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有哪些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检查与维护

3. 工作环境安全

4. 模板安装与拆卸

5.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6. 应急处理措施

目的和意义

本规程旨在确保模板工作业的安全进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准则,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

注意事项

1. 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参与模板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鞋、工作手套,并根据具体作业环境使用防尘口罩或听力保护设备。不佩戴完整防护装备者不得上岗。

2. 设备检查与维护:每次作业前,应检查模板、支撑架、吊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无松动、裂纹或其他安全隐患。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3. 工作环境安全: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严禁烟火,防止引发火灾。模板堆放要稳固,防止倒塌。确保作业区域照明充足,避免滑倒摔伤。

4. 模板安装与拆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模板定位准确,连接牢固。拆模时,应先拆非承重部分,禁止强行撬动,以防模板及支撑系统失稳。

5.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 不得超负荷使用设备。

- 操作吊车、升降机等设备时,需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

- 工作中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上报。

- 高空作业时,使用安全带并确保其固定可靠。

6. 应急处理措施:制定并熟悉应急预案,如遇突发状况,如模板坍塌、人员受伤,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进行救援,并报告上级。

请所有员工严格遵守上述规程,将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模板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以保障整个团队的安全与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凡锈蚀、变形严重的钢管、门式架及配件均不得使用。

2、凡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及6级以上的大风,应停止露天高空作业,风力达到5级时,不得进行大块模板、台模等大件模具的露天吊装作业。

3、在高空拆模时,作业区周边及进出口应设围栏并加设明显标志和警告牌,严禁非作业人员进人作业区。垂直运输模板和其它材料时,应有统一指挥、统一信号。

4、脚手架的操作层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超载的材料。交通过道应有适当高度。工作前应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5、在模板支撑系统末钉牢前不得上人,在未安装好的梁底板或平台上不得放重物或行走。

6、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包括钉子)等材料必须放在箱盒内或工具袋里,工具必须装在工具袋中,严禁散放在脚手板上。

7、装拆组合钢模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随转运,严禁从高处向下抛掷。已松动作必须拆卸完毕方可停歇,如中途停止拆卸,必须把松动件固定牢固。

第2篇 风表检修工作业操作规程

1.风表检修工负责检修风表。

2.每台风表使用半年后应作检查校正,重新绘制风表校正曲线;大修后的风表必须经校正后方能使用。

3.风表必须送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

4.每个风表检修工应配备所需用的一切工具。修理风表的工作间应清洁、干燥、无纤维飞扬。操作地点要有合适的工作台。

5.在拆卸风表前必须将壳体的灰尘污垢清洗干净。应按风表类型、结构、性能及各组的锐敏部位依次拆卸;复装应按其逆顺序进行。

6.不同型号风表的拆装应按其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

7.清洗风表的操作方法

(1)将表盘以外各个零件(除摆轮、游丝组外)及夹板放在汽油(100 #、200 #)或酒精中浸泡5 ~10 分钟,然后用小板刷仔细刷干净,再用白绸布擦干,最后用细毛刷刷掉附着物;

(2)精心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坏,特别是易损的轴承、齿轮、针脐等部件,精度不合要求时必须更换;

(3)按要求进行组装,并在各齿轮轴眼中注入适量钟表油。

8.检修后的风表必须零部件齐全、螺丝松紧适当,启动杆、离合闸板(回零杆)灵活,无摩擦、碰撞、卡滞、停转等现象,指针进位无误,还原后指针必须对零;还应有绘制好的风表校正曲线。

9.拆装风杯或风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变形,并要妥善放置;安装钢丝轴时要拉直、紧固,但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拉断;拆装表针(带凸轮表针)时要垂直地轻轻放下或拉下,防止将齿轴折弯或折断;安装各种风表指针时,起始位置要对在零位上。

10.拆装风表时,镊子要夹紧刻度盘垂直用力,不要猛力拨动开关弹簧和风叶轴尖;三叉架要垂直取下;安装轴眼要待装进轴后才能用力。

11.自动计时风表的游丝、摆轮拆装方法要得当,防止游丝变形;安装卡子时,要看清上下轴眼后谨慎安装,安好后要仔细检查,装好的摆轮转动应灵活,加外力后能连续走动;安装表针时要防止齿轮轴折断。

12.安装高速风表的风杯时,应在风杯轴的下轴眼对好后再对上轴眼,上下轴眼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断轴尖和蜗杆变形。

13.不准用螺丝刀等铁器拨弄齿牙;轴承必须注油。

第3篇 液压支架地面检修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上班前不准喝酒,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2.检修中所使用的起重吊具应安全可靠。

3.检修工应配戴安全帽,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4.进行切割、焊接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或提前作好防护措施。

5.检修负责人应向检修人员讲清检修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6.应准备好检修需用的工具、起吊用具、仪器仪表,以及数量充足、规格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备品、备件。

7.试验介质应符合m t6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规定,乳化液按5 ∶95 重量比配制而成并进行过滤。

8.冲洗支架外面的煤尘、矸石粉等污物。

9.检修场地应清洁,无其他杂物。

10.阀类的检修工作必须在无尘车间进行,拆检后的零部件应加遮盖,对其测试数据要详细记录。

11.解体时应合理选择工具,禁止用大锤直接敲击各连接销轴及各液压部件,以防变形损坏。

12.对解体后的各部件进行二次冲洗,表面不允许有污物。

13.结构件的修复:

(1)对变形的结构件进行整形。

(2)对开裂的部位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

(3)对所有的结构件进行除锈。

(4)涂饰结构件表面,应涂漆均匀,色调一致。

14.液压件的修复:

(1)解体后各零部件要在煤油中进行彻底清洗,分类码放,严禁用棉丝擦抹液压件。

(2)根据检修标准对零部件进行修复、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3)组装时,必须把各部件内部及所有的配合表面进行认真清洗,特别是铁屑、杂物等一定要清除干净。

(4)原则上所有的密封件一律更换,需重复使用时,必须经过严格鉴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5)各液压件装配时,在密封及配合面上应涂少量油脂,以防擦伤相应表面并保证运动灵活。

15.整架组装时应按顺序组装,并检查各部件应无缺件、无错装,紧固件应齐全牢固。

16.组装完毕对支架进行最后一次面漆的涂饰,要求涂漆均匀,色调一致。

17.整架验收和性能试验:

(1)对支架外观进行详细全而的检查。

(2)对支架进行动作试验。

(3)对支架进行性能试验。

18.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和更换下来的零部件,并妥善保管好。

19.根据标准对试验结果作出结论,写出试验报告,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清扫检修现场。检修时排放的油、液要妥善处理,不得污染地面,污物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第4篇 煤矿井下机械安装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上班前严禁喝酒,工作时精神集中,上班时不得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2.进行安装(或拆卸)作业时,应设施工负责人、安全检查员,必要时应配瓦斯检查员。施工地点支护安全,起吊架固定牢固。在吊、运物件时,应随时注意检查周围环境有无异常现象,禁止在不安全的情况下作业。

3.在斜巷进行安装作业时,上部车场各出口处,应设警示标志。

4.在倾角大于15 °的工作场所进行安装(或拆卸)作业时,下方不得有人同时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平行作业时,应制定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5.当安装现场20 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1 %时,严禁送电试车;瓦斯浓度大于1.5 %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6.安装工应能正确使用安装工具,活扳手、管钳等不得加长套管、加长力臂,不得代替手锤使用。

7.井下需要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8.了解所需安装(或拆卸)设备的技术性能、安装说明书和安装质量标准,熟悉安装工作环境、进出路线及相关环节的配合关系。

9.下井前要由施工负责人向有关工作人员传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讲清工作内容、步骤、人员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

10.按当日工作需要和分工情况选择合适的起重用具、安装工具、器械等,检查吊梁、吊具、绳套、滑轮、千斤顶等起重设施和用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11.合理选择起重运输工具,按照《起重工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作业;不得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运送设备、器材。

12.对安装的设备、器材等在下井前及运到安装位置后,均应设专人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要求,逐件清点数量、检查质量、校核尺寸。对需要分部件运输的设备,应由专人做上明显标记、编号装车,对部件结合面要用软质材料妥善保护。

13.按安装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认真校核基础尺寸,找准设备的安装中心线和标高。

14.清理安装现场、基础表面和基础螺栓孔,以保证安装后二次灌浆的质量。

15.将所需安装的设备或部件的基座按照技术文件及安装说明书的要求置于所需安装的基础位置上,操平找正后上好基础螺栓,按要求进行灌浆。

16.将设备或部件置于基座上,按图纸及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的要求校核尺寸后,上紧各连接件、销子、螺栓等。

17.安装带式输送机时要保持输送带平直,若巷道底板起伏不平,则应保持平缓过渡;做输送带接头时,应使接头两端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并应远离转动部位5 米以外作业。如需点动开车并拉动输送带时,应叫作业人员离开带式输送机;严禁直接用手拉或脚踩输送带。

18.安装刮板输送机后试车时,如有漂链现象,应调整中部槽的平直度,严禁用脚蹬、手搬和撬棍别运行中的刮板链。

19.安装过程中,对隐蔽工程必须由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进行中间验收、各连接尺寸等技术数据要进行详细记录。

20 .设备安装后,试车之前应按施工要求的安装质量标准逐项认真检查:

(1)各部螺栓应齐全、紧固。

(2)减速器、油箱的油质应符合要求,油量应适当,无渗漏油。

(3)输送带、刮板链的张力应适当。

(4)联轴节间隙应符合要求。

(5)各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应完好、牢固。

(6)各仪表应齐全、完整。

(7)焊接部位应牢固,无开焊、裂缝等缺陷。

(8)设备周围,特别是转动部位周围,应无影响试车的杂物。

(9)按有关规定需要盘车的设备,应盘车2 ~3 转,转动应灵活。

(10)其他应检查的部位。

21 .检查相关设备和环节的配合情况。

22 .通知所有安装人员及相关人员远离设备转动部位,发出试车信号,按试车程序送电试车。在试车时认真检查:

(1)各运转部位应无异响。

(2)润滑油路应畅通。

(3)各部轴承温升应符合规定值。

(4)各仪表指示应灵敏、准确。

(5)设备整体震动情况。

(6)其他应检查的部位。

23 .拆卸设备前,应将车停在合适的位置。拆卸设备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要先对本机停电、闭锁、挂停电牌,对相关的设备也应停电、闭锁并挂停电牌,并通知相关设备的司机及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按事先确定的顺序进行拆卸。

24 .拆卸时,各小型零部件尽量不要拆下,以免丢失、但拆卸程度要尽量保证各部件装车后不超宽、不超高、不超重:必须拆下的易损件及小零件,要由专人妥善保管好,以免损坏、丢失。

25 .对设备的结合面、防爆面及易碰坏的零部件,在拆卸时要注意不要损坏。

26 .拆卸重型部件时,必须使用安全性能可靠的起重工具、设施。所有人员要精神集中,互相配合好,听从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27 .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安装配合要随时做好详细记录。

28 .安装、拆卸设备竣工后,要认真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清理现场卫生。

29 .拆卸完设备并装上车后,负责人应对现场再检查一遍,有无丢下的零部件。

30 .保存好安装时的技术资料详细记录,以备整理上报、验收。

第5篇 通风木工作业操作规程

1.工作前应把需用工具、材料准备齐全。

2.风门扇用单层或双层木板制成。单层木板厚度不小于35 毫米,木板接缝必须采用错口接法,错口宽度不小于20 毫米;双层木板门中间要加衬垫。

3.风门扇要穿带,上下两条门带规格要相同、平行不歪扭,且距门扇上下两头均留有一定间距。

4.风门扇安装使用前要加装铁门带(大型风门扇可到井下现场组装),即要与木门带平行地装2 条规格相同的铁门带,铁门带应长于木门带,靠门轴的一端应伸出一定距离,并卷成折页式圆筒。

5.风门扇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6.电锯、电刨必须由经过技术培训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操作。工作时,应思想集中,确保安全。

7.应掌握木工房备有的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8.烘干木料时,不得脱离工作岗位,应经常检查火势及木料干燥程度,干燥后即速取出。

9.禁止在木工房内吸烟、生火炉;特殊情况必须生火炉时,要制定安全措施,并报上级批准。

10.木工房的材料要摆放整齐,工作完毕后,杂物要清扫干净,特别是火炉周围,离开前应有专人检查,火炉熄灭后方可离开。

11.安装、维修风门前,必须检查巷道顶板情况,做到安全施工。在主要运输巷道中安装维修风门时,要注意来往车辆,必要时应先与有关单位联系。

12.门框倾斜角度要符合要求,以保证安装的风门开关灵活。

13.井下使用的风门、调节风门等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14.一般应关闭风门进行维修,必要时可摘下风门扇到安全地点维修,但禁止两道风门同时打开。

