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管理工作
栏目

0457安全管理模式介绍【16篇】

发布时间:2023-12-15 热度:22

0457安全管理模式介绍

第1篇 0457安全管理模式介绍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7)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是一家具有国家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具有对外经营权和对外贸易权的电力基建施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等级的送变电工程施工以及500 kv超高压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性质主要是野外作业,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外在不安全因素较多。但由于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采用了'0457'安全管理模式,对公司各个系统、各个专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公司在13年多的时间里未发生死亡、重伤、重大机械设备、重大交通和重大火灾事故。'0457'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0事故的管理目标

0事故的管理目标,即工伤死亡0目标;重伤事故0目标;重大设备事故0目标;重大交通事故0目标;重大火灾事故0目标。

2 4个系统的管理对象

公司根据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原则,针对管理的对象分成4个序列。

(1) 全员序列,包括公司所属的所有员工,也包括民工、临时工、合同工。

(2) 全过程序列,对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始终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

(3) 全方位序列,包括整个作业空间范畴。

(4) 全天候序列,包括整个作业时间范畴。

通过以上4个序列,从人员、技术保障、空间、时间等各个方面对作业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不留任何死角。

3 5项管理基础体系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公司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了5项基础管理体系。

(1) 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公司制定了从经理到最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包括国家颁布、本公司使用的各专业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公司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3)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了从公司经理到最基层操作人员及民工、临时工、合同工的教育培训制度。对教育培训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教育培训内容。

(4) 设备维护整改体系。为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公司制定了机械设备运行维护整改制度。

(5) 事故应急抢救体系。公司制定了针对性很强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抢救体系,确保一旦出现事故,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4 7种管理方法

4.1 安全检查法

公司采取全面逐级安全检查法,要求班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工程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工程公司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公司则在春秋2季分别对各单位进行2次安全大检查。此外,各级安全巡视检查可随时进行,且在每次安全检查前都要制定出详细的检查内容,并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对检查出的所有问题都要做到有整改、有反馈、有验证、有奖励、有惩罚,每次检查完后都要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4.2 危险预知预控法

根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要求,对公司内各专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了各专业的一般危险因素和重大危险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3 现场定置管理法

每项工程开工前,都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针对每个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人员配置和机械设备配置计划,严格执行。

4.4 班组安全活动法

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活动,包括班前站班会活动,班后总结活动,工作命令票活动等。

4.5 安全奖罚法

公司制订了严格的安全奖罚管理制度,对违章行为按性质不同进行分类惩罚,对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上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

4.6 标准化建设法

公司根据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对职工宿舍、食堂、会议室、办公场所、施工现场以及衣着打扮、精神状态都做了详细的要求,要求员工做到场所布置、作业程序标准化。

4.7 三点控制法

针对各专业、各工序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高发点,公司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并把这些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印成卡片,发到操作人员手中,让操作人员随时都能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

第2篇 "0457"安全管理模式介绍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是一家具有国家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具有对外经营权和对外贸易权的电力基建施工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等级的送变电工程施工以及500 kv超高压电网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性质主要是野外作业,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外在不安全因素较多。但由于公司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采用了'0457'安全管理模式,对公司各个系统、各个专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公司在13年多的时间里未发生死亡、重伤、重大机械设备、重大交通和重大火灾事故。'0457'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0事故的管理目标

0事故的管理目标,即工伤死亡0目标;重伤事故0目标;重大设备事故0目标;重大交通事故0目标;重大火灾事故0目标。

2 4个系统的管理对象

公司根据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原则,针对管理的对象分成4个序列。

(1) 全员序列,包括公司所属的所有员工,也包括民工、临时工、合同工。

(2) 全过程序列,对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始终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安全。

(3) 全方位序列,包括整个作业空间范畴。

(4) 全天候序列,包括整个作业时间范畴。

通过以上4个序列,从人员、技术保障、空间、时间等各个方面对作业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不留任何死角。

3 5项管理基础体系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公司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制定了5项基础管理体系。

(1) 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公司制定了从经理到最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包括国家颁布、本公司使用的各专业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及公司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

(3) 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了从公司经理到最基层操作人员及民工、临时工、合同工的教育培训制度。对教育培训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教育培训内容。

(4) 设备维护整改体系。为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公司制定了机械设备运行维护整改制度。

(5) 事故应急抢救体系。公司制定了针对性很强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抢救体系,确保一旦出现事故,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第3篇 班组安全管理模式

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班组安全管理过程中,或者在包括安全工作在内的更广泛意义上(例如: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方面)的管理理念、方法、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将有助于班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企业在班组安全中总结了一些好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有的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应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开展好这项工作,使班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真正在班组内形成,并发挥积极作用。

在以往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些比较好的传统做法,但往往由于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没有得到推广,因此,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模式。

另外,由于国家和企业安全管理的需求,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推进hse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但在推行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体系与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只是为了推行体系而推行体系,没有在基层班组得到较好的落实,造成目前班组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因此,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应当与时俱进,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从大安全观的角度,思考和建立班组安全管理的模式,扩大班组安全管理的内容,形成体现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囊括先进做法的安全管理模式。

当前,科学的班组安全管理模式从广义上讲应当归纳为“hse管理体系+有效传统做法”的模式,也可以简称为“1+1”模式或“体系+传统”模式。hse管理体系虽然理念思想比较先进,但自身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在对基层班组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hse管理体系在推行的过程中正逐步实现本土化,并逐步演变成一个综合的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与我国企业一些好的基层做法相结合,否则好的传统做法不再使用,新的hse管理体系又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就会形成班组安全管理漏洞。所以,hse管理体系与企业有效的传统做法相结合,形成新的班组安全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分类

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班组安全管理会有所不同,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的地方,例如在出发点和核心的基础的做法有相同之处,都贯彻pdca循环方法,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包括一些通用的做法,比如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区别在于每种安全管理模式体现了本行业、企业的特点,包括了本企业专有的做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班组安全管理模式的内涵。

1.“hse体系+传统做法”模式

笼统地讲,这种“体系+传统”模式,应当包括许多种班组安全管理模式,其中即包括了hse管理体系在班组的做法,也包括了企业传统的有效的班组管理做法。

其中班组安全管理模式中包括的hse管理体系的理念包括了持续改进的思想,包括了危害辨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hse检查、hse方案、hse作业指导书等各种要素,在以后会分别介绍。

传统做法指班组合理化建议活动、班前班后会、不安全事件报告、三级安全教育、无隐患管理、“三标”建设、“5s’’管理、“三老四严”作风等,这些在班组内行之有效的传统的企业管理做法。两者有效结合,互为补充,在班组管理上融合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2.“两书一表”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hse作业指导书、hse作业计划书和hse现场检查表模式,简称“两书~表”,是一种企业基层组织hse管理的一种模式,是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的文件化表现,是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推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发展起来的。

这一模式是班组内hse管理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实行过程中耍按一定的格式和标准编制“两书一表”,并建立相应的记录,然后实施。

3.“两书一表、一案一本”模式这一模式中的“两书”指hse作、ff,指导书和hse作业计划书,“一表”指hse检查表,“一案”指应急预案,“一本”指hse管理记录本,这也是企业基层组织hse管理的~种模式,是hse管理体系在企业基层的文件化表现。这~模式与“两书一表”模式不同的是,它增加和更加强调了应急预案和hse管理记录本两项内容。实施前,同样要按一定的格式和标准编制相应文件,建立相应的记录,尤其是hse营理记录本,然后实施。

4.“一书两卡一程序,hse方案及警示录”模式

这一模式也称“121”模式,其中的“一书”指岗位作业指导书,“两卡”指标准危害(隐患)分析卡和岗位安全须知卡,“一程序”指实施程序,“hse方案”指hse工作方案,与作业计划书有相似的地方,“警示录”是指将班组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及时收集、分析、反馈的一种安全教育机制。

这几种模式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班组,有相通的地方,比如岗位安全须知卡类似于“两书一表”模式中的作业指导卡。

5.标准化班组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突出现场检查和标准,力求实行班组管理标准化的一种模式。它首先要确立标准化班组建设的标准和考核制度,包括制度、现场、设备、人员等多方面,然后班组按这一标准实行,最后由企业定期组织考核,以此使班组管理实现标准化,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4篇 某某花园小区安全管理模式

