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
栏目

国安安全生产7篇

发布时间:2023-03-11 热度:64

国安安全生产

第1篇 如何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效能

在产煤大国中,我国目前产煤百万吨死亡率为4,这一数值是俄罗斯的12倍,是南非的30倍,是美国的100倍。据权威报道,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就会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仅2004年一年,就有七千多人在中国采矿业的瓦斯爆炸、井下透水、冒顶和其它事故中丧生,占世界矿难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高频率的煤矿特大安全事故,尤其是特别重大事故已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顽疾。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调查结果的反馈,事故的定性都属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违法开采、违章作业;事故的间接原因都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不力。但就煤矿事故本身来谈造成事故的原因毕竟肤浅,因为就煤矿事故本身而言,它所反映的不过是煤炭行业及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一个层面,它的行为和命运受到许多宏观条件的约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系统地深究这些深层次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一)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

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高歌猛进,宏观经济一片繁荣景象,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进入2003年,武汉、长沙、南京、宁波等全国大中城市开始出现'电荒'。由于我国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煤炭消费占能源总量的74%),以及现行的煤电价格连动体制,煤炭价格一扫往年的低迷状态,价格迅速飙升。2003年上半年,国有及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同比上涨5.15%,2004年1至6月,这一涨幅达到12.3%。与煤价的大幅上涨相适应,2004年前3季度,煤炭类上市公司税后利润同比增长率最高达121%,史无前例。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年底与年初相比,每吨煤炭价格平均增长了100元,2002—2004三年间,有些地区如上海电煤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而且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之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未能摆脱粗放、外延的模式,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度依赖,使得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呈刚性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要翻番,达到年产30亿吨左右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而2004年我国的煤炭年产量才19.56亿吨。煤炭价格的高企有着坚挺的需求基础。

(二)采煤的自然条件相当恶劣。

我国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95%以上都是井工矿,受地质赋存、井工开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瓦斯灾害比较严重,46%的矿井为高瓦斯、高突矿井。大水量矿井也占了很大比重。所以,采煤的自然条件相当恶劣,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又是导致事故高发的客观原因之一。事故类型主要是瓦斯突出、瓦斯爆炸、透水、冒顶等。

(三)设备老化,安全设施设备投入严重不足。

上个世纪末,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煤炭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煤矿企业的设施设备老化,安全设施不到位,很多通风设备、运输设备都是50、60年代的,这些煤矿专用设备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的安全生产形势。设备有问题,从本质上是不安全的,也就构成了很大的安全事故隐患。据统计,如果要更新设备来消除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505亿元的投入。

(四)行业技术标准落后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煤炭行业的通用技术标准大多制定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或90年代初期,随着煤炭行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行业技术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煤炭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亟待修订和完善。

二、主观原因

(一)企业利益驱动。

在市场高位需求和价格大幅上涨的双重刺激下,多产、快产几乎成了每一个煤矿行为的圭臬。国有煤矿、私营煤矿一哄而上,在缺乏安全生产保障的前提下,超负荷、超能力生产,最终导致事故的连续发生。去年全国27个产煤省区中,有20个省区超产,其中19个省区超产在10%以上,福建、陕西、北京超产均在50%以上,约1/3的国有煤矿生产负荷过重。业内统计,去年的煤炭产量是19.56亿吨,但是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12亿吨,还有7亿吨的产量是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的情况下生产的。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三无”投资者为了从高利润的煤炭行业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在无基本的生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非法开采,冒险作业,又上演着一幕幕悲剧。

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是通过有效的安全投入和安全文化的建设来实现的。安全投入是对保障生产安全的设施设备这类硬件和企业技术、管理人才这类软件进行有效投入。当前煤矿系统的职工队伍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90%以上的煤矿缺少煤矿安全科技管理人员。最近发生矿难的陕西铜川,已经11年没有进大学生了,辽宁的阜新也有6年没有进大学生了;安全文化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来树立和落实的。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环节相当薄弱,而且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相当一部分的企业领导层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总是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安全意识不强,甚至极端不负责任,对井下工、农民工,也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下井作业。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由此可见,当前煤炭企业对于安全的有效投入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着这样的心理趋向,安全投入和安全文化的建设会增加投资成本,会延长生产周期,进而影响企业当前的即得利润收益。因此,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层总是抱着侥幸心理,降低安全投入,甚至不投入,造成企业在没有安全生产保障和安全文化严重匮乏的条件下超负荷、超能力生产。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需要设备,需要技术,需要管理,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素质,企业设施设备落后,又没有引进科技人员,还有大量的中青年科技人员流失,加之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下,是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安全,抑制事故发生的。小规模的乡镇煤矿、私营煤矿、矿井安全投入和安全文化建设的严重匮乏现象尤为突出。煤矿安全生产由此可见一斑。

(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地方利益驱动。

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分权化改革,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分权化通过将一些经济管理权力从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较多地承担管理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可以限制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的过分干预。同时,分权化将地方公共支出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挂钩,地方政府只有增加财政收入才能扩大公共开支。这就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很强的财政激励来促使其尽力谋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一方面强化了财政分权,另一方面又强化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于是地方政府竭尽全力开拓地方财源,各类地方企业无疑是政府格外关注的对象。在沿海省份,吸引外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制造业水平、培育第三产业成为政府的首选;而在产煤省区地方政府开拓财源面临着政策、区位、市场环境、人才等众多条件的约束,煤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地方财政的支柱。一时间,国有地方煤矿、乡镇煤矿、私营矿井蓬勃发展。这些地方中小煤矿企业的发展在带来了地方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频率的矿难事故。

