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
实践活动是短暂的,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充满回忆的假期报社实践生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这次寒假,我有幸在百色电视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1月27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xx电视台,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电视台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电视台的记者。第一天刚去,主要是熟悉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指导老师安排第二天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百色电视台实习的学生较多,他们几乎都是大三的新闻专业的,我们几个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我们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半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我才体会到:记者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电视台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采访写作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假期实践的结束语。
忙碌而有趣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有幸在电视台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半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字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篇二 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习,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习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习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习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习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习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事实证明就该去尝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习!这个实习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习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习,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
其次,就是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习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
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习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污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篇三 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酷猫写作精心整理了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刚踏进电视台,感觉就像踏进了社会。我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对他们不熟悉,也不知道他们的任何信息。每时每刻我都在想着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但几天下来,他们给我的感觉很热情。时不时,他们中有人会找我帮忙做事,也有人过来和我聊天。告诉我实习该做什么.自己该得到些什么。那时,心中真的很高兴,他们都是在帮我。最起码知道了我的存在,我也找到了存在的价值。总之,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
一.就是要学会与人相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刚融入那个陌生的环境总会有些许不适应,所以要想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认可,就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首先,待人要热情.第一印象不能忽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一次见面不要让人留下坏印象。要让别人觉得你很友好,有想要和你多接触的想法。那就需要你热情友善,不要总阴沉着脸,身边人的情绪是很能带动他人情绪的。即使再心烦,请不要忘记面露微笑,给人很轻松的感觉。上班.下班.打招呼.说再见也是很有必要的。第一天上班时,我很紧张,一路上一直琢磨该说些什么。进了大门,大家都望着我,我不知哪来的勇气,手一挥,欢快的说声:“大家好啊!”他们都朝我笑,我还听见有人小声说,这女孩子性格还挺开朗的啊!那时,心里真的很高兴。我知道,勇气也很重要,那么多人,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其次,还需要勤奋。勤奋,不只是努力工作,也包括生活勤快。前人给我的经验就是多帮大家做些杂活,比如打水.拖地.泡茶等。当然,别忘了首要目的是来学习的,但只有关系相处好,你得到的帮助才会更多,学到他们的工作经验才会更快。第三,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经意间,可能就决定实习的成败。从个人的言行透露出的修养问题是搞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的。修养好,当然人人喜欢。同时,多留心他人,留心他们处理事物的方法和技巧,对现在和以后都是难得的财富。
二.就是要具备几项基本的能力。
那是工作中取胜的几样法宝,工作也是需要经验的,不是盲目努力工作.顺着自己的性子想做什么做什么。无规矩不成方圆,按步就班的思想虽然老套,但至少比特立独行遭人排挤强的多。那就需要:一,勇气。比如我上班第一天跟大家打招呼也是需要勇气的,还有,那天编辑部缺人手,部长把我叫过去帮他们审几篇稿件,说也是想锻炼锻炼我。进了大门,大家都在讨论稿子。有人说写的可以,有人说写的不好,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总觉得怪怪的。我拿来读了读,觉得长句用的太多,有些难以让人理解,还有些搭配不当,最重要的是没有简明叙述事件的发生.新闻六要素混合不清。于是,我鼓起勇气对部长说:“不如您让我试着改改这篇稿件可以吗?”,大家都惊奇的望着我,我笑着说:“在学校学的新闻都是理论知识,今天想亲身实践试试,理论与实践结合看能不能出效果”,看大家都点头了,我接过了稿件一遍又一遍的认真修改。后来,我把修改好的稿件拿给他们看,他们都频频点头。当晚,我看了电视,播音员按着我写的一字不差的播出来。我终于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对自己有了信心。二,耐性。不是人人都有好脾气,也不是人人都像亲朋好友那样关心.照顾你.对你好言好语。有人对你就是坏脾气。稍有不对就会大动肝火,也许他天生就这样,也许你做了什么他的确不满。但有时候,你需要有耐性,需要忍,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不是要你什么都让别人。但有十足的道理,你可以争论,得到自己该得到的,为自己讨个公道。在我实习的几天里,单位新招来了一名工作人员,他很年轻,看起来性格暴躁,都说年轻气盛嘛。负责人让他开始在制作部,负责片子的剪辑。他不会,就在旁边学。但负责人一会叫他做这,一会又叫他做那。我想上去帮忙,但他给我使眼色不让,我也就看在眼里。后来,他火了,大声说:我来这里是工作,不是打杂吧!负责人笑了,你耐性确实够好的,坚持了这么多天。但是,你也别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有理总不会吃亏,我们录用你。听了这话,我感触良多,为负责人的用心良苦而感动,为那年轻人的耐性而赞叹!
