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安全规程
栏目

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05-16

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内容

一、维修前准备

1. 确认设备状况:在开始维修前,务必全面了解设备的故障现象和历史维修记录,以确定维修策略。

2. 切断电源:为防止电击事故,必须在维修前切断设备的电源,并挂上“正在维修”的警示牌。

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手套和防静电鞋等,确保人身安全。

4. 检查工具:确保所用工具完好无损,符合安全标准。

二、维修过程

1. 分析故障:依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步骤。

2. 逐步拆解:按照设备结构,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拆解,标记各部件位置,以便复原。

3. 安全操作: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防止部件损坏或产生危险。

4. 清洁检查:清洁设备内部,检查是否有损坏、磨损或腐蚀的部件。

三、维修后恢复

1. 重新组装:按照拆解的反顺序,正确安装各部件,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2. 功能测试:接通电源,进行功能测试,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音和热量。

3. 记录维修过程:详细记录维修步骤、更换的部件和修复后的设备状态,便于日后参考。

4. 清理现场:清除维修产生的垃圾,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标准

1. 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安全法规,如《安全生产法》、《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

2. 遵守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

3. 维修人员需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考核。

4. 设备维修应使用原厂或认证的配件,保证设备性能和安全性。

5. 维修记录应详实、准确,便于追溯和质量控制。

考试题及答案

1. 在维修前,为什么要切断电源并挂上警示牌?(答案:防止电击事故,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

2. 维修过程中,如何确保人身安全?(答案: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无损工具,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维修后,如何进行功能测试?(答案:接通电源,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功能测试,确认无异常现象)

4. 维修记录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便于日后参考,追溯维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以上内容旨在规范维修安全技术操作,确保设备维修过程的安全与效率。每一位维修人员都应严格遵守,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提高维修质量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手持式电动工具管理使用检查维修安全技术标准规程

1分类

工具按触电保护分为:

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害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设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对软电缆或软线的安全要求:

2.1 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项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2.2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3对插头、插座的安全要求

3.1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的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

3.2工具软电缆或软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3.3三级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或单独导线接至地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零线与地线连接起来。

4检查和维修

4.1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4.2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

4.2.1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

4.2.2在湿热和温度差变化大的地区还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

4.3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

4.3.1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4.3.2保护接地线或接地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4.3.3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4.3.4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4.3.5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

4.3.6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4.3.7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4.3.8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

4.4工具的定期检查,除4.3条的规定外,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4.5长期放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6工具如有绝缘损坏、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4.7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4.8在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管套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

4.9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4.9.1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测量 部位

绝缘电阻(mω)

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ⅱ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2

7

1

4.9.2绝缘耐压试验按表2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

试验电压(v)

ⅰ类工具

ⅱ类工具

ⅲ类工具

带电零件与壳体零件之间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

380

2800

950

注:绝缘耐压试验的时间维持1分钟。

4.9.3工具如果不能修复,必须办理报废销帐手续。

第2篇 机械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进入作业区域维修设备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对使用的工具、必须进行检查(如大锤、手锤把是否牢固)防止脱落伤人。

3、无论对机械设备检查或修理首先必须停电停机,待进行设备完全停止运转后方可进行。

4、高空维修、安装设备时必须系好安全带、选择好有利位置,严禁将拆下的零部件螺丝等往下抛扔,在拆很紧的螺帽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失重滑跤造成事故。

5、砂轮机操作时,站位要正确,手持工件缓慢接近砂轮,不准用力过猛进行撞击,工作完成立即切断电源。

6、砂轮机防护罩和夹板结构和安装要符合安装规定,砂轮应定期检查,当砂轮不圆、过薄或磨损过多,工作面离夹板边缘不是 25mm时必须立即更换。

7、电、气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电、气焊安全使用要求。

8、在焊接作业中,要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弧光、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危害。

9、电焊作业要注意电焊机工作电流不得超过相应暂载规定的许用电流,焊机应放在散热、通风地方。

10、气焊、气割操作前,要严格检查所用的工具,发现问题及时下修理或更换。

11、气焊、气割作业时应戴皮手套,不能用油手套或不带手套,离开工作时,必须关气源阀门。

12、焊割工必须遵守“十不焊割”的规定。

“十不焊割”内容:

1)焊割工无操作证,又没有持有操作证的焊割师傅在场指导,不得焊割。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作业,未经批准,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不得擅自焊割。

3)不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情况,不能盲目焊割。

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情况,不能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焊割。

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的部位及设备,未采取可靠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7)有压力或密封的容器,管道不能焊割。

8)附近有易爆物品,在未彻底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作业部位与单位接触,在未弄清对外单位有否影响,或明知危险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时,不能焊割。

10)焊割作业场所附近有与明火相抵触的工种,不能焊割。

第3篇 施工现场变配电及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严禁跨越遮拦和从事修理工作。

②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并有专人监护。

③在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工作时,应按顺序进行。

停电、验电须悬挂地线,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志牌。

④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做断路接地。

⑤装设接地线,应由2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装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设备或线路检验完毕,必须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接地线。

⑥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使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⑦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应专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⑧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系统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接地保护。

⑨电气设备所用的熔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量相适应。严禁用其他金属线代替熔丝(片)。

第4篇 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

第1条 本规程适用于本煤矿的巷道维修工作人员。

第2条 巷道维修工应完成下列工作:

负责井下巷道的维修管理和检查,及时维修失修巷道。

上岗条件

第3条 巷道维修工要有1年以上相关专业的现场经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 巷道维修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

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熟悉所用工具(如风镐、风钻、电钻等)的构造原理。

3、矿井防灾的一般知识。

4、火药、雷管的性能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5、各种巷道的维修、修复工作,架设、更换各种支架方法。

6、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安全规定

第5条 各种巷道的维修、修复工作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措施,并报矿井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第6条 煤矿井下各类巷道高度不得低于《煤矿安全规程》第21、22条规定,支护应完好。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进行维修。

第7条 修复旧巷道时,必须首先进行瓦斯检查和通风,各类气体的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方可操作。