同时,随着“发展是硬道理”日益深入人心,加之全国上下对快速发展的期盼与认同,结果使得地方政府相当一部分官员误以为增长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就演变成了“增长第一”、“gdp挂帅”,很多地方甚至将gdp作为评判干部政绩的核心指标。于是gdp指标成了不少地方官员的追求,成了他们发送政绩的信号。在这种gdp观念左右的大环境下,煤炭企业的利润增进,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有了可靠的保证,使得地方gdp增长有了坚实的基础。政府对煤炭企业盈利和纳税的关注度提高,不少盈利企业成了明星企业、利税大户,企业负责人因此得了重奖甚至得到重大提拔,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增加产量、增加gdp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对于安全,对于人的生命安全的保障则始终摆在经济效益的后面。发生特大矿难的孙家湾煤矿贴在宣传栏里的2004年的8项奋斗目标中,生产第一位、安全第八位,这实在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注解!而对于事故的处理,则就事论事,采取在保持“地方稳定”的前提下低调处理的方式,形成一张强有力的地方保护网。有的地方领导人居然认为“这是在维护地方经济的投资和发展环境”;还有的地方领导人竟然不负责任地公然表态“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只要地方经济搞活了,遇难矿工得到适当的赔偿,不影响大局。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嘛”;更有甚者,在矿难发生后,“协同”矿主谎报、瞒报矿难伤亡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其在职期间地方gdp政绩的延续性。2001年,广西南丹“7•17”特大透水事故,81名矿工遇难,原县委书记万瑞忠(已被执行死刑)与龙泉矿冶总厂总经理黎东明竟然合谋压制地方舆论,谎报、瞒报事故达十余天,这又是一个鲜明有力的注解。这些“政绩官员”不负责任地姑息和纵容,只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步入恶性循环的轨道,造成事故发生后“政府当孝子,企业出票子,老板进笼子”的尴尬局面,带来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严重背离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决策。

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六个科学内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矿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产业,只有在依法治国和全社会关注、参与的前提之下,才能搞好安全生产。而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的安全健康才有保障,家庭才能平安幸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可见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我国目前安全生产监管方针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我国自1982年以来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共12部,部门规章92部,已经建立了包括行业专门法律、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在内的一套比较完备的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体系;专门成立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核心的,履行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指导、协调、行政监管监察职责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由此可见,国家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和领导环节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这些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遏止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尤其是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关键是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是否有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控制效能不高,势必造成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陷于疲于应付各种事故,不断地、救火式地监管监察的被动局面。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资源,提高了管理成本,而且效率低下,往往事倍功半。

如何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效能?管理学专家对于控制是这样定义的,它是对各项活动的监视,从而保证各项行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显著偏差的过程。官僚控制强调组织的权威性,依靠管理规章、制度、过程及政策执行的强制性来强化控制职能。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整得使达到目标非常有效,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有效的领导调动起来,但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都按计划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因此,控制作为管理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效能,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安全监管控制系统的建设。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行动完成的方向是朝着达到组织的目标进行着的。确定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的准则就是看它在促进组织目标实现时做得如何。控制系统越是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就越容易达成。控制过程中最关键的又是在衡量实际绩效并将实际绩效与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际工作成绩与标准之间的偏差的大小和方向后,采取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足。

一、完善安全监管方针。国家的安全监管方针应该进一步完善,实行“国家调控,行业监察,地方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要在国家宏观调控、行业监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地方监管的重要性,地方政府既是地方煤矿企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履行地方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责任者。

二、理顺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与权限,避免因决策行为与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越权性导致的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简言之,就是明确安全管理主体与客体。从管理体制上彻底杜绝上面管不到,下面管不了的管理空洞,提高管理效能。

三、健全监督机制。

㈠同体监督。加强政府内控机制的建设,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标准规范决策和行政监管。

㈡异体监督。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异体监督的作用,弥补同体监督的不足与缺陷。

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㈠提升企业安全风险成本,严格市场准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基金和安全生产事故风险抵押金的标准,企业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保障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提高安全生产事故伤亡赔偿和行政处罚的标准。对于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企业一定要重赔、重罚,甚至不惜以牺牲企业为代价,维护人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㈡层层落实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某一时某一个运动的形式,更不是某一级的某一个领导的批示,应该受到法律的支持与维护,是国家法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行为的基本制度,是从根本上提高控制效能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要充分发挥异体问责的功能和作用,对政府决策层、公务人员、企业负责人实施行政问责,自上而下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使安全监管工作稳定地朝着国家认定的目标进行。因为从现有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只有主观上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才会由被动转为主动,才会由“经济利益第一”转为“以人为本,尊章守法,安全第一,和谐发展”。这也是前馈控制和同期控制最突出的特点。它们能够通过人的主观上的努力,尽最大可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使管理者在发生重大损失之前及时纠正问题,从而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控制效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2篇 我国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以上描述了_的立法目的。

a.《安全生产法》b.《矿山安全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d.《消防法》

2.《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_。

a.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b.国家领土范围

c.不包括水域及其下层d.不包括上空

3.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是_。

a.《劳动法》b.《安全生产法》c.《工会法》d.《宪法》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_的方针。

a.劳动保护b.安全管理

c.职业安全健康d.安全生产管理

5.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_。

a.香港某造船企业的生产活动b.上海某个体独资纺织厂的生产活动

c.南宁举行的庆祝公共_的安全问题d.重庆某正在使用中的住宅楼垮塌

6.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的是_。

a.北京某股份制企业的生产活动b.浙江某建筑公司的生产活动

c.广东某煤矿的生产活动d.澳门某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

7.《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_标准。

a.一般b.强制性c.通用d.推荐性

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_。

a.全面负责b.负责监督检查c.负责日常检查d.负责指挥作业

9.—项职责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组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

10.《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_。”

a.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视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1.《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_。

a.配备专职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视其单位性质来确定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2.对于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

a.从事矿山开采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不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非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单位,不能设置机构,而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3.________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b.新人厂人员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

14.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15.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_______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a.安全设施设计b.施工设计c.设计图d.范围

16.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_,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

17.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工伤社会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d.养老保险

18.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______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 100 b. 200 c. 300 d. 400

19.下述4个企业,_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甲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28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乙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6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丙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d.丁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员工22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0.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_____,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工资合同b.养老保险c.劳动合同d.失业保险

21.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

a.有关主管部门b.单位主要负责人

c.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地方有关领导

22.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做出处理。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会

c.劳工组织d.工人代表

23.《安全生产法》专门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提供做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依照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负责”。

a.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

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d.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在单位

24.《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______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国务院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有关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

25.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安全生产管理资格b.安全生产管理学历

c.安全生产管理经验d.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6.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a.国家b.省级人民政府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技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27.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组织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应由_承担赔偿责任。

a.生产经营单位b.中介组织机构

c.生产经营单位和中介组织连带d.由中介组织机构部分

28.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_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a. 3千元b. 4千元c. 5千元d. 6千元

29.______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生产经营单位将一生产场所出租给一个具备安全生产相应资质的个人

b.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签订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c.生产经营单位与在其场所承包的某单位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d.生产经营单位某场所内有3个承包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并签订了委托书

