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操作前,务必熟悉灭菌器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性能和限制。

2. 使用专用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以防热液或蒸汽伤害。

3. 不得超负荷装载,以免影响灭菌效果和设备稳定性。

4. 确保灭菌过程中无人擅自开启设备,遵守安全距离。

5. 设备运行中如出现异常声音、气味或压力指示异常,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

6. 灭菌后,等待设备完全冷却再打开门,防止热气伤人。

7. 记录每次操作的详细信息,包括灭菌条件、时间、结果等,以便追溯和改进。

8. 对于特殊物品,如生物制品,应遵循特殊灭菌程序。

9.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检查和校准,确保灭菌效果的准确性。

10. 培训新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应对措施,提高整体操作水平。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损失。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灭菌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2

1. 操作前,务必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手套。

2. 确保灭菌室内无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引发事故。

3. 在注入环氧乙烷时,要遵循慢速、均匀的原则,防止气流冲击引起爆炸。

4. 灭菌过程中,不可随意开启灭菌室门,以防气体泄漏。

5. 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性能,及时维修破损部件。

6. 解析阶段,必须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避免环氧乙烷积聚。

7. 记录操作日志,包括灭菌参数、设备状况等,便于追溯和改进。

8.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操作规程。

在实际操作中,务必遵循这些规程,任何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保持警惕,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是每一位操作员的责任。

篇3

1. 在操作前,务必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 检查灭菌器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是安全阀、压力表和温度计是否正常工作。

3. 确保灭菌物品干燥且无油脂,以免影响灭菌效果或产生爆炸风险。

4. 装载物品时,不要过满,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允许蒸汽流动,保持灭菌均匀。

5. 关闭灭菌器门并确保密封良好,以防止蒸汽泄漏。

6. 开启电源,按照设备指示设定灭菌时间和温度,通常高温高压环境下121°c维持15-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7. 灭菌过程中,不要离开现场,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断电并报告。

8. 灭菌结束后,待压力自然降至零点再打开门,切勿强行打开,以免烫伤或设备损坏。

9. 使用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处理热灭菌物品,防止烫伤。

10.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包括清洁灭菌室、检查密封圈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11. 记录每次灭菌过程,包括日期、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1

2. 若遇到故障,不要自行修理,应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处理。

请注意,以上操作规程仅为基础指导,具体操作应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和所在行业的特殊要求进行。在使用压力灭菌器时,务必保持警惕,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

篇4

1.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

2. 灭菌过程中禁止无人值守,防止意外发生。

3. 遵守个人防护规定,如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4. 对于特殊物品,如生物制品,需遵循特定灭菌指导。

5. 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避免影响灭菌效果。

6. 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机,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7.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蒸汽积聚。

8. 妥善处理废弃物品,遵守环保规定。

9. 灭菌后的物品应在指定区域冷却,避免烫伤。

10. 记录和保存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我们能够确保灭菌器的高效、安全运行,为我们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一、 总则

纯环氧乙烷气体易燃易爆,特别提出警告防止发生意外!

非本设备操作人员禁止操作本机!

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有中等毒性的危险化学品,空气中浓度超过3%遇到明火即可能引起爆炸。环氧乙烷灭菌器又是机电一体,具有较高自动化程度、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因此,环氧乙烷灭菌器的使用和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规程。

二、 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安装区域要求

(一) 场地

1、 灭菌器应放置在独立的车间内。

2、 环氧乙烷灭菌场地应远离人群,现场50米范围内禁止有明火作业以及其它产生明火的情况存在。

(二) 隔离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放的房间必须有隔离措施,即环氧乙烷灭菌柜体、控制柜、控制架、环氧乙烷气瓶等应分别安放在互相独立的房间,或按照灭菌器生产厂方提供的安装示意图进行隔离。

(三) 照明

环氧乙烷灭菌车间使用的照明及电气开关等应是防爆型的,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电火花的电器,严禁明火。

(四) 通风

环氧乙烷灭菌器安放的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通风条件差的应强行通风,严禁灭菌车间与户外密闭。安装的通风设备应是防爆型的。