某花园小区安全管理模式

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分为:开放路的管理、住宅小区的管理、商业区域的管理,采用相对区域分级管理模式

开放路为开放式管理模式:

a、**项目停车场有地下停车场、架空层停车场和露天停车场三种,整个开放路实行车辆受控、人员不受控制的管理思路,外来人员可以经过开放路,增加项目的人气。车辆进入时实行车主自动取卡刷开道闸电脑自动识别记录的管理模式,出去时交回ic卡,安全员电脑读卡收费,业主车辆进入住宅区实行自行刷卡感应开启道闸的方式,细则如下:

1.所有车辆道路出入口使用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业主车辆采用ic卡刷卡出入:临时车辆自助取卡刷卡进入,放行自动识别车牌,道闸自动控制、防砸车功能、记录车辆进出时间并自动存档、统计分析并对泊车费用进行结算、遇紧急情况向控制中心报警功能。

2.完善停车场和道路行驶设施,如在管理服务区内将行驶路线标识清楚,在出入口处设立限速、禁鸣标示,地桩、在路面设立减速坡、在弯道处增设反光镜、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立限度设施。

3.在管理服务区车辆出入口岗。禁止无明确来访目的和携带危险品的车辆进入小区车场,对住户来访车辆进行核实,并指引其指定位置停放。要求巡逻岗跟踪落实。

停车场管理措施:

1)停车场各项手续齐全、有效,保证经营的合法性;

2)制定停车场管理制度,管理员持证上岗,维护车辆停放安全;

3)针对地面及地下停车场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巡查、管理方式;

4)'**花园'实行智能停车场管理,车辆进出实行图像自动对比,同时核人、核卡。

5)车辆出入口均设置明显标识,所有车辆出入根据指示行驶

6)访客车辆进入小区,需要与业主核对以后,才能进入小区。

7)安排安全员对停车场进行巡逻管理,发现车辆异常及时知会车主。

8)严格交通、停泊管理,引导车主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

9)停车场安装闭路监控系统对停车秩序进行监视。

10)车辆出入口交通岗对进出车辆进行适当控制并详细记录;实施车辆环保管理,严格控制噪音、废气污染。

b、住宅区为封闭式管理模式,即一级管理模式:

1.对小区各栋进行封闭管理,没有明确来访对象的人员不能进入住宅区域,住户通过刷卡进入住宅区域,再以密码进入单元楼道

2.安全员设置岗位的原则是以固定岗为主,巡逻岗为辅助的原则,在住户进入大堂门的位置尽量设置人员,在一期可以实行3人管理4个栋,2个巡逻岗对4个栋进行巡逻,这样安全员可以对住户非常的熟悉,在搞好安全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与住户的接触时间,了解住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3.建立'访客过滤'制度。'**花园'公共区域白天实行开放,

各栋实行封闭控制;在21:00以后整个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外来人员进入需要有明确的拜访对象确认。

4.'**'内进行24小时安全巡逻。实行'岗位安全管理责任制'。步行、自行车两级交叉巡逻方式,增加了安全巡逻的频次,保障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增援。任何人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制止或上报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消除安全隐患。

5.据不同区域特点(水景区域、坡地区域、商业区域、混合区域),制定区域性公共秩序安全管理措施。

6.根据不同时间段特点,制定时段性公共秩序安全管理措施。

7.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8.在居住区的周界处、围墙、各建筑物接合部、采光井等部分进行检查和封闭,(现在分期开发时,将二期与一期用铁板隔开,工地从其他方向进出)设置相应的技防设施。在组团出入口设置出入口岗,负责对进出管理服务区的人员进行核实和登记,对搬运出管理服务区的物品做好检查和放行工作。从而对居住区实现封闭式的管理。

9.管理服务区内a栋设置一个、b、c栋设置一个的机动巡逻岗,负责维护小区的秩序,检查小区楼内的各项设施是否完好,盘查可疑人员,对来访人员进行跟踪和监控,制止和处理各类违章事件。

10.控制中心岗通过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内部对讲系统等技防设施对进入管理服务区的人员进行跟踪监控,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报相关岗位进行处理。

11.设置特勤巡逻班对小区人员集中区域进行便衣巡逻或对可疑人员进行跟踪。

12.封闭的小区管理系统

1)安全保障1:多层组团周边外围设置2.5米高的围墙;在外围设置巡逻检查岗,利于小区和周边隔离,消除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

2)安全防范2:周界防越红外报警系统。

3)安全防范3:闭路监控摄像镜头,进行24小时录像监控。

4)安全防范4:建议围墙加装夜间强光感应射灯、并与红外报警、监控系统实现联动,围墙上安装三角形的防爬刺,能有效阻止翻越围墙。

5)安全防范5:单元门及保安对讲系统。单元门设置密码开锁,可以及时更改密码消除安全隐患。

6)安全防范6:进户门与居家防盗报警系统。

7)安全防范7:小区安全管理员24小时在小区交叉巡逻。

8)安全防范8:各栋入口安装智能'ic卡'管理系统。

9)安全管理岗的设置和职能:

a.固定岗:主要人行出入口、停车场,a、b、c栋大堂门口。

作用:人员、交通通道控制,对重要安全部位进行定岗防范。

b.巡逻岗:分区域设置

作用:结合固定岗的设置,巡查各单元及公共区域的安全状态,保证无安全盲点。

c.交通岗:负责车辆进、出口的车辆管理(建议设置女安全员)

注:安全特勤班是针对'**花园'开放的商业街区人流量高峰期(17:00-01:00)以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支反应迅速、动作敏捷的安全管理队伍,他们可能采取集体列队、分组交叉巡逻;也可能便衣进行伏击,出奇制胜地阻止可能发生的抢劫、盗窃、打架等不法行为。

c、商业街的治安管理: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商业街及社区广场为全开放式管理模式,外来流动人员较多,且容易发生偷窃、打架、斗殴事件,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风险等级一级)。针对开放式商业街区的安全管理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力量。

1.来人员可以在开放路和商业区域自由活动,但是在夜间22:00-6:00对商业区域和开放路实行封闭管理,在商业街外围马路设立外围巡逻岗,对来往人员进行引导以及监控,维护交通秩序,处理各类违章突发事件。

2.在人员流动频次较大的时间段(周六、日,晚上19:00-22:00),组织3人的安全巡逻队对商业街区、小区外围进行安全巡逻,提高安全管理的威慑力;

3.在情况复杂和流动人员集中的高峰期季节,安排有一定侦察经验和责任心的安全管理员在商业街区进行便衣伏击。

4.在入口处设立迎宾岗,对来访客人进行引导和接待,并制止衣冠不整、携带危险品、推销、发广告人员进入商业街。

5.在商业街内设置机动巡逻岗和特勤班,负责维护商业街秩序,制止各类违章、违纪行为。

6.中心岗通过监控设施设备协助商业街的管理,并对当值人员的值勤情况进行监控。

7.商业从业人员的管理:

1)商业街经营户按照公司体系《商户管理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

2)商业从业人员必须提供身份证(或暂住证)、照片到管理处办理《临时出入证》(商业从业人员送货上门进入住宅区时,必须出示《临时出入证》,并对送货去向进行登记)。

3)商业从业人员必须到辖区派出所进行指纹压模登记。

第5篇 浅谈管理模式中对班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以能满足和适应当前工作发展的需要。水管体制改革后,随着单位性质形式的多样化,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一切,客观上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以便使安全工作适应体制改革的新形式,使安全工作保持平稳过渡,保证新体制下的安全生产,促进黄河事业的发展。

班组是全局的细胞,是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班组成员大多处于生产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机率也最高。但实际操作中一些班组安全会议质量不高,有时将安全生产会变成生产布置会,安全的内容“跑”了题,不能达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的目的。为克服班组职工安全学习的厌烦心理和走过场现象,笔者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加强领导思想重视,增强职工安全认识

在实际安全工作中,各级领导对班组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重管理,而轻视日常安全教育的倾向。班前安全教育是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为领导,一定要树立安全知识前移的思想,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每月参加一次班组的安全活动,从最基本的安全工作做起,既宣传了安全工作,又督察了安全工作,可以进一步激发职工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职工认识到参加班组安全教育不是为了应付谁,而是在安全教育中学到基本的技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最终是保护了自己,这样就形成了领导和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合力,安全工作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行动到位,才能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真正实现预防为主。