第8条 对支架进行维修和更换时,要事先对该地点进行加固,可靠安全长度不低于8米。具体施工可按“支护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9条 更换支架时,新的支架支护强度不得低于原有支架(完好状态时)的支护强度。

第10条 在维修巷道中需要放炮时,必须按照爆破工操作规程操作。

第11条 在维修巷道中,要保证安全出口,由外向里施工。

操作准备

第12条 备齐所需工具,如风镐、风钻、电钻、锯、铁锹等,长把工具的携带要遵守有关规定。

第13条 根据“安全规定”中的要求,检查是否具有正常操作的条件。

操作顺序

第14条 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安全检查---- 维修支架----清理现场。

正常操作

第15条 梯形棚(铁、木)支架的维修一般有换1条腿、2条腿、棚梁和全部更换几种施工。

第16条 1、先在断腿的邻近处打1根临时支柱,替换已经损坏的棚腿支撑原来的棚梁。

2、在顶梁上要设拉木,刹满刹牢,以防止顶梁滑动。

3、小心的处理大块的浮石、浮煤。

4、开挖巷道帮(如果未变形,可以不进行此项工作)。

5、挖柱窝,更换新的棚腿。

6、在更换完后,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

7、在支架间,安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第17条 换2条腿时;

1、先在两帮的原来棚腿邻近处各打1根临时支柱,替换已经损坏的棚腿,或采用抬棚托住顶梁。

2、其余方法与更换1条腿时的操作一样,但要先换1条腿后,再换另外1条腿。

3、如果巷道高度不够,可以参照第21条“更换全部支架”和“支护工”等的操作方法。

4、在更换完后,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

5、在支架间,安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第18条 换顶梁时:

1、原来的支架棚腿未动、未损坏的,可以不更换棚腿。

2、用拉条、撑杆加固棚腿。

3、用几排串钎贯穿于两架完好的顶梁之上,挡住上部浮石。

4、更换顶梁,保证做到亲口吻合。

5、在更换完后,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

6、在支架间,安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第19条 换全部支架时:

1、加固临近的完好的支架,留好退路。

2、如果维修棚梁上部冒落较高,浮石较大,应在施工地点设置小型木垛,并进行瓦斯检查。

3、然后按照换棚腿、换顶梁的方法,逐项操作。

第20条 换金属支架时,要防止金属撞击产生火花。

第21条 按规定准备好材料,并停电、保护好电缆、水沟、管路等。

第22条 加固临近巷道,确保安全出口。

第23条 倾斜巷道施工前,在施工地点的上下两头必须分别设置临时保护挡板,以防矸石、料石等物滚动伤人。

第24条 砌碹巷道维修方法有3种:

1、拆除旧碹体,浇注新碹体。当有较大区段砌碹巷道遭破坏而需翻修时,采用该方法。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

(1)拆除旧碹体应自拱顶开始向两侧拱基和碹墙进行,直至墙基。

(2)及时清掉顶帮的浮矸。

(3)打临时木柱或架木支架(当顶压大时,可架工字梁或槽梁金属支架)。

(4)如拆除碹体后,巷道断面不足,需刷帮处理至巷道轮廓基本符合要求。

(5)拆除一定距离后,可以按照正常的砌碹巷道施工操作规程进行。

(6)不回收的临时支架与顶帮的空隙要用碎矸石或低标号混凝土填塞充满。

(7)当碹墙完好而碹拱遭破坏需翻修时,应先自拱顶向两侧拆除拱顶至拱基,并在碹墙上架设临时木支架,至一段距离后,即可架设模板按照普通砌碹巷道方法进行浇注。

2、裂缝修补法。

(1)加固支护。

(2)将裂缝扩大、加深。

(3)填充富质水泥浆(1:1)。

3、局部修补法。

(1)加固支护。

(2)将原来的碹体挖出。

(3)清理、冲洗处理部位。

(4)加钢筋网,浇筑混凝土。

第25条 大面积冒落,连续失修巷道长度超过5米、冒落高度超过0.5米、锚杆松脱的,可以采用拱型支架和砌碹维修或其他联合支护的方式。

第26条 观察分析顶板、瓦斯等情况,制定出施工措施。

第27条 在冒落区周边打临时支柱,将冒落处的顶板托住。

第28条 逐步向冒落区推进,清理冒落矸石(煤)。

第29条 依次由一端架设棚子,棚子以上未接顶的地方要用木垛接顶。

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收工。

特殊操作

第31条 开岔门处抬棚的维修,首先检查维修、加固周边的支架,然后再进行抬棚更换。具体施工操作方法,应按照“支护工”的有关规定和架棚巷道的支护等章节进行。

第32条 水沟的维修应:

1、控制水流。

2、加固水沟临近的柱腿。

3、加固道基。

4、清理淤渣。

5、敷设或砌筑新的水沟。

收尾工作

第33条 进行检查,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整洁,支护完好。

第34条 带齐工具,上井后填写维修记录台账。

第5篇 施工现场变配电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1、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严禁跨越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2、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并应有人监护。

3、在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工作时,应按顺序进行。停电、验电应悬挂地线,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4、电工人员接到停电通知后,拉下有关刀闸开关,收下熔断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锁,同时挂警告牌,对尚无停电的设备周围加放保护遮拦。

5、高低压断电后,在工作前必须首先进行验电:

6、高压验电时,应使用相应高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时,必须穿戴试验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先在带电设备上试验,确实好用后,方能用其进行验电。

7、验电工作应在施工设备进出线两侧进行,规定室外配电设备的验电工作,应在干燥天气进行。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8、在验明确实无电后,将施工设备接地并将三相短路是防止突然来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

9、应在施工设备各可能送电的方面皆装接地线,对于双回路供电单位,在检修某一母线刀闸或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时,不但同时将两母线刀闸拉开,而且应该施工刀闸两端都同时挂接地线。

10、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绝缘防护用品。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必须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接地线。

11、接地线应挂在工作人员随时可见的地方,并在接地线处挂“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监护人应经常巡查接地线是否保持完好。

12、 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使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13、 应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施工设备各方面的开关完全断开,必须拉开刀闸或隔离开关,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禁止在只经断开油开关的设备上工作,同时必须注意由低压侧经过变压器高压侧反送电的可能。所以必须把与施工设备有关的变压器从高压两侧同时断开。

