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意识与职责 每位产线员工应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理解自身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在操作车辆前,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
二、车辆检查 每日作业开始前,应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刹车系统、转向系统、灯光、轮胎磨损情况及燃油量。任何异常应立即报告并修复。
三、操作前准备
1. 确保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反光背心、防护眼镜等。
2. 检查周围环境,清除可能导致事故的障碍物。
3. 启动车辆前,确认挡位在空挡,手刹已松开。
四、行驶与搬运
1. 保持低速行驶,特别是在狭窄通道和视线不佳的地方。
2. 载物应稳固固定,避免在行驶中滑动。
3. 操作升降装置时,确保周围无人员靠近。
五、紧急情况处理 遇到突发情况,应立即停车,优先保障人员安全。使用车辆配备的应急设备,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六、停车与关闭 完成工作后,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关闭发动机,拉起手刹,切断电源。
七、维护保养 定期进行车辆保养,以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1. 安全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2. 每日车辆检查记录完整,问题反馈及时。
3. 意外事故率低于行业平均值。
4. 员工遵守操作规程的比例不低于95%。
5. 车辆维护保养计划执行到位,无因保养不当导致的故障。
1. 哪项操作是启动车辆前必须做的? a. 检查刹车系统 b. 确认周围无人员 c. 穿戴防护装备 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d
2.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首要任务是什么? a. 保护车辆 b. 保障人员安全 c. 使用应急设备 d. 报告上级 答案:b
3. 在何处停放车辆是正确的? a. 任意空地 b. 设定的停车区域 c. 生产线旁边 d. 通道中间 答案:b
4. 员工应多久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a. 每月 b. 每季度 c. 每年 d. 初次入职后无需再培训 答案:c
5. 车辆保养的目的是什么? a. 提高工作效率 b. 降低意外风险 c. 延长车辆寿命 d. 所有选项都是 答案:d
第1篇 生产车间电器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用电意识,有效遏止和防范各类电器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用电规程:
1、电柜内不准堆放杂物和其他私人用品,电柜上面不准放水杯和茶杯等其他杂物,以免电器进水造成事故,违者没收及按管理制度处罚。
2、机修或工程队维修安装烧焊时,要求在哪里烧焊,地线搭到哪里,相关车间派员监督,否则容易烧坏电线及电箱,发生火灾事故。
3、除电工外,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进入电房操作开关或干扰电工作业,不准合上已挂标示牌(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开关。
4、各车间保养清洁电柜时,不得用水冲洗或用湿毛巾擦电柜。当接触电器插头时,不允许带电拔或插,必须将电源开关切断后进行。接触电器时,手脚必须干净没有水,避免发生漏电触电。
5、电工维修工作时,至少应有一人监护,其他电工不能陪同前往时,班组长应由安排相关操作人员陪同完成维修工作。
6、严禁赤脚及穿拖鞋上班,电工有权制止各车间人员违反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的行为及义务。
7、各车间拆接焊机或其它电器电源线时,应找电工接线,严禁用打扁的焊条或其它金属物品当螺丝批用,严禁用钩挂接线,严禁在非维修箱内接维修线。
8、对较大型设备或一通电就可运转危及人身安全的设备进行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验电确认后,悬挂警告标示牌才可以维修。通电运行时必须全线清场,通知在场所有人员通电启动事宜,防止发生意外。
9、所有的震筛及釉泵必须重复接地;在金属容器或窑炉内工作等密闭及狹窄场所应使用36v以下的照明电源,所有维修线及照明线路必须经漏电开关保护。动力每半月负责检查一次各车间维修漏电开关是否失灵。
10、各车间应对辖区内电柜作好防漏水、防高温等措施。
11、当发现某处出现电火花或电器部分冒烟时,必须将电源切断,并同时找电工排除原因。电器如有绝缘损坏,如电线破损,插座、插头裂开,不得私自处理,通知电工处理好后才可以使用。
12、在车间内使用临时线路或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允许私自乱接电源线,必须由专业电工进行安装。临时用电的各种设备,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临时用电结束,应及时拆除一切线路装置的用电设备。临时用电的线路电源开关处,必须写明“临时线危险,”“当心触电”等字样。
