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措施意见,支持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节能型汽车的生产销售。

(二)下大力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按照省委部署,实施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确保改革措施真正落地。一是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既积极推进,又稳妥操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分类、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配套政策。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加快省属企业与管理部门脱钩。先在农业、林业、旅游等领域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制定监管清单和责任清单。妥善解决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配合和协助驻吉央企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面启动国有林区和地方国有林场改革。二是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启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在长春、白城、松原、梨树、龙井等地开展相关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模式。加快吉林信托、省农信联社等金融机构改革。抓住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契机,推进有条件企业上市,用好公司债、企业债等融资工具,力争直接融资达到900亿元,新增上市挂牌企业3户。加快建设长春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进设立省扶贫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吉林人参交易中心。三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激励约束机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继续做好债务置换和利用市场化工具,改善政府债务管理。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制定第二批目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营改增”和“营改增”后收入调整测算工作,推进省与市(州)、县(市)事权和支出责任制度改革。四是协调推进商事制度、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国有农垦农场、事业单位、价格机制、供销合作社、企业信息公示等重点改革。

(三)下大力量推进结构调整优化。搞好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支撑,突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进一步激发活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抓好重大标志性科技支撑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吉林一号”卫星商业化和产业化,全力打造民用航天数据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抓好吉林通用机械有限公司20台套机器人的生产。结合军民融合发展,支持长春光机所和长光集团推进专用无人机产业化,无人机产业产值增长50%以上。二是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东北师大和长春光机所、应化所抓好国家相关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和创办工作,力争在高分子复合材料、新药创制、动力电池、激光通信、稀土资源利用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扶持重点省属高校发展,提高科研攻关能力。三是完善创新平台和机制。搞好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建设,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新建3-5个院士工作站、10个中试中心。继续推进“两所五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加快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建设50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四是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宽带吉林”工程,确保网络“提速降费”政策落地。充分利用我省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电力供应的优势,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灾备中心等项目,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搞好辽源等“智慧城市”、白山“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创建。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和高端发展。汽车产业重点优化车型结构,推进奔腾系列纯电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投放新迈腾等10款新车型,实现省属产销230万辆。石化产业坚持大化工发展方向,支持吉林化纤年产5千吨竹长丝等项目建设,完成吉化汽柴油质量升级,吉化新增原油加工量110万吨。推进油气勘探重点转向吉林东部地区,吉林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超过50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快长春大成老厂区搬迁改造,推动建设中粮3万吨聚乳酸等生物化工项目,搞好酒精集团兼并重组,提高产能集中度。医药健康产业重点盘活全省丰富的药号资源,突出抓好40户创新主导型企业,培育5个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支持通化国家级医药高新区等建设。装备制造业重点建设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市航空产业园等项目,支持长客公司抓好俄罗斯高铁等订单落地,推动换热装备、农业机械等传统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旅游业重点实施“旅游+”行动,培育休闲农业等业态,启动组建吉林航空公司,推进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开发。全年接待游客增长17%,旅游总收入增长25%。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9大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快速增长。

集中力量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抓紧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汽车、轨道客车等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着力发展文化、健康等行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发展型、现代型转变。利用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实施的机遇,扩大信息咨询、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服务贸易规模,建好长春、吉林等服务贸易园区。推进长吉图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快递业发展水平。放宽准入条件,全面开放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进入金融保险业,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落实用电、用水、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降低服务业生产要素成本。增加财政投入,推动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省委要求,统筹推进东中西“三个板块”,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深入实施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战略,搞好内联外通、生态恢复等五大先导工程,滚动实施10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推进资源精深加工,提交和发现矿产地24处。深化与恒大等战略投资者合作,提高矿泉水、人参等品牌影响力。全面启动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加快建设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以国家级长春新区获批为契机,搞好哈长城市群、中部城市群建设。继续推进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抓好向海湿地生态移民试点,启动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打造新型能源基地。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做优做强。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争取把长春市等纳入东北振兴国家民营经济改革试点范围。启动“中小企业入规升级”行动,提升民营企业层次和规模,培育规模以上企业400户。新设省级创业孵化基地20户以上。实施“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和技能人才培训计划,确保培训3万人。全面提升“吉商”企业家整体素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四)下大力量统筹城乡发展。立足农业大省实际,坚持“四化同步”,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落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尽快捕捉大商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突出抓好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达到680亿斤。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试点,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调减300万亩。继续推进“粮安工程”建设,提升“吉林大米”品牌形象。打造12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扎实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抓好600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支持雏鹰集团400万头生猪、皓月集团200万头优质肉牛“养加销”一体化等项目建设,确保生猪、肉牛生产平稳运行。加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加快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村土地确权整省推进试点,规模经营面积占比力争提高3个百分点。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启动创业富农行动,支持农民盘活承包经营土地、林地等资源,进一步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继续实施新农村“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启动新一轮410个重点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房4万户、农村厕所10万户,继续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实施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全面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

扎实做好城市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探索走出吉林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着力打造长春、吉林大都市圈,加快长吉一体化进程。与哈长城市群搞好战略对接、规划衔接,将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等扩展为重要节点。实施好7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级示范城镇和扩权强镇试点等,适时总结推广经验。积极推进城市设计工作,争取长春市纳入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全面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和居住证制度,保障进城农民工享受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等权益。进一步细化具体落户政策,解决流动人口自愿进城问题。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完善道路、给排水等城镇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实施吉林市哈达湾等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改善城市环境。城镇的美化、绿化和亮化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大幅度提升。

(五)下大力量提升双向开放水平。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深度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不仅对外、也要对内,不仅“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一是扩大向东向南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长吉图战略向东开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争取中朝圈河至元汀界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继续实施扎鲁比诺万能海港等项目。抓好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平台。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加快南部开放大通道建设,推进四平、辽源、铁岭、通辽经济协作区,打造“长平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二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汽车、轨道客车等优势产能“走出去”,加快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开拓第三方市场。推进俄罗斯农牧业产业园区、中赞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园区等5大境外园区建设,实施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等21个重点项目。三是稳步发展对外贸易。启动出口基地提升工程,完善12个境外营销展示中心区域化市场功能,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建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提高边检口岸通关效率,完善进出口便利化服务。发展对俄、对朝边境贸易。扩大能源、资源类商品以及新技术、关键设备等进口。四是全力搞好招商引资。继续抓好重大活动签约项目落地,提高资金到位率。突出重点产业、重点园区等,实施精准招商,组织好“台资企业吉林行”“世界500强企业走进吉林”等经贸活动。实际利用外资、引进域外资金分别增长10%和12%。

(六)下大力量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美丽吉林。一是集中治理大气污染。启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80%以上的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加大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淘汰力度。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加快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细化工业企业限产停产等措施,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3%以上。二是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突出高耗能行业,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和水资源论证等审查制度,实施地热、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合理控制能源、资源消费总量。三是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清洁水体行动计划,持续改善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质。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全力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饮用水水质达标。加快伊通河、条子河等主要支流水污染防治。推进新立城水库等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四是搞好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推进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中部黑土地保护治理、西部草原“三化”治理、林地清收还林等工程,持续恢复生态功能。

(七)下大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委确定,今年实施十六个方面48项民生实事,确保民生链正常运转。

扎实搞好基本民生。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100%。新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20个。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覆盖“双困学生”1万人。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装备3000个多媒体教室。在6个县级中医院建设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为全省行政村每月放映公益电影1场。硬化行政村文化小广场200个。送演出下基层4000场。

突出保障底线民生。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推进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乡低保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15个贫困县农村低保标准适度提高比例。为3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康复训练和服务。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实现应援尽援。继续推进“暖房子”工程建设,实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0万平方米,同步综合整治老旧小区200万平方米。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30万人脱贫任务。

着力解决热点民生。加快大型燃煤锅炉除尘改造和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企业烟粉尘排放治理,烟粉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培树15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和示范园区。启动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光纤到户覆盖家庭950万户,新增100个行政村通固定宽带。长春、吉林、通化实现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新增更新常规城市公交车500辆。建设村级“一站式”服务群众平台3000个。

(八)下大力量加强社会建设。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和“大学区”管理,做好新一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验收工作,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推进高教强省建设,下放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高校分类管理和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做好吉林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搞好文艺精品创作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继续推进省文化活动中心、省美术馆、省档案馆、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建设。中国长春光学科学技术馆开馆运营。推动健康吉林建设,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启动实施普遍两孩政策。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冰雪体育运动强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和“百村万户”致富工程,搞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支持延边等民族地区和民族事业发展。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国防动员建设水平。加强拥军社会化体系建设,搞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推进老龄、妇女儿童、慈善、残疾人等事业,抓好人防、测绘、侨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法规警示教育、责任落实等“五大体系”建设,突出煤矿、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搞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地震防灾减灾等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打造吉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品牌。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快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暴恐犯罪、严重刑事犯罪、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等活动。强化科技管边控边,提升边境联合防控效能。落实属地责任,积极防范非法集资等风险蔓延。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关于《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2023-2023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建议,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通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征询社会各界意见以及专家咨询论证等,编制完成了《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主要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省委作出的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战略。把握四个原则,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相结合、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这些原则必须全面把握,贯穿于吉林振兴发展全过程。“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3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民生改善持续加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纲要(草案)》对我省“十三五”时期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重点任务。

1.关于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我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纲要(草案)》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推进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以供给创新促进需求扩大,形成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的增长动力新机制。推进“互联网+”行动,拓展信息经济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运输、能源供应、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吉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更优美。

2.关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调结构、促转型任务十分艰巨。《纲要(草案)》提出,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打造服务业集聚区。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到2023年民营经济比重达到55%左右。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关于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改革开放是实现吉林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期间,要破除制约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纲要(草案)》强调,打好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文化体制等领域改革。我省作为内陆省份,开放不足始终制约着振兴发展。必须统筹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畅通对外通道,打造开发开放平台,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4.关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重点任务。加强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既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还为拓宽发展空间、应对下行压力提供支撑。《纲要(草案)》提出,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法治吉林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文化强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增强扶贫实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推动人口均衡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团结型、廉洁型、法治型政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承接好国家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接住用好。对简政放权进行“后评估”,推进权力真正下放到位,探索解决好职能交叉等问题,坚决防止出现“中梗阻”现象,真正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索运用大数据等,建立标准化、程序化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行政审批保留项目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办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建设政务服务网。推行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提高便民服务效率。

(二)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履职尽责。贯彻落实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3-2023年)》,加快制定“十三五”期间我省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按年度分解建设任务,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在市县政府开展相关试点。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集体决策体制机制。探索政府立法起草主体多元化,提高公众参与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绩效考评,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框架内进行。

(三)着力提升从严治政标准。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只减不增,机构编制只调不加,楼堂馆所只修不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重点领域从严监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尊崇党章,认真执行《____廉洁自律准则》和《____纪律处分条例》,强化纪律和规矩约束,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全面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各类腐败行为,以反腐败的新成果取信于民。