14、用绝缘棒或传统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应专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5、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面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系统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接零,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护。

16、电气设备所用的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量相适应。严禁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7、工作中如遇中间停顿后再复工时,应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全部离开现场时,室内应上锁,室外应派人看守。

第6篇 施工现场变配电以及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1、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严禁跨越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2、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并应有人监护。

3、在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工作时,应按顺序进行。停电、验电应悬挂地线,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4、电工人员接到停电通知后,拉下有关刀闸开关,收下熔断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锁,同时挂警告牌,对尚无停电的设备周围加放保护遮拦。

5、高低压断电后,在工作前必须首先进行验电:

6、高压验电时,应使用相应高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时,必须穿戴试验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先在带电设备上试验,确实好用后,方能用其进行验电。

7、验电工作应在施工设备进出线两侧进行,规定室外配电设备的验电工作,应在干燥天气进行。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8、在验明确实无电后,将施工设备接地并将三相短路是防止突然来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

9、应在施工设备各可能送电的方面皆装接地线,对于双回路供电单位,在检修某一母线刀闸或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时,不但同时将两母线刀闸拉开,而且应该施工刀闸两端都同时挂接地线。

10、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绝缘防护用品。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必须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接地线。

11、接地线应挂在工作人员随时可见的地方,并在接地线处挂“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监护人应经常巡查接地线是否保持完好。

12、 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使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13、 应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施工设备各方面的开关完全断开,必须拉开刀闸或隔离开关,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禁止在只经断开油开关的设备上工作,同时必须注意由低压侧经过变压器高压侧反送电的可能。所以必须把与施工设备有关的变压器从高压两侧同时断开。

14、用绝缘棒或传统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应专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5、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面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系统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接零,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护。

16、电气设备所用的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量相适应。严禁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7、工作中如遇中间停顿后再复工时,应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全部离开现场时,室内应上锁,室外应派人看守。

第7篇 自动电话交换机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工作时要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仪器是否良好。

②维护时必须严格执行设备的维护操作规程。

③设备的连接键和接点,在刷洗和调整时,必须停电操作。运行中的机键、带电接点,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汽油和酒精刷洗。

④在部分或全部停电工作时应注意。

a.将设备电压断开,拉开刀闸,在拉开的电源刀闸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

b.工作前,必须验明确认已无电后,方可进行工作。

c.禁止在只经电磁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或回路上进行工作。

⑤在低压配电板上工作应停电。如不能停电时,应有专人监护,并将可能触及的带电部分用绝缘板隔开后,方可进行工作。

⑥低压设备带电操作,禁止使用没有绝缘把柄的工具,工作人员需扣紧袖口,禁止不穿上衣或卷起袖口工作。

⑦在总配线架上检修工作前,必须验明是否有强电侵入。

有强电侵入时,应断开外线部分,并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⑧雷雨时禁止接近或用手触及总配线架。味具工的

⑨焊接布线时,应使用45w以下的电烙铁,防止烫伤导线绝缘。焊接完毕后要认真清理跌落的焊渣,以免引起短路。

⑩处理电锈时,要判明电锈种类,采取防护措施。处理过程中身体不得触碰设备的任何金属部分。如果是属于高压电锈,要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①在机架上使用电烙铁时,不得乱甩焊锡,乱扔线头。电烙铁停用时,应放在烙铁架上,不得随意乱放。

在机房内使用梯子、高凳应放置牢靠平稳。应有专人扶持。

运用中的机房内严禁存放和使用汽油、酒精等易燃品,也不得在房内使用明火电炉。

⑩使用喷灯要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工作时应注意。

a.点火前要认真检查是否完好可靠。

b.工作场所不得有易燃物品。

c.不准带有油污的手套操作。带

d.不准在火焰附近加油、放油或拆卸喷灯零件。

e.用毕或拆卸喷灯时,应放尽油筒内压力。

⑤严禁在机房内饮食和存放食物,以防发生鼠害。

第8篇 车间动力变压器检修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检修维修前、后的工作:

1、通知相关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做好检修前准备。

2、检修工作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

3、办理好相关工作票。

4、对应变压器10kv高压断路器手车必须拉到试验位置。

5、在10kv开关处悬挂“有人工作、禁止操作”标示牌,在相邻运行设备开关柜上悬挂“运行设备”标示牌,在检修设备处设置在“此工作标示牌”。

6、操作上必须按照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即对检修设备进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和装设警示、遮拦的操操作程序。

7、断开二次操作电源。

8、检修工作结束后必须拆除安全措施、清理现场,做到人走场地清。

9、办理结束工作票,完善相关检修记录。

二、电气检修维修工作内容:

1、油浸式变压器

1.1处理已发现的缺陷;

1.2、检修油位计,调整油位;

1.3、检修冷却装置:包括油泵、风扇、油流继电器等;

1.4、检修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储油柜、压力释放阀(安全气道)、气体继电器、速动油压继电器等;

1.5、检修测温装置:包括压力式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绕组温度计)、棒形温度计等;

1.6、检修调压装置、测量装置及控制箱,并进行调试;

1.7、检查接地系统;

1.8、检修全部阀门和塞子,检查全部密封状态,处理渗漏油;

1.9、清扫油箱和附件,必要时进行补漆;

1.10、清扫外绝缘和检查导电接头;

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测量和试验。

2、干式变压器

2.1全面清扫变压器卫生。

2.2 、铁芯及其夹件的外观检查,表面有无过热、变形,螺丝有无松脱现象,检查芯体各穿心螺杆的绝缘是否良好。用1000v摇表对螺栓进行测定,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0mω。

2.3、接线、引线的检查,检查高、低压侧引线端子及分接头等处的紧固件和连接件的螺栓紧固情况,有无生锈、腐蚀痕迹,并将分接头螺栓重新紧固一次。

2.4、线圈的检查,检查绝缘体表面有无爬电痕迹或碳化、破损、龟裂、过热、变色的现象,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5、 接地情况的检查,检查变压器铁芯一点接地应良好

