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栏目

创新管理工作6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热度:22

创新管理工作

第1篇 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创新形式和途径初探

社会消防安全工作是社会管理的一项主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也事关发展。面对高新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改变等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积极贯彻落实公安部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三项建设”要求,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消防安全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新模式,是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新时期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外在的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困难。一是新的科技硬件的更新换代。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广泛进步,一些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之消防社会救援职能的进一步拓展,社会消防安全工作面临从未有过的新情况新任务。二是网络信息助推阳光执法进程。“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信息的社会”,不跟进高速发展信息需要,及时探索创新故有的工作推进模式,必将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因此,新时期社会消防安全工作尤其是执法监管工作必须随着信息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探索创新,积极推行“阳光行政”步伐,将执法的整个环节和过程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才能切实提高消防执法的公信力,否则,必须处于社会强大的网络监督责询之中。三是群众就业观念的转换使社会消防管理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随着就业观念的转换,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镇,城镇实际人口每年均呈倍数增长,滋生大量的“三合一”“城中村”等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例的行业和居住群体存在。同时也让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房屋出租、群租和旅社业生意兴隆,娱乐业泛滥。伴随“十二五”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逐步实施和户籍体制改革的实现,社会化消防监管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四是新时期群众意识形态变化使动员全社会参与消防安全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利益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社会结构和阶层划分发生了新调整。新时期我国阶级、阶层、群体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群众参与社会消防安全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对消防监督机关在执法监督工作中的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日渐降低,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压力增大。

(二)内在的政治教育和官兵意识形态所受的冲击。一是理念思路不适应。近年来,各级消防部队大力加强官兵执法为民和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改进了一些不适应部队发展的管理模式,但也应清楚看到,在部队基层依然存在旧观念、老办法,看起来习以为常,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情况。对管理教育一味求稳怕乱,对上级决策部署生搬硬套、照抄照转,缺乏创新精神;习惯用老思路老办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注重学习和调查研究,抓不住问题的本质,把握不住事物的规律,面对矛盾问题束手无策,缺乏创新能力;强调管理多、提供服务少,限制要求多、支持帮助少,管“死”的办法多、管“活”的办法少,习惯使用大清理、大整治等粗放式的管理,缺乏创新举措。二是运行机制不适应。从黔南消防的情况,仅靠三五个消防监督干部监管整个县的消防工作和参与灭火救援工作的情况,还有4个县,虽然确定了建立专职消防队的目标任务,但严格按消防站建设标准配置装备,消防执勤力量,正发挥专职消防队作用的,县为例用传统的警务模式和勤务力量,真正发挥专职消防队作用的,几乎没有,消防机构设置、警力配置还不十分适应现代社会消防安全发展之要求,诸多方面、很多时候仍处于应急、应对的被动状态。

二、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向和措施

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落实三个融合。

(一)内源与外源推动相融合,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社会管理社会化进程。

一是全面贯彻执行《消防法》,充分依靠和发挥各极人民政府在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任务。通过政府牵头,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构建政府领导、行业联动,单位负责、群众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同时力争在经济发展规划中,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单位项目中的消防安全统筹纳入项目的重要内容,将单位消防安全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实施责任捆绑,做到消防安全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规划、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同奖惩,真正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二是注重统筹社会资源、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来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重点在于落实三个基础:1、进一步夯实消防联席会议基础。通过切充分发挥工商、税务、文化、教育、卫生、城建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定期召开消防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重大问题,强力推进行业自管、联合执法等多项,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社会面的消防管理工作。2、进一步夯实政府基层组织社会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基础。

通过严格《消防法》的政府基层乡镇村组和社区居委会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快建立覆盖乡镇(街道)、政府部门、社会单位等不同主体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当地“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评比、同奖惩,全面强化政府逐级社会消防安全网络建设。3、进一步夯实和积极推动消防安全社会化基础。通过推广村寨消“五改”“六进”等消防安全措施和经验,深化全民宣教工程,形成政府领导、行业牵头、单位落实、群众参与的消防安全社会管理新格局。三是着力基层基础建设。古语云,“根柢槃深,枝叶峻茂”。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根”在基础建设,基层乡镇社区安,则社会安全基础稳。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模式,积极推行网上行政、网上执法、公开行政承诺等现代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形式,以群众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为标准,加快改变主要靠行政命令推动群防群治的方式,运用市场经济杠杆,还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工作于社会,开创防消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具体是做到“三化”:1.群防群治法制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探索建立一套群众参与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法律体系,逐步把基层治保会、保安公司、群众性巡防队伍等力量建设的性质、地位、职责、权力、任务、组织形式、经费保障等有关方面,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队伍建设职业化,大力发展民间专职(义务)消防队伍、招收消防文员等措施,已成为目前各地缓解消防部队警力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3.组织引导消防安全社会管理市场化。公共和建筑消防设施维保公司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努力探索这一模式,是消防安全社会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客观要求,要着力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维护保养社会化、市场化目标。

