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根本、效益的保障、发展的前提,它是煤矿发展的主弦,尽管国家多次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却不能避免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煤矿工人最讲的最多、记的最牢的一句话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尽管我们抓的很严、工作做的很实,但是,由于煤矿生产环节复杂,很难杜绝事故的发生,总是让事故乘虚而入,导致矿毁人亡的事故断不绝耳。我是干了多年的煤矿管理人员,浅谈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推行“012345”安全管理模式,完善矿井基层管理和基础建设工作
我矿认真落实“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奋斗目标,牢牢抓住“安全”这一牛鼻子,按照“零起点、零过程、零目标”的工作要求,开展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并作为政治上、责任上、工作上的一号工程严格落实,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靠嘴说,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时刻保持警惕,从行动上去落实;严格落实矿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用严格的用人、奖惩及考核机制,巩固好矿井安全发展的动力;建立健全以科技投入为导向、素质提升为导向、强化管理为导向、防灾抗灾为导向的体系建设,深化矿井安全发展的保障;严格落实矿井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井自主管理,推广“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的“五自”管理体系,健全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抓手,构建矿井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
“人”是企业发展最大的资源,全员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原材料,职工安全意识的薄弱、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发展的先决条件,我矿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建立健全一整套全员培训方案,通过外培、讲课及实践的办法,开展矿井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抓好矿井基层管理工作,并健全了培训考核机制,有工作计划、有总结,严格考核,并提取10%学习工资纳入工资分配,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把职工培养成好学习、爱学习、要学习的良好习惯。为进一步完善矿井基层管理工作,通过强化职工现场操作时口随眼动、眼随心动、手随口动的指向性集中操作,形成安全识别、确认和操作的闭环流程,从而实现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安全管理的高度统一,达到避免违章、消除隐患、杜绝事故、保障施工及操作安全,我们大力推广了“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确认法,基础工作抓的牢,安全管理工作才有基础保障。
三、严抓防突管理,向瓦斯要效益
我矿坚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科技进步和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一通三防’和防治瓦斯突出为重点”的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始终把瓦斯治理提高到关系我矿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以预防大事故、消除大隐患为重点,以“优化通风系统,强化超前防治,完善监测监控,保证资金投入”为思路,从生产过程治理向超前治理转变。我们治理瓦斯的有效做法有以下几点:通风是治理瓦斯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建立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作为防治重特大瓦斯、煤尘事故的基础工作来抓,矿井供风能力不足时,果断停头停面,坚决落实以风定产、以瓦斯定产的方针;抽放是治理瓦斯的关键,我们高度重视瓦斯抽放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证,我们有可靠的瓦斯抽放管理办法,把瓦斯抽放纳入矿井的年、季、月生产计划和长远规划,并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不断加大投入,逐步更新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牌板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生命至上,安全为天”、“治理瓦斯就是解放生产力,治好瓦斯就是发展生产力”、“向瓦斯治理要产量,向瓦斯治理要效益”等理念。
四、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指令,加大安全投入,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及时更换、改造性能差、效率低的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各类事故,装备及时更新,完善矿井安全防护和设备改造。
五、严格落实矿井隐患排查与治理、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我们加强矿井生产过程中环节控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整改、定复查的“五定”原则闭合管理,并严格执行“三不生产”的方针,现场隐患不闭合管理,坚决不组织生产,不让隐患恶性发展、不给事故留发展空间,并采取有效激励政策,调动全员抓安全的积极性,做到了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四不放过”原则,矿井出现事故,就要严格追查,采取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方案,让广大员工意识到事故的严重性及恶性发展的后果。
六、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抓质量保安全
为不断巩固提高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练好内功,树立形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达到人、机、环境和管理四要素和谐,实现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按照省人民政府着力构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及永贵公司相关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安全生产规定,严格制定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和考核办法,狠抓、实抓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到有亮点、有目标、有责任、有方案、有考核、有评比、有落实、有实施、有效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体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2篇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如何克服一切不安全因素的永恒主题,煤矿企业要改善和优化安全生产管理状态,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条件,形成安全生产管理良性循环机制,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控制和减少安全隐患和不利的现场安全生产环境因素,确保长效久治和持续改进的各项制度落实,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才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 健全和加强责任制约机制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不仅需要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而且必然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上,建立健全和加强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到位,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理顺管理体制,按职能分级管理
安全管理职能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而且一定要设置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和人员一旦兼职必然使安全管理职能削弱,甚至名存实亡。在正确设立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一定要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现场作业人员→班组→区队→井→矿的顺序,按职能分级进行安全管理。
2、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体系落实到人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对所承担的工程进行定期、不定期和各专项安全检查。
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对企业的安全负全责,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度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经费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煤矿企业要和区队主管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对职工也要签订相关协议。对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应给予批评教育、处分直致追究刑事责任。
3、设计和施工组织落实
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严格进行审批。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进行验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安全装备和资金保障落实
煤矿必须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安全装备和安全专项资金的落实。专项资金和物资必须及时采购,单独管理,专人负责,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
二、 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和实施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要使安全达标从“要我达标”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达标”的主动性,实现这一转变就能使广大员工自觉地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讲标准、讲 规程、查隐患、反违章,时时事事保安全”的思想,主要体现了一个“我”字,企业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我”组成,假如每一个职工都能做到“我”不伤害自己, “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不仅要是全员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标准管理的重要性,不仅要靠自我调节和观念转变来增强安全意识;更需要企业领导的果断决策和精心策划。
1、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制定年度安全目标,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安全考核,奖罚分明,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针对各工程的性质和安全风险大小,落实安全生产所需辅助运输与经费,做到专车专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严格把关并加以控制。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措施,各类井下特殊作业或专项工程施工前安技措的编制和审批,从源头上抓起,保证安全措施的落实。
2、把好六个关口,强化闭环管理
一是加强教育与培训,对新进煤矿的职工由矿、区队、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可入矿工作,同时与班组签定“师带徒”协议,做到每人持证上岗,“教育领先,交底在前”的原则。二是班前会关口,开好班前安全会,强调安全操作规程,使安全意识在职工心中脑中,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每班班前会要对职工进行每日一题的安全技术操作培训、考试的同时,发现职工为“不安全人员”不得入井作业。三是入升井关口,入升井人员必须遵守先检身再考勤的清点人数制度,使每个入井人员自身先安全。四是施工现场“三员签字”与“四位一体”制度的逐条落实关口。五是安全检查关口,企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安全检查和开展“零点行动”活动,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六是安全宣传关口,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百日安全活动等,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职工安全素质均得以提升。
每个关口发现了安全问题,都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掉,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闭环管理,就是为了对安全隐患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之,不留后患。
3、实行全员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全员职工主人翁意识,把安全监察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班组管理和群众性的“自我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岗位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 转变安全观念,创新安全管理
1、职工最基本的福利就是安全
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和最大效益,因此,首先是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健全管理软件包括各类原始内业资料、标准、规范、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及文明生产量化目标等。
2、大力创建文明生产现场亮点
建设最佳标准化现场是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把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把科学的方法灵活应用到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中来,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体系,保证工期,提高工程质量。
四、 强化全过程安全施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安全生产是一项自始至终的工作,是一项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长抓不懈的工作;抓好文明生产量化考核是确保质量标准化达标的前提。在抓好全过程文明生产中,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责任体系及落实相应的组织。
1、加强静态与动态检查
在工程开工前,确立文明生产及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制订创建安全文明生产的实施方案,确立领导组织、技术保证措施等,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设专职安全监察员,企业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到现场检查督促,并将现场安全施工达标工作纳入安全、质量标准化结构工资考核当中,实施定期综合检查,公开评比,奖优罚劣。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安全施工管理还必须确立符合自身要求的安全管理模式。
2、细化、量化管理环节
确保四个到位。在施工现场要保证思想观念到位,组织管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安全责任到位。抓好三个落实,落实奖罚措施,落实班评估结果,落实安技费用。抓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还要从“严、细、实”上下工夫:对安全工作要严格管理,对“三违”现象要严肃处理;对存在的隐患要一查到底,细化各项工作环节;抓紧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抓好班组建设,把安全措施落实到班组中的每一个人。
3、加强安全检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安全管理检查仅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发生了安全事故,要真正依据“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使企业真正建立健全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和机构,配备齐全的安全技术人员,保证安全生产投入,逐步形成安全管理的闭合性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 建设信息化、自动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
装备落后,是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应当始终瞄准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安全水平,为加速煤矿安全生产进程提供装备保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提高矿井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对采掘、供电、运输等设备增加多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监控系统,力求实现作业环境的安全可靠。运用以太网、光纤通讯和三层网络结构等先进技术,建成覆盖全矿区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煤矿监测监控和综合信息管理网络化、胶带运输和辅助生产系统自动化;实现井下有害气体浓度、风速、温度、风门开启状态的全过程自动监测。实现远程控制、监测、维护和诊断,全部生产过程及设备控制均可以在地面调度室完成。不仅方便指挥,而且对安全管理十分有利。这些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用工人数和人工作业环节,使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即减人提效,又提高了矿井安全保障能力。