(五) 排放

灭菌完毕后,环氧乙烷残气需经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方可排入专用的密闭的下水道。

(六) 消防

环氧乙烷灭菌车间及灭菌区域内应有明显的防火、禁烟标记。灭菌车间是重点防火区域,要有足够多的消防、灭火设施。

三、 环氧乙烷气体的储存

(一) 环氧乙烷气体应储存在单独的房间内,房间应有通风、防爆、消防设施。

(二) 环氧乙烷气瓶应储存在阴凉、远离热源处,储存环境温度应不高于30℃,储存区域5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

(三) 环氧乙烷气瓶应有固定支架,不得强烈撞击和磕碰。

(四) 若使用环氧乙烷混合气体,必须在环氧乙烷气瓶出口处加装减压阀,将环氧乙烷气瓶出口压力减至4公斤以下,以防止过高的压力造成投药管路泄漏。

四、 操作人员要求

(一) 从事灭菌器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厂方培训,持有厂方颁发的上岗工作证方可上岗操作;任何无证操作都将视为违章。

(二) 非灭菌操作人员禁止进入灭菌车间。

(三) 灭菌器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使用)说明书中操作指南进行,严禁擅自变更操作程序和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四) 操作人员应有强烈的责任感,灭菌时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严禁灭菌器在无人状态下工作。

(五) 未经灭菌器生产厂方允许,不得擅自更改电控柜和控制架的线路,不得随意增减电气设备,不得擅自增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备。

五、 操作注意事项

(一) 投药报警:根据投药量多少,设定好压力,当投药量达到压力设定值时,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关闭药瓶开关及主机投药阀门。

(二) 水箱温度设定值不得比灭菌温度设定值高出太多,以免造成过大的温度漂移。

(三) 气化时水温不得高于灭菌温度。

(四) 开始投药的进药温度必须低于气化时水温(最好设定在20℃左右)。

(五) 在进料、出料时,必须将门锁关闭。

(六) 在灭菌工作过程中,计算机操作人员必须将门锁关闭,且将钥匙取下。

(七) 如果工作期间突然停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关闭空气压缩机的1号供气阀,尽量保持柜体的密封性,待来电时再打开1号供气阀。

(八) 关门时操作人员必须注意观察灭菌柜内是否有人,确认无人后方可关门。

(九) 开关门前,操作人员应清除门体移动空间内的障碍物,以防阻碍门体的正常开关。

六.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一)操作人员着装要求

1. 操作人员应服装整洁,最好穿工作服。

2. 操作人员在灭菌车间内工作时不得穿带钉的鞋子。

(二)防护与救护

1. 环氧乙烷有毒性,操作时要十分小心,如果灭菌剂不慎溅到手上、脸上、眼里或其它皮肤表面,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以防灼伤。

2. 操作人员应尽可能地防止呼吸过量的环氧乙烷蒸汽,在取出被灭菌物品时最好带上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3. 操作人员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呼吸新鲜空气,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4. 灭菌结束,开门取物前应打开轴流风机,保证在通风的环境中开门取物,且开门后不要立即取物,以免灭菌室内的残留气体造成危害。

5. 从事环氧乙烷灭菌的人员最好定期进行体检。

七、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安全检查

(一) 设备完好

灭菌器的使用必须保持完好状态,特别是电控柜和气密性的完好。设备使用过程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灭菌,并将箱体内的环氧乙烷抽空。

(二) 泄漏检查

在环氧乙烷灭菌时,应定期对灭菌柜及相应管路进行测漏(可用含1%酚酞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湿的试纸,贴于可疑漏气处,如试纸变红,即证明有环氧乙烷漏出)。

(三) 故障排除

故障排除应由操作人员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可参考灭菌器供应厂方提供的维护和保养手册(常见故障排除一览表) ,若故障不能排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

(四)灭菌过程中的故障应急处理

1.在投药过程中如发现投药管路有渗漏,应立即关闭药瓶开关和主机上的投药阀门,打开轴流风机,使空气流通后,再进行修理。

2.在灭菌时,如投药后发现柜体漏气,应立即停止灭菌,并抽真空,将柜体内环氧乙烷抽空后,再进行维修。

《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注意事项(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