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操作规程
1. 接警流程:接听电话,确认报警人身份,记录案情信息。
2. 初步评估:分析情况紧急程度,决定出警规模及响应速度。
3. 指挥调度:分配警力资源,指定负责人,指导现场处置。
4. 现场处理:到达现场,维持秩序,调查取证,控制嫌疑人。
5. 后续跟进:完成报告,协调各部门,处理后续事宜。
110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公共安全,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紧急事件。其实施旨在:
1. 提高报警效率:规范接警流程,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相关部门。
2. 保障人员安全:通过科学的指挥调度,降低警察和公众的风险。
3. 维护社会秩序:迅速控制现场,防止事态扩大,保护公民权益。
4. 促进案件解决:通过系统化的后续跟进,提高破案率和满意度。
1. 保持冷静:在接警过程中,务必保持专业冷静,确保沟通清晰。
2. 详细记录:准确记录报警人的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等关键信息。
3. 快速响应:根据事件性质,迅速调派警力,确保快速到达现场。
4. 安全优先:在处置现场时,警察个人安全与群众安全同等重要,避免无谓的伤亡。
5. 法律遵循:所有行动必须符合法律程序,尊重公民权利。
6. 保密原则:不得泄露敏感信息,保护报警人及案件的隐私。
7. 协同配合: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应对复杂情况。
8. 案件跟踪:对未解决的案件持续关注,直至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本规程旨在提升110报警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但实际操作中,应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以最有效的方式保护公共安全。在执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确保操作规程的落实和完善。
第1篇 110kv高压手车操作规程
8.1 手车机械连锁装置是保证手车式断路器在工作位置而且在合闸状态下,不允许隔离插头进行切断电流操作,电气闭锁是指用行程开关的常开接点进行闭锁,只有在工作或试验位置时,此接点才闭合,接通操动机构的合闸回路,断路器可以进行合闸操作,其它位置断路器合闸回路不通,不能进行合闸操作。
8.2 当手车式断路器处于工作位置,隔离插头合闸后,必须将手动闭锁杆插入手动闭锁块中,使手车和隔离插头合闸闭锁,方可操作断路器合闸。
8.3当断路器需退出运行时,必须使断路器分闸,再将手动闭锁杆拔出,解除闭锁后,退出手车使隔离插头分闸。
8.4手车处于工作位置,且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不允许操动手车,使隔离插头分闸。手车处于试验位置,且断路器在合闸状态时,不允许操动手车,使隔离插头合闸。
8.5需操动手车时,必须将手动闭锁杆拔出,再根据棘轮装置旋钮旋至所需运动方向后插入,方可操动手车。操作时应使手车缓慢平稳运动,并注意隔离插头的分、合闸情况。
8.6断路器或隔离手车退出工作位置后,需退至断开试验位置,插入手动闭锁杆,防止手车滑动。
第2篇 110kv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规程
1、目的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的基本工作之一,其直接对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等规程规定,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制度。
2、范围
本标准适用参加____110kv变电站电气运行全部人员。
3、职责
为规范倒闸操作工作标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特制定本规范。
4、变电站倒闸操作管理规定
4.1倒闸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运行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调度规程及上级颁布的实施细则等中的有关规定。
4.2倒闸操作应按管辖范围,根据调度员的命令进行。
4.3倒闸操作必须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调度下达倒闸操作命令,由当值运行值长或正值接令。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接令时应随听随记,接令完毕,应将记录的全部内容向下令人复诵一遍,并得到下令人认可。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作好记录。汇报执行情况也要录音。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必须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如果认为该指令不正确时,应向发令人报告,由发令人决定原调度指令是否执行,但当执行该项指令将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或直接造成停电事故,应当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指令的理由,报告调度员和本单位领导。
4.4倒闸操作必须在严格监护下进行。运行人员监护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执行重要或大型操作倒闸(提前汇报变电运行工区派人到现场),由熟练的运行人员操作,运行值班负责人监护,并应通知站长、技术员到场监督。复杂操作前由站长或值长组织全体当值人员做好如下准备:
4.4.1操作人员必须明确操作的任务、内容、目的和步骤、停电范围,并做好分工。
4.4.2拟订操作顺序,确定挂地线部位、组数及应设的遮栏、标示牌。明确工作现场临近带电部位,并订出相应措施。
4.4.3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相应变化及应断开的交、直流电源和防止电压互感器、站用变二次反高压的措施。
4.4.4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4.4.5根据调度任务写出操作票草稿,由全体人员讨论通过,站长或值长审核批准。