第三,认识现状,考虑未来。
我们那是县电视台,县电视台本就是只关注本县,在本县之内发挥作用,围绕地方政府安抚这一方的百姓。有人说,地方媒体就带着枷锁的地方劳工,不会有媒体该有的舆论自由。这是每个实习生必须接受的现实。村里有人对分田一事不服,欲通过媒体的力量抨击几位地方官员,哪知电视台竟采取协调方式。说什么闹了对谁都不好。简言之就是帮政府做事,哪里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也让我更深入了解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不付诸实践是没有一点意义的,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所以,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更要学习相关的政治,法律知识和专业以内的行业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真正走向工作打下基础。
这次学习给我的收获颇丰,让我在新学年有了新的目标,多人生和生活也有了新的看法。以后有机会,我会多参加次类的实习,学习更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篇四 新闻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习,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习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
这次实习,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习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习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习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习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事实证明就该去尝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习!这个实习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习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习,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
其次,就是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习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
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习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污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7月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1.发新闻不能着急,按规律来,编辑让找的赶紧找。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更重要。
2.看新闻要快更要仔细,网络编辑的本事就是迅速找到新闻点。这是个理论上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得多练。
3.下功夫多看新闻,好新闻、好标题(好新闻点)要积累,参与大的新闻报道事件记心得(这是以后的事)。
4.对手就是老师,每天抽空看看对手的新闻,标题抓的新闻点,明白自己的不足。
5.尊重标准,不要耍小聪明,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不要懈怠,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对于网络新闻的理解:
前景无限美好。
对于新闻的再认识:
1.没有正确的,只有合适的。
2.功夫在于平时,功力在于积累。
3.不懂得政治,就不懂得新闻。
4.新闻背后就是各种势力博弈,各种势力博弈背后就是利益争夺;有时涉及的势力天大,有时是鸡毛蒜皮。
对于学新闻的认识:
不要迷信课本,更不要迷信老师。学校里讲的多半是没用的,但是学校的教育能教会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新闻来说,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效果最好。
师傅:行业老手
徒弟:钟爱这一行
4月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这次寒假,我有幸在百色电视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1月27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百色电视台,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电视台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电视台的记者。第一天刚去,主要是熟悉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指导老师安排第二天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百色电视台实习的学生较多,他们几乎都是大三的新闻专业的,我们几个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我们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半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我才体会到:记者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电视台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采访写作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假期实践的结束语。
忙碌而有趣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有幸在电视台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半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半个月是短暂的,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充满回忆的假期报社实践生活。
篇五 新闻专业认知社会实践报告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xxx报》安徽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站里的刘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六 2023年7月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1.发新闻不能着急,按规律来,编辑让找的赶紧找。速度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更重要。
2.看新闻要快更要仔细,网络编辑的本事就是迅速找到新闻点。这是个理论上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就得多练。
3.下功夫多看新闻,好新闻、好标题(好新闻点)要积累,参与大的新闻报道事件记心得(这是以后的事)。
4.对手就是老师,每天抽空看看对手的新闻,标题抓的新闻点,明白自己的不足。
5.尊重标准,不要耍小聪明,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不要懈怠,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对于网络新闻的理解:
前景无限美好。
对于新闻的再认识:
1.没有正确的,只有合适的。
2.功夫在于平时,功力在于积累。
3.不懂得政治,就不懂得新闻。
4.新闻背后就是各种势力博弈,各种势力博弈背后就是利益争夺;有时涉及的势力天大,有时是鸡毛蒜皮。
对于学新闻的认识:
不要迷信课本,更不要迷信老师。学校里讲的多半是没用的,但是学校的教育能教会我们一种思维方式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对于学新闻来说,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效果最好。
师傅:行业老手
徒弟:钟爱这一行
篇七 暑假新闻专业认知社会实践报告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xxx报》安徽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五天,我就被安排和站里的刘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八 暑假新闻专业认知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目的和意义:
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记者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记者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xxx报》安徽记者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记者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记者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记者站里的刘记者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记者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编辑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记者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记者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记者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记者!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九 新闻专业的认知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专业的认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思想汇报专题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xxx报》安徽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站里的刘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十 暑假新闻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新闻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x月x日—x月xx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xxx报》安徽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思想汇报专题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五天,我就被安排和站里的刘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十一 2023年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新闻专业老师经常鼓励我们新闻学子,利用自己的假期,有条件的话去外面实践,而我也不断的听到学长学姐们对自己说,新闻专业实践很重要!还有学姐学长告诫我们说,走出去社会实践会学到很多我们课堂以及书本以外的知识!