(四)着力提升推动落实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探索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树立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为等问题,努力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担当的抓落实格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实际。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通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打通政策落实“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各位代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伟大征程全面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牢记使命,胸怀担当,勠力同心,为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篇八 政府工作人员年终总结报告1700字

日子在悄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时间的匆匆。今年10月中旬,我来到镇人民政府工作。近3个月以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洗礼下,在单位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较快地适应了单位的生活,并积极投入到养老保险这份工作中。回顾这段时间,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汲取了不少工作经验,完善提高了自己。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将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在随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工作需要,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加强学习。首先,我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精神,深刻意识到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实践,指导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指导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大趋势,弄清自己工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紧跟时代潮流,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最后,努力学习并掌握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接受党的教育,紧紧跟随党的前进步伐,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参加工作后我已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我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办公室无小事”的思想,尽职尽责,努力工作。首先是熟悉本职工作,进入角色。由于刚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对政府的方方面面还缺乏应有的了解,尤其是对养老保险本职工作缺乏专业知识,而办公室工作又涉及到政府整个工作的各个方面,所以我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基本镇情的了解,强化了对养老保险基本常识的储备,并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了各类办公系统软件的准确操作,使自己能够早日胜任工作。其次是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办公室是政府各级机关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因此,做好办公室工作,接待好每一位来访人员,准确、细心、热心接好每一次电话并及时记录,对全镇工作的正常运转都起着重要作用。然后,态度决定一切。对领导交办的事情要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对同事需要自己办的事,只要都是为人民服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不做样子,尽力配合。最后是注意形象。办公室是政府机关的窗口,所以无论是接个电话还是迎来送往,我都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因自己的过失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形象。

三、端正作风,摆正位置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有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工作。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不挑轻重。对工作上的事,只注轻重缓急,不分厚此薄彼,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时间,尽自己的努力做到自己的。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以诚待人,踏实做事,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相处的尺与度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自己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四、存在问题

通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我清醒地看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1、对养老保险工作依然缺乏了解,对国家相应出台的规章政策缺乏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学习,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2、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对一些事情的处理还不太妥当,更不能及时提出一套可行性解决方案;

3、由于学习不够,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够,一些常用办公软件应用不够娴熟,技巧不够掌握,导致工作中有时会感觉力不从心;

4、以前在学校的一些办事方式需要及时改正,工作方法上还有待改进。

在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领导对工作的责任心,对来访群众的热心,对下属的关心,作为一种正能量,深刻的影响着我、帮助着我,使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信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所存在的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努力加以改进提高,争取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篇九 2023政府开拓进取工作报告163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前五年工作回顾

1年至年是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五年。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顺利完成撤县建区工作,配合洋山深水港的启动开发,实施海港新城的建设,全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2亿元,五年平均递增14.3%;完成财政收入25.7亿元,平均递增23.4%,为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五年来,我们结合的实际,坚持实施“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汽车组装及零部件加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电脑软件、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初具雏型。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02.2亿元,比1997年增长91.9%;工业利润达到10.2亿元,比1997年增长157.5%。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运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2、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五年来,第三产业的产出逐年增长,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2%。旅游、商贸、房地产等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建设滨海和南六公路两条旅游经济线,建成了滨海高尔夫、森林公园等一批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连续举办__年的桃花节被升格为市级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桃花节的知名度。商业大力优化业态结构和布局,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年,全区实现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46.7亿元,年均递增9.8%。五年内,调整、延伸、新辟15条公交客运线路,年运送旅客总量达到1200万人次。房地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行业有了新的发展。

3、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基地的目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新经济组织,在市场流通、拓展品牌、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开辟都市型农业示范基地,11.98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已初具规模。

(二)重点区域开发初见成效

五年来,紧紧抓住浦东国际机场和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机遇,根据“一个核心、三个经济圈、三条经济带”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重点区域的开发与建设。

1、启动海港新城的建设。编制完成海港新城的总体规划,开展了海港新城地区土地、人力资源的调查摸底;成立港城建设分指挥部,启动新城一期主体工程的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进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论证工作。到年底,人工湖开挖完成工程量的37%,一期主体工程中的道路、挡潮大堤、绿化工程等也已完成预定任务。

2、重点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科教园区完成了一、二期工程的建设。康桥工业区、工业园区形象开发和功能开发有新进展。中科大研究生院已开始建设,中国电信信息园区项目正式签约,国际医学园区建设正式启动。祝桥空港工业区完成2.2平方公里的初步规划。森林公园、鹿园工业区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三)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区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1、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来,随着全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们进一步丰富招商方式,努力提高招商的成效。1年?年,全区累计吸引“三资”项目378个,总投资达17.2亿美元,合同外资10.8亿美元,五年的引资额相当于1年前引进外资的总和,吸引了台湾正隆集团、瑞士德特威勒等一批大项目落户。继续强化吸引内资工作。五年来,全区新办和引进内资企业和私营企业13188家,新增注册资本176.2亿元。

2、外贸出口平稳增长。积极实施外贸出口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战略,努力培育出口主体,77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年,全区外贸出口创汇达到4.4亿美元。

3、对外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扩大。五年中,我区与云南文山、广南两县以及西藏日喀则地区开展了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对口帮扶,为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顺利完成三峡库区198户808名移民的安置工作。与日本院内町、长与町和韩国平泽市开展政府和民间的文化交流。

(四)各项改革继续深入

按照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大力促进各类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体制保障。

1、顺利完成撤县建区工作。__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设立区,__年8月正式撤县建区。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全区的24个镇撤并为19个镇,全面开展行政村撤并工作,行政村由338个减为203个。

2、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五年来,有108家区属企业进行了转制,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82家,建立职工持股会14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经济总量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1.2%。全面推行会计委派制、财务稽察员制度,对具备条件的国有、集体企业实行了授权经营,完善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办法,使国有、集体资产的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和扩大保险范围,初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城镇养老、失业社会保险体系。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相继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投保率达到71.3%。积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如期完成医疗费的清欠工作。

4、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政策,全区14万户土地确权对象签约率达99%。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负率达到72.5%。农村税费改革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农民自觉纳税意识不断增强。

5、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吸收和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用财政贴息的办法,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吸纳了大量建设投资,缓解了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有力地支持了沪芦高速公路、白玉兰大道、郊区环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科教园区建设运用创新的思维运作,仅用少部分财政资金作铺垫,运作几十倍的资金投入,开创了运用社会资金建办大学园区的先河。

(五)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

五年来,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举”的原则,强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使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科学内涵,全区的城镇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高起点制订各类规划。结合我区的实际和长远发展目标,五年来修编完成了区域总体规划和区、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步探索建立土地资源储备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进一步深化新城、中心镇、集镇、中心村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和细化了区域道路干网规划、水利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起到了规划先导的龙头作用。

2、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中,先后建成南六公路、远东大道、白玉兰大道、周周公路、申江南路、郊区环线、杨高南路等高等级公路,全区每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达到118.8公里。绿化和景观建设力度加大,完成沪南公路、远东大道、白玉兰大道、南六公路、郊区环线和南芦公路等主干道的绿化景观建设,新增道路绿化310万平方米。建成了惠南、新场、周浦绿化广场等公共绿地,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6平方米。大力加强农村水网、电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建设。五年中,全区完成了140个村的农村水网改造,扩建惠南水厂,改造航头水厂,新建东海、大团、老港三个供水泵站。全面完成第一、第二轮农村电网改造,有303个村(包括村撤并前的数据)接通了有线电视。全面开展以维护水环境为主的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污水收集工程,疏浚河道759.3公里,完成农桥改造270座。夹塘地区水利改造工程顺利进行。

3、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全区新建住宅竣工面积213万平方米,涌现出康桥半岛、枫丹白露、东城花苑二村和桃源中心村等一大批市优秀小区,全区住宅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47%。集中开展以“整治违法建设、违法占地”为内容的整治活动,对1991年以来农村建房中的“两违”现象进行了全面清理。在全市率先建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网络,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推行以城镇管理综合执法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城镇的长效管理。

(六)政府职能进一步得到转变

五年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政府工作合力。

1、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完成对区、镇两级机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工作。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对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岗位实施聘用和轮岗制度。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完善招商中心的建设,提高了服务效率。工商审批制度实施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的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在开展 “改进服务年”活动中,取消和简化行政审批事项402项,清理收费项目839个,其中取消、减免的收费项目102个。

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积极规范市场秩序和财税、会计秩序,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对土地使用的管理,完善土地征用机制。基本完成经济鉴证类市场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4、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制度,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进一步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注重村级财务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财制度,完成全区村委会干部的直选工作。

5、保持了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了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扎实开展“三五”、“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全区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高度重视和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七)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积极创办科教基地。根据“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的发展思路,通过市场化运作,创建科教园区,并先后引进水产大学、电力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中国太平洋保险学院、思博学院等高校。惠南新城区吸引的托普东部软件园已建成使用,同济科技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建桥学院、中侨学院等高校落户康桥地区。

2、切实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五年来,市、区、镇三级共投入资金3.4亿元发展基础教育,并完成了中小学达标建设工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高质量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到年底,全区高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98.4%。同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也得到较快发展。

3、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五年来,全区共实施科技产业化项目72项,其中,有48个项目通过了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认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32家,民营科技企业1460家。文化“三下乡”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发展,在完善现有区、镇、村三级医疗保障网络的基础上,医疗服务功能逐步向医疗、保健、康复等领域并重的方向转变。卫生防病工作成效显著,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一批社区健身活动设施和场所相继建成,全民健身计划切实得到贯彻和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了育龄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的目标。

4、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通过开展“”重要思想和“四新”教育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区人民热爱祖国,振兴,建设家乡的热情。通过开展“文明镇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示范标志区”为重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双拥工作,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认真开展“宣传、规划、培训”活动,为加强对外招商宣传、优化全区规划和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八)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创造各种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全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国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居住质量。年,全区城镇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1794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067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平方米。

2、再就业工作深入推进。建立了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净增就业岗位的任务,三年净增就业岗位4.8万个。积极实施“4050”工程,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和指导,为城镇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致富工程,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化救助帮困体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线调整制度,建立了“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运用实物和现金资助的方式,保证了困难群体的正常生活。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五年,也是全区人民抢抓机遇、踏实工作、迎接大开发的五年。回顾五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更离不开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世纪之交,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不断调整工作方法,大胆实践,积极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主题。在工作中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者的统一,强调“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在推进各项建设的同时,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的同时,积极梳理和及时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投资环境。

(四)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全区经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全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区委的要求和全区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随着全区大开发、大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思想观念、人力资源、科技进步等方面与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二是全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还不尽合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有待寻找新的突破口。三是全区城镇规划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压力依然很大,土地使用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矛盾还较突出。所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依靠全区人民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