2.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创新培训体系

班组长和安全员是安全生产工作最基层的核心。提高班组安全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他们,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却常看到,部分班组长和安全员虽然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搞起班组安全教育来却有劲使不上,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只注重读报纸、学文件,不注重灵活多样,缺乏层次性、趣味性,手段单一,只注重行政手段、经济处罚,不注重疏通引导和因地制宜。安全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权威性;方法单一,只讲大道理,安全思想教育缺乏实用性。因此搞好班组安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批有能力、有干劲的安全班组长和安全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因此,一定要引导班组长、安全员充分认识,做好班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是自己的份内事,要把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全局中心工作之中,确保人员、时间、经费的落实。各级领导要坚持不懈地对班组长、安全员进行加强班组安全思想工作的再教育、再宣传,使班组长、安全员学会如何做好班组安全工作,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在班组安全教育的战线上发挥作用。对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加强怎样进行班组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从目标规划到具体工作安排,举行多种多样的安全比赛演练,从学习方式到学习内容,从教育方法到辅助的手段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强化学习教育,使班组长、安全员在拥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掌握班组安全教育的方法,对提高班组安全思想教育的质量起推动作用。

3.积极开展互动式教育和多样化学习

在日常班组安全教育时一般以班组长的理论灌输为主,往往是意义讲的多,规程谈的多,就事论事多,缺少和受教育职工的互动,班组成员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起不到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从提高安全教育的角度出发,开展互动式安全教育和多样化学习,可以起到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互动安全教育,让职工成为安全教育的主角,让职工在安全教育中畅所欲言,可以极大的提高班组安全教育活动的质量。因此,必须调整充实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改变经常的开会形式,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让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安全知识,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安全教育,并把安全责任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如安全理论学习、安全技能学习和安全技术练兵,并结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自我保护训练,查隐患、纠违章活动等。

开展多样化安全教育,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不可能一次完成,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绝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进行长期的、重复的安全教育才能见成效。但在重复安全教育中,要力求形式新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常采用一种形式的教育,从受教育者心理上就易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而没有激励性。为了使安全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采取多样化,一般可采取安全演讲会、研讨会、座谈会、知识竞赛、班前会、安全活动日、安全展览、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总之,班组安全教育,是整个班组安全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班组安全目标实现了,全局的安全基础才能牢固,才能在安全生产中显示出教育细胞的强大生命力。

第6篇 浅谈夏门煤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我公司是一座设计能力90万t的改扩建矿井。公司始终抓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取得了连续数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可喜成绩。下面我就目前形势总结一下我们的相关经验。

一、建章立制责任明确,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

1.1建章立制我们首先是建章立制,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走依法治矿之路。2023年,我们结合矿井实际组织人员制订了130个工种岗位责任制和51个安全责任制,并相应制定一通三防、机电运输等管理办法和安全奖惩办法,并逐年完善,2023年又进行了重新修订,从而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1.2安全管理目标化,依靠目标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全年的安全目标、责任追究和重点工作措施做出明确规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安全指标,坚持把安全情况作为否决指标直接与工资、单位负责人的任用挂钩,实行压力层层传递,在全矿形成了个人保班组、班组保部门、部门保全矿的责任包保体系。

1.3安全管理网络化全矿形成了横向到边!(即各职能部门对安全工作负责)、 纵向到底!(即上从矿长全面负责,下至每位职工的遵章守纪)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管理网络。

二、强化基础规范行为,培育按章办事的习惯

2.1以人为本,强化干部、职工的素质基础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职工是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先进的设备要靠人来使用,文明的施工环境要靠人来创造,严格的管理手段要靠人来执行,因此,必须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依赖于持之以恒的安全宣传培训。近年来,矿对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长抓不懈,建立了以安监处长为首的培训管理体系,矿要求全矿上下要象完成经济指标那样,将培训工作当做硬任务来完成,仅2023年副总以上领导授课就达10余场次。我们还在职工中开展了全员素质达标活动。通过强化培训,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操作技能有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发挥党群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职工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推进技术创新,完善安全装备,强化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我们始终坚持“ 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技术装备,不断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从根本上改变矿井面貌,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努力使矿井变为 “本质安全型”。自2023年初发现一氧化碳超标后,加大了一通三防的投入,2023年共计投入---万元以上,主要解决了移架喷雾、监控设施、气体分析、检测等问题,目前矿井已形成了通风系统、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防尘系统等四大一通三防系统,提高了矿井的综合抗灾能力。

2.3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坚持在标准化的前提下组织生产, 建立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组,高起点、严要求,做到年有规划,月有计划,严格考核,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2.4  推广应用先进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获取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为规避地质风险、优化开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2.5规范行为,培养干部按章指挥、员工按章作业

(1)大力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每年对全矿队以上干部至少进行一次轮训,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建立了领导干部安全诫勉和干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严格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干部值班、下井的有关规定,要求跟班干部必须参加班前会,与工人同上同下,跟班的首要任务是解决现场安全隐患,矿安监处加大监察力度,监察情况定期通报全矿。

(2)严把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执行关,提高规程措施的针对性和现场执行中的严肃性及权威性,克服干惯了、看惯了、习惯了的三惯思想,对现场不按规程措施施工的,一律作为事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狠反三违、严肃查处事故,提出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违章作业就是自杀的观点,制定了反三违、反事故斗争专项活动实施意见和事故追查处理规定,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查处的 三违人员和事故责任者从严从重处理,2023年,共查处三违人员70余人次,并按制度处分。

三、重奖重罚,注重安全激励

3.1实行安全质量挂钩工资制度把风险机制和承包机制引入安全管理,将各单位工资总额的15%与当月单位安全质量情况挂钩,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按月考核兑现,使基层单位和职工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样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把安全压力一级一级地传递到每个职工身上,经过共同努力,再把经济压力转化为安全成果,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3.2实行重奖重罚制度矿专门设立安全基金,资金来源一是每月提取各单位工资总额的2%;二是矿注入一定资金;三是上级安全奖励和各项安全罚款。安全基金全部用于安全奖励。每年矿安全一号文都对安全奖罚做出明确规定,2023年我们规定:对实现安全生产的单位每季每人奖励100元,管理干部加倍奖励;发生死亡事故不予返还提取的2%工资总额,同时按单位工资总额的2%予以处罚,发生重大非伤亡事故给予责任单位罚款2000~5000元。自2023年以来。累计罚款近10万元,安全奖励近10万元。

3.3开展各项安全竞赛活动定期评选安全生产标兵、先进生产者、先进单位并进行奖励,对避免重大事故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例如:2023年3月,我矿井下发生一氧化碳泄露事故,我们对发现和抢险及时的有功人员每人奖励---元,通过奖励,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四、强化安全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4.1强化安全监察

加强专业安监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安监人员素质,对安监员定期进行末位淘汰,要求安监人员发扬三铁精神来行使停止作业权、经济处罚权、隐患整改监督权和行政处分建议权。实行安监员分片包干责任制,重点头面实行24h不间断盯班。

4.2建立群众性安全网,充分发挥群监网员安全组织的第二道防线作用。这些群众性安全组织遍布全矿各个单位和岗位,对矿井安全生产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做到了齐抓共管。

4.3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定期对全矿各大系统进行隐患排查,经筛选后进行a、b、c隐患等级确认,按照项目、措施、人员、资金、时间 五落实的原则进行落实整改。1年来,共排查整改a级隐患8条,b级隐患56条。

4.4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每月由矿长亲自组织进行3次全矿安全大检查,配合各项专项检查,把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2年来,共组织全矿性安全大检查18次,查出并督促整改问题400余条。

4.5建立安全建议和举报投诉制度在办公楼、生产楼等地点设立了安全建议、投诉箱,号召职工积极为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举报投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将各级管理干部是否按章作为广大职工举报投诉的重点,增强了干部依法管理安全的意识。几年来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深刻领会到一个道理: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事故的原因很多,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场所的缺陷等,所有这些因素涉及诸多方面,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促进煤矿持续稳定发展。

