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安全生产责任制:电气管理员
电气管理员是本岗位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职责如下:
一、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1.熟知并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遵守规程、措施、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3.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三、参加安全生产学习培训,持证上岗
4.参加岗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5.参加单位组织的周安全学习例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四、落实现场安全确认,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爱护安全生产设备、设施。
7.杜绝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8.正规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参加矿组织的健康检查。
9.作业前必须对各项安全生产准备工作进行安全确认。
10.负责对承包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完好、电缆吊挂、小型电器上板等情况进行动态循环检查,及时下发安全隐患联系单,限期整改。
11.负责定期(每月一次)绘制承包范围内的供电系统图,并标注所有电缆型号、长度,小型电器编号,设备型号和开关整定值。并报单位技术员审核。
12.负责每月对承包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进行远点漏电试验,并及时填写试验记录。
13.负责参加对承包范围内的所有电气设备的移交,并将移交情况报单位技术员存档。
14.负责对承包范围内的电气拆、搭火的电气设备进行现场认定验收,并办理验收申请单。内容包括:防暴性能、接线工艺、设备完好、设备上架、电缆吊挂、接地保护、整定值调整、责任牌标志牌更新等内容,一项不合格,不得送电运行,准备不充分不得施工停电作业。
15.参加矿组织的各项机电专项检查,并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下发安全隐患联系单,与有关单位联系,限期整改,做到闭合管理。
五、参加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6.参加矿组织实施的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
17.参加职工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熟悉工作场所避灾路线。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8.发生事故和灾害时,及时如实报告。
第2篇 暂设电气设备、线路安全管理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市政施工暂设电气工程安全用电管理规定<试行>;》的规定。
二、配电变压器应按照《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册》进行正式安装。柱上变台宜装设围栏,室外地上变台必须设围栏,并应在明显部位悬挂“高压危险”警告牌。
三、变、配电室内应备有安全用具,不得存放其它杂物。室外变台应设总配电箱,配电箱应具有良好的防雨性能。
四、移动式电气设备和器具的临时配电线路均不得沿地面明敷设。架空线路(400v以下)室内拉接高度在2.5米以上,室外拉接高度在3.5米以上并采用橡胶护套绝缘软线。
五、凡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有妥善的防雨措施;凡被雨淋、水淹的电气设备必须经干燥处理摇测绝缘合格后方可再行使用。
六、配电箱应牢固、完整、严密,箱门上应喷涂红色“电”字或“ ”红色标志。落地式配电箱的设置地点应平整、防止碰撞、物体打击、水淹及土埋。在繁华地段施工时,不宜采用落地式配电箱。
七、临时电源安装使用应提前办理申请手续,明确安装使用设备、地点、时间及安装、检查、拆除负责人。
八、暂时停用的线路应及时切断电源。使用完毕后的配电线路应随即拆除。
九、临时电源在超过申请期限不能拆除时应补办手续,在原申请上顺延,但最长不得累计超过三个月。使用超过三个月的电源应视同正式用电安装。
第3篇 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是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完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是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保障之一,对避免和减少煤矿井下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作好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作好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保障电气设备正常、可靠运行;二是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发生。电气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从选型、采购、入库检验、安装调试、使用、检修、事故调查、处理等生产全过程。该系统由“软件”和“硬件”及“人”三部分组成。“软件”是指《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法规,各类设备管理,安全用电检修等规章制度。“硬件”是指:①能对电气设备入矿进行安全、性能等综合检验的仪器、仪表;②安装、维修电气装备时使用的各类保安工具;③为避免事故而设置的各类保护器具。“人”是系统工程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系统中的“软件”和“硬件”都要靠人来掌握和使用,一般情况下,人为因素是安全管理系统失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为了加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1 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
触电包括与正常带电部分接触触电,与漏电部分接触触电(这些漏电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带电的)和没有直接与电气设备接触触电等。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器官损坏,导致残废或死亡。电伤指电弧对人体表面造成烧伤。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在电气设备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用电。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
(1)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如采取栅栏门隔离、设置闭锁机构等;
(2)设置保护接地;
(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
(5)维修时使用保安工具。
1.2 避免发生电网漏电故障
漏电可分为集中性漏电和分散性漏电两种。前者指电网某一处发生漏电;后者指某条线路的整体绝缘水平降到安全值以下。漏电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引起火灾等重大事故,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预防措施主要有:
(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于水,防止挤、刺而使电缆损坏;
(2)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
(3)不增加额外部件;
(4)设置保护接地;
(5)对于电网的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6)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3 避免电网过流故障
所谓的过流是指电气设备的实际电流大于额定的电流值。过流会使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降低使用寿命,造成电气设备烧毁,引发电气火灾,引爆瓦斯、煤尘。
预防措施主要依靠日常检修和巡回检查。
1.4 避免电气设备失爆
在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中,由于电火花等电气设备失爆引起的瓦斯和煤尘事故占有较大比例。为了满足煤矿井下需要,国家制定了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各种类型防爆设备的防爆措施不同,必须依据国家标准gb3836执行,保证各类防爆措施有效。
1.5 避免矿井监控系统失控
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环境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有关气体(ch4,co2,o2,sh2等)浓度、风速、负压、湿度、温度等数据及风门、风窗主要设备开停状态,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及风 - 电闭锁控制等。
安全监控系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也是机电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2 当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各矿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受资金、人才的影响较大,目前尚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表现在:
2.1 硬件方面
(1)由于受资金影响,购买了一些价底质差的电气设备,如电缆、矿用隔爆开关等,给煤矿安全留下了巨大隐患;
(2)没有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无法对购进设备进行必要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检测;
(3)维修、检修用配件、工具不足;
(4)运行中的大型设备及电网供电采用的保护装置不完善;
(5)己安装使用的监控系统多数处于带病运行,或不能正常运行状态。
2.2 软件方面
各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章,但实施力度不够。同时,普遍存在着领导干部重视瓦斯、煤尘、水灾等重大事故,对机电事故重视不够的现象。因此,具体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对各类制度、措施的实施大打折扣,留下了许多重大隐患。
2.3 人员方面
(1)人员素质差、知识、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
(2)日常工作中对需严格执行的规章、措施,执行力度不够。
