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探伤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探伤规程

有哪些

探伤规程是工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准备:包括探伤设备的选用、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2. 工件准备:清理工件表面,消除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杂质。

3. 探伤方法选择:依据工件材质、形状及预期缺陷类型,选取合适的探伤方法,如超声波、磁粉、涡流或射线检测。

4. 检测程序:详细规定检测步骤,包括探头接触、扫描方式、信号分析等。

5. 缺陷评估:设定评判标准,对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6. 记录与报告: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出具专业报告,以便后续处理和追溯。

7. 培训与认证:对探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技能符合行业标准。

标准

探伤规程遵循以下国际和行业标准:

1.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对于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无损检测有明确要求。

2. api(美国石油学会)标准:针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探伤操作提供指导。

3. en(欧洲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涵盖了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通用原则和技术要求。

4. aws(美国焊接学会)标准:针对焊接接头的探伤提供了具体规范。

5. 国内gb/t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行业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是什么意思

探伤规程的意义在于:

1. 预防事故:通过早期发现潜在的缺陷,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2. 提升质量:确保产品或结构的可靠性,提高制造过程的整体质量。

3. 节约成本:及时修复小问题,避免因大范围更换或维修造成的高昂费用。

4. 法规遵从:满足法规要求,确保企业的合规运营。

5. 技术传承:规范化的探伤流程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

探伤规程的实施需要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遵守规程,才能确保探伤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探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规程应适时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行业需求。

探伤规程范文

第1篇 无损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制定本规程是为了规范无损探伤工的操作,以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无损探伤工岗位的生产车间或作业场所。

3.操作规程

3.1无损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3.1.1使用仪器前必须对仪器导线、插头等有关设备及工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仪器必须有可靠的接地线。

3.1.2声发射探伤仪的电源应使用胶皮软线或轻型移动电缆。

3.1.3经常需要探伤的车间,在配电盘附近应装上备用固定电源,探伤者不得任务接线。

3.1.4到车间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参加工作。

3.1.5高空作业时,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和仪器从高空附落。

3.1.6工作场所局部照明电压,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4.更改记录

更改标记

更改处数

更改文件号

更改人签字

日期

第2篇 超声波手动探伤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产品进行离线手动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管产品的焊缝离线、超声波自动探伤喷标部位、钢管管端焊缝与母材、管体母材和修补焊缝进行超声波手动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1 检验员探伤前应准备好探头,检查仪器性能,做好探伤前的准备工作。

3.1.1 采用csk-ⅰa试块测试仪器性能,仪器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b)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c)动态范围≥26db

d)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任意可调

3.1.2 一般选用频率为2.5-5mhz,晶片直径采用8×9mm,k值为1.5-2.5的横波探头,采用csk-ia试块测试斜探头前沿和k值。

3.1.3 一般采用水平1:1或深度、声程1:1调节仪器扫描速度。

3.2灵敏度调校:对焊缝探伤时采用与被检钢管同规格(曲率和壁厚)的曲面对比标样调校灵敏度,灵敏度调整完毕后提高2db作为检验灵敏度。移动探头位置、转动角度,找出人工反射体(φ3.2竖通孔或n10刻槽)的最高反射回波(一般根据板厚采用2-3次声程进行灵敏度调校),调节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按照产品标准确定或设置合格极限。对母材探伤时,灵敏度调整采用5mhzφ14f6双晶探头,采用csk-ia试块调节仪器一般采用5:1或10:1调节仪器扫描速度。将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灵敏度10db作为检验灵敏度,如标准或检验工艺卡另有要求,则按有关规定进行。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3.3 离线焊缝探伤

3.3.1 清除探伤表面上探头移动区的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持良好的耦合状态。

3.3.2 耦合剂应均匀覆盖探头移动的整个区域,耦合剂一般采用cmc。

3.3.3 探伤时,探头移动区域为p=2kt+50mm(k为探头k值、t为被探钢管厚度)。

3.3.4 探伤扫查方式一般采用平行扫查与锯齿形扫查两种方式,第一次采用平行扫查方式,将探头垂直焊缝并置于离焊缝1.5-2次声程(根据板厚)的位置,沿平行焊缝方向进行扫查。第二次扫查采用锯齿形扫查,将探头垂直焊缝并置于离焊缝2-3次声程(根据板厚)的位置,沿平行焊缝方向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时每次探头的跨距应保持足够的覆盖量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的1/2。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