2.6、温控器及测温元件的检查、校验

2.7、 附属部件的检查,其端子排及其接线情况检查。

2.8、铁芯接地部分的检查

2.9、 试验

a、 绕组直流电阻的测试:

从高、低压侧母线的开口端测量高、低压侧的线电阻,其每侧三相电阻的不平衡率不应超过2%,以确定高、低压母线分别与本产品的连接是否坚固可靠,如超过此值应检查母线连接处是否可靠等。

b、绝缘电阻的测试:

使用摇表检查高压侧对地和低压侧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下列值:

高压侧/地≥250mω

低压侧/地≥50 mω

高压侧/低压侧≥250 mω

正确使用合格的2500v摇表,注意人身安全,其阻值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如果测量值大大地低于以上值,则应检查变压器是否受潮,若是,用抹布擦拭,使其干燥,再重新测量。

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变压器的绝缘电阻会有所下降,一般地若每1kv的额定电压,其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25℃时的读数),就能满足要求。但是如果变压器遭受异常潮湿发生凝露现象,则不论绝缘电阻如何,在其进行耐压试验或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三、检修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1、设备检修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

2、设备检修过程中做好走错间隔的措施。

3、进行设备电气试验时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相关试验规程执行,试验过程中必须设置专人安全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误入试验区域。

4、正确使用试验工具、正确操作试验程序

5、严禁在变压器上遗留工具、材料。

第9篇 设备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修理机械或车辆须用千斤顶或起重设备将其吊起时,应用专用支架垫稳支妥,不得在支架垫撤的同时在机械或车辆的上、下部工作,不得用砖块等物代替支架支撑。

(2)、不需架起修理的机械和车辆,须将轮的前后用三角挡木垫牢,将变速杆放在空挡位置,人员不得在驾驶室内停留。不得在斜坡上顶架车辆和停车修理。

(3)、在车下作业时,发动机须熄火,接好手制动,如须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修理时,操作手柄要有专人看守。

(4)、在打开发动机盖进行修理时,须把机盖支牢,在检查齿轮部分时不得将手伸入拨动。在校正点火时,要用发动机摇把转动曲轴。

(5)、自卸汽车需要举升料斗修理时,要将料斗支撑牢固,修完后,尽快将料斗落回原位。

(6)、修理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等部件时应有专用支架,防止部件摆动。装配发动机需拨动飞轮时应用撬棍慢慢拨动,不得用手直接拨。

(7)、使用拉、拨工具时,工件和拉拨工具中心对正后缓慢加力将工件拉出,需加热拉出时要注意防火。

(8)、在车下或地沟进行修理时,应采用通过安全变压器电压不超过36伏带电保护网的手提工作灯。工作场地潮湿时应用12伏安全电压工作灯。严禁使用高压电灯照明。

(9)、装卸钢板销子时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用手指对正销孔。使用喷灯加热修理时喷灯储油筒内以加入三分之二的汽油为宜,加油后拧紧盖子,检查有无漏油,点燃时喷嘴不得对人,点燃后慢慢打气。用毕后先关闭喷油开关,慢慢放气。放气时应把喷灯放正,防止汽油喷出。露天作业遇风时,不得将喷灯嘴顶风旋转,以防回火。喷灯使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喷灯过热,油质挥发压力增高发生爆炸。

(10)、在填注或更换机械、车辆用油时,应按规定的种类和标准加注。机械、车辆未修完 时严禁发动试车。

(11)、修理场地或车间内的通道要确保畅通,不得随便堆放工件及物品。

第10篇 回采巷道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岗条件

第1条  回采巷道维修人员必须熟悉顶板控制及支护方法,具有掘进和回采的支护、回柱操作技能,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安全规定

第2条  严格按作业规程及补充措施的有关规定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第3条  维修巷道每组最少2人操作,严禁单人作业。

第4条  工作面上、下顺槽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所有支柱柱头必须拴好,防止倒柱伤人。

第5条  在有两个安全出口的同一条巷道内,最多只允许两组人员相向进行维修巷道工作,两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第6条  凡巷道支架发生弯曲、腐朽、错口、折断、破裂等现象都必须及时更换。

第7条  维修时,要随时注意顶板,防止顶板落石伤人,必要时应打好临时支护,维修地点遇大冒顶时,必须按措施要求立即进行处理和抢修。

第8条  架设临时支架要牢固可靠,严禁一梁一柱。

第9条  回撤棚腿和梁以及松动顶帮时,人员应站在支架完整牢固处。

第10条  从原棚梁下打临时点柱开始,到新支架架设好之前,严禁人员通过。

第11条  在刮板输送机道工作时,必须首先与刮板输送机司机取得联系,并停止刮板输送机运转。

第12条  进行挑顶工作,事先必须按规定加固前后三架棚子。拆除棚子时,必须先支后回,补一架拆一架,严禁空顶作业。

第13条  更换棚腿时,必须在所换棚腿侧的梁下打上支柱,支护好顶梁后再换棚腿。

第14条  更换棚梁时,必须在棚梁的一侧架设临时支架,并用材料将棚腿背好。

第15条  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第16条  严禁使用顺槽刮板输送机拉撒棚子或柱子。使用回柱绞车时必须严格执行回柱绞车的有关规定。

第17条  严禁使用损坏、失效、变形、腐朽的支护材料。

第18条  巷道内的各种材料和杂物收工前都要清理干净,按指定地点存放或运走,不得乱堆放,以免影响通风、行人、运输和安全。

第19条  对维修地点的风管、水管、电缆、液压管路和防尘、通风设施、电器设备等都要妥善保护,掩盖严密。

操作准备

第20条  备齐所需的各种材料,掩盖或移设好工作地点的管线和设备。

第21条  详细检查维修地点周围安全情况,清理好安全退路。发现折梁、断柱、片帮、冒顶等威胁人身安全的情况时,必须妥善处理。

第22条  维修工作与其他工种工作交叉互相影响时,必须与班(组)长及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妥善处理。