4.5倒闸操作票的填写
4.5.1倒闸操作术语应符合《江西省电力公司电网调度管理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发电厂)电气倒闸操作票管理规定》、《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试行)》。
4.5.2除事故处理、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不包括刀闸和开关小车)、投(退)一块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外的倒闸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事故处理的善后操作应使用操作票。
4.5.3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如:验电、装设接地线不得合在一起),严禁添项及用勾划的方法颠倒操作顺序。
4.5.4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按照统一的用词规定填写,票面应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中有个别错、漏字需修改时,应保证字迹清楚、规范。操作票修改每页最多不超过3个字,但以下项目不得涂改。
(1)设备名称、编号。
(2)有关参数和时间。
(3)接地线、绝缘罩、绝缘隔板编号。
(4)操作动词。(合上、断开;推上、拉开;装设、拆除;投入、退出;装上、取下;推进、拉出等)
操作票上凡涉及时间部分,年份使用四位数,月、日、时、分使用两位数填写。
4.6倒闸操作单位在操作前,必须对操作票进行编号,每月按单位(站名)、年度、月份、序号顺序依次编号,写于每份操作票第一页的右上角,如旭阳雷迪变2010-01-01即表示旭阳雷迪变2010年01月份第01份倒闸操作票。
手工填写的操作票应统一印刷,未填写的操作票应预先统一编号,其流水号按六位数编写,置于每页页脚中部。
4.7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操作任务栏还应注明设备电压等级。
4.8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填好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认真审查无误后分别签名,再交运行值长进行认真审查无误后签名。操作人、监护人持操作票到模拟屏(或微机防误装置、微机监控装置)前逐项预演,确认操作无误,不会发生一次设备误操作事故。预演结束,记录操作开始时间,准备操作。在得到调度员的正式操作命令后,操作票才能执行。
4.8.1模拟操作前应结合调度指令核对当时的运行方式。
4.8.2模拟操作由监护人按操作票所列步骤逐项下令,由操作人复诵并模拟操作。
4.8.3模拟操作后应再次核对新运行方式与调度指令相符。
4.9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页操作票,则在前一页“备注”栏内写“接下页”,在后一页的“操作任务”栏内写“接上页”,也可以写页的编号。
4.10操作票因故作废应在“操作任务”栏内盖“作废”章,若一个任务使用几页操作票均作废,则应在作废各页均盖“作废”章,并在作废操作票页“备注”栏内注明作废原因,当作废页数较多且作废原因注明内容较多时,可自第二张作废页开始只在“备注”栏中注明“作废原因同上页”。
4.11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则应在已操作完的步骤下面盖“已执行”章,并在“备注”栏内注明中断原因。若此任务还有几页未操作的票,则应在未执行的各页“操作任务”栏盖“未执行”章。
4.12“操作任务”栏写满后,继续在“操作项目”栏内填写,任务写完后,空一行再写操作步骤。“模拟操作”作为一项操作填在“操作项目”第一栏,如整份票中只有二次设备的操作,可不填写“模拟操作”项。
4.13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每组连片)等均应视为独立的操作对象,填写操作票时不允许并项,应列单独的操作项。
4.14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填写操作票时要单列一项):
4.14.1应拉合的设备(开关、刀闸、接地刀闸等),验电,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切换保护回路或自动化装置及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4.14.2进行停、送电操作时,拉、合刀闸,手车式开关拉出、推入前,检查相关开关在确在分闸位置。
4.14.3操作中拉合设备(开关、刀闸、接地刀闸等)后检查设备的位置。
4.14.4并、解列操作(包括变压器并、解列,旁路开关带路操作时并、解列等),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检查三相电流平衡),并记录实际电流值;母线电压互感器送电后,检查母线电压表指示正确(有表计时)。
4.14.5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待送电范围内的接地刀闸确已拉开或接地线确已拆除。
4.14.6若上值接受的操作指令,由于各种原因延续到下一值接班后操作,交班人员填写的操作票接班人员需使用时,接班人员应重新审核或填写新的操作票,并对其正确性负全责(使用交班人员填写的操作票操作时,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应在备注栏内分别签名)。倒闸操作中途不得进行交接班。新设备启动送电时,操作票由运行人员根据现场运行规程和送电方案填写,施工单位派人操作,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变电站运行人员负责监护。
4.15倒闸操作票的执行
4.15.1进行设备操作前,应准备必要的安全工具、操作工具。必须检查所用安全工具合格。安全工具、操作工具由操作人携带,然后去现场。
4.15.2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处,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下达操作命令。现场操作途中,操作人在前,监护人紧跟其后进行监护,行走路线必须走巡视道,操作人所携带的安全用具(验电笔、绝缘棒)行走时高度不能过肩。监护人应告知操作人下一个操作任务,操作人应清楚。到应操作设备前,面向设备站立,监护人站于操作人的左(或右)后侧,共同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设备的实际位置无误。