3 对策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好机电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对人、财、物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建立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并使之正常运转起来。
(1)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类设备台帐、卡片、采购标准、出入库管理、安装调试、维修、检修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从制度抓起,从基础管理抓起。
(2)认真做好电气设备的采购、检测、安装调试、检修、维修等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制定岗位责任制,全面提高机电安全各类人员的整体文化、技术素质和工作水平。
(3)合理配置必要的检测仪器、仪表,检修、维修工具和备件,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建立电气设备采购制度和标准,并附以必要的检测,确保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
(5)重视和加强日常巡检、维修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重大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使用人员要单独组织,要求配备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同时要注意厂家的售后服务、软件升级等问题。
(7)组建专门的机电安全监察队伍,其工作职责是监督、检查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失控、失效。
(8)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第4篇 企业安全管理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
说明
1)
电气系统都有漏电、触电的可能。因此,对操作者进行防触电保护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必须有效、可靠,并贯穿于电气系统的各个环节。其次要严格遵守电气操作规程以及检修作业的监护制度等。
2) 一旦发生触电,必须迅速切断电源,及时而正确地施行人工抢救。
1. 设备检查
1.1 变配电所的设置,建筑结构及有关设施:
1.1.1 变配电所应避免设置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空气污染或有剧烈震动的场所;
1.1.2 变配电所一般采用砖结构建筑、水泥地面。地面应高出周围地面150~300mm,以防积水;
1.1.3 变配电所室门应向外开,并采用轻型铁门或包有铁皮的木门;
1.1.4 与变配电所相通的电缆沟、电缆隧道等处有防止雨水、地下水渗入和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并用非可燃性材料作为电缆沟的盖板;
1.1.5
户外变电所的变压器周围,其固定栅栏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7m。变压器底部与地面之间应有大于或等于0.3m的距离。若装有两台变压器时,两者净距需大于或等于1.5m;
1.1.6
高压配电装置可单独设置,当高压开关柜少于4台时,可将高低压配电装置布置于同一室。若单列布置,两者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m;
1.1.7 变压器室应通风良好,通风口用水泥或金属百叶窗,且内侧加装网孔小于或等于10mm的金属网,保证任何季节安全运行;
1.1.8 变压器室的门应上锁,并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及安全色标;
1.1.9 户内配电装置最小通道宽度,单排列的操作通道为1.5m,维修通道为0.8m;双排列的操作通道为2m,维修通道为1m;
1.1.10 变配电设备遮栏高度应不低于1.7m。
1.2 电气设备:
1.2.1 变压器
1.2.1.1 变压器外壳无渗、漏油,并和铁芯同时可靠接地。
1.2.1.2 当发现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运行:
1) 音响不均匀或有爆炸声等异常情况;
2) 油面低于油面计的下限,并继续漏油下降时;
3) 防爆管或油枕喷油时;
4) 正常条件下温度过高,并不断上升时;
5) 油色过深,油内出现炭质;
6) 套管有放电现象或严重裂纹。
1.2.2 油开关和隔离开关
1.2.2.1 油开关的油位应在上限与下限之间;油色正常、无渗漏;排气管应完好无损;
1.2.2.2 油开关操作灵活,准确可靠、合闸机械指示正确;
1.2.2.3 故障跳闸后的油开关,应检查套管有无断裂、引线有无烧伤、油箱有无变形;
1.2.2.4
油开关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有可靠的联锁装置,并保证合闸时只有先合隔离开关才能合上油开关;拉闸时先拉开油开关,才能拉开隔离开关;
1.2.2.5 隔离开关的瓷瓶和连接拉杆应无裂纹、无放电痕迹、销子无脱落。
1.2.3 负荷开关和跌落保险
1.2.3.1 负荷开关只能用来切断和接通正常线路,其消弧装置应完好。合闸时,触头应动作一致,各相前后相差不应超过3mm;
1.2.3.2 负荷开关操作机构应灵活可靠;
1.2.3.3 跌落式熔断器断开后,其带电部分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在室外应大于或等于4.5m,室内应大于或等于3m;
1.2.3.4 跌落式熔断器应倾斜安装,与垂直线保持15°~30°夹角;
1.2.3.5 有爆炸、火灾危险及剧烈震动的场所,不能使用跌落保险;
1.2.3.6 所有开关的各部件应完整无损,操作机构安全可靠,并有额定电压、电流值和分合位置的标志。
1.2.4 互感器
1.2.4.1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二次侧可用自动开关),一次侧开关断开后,其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
1.2.4.2
电压互感器如内部有噪声、放电声、烟味或臭味等异常情况时,应停电处理,不得用隔离开关断开故障回路,应切断上一级油开关;
1.2.4.3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为2.5mm 2,无中间接头号,连接可靠,且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1.2.5 电力电容器
1.2.5.1 电容器不得装在高温、多尘、潮湿及有易爆易燃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1.2.5.2 当电容器外壳严重漏油、鼓肚、瓷套管严重放电、闪络响声或严重过热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1.2.5.3 电容器室应有温度指标,室温不得超过40℃,否则应装机械通风。电容器外壳温度不超过60℃;
1.2.5.4 运行中的电容器组,三相电流应保持平衡,相间不平衡电流不应大于5%;
1.2.5.5 电容器组应有欠压保护,当母线电压低到宣传员定值的60%左右时,能从电网中自动切除;
1.2.5.6
户外落地安装的电容器下层电容器低部距地面应大于或等于0.4m,地面应有防潮措施四周应设网孔不大于20×20mm网状遮栏,高度大于或等于1.7m。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进风窗应装网孔不大于10×10mm的钢网;
1.2.5.7 电容器应有可靠的短路保持装置和超负荷装置;
1.2.5.8 电容组应装放电回路。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停止运行后,至少放电3min方可再次合闸。
1.2.6 电缆
1.2.6.1 电缆对地面和建筑物的最小允许距离:
1) 直埋电缆的埋置深度(由地面至电缆外皮);1~35kv为0.7m;
2) 电缆外皮于建筑物的地下基础为0.6m。
1.2.6.2 电缆相互接近时的最小净距:
1) 10kv以下电缆之间为0.1m,10~35kv之间应不小于0.25m;
2) 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包括通信电缆相互间为0.5m。
12.6.3 电缆与地下管道间接近和交叉的最小允许距离;
第5篇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加强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管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二.施工现场必须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和责任制度,由动力设备科负责电气安全管理,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电气安全。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电工在动力设备科的指导下,负责管辖范围内的电气安全。
三.技术部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有专项电气安全设计,包括输电线路的走向,固定配电装置的设置点及其配电容量,大型电气设计、集中用电设备的平面布置,有针对性的电缺陷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
四.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有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1.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取绝缘,屏护以及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
2.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额定安全载流量。
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4.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
5.在十分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体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宜使用安全电压(12v)。
6.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
无有效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不准使用。
五.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完毕后,由动力设备科会同安全科、工程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六.必须经常对现场的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电气绝缘、接地接零电阻、漏电保护器等开关是否完好,必须指定专人定期测试。台汛季节要强化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编制电气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限期解决。