3.3.5 对补焊焊缝进行探伤时,补焊处应无锈蚀、油污及飞溅等杂物,应根据探伤区域的表面状况,适当提高探伤灵敏度。

3.3.6 当发现缺陷时,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区分缺陷信号与伪缺陷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检查方式。当回波幅高于100%时采用6db法对缺陷进行定量定位及测长。

3.4 管体母材探伤

3.4.1 清除探伤管体表面上探头移动区的锈蚀、油垢及其它污物,以保持良好的耦合状态。

3.4.2 耦合剂应均匀覆盖探头移动的整个区域,耦合剂一般采用cmc。

3.4.3探伤扫查方式:对管端母材一般采用沿管端圆周方向进行锯齿形扫查,扫查步进距离不得超过探头晶片直径的1/2,扫查区域覆盖的范围应满足工艺卡及标准的要求。

3.5 对发现的超标缺陷应对缺陷进行定位、定量及测长。

3.6 在超标缺陷部位喷涂不合格标识;必要时应当面向补焊人员交待缺陷情况。对检查合格钢管喷涂合格标识,标识应符合hrgg/sy-01《过程检验标识规定》的要求。

3.7当发现连续出现补焊不合格时应及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卡”通知车间责任岗位。

3.8 手动探伤时,要检查探伤部位有无表面缺陷,如有要做出相应标识。

3.9 “超声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用完后应及时送交质量检验站资料室存档。

3.10 及时将缺陷钢管的情况通知相关岗位。

3.11手探检验员当班填写“超声波手动探伤报告”和“交接班记录”,送交质量检验站。

3.12本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注意安全用电。

3)调整、工作和更换探头时,不能站在钢管通过区域,防止钢管伤人。

4)跨越辊道要“一停、二看、三通过”,防止被钢管撞伤。

4、相关记录

(1)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2)质量信息反馈卡

(3)传票

(4)超声波手动探伤检验报告

第3篇 在线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的焊缝进行在线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焊缝的焊接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石油套管和油气输送管产品的直焊缝在线超声波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3.1按照“在线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的要求进行在线超声波探伤,探伤前,探伤人员必须检查和调校好超声波探伤设备。

3.3.1.1超声波探伤仪应满足:

1) 采用csk-ⅰa试块测试超声波探伤仪性能

2) 水平线性误差 ≤1%

3) 垂直线性误差 ≤4%

4) 动态范围 ≥30db

5) 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可调

3.3.1.2探头靴套应能正常调节和紧固,喷枪、耦合水系统均能正常工作。

3.3.1.3选择相对应的探头和探头靴套,使探头和探头靴套与钢管之间能良好耦合。

3.3.2在线焊缝探伤采用与被检钢管同规格(曲率和壁厚)的对比样管调校灵敏度,进行灵敏度调校时,先将对比样管放置在调校台上,将探伤仪置于离线调校状态,落下探头架,开启耦合水,找出对比标样上φ3.2竖通孔和n10刻槽的最高反射回波,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此时确定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3.3.4 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

3.3.4.1 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应符合超声波探伤验收合格极限的规定。

3.3.5按以上设置逐个调试好各探伤通道,开启耦合水及喷枪,观察仪器工作状态和各通道反射波情况。

3.3.6 在检验过程中如遇到严重质量问题,除做好相应标识外和记录外,还应及时通知班长。

3.3.7 及时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记录用完后及时送交质检站资料室存档。

3.3.8本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注意安全用电。

3)调整、工作和更换探头时,不能站在钢管通过区域,防止钢管伤人。

4)跨越辊道要“一停、二看、三通过”,防止被钢管撞伤。

4、相关记录

(1)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2)质量信息反馈卡

(3)传票

(4)在线超声波探伤检验报告

第4篇 渗透探伤操作规程

1 目的

该项操作规程,目的在于对压力容器产品的渗透探伤实施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原材料钢材及管材的探伤,并且也适用于加工产品锻件、铸件及焊接件的探伤。

3渗透探伤的操作

渗透探伤分为六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以不同的显像方式组合使用。任何组合总是按下列六个基本步骤进行。

1)清洗

渗透探伤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和预清洗,清除被检零件表面所有污染制。zbj04005-87规定:准备工作范围应以探伤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毫米。