党的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今后五年对我区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历史上面临的最佳发展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上升期。未来五年,是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的五年,随着深水港、航空港的建设、城市经济重心的战略东移以及中国电信信息园区等一批大项目的落户,已成为“两港”建设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地,将全面融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成为城市经济重心东移战略中的一个亮点。

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和区一次党代会的精神,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坚持不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五年中,我们既要确保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又要组织实施“__”计划,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一届政府肩负着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重任。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市八次党代会和区一次党代会精神,服从、服务和参与“两港”的开发和建设,按照“一核三圈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市化建设,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区” 战略,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0%;城市化率达到50%,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以港口经济为主导,物流业、信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特色的,体现现代化水平的产业体系。围绕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着眼于未来市场变化趋势,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房地产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加快提升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能级,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基本形成海港新城、惠南新城与中心镇、集镇三级联动建设、功能互补、互为依托支撑的城镇体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优化区域城镇体系布局,加大新城和中心镇开发建设的力度,着重开发海港新城,加快完善惠南新城功能,努力推进中心镇建设,带动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

??基本形成以“四横六纵”高等级道路为骨架,快捷便利、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以深水港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加快完善以交通、通信为主的大市场配套。进一步构筑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水、电、气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形成现代化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区内交通框架体系。

??基本形成经济竞相发展、文化交融并蓄、人力资源良性流动、体现开发开放水平的人文环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

??基本形成与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相适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事业体系。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推动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呼应城市经济重心的战略性东移,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未来五年,要充分把握各种机遇,依托“两港”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积极呼应城市经济重心的战略性东移,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充分利用深水港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启动效应加快的发展。未来五年,要积极服从服务和参与洋山国际深水港的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大桥和港区建设的服务工作,发挥工程陆域基地的作用,为有关部门和各路建设者提供良好的物资供需和生活条件。要加快海港新城的建设。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海港新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和完善分区分专业规划,着力构建新城的城市总体框架,凸现一流新城的功能定位。要按照新城各个功能区梯次推进的时间节点,加强政策聚焦,集中力量建设主功能区和产业区。要加快人工湖、行政中心、港务管理机构等主体性建筑和城市道路、大堤、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尽早树立新城开发建设的新形象。要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建设成为规模大、起点高、模式新,具有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出口加工的新型产业基地。要加强对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的研究,强化配套功能,并要充分依托铁路、城市轻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扩散路径,调动全区各类要素为深水港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进行配套和服务,进一步放大“一港一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

充分利用浦东新区的辐射效应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未来五年,要在整体规划、区域功能定位、交通体系、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好与浦东新区的衔接和配套工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集聚的推动效应促进发展。要充分依托“两港”的开发和建设,借助中心城市各类要素向东扩散的机遇,进一步扩大知名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集聚。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都市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实现新一轮发展。

(二)加快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全区产业发展竞争力

根据“一核三圈三带”的产业布局,坚持“二三一”产业发展方针,在优化全区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产业,保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进一步提升全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大力推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根据城市经济重心的战略性东移和深水港开发建设的新形势,未来五年,全区的产业布局要按照“一核三圈三带”的基本格局展开。港口经济圈要依托深水港建设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的潜在优势,借助周边发达的集疏运网络,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海港新城城市化地区、现代物流园区、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周康经济圈要利用享受浦东新区优惠政策的优势,以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吸引工业重大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和国内大企业落户。积极推进中国电信信息园区、国际医学园区、中科大研究生院等一批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形成以综合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区域。惠南经济圈要依托惠南新城的建设,以科教园区和工业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旅游娱乐、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等产业,形成以科教园区、工业园区、南六公路旅游经济线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基地。科教园区要以现有落户的院校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托普东部软件园和同济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努力形成以科技和教育为特色的成熟园区。工业园区要为惠南新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不断完善园区形象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功能开发的步伐,成为中部地区的都市型工业基地、私营经济发展基地和港城物流的中转基地。要积极呼应“两港”的开发和建设,组团式布局开发建设外环线、沪芦高速公路和远东大道三条经济带。外环线经济带要全面接受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辐射,积极推进沿线的康桥工业区、中国电信信息园区、祝桥空港工业区和六灶鹿园工业区等功能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远东大道经济带要充分依托“两港”优势和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老港化工区、滨海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建成连接空港和海港的新型经济带。沪芦高速公路经济带要吸纳国内外资本在其沿线重要节点进行组团式投入,加快沿线的航头大麦湾工业区等园区的建设,努力形成规模。要加大工业园区整合的力度,加速各类要素向重点工业区的集聚,推进工业区的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要在巩固和壮大新型建材等产业的基础上,依托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和托普软件、迪赛诺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等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的能级。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等传统产业以及都市型工业的发展要通过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进一步引进新的技术、资金、人才和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依托深水港的开发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旅游业要在进一步深化、细化全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充分依托“桥、港、城”的人文景点的建设,大力推进商旅结合的进程,扩大旅游消费。要以现有的野生动物园等景点为基础,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新的旅游项目的引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文资源,拓展桃花节的内涵,科学开发和保护建设新场水乡古镇,加大对外促销力度,积极推进常年旅游。另外,也要进一步加快商业以及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咨询等其他三产行业的发展。

认真做好“三农”工作。要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在进一步调减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优化调整西甜瓜、水蜜桃、蔬菜、鲜食玉米、肉禽等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做到产业调特、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市场调广。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扶持一批农业新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型企业和营销大户、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促其做大规模,带动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户的生产与营销。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源头农业和创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的步伐,努力提高全区农业的科技水平。要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致富工程,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开展异地种养,提高种养效益。要在不断巩固和壮大村级经济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实现就业,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三)积极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利用内外资的水平

要充分利用“两港”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招商攻势,努力扩大招商的成效。

要继续强化对外招商宣传,进一步提高的知名度,扩大的影响力,吸引国内外客商集聚。要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内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内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利用内外资的综合优势。要积极引进符合产业导向的内外资大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特色产业。要利用现有的投资示范效应,鼓励内外资大企业增资扩股。要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实施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工业园区招商,下大力气引进世界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要不断拓展引资领域,吸引内外资向一、三产业拓展,争取在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市政项目等领域有新的突破。要做好招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招商信息网络的建设,从源头上捕捉招商信息,提高招商的成功率。要不断改进政府服务,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使成为企业发展综合成本较低、商机最多的地区之一。

要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在稳定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等传统产品出口的基础上,扩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出口规模。要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东欧、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要在积极培育出口主体,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大力促进“三资”企业出口增长。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加强和提高各类对外贸易纠纷的预警、应对能力。

(四)加快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的建设,大力推进全区的城市化进程

未来五年,要加快构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

树立规划先导的意识。在严谨、科学制订各类规划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实施规划。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要配合海港新城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抓紧港城城区规划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详细规划的定位工作。要加强规划管理,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整治力度,确保各类规划科学有序实施。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成“四横六纵”的道路交通体系,形成与全市以及长江三角洲路网相连接、通畅快捷的道路网络。初步形成以内河集疏运国际集装箱为主要功能的内河运输网络。完成城市轨道交通r3线以及浦东铁路至海港新城段的建设准备工作。配合做好浦东机场至海港新城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加快供电、供水、供气、绿化、污水收集处理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要依托重大产业和交通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新城和中心镇。要依托康桥工业区、科教园区、工业园区和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产业支撑,重点建设海港新城,沿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轴线集聚发展惠南新城和周康中心镇。要依托康桥工业区和祝桥空港工业区的产业支撑,沿外环线、沈祝公路等交通轴线集聚发展航头中心镇和祝桥中心镇。城镇建设要进一步增强集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人口集聚规模,同时要依托相关的产业园区,夯实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使产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互推并进。要按照功能互补、形态各异、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要求,加快周康中心镇、航头中心镇和祝桥中心镇的建设,努力形成独特的风格。

完善土地储备机制。要建立健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运作机制,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土地供应的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强对滩涂的开发和管理,为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土地资源转化为建设资金提供保障。

(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增强国民经济整体活力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推进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要进一步加快企业的改制工作,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继续落实抓大扶小战略,鼓励重点企业实施联合兼并、资产重组,开展资本运营、品牌经营,造就一批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龙头企业的协作配套关系,形成龙头带动、共同发展的协作机制。要构筑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管理、营运、监督相分离,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深化集体资产体制改革,推动集体企业改制和改组。要进一步加大改制、转制力度,规范改制、转制行为。要进一步强化出资人意识,做好资产收益收缴工作。要加大收益收缴力度,完善收缴措施和办法,做到应收尽收。

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非公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继续强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资金平衡。要继续拓展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增长。要放大财政投资效应,保障地方财力对基础性、公益性重点项目的支持。要拓宽投资领域,完善全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社会化融资机制,吸引社会多元化投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要标本兼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和制度建设,形成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建成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加快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

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大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吸引紧缺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年龄有梯次、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分布均衡、整体素质优良、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人才群体。

(六)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要围绕“两港”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围绕提高人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的目标,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内容,积极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道德水平。要深入开展文明镇村、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和文明标志示范区的创建,深入开展行业规范服务达标活动,努力推进文明行业建设。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坚持教育创新,加快教育发展。要继续加快科教园区的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要加快以寄宿制高级中学为重点的一批中小学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要继续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全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生教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要加快“区有中心、镇有广场、村有场所”的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功能建设,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要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中心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断推进全区的信息化进程。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全区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

(七)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

进一步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增加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构筑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开辟就业门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落实援助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健全各级就业服务网络,完善社会化的职业培训机制。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按照“保证医疗、减少浪费、促进发展”的方针,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大病统筹,扩大覆盖面。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发展补充保险、商业保险。按照“组织在政府、支撑在社会、工作在基层、落实在社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帮困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努力完善社区管理。要不断强化社区基层管理,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引导,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发挥街道社区管理委员会的综合职能,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形成社区建设管理新机制。要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社区公益性设施、居委会办公室设施基本达标,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创新,认真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坚持积极行政、有效行政、依法行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强综合调控和规划管理,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土地调控机制,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政府在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引导力和控制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和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继续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重要行政行为听证会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深化执法体系改革,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综合执法工作。坚持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府部门要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重视和发挥政协、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作用。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重在建设的廉政工作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用人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大力提高广大公务员的人民公仆意识和全局整体意识,居安思危,谦虚谨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为民办实事,建设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三、年的主要工作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结合全市开展的“世博会与新一轮发展”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以“两港”建设与新一轮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进一步统一全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切实做好今年的工作,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建议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出口创汇增长9%;合同外资达到4.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5.5%?6.0%;新增就业岗位18000个。

根据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一是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要继续保持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双重拉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力推进工业区的整合,形成集聚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加快以房地产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结合农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科技化水平,确保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全区经济发展后劲。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吸引国内外大项目落户,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优化城镇形态和功能布局。要加快编制全区区域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认真配合做好沪芦高速公路等道路的建设工作,加快农村水、电、路网的建设,加大惠南、周浦老镇改造力度,加强新场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力争在效益和形象上有新的突破。强化城镇综合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四是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要积极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稳妥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五是继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根据政府推进和社会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强职业培训。要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继续抓好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区的工作。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帮困工作。六是强化社会稳定工作,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机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重点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的稳定。

各位代表!