这次实践,我收获颇多,它让我真正地明白新闻这份工作要多多实践,同时也要给自己武装思想,成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首先,我实践的经历告诉自己要勇敢一点,对自己以后的不论是实践还是工作也好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勇敢一点,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争取,事在人为!
早在大一的时候,我就和身边的朋友探讨过实践的问题,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持有一种消极的观点,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大家伙都认为,现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面子,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猖狂!于是,大一的暑假我并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去尝试争取实践的机会,而是坐等!然而这个寒假,我回想起自己在大一一个暑假碌碌无为,我告诉自己要做点什么:鼓起勇气去尝试!我想我不该是失败在“想”的这个阶段,再怎么样也得踏出“想”这一步,要知道被拒绝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我曾经努力过了!
事实证明就该去尝试!
有些事情我们之所以会想的很消极,只是因为看多了别人的不幸,然后又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不可能都套在了自己身上,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畏惧了,没有去争取!也许正是这外人看来不可能的百分之一的机会成就了自己!
我们不该在不尝试的情况下就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我们应该勇敢地去要求这个机会!专业课上,王卫明老师、王博士说过,所有的机会都要自己去争取,厚着脸皮去要实践!这个实践机会,我一连跑了很多回,先是找到电视台记者,然后是副台长,再之后是台长、副局长,最后是局长!每换一个求实践对象都意味着被无情的拒绝,在心底给自己默默鼓励!其中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有过哭泣!
大学还有两年半,大四那一年,毫无疑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都得去实践,除非选择考研!在以后我都会拿这个例子鼓励自己勇敢向前走,不懦弱!
其次,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深深明白一个媒体机构,要想它的员工,很好地工作,完美的体现他们的新闻理想,就得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犹记得张振庭老师在新闻事业史的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南方周末的记者待遇是很高的,所以他们的记者可以放开来追求自己新闻职业理想!”曾经在鲁迅的小说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没有经济基础是注定走不远的!实践发生的很多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新闻这个行业!
无论是新闻行业中的人也好还是局外人士也好,都知道新闻记者有拿红包的不好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也一度不断地被曝光,导致人们对记者这一行业的侧目,嗤之以鼻!这其中当然免不了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出了问题,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个人思想问题,还有的是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我实践的单位,连一台象样的摄像机都没有,一个专题搞起来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政府的投入并不是很多!这让我不由地想起,有人为中国减少贪官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在保证每一个官员的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增加官员们的收入,以让他们没有贪腐的理由!且暂不说,这个实行性到底行不行,至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人们的很多欲望的产生是由于某一个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回到新闻工作者这个话题来说,如果他们的生活基础可以象南方周末的记者那样得到保障,同时,提高当记者的门槛,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那么记者收红包的事情是不是会减少呢!?要知道每一个踏出象牙塔,走进新闻这一行业的人都是怀揣着崇高的职业理想,他们都具备一定高度的素质!
同时,在实践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在新闻领域工作的人都懂得新闻其中的奥妙所在!曾听到带我的师傅说,上司不是新闻界的人士,不懂得新闻应该怎么做,所以很多很好的专题不能够引起上司的注意!这就不仅仅是物质方面得不到满足了!
在很多比较偏僻,比较贫穷的地方,我想这个状况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好在咱们中国媒体这一个行业也在不断地朝着更加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改革!那么在这样的一些问题得到改善之前,我觉得一个有理想的新闻学生都应该给自己定一个高的目标,到大媒体,知名媒体去实现的职业理想!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好好的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够期待到时候展翅高飞!