13、发生电器火灾时,须马上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而要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2篇 生产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条例》,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以下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一、操作工人必须掌握化学物品的特性(物理、化学性能),熟悉操作工艺。
二、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严格做好双人领料、双人投料制度。
三、在化学危险品操作过程中必须佩带防护用品,对接触化学危险品的容器,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
四、操作工必须对防护用品及急救用品进行检查,定期更换,确保防护用品及急救用品能有效使用。
五、不允许将化学危险品以及其有关的物品带出车间。
六、严禁在车间内进食、喝茶、娱乐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七、化学危险品工作区域内除持证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及闲杂人员等不得进入。
八、对违规操作以及发生的大小事故将追究各级责任人的责任。
第3篇 化产车间仪表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认真执行厂内的通用安全规程。
2在安装和设备检修时应该注意工具的正确使用,作业时要履行仪表操作规程,严防设备的损坏和人身安全。
3进入煤区区域作业必须2人以上,要检查环境状况,防止中毒。
4检查或现场处理煤气系统故障时,不准点火照明,更不准带煤气作业。
5在停送电操作中,严格执行电器安全操作规程。
6在检查高温、高压仪表测量系统时,应戴好防护手套,不能面对管口。
7用汽油或酒精清洗仪表元件时,不准吸烟,点明火,使用后的废油应及时处理掉。
8在检修测量时应先停掉电源,使用电烙铁时,应检修是否漏电。
9在储水池区域作业时,应注意滑到。
10在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
第4篇 生产车间单冻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车间单冻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机
1.按下板带运行启动开关,板带运转。
2.按下风机运行开关,风机运行。
3.打开板带吹洗水阀。
4.检查各运动部位和电器设备是否正常。
二、运行
1.通知制冷岗位向单冻机送冷。
2.库温控制在-33℃--37℃之间,不允许长时间低于-40℃。
3.根据产品调整冻结时间(即平板速度)。
4.检查调整导风板和软门帘高度。
5.库门温度设在0℃。
三、停机
1.通知制冷岗位停止向单冻机送冷。
2.按下板带停止开关,板带停止运转。
3.按下风机停止开关,风机停止运行。
4.关闭板带洗水阀,打开泄水阀。
四、融霜
1.水冲霜
1)每天停机后打开库门,进行自然融霜。
2)开机前检查霜自然融化情况,对局部不合格处用外接水源冲洗至合格。
3)冲霜合格后,开启风机运行5-10分钟,吹干蒸发器铝片上的水珠。
2.热融+水冲霜。
当冷风机结霜厚度超过4mm时需要热氨和水冲霜融霜。
1)通知制冷岗位单冻机热融冲霜。
2)霜与换热管之间脱壳后,打开冲霜水管总阀,进行水冲霜,合格后打开水管上的泄水阀,排出管内存水。
3)检查冲霜情况,对局部没冲好部位,用外接水源冲洗至合格。
4)冲霜合格后,开启风机运行5-10分钟,吹干蒸发器铝片上的水珠。
五、注意事项
1.禁止制冷时,风机运行,板带不运转。
2.禁止用湿手触摸开关和电气按钮。
3.禁止用水冲洗电控柜和电气元件。
4.严禁冻结过程中进行融霜。
5.电控箱应随时锁紧。
操作:
1、开机前,检查板带上是否有异物,或有无螺丝松动,及时处理。
2、起动轴流风机或减速机、板带缓慢运行,通知机房供液,-35℃入货。
3、工作时注意观察刮水器,如有冰及时处理。
4、运行时,观看入料口和出料口,板带下边是否有冰,如有冰及时处理。
5、观察板带是否跑偏,如有跑偏及时调整。
6、电控柜,如有报警及时找电工,清查问题,排除故障。
7、下班前两个小时打开门加热开关,如库门仍无法打开,请用自来水管冲洗库门四周。
8、冲霜前要通知机房停止供液,抽空15-30分钟后,再冲霜,冲霜以蒸发器翅片无霜为准,而后打开泄水阀。
9、检查减速机、机油,使用3个月换一次,而后根据使用情况更换。
10、单冻机上所有轴承3个月注油一次(低温油脂)。
11、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检查单冻机运行是否正常,发现异常马上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
12、加工前,操作人员将单浆机板带和入口处用5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擦一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方可放入产品。
13、加工中入口处每15-20分钟清洗1次,每1小时用酒精(75%)消毒1次,外壳随时冲洗。
14、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将单冻机外壳和板带用洗涤剂清洗一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方可下班。
冲霜:
1、单冻机操作工通知氨压机工做好冲霜准备;
2、氨压机工接到通知后,关闭单冻机供液阀,拉回气30分钟以上;在确定可以冲霜后,氨压机工方可用热氨对单冻机进行冲霜;
3、热氨冲完后氨压机工通知单冻机操作工,可以用水对单冻机没有冲净的部位进行水冲霜;
4、水冲霜完毕后,应打开泄水阀,开风机吹干余水;通知机房冲霜完毕,氨压机工准备下一次制冷。
10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