3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_的单位或者个人。

a.生产能力b.相应规模

c.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d.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3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_。

a.场所b.设施c.单元d.仓库

3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

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_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a.政府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 d.承包和承租单位联合体

33.《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_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a.在8小时内 b.在4小时内

c.在1小时内 d.立即

34.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a.落实整改意见 b.安全检查

c.综合监督管理 d.有关法律的制定

3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除了主动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 外,建立_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a.防范措施b.监督制度c.控告制度d.举报制度

36.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工会

c.劳工组织d.工人代表

37. 《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以使举报监督__________

a.公开化、制度化b.制度化、法定化

c.公开化、法定化d.全面化、制度化

38.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不包括_。

a.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b.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39.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_制度。

a.改进b.淘汰c.保留d.限范围使用

4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职权不包括_。

a.进人生产经营单位检查以及了解有关情况

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c.对主要负责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

d.对事故隐患进行处理(责令排除、撤出人员、责令停产等)和对有关设施、设备、器材进行处理(查封、扣押)

41.以上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级

42.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不出或少出事故,从而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a安全生产措施b.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c.安全生产监察d.安全生产教育

43.《安全生产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_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b.监察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的上级机构d.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

44.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

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a.市b.地区c.省d.县

45.监督检查被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活动的正常进行。

a.可以要求停止b.责令要求停止

c.可以影响d.不得影响

46._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市b.地区c.省d.县

47.生产安全事故的—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

a.应急救援体系b.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c.应急救援组织d.应急救援制度

4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_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单位的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

c.管理人员d.员工

49.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地区级b.市级c.县级d.省级

50.某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8人,并摧毁了上亿元的设备。接到事故报告后,厂领导不应当及时

a.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

b.对轻伤者实施急救,将死伤者送进医院

c.及时、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d.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51.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_。

a.本单位负责人b.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d.当地消防部门

52.接到事故报告后,某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应当立即_。

a.派员赶赴现场,监督应急计划的执行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事故情况

c.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和原因

d.为事故调查做有关准备工作

53.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_制定。

a.国务院b.地方政府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应急救援组织

54.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现行的国务院机构设置,指的是

a.国家安全局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国务院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d.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

55.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而上岗作业,依《安全生产法》规定,应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应_。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56.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_的,单处或者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 5万元b. 8万元c. 10万元d. 20万元

57.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未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应对_。

a.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

c.生产经营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d.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5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责任人逃匿的,由_依法强制执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d.地方政府

59._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60.如果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即任职,则以下处罚中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是_。

a.责令限期改正b.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d.可并处罚款

6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_,履行警示告知义务。

a.报警器b.安全警示标志c.指示灯d.安全围栏

62.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_,是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所必需的。

a.必须齐全b.具有防辐射功能

c.必须符合行业标准d.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63.行政执法机关责令生产经营单位限期改正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而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__

a.处2万元以下罚款b.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c.处5万元以下罚款d.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64.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_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a. 5万元b. 8万元c. 10万元d. 20万元

65.生产经营单位逾期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爆破、吊装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应_。

a.吊销其有关证照b.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c.追究刑事责任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66.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_、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保养b.运转c.评估d.维护

67.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由

a.承租单位承担b.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c.出租单位承担d.双方承担共同责任

68.当前在采矿业、建筑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生死合同”,此合同

a.有效b.可变更c.无效d.可撤销

69.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_的罚款。

a. 2万元以下b. 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 5万元以下d. 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70.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_的罚款。

a. 2倍以下一b. 2倍以上5倍以下

c. 3倍以下d. 3倍以上5倍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_标准。

a.国家b.地方c.行业d.合同约定e.主管部门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内设的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构,其作用有_____

a.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b.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c.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

d.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e.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种安全检查活动

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主要职责有____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d.必须给本单位的职工买工伤保险

e.必须给本单位的职工买医疗保险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_安全生产条件。

a.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b.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c.行政法规规定的d.地方标准e.地方政府规定的

5.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____和_____

a.安全条件论证b.安全评价c.资格论证

d.审核e.验收

6.某童装厂拥有280人从事童装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该厂_。

a.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b.只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可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可不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7.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安全生产知识b.安全评价常识c.管理能力

d.操作能力e.作业资格

8.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是_。

a.立即组织调查b.立即组织抢救c.及时准确上报

d.立即做出事故处理结论e.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9.《安全生产法》明确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有_。

a.知情权b.赔偿请求权c.检举权

d.安全保障权e.指挥权

10.不属于《安全生产法》明确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有_。

a.建议权b.批评权c.拒绝权

d.报告权e.服从管理权

11.从业人员的义务包括______

a.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c.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d.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e.对本单位强令冒险作业拒绝的义务

12.从业人员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_。

a.提高安全生产技能b.服从管理c.增强事故预防能力

d.掌握安全生产知识e.增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13.监察机关是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依法对_实施监察。

a.国家行政机关b.生产经营单位c.个体私营企业

d.国家公务员e.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职权不包括_。

a.对事故隐患的处理权b.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理权

c.进人生产经营单位的检查权d.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

e.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任免权

1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主要包括____

a.经费保障b.信息畅通c.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d.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e.应急救援日常值班系统

16.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时,_。

a.必须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b.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c.应当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d.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e.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17.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_。

a.立即赶到事故现场b.组织事故抢救

c.立即展开事故调查d.立即通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当面汇报

e.立即撤销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的职权

18.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的事故报告后,应当_。

a.立即展开事故调查b.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c.立即对事故责任人做出处理d.立即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e.在控制事故扩大后再上报有关部门