信息化、自动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使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信息系统及时提供的信息内容,对管理工作的及时性、高效性、可靠性提供了保证,使企业安全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简单的方法做好,更不能凭一时之功。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态度,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和科学的管理,对这个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完善。
第3篇 浅谈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虽然建筑业的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较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未经安全专项教育培训就大量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成为建筑事故频发的诱因之一。当前,强化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建设施工安全监管,有效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遏制了事故的发生,成为近一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环境下,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专注于追求低成本、高利润,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放在首位,忽视了劳动者的条件、安全保护和环境的改善。尽管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及各方项目帮办单位在安全监管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大了监控力度,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标准化宣传力度不够,“三违”现象严重。
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宣传。国家出台的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各部门、施工作业各单位等都要认真履行,就必须把宣传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位,切实抓紧抓好。要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向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宣传,使企业的各级负责人到现场岗位的工人,确保企业的发展健康稳步向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企业,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主管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多种方法教育广大职工,注重宣传的效果,把宣传的声势造的大大的,把宣传的氛围造的浓浓的,切实达到人人皆知的目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二)安全投入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
要抓好安全,就要舍得投人。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在资金投人上包括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保险等。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事故频发的工地很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尤其是特种施工人员有的根本得不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在安全生产条件差,安全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安全事故隐患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不争的事实。只有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要科学合理地准确预算,安全生产费用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要按时拨付工程款,不准挪作他用、或拖欠工程款和工人工资,保障安全费用投人,保证安全条件合格。
(三)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方式方法不力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目前,安全监督工作对施工现场施工用电,防护措施,施工机械安装情况进行监督,扮演的是“保姆”一样代替企业做本应由“企业负责”的工作,形成错位。实际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等。这些因素致使建设施工工地的安全隐患无人过问,或安全隐患未能及时被排查出,或发现了隐患却未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因此,为维护好确保安全生产的条件和秩序,必须让各参与责任主体真正负起责来。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明确分工,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落实下去,同时做好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对事故隐患单位和责任单位的处罚不力,留下“人为”死角
对发生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能及时按照“四不放过”和“惩防并举”的原则进行追究,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是导致事故频发的又一重要因素。对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处罚不力,客观上,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人为”地死角,同时,也给不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而出现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者者以侥幸心理,造成一种不负责任、相互推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不仅对企业的社会信誉是一种极大的损害。各相关监管部门和执法单位应尽快对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奖惩机制,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记录,不让违法违规企业进人建筑市场。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的原因,找出管理、技术、规章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当前强化建设施工安全的对策
针对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要正确把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律,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加强安全宣传,加大安全投入,狠抓责任追究,从源头抓起,切实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宣传
一线作业人员担负着安全生产的首要职责,必须全面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充分利用各级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等安全教育培训资源,对建筑工人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进行强制性培训;特殊工种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待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主管部门还可定期开展经常性的施工安全教育,注重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使“要人人安全”转变为“人人要求安全”的自觉行为。同时,建筑施工中能否坚持“安全第一”,关键取决于施工单位领导及管理层和项目部主要负责人能否把施工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此,施工单位首先应明确提出把施工安全作为管理层和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要赋予他们相应的安全管理权力,即违章作业禁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等,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认真开展建设施工安全专项整治
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生产中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示等制度。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提高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要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施工安全监管,严禁施工企业的违法违规施工、分包和转包行为。通过专项整治,坚决遏止重特大坍塌、高处坠落以及透水事故多发的势头。
(三)转变监督工作模式,强化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
各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和质量监督站要切实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安全、质量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效率。要切实执行层级监督、重点监管、重点监控等制度,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超前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加大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执法监督力度,转变传统监督模式,采取“程序控制”、“行为控制”、“跟踪控制”方式,按照狠抓开工前资料审查、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费用的落实,安全保证组织体系的建立,施工现场阶段性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评价审核等工作,对工程项目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专项检查,全面开展“一保三防”(保证安全投入,防止坍塌、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事故)专项治理,遏制建筑安全生产违法、违章行为的产生。重点突出拆除工程、工业园开发区建设工程、村镇私房建设工程、市政工程等薄弱环节的安全监督工作,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监督方案,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确保薄弱环节的安全监督工作到位,切实扭转其事故高发的状况。
(四)加大建设安全非法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查事故责任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施工安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有关部门的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查明事故的原因,找出管理、技术、规章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形成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统一监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运转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格局。各监督管理机构在工程巡查过程中,应重点监督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是否有效运行,是否具备持续改进功能,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应依法查处纠正各类违法、违章、违规操作行为,严格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各方参建责任主体单位和人员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当前要解决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正确把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律,无论是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还是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都在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建筑安全工作的发展,应着力加以改进完善。只有各参与单位和监管部门严格履行自身职责,树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居安思危,常抓不懈,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才能切实提高建筑行业本质安全度。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监管部门和执法队伍的细致工作,有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参与,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第4篇 浅谈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要通过班组的工作来实现。因此,切实抓好班组的安全建设工作对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认为,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 实行目标化管理的重要性
谈起班组,人们都知道它是企业的细胞和基础。然而在实际中班组建设则往往被忽视,或以面上工作取代点的工作,抓不到实际,抓不到关键环节上。总而言之,就是班组建设没有走上科学化、现代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轨道,使班组建设停留在口头上、淹没在其他一些形式主义的工作之中。
对煤矿企业的作业班组来说,班组建设包括的工作很多,其重中之重是要抓好班组的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严格执行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据了解,班组长的素质参差不齐,绝大多数素质较低,特别是农民工、协议工文化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因此只能把任职标准降低,致使班组安全生产没有保障。
企业在安全生产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将目标层层进行分解,最后要归结到班组,所以要对班组实施严格的制度和安全生产责、权、利三者相统一的责任制,无疑就能促进班组的安全生产建设,使班组安全生产职责分明、任务明确、目标清晰,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二、 实行目标化管理的可行性
在煤矿企业的管理系统中,不论哪个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都因班组生产活动的需要而存在,其职能的发挥只能在班组那里变成现实,并发挥效果。只有每个班组都发挥出良好的效能,才能保证整个矿井生产的顺利进行。就安全生产而言,由于安全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安全与班组间的配合程度又密切相关。要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就必须抓住班组安全生产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否则,就会造成工作抓不到点子上。
对班组安全生产实行目标化管理,其目的是使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实质上就是企业管理的具体化、实用化。过去有的单位的管理不到位,根本没有触及到班组,很多具体的措施没有及时落实下去,班组成了“活元素”,游离于管理“圈”之外。
客观现实向我们提出:管理必须着眼于班组,着力于目标管理。
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需要。从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制度科学、责任明确等多方位入手,使班组的安全生产走向科学管理的轨道,班组的安全生产才有保证。
三、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制
班组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是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班组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离不开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和遵章作业的自觉性。为此,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首先要从制度上提供保证。如建立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制度,把思想教育列入班组考核的内容,使职工自觉参加教育活动。建立技术培训制度,定期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考核,特别是要让技术过关的人员担任班组长,上岗前要经过培训达到持证上岗。建立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交接班和工作汇报等项制度,使班组之间互相配合、互通信息,保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班组之间相互扯皮、作梗的情况发生。