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未来五年对来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充满着希望与光明。在新的机遇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实现五年的发展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机遇,通过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美好的希望变成灿烂的现实。让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区一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机遇,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不断创新,为进一步开创新世纪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篇十 2023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19850字

国务院总理___: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__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特别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21.6%,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新动能对稳就业、促升级发挥了突出作用,正在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去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8.5%,新增4万多亿元。又解决64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442万人。

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些成绩,是在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不少两难甚至多难问题,需要远近结合,趋利避害,有效应对。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极大辛劳,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这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加力增效,扩大结构性减税范围,实行普遍性降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3.2万亿元,降低利息负担约2000亿元,减轻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松紧适度,多次降息降准,改革存贷比管理,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中西部铁路和公路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旅游、网购、信息消费等快速增长。去年还积极应对金融领域的多种风险挑战,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二是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取消和下放311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3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彻底终结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日益高涨。

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深入推进。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营改增稳步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扩大。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价格改革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定价项目减少80%,地方政府定价项目减少一半以上。国有企业、农村、投融资、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显现。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外商投资限制性条目减少一半,95%以上实行备案管理,实际使用外资1263亿美元,增长5.6%。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14.7%。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意见,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一大批创客走上创业创新之路。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针对工业增速下降、企业效益下滑,我们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扩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近三年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促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各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四是着眼开拓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制定实施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居住证制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效。

五是紧扣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在财力紧张情况下,保障民生力度继续加大。推出新的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问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432万户,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加快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重点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人数又增长10.5%。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提高低保、优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标准,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完善工资制度。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六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依法行政和治理方式创新。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11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8部。政务公开加快推进,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建立重大政策落实督查问责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数量继续下降。推进食品安全创建示范行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

我们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锲而不舍落实___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处。

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集中宣示了我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共护和平、共守正义的坚定信念!

一年来,全方位外交成果丰硕。___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气候变化大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世界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欧领导人会晤,启动中拉论坛。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___同志为___的___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在充分肯定去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受全球贸易萎缩等因素影响,去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预期增长目标未能实现。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严重雾霾天气在一些地区时有发生。特别令人痛心的是,去年发生了“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和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必须认真汲取。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人民重托。

各位代表!2023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坚强领导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一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8.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以上。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9万公里,占世界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2万公里。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

四是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400万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4013万套,上亿群众喜迁新居。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六是社会发展成就斐然。教育公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80%。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经过五年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十二五”时期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无穷创造力,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根据《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3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3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要深入推进以人____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3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我们要持之以恒,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补齐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我们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妥善应对挑战,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破浪远航。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当前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根本上说,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人民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三、2023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我们有____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宏观调控还有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既要立足当前、有针对性地出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着眼长远、留有后手、谋势蓄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今年将采取三项举措。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实施上述政策,今年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同时,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地方适当放权。进一步压缩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规模,今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12.2%。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依法实施税收征管。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对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较低的,按法定程序适当增加债务限额。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要统筹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启动投贷联动试点。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深港通”。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加强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二)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对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让地方能接得住、管得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家职业资格,实行目录清单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管。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再建设一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落实加速折旧政策,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三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启动新一轮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放宽市场准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水平。建设一批光网城市,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开展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深化企业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方式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自主权。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

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在项目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严肃查处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三)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支持发展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壮大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新兴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互动,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活跃二手车市场,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增设免税店。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

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有许多短板,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有效投资仍有很大空间。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再开工2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5000亿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以市场化方式筹集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依法严格履行合同,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居住证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盖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使他们依法享有居住地义务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二是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支持东部地区在体制创新、陆海统筹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制定国家海洋战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连续增产,为稳定物价、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也面临库存大幅增加、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理收益。要多措并举消化粮食库存,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制定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今年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这件事一举多得,务必抓好。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联合或土地托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农垦、集体林权、国有林场、农田水利、供销社等改革。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深松土地1.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探索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财政对农业投入,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要加快通硬化路、通客车。抓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两年内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解决好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扶贫脱贫是硬任务,各级政府已经立下军令状,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五)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落实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用好双边产能合作基金。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要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一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确保及时足额退税,严厉打击骗取退税。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二要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三要优化贸易结构。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发展文化对外贸易。进一步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四要推进贸易便利化。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五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紧缺能源原材料进口。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简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内陆和沿边开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我们将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中国要始终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商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加强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继续治理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加快推进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落实和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培育健康网络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协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依法规范发展社会组织,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必须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做好地震、测绘、地质等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异常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履职,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作用,利用好网络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__。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

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在建设资金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财政沉淀资金统筹使用等方面,加大奖励支持力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严密组织日常战备和边海空防管控。加强后勤保障和装备发展。稳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部署展开军队规模结构和政策制度等改革。提高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推动重要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走出一条新时期鱼水情深的军政军民团结之路。

各位代表!

我们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促进港澳提升自身竞争力。我们相信,香港、澳门一定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我们要继续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促进两岸文教、科技等领域交流,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年交流。我们将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同台湾同胞共担民族大义,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各位代表!

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办好在我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推动世界经济创新增长,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加强与各主要大国协调合作,建设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持久和平相处、联动融合发展。深化南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权益。建设性参与解决全球性和热点问题。加快海外利益保护能力建设,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和法人安全。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懈努力!

各位代表!

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___同志为___的___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良好开局,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篇十一 2023年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格式32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20__年政府工作,对20__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20__年工作回顾

20__年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一年,也是石排在逆境中稳步前行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和全镇人民一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社会综合管理、民生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镇第__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统筹为要,狠抓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全面巩固。一是严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科技强警”战略,投入1767万元规划建设了103个高清治安视频监控点和9个治安卡口;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系列专项行动,全年共侦破刑事案件628宗,查处治安案件636宗,命案破案率100%。二是加强安全隐患整治。深入推进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年无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及安全生产事故。三是开展“四整治”专项行动。共查扣违法摩托车3171辆,共拆除违法建筑9宗,共治理环境卫生“死角”273处,共查封“三小场所”240间。四是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推进村级行政服务建设,将三个试点村(社区)的“市民办事咨询服务大厅”改造为“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落实领导带头接访和带案下访等制度,共受理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案件364宗1984人次,化解了展恒玩具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拖欠工人工资等群体性事件。(二)以产业为基,加强产业引进和培育,产业支撑力有效提升。

一是狠抓重大项目招引。鼓励经贸办、商务办、民营办等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投资总额7亿元、合同税收总额6000万元的纳利光学项目,并纳入了20__年度市重点预备项目。目前,全镇共有重大项目11宗,累计投资总额69.19亿元、合同税收总额5.55亿元。二是狠抓项目落地建设。推行重大项目建设倒逼机制,7宗20__年度市重大项目实现投资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74%,其中,气派科技一期已建成投产,安博物流、东立普洛斯、域嘉五金、佳禾电声和夏晖百麦等5宗项目正如期推进建设。三是狠抓创新驱动发展。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落到实处,全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的科技创新项目共107个,获得扶持资金约1600万元;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高新技术培育入库企业11家、省/市工程中心3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4家、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1家、规上工业企业自建研发机构34家;共有专利4228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名牌名标10件。以落实“东莞制造20__”战略为契机,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工业技改投资3.4亿元,完成市督导目标任务的170%。

(三)以环境为上,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城市面貌不断优化。

一是优化城市配套。编制了《石排镇“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__-20__)》,做好了4个社区公园规划选址并建成了3个,划定了“小山小湖”保护红线34处,推进了石洲莲池环境工程,建设完成了石排图书馆、石排大道路口修复工程、南畲朗污水处理厂石排段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二是完善城市管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投入113.08万元完成镇村垃圾压缩站设备维修及更新,镇容镇貌进一步提升。开展“国家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通过了国家环保部专家组现场核查。三是发展文化旅游。投入500多万元推进塘尾明清古村落与云岗古寺周边环境整治,改善了景区环境;推进塘尾明清古村落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文化旅游项目社会化招商,将东江水泥厂旧址、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和塘尾明清古村落进行整体开发。

(四)以民生为重,落实各项社会保障,社会和谐持续改善。

一是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深入推进镇村为民办实事,镇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各村为村民办实事36件。二是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组建了“村民车间”25个,安置属地劳动力554人,其中“4050”人员261人,全年共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865.83万元,低保劳动力就业率达98.7%。三是扎实完善社会保障。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济、残疾人津贴等社会保障资金2174万元,并实现80岁以上独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四是改善医疗环境。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登革热防控工作;推进农村卫生站转型,全镇21间卫生站全部完成转型。五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共发放教育奖学奖教资金155.03万元,按新增10%的比例共招收848名入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镇属公办学校。六是加强对口帮扶与区域协作工作。开展送温暖系列活动,向困难弱势群体发放各类慰问金101万元;落实优抚政策,共发放各类优抚补助金66万元;做好揭西“双到”扶贫工作,落实帮扶资金70.1万元。统计审计、人口计生、外事侨务、工青妇、民族宗教等工作有效推进。

(五)以发展为先,主动适应新常态,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政府的中心任务,主动适应宏观调控,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一是经济发展平稳。全镇实现生产总值73.1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8亿元,同比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4亿元,同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亿元,同比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8128万美元,同比增长18.2%;出口总额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8.7%。二是财政运行良好。实现各项税收总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基本实现了平衡。同时,通过债券置换、增收节支等方式化解债务困难,全年实现减债9300万元。三是农村发展向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多元化经营,壮实农村集体经济,全年实现村级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5.9%;村级经营纯收入9417 万元,同比增长6.2%。(六)以效能为本,加强作风建设,执政能力逐步提升。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查摆整改“不严不实”问题,作风进一步转变;落实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现干部联系群众全覆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干部出国(境)证照管理和政审等各项干部工作,规范了干部选拔任用流程,推进了各项管理监督制度完善。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案件和信访举报登记台账,加强案件和信访举报件的管理;深入开展干部违纪违法线索集中排查活动,共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9宗,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过去一年,我们在困难与挑战中携手并肩、奋勇前行,各方面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历届镇委、镇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离不开镇人大的监督支持,凝聚的是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石排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还不稳固。外部市场环境持续复杂严峻,重大项目招引难度加大,现有的重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强力支撑经济发展仍需时日,已投产项目释放产能的规模效应还不够强。二是农村发展乏力。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还没有根本破除,经济发展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特别是在土地资源减少、管控加强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难以找到有效的新出路。三是环境卫生质量有待改善。环卫统筹工作进展相对缓慢,村级环卫管理水平较低,垃圾堆积、卫生死角等“脏乱差”问题还比较多。四是民生热点问题有待解决。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了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标准,我镇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必须在财力可支撑、可持续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五是政府效能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减弱,一些部门审批手续仍较繁琐,提升行政效能还需付出更大努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篇十二 政府工作报告3人大政协28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_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_年政府工作回顾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完成了赛尔水库一期、碣石山水库建设,治理河道21公里,马颊河鲁北橡胶大坝蓄水工程开工;建设沿海防潮堤55公里,衬砌8.6公里;农村自来水三期基本完工。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一期项目完成;治蝗应急站建成投用。农技推广与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