19.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违反此规定应_。

a.罚款

b.责令限期改正

c.如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直到符合安全要求后,才能重新开始生产经营活动

d.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e.给予主要负责人刑事处罚

20.某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协议中规定,“如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工伤事故,本厂不承担任何责任”。该企业因此而承担的违反《安全生产法 》的法律责任是_。

a.协议无效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c.责令停业整顿

d.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刑事处分

e.责令限期改正

21.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因此而承担的法律责任是_____

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c.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予以关闭,并同时由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d.撤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务

e.给予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22.在《安全生产法》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_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法律责任。

a.事故严重程度b.违法行为c.生产经营规模

d.经营活动性质e.生产经营资质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有_。

a.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任职

b.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不能保证导致发生严重安全事故

c.危险品的运输工具未经过检测、检验合格投人使用

d.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

e.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应负的责任

24.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应该

a.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并处罚金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以罚款

d.责令限期提供必需的资金

e.直接给予经济处罚

2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____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设计人b.负责人c.设计单位

d.主管单位e.主管单位负责人

26.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未能做到《安全生产法》关于“三

同时”的有关规定,则_。

a.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b.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c.逾期未改正的,可并处罚款

d.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e.取消其生产经营许可证

27.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

a.时间、地点、内容b.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

c.现场人数d.周边环境

28.从事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组织机构应该_。

a.接受有关生产经营单位或者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委托

b.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

c.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d.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不负责

e.是政府机构

29.为安全生产法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主要工作有_。

a.安全评价b.安全认证c.安全检查d.安全检验

30.从事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中介组织机构的条件有_。

a.从事检验的人员均获得相应的证书

b.至少有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5年以上安全生产工作经历的人员

c.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

d.具有能够独立完成对现场进行检测、分析的仪器设备

e.必须经人民政府批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abdbdbadb 11--20 dcacaaaccc 21--30 abbcdaccdc

31--40 ccdcdbbcbc 41--50 cbadddaacd 51--60 acabccbbbc

61--70 bdccdcbcdb

二、多项选择题

1--10 ac bcde abc abc ab cde ac be abcd de

11--20 bd acde ade de acde bd ab bd bc ab

21--30 abc bd acd bcd ac bcd ab abc abd bc

第3篇 全国安全生产与工伤保险试题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_总书记在______年作的三点重要指示中又强调:“要坚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

a.1997 b.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确定劳动标准的基本法,这部法律施行的时间是:________.

a.1994年7月5日 b.1995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劳动保护基本法,这部法律施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

a. 1992年11月1日 b.1993年5月1日

4.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是依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制定和实施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劳部发[1996]266号文件发布,施行的时间是:_______.

a.1996年8月12日 b.1996年10月1日

5.《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同时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工伤评残_________.

a.国家标准 b.部颁标准

6.《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a.劳动安全卫生 b.安全文化

7.《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_________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a.三级安全教育 b.专门培训

8.《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_________.

a.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给予行政处分

9.《劳动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____________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a.年老、患病、伤害、失业、生育 b.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

10.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规定的劳动权利,同时应当履行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___________,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a.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b.企业规章制度

11.《劳动法》规定:___________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a.用人单位 b.各级人民政府

12.《劳动法》规定: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________.

a.检举和控告 ; b.批评和建议

13.《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_________.

a.拒绝执行 b.批评建议

14.《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对此,我国安全卫生术语称为________.

a.三同时 b.三不放过

15.《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________.

a.劳动防护用品 b.保健津贴

16.《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_______的劳动者。

a.年满16周岁末满18周岁 b.年未满16周岁

17.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必备条款是:_________.

a.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b.工作服和保健用品

1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______确认。

a.职业介绍机构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

19.用人单位规定只发给劳动者工资、不负责工伤赔偿的劳动合同被称为“生死合同”,这样的合同虽经双方当事人签字,也应属于:________.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20.1980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安全月、安全周等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而决定每年5月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则是:________确定的。

a.1991年 b.1992年

21.1956 年国务院颁布实施著名的“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代替和废止了《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这个《规定》又称为:_________.

a.19_国务院34号令 b.1991年国务院75号令

22.在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企业尘毒防治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于________—年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a. 1987 b. 1998

23.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杜绝人为事故的关键环节。1995年11月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文中规定:企业新职工必须通过_______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初级、中级、高级 b.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24.在《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中,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及安全卫生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作了基本规定,其中______工伤保险法律法规。

a.包括 b.不包括

25.工伤保险政策规定,过去主要是执行《劳动保险条例》及

其《实施细则》和相关政策,现在主要是执行:_______.

a.《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b.《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26.现在执行的工伤评残标准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这个标准将伤残程度划定为:________.

a.10级 b.4等6级

27.现在执行的职业病名单见于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印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87)卫防字第60号],我国法定职业病有:_________.

a.14种 b.102种

28.《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实行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保险,促进工伤预防”,据此,确定我国工伤保险三大任务是:_________.

a.工伤预防、工伤补偿、职业康复 b.治疗抢救、事故查处、善后处理

29.工伤保险实行________,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a.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b.社会统筹

30.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工伤保险要与_______相结合。

a.事故处理 b.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

31.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照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_______. a.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b.缴纳本人工资收入的1%

32.确认工伤是处理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现行政策规定有______情形应认定为工伤。

a.《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的10种

b.轻伤、重伤、死亡、重大死亡等4种

33.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赔偿原则”,而《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规定:“蓄意违章”等6种情形________.

a.不应认定为工伤 b.也可认定为工伤

34.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_______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a.20日 b. 15日

35.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_______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30日。

a. 7日 b. 10日

36.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劳动部发布的《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规定:用人单位对发生的急性中毒或伤亡事故隐瞒、拖延不报或谎报的,以及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的,应_______.

a.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 b.责令改正,并通报批评

37.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________.

a.报销90% b.全额报销

38._______对工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

a.劳动鉴定委员会 b.医院或医疗机构

39.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本人受伤前_________.

a.上月的工资收入 b.12个月内平均工资收入

40.工伤职工被鉴定为1~4级的,分别按月发给本人工资90%、85%、80%、75%的________,同时应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即办理退休手续)。

a.基本养老金 b.伤残抚恤金

41.职工因工死亡时应当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是:________.

a.48个月至60个月本省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b.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

42.职工劳动关系终止、解除或者转换工作单位时发现患有职业病的,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工伤保险处理工作;在新单位发现患有职业病的,由_______负责工伤保险的处理工作。

a.新单位 b.原单位

43.职工被借调或聘用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工伤保险责任由_______.

a.借调或聘用单位负责 b.由原单位负责

44.工伤保险费根据各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实行________.

a.统一费率 b.差别费率

45.劳动行政部门对企业上一年度安全卫生状况和工伤保险费支出情况进行评估,适当调整企业下一年度工伤保险费率,实行_______.

a.浮动费率 b.调整费率

46.工伤保险实行_______管理,以中心城市或者地市级为主实行工伤保险费用社会统筹。

a.属地 b.行业

47.工伤职工及其亲属,在申报工伤和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时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_________有关规定办理。

a.劳动争议仲裁的 b.纪律检查的

48.工伤职工及其亲属或者企业,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待遇支付决定不服的,按照______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a.国家赔偿 b.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49. ______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的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

a.职工 b.用人单位

50.1997年1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1996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分别对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危险作业和从事煤矿井下作业的职工规定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企业必须支付_______.