山西煤销集团夏门煤业有限公司安监部

闫中龙2012-10-26

第7篇 宏观、综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一、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开始是用于机构工程学,意指机械、机械装置、机械结构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等;后用于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用于说明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随着概念和内涵的延伸,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把社会经济体系比作一架大机器或动物机体,用“机制”说明经济机体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和原理。因此,管理机制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应是指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体)、管理要素(客体)间相互协调和作用方式以及运行规则。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一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对此世界各国所采取的措施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属性。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方面,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发展历史的不同,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也存在一些差异。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国家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之间产生了相互的影响和渗透的趋势。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制方面,世界很多国家推行的是“三方原则”的管理体制或模式。即国家一雇主一雇员三方利益协调的原则。这一原则必然建立起国家为了社会和整体的利益,通过立法、执法、监督的手段来实现;行业代表雇主或企业的利益,通过协调、综合管理来实现;工会代表员工的利益,通过监督手段来实现的相互督促、牵制和协调、配合的机制。

二、国家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发展

在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法规,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伤亡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多年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提出了人民政府“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1950年5月,政务院批准的《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试行组织条例》和《省、市劳动局暂行组织通则》规定:各级劳动部门自建立伊始,即担负起监督、指导各产业部门和工矿企业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1956年5月,中共中央批示:劳动部门必须早日制定必要的法规制度,同时迅速将国家监督机构建立起来,对各产业部门及其所属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同年5月25日,国务院在颁布“三大规程”的决议中指出:各级劳动部门必须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

197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劳动总局会同有关部门,从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最严重的采掘工业人手,研究加强安全立法和国家监督问题。1979年5月,原国家劳动总局召开全国劳动保护座谈会,重新肯定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和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暂行条例》,宣布在各级劳动部门设立矿山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机构,同时,相应设立了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以执行安全生产国家监督制度。1983年5月,国务院批准原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督工作的报告》,指出:劳动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监督制度,加强安全监督机构的管理,充实安全监督干部的能力,监督检查生产部门和企业对各项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而全面确立安全生产国家监督制度。从1982~1995年,由四川、湖北、天津等地区带头,相继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城市通过了地方立法,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劳动局、劳动厅)是主管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机关,行使国家监督的职能,在本地区实行安全生产监督制度。同时,下级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机构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指导。1993年8月,原劳动部颁布了《劳动监督规定》,对劳动监督的内容做出了规定。1994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劳动法》,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国家监督体制。1995年6月,原劳动部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这些对于完善安全生产国家监督体制和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安全生产监督队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与经济体制的发展相适应,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也在不断地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积极性解决了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走向市场,企业形式多样化,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主体。一些经济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被逐步削弱,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与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相适应,我国采取了“国家监督、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特别强调了各个经济管理部门“管理生产必须管理安全”的思想,这一步明确了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为建立“政府、企业、工会”三方协调管理机制打下了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以政府、部门、企业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到人、重大问题有专门领导负责解决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帆制的建立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转变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向着如下模式发展:遵循“国家一企业一员工”三方需要的原则,建立“五方结构”的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即国家、政府(行业)、社会(中介)、企业(法人或雇主)、工会(员工或雇员)的“五方结构”,其管理模式为国家监督、政府(行业)监管、中介服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五方结构”的科学原则是:国家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化分层管理与全面分类管理相结合原则。这些原则在2002年正式实施的《安全生产法》中得到了基本的体现。将《安全生产法》中所明确的国家安全生产总体运行机制归纳起来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i)政府监管与指导各级政府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与协调指导的“监督运行机制”。《安全生产法》第九条明确了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即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而政府的监督管理是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各有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公安交通、煤矿监督、建筑、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专项监管相结合的体制。国家的安全生产综合部分和专项管理部门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由此,相应地表明了我国安全生产法的执法主体是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和相应的专门监管部门。

(2)企业实施与保障企业全面落实生产过程安全保障的“事故防范机制”。《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在第二章中以较大篇幅,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生产的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意义。

(3)员工权益与自律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和实现生产过程安全作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并在第三章中具体明确了员工的八项权利和三项义务。

(4)社会监督与参与工会、媒体、社区和公民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安全生产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第六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做出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第六十七条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第六十五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时,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这就规范了我国的安全生产,发动了四方的社会监督力量,即工会、新闻、公民和社区四方。

(5)中介支持与服务建立国家认证、社会咨询、第三方审核、技术服务、安全评价等功能的“中介支持与服务机制”。《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规定: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中介机构通过咨询与服务方式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和能力。

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责任是最基本的,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既是企业的归宿也是出发点。因此,企业自我管理和遵守国家法规是落实“五方结构,,的关键;强化劳动者监督意识和维护自身职业安全卫生的权利与义务是“五方结构”的基础.政府科学建规、立法,并依法客观、公正地进行监督,则是“五方结构”的保障。

第8篇 以安全管理为框架的传统班组管理模式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的基础和关键。对安全生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安全工作重点在班组、在现场,我们要从组织与技术两方面着手,从防止未遂、异常做起,从一点一滴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

1、抓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电力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坚持经常不断的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规章制度教育,可普遍采用录像等音像设备,对电力职工进行现场安全教育,例如:对变电运行人员和变电管理人员广泛进行仿真模拟培训。

2、抓好班组反习惯违章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班组,调查研究,找出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帮助班组解决问题。引导基层班组积极主动地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工作。根据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实施细则,加强反习惯性违章的考核力度。

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认真落实三项措施。要防范事故,就要认真做好班组作业危险点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和预控工作。要经常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其落实实施情况,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警戒违规。

4、坚持“三不放过”,认真开展未遂和异常分析。对班组工作中出现的未遂和异常,要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组织分析并吸取教训,制订防范措施,落实责任人,限期完成整改措施。

5、加强和落实班组的安全检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活动,根据季节特点和本单位班组的安全情况,每年进行几次安全大检查,坚持安全生产的自检、互检和抽查制度,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和具体习惯性违章给予处理。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每周安全日活动和有针对性的故障分析会,定期进行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等,除了春季或秋季季节性专项检查之外,还要结合本班组(站)实际开展每天上岗之前的职工自检、交接班检查、周末检查等,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和不安全情况,使物品的不安全因素得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得到纠正,达到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目的。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并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安全总体水平。

6、认真做好班组安全资料的记录、整理工作。通过班组建设工作,建立建全班组的各种安全资料,做到有据可查,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7、认真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班组要按岗位安全职责,分解细化实现局年度安全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实施措施。由站长与班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要通过落实岗位安全和生产责任,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得到贯彻,保障各项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9篇 矿山安全管理模式

1) 管理组织学模式。即,矿山安全组织机构要有合理的设置,安全机构职能应有科学的分工,做到安全管理体制协调高效,管理能力自组织发展、安全决策和事故预防决策的有效和高效。

2) 专业人员系统模式。即,①遵循专业人员资格保证机制:通过发展学历教育和设置安全工程师职称系列的单列,对矿山安全专业人员进出要有具体严格的任职要求;②建立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网络系统:矿山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班组),要设置全面、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网络。

3) 安全投资结构模式。即,在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要研究矿山安全投资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关系,尤其要研究矿山安全的“减损效益”(减少人员伤亡、职业病负担、事故经济损失、环境危害等)与矿山安全的增值效益(即安全的“贡献率”)之间的关系,用安全经济学理论指导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化。

4) 国家安全管理模式。即建立国家——企业——职工三方的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构建国家监察——行业协调——企业自律——工会监督的矿山安全管理体制。

第10篇 三新固本安全管理模式初探

发电企业运营具有高危险性,其高危险性伴随职工为人类奉献光热的过程始终存在。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千家万户的重中之重,也是直接关系生命、财产安全的“天字号”工程。因此,运用创新的理念和手段,建设和巩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电力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们的共同追求。在此目标之下,应着力开展安全理念、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综合创新,以理念创新夯实固本之基,以技术创新强化固本之力,以管理创新提升固本之法,通过不断创新,巩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成果,实现“三新固本”,强基长效。

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厂长孙德利深入一线了解职工对“三新固本”安全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理念创新--夯实固本之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同样需要一砖一瓦地坚实筑垒。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曹培玺在2007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安全是基础,要坚持“大安全观”,确保“四个安全”,创造性地凝炼了国有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基本职责。牢固树立大安全观,就必须以工作理念创新为前提,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在更新安全理念,理清工作思路上勤思考、多谋划,在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上花力气、下工夫。