正常操作

第23条  在预回撤棚子的外侧架设好临时支架,支护好顶帮。

第24条  在原棚梁下打上临时支柱,松动原棚子的顶和帮,撤两帮棚腿,扩帮至规定宽度,回撤原棚梁。

第25条  按作业规程的布置方式及时架设新的支护棚子,并背好顶帮。

第26条  将回撤棚子及时运出工作地点,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清理工作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回撤下一架棚子。

第27条  卧底或挑顶需要爆破时,按有关爆破的规定执行。

第28条  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方式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第29条  使用木梁金属支柱(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架设超前支护时,应一梁三柱并留有宽0.7米以上的人行道。

第30条  使用铰接顶梁或十字铰接顶梁超前支护时铰接顶梁或十字顶梁要挂平,方向要与巷道的方向保持一致,相互间要铰接好,梁轴的方向要便于回撤,悬空处要用材料填实背牢。

第31条  上棚梁时人员必须口号一致,手要扶在侧面,不得扶在梁的上面,头部要在安全一侧。

第32条  煤壁处以里巷道的维护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不采用沿空留巷时,其回撤不得滞后切顶线,并应及时架设一排关门支柱。

特殊操作

第33条  处理冒顶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的要求操作。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巷道局部冒顶,但还未冒严,压力已相对稳定时:

(1)事先准备好棚子的梁、腿、背顶材料,其材质、规格及棚距要符合作业规程或补充措施规定;

(2)加固冒顶处两侧支护,在紧靠塌冒处附近的支架棚梁上打上点柱,必要时把靠近塌冒处的支架用长钢梁联成牢固的一体;

(3)清理出巷道两帮塌冒物,清理到架设一架棚子的空间时再挖腿窝,其深度应不超过邻近腿窝深度;

(4)立棚腿、上梁,动作要迅速、准确,并立即刹顶背帮,然后清理巷道中间的塌冒物;

(5)按上述方法逐架架设。如塌冒处支架上方留有空洞,则需用木料与顶板接实;

(6)塌冒区支架上方空洞要由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处理。若需码木垛接顶,必须选用1.2米以上的长把工具把上方、两帮活块找下,必要时在棚梁上打上临时点柱,确认安全后,再用板梁、道木或圆木在棚梁上码成井字型垛与顶接实,刹好周帮;

(7)从维修开始到完工,除操作者要精神集中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还必须设一专人观察顶帮动静,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情况严重时要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再恢复工作;

(8)要经常检查瓦斯含量,确保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局部巷道已冒严,压力已相对稳定时:

(1)加强通风,风量要适当,确保有害气体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塌冒处两侧支护加固方法同上;

(3)将直径12厘米左右的半圆木小头削尖,在最靠近塌冒处加固的棚子处打扦子,扦子插入1米为好,扦子密度视需要而定,然后清理巷道两帮塌冒物,到能架设一架棚子空间时挖腿窝,中间的塌冒物尽量不动,腿窝一旦挖好立即立上棚腿接着上梁。如遇大块,扦子插不进去,可用钢钎凿碎,凿不碎时也可将大块适当下放,找出缝隙插入,把上部的塌冒物托住或固定住,尽量不让顶帮塌冒物往下冒,把维修工程量减少到最低限度。

3.局部巷道已冒严,压力不稳定且还在塌冒时:

(1)按上述方法,确保塌冒处两侧安全,使危险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待压力稳定,听不到冒落声后再按前述方法操作。

收尾工作

第34条  工作完毕后,把施工地点的煤、矸清理干净,各种物料存放或外运到指定地点,各种管线吊挂整齐,设备按完好标准要求移设好。

第35条  向区(队)值班人员和接班人员详细汇报,并交清工作地点的顶板、支架等情况。

第11篇 电信线路安装、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工作时应按规定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品是否完好,合乎要求。

②立杆和撤杆作业,应严格执行电气安装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③登杆时应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上杆前必须认真检查杆根有无折断和腐烂情况,如腐烂严重时不得上杆工作,并要了解周围地区有无电力线路或其他障碍物等情况。应仔细检查脚扣和安全带各个部位有无伤痕,脚扣是否适合杆径。

b.利用杆钉上杆时,必须检查杆钉装设是否牢固可靠。

c.上杆时,除个人所带的工具外,不准携带任何笨重的器材。

④杆上作业必须遵守下列各项规定。

a.杆上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并认真检查铁木横担是否腐烂开裂,铁件有无松动。

b.工作前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扣好保安环,方可松手工作,不得使用绳子和皮带代替保安环。

c.坐吊板时必须扣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活钩卡在吊线上,吊板钩已磨损近1/3厚度时不准再用,也不准2人在同一挡距内同时做吊板工作。

d.杆上作业,杆下必须有专人监护,杆下不准无关人员行走和逗留。

e.杆上工作工具、材料等不得乱扔,必须用绳索吊运。

f.雷雨或刮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在杆上工作

⑤登梯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登梯工作,首先应检查梯子是否完好牢固,立梯角度要合适,梯子要放平稳牢靠。

b.登梯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扶持梯子。

c.登梯时不得携带笨重物件。

d.在梯子上工作时,必须将安全带系在牢固的构件上。以防跌落摔伤。

e.不得2人同时在一个梯子上工作。

⑥在电力线路附近工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工作人员必须弄清附近各供电线路的电压,一切线路均应视为有电。

b.在高压线路下面进行架线或拉线等工作时,应有工程负责人在现场指挥。

c.在有地下电力电缆的地区施工前,必须核实电力电缆或其他管线的确切位置,确实无误后方可施工。

d.在电力线路附近施工,工作人员与电力线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无法保证安全距离时,应联系停电后,方可施工。

e.电信线路跨越铁路,导线距离铁轨顶面在7.5m以上,跨越公路,导线距离公路路面不少于6m。线路避雷设施要符合标准,防止高电压侵入机房。

f.在焊接电缆时,使用的汽油、酒精等易燃物品,不得乱扔,以防火灾。焊接时要有专人监护,防止引燃周围易燃物品。

第12篇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标准规程

1分类

工具按触电保护分为:

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害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ⅱ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设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对软电缆或软线的安全要求:

2.1 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项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2.2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3对插头、插座的安全要求

3.1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的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误插入。