制订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除了要明确班组长和群安员的责任制之外,还要制定全班和每个成员的责任制。做到责、权、利三者有机统一,使每个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激发出每个成员的积极性,真正把保安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四、 选好班组长是实现目标化管理的关键环节
班组长既是生产一线的直接组织指挥者,又是生产一线作业的带头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制约着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实现。
从当前煤矿生产一线的班组长队伍情况上看,不同程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有的班组长不了解自己的基本职责,不善于合作,只顾自己干活;不抓班中管理,调度无方,往往导致事故;只顾本班产量多少,不顾下个班次人员的生死,扯皮现象严重、忽视安全保护,更不用说防患于未然了。同时,有的矿井领导对班组长的要求很低,片面认为身强力壮就行,导致无人想当班组长这个“苦差”。
要使班组的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做好班组长的择人授任、即所择用的班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带领工人完成本班组的各项任务; 技术过硬、关心职工、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身体素质好,能吃苦耐劳;目标一致、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带领工人落实好各项措施,遵章操作,确保安全生产。二是要加强班组长教育,严格培训、严格考核,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只有素质较高的班组领导核心,才能更好地落实班组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制度,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
第5篇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原因和对策浅谈
非煤矿山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从事此项活动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安全监管难度大,压力大,责任大。如何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笔者结合近来的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非煤矿山目前现状
近年来,随着世界资源整体紧缺,矿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加之国家政策允许私人开采矿山,巨大的利益诱惑,造成矿业开采蜂拥而上,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造成矿业持续混乱,导致大量矿山灾害(隐患)聚积、开采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矿山灾害性事故不断上升,而且各类可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潜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一直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特别是数量众多、规模极小的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差,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我国这些年来非煤矿山发生的事故统计显示,主要发生的事故类型一是冒顶片帮和坍塌;二是井下透水;三是车辆伤害;四是中毒窒息;五是深部岩爆;六是露天矿高陡边坡和排土场失稳。非煤矿山两大重大隐患为尾矿库和采空区。
一方面我国已渐入小康社会,“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盲目生产、非法生产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死亡事故引起的社会恶性影响辐射面增大。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二、非煤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矿业开发秩序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是制约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是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依然较为严重。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发生事故后如果不能科学施救易造成事故扩大化。二是矿权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区存在矿山企业密度过大,小规模,小产能的小矿山大量存在。三是非煤矿山资源整合中存在不到位、不彻底以及明合暗散等问题。
(二)企业基础及管理水平不高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底子薄,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装备水平低,本质安全化程度低。企业业主素质普遍较低,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
(三)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备
一是《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二是原有的法律中有许多条款与行政许可制度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三是随着技术和装备进步以及监管要求的提高,原来由行业部门制定的大部分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都已明显落后。
(四)监管体制不健全
一是初步形成的监管体系网络尚不牢靠,安全监管定位不准,特别是对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的职能履行不清,造成监管缺位、错位。二是以政代法的现象严重。三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人员构成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
(五)中介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实际工作展开中看,中介机构的信誉程度、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远达不到要求。表现在:一是中介机构数量不足,有资质的人员少,人员素质低下;二是行业自律性差,市场运作不规范,恶性竞争,人为降低服务水平,评价报告可信度低;三是有许多领域如检测检验领域、注册安全师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能满足安全监管工作对其应发挥作用的要求。
(六)基层监管部门人员安全专业素质底,技术人才奇缺
安全监管部门不仅担负着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的工作,综合协调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同时还直接监管着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企业等,所涉及的行业多,所需的专业知识面广,几乎涵盖了除军工、核技术之外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而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基本都是近四、五年间成立的,组成人员大多是基层其它撤并部门或乡镇抽调以及部队转业复员过来的,具有相关监管专业知识的人员甚少。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贫乏,安全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监管工作成效,甚至有可能造成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
(七)各级政府安全投入少,安全监管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安全监管手段落后
《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9年来,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部门和企业单位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应付得多,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少,尤其是一些地方党委认为安全生产是政府的事,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很少,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于未安排年度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安监部门所必须的技术装备无法添置,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依然只能靠眼看、手摸、鼻子闻等原始手段,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时还可能产生执法中的判断误差,导致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发生,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部门的权威。
(八)安全监管执法不到位,存在着执法不严格、执法缺位的现象
基层安监部门普遍存在着人员偏少,机构不健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经费短缺,信息资源不畅等问题,尤其是乡镇、街道在执法能力、执法资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执法能力的提高。由于人员少,部分基层安监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力量督促整改,对存在的“三非”(非法生产、非法建设、非法经营)不能打击取缔,执法中执法力度不够,处罚不到位,往往是就低不就高。企业获取的利润远远大于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经济处罚,因而变本加厉,重复违法,导致一边出事故,一边生产经营的现象屡禁不止,屡罚不止。
(九)迟报、瞒报现象仍然存在
自从2007年6月1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施行后的几年来,由于新条例对发生事故单位的处罚力度非常大,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生事故后妄想逃脱巨额罚款,蓄意制造对事故迟报、瞒报,有的甚至破坏事故现场,有的一推了之,把责任和负担推给政府。
三、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分析
(一)某些行业投资过热导致需求的激增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非煤矿山生产者同样如此,去年电解铝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过热,使得去年乃至今年的铝矿石供应特别紧张,据有关专业人士调查,铝土矿的利润是惊人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少生产者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减少安全投入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但这样做的后果有二:一方面引发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别的生产者纷纷效仿,减少安全投入,大矿乱干,小矿蛮干,超负荷生产,必然导致大规模的安全欠债,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生产者看到矿山生产有利可图,便纷纷转入开矿行业,而这些新的生产者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安全问题。因此无论那种情况,其结果无疑是对安全生产不利的,因此投资的局部过热带来的利润的激增是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的最大诱因。
(二)地方政府监督力量严重不足
非煤矿山行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符合经济发展大潮,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企业自身监管职能的严重缺位。据说,某企业地下矿山的其中一个生产系统掘进工作面达到万米以上,深度达到11级斜井,而当地安监部门一共才十几个人,从事非煤矿山监管人员仅仅只有2人,如果进入该矿井检查一遍,没有一整天是出不来的,仅仅从数字上相比,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监管力量有多薄弱和不足。
(三)非煤矿山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非煤矿山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随意性非常大,今天来了,明天不想干就可以走了,大多也没有接受教高层次的教育,因而素质普遍偏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或盲目施救。
(四)非煤矿山分布的自然条件恶劣和生产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
非煤矿山品种多、储量大、分布广,但大都属于地下矿,因此开采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重大事故。近年来,随着金属矿山资源的困乏,大多企业已进入深部探矿作业,企业近年效益不好,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因此很多非煤矿山生产者特别是金矿开采在安全设施的配备上显得力不从心,造成非煤矿山生产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四、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对策
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切实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一)构建社会联动“大安全”长效机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之举”
要真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致力构建社会联动“大安全”长效机制。要从根本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构建一个既能调动积极性,又能持之以恒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搞形式”,“走过场”,只有“构建社会联动‘大安全’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安全生产工作才在领导力量上得到保证。各职能部门综合协调、强化监管,各级各方面配套联动、综合治理,才能呈现出全党、全民、全社会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夯实“双基”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之基”的“力量之源”
安全生产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离开了“双基”工作,就会失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真正的力量源泉。总结这些年事故教训,主要是由于乡(镇)、部门和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管体系造成的,监管不能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此,必须真正建立健全乡(镇)、部门及其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真正推动当地政府、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主体责任和责任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三)加大投入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强根固本”之策
安全生产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是整改事故隐患和依靠科技兴安的基础。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不能仅靠“人防”,必须施之以“物防”和“技防”。有了这一基础条件,就等于设置了预防事故发生的“保险阀”和“防火墙”。所以必须“下更大的本钱”,确保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
(四)强化“执法监察”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制保障”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涉及普法宣传、业务培训、监督检查、隐患整改、评价评估、审批办证、执法监察等多个方面,但执法监察更具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力,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具有带动和推动作用,也是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杀手锏”。一是建立规范的执法监察运作机制。二是完善市和乡(镇)、部门、安监机构“联动执法”体制。
(五)落实“责任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抓手”
落实了责任,就有了干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牵住了做好工作的“牛鼻子”。层层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除年初层层签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外,还注重将责任的落实触及到日常工作的每个办事人和办事环节上,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如在历次的大检查中,不论乡(镇)和企业单位自查,还是主管单位复查,要逐级报检查(或复查)报告单,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安委会办公室再将所报的事故隐患,除列表造册将隐患的所在部位、内容、整改措施、整改进度界定明白外,还特别将事故隐患单位主要责任人及其主管单位主要责任人、市政府分管领导等几项明确下来,形成《隐患排查与整改责任告知表》印发给有关责任人,形成一条“查改隐患—加强责任—再查改隐患—再加强责任”的工作责任链。