创新安全理念首先必须树立安全生产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第一的理念。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恒久坚持。近年来,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下,许多企业的注意力往往放在提高效益上,职工对安全管理主动参与的意识比较弱。安全生产理念往往高层重视、基层轻视,“安全第一”的认知未被深入解读,未能全面覆盖到组织的各个层面,结果安全隐患屡铲仍存,安全理念常树不立。总结发电企业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强化安全理念定位,才能使职工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自觉律己律他,在严格要求自己并主动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进而达到人人是一道安全屏障,严格按程序办事,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卓越效果。在长期的安全工作中,华电能源哈三电厂培育并提炼了“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安全理念,在这一创新的安全理念的指引下,企业党、政、工、青齐抓共管,认识统一,工作同步,同奖同罚,使安全理念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得到良好的贯彻和执行。

创新安全理念还必须赋予人性化内涵。要从思想观念入手,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启迪、教育和引领职工树立新型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的内涵必须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形势任务的要求,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打动人心。在安全理念的建设中,企业还应更加注重指导性和激励性,努力创造一个优良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使职工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这也是人性化安全理念的显著标志。为切实掌握人的心理状态,哈三发电厂党政领导每年至少与三分之一以上的职工面对面谈话,摸清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求;党支部书记及时对有思想负担的职工开展家访和谈心,建立起安全生产的思想预警机制。全厂建成385个“共产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开展了“党员示范岗”、“争创机组大修先锋工程项目”活动,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还深入开展“安全警句录”、“亲人的安全寄语”、“安全伴我行”趣味接力赛等活动。一系列以教育、熏陶、关爱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既打造了人性化的安全绿色通道,使“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安全观深入职工内心,也实实在在地夯筑了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华电能源哈三发电厂“珍惜自己、关爱他人”这一人性化安全理念的提出,得益于集团公司建设“一主多元”企业文化的指导原则,也得益于公司系统兄弟单位对安全文化创新的共同实践。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中,我们了解到,与哈三电厂一样,系统各基层企业按照集团公司部署,在安全理念创新上纷纷独辟蹊径,努力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华电昌吉热电公司普及了“安全为基,效益为本,持续改进”的安全理念,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活动,在2006年末实现了安全生产2048天的安全纪录;乌江洪家渡发电厂始终坚持“设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人员素质是保障”的安全理念,创造了同等规模水电工程建设“一年三投”的奇迹,还创下了新建水电厂长周期连续安全生产新纪录。这些安全成果的取得充分表明了系统企业对集团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坚决贯彻和对“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努力追求,同时也是集团公司多元安全文化的实践创新和集中展示。华电能源哈三电厂愿和兄弟单位一道,为集团公司构筑创新的安全文化理念做出更新贡献。

“安全伴我行”趣味接力赛

技术创新--强化固本之力

近年来,电力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形成高技术与传统技术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高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突飞猛进,使传统电力系统管理发生重大变革,对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因此,为适应目前以及未来形势的发展,发电企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安”之路,以科学观念育人、以科学技术治本、以科学方法理企,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安全技术创新就是在现有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增大智力和资金投入,通过开发新技术、投入新设备以及运用先进科学的管控手段,实现最为安全、经济、快捷的生产过程,保证人、设备、系统始终处于本质安全状态。可以说,没有技术创新,安全将成为空中楼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变得乏力,安全技术创新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提升盈利能力的内在驱动力。

实现安全技术创新,就是要应用系统内外先进的技术研发成果,与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不断挖潜,自主创新,从而保持企业的安全态势和竞争优势。哈三电厂两台国产优化60万千瓦机组是民族工业大机组的尝试,正处于完善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机组设备的本质安全状态,哈三电厂不惜投入大额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和治理,先后投资1235万元对设备和系统进行逐步改造。去年以来,哈三电厂还利用三号60万千瓦机组大修的时机,先后对两台国产60万千瓦机组通流部分、凝汽器和励磁系统进行重大技术改造,使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得到显著提升,并已成为电网稳定型骨干机组和华电集团黑龙江公司的市场名牌。集团公司系统许多企业也进行了类似的创新尝试,面对服役多年,逐步老化的设备,福建安砂水电厂实行标本兼治、防控结合管好设备,近几年共投资16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的确尝到了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实惠。由此可见,在实施技术创新和自主完善的过程中,安全技术创新使企业的存量资源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现安全技术创新,就是要采用优良的安全评价方法,积极诊治隐患。要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整治的全过程,实施超前性、系统性管理。把评价活动当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深化和改进传统的安全大检查,借助于技术诊断和深入分析,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自我评估和综合诊断,挖掘出人、机、物、环境各子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掌握哪些方面安全性差或不安全因素多,特别是那些具有隐藏性的深层次隐患,并实现缺陷数量、隐患性质和危险程度的初步“量化”,再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或安全措施完善等加以落实。在国产大机组完善过程中,华电能源哈三电厂以安全性评价为契机,找到了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逐步实现了对安全隐患的超前预防和综合治理。近两年,哈三电厂在设备更新、改造的基础上,还先后投入“安措”资金50多万元,有效地消除了在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揭示的危及企业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了超前控制、减少、消灭事故。

实现安全技术创新,还应提供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达到智力资源和技术发展的“双赢”目标。智力资源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只有以强大的企业人才储备为基础,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才能成为安全生产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标助推增力。要做好创新型技术人才储备,就要把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心转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培育有利于安全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在培训环节上,以科学的培训体系为支撑,使职工的教育培训方向适应和推动安全技术创新的实际需要。去年以来,哈三电厂借助成为集团公司首批教育培训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和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并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能手和生产一线后备人才,为推动企业实现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管理创新--提升固本之法

创新安全管理,形成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网络,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现阶段,强化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在监管手段、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方法上不断推行“三个创新”,突破专项整治,确保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是创新监管手段。要通过组织安全监管人员学习培训,强化源头管理;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综合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企业党政工青都来关注、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过程;要在监管中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报告会和党课等形式,组织全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要完善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起覆盖全厂、操作性强的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使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有法可依。

二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为突出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每年开展的各项先进评比中,要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所有二级单位及每名职工,只要在安全生产方面发生未完成指标,均不能当选先进。在全年的各项奖励中,更要突出安全生产奖励优先,奖励额度也应体现优先。近年来,我们在安全管理中突出激励和约束双向促进,每年约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安全生产奖励,促进了职工自觉安全行为的养成。

三是创新监督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全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作法,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监督。要以安全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为基础,建立职责明确、相互协调、高度统一的科学体系。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过程控制方法和手段,建立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机制。近几年,华电能源哈三电厂在开展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按照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的规范,由生产技术人员认真总结经验,编制了符合企业管理特点的“两书一卡”,即《检修作业指导书》、《安全作业指导书》和《安全作业卡》,强化突出了标准化管理所要求的过程管制,进一步细化了安全策划内容、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完善了实际作业的防错、纠错机制,为实现作业过程的可控在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被动防范事故向源头管理的转变,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的转变。

通过“三新固本”安全管理模式的初步实践,华电能源哈三电厂深刻体会到,安全事关企业的兴衰成败,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职工的家庭幸福。实现安全工作的长久稳定,必须要拥有创新的动力,科学的精神和恒久的坚持。只有基础坚实,厚积薄发,长期实践,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长治久安。

第11篇 论市建筑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安全事故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业项目安全事故的现状我国拥有3500 万建筑工人,这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总体上来说,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水平并不尽如人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是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日益高涨,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的企业,应该认真地从历史的角度,从客观环境的现状分析和研究建筑的安全管理,并建立起新的安全管理的理念,并将总结出来的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应用于实际当中,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建筑行业事故的高发地区是在施工的现场,不客气地说,在现代的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都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当然,我们必须知道,存在着安全隐患并不代表我们要减少或停止建筑的工程的实施。相反,当我们知道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我们就必须对自身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各种工作环境进行查勘,认真尽可能的将存在的隐患进行消除,按照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保证维护建筑人员的安全。

1 建筑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目前,大多数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是通过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来实施的,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属不同的岗位,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被认为的隔断开来,施工进度安排、工序穿插、人员调配、物(设备)的状态管理等与安全由直接关系的要素,因为安全与施工管理岗位的不同而人为的割裂,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安全指标、安全职责挂钩较少,甚至不挂钩。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管理职位与其它人员的等同或较低,造成了安全管理指令不畅通,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及时。安全管理资源严重浪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如项目总工、专业工程师或施工员、设备管理员等,他们都具有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都具有安全管理的职责和义务,但在目前的安全管理模式下,这些安全管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因此,目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进行改进或重建。