3.2工具软电缆或软线上的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或调换。

3.3三级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或单独导线接至地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零线与地线连接起来。

4检查和维修

4.1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4.2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

4.2.1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

4.2.2在湿热和温度差变化大的地区还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

4.3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

4.3.1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4.3.2保护接地线或接地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4.3.3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4.3.4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4.3.5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

4.3.6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4.3.7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4.3.8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

4.4工具的定期检查,除4.3条的规定外,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4.5长期放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6工具如有绝缘损坏、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4.7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4.8在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管套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漏装。

4.9工具的电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4.9.1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测 量 部 位绝缘电阻(mω)
ⅰ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ⅱ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ⅲ类工具带电零件与外壳之间

2

7

1

4.9.2绝缘耐压试验按表2

试验电压的施加部位试验电压 (v)

上一页12下一页ⅰ类工具

ⅱ类工具

ⅲ类工具

带电零件与壳体零件之间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离

380

2800

950

注:绝缘耐压试验的时间维持1分钟。

4.9.3工具如果不能修复,必须办理报废销帐手续。

第13篇 电气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检查作业场所的环境、安全设施,确认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操作时不得少于两人。

2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定期检查、校验。

3工作现场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工作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工作。

4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5安装高压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6对多台配电箱(盘)并列进行检测或检修时,手指不得放在两盘的接合处,也不

得触摸连接螺孔。

7带电设备装置的金属外壳须接地,如不在同一地点,另一端应有人看守或加锁。对仪表、接线等检查无误,人员撤离后,方可升压。

8电气设备或材料,作非冲击性试验,升压或降压,均应缓慢进行。因故暂停或试压结束,应先切断电源,安全放电,并将升压设备高压侧短路接地。

9电力传动装置系统及高低压各型开关调试、检测时,应将有关的开关手柄取下或锁上,悬挂警示牌,防止误合闸。

10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或设备。测定容性或感性材料、设备时,必须先放电。雷雨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11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和以升压方式运行。

12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13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过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14在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与带电部分应保持安全距离,并需有人

监护。

15在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作业时:

切断有关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警示牌;

验电时应穿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

验明设备或线路确认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断路接电;

装设接地线,应由二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接地线应使用规定导线和专用线夹,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应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断路接地线。

16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18电气设备所有保险丝与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

19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一般高度应不低于2.5m;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照明开关、灯口、插座等,应正确接相线及零线。

20穿越道路及施工区域地面的电线路应埋设在地下,并作标记。电线路不能盘绕在钢筋等金属构件上,以防绝缘层破裂后漏电。在道路上埋设前应先穿入管子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防被辗压受损,发生意外。

21工地照明尽可能采用固定照明灯具,移动式灯具除保证绝缘良好外,还不应有接头,使用时也要作相应的固定,应放在不易被人员及材料,机具设备碰撞的安全位置,移动时,线路(电缆)不能在金属物上拖拉,用完后及时收回保管。

22严禁非电工人员从事电工作业。

23当有人不慎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按急救要求,进行急救;如电气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bc干粉灭火器或干沙灭火。

第14篇 化工中、低压容器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一、总则

1、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中,容器壁温为其材料的允许温度,操作压力为0.07-1.6mpa的低压容器,以及操作压力为1.6-10.0mpa的中压容器的维护、检修。

低于-20℃或高于450℃的中、低压容器维护检修尚须遵循低温或高温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

气瓶、槽车、锅炉等容器不属于本规程范围。

2、中、低容器、制造、安装、维修和检验应遵循或参照下列规程。

(1)gb150-89《刚制压力容器》

(2)jb127-73《碳素刚及低合金刚焊制球形容器技术条件》

(3)炼油、化工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有关中、低压容器部分的规定

(4)gb151-89《刚制管壳式换热器》

3、本规程于国家规定有抵触时,应遵循国家归受压容器制定的一切规定。

二、中、低压容器的维修

1、中、低压容器及其所需零件必须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2、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容器所属单位对容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设备档案。

3、中、低压容器的设备档案的设备档案包括下述资料。

(1)容器制造图纸

(2)容器出厂的质量证明书

(3)容器安装检验记录

(4)受压容器的设备卡片及运行、事故记录

4、如系拆迁的旧容器,出上述资料外,尚需原容器所属单位提供该设备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使用、检验、改造、修理和事故等记录。

5、对于历史不明,技术资料不全,无档无卡的中、低压容器,应通过定期检验,有计划的补验,做出鉴定,并将检验结果和有关资料填入压力容器检查鉴定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1)测定壁厚并进行强度校验

(2)对容器进行全面检查

(3)必要时进行筒体和主要零部件材质、化学成份分析

6、容器所属单位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容器技术特征,制定容器安全使用要求,列入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必须定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不得超温、超压和带病运行。

7、对腐蚀的中、低压容器,必要时与母材相同的材料做现场挂片试验,予以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镶有衬里的中、低压容器,有降温、降压时不宜过快,以防衬里鼓包。

9、壁温大于200℃的中、低压容器、外壁应涂有测量变色漆其转变温度根据容器材质和壁温等具体条件确定。为更全面掌握容器壁温变化情况,还应用表面温度计校核,并定时记录。

10、中、低压容器及接管尚的安全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准确。

11、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应该调整为容器操作压力的1.05-1.10倍,回座压力应不低于容器操作压力的90%。定压、加铅封时,有关负责人必须在场并做好记录,列入设备档案。容器运行中,严禁擅自调整安全阀。

12、中、低压容器与安全阀之间不得装有切断阀。装易燃、易爆、有毒和有粘性介质的容器与安全阀之间允许装有切断阀,但切断阀必须全开并加以铅封。

13、防爆膜爆破压力为容器操作压力的1.15-1.25倍。防爆膜应通过试验测定。试样的数量不少于每批生产总数的5%,但至少三张。试验时,如有一张爆破压力不符合规定,则此批防爆膜算不合格。盛装易燃、易爆介质容器的防爆膜,应采用破裂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造,不得随意改变材质,不得多层叠加代用或增加厚度。防爆膜应定期更换,更换时间应根据使用情况由使用单位自行决定。