实行严格考核制度。对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情况和市里统一组织的安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百分制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年终综合考评,对“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
(六)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铁拳利刃”
用“安全创建”凝聚共识,动员全党全社会继续高度关注、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共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文化阵地建设,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鼓动作用。以“安全创建”为主题,组织开展好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万里行”活动,推动“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及安全法律知识、安全常识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为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调动上下各方的积极性,为加强安全生产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顶端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近年来实行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对强化地方政府安全责任、调动各级干部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很有作用。这个指标的核心在于“控制”,实质在于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把事故死亡控制到最可能低的范围内。下达控制考核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市县乡镇和重点企业,落实到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头上,纳入政绩业绩考核。二是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问责,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以及拖着不办、迟迟不落实整改措施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不能姑息迁就、含糊过关,一查了之、屡查屡犯。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继续举办市(县、区)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监管监察局长培训班。地方政府换届之后新分管安全工作的同志,都要接受安全培训,明了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掌握安全防范、应急处置、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四是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制约机制。安全生产不能单纯依靠企业家的自觉自愿,必须多管齐下。五是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既要企业建立安全诚信机制,又需要政府依法监管、行业有效指导和社会广泛监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与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重点行业领域都要就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研究制定规范性指导意见。
(八)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是确认非煤矿山安全资格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是企业合法生产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许可工作的目的是改善和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目标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一是营造宣传氛围,让业主明白许可的重要性。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三是抓住隐患排查治理关键环节,促使矿山企业按要求进行整改。同时,推广先进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走中深孔爆破、机械化开采的路子。采取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关闭和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
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狠抓落实。
第6篇 浅谈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基层单位的建设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致力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借鉴和融合国际上广为流行的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电网企业的风险特点,于2007年10月形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探索和研究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成果,对全网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自2005年正式启动了其体系建设至今,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其系统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思想,以及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以及行为管理等九大方面入手,针对电网企业的风险,建立一套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为电网企业的管理方法及思想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角度,使电网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的只是理论知识,作为基层单位或班组,应该怎样执行才能完好地让体系思想精髓得于融入基层繁琐工作呢深圳供电局基层单位某供电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经过了五年的体系建设,在管理水平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在2009年12月深圳供电局的“四钻”外审评价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就探讨下该体系在基层中的建设。
其实,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基层的建设无非就是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硬件改造,即员工的办公场所环境。该体系十分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只有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才能取得很好地保证;另一个就是软件改造,即以风险评估与控制为目标出发点,控制安全生产,此外,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工作的管理内容、方法、流程等方面进行完善,提高工作程序的可操作性及高效性。
1 硬件改造:为员工提供舒适欢乐的工作环境
某供电所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运用标识管理、人机工效等理念出发,令原来残旧、凌乱的办公室形象,变成现在整洁、优美的环境,这是给人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同时环境的改善也让工作更有秩序、更加严谨,员工干起事来更有干劲。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某供电所的仓库,在此体系建设之前,备用物品的堆放没有考虑到人机功效,一片狼藉,在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更是耽误了事故抢修速度,延误了抢修时机。充分掌握该体系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小组依照体系标识管理、人机功效管理等理论知识,对仓库实施定置化管理,对仓库物品分门别类,定点放置,对每一个放置点进行编码,并设置物品目录,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物品,节省应急处理时的宝贵时间。
其次,另一个重要硬件改造当为食堂。食堂的卫生事关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一时的疏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提醒食堂工作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心和做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某供电所体系小组把繁琐的规章制度缩编成了直观的卫生小提示,时刻提醒着食堂工作人员确实做好食品安全卫生工作,确保没有食品卫生问题的发生。同时对食品进行抽样备份管理,切实加强监管力度。另外,还经常组织烹饪技术及健康知识方面的培训,丰富了饭堂的菜色和口味,改善了营养搭配,提高了饮食质量,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
通过工作环境及饮食条件的改善,体现了人文关怀,营造了企业文化,有效的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 软件建设:学习精髓,走创新道路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某供电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在这建设的道路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这一切都被克服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小组坚信要走出自己的路,走创新之路。组织了多次会议,探索突破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精髓就是流程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也意识到只有升华该体系精髓,集思广益,以点带面,将体系扩展到其他领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1 简化《某供电所10kv线路及设备巡视维护管理记录本》
首先,改善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及设备巡视维护管理记录本》。旧的巡视记录表,需用文字描述发现的工作缺陷内容,相对繁琐且难以规范,每个员工对同一个缺陷内容存在着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给后勤管理人员统计造成了很大麻烦,且记录表只能当次使用,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为改善以上问题,将线路的缺陷进行汇总、使用编号代码表示缺陷内容,在记录缺陷时只需填入相应的代码,对号入座即可,实现了高效、精简、规范化的作业记录,且可多次使用,同时也契合了节能降耗的要求。
2.2 编写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综合风险评估表》
配网线路跳闸往往是考核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深圳供电局承诺优质服务社会的重要口碑。为此,为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更好地维护配网10kv线路,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巡查。因此,利用体系中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从台风、暴雨、外力破坏、盗窃、用户设备故障、线路自身薄弱点共6方面出发,利用员工的实践经验和对10kv线路的历史跳闸事故经验及10kv线路的基本情况,如线路的属性、长度、电流负荷及周边环境等信息,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线路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形成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综合风险评估表》。该表对10kv线路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值量化,为巡线员工提供巡视重点,同时对该表中风险值超过70分的线路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通过对10kv线路的风险控制,某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截至2009年12月,该所10kv线路跳闸率已由2008年12月的3.5%降至2.08%,同比下降1.42%。
2.3 编写了《某辖区交通道路综合风险评估表》
鉴于风险评估中交通的风险较高,体系小组利用员工的实践经验,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该辖区的交通道路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形成了《某辖区交通道路综合风险评估表》,该表对交通道路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量化,将风险值超过70分的交通要点列为交通黑点,并在全所宣贯,提高了我所驾驶员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为该所驾驶员经过交通黑点时提供防范措施。
2.4 将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应急流程图形化
鉴于农电员工素质普通偏低,该体系小组还将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和应急流程图形化,方便员工理解和执行。一共编制了九套图形化作业流程,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示化流程,让流程对员工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2.5 风险管理在营销流的拓展应用
随着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学习不断深入,某供电所营销班组还就其所营销流工作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及隐患,对关键任务进行了深入的风险评估及危害辨识,形成了一系列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营销关键业务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营销作业质量风险控制流程和作业指导书的使用初步实现了对核心业务规范管理,创造了应收电费连续二十四个月回收结零的奇迹,从07年至今连续保持电费回收率100%的优异记录;抄表差错率稳步下降,每月因抄表差错造成的改单冲红次数由07年初的最高13单/月下降至0单/月;从实施作业指导书前平均3.4单/月下降到0单/月,实施作业指导书后取得连续20个月零差错的良好业绩(统计数字截至到2009年5月)。
某供电所作为深圳供电局第一批8个重点应用安健环体系的班、站、所之一,肩负着依据体系理念在基层班组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探索任务。在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某供电所把重点放在研究和推进体系与班组实际工作的结合应用方面,经过五年多的应用,喜获“四钻”成绩。该体系在基层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7篇 浅谈运输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铁路生产的永恒主题。那么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出台安全法规、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大张旗鼓地对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等措施,都是搞好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动转体系之骨干的铁路。其运输生产的主要环节,就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党中央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以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安全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方便快揭,高速高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今铁路提出的要求,而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更是铁路运输生产历来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安全第一”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我们单位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安全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因而,抓好安全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各方面因素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讲安全工作。在此,就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首先,抓好安全工作,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建立适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制”可以有两种含义。一种较为狭义的解释是,“制”就是制度;而另一种较为广义的解释是,“制”就是机制。制度往往体现为某些文字上的规定或程序,或某种不成文的,但被组织普遍接受的某种实践或工作过程。机制则不仅仅包括制度的所有内容,更重要的是包含了确保制度得以有效落实,以及确保制度本身先进性的所有因素。