2 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控根据安全系统论的观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四点: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物(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不良的生产环境会对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产生负面的影响;管理——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因素,因为管理对人、物和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从上述我们可以知道,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并通过这个安全管理模式的运行,可以提供给建筑工程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

3 安全管理事故模式的应用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除了要做到切切实实保证安全管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外,还应该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规的要求,让每个参与建筑的管理人员都肩负起保护员工实际利益的具体内容。

第12篇 3+3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安全管理模式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把伤亡减少到最少。

为了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煤矿企业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略,可以借鉴实施以“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塑造本质安全人;岗位无隐患、操作无事故、管理无缺陷,打造本质安全岗;安全管理市场化、安全装备现代化、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本质安全工种”为内容的“3+3”安全管理新模式,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首先要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人在安全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打造安全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想安全

包括自我提醒、自主保安、自觉遵章。教育员工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的理念,坚持自主保安权利,坚持安全举报,坚持违章人员警示制度,让员工时时心系安全。

会安全

包括懂规程、有技能、会操作。培训员工做到一看(环境是否安全)、二想(规程怎样要求)、三思(如何进行操作)、四干(确保安全才干),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管理制度。

能安全

包括创造安全环境、改善安全环境、保障安全环境。做到班前讲安全,现场排隐患,干部遵章指挥,职工遵章作业;搞好文明生产,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现场安全环境,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杜绝人、机(物)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环境。

其次要打造岗位无隐患、操作无失误、管理无缺陷的本质安全岗,具体包括下面三点。

岗位无隐患

通过超前预想、预警、预防,及时消除岗位隐患。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人着想,为自己着想,实现对安全预测的动态弥补。对预报反映的安全隐患,根据潜在危害程度,进行预警,强化思想上的安全警惕性和行为上的规范性。对井下顶板、水、火、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制定实施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落实相关措施,精心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准确排除现场安全隐患。

操作无失误

严格执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要求。从思想上强化标准化意识,学好标准和规章制度,熟练掌握标准化的规定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作中按标准要求规范安全行为;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和各项规范性标准,做到干活懂标准,操作有要求,养成自觉遵守标准作业的习惯。

管理无缺陷

要求执行认真、检查严格、管理精细。做到坚持24小时复命制,以严明的纪律、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提高执行能力;坚持各项安全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法,强化现场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在安全管理细节上做到“精”、“细”、“严”,在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精细化运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实现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还要建设管理市场化、装备现代化、教育制度化的本质安全工种,也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管理市场化

要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安全创新奖励、安全风险抵押等经济杠杆,实施安全隐患买卖交易、安全监察市场化、安全风险抵押、有偿安全建议等方式,增强安全责任,消除事故隐患,超前搞好安全。

装备现代化

通过设备更新升级、建立信息平台、建立安全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设备更新升级。

教育制度化

通过全员学习、分级培训、重点培养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安全规范操作技术、安全知识等教育培训。通过“每班一问,每周一题,每周一次家庭作业,每旬一讲座,每旬一帮教,每月一考”等多种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能力,建设“采、掘、机、运、通”五大本质安全型工种。

第13篇 浅谈以三零目标为导向特色安全管理模式的系统构建与实施

内容提要:在本质型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探索并构建符合煤炭安全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目标导向安全管理,通过构建实施突出安全统领地位的思维模式、规范的环境要素和操作管理模式、执行有效的员工行为控制模式、双向互动的民主安全管理模式、全程闭合高效预控的隐患排查工作模式,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安全 管理模式 构建

在本质型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中,探索并构建符合煤炭安全发展趋势的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目标导向安全管理,通过特色安全管理模式的系统构建与实施,为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了保障。

一、以实现“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为目标,构建突出安全统领地位的思维模式。

人的意识导向人的行为。要抓好安全首先必须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安全思维模式。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为把“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理念具体化,提出了以安全统领生产经营工作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公司特色的安全统领观,确定了“零伤害、零三违、零事故”的安全发展目标,并以此思维模式导向企业的安全管理。在宣传教育上,为使安全统领观和“三零”目标深入人心,这公司借助网络教学、3d事故案例模拟等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安全与生产、效益、和谐稳定的关系,引导员工时刻把安全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在机制建设上,构建了点班之间、工序之间、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管理机制,依托系统追问等手段,安全考核权重和责任追究考核由单位扩大到分管副总和有关职能部门,对“三违”及不规范行为的责任追究,由本人拓展到区科、点班、班组,用机制导向并保证了安全统领观的有效落实;在选人用人上,把安全管理绩效作为一项重要依据,选拔任用基层单位领导,原则上需在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受过锻炼,具有较强的安全管理能力;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坚持把安全统领思维模式落实到谋事之初和干事之前,无论是谋划工作还是制定措施,无论是现场指挥生产还是处理突发性生产问题,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确保所有施工地点和场所都在有效的控制下安全施工和操作,切实把安全统领观落实到生产组织的全过程。

二、以高标准作业模式化管理为手段,构建规范的环境要素和操作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和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实施了“高标准作业、模式化管理”,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档次。其基本涵义就是通过分专业、分部位、分工种,对现有人、机、物、环、管、技等要素进行梳理,将专业间性质相同的单位、部位、环节以及各系统中同一工种居于前列的标准和管理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操作标准、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围绕构建“人”的规范化标准体系,按照本质型安全员工的要求,对原有的员工岗位操作标准进行全面整合、提升,修订了采掘电钳工、支架工等109个工种、岗位的员工作业标准,健全完善了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围绕构建“物”的模式化管理体系,本着同一工作性质、同一专业性质、同一作业方式形成共同管理规范的原则,对综采、掘进、开拓、机电、辅助运输、通防、大巷运输、技术管理八大专业中最好的标准进行总结、提炼,构建了176种统一的工序和模式。以落实 “按规范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检查”为结合点,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档次。统一了各专业工程设计和技术规程模式,形成了与质量标准化工作双向融入、同步实施的考核机制。围绕构建信息化管理运行体系,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编制了工作面档案化管理软件,从设计施工到系统数据积累,实施专业对口交接,全部纳入微机管理,促进了井下各系统、各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效运作。

三、以准军事化职业行为流程为载体,构建执行有效的员工行为控制模式。

人是安全生产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系统的安全行为管控体系,提升员工自我管控意识和能力,是实现本质型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开滦集团钱矿公司以“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为核心,以实施准军事化管理为载体,着力提高全员的纪律观念、制度观念、执行观念、团队观念,以军人的严整风纪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构建执行有效的行为控制模式。一是构建井下全过程闭合规范的行为控制体系。以提升员工自控能力为重点,健全了班队长带队候罐和排队乘罐、排队乘车、排队打卡制度,完善了现场管理人员全过程盯岗督查制度,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以及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强化了班后评估和问题分析整改制度。通过抓落实,员工纪律观念、执行意识、团队精神不断提升;二是构建员工地面准军事化行为管理流程。出台了《厂区地面准军事化管理规定》,从井上文明用语、文明举止、文明着装、文明办公,规范上岗、规范行走、规范停车、规范行车到班前会教育等构建了系统闭合的行为规范体系,使工作秩序和员工文明行为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三是构建规范的管技人员工作管理流程。以走动无盲区、管理无漏洞、自身无违章、身边无隐患为准则,制订了《管技人员准军事化管理工作流程》,对开工前现场安全确认、班中动态巡查、班末现场交接、上井汇报等重点管理职责进行规范,提高了管技人员的纪律观念、制度观念、执行观念,通过构建有效的执行系统,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以激励员工主体作用发挥为核心,构建双向互动的民主安全管理模式。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更是安全工作的主体,为更好的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积极探索发挥员工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和手段,通过双向互动的民主安全管理模式构建,为发挥民主安全管理优势、最终实现自主管理搭建了有益平台。一是实施全员安全互保制度。组织员工成立互保安全小组,以非正式群体为单位,相互签订安全协议和互保责任书,交纳安全互保抵押金,实行月度考核奖惩,做到责任连带、利益共享,形成了全员抓安全的合力,促进了非正式组织作用的发挥;二是组织开展以“三反”和“揭摆查改”为内容的“两个活动”。专门下发“两个活动”的实施方案,分层次设计了具体活动载体。机关各线利用专业会或调度会,由分线领导牵头揭摆并反思在思想、行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基层单位利用反思日时间组织员工主动揭摆思想、行为上不符合安全统领要求的问题,同时,有针对性查找公司管理盲区或薄弱环节,通过逐级负责落实整改,解决员工操作意愿与安全管理不合拍的问题;三是实施了管理人员安全绩效民主测评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关于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发挥班组长安全把关作用的实施意见》,每月由员工代表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履职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并录入微机实施档案化考核,提升了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通过双向互动的民主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有力推动了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