清除污物的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及溶剂去除法等。

2)渗透

渗透施加方法应根据零件大小、形状、数量和检查部位,来选择喷涂、刷涂、浇涂及浸涂等方法。

在渗透过程中时间的长短与温度范围对探测裂纹的灵敏度有很大影响,所以在zb.j04005-87中规定:渗透温度为15~50℃范围内时,渗透时间一般分为5~10分钟;当渗透温度降低为3~15℃时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

3)去除

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了特别难于去除的场合外,一般都用蘸有清洗剂的布和纸擦拭;不得往复擦拭,不得将被检件浸于清洗剂中或过量地使用清洗剂;在用水喷法清洗时,水管压力以0.21mpa为宜,水压不得大于0.34mpa,水温不超过43℃。

4)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用干净布擦干、压缩空气吹干、热风吹干、热空气循环烘干装置烘干等方法。在zb.j04005-87中规定:被检物表面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2℃范围内。

5)显像

显像的过程是用显像剂将缺陷处的渗透液吸附至零件表面,产生清晰可见的缺陷图象。显像时间不能太长,显像剂不能太厚,否则缺陷显示会变模糊。gb150-98规定:显像时间为10~30分钟,显像剂厚度为0.05~0.07毫米。

6)检验

zb.j04005-87规定:观察显示的迹痕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30分钟内进行,如显示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则可超过上述时间。

为确保检查细微的缺陷,zb.j04005-87规定:被检零件上的照度至少达到350勒克斯。

探伤结束后,为了防止残留的显像剂腐蚀被检物表面或影响其使用,必要时应清除显像剂。清除方法可用刷洗、喷气、喷水、用布或纸擦除等方法。

注:铸钢件有铸钢件标准

在gb9443-88标准规定铸钢件渗透探伤方法及缺陷显示迹痕的评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铸钢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渗透探伤。

说明:本《渗透探伤操作规程》由检验处探伤室起草,并负责对其内容进行解释。

第5篇 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的焊缝进行离线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焊缝的焊接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石油套管和输送管产品的直缝焊离线超声波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1 进行超声波焊缝自动探伤前应对仪器、探头装置、喷枪、耦合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

3.1.1 仪器性能测试采用csk-ⅰa试块进行,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

b) 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c) 动态范围≥26db

d) 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任意可调

3.1.2 探头装置应能上下、左右进行位置、距离调节和紧固,喷枪、耦合水系统均能正常工作。

3.1.3 探头支架应能控制探头起落状态,使探头与钢管之间能良好耦合。

3.2 探头的选用。

3.2.1 焊缝探伤应根据“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焊缝探伤工艺卡”的要求,选用探头数量及摆放间距。

3.3灵敏度调校

焊缝探伤采用与被检钢管同规格同壁厚的对比样管调校灵敏度,依据探伤工艺卡选择探头频率、数量和摆放位置。进行灵敏度调校时,先将对比样管运至离线探伤托辊,调整探伤小车,依据“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焊缝探伤工艺卡”调整探头,找出对比标样上人工缺陷(按工艺卡要求φ3.2竖通孔或n10刻槽中的一种)的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位置,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填写“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3.4 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

3.4.1调整探头位置和方向,找出对比标样上人工缺陷(按工艺卡要求φ3.2竖通孔或n10刻槽中的一种)的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位置,调节仪器衰减器,使反射回波幅度为60%-80%,此时确定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

3.4.2 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应符合超声波探伤验收合格极限的规定。

3.4.3检查钢管上的色带是否清晰,调整摄像头,设置自动跟踪装置,探伤小车正常检查对比样管,确认各探头工作正常。

3.5 焊缝超声波自动探伤仪调节完毕后,抬起探头支架,运走对比样管。

3.6检验员应按“离线焊缝超声波自动焊缝探伤工艺卡”和检验标准的要求进行焊缝的离线超声波自动探伤。

3.7 焊缝探伤时,落下探头支架,开启耦合水及喷枪,使跟踪装置自动跟踪色带,随时观察仪器工作状态和各通道反射波情况。

3.8 如发现仪器连续报警,系统将自动启动喷标装置,在焊缝缺陷所在位置喷印相应标识。检验员应及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卡”送交生产车间相关责任岗位。

3.9 探伤岗检验员及时将缺陷钢管的情况通知相关岗位。

3.10 “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用完后及时送交质量检验站资料室存档。

3.11  检验员当班填写“离线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 和“交接班记录”,送交质量检验站。