a.保险费 b.津贴

第4篇 推进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建设

2005年1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安全发展”的概念;200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公共安全建设”的概念。笔者从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出发,对“安全建设”作了十大方面的具体阐释。无论安全建设还是安全发展战略,其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就是安全现代化。安全建设的实质和目的就是建设安全现代化;安全发展就是安全日益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一、安全生产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基于学界对于现代化概念的界定,我们同样可以认为,为确保生产领域持续正常健康发展,根本上是为了保障生产从业者的身心安全健康,全社会需要通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生产安全。所谓“安全生产现代化”,就是指由传统的安全生产方式向现代安全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在安全建设的基础上,以安全科技为先导,以安全文化大众化、安全结构优化、安全体制机制完善为主要内容,生产与安全协调发展的变迁过程。

从上述定义看,安全生产现代化是一种人类的理性活动,一种理性化的社会变迁过程,包括基础性的安全建设和动态的安全发展,其根本是以人为本,最终要保障人的安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方式是生产力(物质内容)与生产关系(社会形式)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因此安全生产领域的生产方式转变,也就是一定的安全生产力与一定的安全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升级发展过程。

二、安全生产现代化的体系内容

整个社会大系统包括三大主体力量即,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同时包括四大领域即,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小社会概念,主要是指社会阶层、公民社会组织、社区、基本民生等)、政治子系统、文化子系统(大文化概念,包括科技、思想、价值、规范在内)。现代化是在各大主体力量共同推动下,各子系统辩证统一且不断适应升级的过程。安全生产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具体子系统,也是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交集。

安全生产现代化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安全经济现代化,包括影响安全生产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安全投入产出等因素的合理性问题。②安全社会现代化,包括安全组织现代化,即安全生产的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并驾齐驱发挥中介服务和社会监督的作用;也包括安全生产的社会结构现代化,主要指向安全公正,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平等问题,在政府官员、企业经营管理者、底层从业者三者之间,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确保资源机会公平公正分配,包括员工的收入分配、工伤保险投入。③安全政治现代化,核心问题是安全民主,以及安全法治现代化;宏观上更指涉安全体制现代化,即安全生产的行业分工协作、责任主体、监管体制、规章制度、组织设置、资源配置等都应该合理化;同时涉及安全管理现代化,即在现代化社会,中观层面表现为安全管理科学化,微观上表现为生产组织内部的安全管理精细化。④安全文化现代化,基础是安全科技现代化,主要是安全科技信息化,以推进本质安全发展;核心是现代安全理念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基本规范形成和遵守,最后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文明。

总体来看,安全生产现代化的基础是安全科技和安全文化,本质在于安全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优化,核心是建设安全体制机制现代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围绕这三方面展开的。

三、安全生产现代化阶段性特征

现代化发端于工业化,农业社会(即前工业或前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无所谓现代化。从发达国家的社会变迁看,一般都要经历漫长的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期,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加速。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安全生产现代化的水平也是不断地从低到高持续变迁的,因此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组合起来看,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状况和主要特征大有不同。①工业化初期,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处于初级状况,比起农业社会的诸多自然风险来,来自工业生产领域的诸类安全事故和社会风险有所突出。在这个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工业产量和经济增量;在安全方面,进行少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偏重于实用性的安全工程技术投入,无所谓安全组织建设、安全制度建设等。②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增长,来自工业领域的风险日益增多,安全事故高发频仍,因而安全科技现代化、安全管理现代化、安全经济投入、安全法治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安全组织建设、安全民主建设、安全结构优化、安全体制现代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安全现代化处于中级水平。③进入工业化后期,宏观意义的安全(生产)体制现代化基本实现,安全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民主、安全法治、安全组织现代化成为常态,来自工业领域的风险逐步减弱,安全事故逐步下降,最后形成全社会的“安全文明”。

就中国国情历史而言,安全生产状况未必呈现倒u形的变迁规律,可能是一种多重m形的波动。就中国目前发展状况而言,经济结构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经济社会结构不协调,是当前安全事故高发频仍、社会矛盾问题突出的主要社会原因,呈现经济高增长与社会高风险同时并存的特征。与此同时,中国安全生产领域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非常严重,具体表现为安全的社会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和企业生产、交换、流通,这就在宏观上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目前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正处于由初级向中级水平迈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安全科技现代化、安全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较高,安全体制现代化、安全法治现代化、安全政治民主化、安全组织现代化、安全结构现代化等迈出步伐,安全文化社会化处于逐步推进状态。

四、安全生产现代化的指标问题

与社会现代化研究一样,安全生产现代化需要一套指标体系对以往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对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和监测。根据中国国情和安全生产实践,它应该包括表征性的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和上述的几大方面内容,可分为一级(基本归属项目)、二级(分析参考项目)、三级(具体监测和评价项目)等几个层面的指标。安全生产现代化指标体系设计(尤其5-10年的中长期规划指标设计)要体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系统有序、可测评性的原则(在具体研究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标设计)。其中,像安全生产总况这类控制指标,应主要用于事后评价、事前预设,而不宜作为事后考核,否则难免引发瞒报现象,也就难以真实反映安全生产现状。

五、开展安全生产现代化的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大课题,对于促进政府建立健全长效性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宏观把握中国安全生产发展状况,对于2020年实现中国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目标,对于提升公民安全意识和社会监督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全社会的“安全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藉此,需要对加强该课题研究进行一些基本的工作构想:一是组建研究团队。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人员参与,分工、交叉和协作研究;同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单位的领导加强调研组织和协调。二是开展调查研究。研究队伍要针对具体领域开展实地的(包括问卷和访谈)、文献的调查研究。三是定期出版报告。根据现实需要,可按照每2-3年或每个“五年规划”期,结合课题组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定期出版和连续发布“中国安全生产现代化报告(年度)”,作为蓝皮书向政府、社会、企业发布。首部年度报告应从宏观角度分类、归纳综合以往的安全生产情况;此后的年度报告可适当增加个案分析。