最后也是这个实践让我明白王博士教给我们的一句话“要么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要么让别人成为你的专家”!当然我们新闻稿件当中,要求的是不要将记者写入里面,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巴来说明问题!但是,这并不代表记者可以不具备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
其实,在我看来,思想理论体系远比有一手好的写作能力要强百倍!按照很多在新闻职场工作的人来讲,一个人的新闻写作完全可以通过模仿来形成!我记得我的另外一个师傅,他就是说他自己之前不是搞新闻的,可是最后他依然可以在新闻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新闻学子都是知道的!我们也不断地听到老师或者网络上的数据间接地告诉我们,新闻学子近年来出现不断地被其他非新闻专业人抢掉了饭碗!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些非新闻专业的人员并没有学过新闻知识,为什么他能够被招聘,甚至于做的比我们新闻学子更好!我想这就在于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在进入新闻行业时已经具备了媒体所需要的“思想灵魂”,剩下的老总只需要花一点时间指导他们的写作而以,而我们新闻学上所强调的“新闻是一门杂学”,导致很多新闻学子没有能够专学。或许在论及什么天文地理等等各个综合知识,其他非新闻专业人士比不上我们,但是我们缺少了现在媒体所需要的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思想,独特见解,观点!
大二上学期王博士请了一个很“牛逼”的老师来给我们讲课,姓陈!当时陈老师说到报纸的营销的时候就有说道,现在媒体并不招专门的新闻人士来做广告报纸营销这方面的工作,而是交由非专业人士来做!这个问题就如同媒体不招新闻学子而招飞新闻专业学子一样!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要将新闻作为一门技术来学,然而对于一个已经有了自己一套领域思想体系的人来说,这个新闻工作就是一门技术活,他们身上所具备的思想,“专学”知识是新闻行业的灵魂所在!
所以,这次实践告诉我,新闻记者“杂学”固然很重要,但是“专学”更重要!“杂学”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就达到,只要多看看报纸,多关注关注新闻,那么你就会“杂”。而专的话它是要你花很久很久的时间来熟练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这个角度而言,媒体人员不要新闻专业学子是大势所趋,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让我们多多的朝自己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来形成一个自己的思想体系吧!
这次实践给自己太多感触,告诉自己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大学期间我们普遍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我想这个时候假期报告就是一个很好的试点!
篇十二 新闻专业认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12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0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篇十三 新闻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这次寒假,我有幸在百色电视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1月27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xx电视台,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电视台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电视台的记者。第一天刚去,主要是熟悉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指导老师安排第二天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百色电视台实习的学生较多,他们几乎都是大三的新闻专业的,我们几个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我们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半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我才体会到:记者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电视台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采访写作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假期实践的结束语。
忙碌而有趣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有幸在电视台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半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字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篇十四 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这次寒假,我有幸在百色电视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1月27日,我和几个团友一块儿来到百色电视台,招待我们的是办公室的主任,她耐心地向我们介绍了电视台的主要活动安排,又带我们认识电视台的记者。第一天刚去,主要是熟悉已没有什么采访活动了,第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学到什么新闻知识,但办公室记者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决定不管有多么枯燥,我都会努力在这里坚持下去。指导老师安排第二天就让我们自己出去采写新闻,找新闻点。于是我们便多了一些事情可做,同时可以提高新闻敏感性和职业道德。但事情总有不尽人意,在百色电视台实习的学生较多,他们几乎都是大三的新闻专业的,我们几个在新闻专业用语和获取新闻方面都比我们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以后的每天早晨,我们提前半小时到报社,主动找指导老师询问有没有采访任务,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实在没有,就向教师请教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问题,同时在阅览室看一些与新闻写作有关的杂志,我们的执着与主动获得了指导老师和主编的好评,我也体会到: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指导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我渐渐认识到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是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召开稳定工作会议,会议在下午2:15开始,指导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在2:00之前到达会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散会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都没有带伞,也许是时间观念的“驱使”,记者老师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雨林,我们却躲在后边不走,等回到报社时,发现记者们已穿着湿透的'衣服开始工作了。我才体会到:记者们在享着“无冕之王”的称誉背后还经历着多少辛酸,担负着多少社会责任。