(二)管理与民生需求相融合,走社会管理精细化之路。

一是迎合民生诉求。提升消防“网上行政大厅”的网上办事及进度查询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最大层面地听取群众意见,深化警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办事群众,着力为群众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的服务,努力打造贴心服务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措施。通过细化管理、防范、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明确标准,做到考核标准化和操作流程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控制工作管控流程,减少主观因素,加强各工作链的衔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和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消防业务服务系统流程设计,突出对业务服务的精确化要求和细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的可操作性,适时固化,形成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闭路回环的工作流程,实现有形、有序和有效地操作,确保工作质量。

(三)消防文化与服务考评相融合,走规范化之路。

一是以强化军心核心价值观和军人意识为基础,搭建消防军魂精神支撑平台。具体在。1、深入开展文化长廊建设工作。要从资金、人才等两方面入手,为每个基层中队培训1名文体骨干。积极开展“写消防、画消防、拍消防、演消防”活动,从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工作生活、做人做事四个方面搜集建立了文化长廊,让官兵利用工作间隙尽情浏览,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全体官兵的高尚情操,讴歌火热的警营生活和消防官兵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凝聚兵心、激励斗志;深入推进“一队一特色”警营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基层消防官兵精神世界。2、牢固坚持“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思想和文化工作理念,以构建适应形势发展的工作格局为突破点,积极开展岗位能手、优秀官兵的“争先创优”评比、充分激发部队官兵在创新创效工作中的争先进位意识。以扎实推进落实部队条令条例为基础,深入开展《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宣贯工作,在各中队中开展“学条例、知条例、用条例、学大纲、知大纲、用大纲”活动和政工岗位比武竞赛活动,努力在基层消防中队树立规范守纪良好氛围;3、深入开展忆先烈、唱红歌、读经典、学先进系列活动。将“红色经典书籍阅读”等活动作为日常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活动,激发了官兵的爱国意识和宗旨意识,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同时借助社会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基层消防中队在灭火救援、执勤岗位练兵、警营文化、拥政爱民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官兵立足基层岗位、苦练铁军本领、救民于水火的爱民情怀,树立起了消防官兵的光辉形象。二是完善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评机制。采取权威部门测评、各界代表参评、新闻媒体督评、上级机关考评、广大官兵自评等内外并重的措施,实现从简单的数字达标向以群众安全感、人民满意率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转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既防止“坐享其成”,又防止“水中捞月”,使官兵在服务群众中能够“变压力为动力”。要建立健全执法服务的监督制约机制,用监督机制规范行为,用规范行为来凝聚人心,用凝聚人心来提升队伍士气。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提高制度的公信力。

第2篇 创新开展班组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重庆大江工业有限公司冲压件公司是一个以冲压类cd件、焊接件为主的生产企业,冲压设备在机械行业的危险系数较高,本质安全程度较差,因此建立健全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安全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的转换,将企业推向市场的新形势下,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我们不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尤其将班组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组安全建设、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他们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强化班组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强基础、升素质

班组作为一个最基本的单元,所接触的环境的危险性、风险程度较大、容易产生伤害的地点,那么,我认为班组管理的重点在于我们的班组长,作为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和高度的责任感,这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有效性,班组长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有效的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带领班组成员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安全生产确认制”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现场风险管理水平

控制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课题重要研究课题。如何控制职工的安全行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大江工业公司冲压件公司在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安全生产确认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实践使公司认识到,安全生产确认制不单是一个安全工作问题,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方法与思想,正是安全生产确认制度夯实了安全基础,保持了公司长期安全生产稳定的局面。