15.维修风门时,要检查电缆孔、管路孔是否堵严,凡不用的孔口及调节风窗口要及时封堵严密。调节风量窗口处应备有足够的、合格的调节板。

16.拆除回收风门、木板墙、调节风门等木制品时,必须先检查巷道安全情况,应在安全情况下回收。

17.木板、门框及立柱上的铁钉要全部拔出,无法拔掉的必须打平,防止刺伤人。

第6篇 降温工作业操作规程

1.降温工负责安装、调试及操作制冷机。

2.降温工必须掌握制冷机的性能及操作要领,按说明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3.降温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由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人担任。

4.硐室的合理断面应根据制冷机最大外形尺寸,并考虑留出吊、拉、提、运余地及设备维修场所来确定。

5.确定制冷机安装位置,筑砌好基础,确保稳固、水平。

6.在制冷机四角弹性支座部位应预埋4 块垫铁,要求比地基面略凸起,以便排水和防止制冷机支座锈蚀。

7.起吊制冷机及各部件时,受力要平衡,应避免冲击,避免压缩机、电动机转子来回窜动,以免损坏推力轴承等。

8.制冷机就位时,应先将4 个弹性支座置于基础垫铁上,然后再将制冷机组落下,并用机组四角支座的支承调节螺丝调节水平,其轴向和横向水平应在0.5 毫米/米的范围内,特别是轴向必须保证水平。

9.清洗制冷机零部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在清洗各种零件过程中,不得碰伤或出现划痕。重新装入时,均应涂上一层润滑油;

(2) 各种零件清洗完毕重新装配时,各零配件的装配间隙应严格遵照制冷机组说明书规定的公差执行。

10.正压泄漏检查方法

(1) 充气检查。即在制冷机组内充以2 ×9.81 ×104 帕的干燥氮气或干燥纯空气,停留2 小时以上,压力无明显下降,认为无泄漏;同时,用肥皂水或发泡剂检查各连接部位无气泡出现时,认为无泄漏;

(2) 仪器检查。即在制冷机内,加4 公斤左右纯净氟利昂,待供油通水后,用卤素灯或卤素检漏仪围绕各连接部位仔细检查,在12 小时内压力无明显下降,即确认无泄漏现象。

11.真空(负压) 试验时,采用真空泵将系统真空度抽至-720 ×133.3 ~-700 ×133.3 帕保持1 ~2 小时后,压力如有明显下降,说明有漏气部位,应重新进行正压检漏,堵漏后重抽真空;若1 ~2 小时后压力无明显下降,则继续放置24 小时,若前后水银柱下降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0 毫米,则认为合格。

12.充灌润滑油的注意事项如下

(1) 润滑油一般应在真空试验前充满,正压泄漏完成后注入,也可在真空试验后注入。长期停机应将润滑油取出;

(2) 制冷机的轴承、齿轮及联轴器等部件必须经润滑油润滑、冷却,以降低摩擦阻力;

(3) 按制冷机说明书要求,选用润滑油,也可选用30 或40 号矿用冷冻机油。

13.充灌和排出制冷剂的注意事项如下

(1) 制冷剂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2) 氟利昂灌充量为520 ~600 公斤,初次充灌时,由视镜观察,以淹没3~5 排管束为宜;

(3) 灌氟利昂液体应在系统抽真空后进行。充灌时灌氟接管必须保证密封,切不可打开储氟利昂液筒盖,以防泄漏和空气进入系统。灌氟前油槽的油温应加热至50 ~55 摄氏度;

(4) 制冷机正常拆检或停机10 天以上时,均应将系统中的制冷剂全部排出;

(5) 排制冷剂时,由蒸发器或压缩机进气管上的专用管口向机组内充干燥氮气,对蒸发器液面加压至(1.0 ~1.5) ×9.81 ×104 帕(表压),使制冷剂液体排入氟利昂容器内,排净后,迅速关闭浮球室排液阀门,避免氮气或空气混入装氟利昂的容器内;

(6) 对排出的制冷剂应取样分析,当氟利昂液内的含油量超过5 %以及蒸 发残留份、水份、酸份等值都大于质量标准时,必须进行干燥分离处理。

14.对制冷机内剩余的氟利昂蒸汽和加压气体的混合物,应开动抽气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并排除有害气体,确保机组启动正常。

15.制冷机运行前必须进行下列检查

(1) 电路检查。高压供电电源、各电控线路系统,保护装置及仪表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电机、电阻值应符合启动要求;

(2) 油路检查。油面应处在油位计中央(±5 毫米);油表上的读数调整为(2.5 ~3) ×9.81 ×104 帕(表压);油温控制在50 ~55 摄氏度;油槽最低油温应超过40 摄氏度;

(3) 水路检查。水池应注满;各水路应畅通;开动冷水及冷却水泵调至所需水量;检查油冷却器,用辅助冷却水调节阀门调至供油温度达规定时所需的水量;

(4) 氟路检查。蒸发器、冷凝室、浮球室、抽气回收装置及主电动机喷氟管等的阀门开关位置应正确;氟利昂管路应畅通。

(5) 压缩机进口导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启动前能量调节机构的转换旋钮可处于手动位置;

(6) 抽气回收装置投入运转前,与蒸发器、冷凝器顶部相通的波纹管阀门均应关闭。

16.制冷机检查合格后,按以下程序启动主机

(1) 启动冷水与冷却水水泵,并调节水压、水量,使其达到要求值;

(2) 运行抽气回收装置10 ~20 分钟,排出机内可能漏入的空气;

(3) 主电动机转向必须正确,主电动机与油泵电机为联锁控制,应按下启动按钮,待油泵运转约20 秒后,启动主电动机,并由手动转入自动。启动时应随即按动“导流器开大” 按钮,开至30 度以上,使机组很快脱

离喘振区。

17.制冷机启动现场必须有专人监视,监视内容有

(1) 监视冷凝压力不得超过0.8 ×9.81 ×104 帕(表压)。若大于此值,必须停机,开动抽气回收装置,降压后再启动主机;或打开冷凝器顶部三通接头,在机组起动后直接排空;

(2) 供油压力、油温、油位必须符合规定;

(3) 各轴承最高温度必须控制在65 摄氏度以下;超过时,应调整供水阀门进行降温;

(4) 从电机尾端视镜内观察轴承回油的流动情况,一般浮球和氟液位应处在上圆视镜的中央。

18.制冷机运转过程中的正常参数值应以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值为准。

19.做好现场操作记录,对机组运行、故障、拆检、维修等均应进行登记、存入技术档案,并妥善保存,以积累经验,分析备用。

20.制冷机原始充灌量以及每次增加的制冷剂量、润滑油量都必须有记录。

21.正常停车操作程序是

(1) 按动“主机停车” 按钮;