各项改革日益深化。埕口盐化以8400万元成功溢价拍卖,4家企业破产进入程序,2家企业被市列入上市公司后备资源。财政支出改革积极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劳均减少5个工,农民人均减负80元。住房二级市场全面放开,国土、粮食管理体制改革稳步进行。

(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基础平台打造坚实有力。编制完成了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县城新区建设全面铺开;乡镇驻地规划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完善率达57.8%,村镇建设整体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投入5.3亿元,大济路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改造454公里,东滨路、东张路拓宽改建工程完成迁占。碣石山旅游开发一期、院前街西延、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城区南出口改造、城区电网改造一期、城东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经济适用房二期、天然气三期等工程相继完成,工业园二期、一中扩建、二中新建等工程进展顺利。实施了幸福河、青坡沟城区段滨河绿化带改造、大济路绿化等工程,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第三产业日益繁荣。建成了鲁北机动车商城物流中心;皇马巴黎花园、香榭里大街、梅琳超市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信息、中介、金融、保险、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型流通业态稳步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进。村“两委”换届选举基本结束,农村“民主议政日”活动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扫黄打非”和“严打”整治斗争,依法处置社会矛盾,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平安无棣”建设整体推进。

(六)政府职能明显转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出台了《关于切实转变作风扎实推进工作落实的意见》,政府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级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与政协的民主协商,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县保持超常规发展强劲势头、大干快上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政府工作,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启内力、借外力,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坚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回顾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全县43万人民的同心同德和真抓实干,得益于省、市的重点帮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在座各位的参政议政和批评监督。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客观上看,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工业基数小,工业化程度低,尤其是大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少;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尤其是龙头企业个数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县乡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难加剧;发展受资金、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大,软、硬环境仍不够优化。从主观上看,部分干部抓发展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水平不高,工作思路窄、标准低、悟性差,不敢打破常规;政府职能转变仍不到位,机关作风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态度不好、效率不高、作风不实,甚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2023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2023年是决战“十五”、衔接“十一五”的重要一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本届政府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2023年的工作,我们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和机遇,有着坚实的基础。国家将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为我县发挥土地、电力、人力资源优势,承接国内外产业、项目和资金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市对口帮扶向纵深推进,“北带”开发深入实施,必将为我县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大济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铁路、高速路、大型桥梁及港航等项目相继开工,将为我们招商引资、加大投入提供有力支撑;电力、油化工、盐业开发等大项目的陆续投产和其他建成重点项目效益的发挥,必将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我县的主导产业素质不断提高,财政收入高幅增长,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县上下精神振奋,群情激昂,跃跃欲试,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只要我们咬定目标,矢志不移,攻坚破难,就一定能够夺取新胜利,再创新辉煌!

实施大枣业。完善病虫害预警机制,提高社会治控能力,确保枣业生产安全;狠抓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年内建设枣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靠提质增效打出“无棣枣”品牌;充分发挥现有枣业规模优势,重点抓好龙头培育。扶持万德、舜园、赛尔、精大等枣加工龙头做大做强,突出抓好万德白酒扩大、舜园枣制品加工等枣精深加工和生物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大交通。交通是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围绕建设鲁北交通“大枢纽”,举全县之力,采取大动作,运筹大项目,实施大投入,强力推进“大交通”战略的实施。全力配合实施津汕、威乌两条高速路和黄大铁路、大口河鲁北跨海公铁大桥、套儿河跨河大桥新建及滨州港3000吨级码头配套、东风港港池疏浚等路桥港航重点工程;重点抓好东张、东滨路和大济路无棣改线段等省级干线公路建设;实施信河路、柳庞路、棣邓路部分路段改造,确保县乡农村公路改造完成350公里。

在抓好“五大”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完成县粮食、良友、农机3家企业的改制,基德棉业、基德油棉的国有股权退出和银宇集团、化纤厂的破产重组;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质量无棣”,实现品牌引领工业发展,力争年内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个产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3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商贸流通业,加强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旅游开发,超前规划贝砂滩海水浴场泥质黄金海岸旅游度假项目,实施好碣石山旅游开发二期工程。大力发展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

“五大”建设,是无棣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经济工作的重心。只要全县上下倾心竭力,猛促强攻,我县工业化进程就能超常规推进,实现“工业强县”目标就会指日可待!

篇十三 德清县政府工作报告168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__ 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新常态,上下同欲抓落实,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创新发展。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9亿元,增长8%;财政总收入66.64亿元,增长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36亿元,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67元,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6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34元,分别增长8%和9.3%。县__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十个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较好完成。

尤为可喜的是,这一年,我们在事关德清发展的大事要事难事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晋升为全省首个落户在县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约了总投资120亿元的商业卫星项目;新增年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2家,总数居全市首位;通航机场获民航和军方批复;38项国家和省径改革试点落地生根;实现全国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敲响“农地入市”第一槌;举办20__ 国际乡村旅游大会,入选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中国十佳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和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地理信息小镇入围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开工建设;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上均作为唯一县进行典型发言,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省盔一步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等7个省径以上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全县经济稳步增长、转型加快。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1089.2亿元、190.9亿元,其中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的69%;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升至30.9%,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3.1%和46.1%。“四换三名”深入推进,腾出用能空间5万吨标煤,实施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机器换人”项目158项,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18亩,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0亿元,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县”;德华集团入围省“三名”培育试点企业,41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其中上市2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径名牌4个、省著名商标4件、省知名商号1家,13家企业参与了22项各级标准制修订。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7%;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运营,省地理信息产业园集聚地理信息企业79家,成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我县入围省径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基地);全国首个乡村民宿地方标准成功发布,乡村旅游带动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33亿元,增长28.9%;临杭物流园区ⅱ区、德清港投入运营,普洛斯物流产业园开工建设,全县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1.4亿元;以普惠金服、升华金控、佐力资本、鼎力租赁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蓬勃发展,金融业税收突破5亿元。现代农业亮点纷呈,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列全省第一,新创建省径现代农业园区4个,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万亩,推广新型农作制度面积6.9万亩,我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武康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项目双进扎实有效,引进“大好高”项目53个,实到外资1.82亿美元,浙商回归到位省外资金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7.9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投资135.4亿元、增长7.9%,县重大项目百亿工程投资116.4亿元,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52项、竣工40项;列入省“411”项目20项,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8项、重大产业项目9项,获得各类土地指标3029亩,新增全社会融资总量202亿元,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2.5亿元;征地拆迁百日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外贸服务水平提升,建成一站式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设立了海关办事处,全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7.3亿元,其中出口120.4亿元。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亿元,增长12.5%。接沪融杭取得新进展,浙工大德清校区项目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杭宁高速德清北互通工程、104国道改建一期加快推进。

(二)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活力迸发。重点改革取得新成效,城乡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部分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成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拓展深化,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全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序推进,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完成交易906笔1.04亿元,农村综合产权抵(质)押贷款新增5.4亿元。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改革取得实效,实施了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分档实行差别化政策,开展企业用能权和排污权交易,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8.4%。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依附在户籍上的33项城乡差别政策有32项并轨,新居民积分管理制度稳妥实施。政府自身改革纵深推进,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新组建市场距管局、卫计局,设立不动产登记局,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四张清单一张网”,厘清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政务服务网延伸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前置审批134项,实施“零土地”技改项目网上审批,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探索了变财政专项补助为产业基金投入的新模式;落实“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举措,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增公司制企业1049家,完成“个转企”227家、“小升规”36家、“下转上”43家。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6%,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新增省径企业研究院2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1家,新列省径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5项,专利授权3138件;省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平台落户我县,“千人计划”产业园和“地信梦工场”、“创客邦”等众创空间建成运行;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名、省“千人计划”人才4名,直接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3名,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32个。

(三)城乡面貌明显优化、魅力彰显。规划体系日益健全,县域总体规划完成修编,各项控规和专项规划加快编制,城市设计、村庄设计切实加强。城市功能品位得到提升,德清展示馆、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用,百乐街等6条道路改造、千亩港河道景观和绿道一期全面完成,县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加快建设;新增、更新公交车45辆,新增专用停车位3524个,公共自行车三期投入运行,并首次扩展至乾元镇;开展了县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模式覆盖全县,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评。新市小城市培育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实现和美家园精品村创建全覆盖,5个精品示范村引领示范,4个省径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成功创建,东部蚕乡古镇休闲观光带、中部防风湿地休闲观光带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余杭老320国道至德清申嘉湖杭高速新市互通连接线、三莫线全面完工,304省道改建二期加快实施,公路大中修完成67.8公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两个重点县项目扎实推进,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投资过半,对河口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三期工程完工;农用电力线路改造移交全面完成。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完成“三改一拆”884.5万平方米,建成城镇污水管网64.6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55个,关停拆除生猪养殖场373家、温室鳖养殖场693家,新增绿化面积1.2万亩、获评全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先进集体,矿山综合治理深入推进,pm2.5日均浓度下降16.9%,466家涉水排污企业、“两路两侧”“四边三化”190个问题点整治到位,世界互联网大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圆满完成,“清三河”达标县通过省径验收,“五水共治”优秀县已上报省政府,我县在全国首次农村人居环境普查评价中列第一位;科学划定环境功能区划,生态补偿资金提高到每年5000万元,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