五、以“三排查两确认”网络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全程闭合高效预控的隐患排查工作模式。

传统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存在着排查模式不完善、排查领域单一、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等局限性问题。为此,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隐患排查必须由物的排查为核心向人与物的综合性排查转变”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排查体系、拓展排查领域,重塑构建了以“三排查两确认”为载体的流程化管理模式,找准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影响和制约隐患排查整体效果的瓶颈问题,实现了隐患排查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是优化排查体系。将隐患排查工作同准军事化管理、手指口述等管理方法有效对接,将原来的“五级排查”优化为“三排查两确认”。即公司、专业、区科三级隐患排查、班长以上管技人员走动式现场安全确认和员工岗位过程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度,制定公司级、专业级、区科级隐患排查规范化的流程,形成了从发现隐患、制定措施、追踪督导、整改验收一系列专业负责、逐级督导、逐级落实、整体闭合的管理流程;二是拓展排查领域。由注重物的排查向人的行为和思想排查拓展。在技术隐患排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管理行为、操作行为、员工思想意识、事故超前分析等诸多方面分别构建具体排查模式、流程和实施标准,并按照不同责任主体和管理分工实施督导与考核,解决了传统的隐患排查只见物不见人等问题,实现了隐患排查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综合防治,全面提升了排查整体合力。

第14篇 建筑安全管理模式探微

国内外建筑安全管理体制与内部管理机制的各种比较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对建筑业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法制、经济、文化、组织、技术等各个方面寻求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建筑安全管理体现出较高水平。

突出法制国家宏观管理。从国家的安全管理职能及手段的角度看,一些发达国家均以法制作为主要的监管手段。以英美为例,两国都没有独立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规范建筑市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是国家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部分,政府把保证全国每个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在策略的制定上,以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发挥健康与安全法律的主体法律作用和严谨而详细的法规标准与技术条例等法规作用,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法律环境。

行业自律水平高,行业协会影响大。国外在安全管理上的另-大特色在于行业自律水平很高,行业协会影响大。德国的建筑业有8个非盈利性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职责是:拟定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工伤保险和科研教育、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对安全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可、进行事故处理。德国《劳动保护法》第7条规定:每个企业必须加入所从事业务的行业协会,并缴纳工伤保险金,亦即承包商的市场准入是通过行业协会认可的。行业协会不将企业除名,而是对安全事故频繁的企业提高工伤保险金或进行高额罚款(属行业自律行为),使得企业无力继续经营,破产后自行退出市场。

建筑工程主体安全法律责任明确。建筑业危险不仅存在于施工过程当中,而且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当中就可能埋下事故隐患。据欧共体统计分析,63%的事故(此事故不仅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包括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因为在前期项目设计策划和施工准备阶段就存在缺陷,37%的事故则发生在施工阶段。业主与承包商安全责任不明确、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施工交底不清等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依据1970年颁发的适用于美国各州和地区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第5节“责任”第1条规定:每个雇主必须为每个雇员提供没有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危险的工作和工作场所;同时遵守根据本法令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由此可见,按照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的规定,业主和总承包商都要承担相当大的安全责任风险。为避免日后的法律纠纷,业主在工程项目招标时,也会将承包商良好的安全施工记录列为取得投标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工程施工阶段,业主还积极参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在德国,1998年10月,劳动局颁布的《建筑工地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业主必须负责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采取符合《劳动保护法》规定的各项安全措施。建筑师不仅需要对工程本身质量负责,还要对涉及安全的重要施工方案负责,要同协调员一起制定包含安全措施在内的施工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业主委托协调员筹划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参与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协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事宜。

我国《建筑法》在第5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16条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几乎由建筑施工企业完全承担,建设单位(即业主) 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国施工安全普遍被认为是施工单位的事,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往往只关心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问题,因而经常出现拖欠工程进度款或迫使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漠视施工单位人员安全的情况。而一些施工单位负责人,在督促不严的情况下,存在着把减少安全投入视为节约成本的错误观念,使建筑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可见,从法律上落实建筑活动各方的安全责任,增加各方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第15篇 泰州大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 前言

泰州大桥位于长江两岸的泰州市和镇江、常州市之间,起自宁通高速、讫于沪宁高速,全长约62公里,由北接线、跨江主桥、夹江桥和南接线四部分组成,主桥工程采用了“三塔两锚”的新型悬索桥结构,核准总投资93.7亿元,建设工期5年半。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保障大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义务得以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安全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制定招标准入条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使得工程建设劳动作业环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年来,桥梁安全事故频发,如广东九江大桥撞塌、湖南堤溪沱江塌桥等事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群死群伤现象,这无疑给泰州大桥的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自2007年12月正式开工以后,泰州大桥建设单位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在安全管理模式上进行一系列的实践和创新。

2 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泰州大桥安全管理的难点分析

2.1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广泛调研国内外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大型工程项目在建设安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

(1)各参建单位亟须纳入系统化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包括建设、勘察、设计单位,以及众多的施工、监理等单位,施工组织及管理比较复杂。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参建单位虽然都有一套自身内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不明晰、信息沟通程序不明确、管理控制程序不确定,不能够为建设项目提供高效、通畅的管理,不利于加强对对工程建设项目总体的安全监督管理。

(2)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力度不足。一是管理力量显得不足:较多建设单位设未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仅配备一两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尽管现场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二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尽管制定了种类比较齐全的各项管理制度,但多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传达和落实;三是管理手段欠丰富:多以对工地不定期巡查作为主要手段,安全工作主要交给施工和监理单位去完成,未能实现对从业单位强有力的监督和指导。

(3)安全生产考核评价需进一步完善

工程建设项目参建单位众多,各参建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考核指标体系。但是,在以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首先在主管部门监管层面,对建设单位及下属各从业单位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监管工作缺乏有效的抓手;其次在建设单位管理层面上,考核指标多为定性考核,主观因素太多,难以客观评价各参建单位的安全工作情况,也没有在操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最后在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层面,各单位都有一套自己的考核指标体系,但形式多样,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和比较各单位的管理水平。

(4)安全生产费用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费用是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保障。虽然《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提出了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但由于过于宏观,且缺乏具体的计量范围和内容,使得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成为工程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使用不合理,如生产设备费用在安全费用中列支;二是账目不清楚,存在未设立专项帐户管理、相关的发票凭证不全、使用金额和票据金额不一致等情况;三是监管不到位,基本上由施工单位自行统计,总监办、建设单位没有进行有效的核算和监督。

2.2泰州大桥安全管理的难点分析

泰州大桥作为正在建设中的特大桥梁工程,施工组织及管理非常复杂,且施工过程中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这些都给全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1)参建单位及人员众多,组织管理非常复杂

全线划分为11个监理标段,38个主体工程施工标段和2个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标段,参建人员目前已有数千人,施工组织及管理非常复杂。

(2)工程建设气候条件较差,地质水文条件要求高

建设现场易遇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地质、水文条件对工程要求也比较高,水上施工易受水流、潮汐、大风、河床冲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施工过程中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主桥采用世界第一的2*1080特大跨径三塔两跨悬索桥;中塔采用世界高度第一的纵向人字型钢塔,塔高192米,总重13000吨;中塔采用世界上入土最深的水中沉井基础,下沉至标高-70米的深度。这些都给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4)高处、水上作业多,历时长

南、北锚碇分别采用高41m、57m高的沉井,南、北塔塔顶高程180m,中塔采用76m高沉井基础、192米高钢塔结构,这些施工都属于特高处作业,而且整个作业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历时较长。

(5)施工机械众多,水上交通运输繁忙

全桥从基础工程到上部结构安装,都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使用了大量危险性较大的起重机械。悬索桥中塔的作业平面搭在水上,施工人员、材料和机具的运送都要依靠船舶,极易发生事故,而且作业平台需警惕受到船舶的撞击。

