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3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规程旨在规范渗碳炉的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风险,保障员工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严格的管理,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2

本规程旨在确保气体渗碳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设备损坏,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减少潜在的环境风险。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的工业生产。

篇3

汽体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安全,防止设备损坏、气体泄漏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工厂的正常运营。通过规范操作,提高渗碳处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井式气体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操作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本机的性能、结构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开炉前准备

(1)先检查仪表、电器、风扇、电动葫芦及接地,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再检查渗碳炉罐是否有裂纹或烧坏的地方。

(2)清除炉罐灰尘及炉渣,保持清洁,检查炉罐口石棉圈,必须完好砂封槽的砂子必须充足。

(3)检查油泵,加足油量,保证各转动部分润滑。

(4)备足煤油,准备好工夹具,穿戴好保护用品。

3.启动炉子

(1)炉子各部位经检查确实无误后,合闸送电升温。

(2)60千瓦以下的井式气体渗碳炉,可一直升温到工作温度,105千瓦井式气体渗碳炉,当温度达到400℃和800℃时,分别保温一小时后一直升到工作温度,其他容量的炉子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为了保证上下区域渗碳效果一致,一般上下区域温差不得超过5-10℃。

(4)根据特要测定炉子温度,当温度高于750℃时,开始炉罐渗碳,煤油滴量为每分钟100-140滴,保护气为每小时0.5m2,送气后点燃废气,炉罐渗碳3h-4h。

(5)炉罐渗碳后可装入零件,装入炉内之工件表面应干净,无油迹脏物或严重锈物。

(6)装入的零件数量不应超出规定数量太多或太少,并力求使气体能均匀地循环。

(7)渗碳时,炉内压力应为20-60mm水银柱,同时需要注意煤油滴量与尝护气体流量不得过多或过少

(8)每炉正常工作2h-3h后,取废气分析其化学成份,其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www./upload_files/75/81_20091110121134_awucf.jpg width=545 height=62 border=0" alt="表1.jpg title=表1.jpg />

(9)渗碳结束前一小时取出试样,作金相试验分析,确定降温时间,当炉温降到870~900℃时,停止供气并出炉.

(10)退火零件出炉后,在冷却坑中进行冷却,步骤是:零件渗碳,出炉后淬火时,当零件到达油面时应慢,进入油槽要快。

4.停炉

停炉时切断电阻丝电源,使温度降到室温,当温度降到600℃时,可关闭风扇电机,断开电源。

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仪表,电器设备工作情况;注意废气成份、油量、温度及废气口火苗颜色。

(2)炉温在750℃以下时,禁止送入保护气体,以防发生爆炸。

(3)注意炉子密封性(特别是风扇轴转动部位是否漏气)消除漏气。

5.冷却并操作注意事项(退火工艺)

(1)将出炉零件吊入冷却井,加盖封好,并送入保护气体冷却井各部份保证无漏气。

(2)当零件放入冷却井后,温度降到600℃时,停止供给保护气体,温度在400℃以上时严禁严启井盖,以免爆炸。

(3)零件在冷却井内冷却时间不得少于3h。

《渗碳炉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