(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保障有力。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5.9亿元,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87.8%。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就业1.69万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600人,帮扶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社会保险扩面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提高241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135元,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并轨和全民参保登记全面完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15元。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6张,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4家。启动了重度残疾人托(安)养中心建设。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4150套,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81户,住房保障覆盖到新居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舞阳学校建成开学,教育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万人重点上线率位居省市前列,我县成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获评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唯一县级特别奖;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2个,获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县图书馆被评为20__ 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县体育中心承办国家级以上赛事13场,我县入选省文化产业十强县,通过省体育强县复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第三人民医院与佐力药业合作办医稳妥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高压氧舱)项目开工建设,我县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加强,“单独两孩”政策平稳实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乡贤参事会获“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提名奖,我县被列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六五”普法圆满完成,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餐桌安全治理行动”扎实开展,成为省餐饮服务安全示范县,通过省药品安全示范县复评;建成全国首个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全覆盖县,信访保持“零非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应急管理等进一步加强,“平安德清”建设实现“十连冠”,有望蝉联“十一连冠”。人民武装、国防动员、人防、双拥等工作有序推进。民族、宗教、侨台、外事、统计、供销、邮电通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关心下一代、慈善、档案、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效能提升。出台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县政府党组(扩大)会议集体学法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认真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81件、政协提案136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三亮”行动,政府服务意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狠抓政府廉政建设,开展“党纪教育一刻钟”活动,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工作,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完成机关办公用房清理,加强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在上年下降32.3%的基础上下降1.8%。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劳动者,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德清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传统产业提升不快,结构调整的阵痛仍在持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仍然不高,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大项目、好项目依然较少,县域发展后劲仍显不足。中心城市的带动力和辐射效应还不够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平衡,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尚未全域实现。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服务与全面实现城乡统筹还有一定差距。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够强,抓落实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强化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综合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__ 年主要工作

20__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力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部署,20__ 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市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聚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扎实开展“聚焦好项目,培育新动力”、“服务g20,展示新形象”和“创新提效能,强化新担当”三大行动,攻坚破难促转型、振奋精神勇争先,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0__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财政总收入增长7.5%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坚决打好改革创新、产业转型、项目双进、民生改善四场攻坚战,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改革引领,争创综合改革示范区。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开展城乡一体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谋划争取更加综合、更高层面的改革试点,放大改革叠加优势和综合效应,打造县域协调发展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改革示范区。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以“多规合一”试点为契机,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探索高新区核准目录外不再审批改革、开展环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推进“互联网+政务”,建立网上政务服务虚拟大厅,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国地税征管体制,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开展政府投融资改革,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

全面开展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完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推进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综合产权保证保险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大好高”项目引进推进前期工作机制,促进产业向主平台集中、项目向重点产业集中、要素向优质项目集中。深化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探索建立服务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激励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优胜劣汰。健全企业减负机制,降低实体企业成本。

不断深化社会领域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考试招生制度、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启动华盛达外语学校和求是高中迁建项目,着力引进一流国际学校。开展“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试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办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管理模式,拓宽社会力量办文化路径,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二)坚持创新驱动,迈向产业层次中高端。始终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更加注重发力“供给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更高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深化“德清模式”,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施“1581”工程,争创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2%。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全力提升高新区,建设“云上高新区”,深入推进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省生物医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各类众创空间。加快建设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专业技术市场,探索建立高新区风投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市第一;引进大院名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新增省径以上企业研发(技术)中心7家,新列省径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0项以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化质量标准品牌升级行动,开展“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力争全年专利授权20__件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径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4件、省知名商号1家。围绕产业发展,制定人才新政,实施“5151”人才工程,推进高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创建省径“千人计划”产业园,力争新引进培育省径以上“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15名以上,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人才项目20个以上、省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确保人才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优化产业体系。聚焦实体经济,重点突破信息经济、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等四大产业,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培育通用航空产业,构建“411”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地理信息小镇,确保建成芯片科技、中渔等12幢产业大楼,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德清论坛会址主功能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商业卫星项目注册并运行,集聚地理信息企业超100家,在引进企业总部和制造业项目方面取得突破;发展新型金融产业,深化金融创新示范县和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力争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新业态企业80家以上;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培育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加快建设信息经济强县。做强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养生养老、体育健身等重点领域,打造大健康产业基地。发展成套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强省径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竞争力。启动下渚湖环湖绿道及生态景观修复工程,加快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元森泊、新市古镇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省径旅游度假区,打响“名山湿地古镇、休闲度假德清”旅游品牌,力争全县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深化“四换三名”工程,鼓励企业发展进口替代,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力争完成企业挂牌上市20家以上,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完善产业链,支持7家培育企业全力冲刺“两金”目标,帮扶“小巨人”、“双高”企业加快发展。开工建设通航机场、国网通航、中航通飞研究院等项目,力争航空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培育名单,确保通用航空省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力争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2.2亿元;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提升,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实施“房票”制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培育发展科创研发、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力争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建设省径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综合体,规划建设省径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升级版;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0.5万亩、粮食总产量9.6万吨以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化诚信农产品工程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顺应产业跨界发展新趋势,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扩大有效投资。开展“聚焦好项目,培育新动力”行动,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00亿元,确保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环保投资均增长15%以上。实施重大项目百亿工程“1226”攻坚行动,深化县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制度,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难点分层交办和“分节点、亮红旗、抓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开竣工60个以上,完成投资120亿元。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0亩,获得各类土地指标3000亩,新增耕地1200亩,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新增全社会融资总量220亿元。

(三)坚持开放带动,开创合作交流新局面。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杭州都市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合作交流,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高端实施接沪融杭。主动对接上海国际大都市,依托长三角金融后台基地,积极引进驻沪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我县区位、生态优势和莫干山、“洋家乐”品牌,积极承接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和杭州g20峰会的市场溢出效应,加大旅游接沪融杭力度;拓展深化合作领域,力求在科技、人才、信息、项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更大实效。全面推进德清—杭州一体化发展,提升同城化效应。实施交通共建工程,确保建成杭宁高速德清北互通,加快推进104国道改建一期,开工建设京杭运河航道“四改三”整治工程,启动杭州绕城高速西复线德清段建设;实施创新融入工程,探索建立人才互通机制,推进德清创新走廊建设,对接杭州创新走廊,力争成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实施资源互惠工程,推进教育、文化、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山海协作等工作。

全力狠抓选商引资。以“9+1”产业招商统领平台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完善全县联动招商机制,继续实施“1515”工程,力争引进投资过百亿项目1个,“大好高”项目50个以上,世界500强项目1个,浙商回归到位省外资金超55亿元,确保砂村平台招商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高新区等主平台作用,提升对全县选商引资的贡献度和产业集聚度。加强招引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签约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

居快发展对外贸易。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扩大先进装备、关键技术和重要资源进口,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支持企业参加各类优质展会,面向国际市场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____出口竞争新优势。

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服务外包,以境外营销、工程承包、软件出口等带动出口增长,抓好县内出口潜力企业“间接转直接”、“异地转本地”、“单一转复合”工作。主动对接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一站式外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平台,提升德清港功能,推进海关监管区运营,实现海河联运新模式,加速通关一体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四)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美丽德清升级版。坚决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服务g20,展示新形象”行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德清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

居强生态保护。落实环境功能区划,对六类环境功能区实施差别化环境目标和管控措施,加大对河口水库、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苕溪饮用水源保护区、莫干山风景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绿化造林,深入推进珍贵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建设,确保建设彩色健康森林5000亩,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稳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深化环境治理。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完善河长制等长效机制,确保全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深入推进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扩大杭嘉湖南排等防洪骨干工程,继续抓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完成东苕溪备用水源工程、104国道至莫干山集镇供水管道工程;强化计划用水管理,降低自来水漏损率。严控新增违建,加强拆后利用,力争拆后土地利用率达到90%,争创省“无违建县”。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力争空气质量全省排名进位5位以上。巩固矿山开采减点控量成效,推进关闭(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和绿色矿山创建。逐步实施工业固废集中处理,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深化完善“一把扫帚扫到底”模式,推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努力打造全国最干净的县。

强化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完成节能项目25项、减排项目28项。推进铸锻、金属制品等行业整治提升,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深化省径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创建市级以上绿色企业2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12家。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监管,加强污染源随机抽查,深入开展“守青山、护绿水”行动,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五)坚持城乡融合,增强全县百姓获得感。统筹提升城乡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融合共享,维护和谐稳定,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发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细化城乡各级规划,实现中心城市、乡镇控规全覆盖,不断完善村庄规划和设计。加快实施浙工大德清校区、塔山森林公园二期、城西安置小区二期、城东棚户区改造一期和县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项目,推进康乾新区建设,推动城市东扩稳步发展、生态城西初具规模、中心城区功能完善。强化城市管理,实施美丽街区、整洁道路创建行动和城市文化痕迹工程,全面完成城区公厕改造,建立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探索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提升洁化、序化、美化、亮化水平。深化新市小城市培育试点,促进乾元、钟管等中心镇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建设。提升中东部美丽乡村品质,建设水梦苕溪休闲观光线,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村打造旅游景区,争创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完善城乡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开工建设县客运中心,加快推进304省道改建二期等工程,全力做好规划304省道(雷甸—安吉段)、乾元—德清北互通公路、莫干山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开展无线wifi和光纤网络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德清”时空信息云平台等项目;加快实施配电网改造升级,投运220千伏临杭输变电工程。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优质。支持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援助,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强全民参保登记动态管理,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稳步提升待遇水平,有序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保障房建设,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100户,积极推进城镇危旧住宅房屋治理改造。探索发展“智慧养老”。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发展慈善、红十字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确保建成禹越中学,加快建设春晖小学、新市完小等项目,启动电大德清学院迁建等工程;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刻育,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逐步打响“优学在德清”品牌。启动“瓷之源”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工作,建成陆放艺术馆、地名博物馆,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第十二届县运会。完善城乡卫生计生服务网络,推进钟管中心卫生院搬迁和新安卫生院下舍分院改扩建,强化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素质能力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名人名作、名师名校、名医名院“六名”工程建设。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优质均衡发展。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台、外事、统计、邮电通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关心下一代、档案、史志、机关事务等工作。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模式,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力做好g20峰会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的维稳安保工作,继续保持“零非访”,确保“平安德清”建设实现“十一连冠”、争创“十二连冠”,勇夺金鼎。开展“七五”普法,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营造全民争当志愿者的氛围,以“最美”现象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夯实基层基础,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大调解”体系,深化乡贤参事会品牌建设,加强新居民管理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应急管理,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扎实推进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强化全社会国防意识。

各位代表,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是我县坚持多年的一项重要制度。今年,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办好,让全县百姓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大气治理方面。淘汰高污染燃料小锅炉200台,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全面开展城乡扬尘治理,创建绿色施工建筑工地10家;完成17家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二是城乡治水方面。完成2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县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新建武康6万吨/日水厂项目。三是垃圾处理方面。加大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力度,覆盖全县20%的行政村;推进餐厨垃圾规模化集中处理,实现日处理能力100吨。四是食品安全方面。推进牛羊定点屠宰;新增使用二维码追溯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50个以上,建成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试点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实施农(洋)家乐餐饮安全规范提升工程,餐饮许可证动态持证率达到95%以上。五是城乡建设方面。加快新市小城市建设,开展乾元、洛舍、禹越、莫干山等小城镇改造;推进中心城区等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建成10家“邻里中心”。六是公共交通方面。实施104国道德清段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提升改造和大中修农村公路50公里;投入公共自行车300辆,新增、更新公交车20辆,新建港湾式停靠站 30个,新增停车位20__个,实施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工程。七是养老助残方面。为3000名困难失能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新建成2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扶持残疾人创业就业600人。八是医疗服务方面。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二期,启动德清医院整体迁建;完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1万人以上。九是文体惠民方面。启动德清大剧院建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5个。十是就业帮扶方面。新增就业1.2万人,推动城乡居民自主创业3000人,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000人,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1000人。