4.15.3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度,监护人高声唱票——操作人目视手指设备操作部位复诵,再次核对设备的位置、名称和编号无误——监护人审核复诵内容和手指部位正确后,下达“对,执行”令。操作必须按照操作票项目逐项进行。操作前后要认真检查,逐项打勾,严防误操作。
4.15.4监护人和操作人共同检查操作质量。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以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检查,必须检查三相位置。
4.15.5操作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各种信号。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操作中发生开关或刀闸拒动或不能自保持,必须首先查明操作条件是否具备,操作顺序及动作是否正确,不能随意采取解除闭锁的措施。特殊情况需要启用解锁钥匙时,应及时通知工区防误装置专责人,待工区防误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核实确需解锁操作即签字确认,并报请分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变电站值班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可解锁操作;解锁操作站长必须到场全程监护。
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操作时,应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和生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非正常方法强行操作设备。
4.15.6操作票在执行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跳步、隔步,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操作中每执行完一个操作项后,监护人立即在该项前面“执行”栏内划执行打“√”。开关的分合时间、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的投退时间、接地刀闸拉合或临时接地线装拆时间均应记录。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全面检查操作质量,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4.15.7倒闸操作票的执行注意要领
l雷电时,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禁止在就地进行倒闸操作,如遇事故处理时,允许操作远方控制开关。
l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开关—负荷侧刀闸—电源侧刀闸”的顺序依次进行,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主变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负荷侧开关,后断开电源侧开关“,送电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站用变、电压互感器停电,应先断开二次侧,再断开一次侧;送电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110kv及以上主变停、送电(包括特殊运行方式从中压侧对主变充电)前,必须合上中性点接地刀闸。
l对主变充电时,一般应从高压侧进行充电,如需从中压侧充电,应经核算验证并经主管生产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同意,更改保护方向和定值后方可进行。主变充电时,充电侧保护应齐全、可靠并有后备保护。
l电容器组退出后,至少间隔五分钟后方可再次投入。母线停电时,应先停该母线上的电容器组。
l在进行倒负荷或解、并列操作前后,应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
l投入已运行设备保护或其他保护联跳运行设备出口压板时,在压板投入前,应经过检测和观察信号灯的方法确认保护装置无问题后。
l对空载母线送电前应投入充电保护,充电正常后,退出充电保护。
l主变停、送前必须推上中性点刀闸,冷备用状态时,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应拉开。运行中,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按调度要求执行。
l主变送电前投入主变保护、信号及开关控制电源,检查主变保护确已按本站现场运行规程规定方式投入。
l110kv开关(线路)由冷备用转运行
1)检查距离、零序保护已投入,该开关“启动失灵压板”“出口压板”等已投入。
2)重合闸投退按调度指令执行。
3)按照线路送电操作原则进行倒闸操作。
4)送电正常后,线路纵联保护、综重投退按调度指令执行。
运行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由运行转冷备用
1)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空气开关,拉开一次侧刀闸。
母线电压互感器由冷备用转运行
1)合上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刀闸,合上二次侧空气开关、装上熔断器;
2)检查相应仪表指示正常;
运行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由冷备用转运行
1)合上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刀闸,合上二次侧空气开关、装上熔断器;
2)检查相应仪表指示正常;
严禁用刀闸拉合带负荷设备及线路,禁止用刀闸对母线进行试充电
每次操作结束,必须核对在线五防机、后台与现场的开关、刀闸、地线位置一致,确保信号上传正确。在交接班时必须对在线五防机、后台及现场进行逐项交代清楚。
4.16倒闸操作票的管理与评价
4.16.1执行后的操作票应按值移交,每月由专人进行整理收存。
4.16.2所有操作票(已执行、未执行、作废)均应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4.16.3站长(安全员)对已执行的操作票应进行审核并签名,发现问题在备注栏写明,每月对操作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4.16.4在规定保存期限内操作票如遗失,按无票操作处理。