而我们要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就应当是机制这一含义。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而且要制定保障这些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保障措施。我们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对我们的工作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而不是为了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形势波动较大,列车重大、大事故时有发生,客车伤亡事故尚未杜绝,货车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层出不穷,行车安全还没有达到有序可控的状态,与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机动化程度提高,人流和物流快速增长,我国道路运输安全的形势也日益严峻。根据交管局公布数据,近5年来全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平均达10万人,高居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因交通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到gdp的1-2%,相当于200-400多亿美元。无论是对运输专业企业还是一般企业来说,交通运输都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交通事故不仅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可带来其他很多负面影响,运输安全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道路、环境、人和车辆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交通事故的成因涉及方方面面,预防交通事故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努力。而企业可以从内部管理着手,提高自身运输安全水平。
有资料显示,尽管人往往不是事故发生的唯一因素,但9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与人的因素有关。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职业驾驶员准入机制,详细审核其培训和驾驶记录,未经过严格培训或有过严重事故责任的驾驶员应拒之门外。研究显示一部分人并不适合做驾驶员特别是职业驾驶员,有条件的单位可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适性”检测和考试。企业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经验表明千篇一律地念文件或喊口号收效甚微,应由相关专家(如交通管理部门、研究者)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根据本地交通和环境特点、企业运输任务及司机群体本身特征,结合真实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不仅应包括驾驶技能,更重要的是包括知识、法规、安全驾驶行为和现场救护等内容。对司机的管理也很重要,应严格行车日志管理,有条件企业应对运输车辆安装gps,对车辆衽动态实时监控,避免司机超速或疲劳驾驶。根据司机的交通违章和事故发生情况,企业应予以相应的奖优罚劣,而不是简单地替其买单销账。
企业应购置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性能良好、“对行人友好”的车辆。决不应使用报废或有缺陷的车辆,不能“只运不修”,置货物和司机的危险于不顾。在出车前和出车后应对车辆进行常规检测,特别是对轮胎、制动、转向和灭火器等的检测。应有严格的制度保证危险物品不由普通车辆或由实习司机运输。超载是运输企业较为普遍存在的情况,近年来造成许多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尽管从短期看“多拉快跑”能有眼前收益,但长期来看超载不仅损坏车辆和道路而且造成事故隐患,还有被处罚的风险,有长远眼光的负责任的企业都不会鼓励这种行为。从道路因素来说,企业应加强对内部道路的修整和管理,如在人口密集区设置限速带。在内部管理上还要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
很多优秀企业的案例证明,企业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可以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也是尽到社会公民的责任。
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全国铁路发生重大、大事故及险性事故达300多件。
而沈阳铁路局1990年7月28时,2532货物列车于848次货物列车,在沈阳铁路局通化分局梅集线通沟至干沟间89公里488.5米处发生正面冲突,照成2532次机车1,2,15,19位车辆脱轨,16,17,18车辆颠覆,848次重联机车颠覆,机次1辆机车脱轨,机车报废4台,货车报废1辆,大破4辆,中破2辆,小破3辆;线路损坏100米,损坏钢轨8根,轨枕156根,机车乘务员死亡9人,重伤3人,行车中断25小时15分,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通过这些说明铁路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的问题:
(1)安全管理“严起来、落下去”存在脱节现象。
一些站段的逐级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到班组。各级主要领导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比较高,安全检查考核也要求得比较严,但是,基层的一些管理干部实际工作中主动“落下去”的不够,处理问题仍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为了提高调车效率,接发列车时仍然会违章抢钩:调车推送作业时,调车人员不出现,违反防溜规定等现象仍时有发生。上级“严了起来”,班组却“落不下去”。究其原因是没有“强激励、硬约束”机制及作业标准过程控制机制。
(2)部分规章制度繁琐、内容陈旧。
对基层站段有时会出现按章作业效率低,追求效率就违章的情况。很多规章制度只考虑了安全,却忽视了生产需要,没有从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单纯为了安全而制定制度。并且在高科技设备大量投入、减员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同时,相应的规章没有及时修改,造成部分规章内容过时,甚至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抵触。例如,《技规》第260条“禁止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随着主要干线机车三大件设备的普及,不论是停车还是通过的列车,机车的自停装置都能够保证列车在红色信号前50m安全距离外停车,在设备配备齐全的主要干线,可不执行此条;《行车组织规则》第60条的停留车防溜规定重新修改后,一些车站原不防溜的旅客列车车底现要以铁鞋牢靠固定,15‰的上坡道线路也要用铁鞋牢靠固定,增加了人员配备和费用支出,降低了调车效率,使列车和调车车组防止“拉鞋”成了新的安全控制关键。一些车站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对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上调车作业时机,不切实际地不断延长,有时不得不人为违反规定而抢钩作业等。说明规章制度还有待依据科学方法,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必要的修改,不然就会限制铁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铁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有待提高,班组管理亟待加强。
个别干部管理思路不清,创新意识不足,不少职工文化素质低,遵章守纪自觉性不够。班组长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造成安全管理在车间与班组长间、班组长与职工间产生断层,班组自控能力相对薄弱,人的过硬素质是安全管理,乃至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的关键。
(4)行车主要设备投资及维修保养的质量存在不足。
一些行车设备失修,维修费用不到位,新设备缺乏完善的修、管、用制度,责任制没有落实,对设备的保障程度缺乏评估定性和相应措施,在对机车途停、信号故障、线路胀轨、列车脱钩及制动梁脱落断裂等事故进行分析时,往往停留在表面的原因上,而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原因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分析,就急于定性定责,忙于经济处罚,“三不放过”分析中缺乏对设备原因的分析,更缺少解决设备投入、更新、改造的实施措施。
而对与上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长效机制为切入点,强激励、硬约束。
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激励、约束机制良性运作,各项规章制度就会在贯彻执行中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应有的作用。为使铁路各部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必须在各项管理工作落实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安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去繁求精,修建补废,完善健全,重点是对干部,职工和班组的机制。要对已有机制进行总结和筛选,研究和制定实事求是的运作办法和实施措施,实现安全职责清楚、措施明确、控制超前的局面。同时抓好安全长效机制的落实,务实重效,严细实恒,重点是对干部的评价、竞聘,对职工的考核、奖惩,发挥班组长的作用,调动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班组的自控能力。围绕“干部尽其责,职工尽其职”,制定、完善和落实机制,达到作业过程控制的目的。
在机制中对班组管理,尤其是对班组长的选拔、任用和考核通过有突破性的机制运作进行规范。单设班组长管理奖,这个管理奖按脏苦累险程度将原有的奖励合并使用。要求车站、车间加强对班组长作用的考核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优胜劣汰,逐步使所有班组长能够称职,发挥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2)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本点。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按章作业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企业都要有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应按4方面进行落实。①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和站段要在准确掌握有关行车设备、作业程序、岗位性质的基础上,反复调查研究各项作业规定,编制出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②在学好有关国标的基础上,结合铁路特点,以安全为根本、效率为前提、效益为目的,根据设备变化、现场实际和观念更新,及时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③将所有规章制度办法按类别、工种、过程分解到各岗位,将关键的规章制度纳入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每一项作业程序中。④各级管理干部按照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技术要求的规定,对职工进行监督、指导和考核,把规章、标准落实到班组,安全才能真正稳定。
(3)以提高人员素质为关键点。
职工违章、违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业务水平不高,盲目图快,违章乱干。某些干部对作业规章不能熟练掌握,对安全管理缺乏锐意进取的创新思路和有效的预想措施。因此对干部应加强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文化和技术业务的学习,使之具备下去检查、指导和考核的必要条件。对职工要加强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激发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提高作业质量和标准,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更要严字当头,重在执行。严格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严格标准化作业,既是安全生产的规律,也是血的教训。没有铁的纪律安全就没有保障。在铁路的各类事故中,因职工违章违纪造成的要占到一半以上。严字当头,不是严在口头,是要通过执行来体现,解决执行中的好人主义,如果对安全中的问题如果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赏罚不明,自生自灭,对安全的要求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停留在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嘴上,保障安全生产只能是缘木求鱼。要让执行真正发挥效力,在观念上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把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犯罪的观念植入人心,在制度上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职工,只要是责任事故,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能轻描淡写,不了了之,对发现安全隐患的要给予重奖。
(4)以强化设备质量为根本点。
设备是安全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前提。加大设备科技含量,增加设备投入,强化设备整治是安全生产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1、精检细修,确保质量。尽管我国铁路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但坚持精检细修,质量还是能够保证的。关键是要严格落实行车设备用、修、管制度,加强日常检查监控,对设备质量认真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机车、车辆、信号、牵引供电等行车设备故障多发,特别是机破临修、线路信号故障等危及行车安全的突出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在材质、管理、工艺以及检修保养手段上实现科学化管理,从根本上实现设备零故障、零缺陷。同时,要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从源头上确保设备质量。
2、预防在先,加强监控。对于运用中的设备,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靠精检细修已是鞭长莫及,而且设备的状态受多种外界因素,如气候、灰尘、不可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检修人员不可能全天候跟在车上,盯在现场,要及时发现这些隐患,一方面要制定各种可能的应急预案,及时化解危机;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移动和固定设备的监控,如机车监控仪,俗称机车“黑匣子”、红外线轴温报警器等。从铁路的实践来看,利用信息技术对铁路固定和移动设备进行集中的、立体的、动态的和实时的监控,能有效的发现隐患,保障运营中的安全,是铁路技术装备保安全的重要手段。
3、整体引进,消化吸收。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引进国外成熟的铁路技术,特别是高速、重载技术,在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在新线建设和既有线的改造中,要提高装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等级
目前铁路中间站的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连续性等弊端,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和控制回路,削弱了铁路运输安全基础。要积极改变现状,安全决策者必须从大局出发,迅速调整现有中间站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推进人本管理,打造中间站良好的安全环境。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需要众多层面的考虑和保证,尤其对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更为重要。铁路中间站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超前防范,消除对安全生产的各种不良影响因素,才能实现安全的有序可控.
开展安全工作,从明确企业的责任、管理者的责任及员工的责任开始。落实责任是一切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不二法门。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调研时强调“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注重预防…”,突显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的重要性。今年是我局的“安全管理年”,实施安全终端责任制既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办法。通过安全责任制终端分解责任的落实,加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从根本上强基固本,夯实企业安全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语道破:基层安全建设薄弱的问题,同时也是责任上移的真实写照。我们常讲“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谁的责任重于泰山?!从目前企业、项目的现状看:只有管理层和相关部门领导承受着巨大的安全责任重担和压力,而相当部分员工仍然没有意识到生产事故对企业安全、企业发展、甚至对自己工作所构成的威胁,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没有把学习安全知识和提高安全技能放在工作的第一位,认为安全的事与己无关。正是因为部分员工的这种不负安全责任的心态,没有真正关心安全、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根本上致使我们企业的安全理念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要使企业真正走向安全发展的良性道路,我们每名员工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负起安全责任,做到自己及周围的人和物的安全,形成安全行为习惯和文化氛围,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逐步减少各工点的危险源、降低伤害,实现企业安全、快速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名员工都应负起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责任,为企业分担沉重的安全责任,而不是再让本来就日理万机的领导们每天因事故而奔波、因安全而战战兢兢、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心境,是居陋室而德馨,是食菜根而味甘,是着布衣而华丽。而我则要大声说:安全才是最大的幸福!因为只有拥有鲜活的生命,才能在宇宙间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只有拥有健康的生命才能承担责任、造福社会。没有了安全,失去了健康,幸福又从何谈起?