七.必须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对电气专业人员和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技术教育和电气安全常识教育,新工人的三级教育中必须有一课时以上的电气安全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懂得触电急救知识,未经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的电工和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不准从事电气安装、修理和电气设备的操作工作。
八.施工必须建立和健全如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1.各类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电气安全值班负责制和交接班制;
3.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检查、维修、保养制度;
4.电气事故的处理规程。
为了保证上述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健全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惩规定。
九.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气安全规程的指令,有权制止违反用电不安全的行为。
十.发生电气工伤、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等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处,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十一.本规定未涉及部分,均按国家有关电气安全规程执行。
第二章.变配电设备
十二.现场临时变电所及高低压线路装置均应严格按《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册》进行安装,经验收合格后,方准通电使用。
十三.现场临时用电所的选址要适当:变压器应安装在高于地面0.5米的基础上,周围设高度不低于3.5米的围墙壁;1000千伏安以下变压器间其净面积不少于3米×3米,四周有效操作距离不小于0.8米,变电所外墙应张挂安全色标示警。
十四.低压配电室应紧靠高压变压器间,其净面积不小于3米×3米,地坪应高出高压变压器间50毫米,屋面为阻燃防渗漏,配电板下沿距地1米,板前应设置绝缘胶垫式木质绝缘台。
十五.变配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及预防性试编应按规程规定的周期和要求进行,雷雨季节应严格进行全面检查。
十六.严格按规程要求做好防雨雪、防汛、防火和防小动物的工作,保证变配电室有好的通风条件;保持室内外整洁以及出入通道的畅通。
十七.严格执行有关停送电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
十八.配电变压器与施工现场的沟槽,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第三章.输配电线路
十九.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的安装架设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册》进行,做到规范化、条理化,严禁乱拖乱拉。
二十.架空线电杆的材质、直径、间距及埋深,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二十一.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导线;输电干线、分支线及设备电源线的绝缘应符合规程要求;不准成束架设,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支架上。
二十二.架空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6平方毫米,铝导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平方毫米。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应分开。
二十三.施工现场的架空线路与施工建筑物,大型起重设备必须保持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架空线路与地面、道路必须保持规程规定的高度。
二十四.固定设备的配电线路均不得沿地面明敷,埋地敷设必须穿管,埋置深度不小于0.6米,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管口应密封。
二十五.起重机械不得在高压线下方作业,在其一侧工作时,起重臂、钢丝绳和吊物与高压线必须保持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
二十六.使用坚韧橡皮电缆,应按用电设备合理敷设,不准在地面路面乱拖乱拉,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拖线箱电源线长度不大于30米,移动电具引线长度不大于5米。
二十七.移动电具必须使用有接地(零)芯线的坚韧橡胶软线作电源线,绝缘良好,不得有接头。
二十八.施工现场的临时线的架设,必须经动力设备科批准,并签注使用期限,期满后必须立即拆除;临时线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安装、维修和拆除。
二十九.如需用多路电源,应从分配电箱合理配电。
三十.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及雷雨天气,应立即组织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四章.配电箱
三十一.从现场总配电装置至各用电设备,必须通过三级配电装置,各级配电装置的容量应与实际负载匹配,其结构形式、盘面布置和系统接线要做到规范化;
1.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
2.配电与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带电体外露;
3.总开关及各分路开关上端设熔断器;
4.金属电箱外壳设接地保护;设接地排与接零排;
5.每个回路设漏电开关;
6.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单独设置单相三眼不等距安全插座,上设漏电开关;
7.门锁齐全,有防雨措施。
三十二.i型电源配电箱(下杆电箱),作为总变电装置后的第二级配电装置,应靠近用电相对集中处。
三十三.ii型电源配电箱(分电箱),作为第三级配电装置,可直接向负载供电,应做到一机一闸,开关应采用与用电设备相匹配的漏电开关。
三十四.iii型电源配电箱,作为搅拌机、卷扬机等专用设备使用的第四级配电装置,应设在设备附近;箱内可设由漏电开关控制的备用插座,供维修时另接设备用。
三十五.拖线箱作为移动式配电装置,必须有可靠的防雨措施和接地保护;开关或分路熔断器必须与用设备匹配;同一箱内不得用单相三眼和三相四眼不同电压的插座。
三十六.各类插座、插头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保持完好;单相电源的设备,必须使用单相三眼插座,插座上方应有单独分路熔丝保护;插座的接地线不准串联。
三十七.电力容量在3千瓦以下的电源总开关可以采用瓷底胶木闸刀开关。用刀闸直接控制操作用电设备时,应在刀闸出线侧加装瓷插入式熔断器作保护,并用熔丝将刀闸内熔丝部分直连。刀闸的静触头应接电源线,动触头按负载,严禁倒送电。
三十八.各种熔断器的熔体必须严格按规定合理选用,各级熔体应相互匹配。熔体应采用合格的铝合金熔丝,严禁用多股熔丝代替一根较大的熔丝。
三十九.各级配电箱应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检查维修和清洁工作。箱内应保持整洁,不准存放任何东西,箱周围应保持通道的畅通。
四十.施工现场的固定露天电箱、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置,其底边距地高度不小于0.6米。
第五章.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四十一.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和电气设备连接的金属构架等,必须采取有效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四十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接零。接零保护装置应严格按规定规范进行安装。配电箱及起重机轨道也应有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
四十三.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准将一部分电气设备接地而将另一部分电气设备接零。
四十四.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应以并联方式与零干线连接。零线的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一半。零线上不准装设开关和熔断器,单相电气设备必须设置单独的保护零线,不得利用设备自身的工作零线兼做接零保护。
四十五.塔吊的接地极必须设一组,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四十六.金属脚手架、塔吊和人货两用梯,应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和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
第六章.电气设备
四十七.各类施工机械的电气装置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按规程要求定期检查,确保运行正常。
四十八.未经动力部门检查合格的电气设备,不准安装和使用。
四十九.低压电气设备和器材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欧;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水淋受潮的设备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十.电动机应装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应根据需要装设相应的失压保护装置。每台电机应有单独的操作开关。
五十一.移动机具如空压机、电焊机、平刨、圆锯等应装随机控制的交流接触器或铁壳开关。
五十二.施工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gb787-83、gb-3883、1-2-83的要求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施工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选用ii类工具,必须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电流不大于0.1秒的漏电开关的保护。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宜采用iii类工具;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和管道内工作,必须使用iii类工具。
五十三.电焊机的外壳应完好,其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其一次侧电源应用橡套电缆线,长度不得超过5米。
五十四.施工现场临时照明线必须由指定的现场电工按有关规定安装、限期拆除。严禁其他人擅自接装。
五十五.现场的照明一律采用软质橡皮三芯电缆线并有漏电开关保护。
五十六.移动式碘钨灯的金属支架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和漏电开关保护;灯具距地不低于2.5米。