4.16.5操作票月合格率统计:月合格率=该月已执行合格票数/该月应执行的总票数×100%。
4.16.6操作票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票:
(1)每页修改超过3个字
(2)操作内容并项、漏项、跳项
(3)两个操作任务合并为一张操作票
(4)漏打“√”或多打“√”
(5)操作项目顺序不对
(6)设备名称、编号、操作动词修改者
(7)操作票代替签名、漏签名
(8)未执行、已执行、作废、以下空白等章漏盖者
(9)操作票不统一编号,缺页者
(10)与规定的操作叙语不符者
(11)不按规定填写双重编号者
(12)票面字迹潦草、任意涂改、刀刮者
第3篇 110kv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规程1
1、目的
倒闸操作是变电站的基本工作之一,其直接对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等规程规定,结合本站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制度。
2、范围
本标准适用参加____110kv变电站电气运行全部人员。
3、职责
为规范倒闸操作工作标准,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特制定本规范。
4、变电站倒闸操作管理规定
4.1倒闸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运行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调度规程及上级颁布的实施细则等中的有关规定。
4.2倒闸操作应按管辖范围,根据调度员的命令进行。
4.3倒闸操作必须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调度下达倒闸操作命令,由当值运行值长或正值接令。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接令时应随听随记,接令完毕,应将记录的全部内容向下令人复诵一遍,并得到下令人认可。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作好记录。汇报执行情况也要录音。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必须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如果认为该指令不正确时,应向发令人报告,由发令人决定原调度指令是否执行,但当执行该项指令将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或直接造成停电事故,应当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指令的理由,报告调度员和本单位领导。
4.4倒闸操作必须在严格监护下进行。运行人员监护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操作。执行重要或大型操作倒闸(提前汇报变电运行工区派人到现场),由熟练的运行人员操作,运行值班负责人监护,并应通知站长、技术员到场监督。复杂操作前由站长或值长组织全体当值人员做好如下准备:
4.4.1操作人员必须明确操作的任务、内容、目的和步骤、停电范围,并做好分工。
4.4.2拟订操作顺序,确定挂地线部位、组数及应设的遮栏、标示牌。明确工作现场临近带电部位,并订出相应措施。
4.4.3考虑保护和自动装置相应变化及应断开的交、直流电源和防止电压互感器、站用变二次反高压的措施。
4.4.4分析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4.4.5根据调度任务写出操作票草稿,由全体人员讨论通过,站长或值长审核批准。
4.5倒闸操作票的填写
4.5.1倒闸操作术语应符合《江西省电力公司电网调度管理规程》、《江西省电力公司变电站(发电厂)电气倒闸操作票管理规定》、《江西省电力公司电气两票管理规定(试行)》。
4.5.2除事故处理、拉合开关的单一操作(不包括刀闸和开关小车)、投(退)一块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外的倒闸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事故处理的善后操作应使用操作票。
4.5.3填写操作票严禁并项(如:验电、装设接地线不得合在一起),严禁添项及用勾划的方法颠倒操作顺序。
4.5.4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按照统一的用词规定填写,票面应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中有个别错、漏字需修改时,应保证字迹清楚、规范。操作票修改每页最多不超过3个字,但以下项目不得涂改。
(1)设备名称、编号。
(2)有关参数和时间。
(3)接地线、绝缘罩、绝缘隔板编号。
(4)操作动词。(合上、断开;推上、拉开;装设、拆除;投入、退出;装上、取下;推进、拉出等)
操作票上凡涉及时间部分,年份使用四位数,月、日、时、分使用两位数填写。
4.6倒闸操作单位在操作前,必须对操作票进行编号,每月按单位(站名)、年度、月份、序号顺序依次编号,写于每份操作票第一页的右上角,如旭阳雷迪变2010-01-01即表示旭阳雷迪变2010年01月份第01份倒闸操作票。
手工填写的操作票应统一印刷,未填写的操作票应预先统一编号,其流水号按六位数编写,置于每页页脚中部。
4.7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操作任务栏还应注明设备电压等级。
4.8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填好后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认真审查无误后分别签名,再交运行值长进行认真审查无误后签名。操作人、监护人持操作票到模拟屏(或微机防误装置、微机监控装置)前逐项预演,确认操作无误,不会发生一次设备误操作事故。预演结束,记录操作开始时间,准备操作。在得到调度员的正式操作命令后,操作票才能执行。
4.8.1模拟操作前应结合调度指令核对当时的运行方式。
4.8.2模拟操作由监护人按操作票所列步骤逐项下令,由操作人复诵并模拟操作。
4.8.3模拟操作后应再次核对新运行方式与调度指令相符。
4.9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页操作票,则在前一页“备注”栏内写“接下页”,在后一页的“操作任务”栏内写“接上页”,也可以写页的编号。