事故猛于虎,人们的幸福常常会被事故无情摧毁,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让107名矿工遭受灭顶之灾;2009年2月22日山西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使77名矿工从此与亲人永远告别,实在不可想象,有多少幸福的家庭为此面临崩溃……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损失是惨重的,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讲,便不能用损失来衡量,而是一场无法弥补的灾难。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希望笑语常在,每一个家庭都想幸福美满,每一个企业都愿兴旺发达,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我们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安全就是最好的效益,安全就是最大的发展。安全更是我们矿工幸福的源泉。没有了安全就谈不上企业的稳定发展,没有了安全也就更谈不上我们自身的幸福生活。对于我们每一名员工来说,安全不仅属于企业也属于社会、属于家庭、属于自己。我们每一名员工都需要支撑起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肩负着孝敬老人,抚养孩子的责任,而这一切更加离不开安全,没有哪一个人愿意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时的凄惨情景,没有人愿意感受年轻妻子痛失丈夫时的悲惨场面,更没有人愿意听到幼小孩子失去父亲时那撕心裂肺的哭喊,想到这一切,你还能漠视你的生命吗?你不能,因为你的生命不只属于你一个人,你没有权利藐视这份存在!你可知,你的肩头载荷着多少殷殷的嘱托,你的背上烙印着多少滚烫的目光。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是企业的希望,更是所有人热切的期待。
石以铼累,丈由寸续。再耀眼的辉煌都会成为过去,对于生命,再多的准备都不够;古语“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安全工作永远是“从零开始,向零进军”。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防范为重是心灵的幼稚;不排除各种安全隐患,是行为的幼稚。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文明与财富的丰厚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四季轮回,花谢花开,然而,生命却只有一次!失去了便不再回来,难道世间还有什么比幸福地活着更为可贵吗?让我们用安全的花环串起这一片常在的欢声笑语;让我们用安全的镜子,照出这一幕合家的幸福美满;让我们用安全的标杆,量出这一段企业的兴旺之路。
安全责任是每名员工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之所以说是权利,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树立了安全责任意识,事事从安全出发,主动想、超前做,将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才能确保本质安全;说是义务,是因安全问题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着职工的生命及岗位安全,安全责任不单单是领导的事,而是从上到下企业全体员工的事,是每名职工都应该做、必须做的大事。
安全责任重如山、人人尽责来分担。为了您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为了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从自身的责任意识自查自纠开始,治理责任隐患、防范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树立“企业安全,我负责!”的安全责任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终端责任制,为十六局开创安全新局面、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而努力。
第8篇 浅谈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也逐步意识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我们建筑行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可大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控制、减少伤亡事故,有助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2002年11月1
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含义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原则,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它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的安全职责
它包括企业经理、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企业经理是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⑴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⑷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的隐患;
⑸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⑹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将安全工作纳入到自己的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它包括企业中生产安全部门、技术质量部门、机械设备部门、材料部门、财务部门、劳动工资部门、工会、卫生部门等,各职能机构都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3.班组长的安全职责
班组安全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第9篇 浅谈“七抓七保”变电站安全生产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生产活动的基层组织,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它在电力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培养和锻炼职工队伍的阵地。为此,抓好变电站工作,尤其是安全生产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全面控制安全生产中的危险点,进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抓好“七项工作”,保住“七个方面”,是确保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的法宝。
“七抓七保”,即抓全面保整体,抓预防保设备,抓现场保秩序,抓违章保三无,抓考核保公正,抓死角保质量,抓培训保基础。
1.抓全面保整体。
安全生产工作千头万绪,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只有“时时处处讲安全,人人事事保安全”,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方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
1.1全面的含义。
全面管理,即要发动和依靠全员来进行管理;管理的对象、范围要全方面,既包括设备、设施,又包括员工的安全教育、技术业务培训、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体系,以及安全工作的目标管理;管理的过程要全方面,从计划到措施,从措施到实施,从实施到总结,再从总结到新的整改计划、实施方案,均要一环一环,环环相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头有序、有始有终、有进无退。
1.2全面的建议。
在这里笔者需要建议一点:安全生产工作提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但需要党、政、工、团共同进行、深抓细管。一是由于不同管理口的过多检查,从人员的心理角度分析“领导检查工作,我们当集中精力配合”,顾此失彼,势必影响到监盘、巡视等正常的值班程序。二是由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工作性质有别,所以所查项目的针对性或标准不相统一,导致各抓一套、标准不一,势必造成变电站工作“多样化”,增加了值班员反复工作的工作量。所以笔者建议上级部门在变电站检查工作时,要同行、同查,统一标准。
2.抓预防保设备。
从长期科学实践角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绝大多数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绝大多数暴露的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事故和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与带电设备发生了冲突而造成的。
2.1重点设备重点抓。
主要做到:倒方式设备抓负荷,大负荷设备抓发热,有缺陷设备抓缺陷,新投运设备抓运行,刚检修设备抓验收,重要用户设备抓特巡。
2.2特殊气候特别抓。
主要是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重点做好设备的“事前预防”工作,缩短巡视周期,增加红外线测温次数,充分发挥班前、班后会的“安全提醒”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积雪、闪络、风摆、受潮、雷击、发热等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2.3备用设备定期抓。
人人掌握本站切换设备的方法、数量、周期,严格执行“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确保备用变压器、备用母线、旁路开关、备用电源、事故照明等,在事故情况下能充分发挥“及时雨”作用,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3.抓现场保秩序。
规范有序的现场秩序,靠得是班组内部的严细管理和各级班组之间的协调共建,它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的前提和保证。
3.1班组长带头抓,班组成员相互抓。
首先,变电站人员要做到“四严”,即严守规章,严明纪律,严格考核,严于律己,以“四严”确保班组内部安全、规范、祥和、有序。
3.2各级班组协调抓,各级人员共同抓。
这一点,在变电站安全生产工作中也显得非常重要。运行的主要职责是操作、许可、验收,检修的主要职责是修试,保护的主要职责是校验,试验的主要职责是预试。而这一系列工作基本上都在变电站共同进行。但由于工种不同、性质各异、作风有别,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磕磕拌拌,影响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例如,检修擦拭不到位,运行人员验收发现,需要重新返工;检修过程中,甩线头误将地线摔落致坏,运行需要检修赔偿;设备验收、保护传动,运行人员到不了位,检修、保护埋怨;填写修试记录,运行人员使用仿宋体,而检修、保护使用自己的笔体;保护在主控室内进设备,打开防鼠档板不复原等等一系列“小”问题,倘若协调不周,便会从心理上引发“有损尊严”、“有伤和气”的倾向。结果因小失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导致工作许可、验收、终结时间延长,影响向客户供电的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自身效益受损。
4.抓违章保三无。
违章是事故的温床和祸根,是安全的大敌和杀手。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90%以上的电力生产事故是由直接违章所致。违章按其性质分为三类: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管理性违章。笔者认为,刹违章、保安全,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现场、无违章车间(工区)”应该做好三方面工作。
4.1内外互治。
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我不违章、我要安全、我爱生命”的思想和行动要统一,受控与不控的作风和行动要统一。二是班组内抓为主,外抓班组为辅。班组是产生违章和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班组要在上级领导、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巡查监督协助下,认真排查本班组习惯性违章行为并制订出反习惯性违章措施,建立“一级比一级表率、一级比一级严格”的反违章岗级纠查网络,开展“两票”规范化执行操作程序演练和多样化安全教育活动,创建无违章班组。
4.2标本兼治。
主要是指,抓违章抓职工的着装、戴帽、值班纪律固然需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抓过程、抓经常、抓深层,把执行“两票”的全过程,巡视检查的按时、到位、全面性,安全日活动的实效性,班前、班后会的针对性,安全工器具使用的规范性,倒闸操作的安全、快捷性,设备或作业环境的完好、完整性,电缆夹层封堵的牢固、密封性等,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4.3上下共治。
在现场发现违章行为,要究其原因、寻其根源,分清违章性质是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还是管理性违章,对症下药。
第10篇 浅谈安全检查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安全,是企业一切生产活动最根本的保障;安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需要,与每个人在生产、生活、娱乐等活动中的行为息息相关;安全,就像人们需要空气一样,一刻不能或缺。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重要性在于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对人们不遵守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纠正,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将各种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检查内容包括查思想、认识、查制度、查措施、查事故隐患、查劳动纪律、查安全经费提取、查劳保用品使用发放、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查遗留问题的整改等多项内容。检查方式可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突击性检查和督导检查等。安全检查的方法有自查、互查、抽查、辅助查等。
我们知道一起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们不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懂得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尊重生产过程中的客观规律的行为导致的。要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开展,除了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与操作规程、安全风险意识、职业道德养成的教育,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外,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为高风险的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在人、车、路、环、管环节中,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于道路交通的各个环节,存在于驾驶员、其它道路交通参与者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律性,以及对危险源、危害因素的认识不到位上,各种不确定性、不安全因素很多,致使一些典型事故时有发生甚至有所反弹,安全生产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长抓不懈,通过开展安全检查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措施、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开展。
日常工作检查——如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对“三违”的检查,对车辆维修工作中的过程检验,车辆发班前的例保检查、对gps、dvr车载视频录像的监控检查,客运站对驾驶员报班进行检查,调度对车辆运行情况的跟踪检查等,这类检查关键是认真落实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通过细致不厌其烦的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中的隐患,切忌敷衍了事。
专项检查——如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客运站对旅客“三品”的检查,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的安保检查,各单位对消防、治安工作的检查,以及公司每年专门开展的车辆专项隐患排查等,这类检查要加强责任心、巡查、值守制度的落实,切忌走过场、走马观花。
定期检查与季节性检查——如春运安全检查,雨季、汛期安全检查,各单位每月开展的隐患排查等,这类检查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专项检查的要求或季节性检查的特性开展检查。
突击性检查——是针对违法、违章行为开展的一项检查,如对驾驶员屏蔽gpd天线、违法超员非常规性的突击检查。
监督检查——主要是上级部门或生产单位对日常工作进行的监督性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深入细致、严肃认真;安全检查是为了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通过查缺补漏,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安全检查要有计划、目的、要明确检查的内容、要突出重点讲究方法、 如果粗枝大叶那就很难达到检查的目的;安全生产要注重适宜性、有效性、时效性和充分性,如果通过检查不能控制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危害行为和危险源,不能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那么,落实制度就是一句空话,任何的马虎、敷衍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必须做到: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二是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的管理制度,三是安全检查工作要有延续性;四是要具备专业的安全检查知识、技能和履职能力;五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六是对检查工作要有完善的记录,检查资料要翔实、详细、用数据反映,通过对多次检查数据的分析比对,可以发现一些以前可能忽视的问题。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过检查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弱其危害性,是安全管理工作和检查的目的;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是企业全体员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长期检查监督管理、整改隐患取得的结果。总之,安全检查要作的是:“检查你所做的、做你所检查的、记你所做的和检查的工作”。