三、“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说明

根据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精神要求,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在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德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县人大会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门进行了调研、听取情况,并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有关问题向大会作说明。

(一)“__”发展的总体情况。

“__”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紧紧围绕“全面翻一番,实现新崛起”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接沪融杭”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千方百计抓转型,坚定不移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气势很足、态势很好、趋势向上。五年来,全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5%;规模工业产值成功突破千亿大关,地理信息、通用航空、休闲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突破性进展。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成为德清一张“金名片”,区域创新能力全面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率由58%提高到65%,美丽乡村2.0版从德清出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环境质量不断优化,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6倍和1.84倍。总体来看,“__”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为新使命,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聚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更高水平新崛起”,深入实施“改革创新、接沪融杭”战略,紧扣转型发展主线,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草案)》明确了“五个更”的发展目标,即经济增长更有质量、对外合作更加高端、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城乡融合更加深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并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福祉四大类共40项规划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8项、预期性指标22项。这里,我就其中一些重要指标作简要说明。

一是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结构。《纲要(草案)》提出,全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力争“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元、财政收入超百亿元,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入超1800亿元,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将长期向好,县域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全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

二是关于民生改善和城乡融合。《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8%,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左右。既考虑到了中央__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理念,又考虑到我县城乡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试点等诸多改革红利将在“十三五”时期得到释放。随着城乡融合更加深入,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新增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互联网普及率等指标,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是关于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十三五”时期,国家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建设的硬约束将更加严格。根据上级统一下达的指标,《纲要(草案)》在“十三五”资源环境中设定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14项约束性指标。今后五年,继续加强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力争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主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以全面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重要抓手,以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供给侧”环境机制为重点,切实提升改革的综合效应,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改革示范区,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协调发展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建设创新创业新高地。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人才优先、企业主体,高水平打造德清创新走廊和全域众创空间,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三是推进高端融入,增强开放发展新动力。主动对接国家、省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重大战略,创新对接合作方式和路径,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谋划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实现接沪突破和融杭深化,推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四是加快转型升级,拓展产业发展新格局。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互联网+”、“科技+”、“金融+”,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集约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聚力打造“411”产业体系,发展生态、安全、高效的“美丽农业”;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实施转型升级重点工程,强化金融保障,逐步构建具有都市区经济特征的产业发展格局。

五是践行“两山”思想,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之路,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深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发展清洁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新突破。

六是加强统筹协调,展现城乡一体新面貌。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建立“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美丽德清。

七是提升服务水平,开创福祉共享新局面。以“提水平”和“促公平”为重点,办好人民群众更满意的教育、卫生计生、养老、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事业,构筑城乡一体、优质均衡、覆盖新居民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八是增强文化活力,迈上文化建设新台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打造道德高地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提升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均等化和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九是深化法治建设,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始终坚持依法治县,不断完善多元化协同治理机制,深化“三社联动”,加快构建有效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安稳的社会安全防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们将坚持依法行政,突出服务职能,加强政府管理创新,扎实开展“创新提效能,强化新担当”行动,全面推进政府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着力建设依法行政、阳光透明的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强化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切实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着力建设奋发有为、执行有力的政府。坚决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杜绝“为官不为”现象。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完善县长沟通会制度,深入开展“三亮”行动,强化政务督查,不断加大抓落实力度。推动“网络问政”向“网络问效”发展,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创新“12345政府阳光热线”工作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为群众解决更多实际困难。

(三)着力建设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完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作,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估。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坚决防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各位代表,成绩代表过去,实干成就未来;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崛起而努力奋斗!

德清县政府

篇十四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5050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乡(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_____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_____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03年全乡人民团结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2003年是我乡经济和社会事

业发展经受各种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乡人民

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

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实施“工业立乡,民营富民”战略,抢抓机遇求发展,攻坚克难图创新,保持

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乡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乡内生产总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增加值7600万元,同比增长 65%;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1.2亿元,同比增长426%;外贸出口总额2100万元,同比增长35%;引进国外资金24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371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同比增长6%;拥有固定资产50—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58家,同比增长19%;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900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66.2%;个体工商户累计发展836户。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农村工作一等奖”、“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等奖”及“县级文明乡镇”称号。

民营经济势头迅猛。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着力抓好了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和外经外贸三大亮点,使全乡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实力、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工作 中,一是做到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坚持“铺天盖地”与“顶天立地”并举,培植民营经济大户与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并存;大力实施工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膨胀壮大企业规模,重点培植铸造厂、裘皮工艺厂、山东微星建材有限公司、铸钢厂、鸿润纺织厂、恒信公司骨干企业,搞好骨干企业内部挖潜革新改造,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品位档次。全年共投入技改资金562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20项,使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90%。二是下大 气力抓好招商引资。乡党委、政府根据去年繁重的招商引资任务和咄咄逼人的经济发展态势,将2003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全力以赴搞招商,并实行严格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将县委、县政府下达我乡的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到村、到人、到单位、到领导干部身上,实行严格的奖惩责任制,并同领导干部和基层各单位签订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逐步形成了大规模、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招商引资的路子,实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感情招商、网上招商等,使去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2003年,新上微星建材有限公司、微山玉林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等10个投资项目,引进县外资金7600万元,国外资金240万美元。三是全力推进外经外贸。以扶持壮大裘皮工艺龙头企业为总抓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功申办了自营业出口权,成为全市第一家拥有自营业出口权的民营企业,与此同时,成功申请到广交会摊位,成为我县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独立广交会摊位的民营企业。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一年来,我们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战略部署,把农业结构调整作

为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切实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组织

领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示范引导到位、政策优惠到位,

促进了全乡农业

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我们按照'一年启动,两年成规模,三年建成产业乡'的双孢菇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实施了双孢菇富民工程。在2002年建设双孢菇大棚15个的基础上,2003年新建100多个。2003年四旁植树

7万株,更新造林800亩,完善农田林网3000亩,新育幼苗200亩,发展经济林260亩,新植速生林1600亩,2003年,全乡经济

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综合改造利用中低产田1000亩,粮经作物比例达到6:4。二是养鸭业。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了

“三大养鸭基地”,即:赵楼村养鸭基地、王庄塌方区养鸭基

地及800米大河养鸭基地。2003年,全乡已发展鸡、鸭、鹅养殖

超过20万只。三是养兔业,以裘皮工艺厂为依托,全乡养兔3万只,大牲畜2000头,畜牧业总

产值实现1530万元,同比增长17%。四是水产业,重点突

出了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一区三带”建设,即:赵庙、王

庄塌方地改造后的农渔业综合开发区、800米大河、苏北堤

河、南挖工庄河三条养殖带。2003年,全乡养殖面积2000亩,其中,河蟹养殖500亩,乌鳢600亩,鳜鱼500亩,其它名优水产品

养殖面积400亩,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已占养殖总面积的

80%以上。五是劳务输出业。我乡共有劳动力7400人,现已转移劳动力4900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66%,非农产业总收入3120万元,人均增收2229元,民营经济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2%。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小城镇建设

已实现“路灯亮化、门前硬化、道路净化”;“村村通油路”工程,侣楼、曹庄两村已率先完成。赵庙至孔庄矿公路建设已完成。全乡农田水利工程万米石渠硬

化,节水型农业成效显著。去年以来,全乡建设“u”形渠2500米,砌石方27.3 万立方,投工2.4万个工日,累计投入

资金240万元,加之维修排灌站,打机井等投入资金,全乡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全乡每年可节水157万立方,年节约水电费5.14万元。

正是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大、设备齐和全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才将2003年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年来,广泛开展了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

动,深入开展了“文明村庄、文明

单位”和“文明一条街”群众性的创建活动,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了人们的思

想道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了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加强了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了教学质量管理,全面实

施了素质教育,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适龄儿童入学

率、在校巩固率均达100%。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

运动,特别是在“非典”期间建立健全了初

级卫生保健网络,加强了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土地管理、村庄规化和村容

村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了乡村

两级干部思想、作风和纪律整顿,积极推行了政务公开,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机关面貌和干部作风

有了新的变化。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有线电视入村率

100%,入户率80%。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全面实现

“三为主”为目标,积极推行“三结合”,大力开展“三

生”服务,重点加强了“六项工作”,落实了“七个到

位”,强化了村级基础工作和村民自治工作。2003年,全乡

出生婴儿119 人,计划生育率达97.4%,新婚晚婚率100%,四

项手术150例,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

。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

进,继续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对全乡70岁以

上老人和残疾人、特困户执行了减免税政策,农村养老保

险、扶贫解困、民政优抚等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强化了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完善了“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

逻”五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积极推行了社会治

安防范承包责任制,使治安防范工作实行了责权利的有效统

一。组织开展了“严打”和“缉枪治爆”专项斗争。加强了湖区管

理,严厉打击了湖区“三乱”、渔业“三害”和非法采砂行

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地条钢”。积极慎重地处理了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矛盾和纠纷。高度

重视了安全生产,狠抓了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重视加强了民

事调解和信访工作,强化了工作措施 。

一年来,民兵、青年、妇女、科技、统计、供电、金融、粮食、供销、工商、邮政、电信等部门都取得了可喜成

绩,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持续三年的严重干旱、四十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全乡上下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快速

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业和农村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成绩的取得,是全乡广大

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结果,是各位代表积极参政

议政的结果,是各群众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

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为赵庙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

地感谢!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

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产业素质、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增效不大,农民收入增势不快,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不强;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档次低,发展潜力还没有

充分发挥出来,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利用外资和

外贸出口水平不高;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教育质量和

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渠道不畅,尤其是民

间投资增长不快;仍有少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没有解决好;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影响社会稳定的

因素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和优化。对

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全力实施“强乡富民”工程,实现我乡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保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乡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解放思想、干事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促进全乡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23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紧紧围绕“冲刺全市三十强”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工业立乡、民营富民”两大战略,突出抓好“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外经外贸”三大亮点,努力加快“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四大进程,着力拉长双孢菇、养鸭、养兔、水产、劳务输出五大产业链,重点建设完善铸造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基地、裘皮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规模养鸭基地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双孢菇种植示范基地等六大基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促进社会稳定,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加,推动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总产值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7万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3243元,同比增长7%;地方财政收入突破670万元,同比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完成上述任务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根据市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战略部署,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今年,继续对全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综合性调整,总的思路是: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培植壮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基础稳固、优势突出、结构优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和格局。?