五十七.施工现场的照明电压必须执行如下规定:
一般施工现场:220v, 工作手灯:36v
危险场所:36v, 无触电保护措施的移动式照明:36v
顶管管内作业:36v, 工作面窄场所:12v
特别潮湿场所:12v, 金属容器内:12v。
第6篇 电气焊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电气焊作业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好自身的劳动保护措施及防尘、防毒等工作。
2、在电气焊作业前,必须检查电焊机电源线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严禁地线和电焊把子线虚接,电源线配电箱内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严禁直接接在闸刀上端和空气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器上。
3、在电焊作业时,严禁靠近有油和易燃易爆物品附近,高空作业时应注意检查下方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以免发生火灾及其它事故的发生。
4、电焊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岗,未穿绝缘鞋和未配带其它防护用品作业。
5、作业完毕后,应将焊好的工件摆放整齐,不得靠近易燃物品,并将电焊机和排气扇等相关设备随机停电,严禁带电状态。
第7篇 电气车间大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一. 大修前车间要求各工段、班组严格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网络。每个检修项目负责人为该项目的安全负责人。
二. 较大的或特殊的检修项目必须制定完善的《检修方案》及《应急预案》。
三. 各工段在检修前,要对所有的工具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安全可靠,所有参检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四. 楼层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立安全网,并确保底部的安全可靠;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固定在可靠处。
五. 在坑、沟内作业时注意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和防护。
六.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结束时双方应到现场共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结束工作票。工艺车间要求停、送电时必须办理工作票。
七. 所有设备的检修都必须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并遵循停电、验电、挂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四步安全措施,并在检修负责人指挥下进行。要做好抓好接地线管理工作,挂多少应收回多少,并记录挂接地线的位置及收回的数量。
八. 强化送电前的安全检查工作,确认无问题后方可送电,并作好记录。
九. 对于停电和不停电的设备区要有明显的标志,必要时可设遮栏。
十. 对于已断开的刀闸及开关要悬挂“禁止合闸”标示牌。对于运行部分应设遮栏,挂“设备在运行” 标示牌。
十一. 做好连片管理工作,停下每个回路将连片拆下,做好记录。送电时应先测量,确认无电方可投入。
十二. 带电作业部分,应提前向车间申请,经批准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才能作业。
十三. 所有检修作业必须由二人以上人员进行,必须有一人做安全监护人。
十四. 接用临时电源时,必须使用橡胶电缆线,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线代替。过道、交叉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十五. 加强临时用电管理,大修过程中,两个单位共用一个电源时,当其中一个单位因工作需要临时停、送电时,值班人员必须弄清另一用电单位情况后方可停、送电,否则严禁停、送电,以免发生意外。
十六. 大修期间应加强联系工作,因工作需要临时变动检修设备、检修时间、检修人员均应通知车间、工段长、安全员、值班员,以免情况变化调度不明,发生意外事故。
十七. 检修完毕,必须清点工具,以免发生遗漏。
十八. 所有的倒闸操作,必须执行操作票制度。大型倒闸操作,应听从车间统一调度。
十九. 所有参检人员应听从指挥,服从命令,接受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查。
二十. 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工作时,必须提前办理危险作业证,动火票。按厂有关规定做好防护措施。
二十一. 严禁站在可能转动的设备上作业。以防突然起动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二十二. 外来施工人员到我车间施工,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并取得《安全教育证》后方准许现场施工。
第8篇 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 机电设备使用管理
1、 本采区新面投入的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进行验收及检查合格后,方准许入井安。
2、 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防爆率达到100%,方可入井。
3、 本采区井下变电站必须设在进风流中,巷道要直平、无滴水、新鲜风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变电站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4、 设备列车放在回风巷必须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 电气设备不得超过额定值运行
6、 供电线路必须使用检漏继电器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并有相应的试验记录。
7、 井下变电站(变电列车)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值班。
8、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并经瓦斯员检查瓦斯浓度后,在作业巷道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以下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9、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设备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由瓦斯员实时检测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
第9篇 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
.引言
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要承担该区域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等工作重任,而泵站的主要用途是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对合理配置水资源起着积极的作用。泵站与其它水利上程建设不同,无需修建挡水和引水建筑物,还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其它资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投资较少、生产成本低、便于投入使用。但泵站在平时的运转中,由于各种消耗.会引起各方面的障碍,维护较为困难。因此,对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成为泵站管理人员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泵站工程的兴建,是为农田灌排和城乡供水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而管好用好泵站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
泵站工程的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泵站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根据泵站技术规范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泵站的远行、维护、检修、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工程设施、供水、排水等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认真总结经验,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科学试验,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考核泵站管理工作等。本节着重介绍机组运行和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机组的运行
机组试运行以后,并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单位接管后,应组织管理人员熟悉安装单位移交的文件、图纸、安装记录、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然后进行分工,按专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电气作模拟试验。
在泵站的水工建筑物和主要机电设备安装、试验、验收完成之后,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都必须按照 204-86《泵站技术规范(安装分册)》的要求进行机组的试运行。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管理、维护工作。
(一)试运行的目的和内容
1.试运行的目的
⑴.参照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等有关规程、规范及其技术文件的规定,结合泵站的具体情况,对整个泵站的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安装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和鉴定,以作为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
⑵.通过试运安装工程质量符合规程、规范要求,便可进行全面交接验收工作,施工、安装单位将泵站移交给生产管理单位正式投人运行。
2..试运行的内容
机组试运行工作范围很广,包括检验、试验和监视运行,它们相互联系密切。由于水泵机组为首次启动,而又以试验为主,对运行性能均不了解,所以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才能掌握。其内容主要有:
⑴.机组充水试验。
⑵.机组空载试运行
⑶.机组负载试运行