安全生产确认制是以参与生产活动的人为基础,对人的安全状态、模具安全状态、设备安全状态、作业环境(场所)安全状态等诸因素进行事先的认真检查,严密分析,系统评价,从而制定稳妥的事故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利用“想、看、动、查、听”的确认方法,员工在确认过程中能够深入掌握安全隐患,想:操作者在操作设备前要想一想操作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有关内容,操作中动作是否违章,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看:操作者要查看所操作的人、设备、模具、作业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动:操作者要严格按操作程序、动作标准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操作,并在开动前对设备进行安全状态的确认;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查动作后操作对象反馈的信息是否正确,查同机操作人员有无违章;听:操作者在作业前、作业中听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存在异常声音后应立即停机。

根据四项确认内容,为了将确认制落实到实处,印制了“三表”,既机床长安全生产确认记录表、带班长安全生产确认记录表、组长、车间安全员安全生产确认记录表三种确认形式。

这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正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有力体现,为公司提高本质安全程度,强化安全检查、安全考核提供了依据,为公司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以安全促生产、生产反哺安全的循环机制。

三、创新安全培训形式,深入开展“我要安全”演讲活动

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我要安全”演讲活动,从员工现场作业安全和健康入手,通过班前会之前五分钟时间,通过天天讲、人人讲、事事讲,不断强化员工对班组风险辨识和控制措施的落实,潜移默化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规范现场作业行为习惯。员工的安全意识需要不断培训和塑造,老的、传统的培训方式既传统又缺乏新意,员工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班组安全文化的培养尤为重要,使员工的安全观念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我要安全”的演讲内容必须结合公司、单位、班组实际情况或个人的经历,事例典型要有安全教育意义,语言表述清楚要有说服力,原则要求演讲人自行撰稿,演讲前演讲人员需背诵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对于现场违章的员工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由发生违章行为的员工在违章行为发生后进行安全演讲,结合自己的违章行为,谈认识谈感想,真正从思想上、意识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起到教育自己、警示他人的良好效果。

发生工伤事故的员工,在复工后由公司统一安排演讲时间进行演讲,必须结合自己的事故,谈认识谈感想,教育自己、警示他人。

演讲要形成长效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评比,在自行评比的基础上,公司进行综合评审,报公司活动领导小组批准,对获奖人员进行奖励。

“我要安全”演讲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了广大员工学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过程转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氛围,员工的安全观念得到根本转变,为此,我们将常抓不懈,继续坚持开展此项工作。

我们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大力营造“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浓厚氛围,安全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勇于开拓,强化管理,积极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其在班组管理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创新和尝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为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局面的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

第3篇 创新安全性评价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山东省济阳县供电公司担负着全县工农业生产及53万居民生活供电任务。拥有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总容量342100千伏安。目前,济阳电网形成了以11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35千伏线路环网供电,调度灵活,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坚强电网。

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提高执行力,把安全制度正确及时地贯彻到基层,以确保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是县供电企业探索的重要课题。2005年以来,济阳县供电公司深入学习和运用安全性评价,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安全管理的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使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评价工作成果在全省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成功发布,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推广。

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实现管理创新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超前查评,预知安全生产基础现状,掌握安全生产薄弱环节,明确应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实现“预防为主”、“超前控制”。为此,公司十分重视,2005年把安全性评价工作列入全年公司重点工作,并成立了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为总协调人,实行了月考核,要求务期必成。其次是进行层层发动,专门召开三级安全性评价工作动员会,进行层层宣传发动。针对认识问题,又一次召开再发动会议,明确安全性评价工作不以发现的问题多少而否定这个单位的工作业绩,也不因为查出问题多少而影响年终工作考核,相反,对安全性评价工作不重视或工作不认真的单位或个人,公司进行严格考核。聘请专家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一座变电站、一条线路、一个台区进行查评,拿出样板,作为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标准。

我们依据样板,历时8个月通过班组自查、车间普查、专业组查评,对全县所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5千伏及以上线路、31条10千伏线路及200多个配电台区、低压线路设备进行查评,共查出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方面问题17075条。安全性评价工作总计标准分7240分,实得分为5378分,得分率为74.28%。问题主要集中在输电线路、配电网、检修运行管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管理、基层基础管理部分。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了我们管理滞后,措施乏力,没有从制度上实现系统的控制与预防,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和努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首先,我们在安全生产上突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经理全面指挥,分管经理具体负责,中层干部严格管理,班站长敢抓敢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其次,在保证体系内认真落实“个人控制违章,班组控制异常,车间控制障碍,公司控制事故”的层级管理责任,使体系控制真正发挥作用。第三,在各部门设置专职安全员,在班组、站所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形成一个以安质部为龙头,同时涵盖全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监督、信息反馈网络,达到横向监督到人,纵向管理到位。第四,协调理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关系,把“五同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及“谁主管谁负责”的指导思想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工作到位。两个体系的建立使安全责任与安全监督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坚持不断深化和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失去了制度的约束,人的思想、行为就会散漫,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公司首先完善安全生产目标体系,明确安全目标,将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及责任人,并逐级制定保证措施。同时,建立大安全的理念,把目标管理的关口前移,把目标管理的重点前延到事前、前延到过程、前延到现场、前延到基层,涵盖人员、设备、系统安全的全方位、全过程。其次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基础,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梳理本公司的制度,及时修改或补充,使其更加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使安全生产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个人和群体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2005~2006年梳理安全制度11项,修订5项,新出台3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断更新的同时,确保了安全活动质量、安全工器具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规范。