第一产业内部:在搞好科技开发,培育精品农(林)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养鸭为重点的畜禽养殖业和以名优特水产品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逐步扩大高效益经济作物、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例,力争今年把粮经比例调整到5:5;畜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提高到60%。

?第二产业内部:围绕培植壮大铸造产品加工、裘皮工艺品生产、建筑建材、渔湖产品加工等产业和优势骨干企业,加快资产的优化重组、合理流动,形成一批支柱企业,壮大工业经济总体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对铸造、建材等传统行业进行改造,促进优化升级。重视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引进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抢占市场制高点。

第三产业内部:围绕“农村城镇化”这一目标,重点实施小城镇后续工程建设,以小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拓宽经营范围,大力发展商贸业、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战略转移。?

篇十五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202373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万寿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的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今年完成23750万元,增长13.01%;招商引资:今年完成9415万元;工业总产值:今年完成52032万元,增长25.8%;服务业增加值:今年完成7334万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完成10914万元,增长12.2%;农业增加值:今年完成13855万元,增长4.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达到22118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2%,达到11722元。税收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税收:142万元,非税收入:230万元。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夯实。

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大力改变种养业经营模式。一是以“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模式,在建国、莲花等推广发展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实施大棚种植铁皮石斛100亩,年产值达5100万元;二是投资150万元购进油茶苗,新增油茶种植面积500亩,部分已开花坐果。油茶花期长,品质好,精细化管理要求高,市场潜力大。为此,该项目解决部分农民工就业和发展青山岭特色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青山岭已实施17个15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目前已形成种蛋、孵化、育雏、养殖、销售一站式服务,禄玉养殖公司正在从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发展,全年可出栏300万只的商品鸭。四是高粱+再生高粱种植。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高粱+再生高粱种植,该产业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效益高。全年种植再生高粱8000亩,已获丰收,高粱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渠道。五是鼓励群众进行中稻+再生稻种植15100亩。

继续巩固传统农业,确保粮食产量。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2023年大春生产种植水稻16150亩,玉米5215亩,高粱7500亩,黄豆925亩,洋芋1405亩,小麦3200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二、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工业发展稳步提升。

万寿白酒业集中发展区稳步推进。万寿酒业发展集中区已成功引进泸州山村酒业和四川老醅酒业,实现浓香型白酒、小高粱酒、新型白酒一条龙生产,日产可达35吨。万寿酒业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具强劲的竞争力。自去年9月点火投产以来,生产经营较为正常,省著名商标正在申报中,2023年产值预计达到3.2亿元。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固工业发展态势。一是立足招大引强,围绕青山岭旅游、养老公寓建设、拓展培训中心建设、铁皮石斛、农产品加工等进行项目包装,包装项目4个。二是狠抓回引和回乡创业,引进四川古今食品、富又顺油茶等企业投资建厂。全年引进市外资金7500万元。

加大培养企业力度,积极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支持自贡现代秋收农机公司科研成果申报、富民米业公司技改项目建设、四川联华科技公司铁皮石斛的深加工等微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年为企业申报发展资金55万元,贴息贷款资金300万元,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以项目为抓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城镇化效果初显。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一是投资700万元,在建国、鸿远、洞上三个村实施小农水项目,整治病险山坪塘23口、石河堰4道,新建蓄水池37口、提灌站1座、渠道12公里;二是投资600万元在踏水、桂林等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是投资45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联通工程,现已施工完17公里安全饮用水管道,覆盖桂林、老坡、莲花、踏水、鸿远、建国、社区等村,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切实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四是投资350万元在鸿远、建国等村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改造电杆575根,低压线路40公里,新增变压器8台,改造配电变压器台区10个。安全隐患大,送电不畅,农户难用电的现状将得到改变;五是筹集资金265万元硬化村道9.27公里,泥碎公路4.2公里;六是赵化大桥建设顺利启动。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群众的致富增收奠定了基础。

建设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效果明显。一是青山、莲花、建国、踏水、鸿远5个村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顺利推进,今年3月全面建成,村级阵地功能齐全,集中居住点环境舒适,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在青山村投资3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小峨山庙门改造;农民运动场功能齐全,宽敞舒适;道路扩改,路灯绿化配套;樱红李、油茶等产业同步跟进,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埋下坚实伏笔。三是万寿社区老街改造即将启动,农贸市场和商住楼建设用地已经落实,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场镇居民生活和农副产品交易环境,场镇品味将大幅提升。四是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已经落地,群众宅基地有偿退出复耕,到新村点集居或城镇落户,生活品质将得到较大改善。

规范农房建设,严厉打击违章建筑。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严格农房审批。2023年全年农房审批169户,面积22120平方米,完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345宗,国有土地使用证17宗。继续对违章建筑进行逐户清理,一户一档,做到底细清楚,推进有序,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建房,完善了制度,对违章建筑进行了处理。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序。一是强化责任,领导到位;二是广泛发动,宣传到位;三是突出重点,措施到位;四是严格问责,督促到位。全年进行集中整治4次,新建垃圾池26个,清运垃圾312吨。

四、以惠及民生为基础,社会事业发展有序推进。

精准扶贫为抓手,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建档立册,并结合贫困户实际制定脱贫服务计划。选派2名扶贫第一支部书记到青山村、洞上村任职。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扶贫工程,圆满完成了2023年精准脱贫工作。一是洞上村结合自身林区优势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发展林下养鸡29户107人,结合500亩稻田养鱼的现有成效,组织25户稻田养鱼和水产养殖户进行集中淡水养鱼培训,顺利完成了洞上村2023年的100人脱贫工作。二是青山村结合青山岭的有利环境发展林下养鸡33户110人,樱红李种植39户120人,蘑菇产业43人。

民政优抚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工作任务出色完成。我镇救灾款本着“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今年元月对全镇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底登记造册,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形式,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殡改工作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按时发放城镇居民、农村低保户、农村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等款项。

文教卫生健康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师德师风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中考省重上线以上56人。“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为贫困寄宿制学生627人次发放了生活补助12万余元。100%的新合参保率有效的防范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强化各行政村医疗点的管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积极组织文化汇演活动,镇辖区的村民组织、老年协会、学校等都积极参加。送科技文化下乡4次,放电影124场次。对网吧、游戏室、音像制品出租店进行了专项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3.47万元、粮食补贴156.3万元、良种补贴18.3万元,2023年全镇存款总额为16182万元,贷款总额为5992万元。

人口与计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共出生333人,出生率为10.98‰,符合政策生育24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4.77%,一孩生育212人、二孩105人(其中符合政策生育37人)。死亡221人,自然增长率为3.69%。全面兑现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强力推进村民自治和踏水、桂林、莲花、鸿远村阳光计生工作,加大对“三查”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三结合”工作成绩显著,计生工作保持在全县的中等水平以上。

五、突出效能提升,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作风、树形象,服务意识不断加强。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下降37.2%,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35.5%;二是狠抓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纪律作风建设,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提高,镇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干部管理,保持政令畅通; 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全程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权力运行,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五是强化便民服务室管理,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二是进一步完善《万寿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全镇应急处置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民主法制稳步推进。一是认真组织落实政务村务公开,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继续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完善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认真化解了各类矛盾,全年调解了各类纠纷60余件。

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责任制,着力强化安全监管和对各类隐患的排查整改,社会风险评估和公共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镇安全态势平稳,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各类刑事犯罪,善良、正义、和谐得到彰显,广大群众更有安全感;三是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真诚回复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了全年无群体性事件,全镇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对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征兵任务,民兵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审计、新闻、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统计、工商、物价等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调查、气象、邮政、通讯等在镇域经济建设中作用日益明显。

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长期支持万寿发展的人大代表、退休老干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特征、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经济的路子还不够宽,思路还不够广,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够多;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三是场镇建设相当滞后,设施功能不齐,城镇化水平低;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巨大。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效能提升还不够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既是挑战也蕴含着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镇情,保持专注发展定力,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动向,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

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方向,以做强产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产业兴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万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农业增加值增长4.0%;工业总产值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招商引资力争突破750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镇,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推进万寿酒业园区建设,力争引进1-2个酒业进驻园区,实现年产值突破5亿元;二是做好富民米业公司技改项目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三是抓好四川联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做好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四是扶持古今食品、富又顺油茶等小微企业,从政策和项目上予以支持,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二、继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水平

一是继续完善好建国、洞上村发展农户种植铁皮石斛100亩的后期建设;二是扩大青山村、洞上等村油茶种植;三是在杨寺村建辣椒种植基地100亩;四是继续在青山、鸿远、踏水发展川西麻鸭养殖,力争突破年出栏肉鸭600万只;五是继续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重点打造公路沿线水稻+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建设5000亩;六是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三、抓好招商引资,促进旅游业发展。

立足万寿青山岭旅游资源优势,搞好规划设计,做好项目包装,以建设美丽新村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建设1个可容纳300—500人的养老公寓;建一个集餐饮、食宿、娱乐等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建一个多功能拓展培训中心。在乡村旅游上下功夫,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升

万寿总体规划已获县政府批准,这将全面推动万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基础服务功能,加快万寿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改善群众商贸交易条件,提升场镇品位,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五、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好青山、建国、踏水村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抓好小农水项目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配合县级部门做好赵化大桥的建设及相关工作。落实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村级公共维护体系建设。规划好2023年-202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好9个村的村级公共维护体系建设项目,为进一步夯实村级政权建设打好基础。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活力上见成效。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全面深化扩权强镇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激活全镇发展动力。深化财税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不断强化税收征管。

七、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制,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2023年,全镇扶贫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坚持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为目标,直接瞄准贫困群体,抓好“三个”项目建设,做好“四项”重点工作,落实好“五项”保障措施,推动万寿经济快速发展。年内实现63户160人脱贫的目标。

八、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狠抓社会治理和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地区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管理、社会组织自身管理”全覆盖。正确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深化信访源头防范和化解,加强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和研判,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制度,强化信访事项化解帮扶工作,加大重点信访案件办理推进的督查、通报和问责力度,严格信访工作考核逗硬;全面推行重大决策事项稳定风险评估,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着力加强重大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切实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深化平安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机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九、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核心,全面加强政府的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抓常、抓细、抓深。全镇党员干部都要作执行政治纪律和作风建设的示范者、带动者。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讲大局、讲政治、讲原则、守规矩,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我们将进一步的转作风提效能,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打铁还得自身硬,人民的期盼、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政治新常态,形成工作新常态。依法行政,全力推动依法治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坚持依法办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使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成为新常态。科学施政,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实现运行规范化,提高执行力,扎实解放思想,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确保政治清明、政令畅通、政策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3年经济工作奋斗目标已经明确,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开放的胸怀、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为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有序、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魅力万寿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8(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