电视台里有一位姓黄的前辈,七十多岁了,对采访写作却还颇有研究,他时常对我们传授新闻写作的经验,他说:“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文字活,一切奔波最终都要体现在字面上才算数。”他列举了一些因用词不当而闹出的笑话和差错的新闻案例,告诉我们用词造句的重要性,并说:“现在的大学生啊,语言文字普遍不如以前好了,所以你们要多学多记,多理解,学一学文言文也是必要的。”在走访黄前辈的办公室时,我们发现黄老的办公桌上有好几本中文词典,陈旧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人名言,成语解释和有问题的新闻例篇,对应的分析评论等。我们由衷地感到博学的重要性。我想:“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作为这次假期实践的结束语。
忙碌而有趣的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有些不舍,向各位记者道别之后,思想汇报专题我们又回到阅览室,翻阅着各种资料直到下班。有幸在电视台学习,是我的兴趣所投。如今,回首实践的半个月,我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第一,我觉得自己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做好新闻部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提炼了几条新闻写作技巧:首先,必须树立新闻价值永远最重要的观念;其次,也还需注意稿件的质量。尽量少用“的”“了”等口语化的字词,追求语言简洁;另外,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要“敢干放弃”;最后,也要注意写作上的模糊用语和精确表达的选择,使新闻更具说服力。
第二,报社记者的勤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们有时为了赶时间,中午干脆在办公室睡觉,有时也长时间见不到他们,那是出去采访了,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新闻不是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捏造出来的,必须出去跑,只有到处跑,才能发现新闻。
第三,编辑老师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也使我深受影响,认真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半个月是短暂的,却有着许多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伴我走过了这个美好的、充满回忆的假期报社实践生活。
篇十五 新闻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认知,我对学习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打算。应该说这整个过程就象海绵吸水一样,是个大量吸收的过程。但是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说学到所有的技术和能力。老师说得对,大二的实习机会最重要的不是说要学怎样的写新闻,而是要看到在资讯发达的社会,作为一个媒体人是怎样做的或者作为,是怎样做新闻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一天,我都会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和自己的感触,因为我觉得记录是一种习惯,一种姿态,可以让自己在停留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也因此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一、心态的蜕变和新的姿态
对于我来说,我并不想诠释一个月的实习生活带给我有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它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心态的蜕变,是一个从茫然到理性,幼稚到成熟,虚幻到现实的变化的过程。坦白地说,刚进实习单位的时候,当我被介绍给各个部门的时候,我是很害怕的。因为我知道我和他们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我迷茫的是我该做些什么,每天准备些什么。当我看到带有隔档的办公室里常见的那种安静时,我怀疑我该怎么继续来这之前的那一腔热血。但是此刻我把实习理解为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我必须适应,因为我需要带着这份经历和感受在两年后踏上这个舞台。
我接触了电台的很多、,还有dj主持人,在和他们交流的点点滴滴中,我收获很多。以前虽然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但是那是感性的,而且经常被自己的一句“我还是个学生”填充了这个“凹洞”。而现在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开始学会思考。虽然是实习,但是我能感受到一种压力。我希冀成为这里的一个女主人,但是我要付出的远没有以前想的那么简单。我开始把我的理想具体化,现实化。我想要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我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觉得这是我这次实习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二、对理论知识新的认识
我虽然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是一直以来,我认为学校学习的新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是没有什么用的,甚至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一切只是为了考试去的。但是实习之后,我发现理论和实际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那么可能连自己现在在干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实践中,特别体现在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和采访活动的操作上。只有了解了理论基础,才不会对眼前的活动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新闻专业的实习生较其他专业的实习生的一个优势,也是我的优势。所以我认为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巩固,不要埋没自己的优势。
三、勿以事小而不为
我记得刚进单位的时候,xx老师交给我个任务,就是为她早上直播的《早班车》找新闻。因为这个节目的内容不仅仅播的新闻,还需要从各大网站摄取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实事新闻来填充。但是那个时候我心理很不愿意,我认为自己不是“廉价劳动力”,这些“粗活”不值得我去做。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此“简单”的活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犹如大海捞针,哪“根”才是真的“针”呢。第一次我选出来的那些新闻素材对比老师选出来的,还真是“大异小同”。我便认真研究老师的方案。发现老师找的新闻有四个特点:
1、是当天考试吧上的头条或者是红字标题的;
2、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比例稳定且都是要闻;
3、对受众群关心的房产、股市等动态报道不少;
4、和交通有关的一些新闻(我们是交通频道)。
如此“小”的事情却蕴涵着大道理:找新闻要从受众的角度去找,才能赢得的受众。于是我开始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找新闻。渐渐的,我找出来的新闻和老师的是“大同小异”。最后,老师放心地将这个方案全部交给我去做。每天我有空就找,这大大提高了我对新闻的敏感性和素养。而且在这个找与筛选的过程中,我的知识面得到了很大的扩充,真是受益匪浅。所以我觉得不管什么事情,勿以事小而不为,它总有它“为”的原因。