第16篇 潞安矿区矿井运输安全管理模式

矿井运输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在煤矿生产死亡事故中,矿井运输死亡事故仅次于顶板事故而居第二位。综合分析行业发生的矿井运输死亡事故,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业人员自伤;另一类是非作业人员受到意外伤害。但无论是受到自伤还是意外伤害,均是运输作业环节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和环境安全保护设施有缺陷造成的。根除这两个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根除运输死亡事故的有效途径。1986年以来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按照这个思路抓运输安全,建立了矿井运输安全管理、保护及考核三大模式,促进企业矿井运输安全形势不断趋于好转,首先于1986年到1992年连续5a取得了全公司无运输直接责任死亡事故的好成绩,后又从1996年起连续9a全公司消灭了轨道运输死亡事故。

1矿井运输安全管理技术模式

该公司根据对运输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在防止矿井运输事故的发生方面主要从大巷、采区运输安全防范两个方面抓起,并形成了以下两个安全防护技术模式。

1.1大巷运输安全防护技术模式

(1)防止机车司机不经意间探身车体外造成意外伤害的安全防护技术。1995年3月5日,该公司王庄矿发生了一起机车司机探身车外,被临线驶来的机车碰伤致死的事故,该事故直接违反了《煤矿安全规程》关于“机车运行中,严禁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的规定。为了严格执行“规程”要求,保证驾驶室乘员安全,该矿在电机车门上设计安装了一个闭锁开关机构,用车门开闭触发脉冲调速装置电路断开与闭合,达到了车门不关不能开车的目的,有效地保障了司机的人身安全。

(2)大巷电机车人车行车预报警告的安全防护技术。该公司大巷运送人员大多采用电机车运送,现场往往存在一些行车安全隐患,例如车未停稳就有人摘开防护链上下车。为了在职工上、下车前及时提示其注意安全,该公司设计了一种既能向乘员提示人车到达的站点,又能提醒乘员上、下车注意安全的报警装置,而且扩展了行车和弯道报警功能,做到了一机多用,对提高人车乘车安全水平和保证机车安全运行都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为消灭大巷行车事故创造了条件。

1.2采区运输安全防护技术模式

(1)防止小绞车司机作业时不受意外事故伤害的安全防护技术。小绞车是煤矿常用的轨道运输动力机械,该公司采区运输中尚存在无极绳和小绞车接力运输。小绞车出厂时本身的安全防护装置为挡绳板,该挡绳板上部呈自由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紧固螺栓松脱、挡绳板变形等情况,使挡绳板不能稳固地保持对滚筒原有的围包角且强度降低,一旦发生断绳或起圈事故,挡绳板将失去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1993年以来,该公司在小绞车滚筒外两侧,各将一个倒u字形角铁框架固定在绞车基座螺栓上,用一根长度适当的扁铁板或角铁,将两侧的u字形角铁框架与挡绳板紧固在一起,使挡绳板既稳固不变形又保持对滚筒有一定的围包角。因为发生断绳起圈事故时,挡绳板成了断绳绳头和所起绳套由滚筒下方经沿护绳板向上滑行的轨道,可有效地防治断绳、起圈时发生伤害操作人员事故。

(2)避免非作业人员误入牵引作业区间造成意外伤害的安全防护技术。绞车运输时为保证作业安全,信号系统要求必须独立,即一部绞车一个信号系统,而采区运输作业常为多部绞车接力运输,一部绞车作业时其作业“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整个牵引区间。为使牵引区间一部绞车作业,整个区间均能发出“行车信息”,向可能闯入牵引区间的非作业人员发出预告警示,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1994年该公司对小绞车控制开关进行了改造,研制应用了绞车运输信号警示系统。当牵引区间任一部绞车启动时,警示系统红灯得电后发亮,可向非作业人员及时发出区间行车警告信号。

2矿井运输安全保护技术模式

为防治轨道跑车一跑到底并对非作业人员造成意外伤害,以及跑车与车挡碰撞产生火花引发瓦斯、煤尘事故,建立了矿井运输安全保护技术模式。

2.1防止意外跑车一跑到底冲出牵引区间的安全保护技术

小绞车接力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意外跑车(如断绳跑车),可能会一跑到底,冲入工作面端头、掘进头或非作业线路内,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该公司采取了以下安全保护技术:①在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以外至工作面轨道巷轨道线路轨端,保持50m左右(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的无轨区;②在轨道运输巷线路最后一道阻车器(正常停车阻车器)下方距轨端3m左右处,增设一道轨端阻车器,以增强最后一道阻车器的阻车作用;③在轨道运输巷各支线上设置防错码阻车器,牵引作业时只开通牵引作业线路,不通行线路的防错码阻车器处于封闭状态。

2.2防治跑车与挡车器碰撞产生火花引燃瓦斯煤尘的安全保护技术

随着高产高效矿井的深入发展和放顶煤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低瓦斯矿井中也出现了高瓦斯区域,使瓦斯或瓦斯煤尘爆炸的危险范围趋于扩大化,煤矿又出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新的安全技术问题。从轨道运输专业看,跑车与跑车防护装置车挡碰撞火花是引燃瓦斯煤尘的因素之一。随着矿井中高瓦斯区域的出现和放顶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的增大,该公司于1993年就作出规定,凡回风巷和高瓦斯区域轨道线路中设置的跑车防护装置,其车挡必须采取非金属化的措施:①双轨卡轨式挡车器车挡的非金属化,是在左右两个卡轨式挡车器的挡车面的前方,垂直轨道中心线放置一根优质松木轨枕即可;②门式挡车栏横挡挡车面的非金属化,一是用旧胶带将横挡包起来(胶带的接口应置于车挡的背面),二是用沉头螺栓将旧胶带或尼龙块固定在横挡的挡车面即可。

这样发生跑车时,跑车就直接与车挡前的非金属材料发生碰撞,消除了与横挡的金属部位直接碰撞产生火花的条件,可有效避免产生火花引燃引爆瓦斯、煤尘。

2.3根除井下巷道行车对行人安全威胁,保障井下行人安全的安全保护技术

井下所发生的运输事故,相当一部分是违反了“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不作业”的规定而造成的。在不断吸取公司内外轨道运输事故教训的同时,该公司为将行人与行车真正分开,彻底根除意外发生的跑车对非作业人员的伤害,采取了对采区轨道巷进行封闭式管理的措施。因轨道巷只进行运输作业,非作业人员走专用人行巷和皮带巷,使轨道运输真正彻底做到了行车和行人分离,非作业人员井下行走安全真正有了保障。

3矿井运输专业安全考核模式

矿井运输安全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季度安全检查考核是各专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评价和总结,安全检查考核方式只有有利于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扎实推进才是正确的、有益的。多年来该公司矿井运输专业的检查考核方式,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并形成了以下专业考核模式。

随着矿井运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该公司在完善矿井运输管理法规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轨道运输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矿井运输工作现场直接安全职责,主要决定于矿运输科对全矿轨道运输工作的技术管理水平,运输队和非运输队(采、掘、开等队组)安全运输工作水平及井下现场运输安全监察水平四个方面的特点,对矿井运输专业安全考核进行了创新,将单一的对矿井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考核,改为“四、二、二”考核制。具体说来,就是由公司运输主管部门对矿运输科和各运输队的矿井轨道运输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公司季度大检查运输专业静态考核结果;由公司安全监察部门对矿非运输队的轨道运输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水平及运输安全监察组的轨道运输作业现场运输安全监察工作水平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公司季度大检查运输专业动态考核结果。由于考核的针对性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成效评述

十几年来,潞安矿业集团在治理矿井运输安全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分析运输事故机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运输安全管理,建立了矿井运输安全管理、保护、考核三大模式,取得了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并创造了1996年以来连续9a实现安全无运输死亡事故的突出成绩。当前全行业矿井运输安全形势仍相当严峻,据《煤矿安全》2002年第12期报道,有的企业近年来矿井运输死亡人数占矿井死亡人数的比率甚至高达26%~66%,由此可见潞安矿业集团公司连续9a企业整体消灭矿井运输死亡事故是非常不易的,也证明该公司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可供借鉴的。

《0457安全管理模式介绍【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