4.10操作票因故作废应在“操作任务”栏内盖“作废”章,若一个任务使用几页操作票均作废,则应在作废各页均盖“作废”章,并在作废操作票页“备注”栏内注明作废原因,当作废页数较多且作废原因注明内容较多时,可自第二张作废页开始只在“备注”栏中注明“作废原因同上页”。
4.11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则应在已操作完的步骤下面盖“已执行”章,并在“备注”栏内注明中断原因。若此任务还有几页未操作的票,则应在未执行的各页“操作任务”栏盖“未执行”章。
4.12“操作任务”栏写满后,继续在“操作项目”栏内填写,任务写完后,空一行再写操作步骤。“模拟操作”作为一项操作填在“操作项目”第一栏,如整份票中只有二次设备的操作,可不填写“模拟操作”项。
4.13开关、刀闸、接地刀闸、接地线、压板、切换把手、保护直流、操作直流、信号直流、电流回路切换连片(每组连片)等均应视为独立的操作对象,填写操作票时不允许并项,应列单独的操作项。
第4篇 q3110抛丸清理滚筒操作规程
清理时间(分/次) 铁丸耗量(公斤/吨)
铸 铁 件 310 510
铸 钢 件 1020 1020
锻 件 48 815
生 产 率 (6001500)公斤/小时
铸件最大重量 15公斤
铸件最大长度 400毫米
1、遵守铸造设备通用操作规程。
2、工作前还必须遵守:
a、 检查抛头的叶片、定向套、分配轮和滚筒内护板等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惩应通知维修人员更换;
b、 分别启动各个机构,并检查抛头滚筒体、提升机和除尘器的运动是否平稳,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
3、工作中还必须遵守:
a、 按下列顺序工车:除尘器抛头提升机滚筒。停车顺序相反,即滚筒提升机抛头队尘器。
b、 零件的装载量和规格不超过规定量,防止零件被堆积在抛头的叶轮处;
c、 零件的清理时间,根据工艺要求来决定;
d、 启动抛头前,必须锁紧滚筒体大门,以免铁丸伤人;
e、 经常注意抛头的平稳性,如抛头震动大,应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f、 根据铁丸消耗情况,经常补充新铁丸;
g、 未落砂的铸件,不得装入滚筒内清理,以免积砂过多,影响铁丸分离和铸件的清理效果;
h、 抛头及滚筒未停稳以前,严禁开门
4、工作后还必须遵守:
a、 消除积尘箱内积灰,然后把门关好;
b、 工作后,滚筒内不许存放零件。
第5篇 110kv总降压站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0kv 总降压站的电气运行规程。总降压站是三环分公司生产、生活用电的供电中心,主要作用是将110kvi回马中三线、110kvii回马盐中三线供电局马鞍山变电站送到分公司的110kv电源,经过两台25000kva变压器降压为6kv,再通过a1高压开关所分别送到各b级高压开关所,供给分公司生产、生活用电。
110kv马中三线、马盐中三线因故不能供电时,总降压站根据调度通知进行110kvi、ii回线路和1、2号主变的倒闸切换操作。当供电局外部电源不能供电时,应急启动柴油发电机,由b1原总降开关所经a1总降开关所转送其它各b类高压开关所作为保安电源。本标准未尽事宜以《高压开关所安全操作规程(通用部分)》、《设备管理制度》作为补充。
本规程每三年进行评审和修订,当110kv总降压站设备发生较大变化时进行按附件形式进行补充。
本规程适用于总降压站岗位,含变电和配电两个工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8―91
2.2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二部分)
2.3编制电气安全标准的导则gb/t 16499―1996
2.4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95
3岗位任务
3.1将供电局电力系统提供的110kv电源电压降至6kv电压。
3.2供给各高压开关所6kv电能。
3.3用柴油发电机提供部分必要的保安应急电源。
3.4进行电能计量和无功补偿控制,根据负荷和电源情况对6kv电压进行调整、控制。
3.5按系统运行情况,根据调度令进行倒闸操作,保障各运行方式的供电安全可靠。
3.6除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外,所有关于运行方式改变的操作需取得调度同意后方可进行。
3.7负责总降压站内设备简单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4 主电源的运行方式
4.1在正常情况下,分公司总降两台25000kva主变压器分别由110kv马中三线、马盐中三线供电分列运行,a1开关所6kvⅰ、ⅱ母线分段运行向b级开关所供电。
4.2 当任一回110kv外线失电时,可将两台主变转由有电的另外一回110kv外线供电。
4.3当任一台主变因故不能供电时,可将a1开关所6kv母线并列运行供电。
4.4当全部110kv电源因故不能向6kv母线供电时,启动柴油发电机,发出的400v电源升压至6kv后经b1-605柜送到b1原总降开关所i段,再经a1总降开关所向各个开关所供给保安用电。
4.5当110kv不能通过总降25000kva变压器供电,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前,必须先把110kv电源断开,确认a1-601和a1-602柜断开后,才允许由柴油发电机对a1总降开关所6kv母线供电。
4.6 110kv电源恢复供电前,必须先把柴油发电机停运,确认b1-605柜断开后,才允许恢复110kv电源供电。
4.7当110kv两回进线供电正常,主变已经运行时,投入110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进行110kv开关倒闸操作前,必须先退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4.8各种运行方式下均应根据电源供电能力与调度协同控制负荷,保障供电安全。
4.9总降压站110kv的151、152、112、1516、1526开关及刀闸和1、2号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属供电局监控设备,运行中操作上述开关时,需先通过分公司调度征得供电局地调当值调度同意。
4.10所有的运行操作需事先得到分公司当值调度同意,操作完毕向分公司当值调度汇报。运行中发生事故时在采取恰当的措施的同时立即向当值调度报告。
第6篇 ka16c-110型氨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ka16c-110型氨压缩机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电气开关,确保各种开关正常。