第11篇 浅谈班组长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进入中国贝卡尔特钢帘线有限公 司已多年,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为一名领班,我深知安全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在这人海如潮,日新月异的现实社会中,请问您最需要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喝酒后不要骑摩托车”这是父亲经常在我耳边的叮咛。“我们要将安全放在首位”这是贝卡尔特集团ceo在2007年的新年讲话中再三强调的。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的确,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受伤,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
公司管理层对于员工的安全也是相当重视的,前段时间组织的多次安全研讨会就是有力的证明,研讨会上的两个问题提得相当好:安全谁来管?每个人;谁对安全负责管理者。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我认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坚持“三个做到”,才能扎实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工作。
1、做到具有过硬的素质。一个好的班组长,应该是安全生产的行家里手,是一个班组的核心。这就要求班组长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会干',能随时正确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要'会管',就是对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重点加以解决,在职工的眼中,班组长就是带头人,在日常生产工作中,要求班组成员做到的,班组长首先必须做到,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也体现一种思想,班组长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班组长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超前的预测、预算、防范意识,做到超前指挥,超前管理,发现事故苗头时及时采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2、做到紧靠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的基础是现场管理,班组长紧靠现场,必须科学地有计划的组织生产,按章作业,坚持干标准活、放心活。由于bbsc是一座新厂,新员工较多,且大多数为刚刚踏上社会的学生,这就要求班组长时刻做到'三勤'(眼勤、手勤、嘴勤)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堵塞漏洞,做一台现场管理的'显微镜'对问题不论大小,不留死角,一抓到底,不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避免现场管理出现“盲区”,努力做到生产现场“小隐患不过班,一般隐患不过天”,用专门的交接纪录簿,来强化安全管理、增强相互沟通。
3、做到违反sop不留情。班组长在生产一线,最接近工人,对每一名工人的素质和安全意识以及生产现场状况,也最了解,对违反sop现象看得最清,发现得最早,因此要搞好班组的安全工作,班组长必须严抓违反sop的行为,要敢当'黑脸'包公,铁面无私。 作为一名班组长,首先要认识到违反sop作业仍然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不出事故是偶然的,侥幸的,造成事故是必然的,任何姑息迁就,得过且过,甚至同情违反sop行为的人员,都是害人害已。
总之,搞好班组的安全工作,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较高的素质,摆正自己的位置,以身作则,严以律已,只有班组长把好自己这一关,使安全工作能真正纳入班组的日常管理之中,在现场工作中能有针对性的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及时地解决安全中潜在的各种问题,杜绝违章作业,才能确保班组安全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第12篇 浅谈“筛子”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煤矿各级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的不同和工作经验不同,对现场的隐患认识不同,对隐患的排查存在着差异性和主动性及被动性,部分人员下井检查只是将大的隐患和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处理,而忽视小隐患或潜在隐患,久而不治,导致事故的发生。回顾煤炭生产中发生的事故,大部分都是因小隐患不治酿成了大事故,给职工、家庭带来无比的痛苦,给企业、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而“筛子”理论排查隐患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1 “筛子”的构成
在安全生产中筛选隐患的“筛子”,是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规程、措施、企业安全指令、安全制度、规定等一系列安全知识和血的教训及多年的工作经验沉淀而形成,是一个有严格目度的“筛子”。在对现场安全情况筛选中,必须保证“筛子”目度的科学性、实效性、安全性。“筛子”目度过大将现场隐患漏下,形成带着隐患生产,给事故留下导火索,随时可引起事故。
如“筛子”目度过密,大小隐患分不清,冲击生产影响效益,所以要用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成熟的工作经验标定“筛子”目度,将所有的隐患筛出一网打尽,保证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形成安全生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 “筛子”的应用
要想充分发挥“筛子”作用,首先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管理人员下井实行 24h 负责制,现场发生事故对24h到过现场人员严格追究,按照专业、区域、监督检查、直接责任四负责制进行追究,对安监员实行“十”字垂直、平行区域联责追究,做到责任追究到人、处罚到人。保证凡事有责任,失职有追究,形成有力的安全责任体系和保证体系。
从矿长到岗位职工下井按照责任范围进行隐患筛选,管理人员下井实行走动式管理,每次下井从系统到现场严格过筛。职工重点对岗位隐患过筛排查,对筛出危及安全生产的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整改,一般隐患现场提出盯住整改,当时整改不了的隐患,要立即汇报做好记录;专业人员及时制定处理措施,信息办下 d卡通知单位,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实行建档消号制度,形成对隐患处理从筛出到落实整改、验收消号5wih的闭环管理。
在做好随时对现场隐患过筛的同时,实行定期五级筛查隐患法(矿、专业、区队、班组、岗位),定时根据现场情况对本范围内隐患进行过筛,对筛出的隐患及时制定处理措施,落实整改时间、验收人。同时实行隐患提醒制,将隐患向大家及时通报,并由单位张贴上墙,使职工心中有数,时刻防范隐患、处理隐患。
3 不断丰富“筛子”知识是筛好现场隐患的关键
要想把现场各专业各工种所有隐患筛出,没一个好的“筛子”和严格科学的“筛子”目度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必须不断丰富“筛子”的知识。
(1)强化职工培训学习,充分利用集体学习和个人学相结合,实行家庭作业法、学习卡、现场提问、组织考试、专业上大课、题目加案例培训法,使职工通过对“三大规程”及各项安全制度、安全规定等知识系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对危险源的辨别能力。同时重点强化对职工培训实行“基地加课堂”培训法,由培训学习为以后应用,变为使用必须学习的逆向培训,充分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在试习基地模拟操作练习,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隐患排查要点,全面提高职工正规操作水平和岗位隐患排查能力。
(2)强化“筛子”理论应用中的相互学习。做到隐患筛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行现场检查留名制,管理人员下井检查必须将行走路线、查出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时间、姓名记录在现场留名本上,并将查出的隐患通知现场安监员和班组长,盯住处理。这样既严格落实了管理人员现场检查责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大家对隐患筛选的共同学习,煤矿生产,采、掘、机、运、通、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七大专业,各自有不同的业务和专长,不同的专业对本专业业务熟练,相对的对现场隐患筛选的细致严格,将筛选的隐患情况记录在留名本上,是其他人员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久而久之,各专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丰富隐患筛选知识,使人人成为现场安全管理、隐患筛选的复合人才。
4 “筛子”理论筛选隐患法的实施效果
(1)筛清了隐患的层次。根据隐患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程度和轻重缓急,分出隐患等级,制定措施及时处理; (2)筛清了隐患的类别。哪个专业隐患多,容易出现什么隐患,在什么条件环境下出现隐患,什么时间容易出现隐患,找出产生隐患规律,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3)保证了现场安全环境。通过干部职工对现场隐患过筛,对隐患及时查出及时处理,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通过实施使泉沟矿在找煤残采,现场断层、老空、老巷多、地质条件复杂,生产环节增多,各类不安全因素不断涌现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创出了安全生产好成绩,截止目前连续四年多实现安全生产,全面提高了现场安全生产水平。
5 结论
在筛选现场隐患过程中,如何掌握好“筛子”的目度是关键, “筛子”的目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的尺寸,只有根据现场条件变化、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煤矿安全规程》及多年的经验积累而定,如何恰到好处要靠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
第13篇 浅谈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摘 要: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和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是公路建设一线管理,也是最重要的。它不仅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效能、企业安全文化,最主要的是它反映一线施工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反馈一线施工安全管理信息,让企业逐层持续改进。
关键词:公路 安全 管理
安全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系列细微不安全因素的积累和相互作用导致的。就像多米诺骨牌原理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只需要控制或中断这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中的某个环节,事故即被终止。
安全帽的佩戴
就拿安全帽来说吧,我们常把佩戴安全帽的问题“挂在嘴上”,但大多项目管理只强调佩戴而没有要求正确佩戴,要求正确佩戴也没有讲佩戴的方法,讲了方法却没有督促落实。施工现场看到的大多是“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标志牌,却没有看到正确佩戴的方法和安全帽的用途等等。安全帽正确佩戴的方法是帽壳与帽衬有一定间隙而能紧贴,帽带必须系于下颚处,帽沿与眉保持平行位于头的正前方。佩戴安全帽主要防止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发生。但有的项目把安全帽视为可有可无的“摆设”,有些工人觉得不戴安全帽“轻轻松松”,大部分工人未系下颚带或将下颚带置于脑后,即便系了也是松松垮垮。
领导开会“千篇一律”
有些领导开安全会时永远就只说那几句话。就说“安全第一哦,要预防啊”,到底安全第一体现在哪里?怎样要求怎样去做到这个安全第一?预防措施在哪里?结合实际没有?有没有针对性?可不可操作?措施具体实施了没有?效果怎样有没有进行跟踪验证?有没有持续改进?等等。以上一系列的问号反应出项目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两个弊端:一是管理人员总喜欢高谈阔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不去系统的分析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导致事前不能有效预防,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治理,治理了又缺乏总结和改进,使项目安全管理不能处于良性循环模式。二是管理者不能站在一个宏观的高度去看清隐患的所在,没有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辨识,没有把项目部各部门和人员有效安排、分工、协调。项目安全要搞好,领导是关键,所有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都是在领导的决策和指导下进行安全工作,就像一支打仗的军队,没有一个精心的布局和得力的指挥官,其他干将和小兵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像一盘散沙,每天就是漫无目的工作,到时候问题出在哪儿都不知道。
“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我在厦蓉高速安全管理过程中曾经历了一个孔桩开挖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事故但给我很大的启示:挖孔桩一般是三个人配合作业,即:两个人在孔下作业,包括掘进和装渣,一个人负责操作卷扬机。它的施工工序和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卷扬机及配套设施钢丝绳、定滑轮、渣桶等进行施工,其中,钢丝绳与渣桶是主要载重体,定滑轮改变方向,在运转过程中除了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能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卷扬机操作手的熟练度和灵敏度。这次事件中卷扬机在吊渣过程中,载满渣石的渣桶发生抖动,使钢丝绳突然跳槽,钢丝绳跳槽后被卡在滑轮的缝隙里,但卷扬机仍然继续运转,结果钢丝绳承载渣桶的一边被滑轮缝隙卡住几圈,连接卷扬机的一边被卡断,渣桶没有坠落,否则孔桩内作业人员将无法幸免于难。这个事件中钢丝绳发生折断的主要原因是钢丝绳跳槽和卷扬机继续运转。钢丝绳跳槽是因为没有防跳槽装置,而继续运转则是卷扬机手没有及时停止卷扬机。防跳槽装置那么简单却被我们所忽视,只需要封住滑轮口钢丝绳就不会跳槽,跳槽后卷扬机手一时却不知道处理,没有及时停止运转,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这些都是管理中的细节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中类似问题的其他细节层出不穷,都存在潜在的弊端和安全隐患,这里给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安全管理的“六项隐患”和“六项措施”,希望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
安全管理“六项隐患”“六项措施”
隐患一:大部分项目安全管理只注重抓违章,没有思考违章的源头。
措施一:违章和意识淡薄是一些部门或管理人员常给别人扣的帽子。他为什么会违章?你告诉他怎样才不是违章了吗?你的规章制度中明为规定了吗?规章制度向他交底没有?“违章”是先有“章”才存在“违”,而违章是因为源头没有治理好。项目安全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先要做的工作是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是安全方针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是安全施工中的源头。但往往很多项目并没有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只注重抓违章,甚至只抓安全帽、安全带佩戴之类表面问题,没有整体、系统的去辨识潜在的和存在的危险源。其实安全管理中的隐患排查和治理都是属于一种补救措施,或者说只是危险源辨识的一种滞后的控制手段,而且很多隐患是给施工组织设计“搽屁股”,设计中对安全方面的思考不够。但“擦屁股”也要擦干净。我们只有从根源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的缺陷,辨识出危险源后,对危险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直到将危险源中所固有的风险降低到大家可接受的状态,才是最好的预防,才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要做的是事前的工作,抓源头最重要。
隐患二:“工人素质低”成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不能管好安全的一个“借口”
措施二:工人的素质相对来说是比较低,这是目前中国任何一个生产领域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干活的都是没文化或文化比较低的。要这样说的话我们管理人员素质同样低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国家所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理论都能熟悉,但并不能说安全就不能搞好。我们可以想办法,比如:通过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将我们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等告知他们,什么怎么做、什么存在危险,而不是直接给他们宣读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技术理论等,要控制他们的不安全行为就要设身处地的和他们交流,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高高在上。还可以通过规范而熟练操作来弥补他们低下的素质,就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反复的让他们以“我要安全”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为,反复的让他们以规范的动作进行岗位操作,直到养成习惯为止,包括日常的教育、交底、告知、培训、岗位操作等。
隐患三:“一层不变”的管理模式。