⑷.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试运行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要整理成技术资料,在试运行结束后,交鉴定、验收、交接组织,进行正确评估并建立档案保存。
(二)试运行的程序
为保证机组试运行的安全、可靠,并得到完善可靠的技术资料,启动调整必须逐步深入,稳步进行。
1.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试运行前要成立试运行小组,拟定试运行程序及注意事项,组织运行操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学习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然后由试运行人员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
试运行现场必须进行彻底清扫,使运行现场有条不紊,并适当悬挂一些标牌、图表,为机组试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协调的气氛。
⑴流道部分的检查。具体工作有:
1).封闭进人孔和密封门。
2).在静水压力下,检查调整检修闸门的启闭;对快速闸门、工作闸门、阀门的手动、自动作启闭试验,检查其密封性和可靠性。
3).大型轴流泵应着重流道的密封性检查,其次是流道表面的光滑性。清除流道内模板和钢筋头,必要时可作表面铲刮处理,以求平滑。流道充水,检查进人孔、阀门、砼结合面和转轮外壳有无渗漏。
4).离心泵抽真空检查真空破坏阀、水封等处的密封性。
⑵水泵部分的检查。
1).检查转轮间隙,并做好记录。转轮间隙力求相等,否则易造成机组径向振动和汽蚀。
2).叶片轴处渗漏检查。
3).全调节水泵要作叶片角度调节试验。
4).技术供水充水试验,检查水封渗漏是否符合规定或橡胶轴承通水冷却或润滑情况。
5).检查轴承转动油盆油位及轴承的密封性。
⑶电动机部分的检合。
1).检查电动机空气间隙,用白布条或薄竹片拉扫,防止杂物掉入气隙内,造成卡阻或电动机短路。
2).检查电动机线槽有无杂物,特别是金属导电物,防止电动机短路。
3).检查转动部分螺母是否紧固,以防运行时受振松动,造成事故。
4).检查制动系统手动、自动的灵活性及可靠性;复归是否符合要求;视不同机组而定顶起转子0.003~0.005 ,机组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不相接触。
5).检查转子上、下风扇角度,以保证电动机本身提供最大冷却风量。
6).检查推力轴承及导轴承润滑油位是否符合规定。
7).通冷却水,检查冷却器的密封件和示流信号器动作的可靠性。
8).检查轴承和电动机定子温度是否均为室温,否则应予以调整;同时检查温度信号计整定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检查核对电气接线,吹扫灰尘,对一次和二次回路作模拟操作,并整定好各项参数。
10).检查电动机的相序。
11).检查电动机一次设备的绝缘电阻,做好记录,并记下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12).同步电机检查碳刷与刷环接触的紧密性、刷环的清洁程度及碳刷在刷盒内动作的灵活性。
2.机组空载试运行
⑴.机组的第一次启动。经上述准备和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启动。第一次启动应用手动方式进行。一般都是空载启动,这样既符合试运行程序,也符合安全要求。空载启动是检查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是否有碰磨,轴承温度是否稳定,摆度、振动是否合格,各种表计是否正常,油、气、水管路及接头、阀门等处是否渗漏,测定电动机启动特性等有关参数,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⑵.机组停机试验。机组运行4~6 后,上述各项测试工作均已完成,即可停机。机组停机仍采用手动方式,停机时主要记录从停机开始到机组完全停止转动的时间。
⑶.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开机前将机组的自动控制、保护、励磁回路等调试合格,并模拟操作准确,即可在操作盘上发出开机脉冲,机组即自动启动。停机也以自动方式进行。
3.机组负荷试运行
机组负载试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空载试运行合格,油、气、水系统工作正常,叶片角度调节灵活(指全调节水泵),各处温升符合规定。振动、摆度在允许范围内,无异常响声和碰擦声,经试运行小组同意,即可进行带负荷运行。
⑴.负荷试运行前的检查
1).检查上、下游渠道内及拦污栅前后有无漂浮,并应妥善处理。
2).打开平衡闸,平衡闸门前后的静水压力。
3).吊起进出水侧工作闸门。
4).关闭检修闸阀。
5).油、气、水系统投入运行。
6).操作试验真空破坏阀,要求动作准确,密封严密。
7).将叶片调至开机角度。
8).人员就位,抄表。
⑵负载启动
上述工作结束即可负载启动。负载启动用手动或自动均可,由试运行小组视具体情况而定。负载启动时的检查、监视工作,仍按空载启动各项内容进行。如无抽水必要,运行6~8 后,若一切运行正常,可按正常情况停机,停机前抄表一次。
4.机组连续试运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试运行小组同意,可进行机组连续试运行。其要求是:
⑴.单台机组运行一般应在7 时累计运行72 或连续运行24 (均含全站机组联合运行小时数)。
⑵.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⑶.全站机组联合运行的时间不少于6 。
机组试运行以后,并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单位接管后,应组织管理人员熟悉安装单位移交的文件、图纸、安装记录、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然后进行分工,按专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电气作模拟试验。一切正常即可投入运行、管理、维护工作。
(三)运行方式
水泵机组的运行方式是决定水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而水系统的总体管理方式又反过来对水泵的运行方式给予一定的制约。在任何情况下,决定运行操作方式以及操作方法,都必须根据水泵机组的规模、使用目的、使用条件及使用的频繁程度等确定,并使水泵机组安全可靠而又经济地运行。
一般条件下,水泵运行过程中从开始启动到停机操作完毕,主水泵及辅助设备的操作都是这样进行的,但也有采取各机组单台联动操作或多台联动操作的,必要时由计量测试装置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自动开停机操作。究竟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必须从水系总体的管理方式出发,视其重要性、设施的规模、作用、管理体制等确定。运行方式有一般手动操作(单独、联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大类。
1.开机
对于离心泵为关阀起动。起动前,水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水并排尽空气。当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压力超过额定压力后,打开闸阀,使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对于轴流泵为开阀起动。起动前,应向填料面上的接管引注清水,润滑橡胶轴承。待动力机转速达到额定值后,停止充水,完成起动任务。
2.运行
对于季节性运行的排灌泵站,投入运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在机组投入正常的排灌作业前,要进行试运行,并应检查前池的淤积、管路支承、管体的完整以及各仪表和安全保护设施等情况。
⑵.开启进水闸门,使前池水位达设计水位,开启吸水管路上的闸阀(负值吸水时),或抽真空进行充水;启动补偿器或其它启动设备启动机组,当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压力超过额定压力后(指离心泵机组),逐渐开启出水管路上的闸阀,使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⑶.观察机组运行时的响声是否正常。如发现过大的振动或机械撞击声,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⑷.经常观察前池的水位情况,清理拦污栅上堵塞的枯枝、杂草、冰屑等,并观测水流的含沙量与水泵性能参数的关系。
⑸.检查水泵轴封装置的水封情况。正常运行的水泵,从轴封装置中渗漏的水量以每分钟30~60滴为宜。滴水过多说明填料压地过松,起不到水封的作用,空气可能由此进入叶轮(指双吸式离心泵)破坏真空,并影响水泵的流量或效率。相反,滴水过少或不滴水,说明填料压地太紧,润滑冷却条件差,填料易磨损发热变质而损坏,同时泵轴被咬紧,增大水泵的机械损失、使机组运行时的功率增加。
⑹.检查轴承的温度情况。经常触摸轴承外壳是否烫手,如手不能触摸,说明轴承温度过高。这样将可能使润滑油质分解,摩擦面油膜被破坏,润滑失效,并使轴承温度更加升高,引起烧瓦或滚珠破裂,造成轴被咬死的事故。轴承的温升、一般不得超过周围环境温度35°,轴承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运行中应对冷却水系统的水量、水压、水质经常观察。对润滑油的油量、油质、油管是否堵塞以及油环是否转动灵活,也应经常观察。
⑺.注意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指针偏转一定数值后就不再移动,说明水泵运行已经稳定。如真空表读数下降,一定是吸水管路或泵盖结合面漏气。如指针摆动,很可能是前池水位过低或者吸水管进口堵塞。压力表指针如摆动很大或显着下降,很可能是转速降低或泵内吸入空气。
⑻.机组运行时还应注意各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遇到问题应及时处理。
3.运行中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机组运行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是一种故障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和判断一种故障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就事论事,而要全面地、综合地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时而准确地排除故障。水泵运行中,值班人员应定时巡回检查,通过监测设备和仪表,测量水泵的流量、扬程、压力、真空度、温度等技术参数,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为泵站管理和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水泵运行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泵故障及其故障原因繁多,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机组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列于表12-2-1、表12-2-2。离心泵、混流泵的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表。
4.停机
停机前先关闭出水闸门,然后关闭进水管路上的闸阀(对离心泵而言)。对卧式轴流泵停机前应将通气管闸阀打开,再切断电源,并关掉压力表和真空表以及水封管路上的小闸阀,使机组停止运行。轴流泵关闭压力表后,即可停机。
二、机组的检修
水泵机组的检修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
检修的目的和要求:
为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泵站中的所有设备均应具备很高的运行可靠性,保证机组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因此,对泵站所有的机电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的检查、维护和修理,更新那些难以修复的易损件,修复那些可修复的零件。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机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解决运行中已出现并可修复的,或者尚未出现问题,按规定必须检修的零部件。
定期检修是为避免让小缺陷变成大缺陷,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为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节约能源创造条件。必须认真地、有计划地进行。
定期检修又分局部性抢修、解体大修和扩大性大修三种。
(一).局部性检修
是指运行人员可进入直接接触的部件、传动部分、自动化元件及机组保护设备等,一般安排在运行间隙或冬季检修期有计划地进行。主要项目有:
1).全调节水泵调节器铜套与油套的检查处理。
2).水泵导轴承的检查。水泵导轴承有橡胶轴承和油导轴承两种。对橡胶轴承的磨损情况、漏水量、轴颈磨损等要检查、记录、处理。油导轴承大多是巴氏合金轴承、质软易磨损,密封效果不好,停机油盆进水,泥沙沉淀,运行时磨损轴承、轴颈。特别是对未喷镀或镶包不锈钢的碳钢轴颈,为了解其锈蚀、磨损情况,应定期检查处理。
油导轴承密封装置常见的有迷宫环、平板密封、空气围带等。由于橡胶件的制作质量及本身易于老化等,若是季节性泵站,停机时间长,空气围带长期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因而损坏率高,应定期检查更换。
3).温度计、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等检查、检验。这些是鉴定机组能否正常运行的依据,要达到灵活、准确。
4).上、下导轴承油槽油及透平油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处理。
5).轴瓦间隙及瓦面检查。根据运行时温度计的温度,有目的检查轴瓦间隙和轴面情况。
6).制动部分检查处理。
7).机组各部分紧固件定位销钉是否松动。
8).油冷却器外观检查并通水试验,看有无渗漏现象。
9).检查叶轮、叶片及叶轮外壳的汽蚀情况和泥沙磨损情况,并测量记录其程度。
10).测量叶片与叶轮外壳的间隙。
11).集水廊道水位自控部分准确度的检查及设备维护。
总之进行局部性检修的目的是为安全运行创造条件,至于检修的时间间隔,可根据不同内容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而定。
(二)机组解体大修所谓机组解体大修,是机组的大修。机组大修是一项有计划的管理工作,是解决运行中经大修方能消除的设备重大缺陷,以恢复机组的各项技术指标,机组大修包括解体、处理和再安装三个环节。
机组的损坏有两种:一是事故损坏,发生的机率很小。二是正常性损坏,如运行的摩擦磨损、汽蚀损坏、泥沙磨损、各种干扰引起的振动、交变应力的作用和腐蚀、电气绝缘老化等。
在规定的大修周期内,如机组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同时又可预测在以后一定时期内仍能可靠地运行,则可适当延长大修的时间。如机组能正常运行,而硬要按规定的大修周期来拆卸机组的部件或机构,那将恶化机组的技术状况。应根据机组的工作情况及部件的损坏情况来确定检修的规模。
(三)扩大性大修当泵房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陷等而引起机组轴线偏移、垂直同心度发生变化,甚至固定部分也因此而受影响,有严重的事故隐患;或者零部件严重磨损、损坏,导致整个机组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严重下降而必须进行整机解体,重新修复、更换、调整,并进行部分改造,必要时对水工部分进行修补。
结语
泵站是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唯一动力来源,而泵站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的 关键之一,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不仅要总结经验,更要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提高运行效益。
第10篇 电气安全管理与技术
第一节 电气危险因素分析
事故的分类
㈠ 电气事故对人体的作用
电气事故对人体可能造成电击﹝内伤﹞和电伤﹝外伤﹞两种类型的伤害。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使人出现痉挛、呼吸困暖,心脏停跳,甚至造成死亡。电伤是对人体外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
对物体的作用
主要是设备、以及房屋烧毁、引起电气装置失灵。
对环境的干扰与污染
主要是指电磁污染、雷电等。
二次事故
是指电气事故带来的其他破坏作用的事故。如高处作业触电导致坠落;引起火灾爆炸等。
㈡ 触电的几种方式
两相触电:指人体的二处同时触击二相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事故。
跨步电压触电:当人的两脚站在具有不同电位的地面上,由于两脚之间所呈现的电压差﹝称为跨步电压﹞而引起的触电。通常,在高压故障接地点附近或有大电流通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有可能引起跨步电压触电。
二 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及实验资料表明:导致触电危险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足以对人体内部造成威胁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人触电时,电流是主要的伤害因素,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将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长。
1、按照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可将电流化分为三级
(1)感知电流:
感知电流是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资料表明,对于50赫兹的交流电而言,男性的感知电流约为1.1ma;女性约为0.7ma。
(2) 摆脱电流
摆脱电流是人触电以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从安全角度考虑,对于50赫兹的交流电而言,男性的摆脱电流约为9 ma;女性约为6 ma;
(3) 致命电流
致命电流亦称为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它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最小电流。
一般认为,对于50赫兹的交流电,当电流≥50 ma时,对于人体具有致命的危险,但由于人体电阻是一个随着皮肤潮湿程度完整状况、接触带电体的面积、以及人体施加压力的大小而变的变量,所以,这里指出的致命电流也并非为一个定值。
2、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取决于电阻和接触电压。
(1)与人体电阻的关系。
(2)若人体皮肤干燥、绝缘程度较好,或环境的导电性差,通过人体的电流则较小。
(3)当线路的电压一定,人体电阻或线路阻抗大,则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小。
(4)与接触电压高低的关系。
(5) 当人体的电阻一定时,电压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大,较大的电流又导致人体电阻下降,又使得触电电流进一步上升。
(6) 通电时间的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与损伤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通电的时间越长,造成人体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
(1)通电时间越长,电的能量积累将明显增加,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就相对减少。
(2)通电时间越长,与心脏博动间隙重合的可能性越大,造成心脏停跳的威胁也越大。
(3)通电时间越长,造成人体皮肤的损伤(表皮角质层)越大。
3、电流的途径
人体受损伤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心脏电流的大小,它与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有关。
各种不同通电途径的相对危险性可以用心脏电流系数(电流在给定的通电途径流过时的心脏电场强度与同样电流经左手----双脚通路时的心脏电场强度的比)来表示。
各种不同通电途径的心脏电流系数
通 电 途 径 | 心 脏 电 流 系 数 |
左手至左脚;右脚或双脚;双脚至双脚 | 1.0 |
左手至右手 | 0.4 |
右手至左脚、右脚或双脚 | 0.8 |
背至右手 | 0.3 |
背至左手 | 0.7 |
胸部至右手 | 1.3 |
胸部至左手 | 1.5 |
背部至左手、右手或双手 | 0.7 |
除人体电阻外,还与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有关。
一般,心脏病人最危险,体弱者比健康人危险,女性比男性危险,小孩较成年人危险。
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那些?
造成人体触电事故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或对电的知识一知半解,例如:
(2)使用没有绝缘能力的工具,盲目检修(安装)电气设备;
(3)用铜(铁)丝任意代替保险丝,使之失去保险作用;
(4)违反用电管理规程,乱接临时电源线(俗称地爬线、拦腰线
(5)用非绝缘胶布包裹导线接头;
(6)将三眼或四眼插头的接地端子误接到相线上,使设备外壳带电;
(7)装接“一火一地”照明;
(8)赤手拨拉绝缘老化或破损的导线。
(9)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未与漏电保护器配用或带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
(10)工作中无安全措施或违反操作规程;
(11)检查电气设备时,没有正确穿戴防护用品,检修前又未进行验电或虽经验电,但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12)在检修线路时,约时停送电,自以为时间到了,未经验电就开始工作,其实还未停电。或自以为时间还早,在线路上继续工作,其实已经送了电。
(13)带电检修设备时,没有按要求采取完善而可靠的技术措施,或使用未经试验合格的绝缘工具,或指派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参加检修工作。
(14)在停电线路﹝设备﹞上工作时,未在规定的地方挂警示牌或没有执行严格的监护制度,或为在停电线路上挂接地线。
(15)检修设备线路时,自以为采取了安全措施,而未注意周围情况,误触到带电部分。
(16)在架空线下建造房屋或进行起吊作业,未采取安全措施误触到导线。
⑶电气设备、设计或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管理不良。
不按规定架设线路,电杆和导线的机械强度不够,导线接头处连接不牢或电杆已出现裂纹造成短杆、断线。
导线绝缘老化、破损或安全间距不符合要求、致使行人或操作者误触带电部分。
电气设备的防护措施失效,缺乏定期检查,如金属外壳保护线松脱或接触不良,电气设备绝缘损坏后,造成外壳带电等。
㈢触电事故有哪些规律?