14、盛装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容器的安全阀或防爆膜出口,应装有放空管并引至室外安全地点。所有直接排入大气的可燃气体放空管线应装阻火器。放空管应保持畅通,严防堵塞,不准污染环境。

15、压力表必须经过校验合格方可使用。校验间隔期每年至少一次。压力表使用范围应为量程的1/3-2/3。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不允许使用逾期未校验、无铅封、表盘模糊、玻璃损坏、灵敏度不够的压力表。

16、液位计应有液位上限、下限的标志。经1.5倍操作压力试压合格方可使用。

17、盛装易燃、可燃介质的压力容器均应有静电接地线。接地电阻应不超过4欧姆,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18、在下列情况下,应采取紧急措施停止容器运行。

(1)容器超温、超压、经处理仍然无效。

(2)容器筒体或主要承压部件发现裂纹、鼓包、变形,有破坏危险或发生泄漏,足以引起火灾或二次空间爆炸等危险。

(3)发生火灾直接威胁容器的安全生产

(4)安全附件失灵,采取措施仍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5)发生安全守则中不允许受压容器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

三、中、低压容器的检查与修理

1、中、低压容器外部宏观检查每季度至少一次,在容器运行条件下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及分析。

2、外部宏观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漏液或漏气现象;对无保温层的容器应检查防腐层及锈蚀情况,检查筒体、密封处、焊缝、开孔接管、连接过度部位和信号孔有无泄漏、裂缝或变形等。

(2)检查筒体有无超温或局部过热。对容器壁温有疑问,应用相应的温度计复查。

(3)检查设备基础有无下沉、倾斜或裂纹,基础螺栓和螺母有无松动、袭纹、腐蚀等。

(4)检查容器有无异常震动或声响,容器与管道或相邻构件之间有无摩擦。

(5)检查容器安全附件与接地线是否齐全、完好。

(6)了解容器运动过程中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发生过哪些异常现象。

2、内部宏观检查和重点抽查

(1)中、低压容器内部宏观检查和重点抽查结合设备停车检修进行,但每三年至少一次。

(2)内部宏观检查和重点抽查的内容如下:

①清洗内表面,宏观检查筒体和焊缝有无裂纹、重皮、变形等缺陷。重点抽查应力集中部位,丁字型接头、连接过渡部位、制造中定位板点焊处、起弧点、补焊区和支承部位有无裂纹、腐蚀、冲刷等。对裂纹可凝处应用磁力探伤检查。

测量腐蚀深度和查明腐蚀分布情况,必要时利用测厚仪测定筒体和封头的壁厚。

②对内壁涂有防腐蚀层的容器,检查防腐层完好情况,查明破损部位,腐蚀深度及分布。

③对有衬里的容器,除检查衬里情况外,尚需从筒体外壁测定壁厚或超声波探伤检查,以查明筒体壁腐蚀情况,是否存在其他缺陷。

④必要时,在筒体尚取样做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检查、钢元素分析,钢中氢含量测定等有关项目。

⑤中压容器和较重要的低压容器在第一次内部检查和重点抽查时,应用超声波探伤抽查制造时有缺陷的返修焊缝,评级较低的焊缝,丁字型接头,异种钢焊缝或外观不良的焊缝;有疑问时用_射线探伤核对。抽查长度视每台容器的具体情况而定。以后每次检查应对上述有缺陷部位进行复查,并适当扩大检查范围。超声波探伤按jb1152-73《刚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标准》评定。焊缝射线探伤接jb928-67《焊缝射线探伤标准》评定。

⑥内部结构复杂,不便拆开以及无法入内检查的容器,可用测厚、超声波探伤及其它方法从容器外壁进行检查。

(3)检查结果予以记录,发现超过标准的缺陷必须及时研究处理。

3、全面检查

(1)中、低压容器的全面检查必须结合装置大修时进行,每六年至少一次。

(2)全面检查的内容入下:

①进行外部、内部宏观检查和重点抽查的全部项目。

②进行水压试验

③对于不便采用水压试验的,有特殊要求或大型压力容器,可用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④按图纸规定需做的气密性试验应的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其试验压力等于操作压力。试验时升压和降压都应缓慢,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用肥皂水检查焊缝及连接处,以不漏气为合格。入设计图纸对气密性试验有特殊规定的应以图纸为准。

(3)水压试验

①中、低压容器水压试验压力ps按下列选用一般常温使用时:

最高工作压力pmpap<0.6p=0.6~1.2 p>1.2

水压试验压力psmpa1.5p p+3 1.25

若设计图纸对水压试验有特殊规定应以图纸为准。

②水压试验前,必须彻底清除那些水接触后引起器壁腐蚀的物质,并进行内、外部检查。用水温和环境温度均不低于5℃。若设计图纸有特殊规定应以图纸为准。

③水压试验时应缓慢升压、降压。升到试验压力时其保压时间低压容器不少于5分钟,中压容器不少于20分钟,以不降压、无泄漏和肉眼可视不变形为合格。当发现问题后,应将压力降为零,然后进行处理。处理后,仍缓慢升压。直至试验合格为止。

④壁厚因腐蚀等原因而减薄的容器,在水压试验前应进行强度验算。水压试验时筒体应力不应超过筒体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极限的90%。

⑤中压容器和较重要的低压容器,水压试验后应再进行一次内部宏观检查。筒体和主要承压部件不得有裂纹、肉眼可视不变形和影响强度的缺陷。

(4)气压试验

①气压试验前必须认真检查容器的质量,其焊缝需经100%的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经主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减少需探伤的长度。气压试验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②非低温刚制压力容器其气压试验温度不低于15℃。

③气压试验压力应缓慢上升,达到0.5p/s后,应以每级0.1p/s逐级升压,每级保压2分钟,直至气压压力p/s。容器在试验压力下保压5分钟,然后降至最高工作压力并检查容器,以不降压,无泄漏和肉眼可视不变形为合格。试压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将压力缓慢降至为零,然后进行处理,处理后仍缓慢重复上述升压过程,直至试验合格为止。

