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液化气储罐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

更新时间:2024-12-25

液化气储罐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液化气储罐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熟悉储罐特性和安装流程。

2. 安装过程中应穿戴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3. 管道连接时,避免过度拧紧导致密封件损坏,但也不能过松导致泄漏。

4. 吹扫和检漏过程中,注意观察压力变化,防止压力过高或过低。

5. 调试阶段,应逐步增加液化气流量,密切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6. 安全设施务必齐全有效,定期检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发挥作用。

7. 安装完毕后,场地应及时清理,消除安全隐患,保持整洁。

8. 储罐周边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无关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指导框架,具体操作还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警惕,以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液化气储罐的安装工作。

篇2

1. 储罐检查与维护:

- 定期进行外观检查,注意有无腐蚀、裂纹、变形等异常现象。

- 检查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仪表是否正常工作,记录读数。

- 定期清理储罐内外部,防止积尘、积水和腐蚀物积累。

2. 充装作业流程:

- 确认储罐内剩余容量,避免过量充装。

- 充装过程中应缓慢进行,避免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压力剧增。

- 充装结束后,关闭阀门,检查连接处无泄漏。

3. 安全防护措施:

-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 储罐周围设置清晰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烟火。

- 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配备有效的通风设施。

4. 应急处理程序:

- 发现泄漏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关闭相关阀门,通知应急响应团队。

- 不得擅自接近泄漏区域,避免火源,确保自身安全。

-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复,并报告上级和相关部门。

5. 日常监控与记录:

- 定期记录储罐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温度、液位等,及时分析异常情况。

- 对储罐进行定期的压力测试和壁厚检测,确保其结构完整性。

- 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保存所有检查、维护和应急处理的记录,以便追溯和改进。

在执行这些规程时,务必保持警惕,严格遵守规定,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不确定的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或专业人员咨询,不可擅自决策。液化气储罐的操作需要专业技能和谨慎态度,确保安全是首要任务。

篇3

1. 液化气储罐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2. 储罐检查,定期检查储罐的腐蚀状况、焊缝质量、压力表读数、安全阀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

3. 填充与排放,遵循“先开低压、后开高压”的原则,避免快速填充导致超压;排放时要缓慢,防止气流冲击引发危险。

4. 应急措施,设立清晰的应急预案,如泄漏、火灾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熟悉并能迅速执行。

5.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储罐内外清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积液和积尘。

6. 人员培训,所有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液化气性质、储罐操作方法及应急处置技能。

7. 安全距离,储罐周围应设置安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严禁在储罐附近吸烟或进行明火作业。

8. 监控系统,确保储罐的压力、温度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9. 记录与报告,所有操作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跟踪处理结果。

10.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更新操作规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以上规定务必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全体员工需提高警惕,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篇4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储罐排污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排污作业必须在无火源、无静电的环境下进行,严禁吸烟和使用非防爆工具。

3. 在排污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如压力骤降、泄漏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4.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液化气泄漏对身体造成伤害。

5. 排污后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符合环保法规要求,不得随意排放。

6. 排污结束后,检查所有阀门和管道连接处,确认无泄漏后方可离开现场。

7. 确保通讯设备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联系支援。

以上操作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务必保持警惕,以确保液化气储罐排污工作的安全高效。

液化气储罐安全操作管理规程范文

一、液化石油气槽车卸车规定

1、槽车必须停稳,没有滑动可能,并熄灭引擎。

2、将槽车接地线与卸车台地线相接。

3、作业时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贮罐充装量不得超过设计所允许的最大充装量。

5、雷雨天气、附近发生火灾及糟车或设备出现液体泄漏、液体压力异常或其它不安全因素等不得卸车。

6、卸车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7、卸车时要做好卸车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送货单位、送货时间、车型、车号、数量、质量、送货人等。

二、液化气贮罐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为保证罐区安全生产,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1、对每台储罐的进液、出液都必须严格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2、贮罐第一次充装或检修后投产,必现进行置换,使罐氧含量小于4%时方可进行充装。

3、贮罐必须严格控制充装重,根据实际容器和存放介质标定的最大允许充装量确定最高警戒液面高度,严禁超量充装。

4、贮罐进液时,必须使一台贮罐完成后再向另一台贮罐进液,严禁同一台贮罐边进边出。

5、运行贮罐应每班次定期进行检查,定时对压力、液位、温度作好详细记录。

6、贮罐及工艺管线应定期排污,一般夏季每班次至少两次,冬季每班次至少四次,防止管线冻堵。

7、贮罐液位计应保持灵敏可靠,玻璃板式液位计应经常排污保持透明,刻度清晰。

8、贮罐压力表、温度计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如有失灵或损坏的应立即更换。

9、贮罐上所有阀门应开关灵活,严密不漏,运行人员应经常检查管线及阀门的运行情况,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

10、在夏季运行人员应随时注意贮罐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当温度和压力达到一定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喷淋降温。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其开启压力不得超过贮罐的设计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的1.14-1.17倍。安全阀下的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并有明显的全开标志。

昇兴(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部

2022-04-07

《液化气储罐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