2、检查机组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接头、螺栓等无松动、泄漏等问题,机组及周围清洁无杂物,盘车2—3圈无异常。
3、检查冷冻机油的油位,应保持在下视镜满液位;若是初次运转,应加油到在上视镜能看见的位置。
4、打开冷却水路各阀门,使水路循环畅通。
5、检查制冷系统工艺流程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关闭放空阀、吸气截止阀,加油阀。
6、检查排气截止阀、油过滤器前后阀、油分离器前后阀、表阀是否开启。
三、启机及正常运转中的检查
1、打开电源控制开关、检查电压、控制灯、油位是否正常。
2、首次启动前应点动油泵、压缩机电机,检查其转向是否正确。
3、启动油泵运转一分钟,并观察油位是否正常。
4、检查能量指示是否在零位,按减载按钮到减载位置。
5、启动压缩机,慢慢开启吸气截止阀,观察油压是否高于排气压力0.05—0.3mpa。
6、数次按增载按钮相应慢慢开启吸气截止阀使其压缩机吸气压力始终在0mpa,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全部打开吸气截止阀,这时,能量指示应在所需位置,当氨蒸发器压力略于0mpa时,慢慢开启供应阀,确保氨蒸发器蒸发压力一直在0mpa,氨液分离器液位在正常位置。
7、正常运转时,应注意观察并定时记录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温度、油压、油温、油位、氨蒸发器出口温度、电压、电流值。
8、正常运转中油量不足,必须按照正常运行时加油方法加油。其加油方法为:适量关小吸气截止阀,使吸气口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将加油管接在吸气过滤器的加油阀上,利用压力差通过吸气过滤器加油。
四、正常停机
1、 关闭供液阀,按减载按钮到减载位置,关小吸气截止阀。
2、 待滑阀回到45%—50%位置时,按下主机停止按钮,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关闭吸气截止阀。
3、 减载到零位后,按下油泵停止按钮,关闭排气截止阀。
4、 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停水泵;
5、 切断机组电源。
五、长期停机
1、当机组长期停机时,应约每周启动油泵一次,运行十分钟,以保证机组内各部位有
油润滑。
2、冬季停车时,应放掉冷却器中的水,以免结冰将管子冻裂。
六、自动停车
机组装有自动保护装置,当压力、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控制器动作,使主机立即停车,表明有故障发生,同时相应的指示灯亮,指示出发生故障的部位。必须排除故障后,才能再次启动压缩机。
七、油分离器回油阀的操作
油分离器和压缩机连接管路上安装有针阀和监视窗,要经常打开针阀,一边看着监视窗以便进行,将针阀从全关慢慢打开,气泡出来后就停止(约1至2圈),应尽量确保油分离彻底,否则将影响机器的油耗指标。
第7篇 110kv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规程2
4.14填入操作票中的检查项目(填写操作票时要单列一项):
4.14.1应拉合的设备(开关、刀闸、接地刀闸等),验电,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切换保护回路或自动化装置及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4.14.2进行停、送电操作时,拉、合刀闸,手车式开关拉出、推入前,检查相关开关在确在分闸位置。
4.14.3操作中拉合设备(开关、刀闸、接地刀闸等)后检查设备的位置。
4.14.4并、解列操作(包括变压器并、解列,旁路开关带路操作时并、解列等),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检查三相电流平衡),并记录实际电流值;母线电压互感器送电后,检查母线电压表指示正确(有表计时)。
4.14.5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待送电范围内的接地刀闸确已拉开或接地线确已拆除。
4.14.6若上值接受的操作指令,由于各种原因延续到下一值接班后操作,交班人员填写的操作票接班人员需使用时,接班人员应重新审核或填写新的操作票,并对其正确性负全责(使用交班人员填写的操作票操作时,操作人、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应在备注栏内分别签名)。倒闸操作中途不得进行交接班。新设备启动送电时,操作票由运行人员根据现场运行规程和送电方案填写,施工单位派人操作,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变电站运行人员负责监护。
4.15倒闸操作票的执行
4.15.1进行设备操作前,应准备必要的安全工具、操作工具。必须检查所用安全工具合格。安全工具、操作工具由操作人携带,然后去现场。
4.15.2操作人和监护人一起到被操作设备处,指明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下达操作命令。现场操作途中,操作人在前,监护人紧跟其后进行监护,行走路线必须走巡视道,操作人所携带的安全用具(验电笔、绝缘棒)行走时高度不能过肩。监护人应告知操作人下一个操作任务,操作人应清楚。到应操作设备前,面向设备站立,监护人站于操作人的左(或右)后侧,共同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设备的实际位置无误。
4.15.3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度,监护人高声唱票――操作人目视手指设备操作部位复诵,再次核对设备的位置、名称和编号无误――监护人审核复诵内容和手指部位正确后,下达“对,执行”令。操作必须按照操作票项目逐项进行。操作前后要认真检查,逐项打勾,严防误操作。
4.15.4监护人和操作人共同检查操作质量。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以通过设备机械位置指示、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检查,必须检查三相位置。