以严格的考核促进监督的执行。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严格的考核就谈不上执行力。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考核不严格,造成执行力逐层递减,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强化责任制落实,根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各项标准。加强过程控制,每一项工作不但要结果,还要关注过程,整个过程不失控,保证结果的含金量。严格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标准,层层有考核,并实现联责制,把考核作为监督的杠杆,使监督执行到位。2006年,公司提出安全考核79项,考核金额4万余元,有力地提高了监督执行力,安全性评价检测出的缺陷、问题和2006年整改指标,全部按时完成,设备消缺率、装置性违章按计划整改率实现100%。

领会安全性评价精神实现观念创新

通过两年多来的学习、运用和实践,公司上下一致认为,安全性评价是一种集约式管理方法,它避免了粗放、主观和片面,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了三种改变:

标本兼治防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县供电企业多年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传统型的跟踪式管理——“哪里出了事故,哪里就有事故分析,就有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通过学习安全性评价体系,我们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应该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这样,安全性评价既可找到“点”,又可见到“面”;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超前预防”取代“亡羊补牢”。事故具有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防性的特点,要避免事故的发生,超前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偏重事故发生后的分析、调查、定性和定量,属于“亡羊补牢”型的管理模式,而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电网,对电网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特别是现代化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要真正求得安全成本与效益的最优化,就需要从“亡羊补牢”向“超前预防”转变,实质上这就是从安全管理的常规模式向目前的科学管理模式——安全性评价转变。我们必须着眼于事故潜在因素的研究,以“风险率”或其它数字形式定量地提供事故发生的概率及破坏程度,并据以确定应该采取的措施,最终达到超前控制的目的。

“科学”代替“经验”。在县供电企业,随着新的设备和工艺的大量采用,设备更新改造快,工作人员知识更新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单凭过去经验,仅仅由安全管理人员抓安全显然无法奏效,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引入适合于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安全管理方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安全性评价工作正是从评价对象的确定到参评人员的培训、从风险辨识评估到具体整改,在每一阶段都体现科技含量的特点和优势,因而作出的评价会更加公正准确,更适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它所蕴含的实质内容——即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安全性评价体系的转变,也就是由“科学”代替了“经验”。

第4篇 创新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但班组安全管理在继承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创新。

一、创新班组安全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树立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

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备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长抓起。首先,班组长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形象。要树立对企业和职工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要起模范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三违”控制,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班组长要确立技术权威的地位,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善于学习,在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在班组管理中不墨守成规,能够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办法,并带领班组成员进行实践;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善于做群众工作,掌握班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把大家团结在自己身边。其次,安全员要强化安全监督的作用。安全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管理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安全员要有良好的心态,开阔的胸怀。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安全员经常会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会得罪人,因此安全员要不怕委屈,善于在逆境中开展工作。再者,班组成员要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广大职工自己的事情。为了使每位职工都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参加管理,堵塞事故发生的漏洞,必须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二、创新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