(2) 主机停稳后,压缩机在惯性旋转中约持续2 分钟,停止油泵,维持油槽油温在50 摄氏度左右,防止制冷剂涌入油内。停止冷水与冷却水泵;

(3) 关闭抽气回收装置、波纹管阀门以及供液氟的冷却阀门。

22.故障停车后的操作程序是

(1) 当制冷机组运行中出现故障时,相应的电控保护装置动作,电铃报警自动停车;

(2) 停车后,操作者可按“故障显示” 电钮,观察显示内容,排除故障;若故障指示器已无显示,认定故障排除,可按照启动程序启动制冷机组。

23.停车的注意事项如下

(1) 在冬季需长期正常停车时,应使制冷机处于干燥状态;

(2) 长期停车时,润滑油可以保留不排除,维持规定油温,并经常开动油泵,将制冷剂排除;短期停车,制冷剂、润滑油可不排出,但停7 ~10 天后,应运行机组30 分钟,特别是抽气回收装置,必须启动,使机组处在严密的干

燥封闭状态;

(3) 停机必须排尽蒸发器、冷凝器、油冷却器及抽气回收装置中的全部积水;

(4) 将制冷机内各种介质排尽后,充入(0.3 ~0.5) ×9.81 ×104 帕(表压) 的干燥氮气,使机内处于严密封闭状态。

第7篇 注氮工作业操作规程

1.注氮管路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确保密封不漏气。

2.注氮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进入工作地点,应首先检查瓦斯等气体以及巷道顶帮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操作。

3.共下注氮操作场所附近必须安设电话,能与调度室保持联系。

4.注氮的操作,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注氮量、注氮方式等。

5.井下注氮检查:检查工作场所附近的巷道顶帮及气体情况,检查管路及阀门的状况,确保安全、完好。

6.地面注氮前的检查:检查注氮机组的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

7.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井下操作顺序:安全检查打电话要求供氮气打开阀门注氮观察记录注氮量;

地面操作顺序:安全检查开启制氮机组正常供气。

8.下井后要沿注氮管路行走,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检查,发现有漏气要及时处理。

9.用氮气防灭火时,要对管路进行检查,对管路中的积水要及时排除。

10.向火区注氮

1)将管路接到防火墙上预留的注氮孔管路上,打开阀门。

2)观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由其通知制氮厂供气。

3)观察并记录注氮量。每隔1 小时记录1 次仪表值,并填入注氮记录表上。

4)随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超限时要停止工作,先进行处理。

5)达到设计的注氮量时,要停止注氮,待有关人员作出检查、决定后再决定撤出管路或继续注氮。

6)停止注氮时,要先通知调度室或通防部门、注氮机组值班人员后,再关闭阀门。

11.向采空区注氮

1)工作面开切眼时要预先埋设注氮管路,沿走向每推进50 米时,再沿工作面埋设注氮管路,通过顺槽中的支管与注氮管路系统相连。

2)根据设计的注氮量进行注氮操作。

12.停产工作面的注氮防火

1)通过临时密闭预留的注氮孔管路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操作方法可以参考“向火区注氮”的操作程序。

2)向停产工作面进行注氮,要保证停产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密闭不漏风。

13.制氮机组的操作(固定式l 型)

1)开机前首先打开冷却水总进水阀门。

2)关紧载荷阀门,打开排气管路阀门。

3)合上电闸,检查各电表和指示是否正常。

4)开关在手动位置,按启动按钮,电机电流升到满表位置,当回降到正常值附近时,按运转按钮。

5)空车起动后,操作者应注意检查:油泵压力表扬针是否马上升压;电机、压缩机的声音是否正常;检查各运动部位温度是否正常;空车运转约10分钟左右。

6)将减荷阀手轮逐渐打开,压缩机开始加载,一、二级气缸压力表开始升压,逐渐达到规定值。

7)压缩机进入正常运转后,此时各工况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压缩机吸气温度应不大于40 ℃。

②压缩机排气温度应不大于160 ℃。

③冷却水进水温度应不大于35 ℃。

④冷却水排水温度应不大于40 ℃

⑤传动机构润滑压力(油泵压力表):0.15 ~0.35 兆帕。

⑥传动机构润滑油温度应不大于70 ℃。

⑦二级排气压力应不大于0.4 兆帕。

8)压缩机的停机必须做到卸载停机。

9)停机前操作者必须先关闭减荷阀,停止供气,使压缩机空运转数分钟,若排气管道中设有放空阀,也应打开阀放空。

10)按停止按钮,断电使机组停止运转。

11)停机后约15 分钟左右待各气缸逐渐冷却后,再关闭冷水阀停止供水,并放掉机内的存水(水管最低位置的水阀打开),以防冬季冻结。

12)排放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内的凝结油、水。

13)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1 小时作1 次运行记录。

14.制氮机组的操作(移动式)

1)首先对设备、冷却水系统、电器、仪器仪表进行检查,要求:

①检查空压机油气桶的油位,油位应位于窥镜刻度线的上限与下限之间。

②检查制氮机组各阀门的位置。注氮阀门应处于关闭位置,注氮压力调节阀处于预先调节好的位置(一经调节好以后,无须再动),注氮放空阀应处于开启位置。

③检查水量、水温是否满足要求。

④检查电器设备,绝缘与防爆要符合要求。

⑤制氮机组所有的排污阀,进行1 次排放。

2)开启冷却水进水阀门,使冷却水循环系统开始工作。

3)合上高低压电源开关,检查电压指示是否正常。

4)瞬时点动空压机电机,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应符合电机旋转指示方向)。

5)启动空压机,使得空气罐升至满压,打开膜分离系统的进气阀。

6)手动闭合膜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然后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启动按钮,启动氮气系统,使得系统达到正常压力。

7)校验氧分析仪。将氮气取样阀关闭,旋开氧电池底部的螺钉,让空气直接进入氧电池,等待5 分钟,观察测量值是否为20.9 %,如果不是,需继续调整。

8)调整纯度控制阀,直至产出的氮气浓度合格。在产出合格的氮气之前,产出的气体将自动通过放空电磁阀排空。

9)打开产品氮气出气阀。

10)制氮机组运行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排气温度,一般应控制在 50 ~60 ℃。