4.15.5操作过程中必须严密监视各种信号。如有任何疑问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操作中发生开关或刀闸拒动或不能自保持,必须首先查明操作条件是否具备,操作顺序及动作是否正确,不能随意采取解除闭锁的措施。特殊情况需要启用解锁钥匙时,应及时通知工区防误装置专责人,待工区防误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核实确需解锁操作即签字确认,并报请分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变电站值班员报告当值调度员,方可解锁操作;解锁操作站长必须到场全程监护。
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操作时,应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和生产管理部门。禁止使用非正常方法强行操作设备。
4.15.6操作票在执行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跳步、隔步,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操作中每执行完一个操作项后,监护人立即在该项前面“执行”栏内划执行打“√”。开关的分合时间、保护及自动装置压板的投退时间、接地刀闸拉合或临时接地线装拆时间均应记录。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全面检查操作质量,在操作票上加盖“已执行”章。
4.15.7倒闸操作票的执行注意要领
l雷电时,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禁止在就地进行倒闸操作,如遇事故处理时,允许操作远方控制开关。
l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开关―负荷侧刀闸―电源侧刀闸”的顺序依次进行,送电合闸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主变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负荷侧开关,后断开电源侧开关“,送电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站用变、电压互感器停电,应先断开二次侧,再断开一次侧;送电操作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l110kv及以上主变停、送电(包括特殊运行方式从中压侧对主变充电)前,必须合上中性点接地刀闸。
l对主变充电时,一般应从高压侧进行充电,如需从中压侧充电,应经核算验证并经主管生产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同意,更改保护方向和定值后方可进行。主变充电时,充电侧保护应齐全、可靠并有后备保护。
l电容器组退出后,至少间隔五分钟后方可再次投入。母线停电时,应先停该母线上的电容器组。
l在进行倒负荷或解、并列操作前后,应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
l投入已运行设备保护或其他保护联跳运行设备出口压板时,在压板投入前,应经过检测和观察信号灯的方法确认保护装置无问题后。
l对空载母线送电前应投入充电保护,充电正常后,退出充电保护。
l主变停、送前必须推上中性点刀闸,冷备用状态时,主变中性点接地刀闸应拉开。运行中,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按调度要求执行。
l主变送电前投入主变保护、信号及开关控制电源,检查主变保护确已按本站现场运行规程规定方式投入。
l110kv开关(线路)由冷备用转运行
1)检查距离、零序保护已投入,该开关“启动失灵压板”“出口压板”等已投入。
2)重合闸投退按调度指令执行。
3)按照线路送电操作原则进行倒闸操作。
4)送电正常后,线路纵联保护、综重投退按调度指令执行。
运行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由运行转冷备用
1)断开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空气开关,拉开一次侧刀闸。
母线电压互感器由冷备用转运行
1)合上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刀闸,合上二次侧空气开关、装上熔断器;
2)检查相应仪表指示正常;
运行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由冷备用转运行
1)合上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刀闸,合上二次侧空气开关、装上熔断器;
2)检查相应仪表指示正常;
严禁用刀闸拉合带负荷设备及线路,禁止用刀闸对母线进行试充电
每次操作结束,必须核对在线五防机、后台与现场的开关、刀闸、地线位置一致,确保信号上传正确。在交接班时必须对在线五防机、后台及现场进行逐项交代清楚。
4.16倒闸操作票的管理与评价
4.16.1执行后的操作票应按值移交,每月由专人进行整理收存。
4.16.2所有操作票(已执行、未执行、作废)均应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4.16.3站长(安全员)对已执行的操作票应进行审核并签名,发现问题在备注栏写明,每月对操作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4.16.4在规定保存期限内操作票如遗失,按无票操作处理。
4.16.5操作票月合格率统计:月合格率=该月已执行合格票数/该月应执行的总票数×100%。
4.16.6操作票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票:
(1)每页修改超过3个字
(2)操作内容并项、漏项、跳项
(3)两个操作任务合并为一张操作票
(4)漏打“√”或多打“√”
(5)操作项目顺序不对
(6)设备名称、编号、操作动词修改者
(7)操作票代替签名、漏签名
(8)未执行、已执行、作废、以下空白等章漏盖者
(9)操作票不统一编号,缺页者
(10)与规定的操作叙语不符者
(11)不按规定填写双重编号者
(12)票面字迹潦草、任意涂改、刀刮者
第8篇 110吨电炉余热锅炉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检查:
1.1检查水、风、气管路连接正常;
1.2检查电气、仪表系统连接正常;
1.3检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
1.4检查与电炉通讯正常;
1.5检查各气动及电动调节阀门均处于远程程序控制阶段;
二、锅炉启动
1.1、远程启动软化水泵,对除氧器进行补水至中线以上600mm(正常水位),同时打开除氧器顶部放气阀,调整开度至一半,打开再沸腾蒸汽入口阀门,对除氧水箱内软化水进行快速除氧,达到规定温度后关闭再沸腾蒸汽入口阀门;