安全教育要突出实效。据统计,煤炭行业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与人的因素有关。因此,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到首位,使职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安全教育要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促使职工自觉增强安全责任心。以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时刻引以为戒。同时要注重进行奖惩教育,对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制止“三违”行为、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避免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有功人员,要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麻痹大意或有“三违”行为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处罚和处分;技术培训要重在实用。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岗前技术培训,合格后才能跟班见习。班组整体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在班组成员对本岗位实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上。因此班组要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落实安全管理的效果重在实践。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极其重要。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于生产一线的班组来说,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要结合班组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要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以班组六大员为基础,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思路,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班组安全管理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炭企业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给企业带来损失。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在班组生产中,要树立全局观念,明确安全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的关系。安全是进度的保证,进度是效益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安全局面,进度不可能提高,效益也无从谈起。在班组生产中,要在安全第一的方针指导下,纠正单纯向钱看的思想,完成任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贪多、求快。正确处理安全与稳定的关系。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还关系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可见安全对促进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5篇 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要求班组安全管理在继承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班组安全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班组安全管理的核心。班组长是班组的核心,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因此,要抓好班组安全工作的创新和发展,首先要从班组长抓起,抓好班组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素质培养。其次,安全员要强化安全监督的作用。安全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作风要实、标准要高,了解情况要细、检查管理要严,传达信息要快、落实文件要及时,思考问题要多、检查交流要勤。再者,班组成员要落实安全岗位责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组每位成员的切身利益,归根结底是广大职工自己的事情,为了使每位职工都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能自觉地参加管理,堵塞事故发生的漏洞,必须落实安全责任,执行安全确认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必须以观念、制度创新为先导,增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动力。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三违”现象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使班组的一些安全活动成为一种形式,没有达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目的。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安全管理缺乏超前意识,对班组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调查研究。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必须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到首位,使职工从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同时,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创新和贯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极其重要。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要通过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如岗位练兵、安全监督岗、查找安全隐患、安全合理化建议等,加深班组成员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要分解管理任务,明确个人责任,按照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原则将安全制度管理的目标分解到班组每一位成员,从而提高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必须坚持以企业安全创效为中心,把握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向。坚持以企业的发展和安全创效为中心,是班组安全工作的基本方向。企业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给企业带来损失。事实证明,事故是最大的浪费,是对效益的一种损害,而安全出效益,安全本身就是效益。因此在班组生产中,要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良好的安全局面,效益就无从谈起。必须做到三个定位:一要把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定位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护职工安全健康上来。通过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反事故演练等活动,把职工的热情引导到安全创效上来。二要把生产监督重点定位在安全生产上。安全管理部门必须要发挥好执法监督作用,定期检查劳动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规范生产行为,督促有关部门、车间及时消除隐患;不断强化群防群治,发动和依靠班组职工做好安全工作。三要把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定位在攻克难题上,使安全管理工作与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必须以职工满意为前提,这是坚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标准。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班组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应尊重职工、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发挥每一名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开展安全工作。要以企业安全文化培育职工,形成激励机制,为职工营造一个学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要为职工创造规范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

第6篇 创新焦化厂机电技术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机电技术和安全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焦化厂的机电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能够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求相关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从细节处着手,推动机电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而加强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是提高焦化厂机电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机电管理工作要定期安排技术和安全培训。重视人员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工作,并以此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理念,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影响着相关技术人员,通过文化影响力促使企业员工将安全放在首位,将技术水平与安全挂钩,通过技术能力的提高减少安全隐患。

二、创新技术管理理念,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

1、学会总结,不断进步。机电管理工作对工作者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也就是说在工作中不仅要明确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对于别人所犯的错误也应该明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避免错误,不断进步。

每周进行机电工作总结的方式要求相关人员总结一周的工作得失,交流技术经验,在员工心中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强工作的凝聚力和员工善于反思、总结、认真踏实的做事风格。

2、善于引进外来经验,加强机制管理模式。通过对标、交流学习,将外来技术管理理念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机电管理模式。

首先,机电管理工作将技术管理与人员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提高机电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不仅加强对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监督和管理,还要从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技术人员进行约束和影响。

其次,建立赏罚分明的机电技术人员管理机制,以此作为约束技术人员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第三,机电管理工作要发挥个人魅力,经常与机电技术人员谈心交流,从心理上解决技术人员工作中不正常的心理行为,从根源上解决技术管理的漏洞。

3、树立“定期更新设备、对设备改进型维修”的理念。设备老化是影响焦化厂生产的重要问题,对于机电设备不仅要定期检查维修,还要从长远出发,树立“改进型维修”的理念。

对一些过时或老化严重的设备要及时清理更新,不能死抱着成本节约的观念,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有改良设备的眼光,通过改进型维修以提高其性能,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三、加强现场的管理与监督

机电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故障频发,一个小问题都能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从现场工作抓起,从细节抓起,加强对现场技术工作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相关人员在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要具备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技术过硬的工作能力。此外,将现场监督与专业监督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不仅有现场监督作保障,还有每天定期的监督检查做补充,这样方能保障焦化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

《创新管理工作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