11)制氮机组运行中空气缓冲罐每隔1 小时必须排污1 次。

12)制氮机组运行中每隔1 小时作1 次运行记录。

13)制氮机组停机时,应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①按下膜分离系统上的停止按钮。

②关闭空压机(按照操作说明规定执行),膜分离器将在停止进空气时通

过渗透侧放空管自动降压。

③关闭氮气输出控制阀。

④断开膜分离系统电控箱内的断路器。

⑤关闭水冷却系统水源。

14)定期更换过滤芯。在更换过滤芯之前,应关闭压缩空气入口阀门,使管路泄压。

15)定期对安全阀、冷凝液排放管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6)冬季停机或长期不用时,应将各部件的冷却水全部放掉。

15.处理漏气管路时,要首先关闭阀门,如果需要停气,还要通知制氮厂停供氮气,并向调度室、通防部门汇报。

16.处理漏气管路时,要有3 人以上,并有人检查氧气浓度,如果低于20 %,不得操作。

17.井下发现不适合注氮时,要立即打电话通知注氮机组操作人员进行停机。并向调度室和通防部门汇报。

18.机组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要停机。

19.交接班时,要将当班的注氮量、火区检查情况、工作面采空区注氮的情况进行详细交接。

20.交接班时,制氮机组运行记录要一并交接。

第8篇 浸胶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浸胶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检查设备和通风装置是否良好,所有阀门管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各类仪表,观察镜和安全装置是否灵敏有效。

2.罐内有压力时,距罐3米以内严禁敲击,更不得敲击罐壁和松紧螺钉及打开罐盖。

3.把紧螺钉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把紧时要对称用力一致。

4.罐内胶量少于2/3时不得加压。

5.加压时注意事项:

(1)开启输胶、蒸气等阀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阀芯的侧面,加胶时手不准触及机身内套部分;

(2)抽真空及过胶时,看观察镜的人员与开阀门的人员必须密切联系,不得开错阀门;

(3)加压时不准看观察镜;

(4)不准超过规定压力。升压要缓慢,压力表应进行校验,失灵时应立即停止加压。禁止在开罐状况下给气。

6.打开罐盖前必须先打开排气阀,待无压后方可开罐。

7.线圈架子必须放平稳,片架子偏重时不得立放。

8.线圈架子进出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行车,并遵守挂钩工安全操作规程。9.烘炉内不得存有易燃易爆物及其它杂物,并防止水分浸入,加热前必须打开通风机和通风口,炉温不得超过规定温度。

10.清罐注意事项:

(1)罐内有害气体经挥发稀薄后,罐温降到室温,方准进罐工作;

(2)清罐人员应轮换作业,相互监护;

(3)清罐时要注意通风。照明行灯要用安全电压,工具要用袋传送,不准抛掷。

11.工作地不准乱拉临时线,照明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12.工作地严禁明火和吸烟。明火作业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批,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到指定地点,妥善存放。

第9篇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电石:

(1)禁止用铁凿子和铁锤开电石桶,而应当用青铜制的小锤或专用器具来开桶。电石桶打开后必须盖好;

(2)电石桶存放到库房或指定地点;

(3)捣碎电石时应用青铜锤子。

2.氧气瓶:

(1)氧气瓶应直立放置,并用卡子等加以固定。平放对,必须使气门比底座稍高;

(2)禁止将氧气瓶放在靠近火源、热源的地方。防止碰撞和在阳光下曝晒;(3)氧气瓶不应与乙炔发生器放在一起,应该相距5~10米以上;

(4)氧气瓶上不允许有油脂,不准用有油渍的手套去开氧气瓶;

(5)氧气瓶在压力调节器、压力表不正常、无铅封或安全阀不可靠时禁止使用;

(6)瓶内氧气所示压力不得少于0.05兆帕。

3.乙炔发生器:

(1)乙炔发生器与火焰淬火工作地点之间距离应不少于10米。应避开电线的闸刀开关及送风机的抽风地点等;

(2)乙炔发生器的水温不得超过60℃。周围空气不得超过40℃。乙炔气温不得超过100℃;

(3)禁止将明火、燃着的烟卷或炽热的物件接近乙炔发生器。发生器防爆膜不可随便代用,并应经常检查;

(4)气温低于0℃时,乙炔发生器内应加热水或食盐水、氯化钙水。下班时将乙炔发生器内的水全部放净;

(5)乙炔发生器冰冻时,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融化,不允许用明火加热或铁棍撬打;

(6)每台淬火机必须配有回火防止器,并应灌上一定高度的水位。每次工作前和发生回火后,都要检查一次水位。严寒时可加盐水以防冰冻;

(7)乙炔发生器和回火防止器应经常清洗;

(8)装出电石时严禁用钢制工具敲打乙炔罐,防止产生火花爆炸。乙炔压力不得超过0.15兆帕。

4.输气软管和喷火嘴:

(1)禁止将软管设在明火、热导管、电线或其它热源附近;

(2)软管不准有漏气和堵塞现象。使用新的软管时应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滑石粉或灰屑;

(3)如果乙炔软管着火,应将软管着火处上方弯折;氧气软管着火不准用弯折办法,应关闭上一级氧气阀门。

(4)喷火嘴应用紫铜制造,不得用黄铜;喷嘴不准放在地上;(5)喷火嘴温度过高时,应暂停操作或关闭乙炔气门,但不得关闭氧气,然后将喷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却;

(6)点燃时,应先小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点燃,然后调节,熄灭时应先关乙炔气门,再关氧气门。为避免喷火孔爆炸,也可先关闭一些氧气(不能一下子关死),再关乙炔。最后将氧气门关死。5.其它;

(1)工作前应预备好淬火冷却用水;

(2)工作完毕应整理好氧气和乙炔软管,并打扫工作场地卫生。

第10篇 自救器工作业操作规程

1.自救器工负责管辖范围内自救器的收发、保管、检查和维修。

2.收发自救器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碰撞;收回的自救器要擦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放回原处。

3.自救器由矿集中管理,实行专人专用,对号发放。

4.对在用的自救器应逐台建帐、登卡,即记录自救器的出厂日期、编号、检查日期、检查内容、检查结果、使用者的姓名、开启原因,使用效果等。

5.对使用过的自救器要及时注销并补充。凡封条破坏或已开启过的自救器,无论使用时间长短,都应报废;未使用过的自救器,存放时间长达5 年以上的,也应予以报废。

6.自救器不得和易燃易爆品放置在同一库房内。自救器库房必须通风良好,整洁干燥,不得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库房中的自救器应避免放在日光直射或其他热源直接辐射的地方。

7.交接班时,要把自救器使用情况、损坏程度交接清楚。分管的自救器帐、卡、物必须相符。

8.各矿收到厂家发来的自救器后,必须在一个月内由自救器工配合供应部门对外观(包括铭牌、出厂日期和标重)、气密性和称重(仅指过滤式自救器)进行验收,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时,应及时与厂家联系退换。