四、“准备的时候要充分,操作的时候把要自己放在底线上”
其实这是xx老师(我的播音老师xx)的一句话,它给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那是我第一次上直播节目(是xx老师主持的《汽车cd》栏目)。在整个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我有好几次因为过于紧张而卡住,幸亏xx老师及时补救才没有影响直播。在下节目后,xx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其实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尝试第一次的时候总是担心会把事情搞砸,缺乏自信因而退缩。xx老师告诉我,要做一个把自己放在底线上的人。最低底线无非是把事情搞砸了,那又怎么样呢。
通过这个来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但是准备的时候要认真充分。这些话在给我第二次上节目的时候带来很大帮助。我需要这种“最低底线”带给我一种淡定。我个人还觉得这句话不仅在社会实践中适用,它也适用于我们的学校生活。从广义上讲,大学的四年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相当于进入社会前的准备工作,需要充分。从狭义上讲,我们具体面临的每一场考试就是一个操作的过程,不能太紧张,要有底线意识,而这一切是以充分的准备为基础的。这是我在实习播音主持中的一点点感悟。
五、外出采访给我的点滴感受
实习前期,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外面和老师一起“跑新闻”。为了让我有的锻炼机会,电台给我安排了路家兄妹中的3个老师带我。所以那时候除了中午找新闻的时候能在办公室看到我,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外面,使我有了很多 “见世面” 的机会。
1、对行内知识要懂,对行外知识要明
因为我是在交通频道实习,大部分时间和交通方面的人打交道。而我发现对于交通方面的知识十分的缺乏,以致于在很多方面显得棘手,采访的深入也会受到限制。我对交通方面的知识是后来在实习期间收获的,这是个教训。我觉得以后应该在接触一个新媒体之前就要对这个行业有关的东西有所了解。而且对行外的知识也要了解几分,因为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2、自信、开朗、真挚
这是我参加采访活动时给自己总结出来的要求。
在我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听别人说过,这个职业需要很广的交际圈。这次参加实习以后我真正体会这一点。“人不熟,谁会主动给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广,哪里有事哪里就会主动打电话找你,这样就不用担心丢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这样一个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开朗、真挚为基础。我在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脸红,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样容易让采访对象产生紧张,影响采访效果。所以接下来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3、访前准备即临时准备不可少
我已经学过《新闻采访教程》,里面有个引用“事先有研究、有准备,是采访深入、效率高的关键”。在实际采访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访前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老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举个例子:8月6号,市唯一一个联合国维和战士何诚刚载誉归来。当时要做这篇稿子的是赵老师。因为接到通知很突然,对他在利比里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的老师立即下载了很多关于他一些资料,了解了他在利比里亚的事迹和生活。我们那次的采访很成功,因为我们在了解他的资料以后,就有了采访的侧重点,避免了无谓的话题。
我们需要在平淡的事实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仅仅要靠平时的磨练,更需要对整个事件的“了如指掌”。
六、跟学习编稿的体会
跟周老师学习编稿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写的被采用的稿子基本都是改写新闻的稿子,自己独立写的新闻稿被采用的只有。从我个人观点看,我们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和学习中,发现一个好的新闻素材不难,难的是笔下的功夫。我在和周老师学习编稿的时候有这样一个体会:拿个新闻素材改写是很顺手的。因为我学过《写作教程》,知道消息的写法,加上我们改写的稿子是用来播的,要求没有报社那么高。然而当我出去采访回来要自己独立写稿的时候,就有点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该写进去的重点,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这是编稿的一个“上手慢”问题。所以我觉得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七、反思与打算
实习过程中点点滴滴和滴滴点点的真实和刻骨铭心让自己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心路历程。知道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坐标轴上还在原点的左边,需要加大马力才能真正成为原点右边的一份子。
这个月的实习,我参与了不同的活动,采访、播音、参与策划、编稿等,对领域内的各个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加了解媒体人。最重要的是真实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了压力,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要弥补的东西也不少。我曾经觉得新闻专业没有什么好学的,尤其疏忽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我发现其实我们新闻人每做一步,当中都有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影子。而且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采访,还是采访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识面和对该行业知识的了解。虽然临时准备很重要,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平时准备这样的一个积累的过程。
从实习的开始到实习的深入,再到实习的结束,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个理想定位,一个回校后现实的计划打算。
1、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业外大量扩充知识面,提高自己作为一个准媒体人的素质和涵养;
3、树立信心,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胆量;
4、努力学好英语,尽快通过等级考试;
5、注意动手能力的培养,尝试写一些新闻稿子,多思考,多练习;
6、学好标准的普通话,参加等级考试;
7、学会吃苦,不完全依靠亲人的力量;
实习结束了,我会带着这份成果和收获回到学校,做自己该做的事,为自己的将来加大马力。
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19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2023年一名大学生村官有关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十五篇)
1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