最后要强调的是,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类理性的规划和设计,不可避免地自带着风险,因为人类理性本身存在两种缺陷:一是人类理性是有限的,加上信息不对称,难以预知“不在场”的一切;二是人类理性本身会诱发新的风险、新的麻烦,而且在市场化转型时期,社会上层因为利益关系也会人为制造诸多风险和麻烦。社会风险是绝对存在的,理性化的现代化设计都是相对主义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安全生产的社会变迁规律,又要观照当今中国安全建设、安全发展的现实复杂性,动态地把握和不断修正安全现代化规划。

载《华矿安全报》2012年3月25日第2版(引用请注明)

第5篇 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针对我国目前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现状,论述了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阐明了我国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对策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领导科学决策和正确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快速、准确、高效运行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国家、省、市、县各级安全生产信息互通、互联的必要手段,是贯彻“科技兴安”战略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经营单位产权、经营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安全生产情况日益复杂,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急剧增加,再加上我国加入wto,打破了关税壁垒对我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限制,但是非关税的因素随时发挥着制约作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人身安全、产品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等安全问题需要安全生产者高度重视,而且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一体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得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这些因素作用下,监督管理任务变得日益繁重,传统的工作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通讯、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指导、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势在必行。

1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已得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局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1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年)》中,主要任务的第5项就是“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的重大工程第7项就是“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即研究和开发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检索系统、安全生产专家库系统、安全监管监察系统等,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近年来,不少省、市开通了各级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为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宣传发挥了积极作用;部分省、市也启动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初步建立起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为本地区安全生产动态监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提高了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

虽然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说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专业从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相关软件研发的公司和单位寥寥无几,相关的规范还有待完善,许多区市、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尚未配置专门的信息职能部门和技术人员,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设施、政府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无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规划,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现代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系统性差、随意性大,多为被动式建设。

2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安全生产信息建设包括六大系统的建设,即:组织管理系统的建设、网络系统的建设、行政执法应用系统的建设、调度统计应用系统的建设、

应急救援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综合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2.1组织管理系统的建设

组织管理系统包括:组织保障子系统、制度保障子系统和运行保障子系统。

组织保障子系统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组织体系时,必须从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畅通、稳定运行等方面来进行构建。

制度保障子系统主要用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使其标准化。它包括: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法规的完善,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信息标准的建立等。

运行保障子系统就是保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系统。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在硬件管理和应用系统软件方面的能力。

2.2网络系统的建设

网络系统包括:内网、外网和政府互联网站及相应的网控中心。

内网是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包括办公自动化平台、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平台、业务审批管理平台、安全执法检查平台等。外网即安全政务公开网,大概的网络连接如图1所示。

2.3行政执法应用系统的建设

主要包括:执法人员管理子系统的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子系统的建设、事故隐患整改子系统的建设及重特大事故预案管理子系统的建设等。

2.4调度统计应用系统的建设

调度统计系统必须建立安全生产快报、急报和安全生产月、季、年统计数据上报的报告系统;当接到急报时可实现与抢险救灾和事故处理系统联动。

2.5应急救援应用系统的建设

建立报警子系统、预案处理子系统、救护资源子系统、事故救援报告子系统、救援指挥子系统。

2.6综合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

公文无纸化传输子系统、安全生产要情子系统、数据加工分析子系统、党建廉政工作子系统及国家局政府网站的建设等。

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安全生产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与通信网络为主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全部过程,它包括6个要素: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安全生产信息技术产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智力资源、安全生产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从这些要素着手,看一看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安全生产信息资源

它在6个要素中处于核心位置。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开发要面向生产、面向企业、紧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中提出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准确地提供国内外有关信息和分析建议。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按照市场化要求,打破部门、单位分割和封闭的状况,开门合作办信息,建立信息采集、加工与发布的完整机制;要建立多层次的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形成多种形式的信息采编队伍;建立与国际劳动安全及职防信息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要形成多层次的信息加工发布体系,通过电子刊物、光盘产品及网上发布等形式提供各项服务。

3.2安全生产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计量体系为基本单元,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平台;加强安全生产法规体系研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正确调整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关系;加大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计量体系的建设力度,通过技术标准的完善与发展,引导并及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与装备,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3.3安全生产信息网络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机制,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安全科技文献与数据、信息网络资源等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以及自然资源的保存和

利用,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3.4安全生产信息化智力资源

以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为核心,建立安全生产专家信息库,为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强安全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完善安全科学教育体系,安全科学尽快成为一级学科,以适应安全生产科技整体发展的需要。

3.5安全生产信息技术产业

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增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提高信息化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3.6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应用

以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政府组织指导,对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整理、科学论证,发布推广技术目录,召开技术推广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完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体系。

4结束语

无论是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急需,还是从安全生产科学长远发展的要求来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进展也较缓慢,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加大投入,加大组织力度,尽快完成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从而改变目前安全生产状况和彻底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使我国安全生产面貌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浩.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概览.劳动保护,2004(11)

2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系列专辑编委会.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专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巢大同.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电力安全技术,2003(10)

4罗云,程五一.现代

安全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余凌.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我见.中国农业会计,2004(11)

第6篇 全国安全生产法百题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 )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a、6月9日b、6月19日 c、6月29日

2、《安全生产法》由_主席于2002年签署第七十号令予以公布,自2002年( )起施行。

a、10月1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3、《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 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c、重大、特大事故

4、保障人民群众( )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 b、财产 c、生命和财产

5、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 )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的发展。

a、思想上 b、组织上c、制度上

6、《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7、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 )。

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

8、《安全生产法》共计有7章97条,其中条款最多的是( )。

a、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b、 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c、 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责。

a、主要 b、全部c、全面

10、《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a、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经长期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实践证明的成功制度与措施。这一一制度最早见于国务院()年3月3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即《五项规定》)。

a、1963 b、1973 c、1983

12、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在()上下真功夫,这是关键的关键。

a、健全、完善b、分工明确 c、贯彻落实

13、《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400 c、300

14、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

a、 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b、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c、 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15、企业所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

a、 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b、 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c、 负责技术、设计工作的人员

16、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a、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 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7、《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数额和比未作具体规定,但最低要求是必须保证()。

a、 安全宣传教育费用b、职工防护用品费用

c、 能够持续地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18、“三同时”的规定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最早提出“三同时”是在()年10月21日《_中央关