9.过滤式自救器的称重检查应使用经过校正误差不超过士1 克的天平,增重超过10 克的自救器应予报废。

10.使用zj 型气密检查仪检查过滤式自救器气密性时,要求在15 秒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得大于8毫米;用60 ~65 摄氏度温水检查时,不得有冒泡漏气现象。否则要更换胶圈或进行维修,以保证气密合格。

11.在60 ~65 摄氏度温水中进行隔绝式自救器气密性检查时,自救器浸入水中出现连续冒泡,或浸入水中一分钟内(10 秒后开始计数)断续冒泡超过8个的,要及时进行维修。1 年内,经检查低于8 个泡的,可不进行气密性维修;期满1 年时,都要及时维修。

12.用温水检查自救器后,必须把自救器擦拭干净。

13.使用的气密仪必须经过调试、检查,要求仪器系统本身是气密的。

14.气密仪的工作压力范围为(480 ~520)×9.81 帕,检查自救器时,可将压力计水柱提高到540 毫米。封压后10 秒钟,水柱保持不动时,则认为气密仪调试合格。

15.将被试自救器放入气密仪的工作室中。如果检查过滤式自救器,须预先在工作室里放置随机附带的l 形填块。

16.盖上气密仪封盖,扣上封压钩,同时按秒表计时,10 秒钟时,记下压力计水柱高度;5 秒时,再次记下压力计水柱高度。对于过滤式自救器,如果在最后的15 秒钟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超过8 毫米,则认为气密合格;超过8毫米或压力计水柱高度未达到470 毫米的,则认为气密不合格。对于隔绝式自救器,如果在最后的15 秒钟内压力计水柱下降不超过30 毫米,则认为气密合格;超过30 毫米或压力计水柱高度未达450 毫米,则认为气密不合格。为提高检查效率,封压10 秒钟后,若压力计水柱停留在480 毫米以上某一高度不动,则认为自救器气密合格,不必再观察后15 秒钟。

17.气密合格的自救器可以继续使用;气密不合格的自救器必须进行处理。

18.被检查的自救器应处于气密仪检查场所2 小时后,才能开始检查,检查时环境温度的波动不应超过2 摄氏度。

19.被检查的自救器及气密仪应避免日光直射或靠近暖气热源,检查场所应尽可能避免有过堂风或受抽、排气设备影响。

20.被检自救器上的煤粉和脏物应擦掉,不允许煤粉和脏物等落到密封环和托盘上,以保证气密仪系统的可靠密封。

21.若扣上封压钩后,压力计水柱很快下降到400 毫米以下,说明自救器大漏气;如怀疑气密仪系统本身的气密性,可换用库存不漏气的自救器作对比试验,不可冒然调整气密仪。

22.使用气密仪时,加压(扣封压钩)、卸压(松开封压钩)均应缓慢地进行,切不可猛扣、快放,以防止水溅到工作室里,使机件受损。

23.检查自救器时,若发现压力计水柱有上升现象,说明橡胶密封环质量不好;如在后15 秒钟内压力计水柱上升高度超过4 毫米,则橡胶密封环应予更换。

24.压力计刻度管里出现水泡时,表明压力计缺水,应注水后再用。

25.自救器检查完后,应立即取出,不可长时间放在气密仪工作室里加压。

26.对气密处于不合格边缘的自救器,应进行复查。

27.对气密不合格的过滤式自救器,应在经校正误差不超过±1 克的天平上称重,增重不超过10 克的,密封后可继续使用。

28.为了寻找漏气部位,可用直观方法寻找,也可用毛笔沾浓度适当的肥皂水在自救器被加压30 ~60 秒后涂抹于可能漏气的部位进行检查,冒泡处即是漏气处。此法同样适用于隔绝式自救器。

29.使用气密仪检查隔绝式自救器时,如果在后15 秒钟内压力计水柱高度下降,15 ~30m m ,属小漏气,仍属气密合格,但应将漏气处用锡焊封闭;如在最后15 秒钟内,压力计水柱下降30 ~50m m ,属中等漏气,经试验还未失效的,补漏维修后可继续使用。

30.要详细记录修理过的自救器的损坏与修理情况。

第11篇 瓦斯断电仪检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瓦斯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每7 天至少进行1 次调校,误差在规定的要求之内。瓦斯断电仪每月至少调校1 次。

2.维修后的瓦斯断电仪的传感器,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3.使用的瓦斯断电仪的传感器,每年至少进行1 次检定,检定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4.严禁在井下拆机带电修理。

5.严禁非瓦斯断电仪检修工私自拆开修理、查看,仪器的保养、修理等工作,只有瓦斯断电仪检修工才能进行。

6.新仪器投入使用前,要先进行检查、标定,确认符合要求以后,方可投入使用。

7.瓦斯断电仪的供电电源接线,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

8.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非工作人员不得乱动。

9.标准气样的存放使用,要符合规定要求。

10.备齐维修、安装所用工具、仪器、仪表以及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11.电网电压必须与瓦斯断电仪电源电压相同,电网电压波动不超过±15 %。

12.备齐主机和附带设备的连接线和维修中所需用的元器件。

13.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维修:仪器检查→故障排除→修理→标定→登记备检。

安装:仪器检查→登记→安装→检查质量→登记。

14.瓦斯断电仪的调整(维修)、安装

(1)对拟安装(新购买或收回)的瓦斯断电仪,应检查其是否符合国标gb3836 —1983 《爆炸性能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的要求。还应保证仪器外形应无严重损伤变形,观察窗、指示灯罩应完整无缺,所有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失落。

(2)按说明书连接好仪器的电源线、传感器和断电执行器线。

(3)接通电源,对照电路原理图,测量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判断故障点,排除故障。

(4)瓦斯断电仪送电后,如无异常情况,调节传感器上调零电位器,回到“0 ”位,预热30 分钟,再继续逐项检查。

(5)调整“报警”点,可采用偏调法,具体操作如下:

①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达到预设的报警点。

②调节“报警”电位器,使主机和声光器报警,并发出红色闪光信号和起伏的报警声。

③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下降,反复调整几次,直到调准为止,返回“0 ”位。

(6)调整“断电”点和检查复电功能,具体操作如下:

①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达到预设断电点,调节“断电”电位器,使断电灯亮(此时主机断电接线柱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常开点为“0 ”,常闭点为“∞”)。

