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1.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遵守工地安全规定。
2. 遇到异常情况(如钻孔偏斜、设备故障等)应立即停机,报告并处理后再继续作业。
3. 遵循环保原则,妥善处理废弃泥浆,避免污染环境。
4. 保持现场清洁,定期检查电线电缆,防止触电事故。
5. 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如强风、暴雨等。
6. 操作钻机时,严禁酒后或疲劳工作,确保操作员精神状态良好。
本规程旨在指导实际操作,但具体作业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安全与效率并重。
篇2
1. 现场准备与设备检查:
- 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移除可能影响作业的障碍物。
- 检查钻孔设备是否完好,确保钻头、钻杆无明显损伤,动力系统运行正常。
- 确认地下水位,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防止塌孔。
2. 钻孔作业流程:
- 钻进过程中应保持均匀速度,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以防桩孔变形。
- 定期检查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确保桩孔位置准确。
- 清理钻渣时,避免将钻渣倒入临近的孔内。
3. 桩基检测与质量控制:
- 完成钻孔后,进行孔深、孔径、孔壁质量的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灌注混凝土前,要清除孔底沉渣,保证桩底清洁。
- 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避免中断导致断桩。
4. 安全防护措施:
-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防止飞溅物和粉尘伤害。
- 设立警戒区,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
- 设备操作员需接受专门培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5. 应急预案:
-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塌孔、人员受伤等情况的应对措施。
-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人员,确保能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状况。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务必遵守操作规程,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每个环节的严谨性和安全性。施工团队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风险意识,以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高效、安全完成。
篇3
1.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2. 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地质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3. 灌注混凝土时,应保持连续,避免产生空洞或断桩。
4. 下放钢筋笼时,避免碰撞孔壁,确保其位置准确无误。
5. 严禁在无足够支护的情况下进行深孔作业,以防坍塌。
6.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及时封闭桩口,防止雨水或杂物进入。
7. 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灌注桩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严格执行,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实现高效、安全的施工目标。
钻孔灌注桩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作业条件:
第1条施工前,应充分了解现场的工程水文地质资料,并查明施工现场内是否有地下电缆或煤气管道等地下障碍物;使用钻机必须按钻机说明书的要求清除孔位及周围的石块。
第2条 作业场地距电源变压器或供电主干线距离应在150m以内。电源容量与导线截面必须符合说明书规定,起动时电压降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5%。
二、作业前检查和启动:
第3条安装前详细检查各部件,安装后钻杆的中心线偏斜应小于全长的1%,10m以上的钻杆不得在地面上接好后一次吊起安装。
第4条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松软地段应铺垫碾压;钻机应放置平稳、坚实。机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凡上岗者均应持有操作合格证;
第5条 启动前,将操作杆放在空档位置,启动后,应空运转试验,检查仪表、温度、音响、制动等各项工作正常,方可作业。
第6条钻机应装有下钻限位的报警装置。电器设备要设置漏电开关,并保证接地或接零可靠有效;
第7条 检查减速箱中的油位,传动松紧度及电机的绝缘度。
三、作业中安全和技术操作事项:
第8条钻孔时,应寻准桩位,先使钻杆向下,钻头接触地面,再使钻杆转动,不得边转边晃动钻杆。
第9条钻机发出下钻限位报警信号时,应停钻,将钻杆稍稍提升,待解除警报后,方可继续下钻。
第10条钻孔时,如遇卡钻,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下钻,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强行启动。
第11条钻孔时,如遇机架摇晃、移动、偏斜或钻头门发生有节奏的响声时,应立 即停钻。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钻。
第12条进入施工现场应头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工具应放入工具袋内,严防坠落伤人或落入孔中;
第13条扩孔达到要求孔径时,应停止扩削,并拢扩孔刀管,稍松数圈,使管内存土全部送到地面,即可停钻。
第14条钻机作业中,电缆应有专人负责收放,如遇停电,应将各控制器放置零位,切断电源,将钻头接触地面。
第15条成孔后,必须将孔口加盖保护。
第16条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件要勤检查,防止松动脱落伤人;
第17条吊置钢筋笼时,要合理选择捆绑吊点,并应拉好尾绳,保证平衡起吊,准确入孔,严防伤人。
33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9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