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的。

a、1978 b、1983c、1993

19、《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 生活设施b、福利设施c、安全设施

20、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审批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

a、 登记制度b、备案制度c、资质认定制度

2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

22、《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品包括( )。

a、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b、 枪支弹药c、高压气瓶、手持电动工具

23、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属于( )。

a、中介机构 b、行政机关 c、事业组织

24、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2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

a、 工艺、设备 b、工具c、原材料

26、 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

a、 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

2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 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28、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 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和管理能力。

a、 生产经营b、安全技术c、安全生产知识

29、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 ),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

a、 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0、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安排。

a、 生产经营单位 b、从业人员 c、政府财政部门

3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由( )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 有关主管部门 b、安全监察部门c、行业协会

32、《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a、 操作资格 b、许可c、安全

3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 )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班组级 b、车间级 c、专门

34、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保护对象,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 )。

a、关键b、保证 c、基本要素

3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

a、建议b、批评 c、检举

36、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 )缴纳。

a、 从业人员b、生产经营单位c、地方财政拨款

37、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工危害和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事项,这三项内容是劳动全同( )的内容。

a、必备b、基本 c、较为重要

3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

a、防署用品b、防寒用品 c、劳动防护用品

3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中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

40、《生产安全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a、 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

41、《安全生产法》第六章为“法律责任”。主要规定了安监及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法》所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章共有19条,其中对( )违反《安全生产法》处罚规定最多。

a、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 b、从业人员

c、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42、《安全生产法》规定,个人经营的投资人未能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 )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b、20 c、30

43、《安全生产法》第九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

a、行政处罚 b、处分c、追究刑事责任

44、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责任,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4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逃匿的,由(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6、《安全生产法》规定,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三种。

a、 民事责任b、财产责任c、其他法律责任

47、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自然人、法人或者行政组织。行政处分的对象则是( )。

a、 有关责任人员 b、生产经营单位 c、政府有关部门

48、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下超过( )。

a、120日b、150日 c、180日

49、《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职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是指( )。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介绍信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发的工作证件

c、 有关部门制发的一种专门的证件

5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验收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其指定品牌,或者购买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这种错误行为属于( )。

a、 滥用职权b、破坏公平竞争 c、侵犯生产经营自主权

5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验收,所需费用()解决。

a、 由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赞助b、由政府财政拨款

c、 由审查、验收的单位自筹

5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末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在()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3 b、5 c、7

53、《安全生产法》对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作出了规定 。

a、监督职责 b、享有的权利c、应尽的义务

54、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

a、降级 b、降职c撤职

5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末履行《安全生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关于()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a、 玩忽职守罪b、劳动安全事故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5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章操作,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关于()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a、 工作人员失职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劳动安全事故罪

57、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a、 将高危作业统统关掉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c、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58、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

a、特殊社会保障 b、特殊劳动保护c、特殊劳动保险

5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评价。

a、半b、1c、2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 )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a、1年b、2年 c、3年

二、 判断题

61、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对人身和健康造成伤害,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

62、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三个用语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

63、《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

6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以技术保密、业务保密等理由拒绝检查。( )

65、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有权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重大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有权责令其停产停业。( )

6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67、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

68、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

69、制定《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

70、“生产经营活动”的范围包括: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质供销和仓储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等;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事业)。《安全生产法》适用于以上产业。( )

71、在农业中从事个体种植、养殖业的农户,不属于《安全生产法》的调整范围。( )

72、《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

73、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也就是说,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凡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接受这种统一的监督管理,( )

74、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透明度高,传播面广、影响力大,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有特殊的威慑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正常的舆论监督。( )

75、确定生产经营单位谁是主要负责人,主要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性质,以及该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一般而言,对生产经营单位负全面责任,有生

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就是主要负责人。( )

76、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具体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 )

77、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得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

78、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

79、企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人不应负法律责任,应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负责人负法律责任。( )

80、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81、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发布第302号令,公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82、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监督检查不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随意地查封或责令停产停业。( )

8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 )

84、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

85、《安全生产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因此,自然适用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

86、在一些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承包中,发包人(甲方)承包人(乙方)签订伤亡事故合同时,规定若发生伤亡事故,由乙方自行负责,甲方只赔偿一定的费用。这种合同是无效的,但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或公证后有效。( )

87、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

88、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

89、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

90、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

91、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

92、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

93、生产经营交易会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自主决定。( )

94、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

95、生产经营单位对国家明令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落后工艺、设备,可采取加强管理和加强安全教育措施后继续使用。( )

96、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是依法组建成立的,具有为安全生产服务的执业资格,对其出具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法律责任。( )

97、重大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是引发重大事故的源头,所以两者的概念是等同的。( )

98、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有权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告之,不得隐瞒和欺骗。( )

99、从业人员享有批评、检举控告权和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行使上述权利而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如:降低工资、降低福利待遇和解除劳动合同等。( )

10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答案

1.c 2.b 3. a 4.c 5.c 6.a 7.b 8.a 9.c 10.b 11.a

12.c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c 20.c

21.b 22.a 23.a 24.a 25.a 26.c 27.c 28.c 29.c

30.a 31.a 32.a 33.c 34.c 35.a 36.b 37.a 38.c

39.a 40.b 41.a 42.b 43.b 44.c 45.a 46.a 47.a

48.c 49.c 50.a 51.b 52.b 53.a 54.c 55.b 56.b

57.c 58.b 59.c 60.c

61.对 62.错 63.对 64.错 65.对 66.对 67.对 68.错 69.错

70.对 71.对 72.错 73.对 74.对 75.对 76.对 77.对 78.对

79.对 80.对 81.错 82.对 83.错 84.对 85.错 86.错 87.对

88.对 89.错 90.对 91.对 92.错 93.错 94.对 95.错 96.对

97.错 98.对 99.对 100.对

第7篇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共60 小题,每题1 分,共60 分。)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22年( )起施行。

a.12月1日 b.10月1日 c.11月1日 d.8月31日

2.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制定本法。

a.坚持安全发展原则 b.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c.坚持可持续发展 d.坚持科学发展观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 )相衔接。

a.经济发展规划 b.城乡规划

c.社会发展 d.科学技术发展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a.联席会议 b.联合检查 c.协调机制 d.应急机制

5.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 )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a.协助 b.帮助 c.承担 d.完成

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 ),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a.普及 b.培训 c.宣传 d.讲座

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a.公开曝光 b.黑名单 c.新闻发布 d.督办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 )。

a.备案 b.审批 c.许可 d.备查

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

a.定期检查 b.严格检查 c.不定期检查 d.评价

10.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 )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a.二十四小时 b.三十六小时 c.十二小时 d.四十八小时