3.12本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注意安全用电。

3)调整、工作和更换探头时,不能站在钢管通过区域,防止钢管伤人。

4)跨越辊道要“一停、二看、三通过”,防止被钢管撞伤。

4、相关记录

(1)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2)质量信息反馈卡

(3)传票

(4)离线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

第6篇 磁力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认真执行《安全生产通则》各项规定和要求;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

2、 操作前,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元件及电源导线的接触和绝缘等确认完好,才能操作。

3、 室内应保持干燥清洁,连接电线和导电板的螺栓必须牢固可靠。

4、 零件必须固紧。在电极头之间夹持或拿下零件时,必须停机。

5、 充电、充磁时,电源不准超过允许负荷,在进行上述工作或启闭总电源开关时,操作者应站在绝缘垫上。

6、 使用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必须遵守其操作规程,严禁斜拉外拽;起重设备发生故障,必须由专业人员修理。

7、 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关闭各风阀,应将各手柄和开关等置于非工作位置,清扫设备及场地。

8、 填写好交接记录簿。

第7篇 工贸磁力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元件以及电源导线的接 触和绝缘等,确认完好后,才能操作。

2.室内应保持干燥清洁,联结电线和导电板的螺栓必须 牢固可靠。

3.在电极头之间夹持或拿下零件时必须停电,零件必须 固紧。

4.充电、充磁时,电源不准超过允许负荷,在进行上述工作或启闭总电源开关时,操作者应站在绝缘垫上。

第8篇 探伤工作操作规程

1、探伤仪使用前,应先检查各部仪表显示部位是否准确,检查好电源。

2、操作时,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操作,注意各显示器的发生变化。

3、正确调试各个显示部位,仪表的准确程度是否灵敏可靠。

4、严禁在风天、雨天、雪天进行作业。

5、探伤仪使用完后应保持清洁。

第9篇 磁力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前,认真检查电气设备、元件及电源导线的接触和绝缘等,确认完好才能操作。

2.室内应保持干燥清洁,联接电线和导电板的螺栓必须牢固可靠。

3.在电极头之间夹持或拿下零件时必须停电,零件必须紧固。

4.充电、充磁时,电源不准超过允许负荷,在进行上述工作或启闭总电源开关时,操作者应站在绝缘垫上。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0篇 _光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在开始摄片前,首先接通冷却水,并检查水的流量是否符合_光机性能要求,检查安全防护装置、屏蔽与接地是否良好。

2.接通总电源,检查冷却水及油泵电机的转动情况,发观问题及时关掉电源,并通知检修人员及时检修。

3.摄片时室内禁止人员停留。室外要设置防护围栏、声光报警装置,并挂警示标志,禁止人通过。

4.在控制_光机的曝光条件时,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5.摄片结束后,冷却水及油泵应继续运转10~15分钟,才能切断电源。

6.搬运_光机机头时,不得震动以免损坏_光管。

7.室内有电动翻转台的摄片室,一定要注意电动平车开动前轨导上有否电缆及电线。

8.用水冲刷室内时,不得喷到电器上。

9.经常检查设备接地,接零是否正常,操作时必须穿戴好耐高压胶鞋。_光室应关紧,防止泄漏。

10.在拍片时,必须接好通风电源,保证空气畅通。

11._光探伤室的防护须经有关部门核准后方可投入工作。探伤室的防护必须确保射线直接穿透及散射线不可超过射线安全剂量(允许量)。探伤室电离所产生的臭氧必须排到无人工作和生活的地点。

12.二般不允许在室外作业,手提式_光机使用时应保证无关人员远离,设置屏护区域及色标,操作人员应远距离操作,或穿铅围裙,戴铅眼镜。

13.工作结束后,应断开总电源,电源处电器应上锁,进行交接手续。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1篇 离线全管体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

1、目的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对高频直缝焊管进行离线全管体超声波探伤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维护公司的利益。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直缝焊石油套管和油气输送管产品的离线全管体探伤检验。

3、工作程序

3.3.1 当要求进行离线全管体超声波探伤时,按照“离线全管体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的要求进行全管体超声波探伤,探伤前,探伤人员必须检查和调校好超声波探伤设备。

3.3.1.1超声波探伤仪应满足:

1) 采用csk-ⅰa试块测试超声波探伤仪性能

2) 水平线性误差 ≤1%

3) 垂直线性误差 ≤4%

4) 动态范围 ≥30db

5) 报警闸门位置和宽度可调

3.3.1.2半圆形探头架应能上下、左右进行位置、距离调节和紧固,喷枪、耦合水系统均能正常工作。

3.3.1.3有效调节半圆形探头架状态,使探头与钢管之间能良好耦合。

3.3.2 探头的选用。

3.3.2.1 管体探伤应根据“离线全管体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的要求,合理选用探头,探头尺寸、数量及间距应满足 “全管体超声波探伤工艺卡”的要求。

3.3.3管体探伤一般采用被检钢管底波调校探伤灵敏度,进行灵敏度调校时,将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50%,再提高灵敏度10db作为检验灵敏度,如检验工艺卡另有要求,则按有关规定进行。

3.3.4 缺陷报警闸门及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

3.3.4.1 管体探伤缺陷报警闸门的位置应使来自底面反射回波不能进入闸门,且覆盖整个壁厚范围。

3.3.4.2 报警极限信号的设置应符合超声波探伤验收合格极限的规定。

3.3.5按以上设置逐个调试好各探伤通道,开启耦合水及喷枪,观察仪器工作状态和各通道反射波情况。

3.3.6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连续报警,应及时通过手动超声波探伤确定缺陷情况,如遇到分层、结疤等严重缺陷,除做好相应标识和记录外,应及时通知班长。

3.3.7 及时将缺陷钢管的情况通知相关岗位。

3.3.8 及时填写“全管体超声波探伤记录”、 “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记录用完后及时送交质检站资料室存档。

3.3.9本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注意安全用电。

3)调整、工作和更换探头时,不能站在钢管通过区域,防止钢管伤人。

4)跨越辊道要“一停、二看、三通过”,防止被钢管撞伤。

4、相关记录

(1)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调校记录

(2)质量信息反馈卡

(3)传票

(4)全管体超声波探伤报告

第12篇 无损超声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使用仪器前必须对仪器导线、插头等有关设备及工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仪器必须有可靠的接地线。

2.声发射探伤仪的电源应使用胶皮软线或轻型移动电缆。电源线无裸露。

3.经常需要探伤的车间,在配电盘附近应装上备用固定电源,探伤者不得任意接线。

4.工作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参加工作,一次工作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中途应休息。手提式射线探伤包括现场,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现场作业必须划出安全区域,并设警示牌,否则不准开机。

5.高处作业时。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和仪器从高空坠落。

6.在金属容器内探伤时,电源部分应置于容器外,操作者衣服应干燥。

——摘自《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3篇 钢瓶_射线实时成象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一. _射线实时成象是一项新技术, 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和安全操作方法。

二. _射线实时成象系统由探伤责任人管理,由rt i级人员(或i级以上)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应对本套设备正常运转负责。