④壁厚因腐蚀等原因而减薄的容器,在气压试验前,需经测厚并进行强度验算,气压试验时筒体应力不应超过筒体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极限的80%。

(5)经全面检查后应做出容器可否继续运行的结论和要求,确定下次检查的日期,并将上述检验内容记在容器检查鉴定记录内。

4、非定期检查

(1)非定期检查亦即提前进行重点抽查或全面检查。

(2)遇有下列情况,可进行非定期检查:

①在容器运动中或在容器外部宏观检查时发现筒体泄漏,变形处于危险状况;

②容器投产后中间停用二年以上再重新投入运行时;

③容器移装它地;

④容器承压部分修改结构,更换筒节或封头以及进行局部补焊工作时;

⑤容器更换衬里时;

⑥根据容器的技术状况,设备管理部门及容器使用单位讲座认为必要时。

5、中低压容器的修理

(1)压力容器结构改造,材料代用,筒体局部挖补,部分更换筒体、封头或接管,应在施工前制定修理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核算。中压容器和较重要的低压容器的施工方案,应由主管部门审核、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施工。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焊条、坡口形式、焊接工艺、预热温度、焊后热处理和质量检验、应按原容器图纸和制造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或参照jb/z105-73《刚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和gb150-89《刚制压力容器》有关规定进行。

(2)检修安全附件时,应对承压部分详细地进行宏观检查、对腐蚀、冲刷严重地部位进行测厚,并以1.5p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强度试压,以1.0p的试验压力进行气密性试验。安全阀校验按2.11条规定进行。

(3)容器金属衬里损坏时,可用补焊或局部更换衬里的方法修复。如发现衬里鼓包,在消除泄漏后,可用加压或其它机械方法修复,然后检查修复质量并进行气密性试验。

(4)非金属防腐衬里或耐火材料衬里损坏,按防腐衬里工程火筑炉工程技术要求进行局部修理或整体更换,整体更换衬里时。必须对容器筒体进行重点抽查或全面检验。

(5)容器拆装时,注意保护密封面和密封元件。螺栓固应对称、均匀、满扣,螺纹面应涂以防锈脂。修理过程中不得随意锤击敲打,以免损坏器壁。

(6)容器密闭前,应有专人检查质量,清除杂物,封闭入孔,拆除盲板,确诊容器符合质量要求方可交付生产使用。

(7)容器检修后的涂漆、保温,按hg1074-79《设备管道的保温油漆规程》的规定进行。

(8)中低压容器检修完毕后,检修单位应提出下列文件交付使用单位,并存入压力容器档案中。

①容器部件修理或改造的图纸;

②所用材料、焊条、管件的合格证明;

③代用材料、改造方案审批手续。

④容器全面检验记录和安全附件检修记录。

四、中、低压容器检修的安全要点

1、单系统或全系统停车时,容器的降温、降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许在容器带压的情况下拆卸螺栓或其它紧固件。不得擅自上紧带压容器上的螺栓及其它紧固件。

2、切断容器上的有关电源。

3、用盲板将检修容器与生产系统切断,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氮气转换,取样分析合格并经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进入容器内清理、检查和修理。

4、进入容器只准用不超过12伏电压的行灯照明。检验仪器和修理工具用电源超过安全电压,必须用绝缘良好的软线,中间不准有接头,要有可靠的接地线和触电保安器。

5、工作人员进入容器内清理、检查或修理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为些而设置的升降工具或脚手架等必须安全可靠。要注意通风。容器内外应有监护人员进行联络,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并应掌握急救方法。

6、检修人员对设备工艺管道、动力源、物料理化性质要清楚。对接触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要严格遵守有关降温、放料、泄压、清洗、吹扫、转换、隔断、分析等有关规定,执行化工部进罐八个必须和办理动火的六^___令,并办理审批手续,如动火证、进入设备作业证等。

7、车间操作人员要配合维修人员,做好准备、监护、竣工、验收工作,试车正常后检修人员才能离开,还应做到工完、料净、地面清,做到安全检修,文明检修。

8、其它有关安全未尽事宜,按厂、车间和上级有关制度和规定执行。

第15篇 施工现场变配电及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变配电及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1、现场变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严禁跨越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2、高压带电区域内部分停电工作时,人体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安全间隔,并应有人监护。

3、在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工作时,应按顺序进行。停电、验电应悬挂地线,操纵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4、电工职员接到停电通知后,拉下有关刀闸开关,收下熔断器。并在操纵把手上加锁,同时挂警告牌,对尚无停电的设备四周加放保护遮拦。

5、高低压断电后,在工作前必须首先进行验电:

6、高压验电时,应使用相应高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时,必须穿着试验合格的高压尽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先在带电设备上试验,确实好用后,方能用其进行验电。

7、验电工作应在施工设备进出线两侧进行,规定室外配电设备的验电工作,应在干燥天气进行。验明设备或线路确实无电后,即将检验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8、在验明确实无电后,将施工设备接地并将三相短路是防止忽然来电、保护工作职员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

9、应在施工设备各可能送电的方面皆装接地线,对于双回路供电单位,在检验某一母线刀闸或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时,不但同时将两母线刀闸拉开,而且应该施工刀闸两端都同时挂接地线。

10、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拆接时均应穿尽缘防护用品。设备或线路检验完毕,必须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接地线。

11、接地线应挂在工作职员随时可见的地方,并在接地线处挂“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监护人应经常巡查接地线是否保持完好。

12、 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严禁使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13、 应特别夸大的是,必须把施工设备各方面的开关完全断开,必须拉开刀闸或隔离开关,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禁止在只经断开油开关的设备上工作,同时必须留意由低压侧经过变压器高压侧反送电的可能。所以必须把与施工设备有关的变压器从高压两侧同时断开。

14、用尽缘棒或传统机构拉、合高压开关,应戴尽缘手套。雨天室外操纵时,除穿着尽缘防护用品外,尽缘棒应有防雨罩,应专人监护。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15、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面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系统不答应一部分设备采用接零,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护。

16、电气设备所用的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量相适应。严禁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7、工作中如遇中间停顿后再复工时,应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全部离开现场时,室内应上锁,室外应派人看管。

《维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