1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 )方面的义务。

a.劳动保护 b.职业卫生c.企业规章制度 d.安全生产

1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 )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参考 b.参照 c.遵守 d.执行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人力 b.技术 c.安全管理机构 d.资金投入

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 )。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

a.安全生产条件 b.作业环境条件 c.劳动防护 d.防尘防毒等。

1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a.安全检查 b.隐患治理 c.教育和培训 d.基础

1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

a.安全评估 b.风险辨识 c.风险评估 d.安全评价

1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 )负责。

a.完好 b.有效 c.设计 d.维护

18.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 ),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应急措施。

a.登记建档 b.告知 c.落实主体责任 d.安全检查

19.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 )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相邻 b.同一座 c.不同 d.前三种情况都可以

20.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 )。

a.通道 b.走廊 c.隔离间 d.出口

21.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 )。

a.走廊 b.通道 c.出口 d.隔离间

2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 )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现场负责人 b.专门人员 c.车间主任 d.安全员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 );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b.责任制 c.奖励制度 d.责任追究制度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 )。

a.有害因素 b.物理化学因素

c.事故应急措施 d.事故报告方法。

2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应急照明设施 b.分析仪器 c.检测设备 d.劳动防护用品。

2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

a.危险性分析 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c.安全评价 d.经常性检查

2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 ),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a.重大问题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 d.事故隐患

2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

a.经费 b.机构 c.人员 d.预案

29.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 )。

a.管理协议 b.合同 c.方案 d.合约

3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 )。

a.相关方 b.第三方 c.单位或者个人 d.组织

31.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 ),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合同 b.管理协议 c.方案 d.合约

32.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 )。

a.报告 b.督促整改 c.处置 d.处罚

3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 )。

a.出国考察 b.休假 c.擅离职守 d.出差

3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第三方责任险 b.人身保险 c.意外保险 d.工伤保险

35.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 )。

a.第三方责任险 b.人身保险 c.意外保险 d.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3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 )的事项。

a.人身保险 b.第三方责任险 c.工伤保险

d.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37.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 )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生产安全事故伤亡 b.违反生产经营单位规章制度 c.迟到早退 d.违反岗位操作规程

3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 )。

a.举报 b.建议 c.意见 d.批评和意见

39.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 )。

a.控告 b.建议 c.意见 d.举报

4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要求消除隐患 b.停止作业 c.检修设备 d.要求开会研究

41.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 )要求。

a.补偿 b.经济救济 c.资金补偿 d.赔偿

4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

a.防护服装 b.劳动防护用品 c.辅助工具 d.安全检测仪器

4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基本常识 b.知识 c.应知应会 d.技术

4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 )。

a.向上组报告 b.向上组反应情况 c.予以处理 d.现场解决

45.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 ),提出意见。

a.考核 b.督查 c.检查 d.监督

46.工会有权依法( ),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a.参加安全考核 b.参加安全督查 c.参加安全检查

d.参加事故调查

4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 ),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a.监督检查 b.检查 c.挂牌督办 d.监督

48.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 )。

a.反对 b.阻止 c.拒绝、阻挠 d.制止

49.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 )。

a.监察 b.检查 c.督查 d.巡查

50.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 )负责。

a.过程 b.质量 c.结果 d.进展

5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 )制度。

a.定期新闻发布 b.定期通报 c.信息公开 d.举报

5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 )。

a.告知 b.检举 c.建议 d.举报

5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 )。

a.建议 b.举报 c.报告 d.告知

5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 )。

a.奖励 b.表彰 c.发放奖金 d.表扬

55.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 )的权利。

a.曝光 b.舆论监督 c.信息公开 d.信息发布

5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

a.档案 b.信息库 c.记录册 d.信息簿

5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对安全生产事项的审查、验收中收取费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责令退还收取的费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

a.行政处分 b.警告 c.处分 d.撤职

58.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本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 )。

a.停产 b.关闭 c.提升条件 d.停产停业整顿

5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 )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60.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的罚款。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二、多项选择题(61 至80 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20 小题,每题1 分,共20分。)

6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 ),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

a.以人为本 b.安全发展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d.科学发展。

62.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 )服务。

a.技术 b.管理 c.第三方 d.咨询

63.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 ),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a.企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

64.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 )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a.科研攻关 b.科研投入 c.科学技术研究 d.先进技术

65.国家对在( )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参加抢险救护 d.科学技术研究

66.( ),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c. 安委会成员单位 d.安委会组成单位

6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 )等内容。

a.责任人员 b.责任范围 c. 奖罚标准 d.考核标准

6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 )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a.决策机构 b.主要负责人 c.个人经营者 d.董事会

69.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 )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生产 b.运输 c.经营 d.储存

70.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批评b.检举c.控告d.建议

71.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

a.停止作业 b.暂时休息 c.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d.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7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操作规程 c.服从管理 d.遵守纪律

7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b.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c.本岗位操作规程,d.应急能力

7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 ),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a.联系人 b.举报电话 c.信箱 d.电子邮件地址

7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还有:( )。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b.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6.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 )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工资 b.福利 c.奖金 d.加班费

77.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 )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生产 b.储存 c.矿山 d.金属冶炼

7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 ),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a.应急救援器材 b.设备 c.物资 d应急队伍

7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

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罚款;

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c.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d.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8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 )。

a.责令限期改正 b.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 c.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d.解除劳动合同。

三、判断题(81至100 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81.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参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a、对 b、错

8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不得收取费用。( )

a、对 b、错

8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

a、对 b、错

84.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互相配合,实行联合检查;确需分别进行检查的,应当互通情况,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有关部门并形成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

85.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或行业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质量负责。( )

a、对 b、错

8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

a、对 b、错

87.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 )

a、对 b、错

88.事故发生单位应当适时落实整改措施,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

a、对 b、错

8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可以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a、对 b、错

90.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相关责任。( )

a、对 b、错

91.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依照有关危险物品安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

a、对 b、错

92.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对 b、错

9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对 b、错

9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对 b、错

95.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对 b、错

96.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予以撤销;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其有关证照。( )

a、对 b、错

97.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对 b、错

9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 )

a、对 b、错

9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执行。( )

a、对 b、错

100.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 a、对 b、错

《国安安全生产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