三. 每天开机前要检查设备安全状况。

四. _射线实时成象系统操作

1.开机顺序:稳压电源开关→控制台电源开关→水冷开关→铅门开关。

2.将带有识别标记的钢瓶放在转盘上,人员设离,关闭铅门。

3.准备就绪后按“预调”开关,将电流、电压预调到工艺上规定的值。

4.按“高压”开关,“高压”红灯亮表示探伤开始。

5.钢瓶转一周后,关闭高压,探伤停止。

6.检测完毕后,让循环冷却水箱继续工作十分钟后关机,然后关闭电源。

7.探伤机停止工作超过24小时,重新工作前要对探伤机进行训机。

五.计算机图象系统操作

开机操作: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顺序输入计算机。

六.钢瓶检测

1.钢瓶环缝探伤分“普查”和“摄像”两种方式。

2.“普查”:按大于抽查比例对钢瓶焊缝进行普查。

3.“摄像”:严格按gb5842-1996标准规定的抽查比例进行摄像检测,图象应记录保存。

4.“摄像”应在钢瓶静止状态下进行,每次摄像完毕,钢瓶自动旋转24度,然后再次静止摄像。

5.摄像后,图象资料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内。

七.图象评定

1.图象的评定由rt ii级人员进行评定。

2.图象评定在图象评定专用计算机上进行。

3.严格按gb17925-1999标准进行评定。

4.打印探伤报告,评定人员在报告上签名桷认,探伤报告应妥善保存。

5.评定后的图象资料应备份到磁带或光盘上。

八.管理

1._射线实时成象系统的日常工作由探伤责任人负责管理,如有较大音量问题应请示有关人员。

2.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并对设备保养负责。

3.故障应及时请有关人员修理并报告有关人员。

4.不得使用或拷贝与工作无关的其他软件和软盘,以防“病毒感染”。

5.未经同意专用计算机不作它用。

6.探伤计算机软件,资料磁带光盘,探伤报告由探伤责任人妥善保管,不得遗失和外借。

7._射线实进成像象系统成套设备是贵重设备,应加强保护,防火防盗。

九.环境卫生

1.整个_射线探伤室应保持环境整洁。

2.工作前应擦拭设备的尘埃,使设备保持清洁,每班下班前均应打扫环境卫生,但不要随地洒水,以防电器受潮。

3.认真做好_射线安全防护,保护探伤人员和他人健康。

十.其它事项

冷却水箱的管理:

1.循环冷却水必须是蒸馏水。

2.循环冷却水必须保持足够的液位,正常液位应高出冷却管20mm。

3.每天工作前应观察冷却水的液位,不足时应立即补足。

4.开机后应观察冷却水箱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关机,并告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

十一. 执行与考核

本操作规程由探伤操作人员执行,由质保工程师及有关领导考核。

第14篇 荧光磁粉探伤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操作者安全操作和使用设备。

二、规程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指导mt-24000at型和zhc-6000a型交直流荧光磁粉探伤机的安全操作与使用。

三、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资格

⑴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⑵ 操作者必须熟悉探伤机操作流程、技术性能和工艺规范,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好周、纵向磁化电流后方可操作,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

2、开机前检查

⑴ 打开进气阀,接通电源开关,检查进气调压阀,查看工作压力。排放空气过滤器内积水。

⑵ 检查磁悬液浓度是否符合要求,磁悬液是否有杂质,如需更换磁悬液时,配制好的磁悬液应通过滤网加入储液箱。

⑶ 确保探伤机各部位状态正常,周向电极磁化夹紧机构无松动,磁轭推进机构运动平稳,无异物卡塞。

⑷ 检查急停按钮是否良好。

⑸ 本机停机时间过久时,除检查设备内外各电缆接线有无松动、氧化、断线、脱落、接地线连接是否完好外,还要进行重新试车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

3、操作注意事项

⑴ 设备的各项检查工作准备就绪,并确认无误后,操作者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才能进行探伤作业。

⑵每班生产前,必须用探伤试片检查设备的状态,充磁后,试片上十字图案清晰可见。

⑶本机为半自动探伤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开机状态不得离开。

⑷机器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⑸ 工件上下料作业时,严格按照吊装作业标准安全操作,避免发生磕碰、坠落等事故。

⑹工件在充磁、退磁过程中,严禁开启前方操作门,某些不能在磁场中工作的仪器和设备必须移开或加强屏蔽。

⑺ 磁化电源控制柜的前后门,非检修时不得随意打开。切忌工作时打开!

⑻ 紫外灯在使用前必须预热5分钟,不能频繁地开关,每次开关间隔在15分钟以上,同时防止磁悬液溅射到紫外灯上,防止灯管爆裂。工作时紫外灯距工件距离不得低于380mm,避免对灯具造成损坏。

⑼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人员,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得从事本机的维修工作。

⑽使用完毕后及时切断电源、关闭气源闸阀。将设备擦洗干净、润滑以备下次使用。

编制: 审核: 批准:日期:

第15篇 热处理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现场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使用天车时要有专人指挥,并佩戴袖标,手势清楚,哨声响亮,严禁戴手套指挥。

2、吊钢前,首先检查吊具是否安全可靠,电磁吊严禁吊多块钢板。三、起吊时,要站在安全地方,不准手扶脚踏吊物,吊物要平稳。

3、电磁吊吊运钢板时,除天车指挥人员可以进入探伤工作区域内,其余人员和仪器在钢

4、板吊运过程中必须在黄线以内的安全区域,等吊运结束并由探伤工确认后才能通知检查工进入探伤工作区。

5、天车指挥人员在指挥天车吊运钢板时,指挥人员应正确选择好站位,并远离吊物,严禁从吊物下通过。

6、天车指挥人员在发现现场有不安全因素和行为的必须及时制止。

《探伤规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