措施三:有些项目一套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要用很多年,用在很多项目,很难有变化。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每个项目的施工人员、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物质设备、项目种类都不完全相同,怎么都能用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操作规程?其实所对应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也是不一样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必须要跟项目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环节相衔接。对工人的交底很简单,只需要针对工种、岗位操作特点,有针对性的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不安全的就行,并不是所有岗位都用同样的交底内容。有些甚至张冠李戴,更可笑的是用上个项目的资料连项目名称都没改过来。还有些项目是凭经验来管理安全,有经验的人本来也有缺陷,没有经验的人更有缺陷,有经验的人调走后就更有缺陷。我们只有通过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管理体系等在项目安全管理中总结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不断累积、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安全工作才会越来越好。
隐患四:“承包制”的管理模式。
措施四:管理人员总是对违章和相似违章进行检查。大部分项目对安全的管理都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把他们的整改通知书或隐患登记表拿出来看,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相似违章记录。为什么不考虑从源头治理,所谓源头在安全工作中就是危险源的辨识,把危险源识别出来,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理出控制或管理措施,现场督促落实,跟踪验证。将治理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符合和不符合)反馈到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中,然后不断持续改进,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模式。
隐患五:传统的安全认识。
措施五:许多项目都只把“重大危险源或重大隐患”进行重点控制和治理,而疏忽了“小隐患”,“安全无小事,事事重于泰山”,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不起眼的东西,没有得到重视造成的。并不是说重大的会发生事故或易发生事故,而小的就不会发生事故或不易发生事故,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将危险源识别出来,分类管理,管理的任务是将事故发生的这一系列因素或系统链破坏,将风险降低,将隐患排除,杜绝事故。安全管理是个动态的循环模式,不能简单的把它分为年、月、周作为隐患排查频次,它不是证件的年审,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我们必须天天抓时时管,也许你每月检查的那几天不出事,没检查的某一天出事了。检查必须基于施工实际,按照施工工艺、组织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隐患六:安全管理没有上升到一种文化
措施六:安全文化是大安全观,属广义安全的范畴。往往安全管理中忽视或不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传统企业认为,工人加班工作、带病坚持工作、疲劳工作、冒险抢救国家财产等等行为是应该鼓励的该奖励的对象,有这种管理态度早晚会出事。必须要记住“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有这个企业安全价值观为前提,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知不觉的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部分领导认为安全工作就是安全科的事,把工程和安全简单划分,其实是一个整体,安全为了生产,但生产必须安全,没有安全,生产也就失去意义,况且安全科没有能力或精力把安全“包干”,各部门和全体参见人员都要管安全,都要懂安全,要形成安全工作靠大家,人人都是安全员,安全齐抓共管的管理氛围,这也是一种安全文化。很多地方管安全,把目光只放在工人身上,没有考虑其他相关方的安全,比如业主检查工地、供方、地方政府、地方老百姓、参观者等,他们对工地安全状况不了解,什么地方会有危险他们不知道,所以在其他相关方进入施工现场时是否应该对他们进行风险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告知、现场应遵守什么规定等等,在编制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时就应该考虑进去。
第14篇 浅谈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
由于煤炭生产环境具有复杂性,这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极大的威胁了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了煤炭生产的连续性,可以说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炭行业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减少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煤炭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煤矿的强化生产技术的管理。文章探讨了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尽一份力。
1 技术管理贯穿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对于煤炭日常生产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炭生产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且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程序,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祸,给井下的生产人员带来灭顶之灾,同时也影响煤炭的正常的生产。这就要求在煤炭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将其融入到煤炭生产的每个细节,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的监控和指导,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准确无误才能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
煤炭生产的安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矿井设计的影响,通过矿井的设计,对开采工作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置巷道,选择适合的工艺流程,对于煤炭生产安全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为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开采设备,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部署。在进行矿井设计的时候要兼顾生产效率和经济的原则,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确保生产的效率和煤炭的产量,同时要考虑设计的成本,不能忽视经济性。在设计之前要同相关的技术部门取得联系,获得技术上支撑,在建设之前要充分的进行技术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矿井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为煤炭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技术管理是消除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由于煤炭生产主要位于矿井内部,生产的环境以及条件比较恶劣,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如果没有遵守相应的规范,违章生产,那么就会加大灾害发生的概率,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由于煤炭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多省都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这就需要通过生产技术管理来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隐患发展成为不可挽回的事故。很多的煤矿事故发生大多都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隐患造成的,而这些隐患往往比较的隐蔽,不容易发生,并且由于这些隐患本身没有直接的危害性,因此,即使被发现也往往被忽视。这就要求在煤炭生产过程当中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深入生产过程当中的每个细节,及时的发现隐患,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从而避免危险的发生。在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具体的分工,每个管理人员负责一定的区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这样发现问题就能够及时的找出责任的主体。管理人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当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定期的进行检测,同时要进行抽查,争取将意外消灭在萌芽之中。
3 提高对技术基础工作的认识
煤矿技术基础工作主要体现在工程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报告等技术文件上,是当前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工作之一。
提高工程设计、作业规程和技术报告的认识;工程设计、规程或技术报告经过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应由专业副职组织执行;经负责人负责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和进入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现场规程指导、落实、修改和补充工作,工作面地质、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设计、规程或报告是一个工程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关系到这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编制总的要求,一定要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必须坚持技术上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工程的具体措施要体现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创新性。
4 技术管理要抓好“一通三防”工作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绝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弛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其成为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风。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加大“一通三防”安措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5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技术管理水平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不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6.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总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煤矿服务
7结束语
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进行改革,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第15篇 浅谈安全生产五要素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化工企业的生产组织和实施,离不开科学、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管理,而生产管理的永恒话题就是安全。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但追求经济效益必须把安全生产“五要素”作为重要前提和基础。
在二00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召开的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干部大会上,李毅中局长首次提出了安全生产“五要素”的概念。这五个要素就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安全文化是化工安全生产的灵魂
安全文化,既安全意识,它是人类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理念,安全环境和安全条件。所谓安全文化,对于公民而言,就是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对于职工群众而言,就是要建立起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而对化工企业来说,就是要在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指导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始终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应根据各时期安全工作特点,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通过小广播宣传安全知识,也可以利用班组安全活动,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将安全文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促进化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二、安全法规是化工安全生产的武器
安全法规,就是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依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行为,要结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采取各种手段加大安全生产查处力度,在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生产必须先安全,使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事故才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状况才能够得到根本好转,生产装置才能实现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三、安全责任是化工安全生产的核心
安全责任,责任是安全的灵魂,企业是安全的主体,安全责任就是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企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制度上确定下来,切实履行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务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时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从而增强各级人员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共同努力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四、安全科技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动力
安全科技,安全是企业管理、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安全要靠技术来支撑,要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努力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企业要在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事故,预防职业病,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上下功夫,要采用先进的工艺路线,工艺设备和可靠的生产技术,组织进行生产,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安全技术攻关和行业技术交流,解决安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消除各类不安全的因素,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安全投入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
安全投入,是指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经费。安全要有投入,有成本,要实现本质安全。尤其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必须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安全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切实用于改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环境,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它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要加大对隐患的治理力度,以确保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所以要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大安全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监控安全生产全过程。如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可燃有毒气报警系统、设备自动联锁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装置本质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五要素”是化工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为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只有创建安全文化,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加快科技进步,保证安全投入,才能确保化工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10位用户关注
101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