⑴发生和发展的速度快、死亡率高。
触电事故最大的特点是发展的速度快,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与其它事故相比,触电事故死亡率高。
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在高温季节﹝7、8、9三个月﹞容易导致触电事故,这是因为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另外,高温人体多汗,且外露的皮肤处于湿润状态,使皮肤的电阻变小,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
⑶ 低压触电事故较高压触电事故多。
据统计,低压引起的触电占触电事故的80%以上。这是因为低压应用范围广、人们接触的机会多。此外,一些人对低压有麻痹思想,错误的认为:“低压触不死人”。这也是低压事故多的原因之一。
单相触电事故多
统计资料表明,单相触电事故占占71%以上,这是因为,单相设备用途广泛,使用频繁,容易引起操作者思想麻痹。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设备事故多。
一些单位,手持电动工具有操作者保管,管理制度不严,致使这类工具不能按期维护保养、检测和正确使用;有的移动式设备由于使用场所经常变更,使用时又未按规定装设,有的电源线破损,老化,或者屏护不良,电气裸露点多,往往导致事故。
中年人触电事故多
一方面这些人多是直接操作者,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另一方面,操作者中部份人对安全用电的知识一知半解,不懂得自我防护,对事故抱有侥幸心里。
上一页12下一页(7)身体素质差的人触电事故多
分析表明,造成触电事故后的严重程度与触电的身体素质有关,身体素质差包括那些身体疲劳、精力不能集中的人,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气喘精神系统疾病的人,造成触电事故的后果较严重。
管理混乱事故多
以众多的触电死亡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到,发生死亡事故的单位往往是电气管理水平差或者有漏洞,有死角、没有做好对不安全因素的预知、预控工作。电气设备的本质安全状况差、则事故概率大。
12、导致人体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主要处决于哪些因素?
导致人体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主要处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频率、电流作用与人体的时间和触电者的身体状况以及作业环境条件等因素。
13、什麽是直接防护技术措施?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直接防护技术措施是指为防止人体误触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而遭受危害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直接防护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绝缘。 即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完全包裹起来或封闭起来,在绝缘材料没有损害时,只有用工具才能除去。
2)设置屏护或障碍。 即当电气绝缘不足或不能保证绝缘时,使用金属或非金属的屏护装置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屏护装置应能防止自由移动,必要时应有联锁装置和信号装置,或设置障碍,使人在不能超越障碍时能意识到危险。
3)保持距离。即为防止人体或物体触及或过分靠近带电体而保持的各种距离(包括高度)。
4)采用安全电压。即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将设备(或工具)的工作电压限制到不致于造成人体直接接触时发生触电危险的范围内。
14、什麽是间接防护措施 它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间接防护技术措施是指为防止人体遭受因故障而带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上危险接触电压伤害及设备意外事故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它主要包括:
1、自动断开电源。既根据低压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安全需要,采用适当的自动化元件和连接方法,使故障发生后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动断开电源,防止发生危险。对于不同的低压电网,可分别采取过电流保护、短路保护(包括接地保护)绝缘监视等保护措施。
2、加强绝缘。既采用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或者采用另有共同绝缘的组合电气设备,防止工作绝缘损坏后,外壳意外带电。
3、 不导电环境。既采用绝缘材料敷设工作场所的墙和地板,以防止设备工作绝缘损坏后造成人体触电。
4、等电位环境。既把所有容易出现危险的设备,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互相连接起来,等化其间电位,以防止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
5、电气隔离。既采用隔离变压器或有同等隔离能力的发电机供电,以实现电气隔离,防止裸露导体故障带电时造成触电危险。一般要求被隔离回路的电压不得超过500伏,不得与其它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
15、移动式风扇有哪些安全要求?
1)外壳要接pe线,并且连接可靠,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2)每年入夏前必须进行检修、测试一次,绝缘电阻值应≧1兆欧
3)电源线应采用多股铜芯橡套软电缆,插销、电缆与电压功率匹配,中间无接头,长度不宜超过10m
4)要有完整的全封闭防护栅网,防护网应符合国际gb8196---8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既防护手指误通过造成伤害,以手指无法伸入为合格,一般网孔直径或短轴尺寸应≤12.5mm、与旋转面间距≤92mm,网罩及风叶固定可靠,无晃动现象,机械部分无松动。
5)除防爆风扇外,其他电风扇不应在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的环境中使用。
1、设备设施要做到:
有轴必有阻(防护罩),有台必有栏,有电必有屏蔽,用电必接零,危险必连锁,运动必限位,有电必显示,压力必显示,超压必泄压,危化必防爆,超期必检验,标识必齐全,输送除静电,易燃必防雷,运行必制动,启动必信号,气瓶必隔热,容器应防撞。
学习线路穿管。
按照规范,布线时必须将电线穿入线管内,主要是因为:
㈠穿管布线是布“活线”的基础,为了以后线路维护、更换打下基础。
㈡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如果直接埋进水泥砂浆中,硅酸盐可能会腐蚀电线的绝缘层,导致电线绝缘下降而造成短路; 穿墙线必须穿管,禁止将电源线直接从墙孔穿过。
㈢防止火灾。万一电器短路造成电线绝缘层着火,线管能起到阻止火苗蔓延的作用,因为线管是用阻燃材料做的,本身不会燃烧,通常称为“阻燃管”。如果没用线管,电线旁边还有其它线料或易燃物就危险了。
㈣散热作用。因为导线的截面积是由负荷决定的,布线时一般都留有富余量,,还可以缓解特殊情况引起的线材发热。 防止以后电线老化 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
㈤线路维修方便。如果直接糊在水泥墙﹙路﹚里面,一旦线路出现问题,就要把整个墙﹙路﹚都刨开。
㈥、防止腐蚀物对电线的直接侵害, 减短 电线寿命。防止损坏、 防潮 、防蛀。
㈦、应使用管壁厚度为1.2 mm 的电线管。要求管中电线的总截面积不能超过塑料管内截面积的40%,例如:直径20 mm 的 pvc 电管只能穿1.5
平方mm 截面导线5根,2.5平方mm 截面导线4根。
㈧、 材料选用, 电线应选用铜质绝缘电线或铜质塑料绝缘护套线,电缆最好选用带铠的紫铜材料。
㈨、布线施工 :
1、电气布线时,暗管铺设需用pvc管,明线铺设必须使用pvc线槽,这样做可以确保隐蔽的线路不被破坏。
2、在同一管内或同一线槽内,弱电系统(包括电话线、网络线、电视闭路线等)与电力照明线不能同管铺设,以避免使电视、电话的信号接收受到干扰。
3、线路接头过多或处理不当是引起短路、断路的主要原因,如果墙壁的防潮处理不太好,还会引起墙壁潮湿带电,所以线路要尽量作做绝缘及防潮处理,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涮锡”﹙电线多股线头挂锡﹚或使用接线端子。另外,敷设线路的面板联接端线应留出20~30cm的长度,以保证线路检修的方便。
4、施工保护, 做好的线路要注意及时保护,以免出现墙壁线路被电钻打断或打穿pvc线管或护套线而引起的线路损伤。 线路转弯应用角弯接头,禁止将线管折弯,变成“死线”。
按照标准规定在每个施工工序结束,都要进行质量验收,并应做好验收记录,不合格要立即整改。工程竣工要有线路图入档保存。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i类工具
(普通型电动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其本身的绝缘,而且必须将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线路中的保护零线作可靠连接,这样才能保证工具基本绝缘损坏时不成为导电体。这类工具外壳一般都是全金属。
ⅱ类工具
(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ⅲ类工具
(即特低电压的电动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含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ⅱ、ⅲ两类工具都能保证使用时电气安全的可靠性,不必接地或接零。
手持电动工具电缆长度的条文用电安全是有明确的规定,不超过五米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3--83中第5.1 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电器、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ⅰ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建议: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在一般场所,尽可能选用ⅱ类工具。ⅱ类工具在防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绝缘的附加安全防范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识别该工具是否为ⅱ类工具,可检查工具明显部位应有ⅱ类工具结构符号。
接线方法
1、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
2、相序排列:
(1)上下布线交流:a、n、b、c,直流正、负;
(2)水平排列时,面对负荷由左向右,交流:a、n、b、c,直流为正、负。
(2)线路相色,交流:a相为黄色、n相黑色、b相绿色、c相红色;直流为:正极赭色,负极蓝色。
(3)地下线路应有清晰的坐标或地上标志,以及档案资料。
第11篇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措施
一、准备工作
1、坚持班前安全会制度,由工作负责人对当天作业的内容、主要危险点和相应的安全措施,人员分工和安全职责,进行详细的布置,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按照现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办理第一种或第二种工作票,其中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工作前一日,交给变电所值班员。条件允许时,工作票内容可采用计算机打印,但签名、日期、时间仍然用手工填入。