②调节“调零”电位器,使指示值下降,在低于报警点时,瓦斯断电仪自动复电,断电灯熄灭。

(7)调整、维修完毕后,装机预热等待进行校验。

(8)保险丝和元器件损坏时,必须用相同容量、型号的代换。

(9)更换黑白元件时,要更换相应的补偿电阻。

(10)电烙铁应有良好的接地性能,以防漏电损坏集成块。

(11)主机属矿用隔爆兼安全火花型,维修时需保护好防爆结合面。

15.瓦斯断电仪的安装

(1)将校验完毕的瓦斯断电仪装车运至预定安装地点、带齐所需工具。

(2)瓦斯断电仪的安装可以参照“机电设备安装工”的操作规程进行。

(3)瓦斯断电仪的接线需要根据工作需要,参考接线图进行连接。

(4)连接好以后,需进行一次工作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16.瓦斯断电仪的检定应按国家计量jjg678 —1996 (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的要求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标准气体瓶阀门,检查瓶内气体压力及接头气密性。

(2)将被校验瓦斯断电仪调好机械零点,供电预热30 分钟。

(3)旋下探头的黑元件罩,装上带有气嘴的密封气罩。

(4)调整好瓦斯断电仪电气零点,按瓦斯断电仪规定流量用1.0 %中烷标准气体校准3 次,使仪器指示值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

(5)依次用1.0 %、3.0 %甲烷标准气体校验仪器的基本误差,应分别不超过±0.1 %、±0.3 %。

(6)用1.5 %甲烷标准气体校验瓦斯断电仪的报警、断电误差,不越过±0.1 %。

(7)以上项目校验完毕后,关闭各气瓶阀门。

(8)待回零后停电,拆除瓦斯断电仪所有连线,上好护盖。

(9)校验完毕后,填写维修校验记录。

17.瓦斯断电仪的检定条件可以参照“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8.填写瓦斯断电仪安装记录,并填入监控设备布置图中。

19.做好交接班工作,瓦斯断电仪台账要清楚、实际。

第12篇 冷作装配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冷作装配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除遵守冷作工一般安全规程外,应执行本规程。工作前应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良好。清除工作场地的杂物。

2.兼做气焊(割)的冷作装配校正工,应按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并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

3.高处作业必须有防护围栏,设坚固的脚手架或平台。梯子必须装有防滑装置。操作者必须扎好安全带,工具只能放在工具袋内。

4.使用风动砂轮时,必须有防护罩。工作时人应站在回转方向的侧面,停止工作时必须关闭砂轮。

5.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并备有安全罩。

6.在多人装配作业时应注意配合,确保安全。

7.禁止在吊起的工件及翻转的工件上进行锤击校正,防止工件脱落。

8.钢板顶弯使用压力机时,首先检查压力机上各种机件是否良好,方可施工。

9.拼装时应与电焊工相互配合,注意防止被热工件烫伤和防止工件压坏电线。人不得直接接触正施焊的工件,防止造成触电事故。

10.在大型工作物内部作业时,行灯电压应采取12伏供电。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以防止触电,碰伤、割伤事故的发生。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

第13篇 机械维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

机械维修工作业安全操作要点(规程)

(1)多人操作的工作台中间应设防护网,对面操作时应错开。

(2)清洗用油、润滑油脂和废油脂应在指定地点存放,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

(3)机械解体时,应使用支架架稳垫实,回转机构要卡死。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

(4)架空试车时,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

(5)检修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设备时,应严格清洗,确保良好通风和设人监护。

(6)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和响声等,发现异常时立即停车。

第14篇 内线电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上班前不准喝酒,上班时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2.检查、检修、安装、挪移机电设备时,禁止带电作业,必须遵循验电、放电、封线(装设短路地线)的顺序进行工作。

3.从事高压电气作业时,必须有2 人以上工作,操作高压设备时一人监护,一人操作,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4.同一供电系统和同一控制系统有多人同时工作时,必须注意互相之间的影响和相互之间的安全。凡因停送电影响他人安全的地点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一般不准同时作业,需要在停电的线路上进行多项作业时,应分别办理停电手续。

(2)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他人安全。

(3)必须同时工作时,要分别挂停电牌,并指定专门联系人负责联系各相关工作环节的进度,各环节均结束工作且人员撤离后方可送电。

5.修理后达不到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严禁下井使用。

6.检修所用的零配件必须合格。

7.准备材料、配件、工具、测试仪器仪表及工作中其他使用的用具。

8.穿绝缘鞋,携带验电笔和绝缘工具。工作服要扎紧袖口。工作前先进行检查,经验电、放电、装设短路地线后再进行工作。

9.检修前、后的设备均需测试绝缘电阻。受潮或绝缘电阻低于规程要求的设备均应进行干燥处理。

10.使用起重工具时,应先检查手动葫芦、三角架、起重梁、卡子、绳套等工具的强度是否合乎要求,起重工具应牢固可靠。

11.操作高压开关应按下列顺序操作:

(1)送电合闸操作顺序应为:先合电源侧刀闸(隔离开关),后合负荷侧刀闸,最后合断路器。

(2)停电拉闸操作顺序应为:先断开断路器,后拉负荷侧刀闸(隔离开关),最后拉电源侧刀闸(隔离开关)。

12.检修电机、变压器吊芯抽转子时,必须防止碰撞线圈和损坏绝缘。变压器、电机更换线圈时,应在拆开后绘出草图,并记下有关数据,作为绕制新线圈的依据。

13.检修开关时,不准任意改动原设备上的端子序号和标记。要保护好防爆面,对失爆或不合格的防爆面要按规程要求进行修理。

14.设备检修后都要经过检查、试验,合格后填写检修试验记录,否则不准出厂。

15.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按下列规定执行:

(1)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应遵循验电、放电、挂短路地线的顺序进行工作。装设短路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拆短路地线时顺序与此相反。

(2)在由变电站(所)配出线路的各机房、车房内进行停送电工作时,应事先与变电站(所)联系,与变电站(所)的值班员配合好,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3)在有可能反送电的开关上工作时,必须切断前一级反送电的电源开关。并在前后两级反送电的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的标志牌和装设短路地线。送电时必须联系好。由专人联系,专人送电。严禁不经联系盲目送电或约定时间送电。

(4)在有可能反送电的开关门上应加锁和悬挂“反送电开关,小心有电”的标志牌。

(5)操作刀闸(隔离开关)时应果断迅速。

(6)操作高压开关应符合规定的顺序,严禁带负荷操作隔离刀闸。

16.在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严禁将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不得将二次侧永久接地点断开。