2.2、打开汽包顶部放散阀,开启锅炉给水泵,对汽包手动上水,满水后,打开系统放水阀,对汽包及外联管进行适当冲洗,关闭放水阀,调整给水阀开度,使汽包水位线至中心线,将锅炉软化水泵及给水泵打到自动状态。
2.3、在现场操作箱上关闭1#高温阀门、打开2#高温阀门和3#高温阀门,并打至中间位;
2.4、当炉盖缓慢旋入电炉时,远程状态下启动风机,使低于800度的烟气通过热管管束,热管蒸发器投入运行。
2.5、待产汽压力至0.1mpa时,即可关闭放散阀,同时在低气压时,冲洗水位计、压力表;
2.6、蒸汽压力升至0.2―0.3mpa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泄漏,人孔及法兰连接处应均匀紧固一遍,同时对锅炉进行第一次排污,排污前先上水;
2.7、汽压到0.2―0.3mpa时,应试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
2.8、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暖管方法如下:
1、慢慢开启主汽阀,预热蒸汽管道,如发生水击现象,应立即关闭,待水冲击声消失后再慢慢开启,并注意管路及其支架的膨胀。
2、慢慢开启一级蓄热器进气阀,使管道压力与一级蓄热器压力相等,同时排除冷凝水。
3、当所有疏水阀放出的全部是蒸汽时,暖管工作即结束。
4、暖管结束,开启除氧器蒸汽进汽阀,对除氧器进行加热至104℃。
5、适当调整给水阀门开度,保持运行正常水位,待蒸汽压力升至工作压力2.3mpa时,即可开启主汽阀并网送汽,至此开车完毕。
三、锅炉运行
1、锅炉给水泵正常运行时要打到自动状态;
2、汽包液位的控制是靠水预器前给水调节阔的控制来实现的;
3、给水调节阀的控制是由汽包的液位信号控制来实现的;
4、正常水位控制原则,高负荷时水位稍高于正常水位线,低负荷时水位稍低于正常水位线;
5、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荷会因生产工况波动而有所变化,岗位人员应适当调整给水流量,保证出汽正常。
6、系统运行过程中,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使汽包断水,否则必然导致热管爆裂。
7、系统运行时,严格控制烟气温度不得超过800℃,否则容易产生爆管事故,方法:和电炉主控保持联系,当铁水装入量超过30%时,须提前开启混风阀;
8、汽压调整,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必须保持汽压稳定,不得超过最高允许压力,否则应打开汽包放散阀。
9、水质控制
运行过程中每班应定期对软化水、除氧水、炉水进行水质检验,进入余热回收装置的软水、除氧水水质和除氧要求必须符合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具体为: 悬浮物≤5mg/l;
总硬度:≤0.03mmol/l;
ph值(25)≥7
溶解氧≤0.05mg/l;
含油量≤2mg/l;
含铁量≤0.3mg/l;
运行中每班根据化验结果对系统进行加药处理,对蒸发器及锅筒进行适当排污,并具体参照有关锅炉排污的相关标准;排污尽量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时进行。参考标准为:碱度:≤22 mmol/l;
ph值(25):10―12;
氯根:≤400 mg/l;
煮炉加药量计算:
余热锅炉系统运行时,应连续地补加磷酸三钠溶液,加药量(dli)按下式计算:
dli=(28.5h dge+dp ili)/(250ε)(kg/h)
式中: 给水的硬度h=0.03mmol/l[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汽包给水量dge= 22 m3/h,
汽包排污水量dp=0.1_dge=2.2 m3/h
锅水中应维持的磷酸根(po43-)浓度ili=15mg/l (一般为10~30mg/l)
工业磷酸三钠的纯度ε=0.95 (一般为0.92~0.98)
由此得出:
dli=0.218kg/h
磷酸盐溶液的浓度一般不大于7%,配制溶液时,可采用较低的浓度。
加药方法
1) 连续加药: 称量24小时所需的磷酸三钠5.232 kg,将其倒入溶液箱内,通过进水阀加入软水至水箱3/4~4/5的水位,开启搅拌器搅拌使磷酸三钠完全溶化,开启加药泵使药液进入汽包(开加药泵前应检查加药泵出口至汽包管路上的阀门为打开状态),调整加药泵的流量,使溶液箱的溶液在约23.5小时加完。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2) 定期加药: 应定时化验炉水,根据其po43-和ph值等指标最终确定加药量及定期时间。
10、灰斗内的灰每班清理四次,平时插板阀常开,清灰时,打开星型卸灰阀卸灰,灰用小车运至指定位置,正常运行后,根据根据情况适当调整清灰次数,当灰斗内壁存在积灰现象时,可开启仓壁振打装置进行清灰;
四、停炉操作:
1、当炉盖缓慢旋出电炉,风机低负荷运行,保证锅炉在2小时内缓慢降至常温,最后停风机。
2、每次停炉运行时,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伴热,可打开灰斗下人孔,通电加热器伴热,以免热管冻裂。
五、锅炉点检及维护
1、每班冲洗水位计各两次;
2、每班清灰3―4次,每次停炉手动清灰一次;
3、每班对汽包至少排污一次;
4、每隔2小时检查汽包、蒸发器、给水泵及其附属管路一次;
5、每炉次对锅炉运行参数进行点检一次;
6、每天适度打开各蒸发器及水预热器排污阀进行一次排污;
五、故障处理
1、缺水处理:当汽包缺水(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应加大给水阀的开度,关闭所有放水及排污阀门,观察水位变化情况,如继续下降,则判为严重缺水,在严重缺水持续时,应考虑停车。
2、满水处理:当汽包水位超过最高水位,但液位计仍能见到水位时.称轻微满水,若水位不但超过最高水位,而且超过液位计可见部位时,称严重满水。当轻微满水时,应停止进水,并打开排污放水,当水位降至止常水位后,冲洗液位计,检查水位指示是否止确。当严重满水时,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打开汽包紧急放水阀,直至水位正常;
3、故障停车或检修,应先停止热流体、后停冷流体。
4、每次停炉运行时,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蒸汽伴热,以免热管冻裂;
5、如增压风机发生故障,须立即切换至备用系统,方法:打开1#高温阀门,打开四孔阀门,关闭风机出口3#阀门,关闭2#高温阀门。
51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
55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