(2)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必须用短路片或不小于2.5 平方毫米的铜线。短路片和铜芯线必须紧固,接触良好。

(3)严禁将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

(4)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上工作时,必须停电后再工作,如停母线电源确有困难时,也必须按规定顺序断开断路器及上下刀闸(隔离开关),放置绝缘隔板后再进行工作。

(5)在二次回路上进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向一次反送电,应将二次回路断开,并取下二次回路的保险后,方准进行工作。

17.检查、检修各种大型固定设备的电气系统时,必须按下列规定执行。

(1)必须经矿主管领导或主管技术人员批准,方可进行。

(2)维修电工必须将检修、检查内容、时间和停电的范围及有关的注意事项向值班司机讲明,并做好检修、检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方准进行工作。

(3)检修、检查时,停、送电操作应由司机按操作顺序规定进行操作。维修电工做好监护工作,严禁违章作业。

18.两条线路需要并联或并联回路中的电缆由于事故被切断,进行重新接头或连接时均需定相。找好相序后才准许并联运行,其定相步骤和方法如下:

(1)准备一个一次电压与线路电压同等级的电压互感器和量程大于200 伏的电压表,互感器与电压表必须正常可靠。

(2)将电压表接于互感器二次侧。

(3)将一条线路停电,经验电、放电,确认无电压后,将线路中的一相用铜导线接于互感器的一个接线柱上。

(4)从电压互感器的另一个接线柱上引出一根导线,并将导线固定在高压试电笔验电的一端。操作人员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持验电笔手把。此时工作人员应与互感器和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将停电的线路送电。

(5)将高压试电笔由远至近缓慢地去接触另一带电线路的其中一相,此时电压表的指示为零时表示被试相为相同相序。如果电压表指示有电压且电压值等于或大于100 伏时,被试相为不同相序。

(6)依上述方法试其他两相。三相试完找出相同相序后,做好标记。依方法再核对一次,准确无误后再准备接线。

(7)定好相后,两条线路按停送电的顺序停电,经验电、放电、挂接地线后进行接线并联。

(8)定相应选在场地宽敞、便于操作、停送电方便、与另一路电源停电开关较近的开关处工作。定相场地应设遮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9)定相停送电时应由专人指挥,专人停送电。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做此工作。每停一次电后必须验电、放电,确认无电压后再进行工作。

19.清点工具、材料、配件、仪器、仪表,做好检查、检修记录。

20.检修好的设备,经检查和试运转验收合格签字后上卡入账,入库保管或投入使用。

第15篇 配电工作业操作规程

1.班前不准喝酒,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及有关规程规章的规定。

2.倒闸操作必须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重要的或复杂的倒闸操作,应由熟练的配电工或值班员操作。进行操作时要严肃认真,按操作顺序操作。

3.进行送电操作时要确认该线路上所有的工作人员已全部撤回,方可按规定程序送电。

4.操作中有疑问时,应查明原因,确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变法排除疑问时,必须向矿有关电气技术人员报告。

5.操作高压刀闸或开关时,均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雨天在室外操作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雷雨天气禁止倒闸操作。

6.严禁带负荷停送刀闸(或隔离开关),停送刀闸(或隔离开关) 要果断迅速,并注意刀闸是否断开或接触良好。

7.电气设备停电后(包括事故停电),在未拉开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以防突然来电。

8.凡有可能反送电的开关必须加锁,开关上悬挂“小心反电” 警示牌。

9.变(配) 电所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鼠患,变(配) 电室无漏雨现象。

10.值班员必须掌握触电急救法及人工呼吸法,并具有电气设备防、灭火知识。

11.接班后应了解电气设备运行情况:

(1) 检查电气设备上一班的运行方式、操作情况、异常运行设备缺和处理情况。

(2) 了解上一班发生的事故、不安全情况和处理经过。

(3) 阅读上级指示、操作命令和有关记录。

(4) 了解上一班内未完的工作及注意事项,特别是上一班中停电检修的线路、有关设备的情况。

(5) 检查各线路的运行状态、负荷情况、设备状况和仪器仪表指示、保护装是是否正常。

(6) 检查通讯设备是否正常。

(7) 清点检查工具、备件、消防器材和有关资料。

12.接班人员应在上一班完成倒闸操作或事故处理、并在交接班记录簿上签字后方可接班。

13.停电倒闸操作按照断路器、负荷侧开关、电源侧开关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顺序与此相反。

14.值班配电工负责监视变(配) 电所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重点监视以下内容:

(1) 电气设备的主绝缘如瓷套管、支持瓷瓶应清洁、无破损裂纹、异响及放电痕迹。

(2) 电气设备的油位、油色应正常,无漏油、渗油现象。

(3) 电气设备和电缆、导电排的接头应无发热、变色及打火现象。

(4) 油开关、变压器温度应正常,油箱内无异响。

(5) 电缆头无漏胶、渗油现象。

(6) 仪表和信号指示、继电保护指示应正确。

(7) 电气设备接地应良好,高压接地保护装置和低压漏电保护装置工作正常,严禁甩掉不用。

15.值班配电工负责变(配) 电所内高、低压电气设备停、送电操作:

(1) 停电操作。值班人员接到停电指令或持有“停电操作票” 的作业人员及检查人员的停电要求后,做如下操作:

①停高压开关时,应核实要停电的开关,填写“倒闸操作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停电操作。停电操作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操纵高压开关手柄,切断油断路器(真空断路器),并在手柄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的警示牌。如检修开关或变压器时,在切断断路器后,必须拉开隔离开关,并装上隔板。

②低压馈电开关停电时,在切断开关后,实行闭锁,并在开关手柄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的警示牌。

(2) 送电操作。当值班人员接到送电指示或作业人员已工作完毕,原联系人要求送电时,应核实好要送电的开关,确认送电线路上无人工作时方可送电,严禁约定时间送电。送电操作如下:

①高压开关合闸送电:填写“倒闸操作票”,取下停电作业牌,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取下隔板,闭合隔离开关,操作断路器手柄或按钮进行合闸送电。开关合闸后,要听、看送电的有关电气设备有无异常现象。如有异常现象,立即切断断路器,并向调度及有关人员汇报。

②低压馈电开关送电操作如下:取下开关手柄上的“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牌后解除闭锁,操作手柄合上开关。同时,观看检漏继电器绝缘指示,当指针指示低于规定值时,必须立即切断开关,责令作业人员进行处理或向调度室及有关人员汇报,严禁甩掉漏电继电器强行送电。

16.值班人员必须随时注意各开关的继电保护、漏电保护的工作状态,当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做好记录。

《模板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