3、检查试验设备、工作现场有无妨碍安全的情况。
4、工作票签发人应认真核对现场接线情况,回路编号,正确填写工作地点、工作内容,详细注明应采取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认真审查工作票内容,特别是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如果工作票内容由工作负责人填写,则工作票签发人应认真审核后予以签发。
5、工作负责人随同工作许可人设置安全技术措施,确认已拉开关、刀闸,已装接地线,验电、放电,安放临时围栏,悬挂标示牌等安全措施与工作票相符。
6、在工作许可人在工作票签字许可后,由工作负责人下达开始工作的命令,方可开始工作。
7、合理布置工作现场,
二、 高压试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设备(如试验变压器及控制箱等)的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4mm2 的多股软铜线,接地必须良好可靠,在无专用接地端子可用时,可接在开关柜柜体。严禁接在来自水管、暖气管、易燃气体管道等非正规的接地体上。
2、被试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的接线应牢固并应尽量缩短, 高压引线必须使用绝缘子支持固定。
3、现场试验区域及被试系统的危险部位及端头应设临时遮拦或拉绳,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设专人警戒。
4、合闸前必须先检查接线,由接线的另一人负责核对检查,将调压器调至零位,并通知现场人员离开试验区域。
5、试验必须有监护人监视操作。升压加压过程中,作业人员应精神集中,监护人应大声呼唱,传达口令应清楚准确。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
6、试验用电源应有断路明显的双刀开关和电源指示灯。更改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进行放电(指有电容的设备),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短路接地。
7、 电气设备在进行耐压试验前,应先测定绝缘电阻。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时,被试设备应确实与电源断开。试验中应防止带电部分与人体接触,试验后被试设备必须放电。
8、试验设备的高压电极,除试验时外均应用接地棒接地,被试设备做完耐压试验后应使用放电棒接地放电。
9、进行直流高压试验后的高压电机、电容器、电缆等应先用带电阻的接地棒或临时代用的放电电阻放电,然后再直接接地或短路放电。
10、在使用中的高压设备,其接地线或短路线拆除后即应认为已有电压,严禁接近。
11 、遇雷雨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压试验。
12、 试验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经放电接地后方可进行检查。
三、 二次回路传动试验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做通电试验时,高压侧隔离开关必须断开,二次回路必须与电压互感器断开。严禁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
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严禁开路,经检查确无开路时,方可通电试验。
3 、进行与已运行系统有关的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调试时,必须将有关部分断开或申请退出运行,必要时应有运行人员配合工作,严防误操作。
4 、做开关远方传动试验时,开关处应设专人监视,并应有通信联络和就地可停的措施。
5、 转动着的电动机,即使未加励磁也应视为有电压,如在其主回路(一次回路)上进行测试工作,应有可靠的绝缘防护措施。
6、使用钳形电流表时,其电压等级应与被测电压相符,测量时应戴绝缘手套。
四、工作终结
1、试验全部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现场,确认:(1)无遗留物品、工具、接地线等;(2)已拆的所有引线连接完好牢固;(3)柜、门、盒等处恢复完好;(4)为了调试需要而临时退出或改动的保护已正确恢复;(5)调试拆除或短接的线头已恢复;(6)工作班全体人员撤离试验现场。
2、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终结手续,在工作票上注明工作结束时间,并双方签名。
3、对试验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及处理情况,向被试设备管理运行单位做详细交代。
第12篇 电气焊安全作业管理规定
1、从事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操作。操作时应持证上岗。徒弟学习期间,不能单独操作,必须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经项目部领导同意和消防保卫或安全技术部门检查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3、用火审批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审批前要深入用火地点查看,确认无火险隐患后再行审批。批准用火应采取定时(时间)、定位(层、段、档)、定人(操作人、看火人)、定措施(应采取的具体防火措施),部位变动或仍需继续操作,应事先更换用火证。用火证只限当日本人使用,并要随身携带,以备消防保卫人员检查。
4、进行电焊、气割前,应由施工员或班组长向操作、看火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任何领导不能以任何借口纵容电、气焊工人进行冒险操作。
5、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行焊割。
6、严禁在有可燃蒸汽、气体、粉尘或禁止明火的危险性场所焊割。确需进行焊割时,必须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
7、遇有5级以上大风气候时,施工现场的高空和露天焊割作业应停止。
8、领导及生产技术人员,要合理安排工艺和编排施工进度程序,在有可燃材料保温的部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必要时,应在工艺安排和施工方法上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焊割作业不准与油漆、喷漆、脱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
9、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赤热的焊嘴、焊钳以及焊条头等,禁止放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上。
10、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电焊的导线不能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也不能与气焊的软管或气体的导管放在一起。焊把线和气焊的软管不得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或部位穿过。
11、电气焊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专人现场监护。
第13篇 机电科电气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科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电气技术管理工作,并对分管的电气技术负责直接责任。
2、参加本科及矿上召开的有关会议及汇报工作,总结前一段技术工作的实施情况,提出技术工作的安排意见。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掌握各阶段技术关键。提出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措施及检修计划,并配合有关人员组织实施。
4、负责电气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档案、绘制有关图纸,收集并积累技术资料,编制作业规程和技术安全措施,负责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工作。
5、负责组织编制并审查工程设计、技术方案及各项图纸,抓好技术档案及各项图纸,抓好技术档案工作。
6、重点抓好电气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鉴定和定期试验工作,亲自掌握关键的技术资料和数据,确保其准可靠。
第14篇 机运科电缆、小型电气管理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在机电科长和分管副科长的领导下,负责对全矿低压橡套电缆(4mm2及以上)和小型电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2、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领取、发放、修补、试验等工作。
3、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建帐、卡和图牌板管理,做到条条电缆有编号,件件电器有台帐,帐、卡、物、板四对口,做到数量清、状态明、使用合理。
4、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丢失,损坏考核工作。
5、负责对电缆租赁的实施,租赁费计算、考核等工作。
6、负责对电缆和小型电器的使用统计、分析工作,并负责新购计划的提出。
7、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15篇 发电厂电气维修班组在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发电厂电气维修班组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发电厂班组安全管理
发电厂电气维修班组的安全管理是否完善不仅关系到班组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同时还关系到机组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要使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在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同时,更要抓好各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目前在电气维修班组的安全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班组定期举行的安全教育活动,只停留在开会讲话的形式上,对于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起不到根本的作用。班组长和安全员没有承担起应有的安全责任,没有在就如何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上下功夫;对于平时工作中出现的违章行为也没有在认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给班组成员以警示,使班组的安全管理变成空谈,即使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很好的落实。
第二、班组长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抢修或任务紧的工作中,班组长往往只考虑到工期和工作量,而忽视了工作现场的安全管理,从而出现“只抓工作,不抓安全”的情况。这不但容易滋生班组成员在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检修工作的质量也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设备事故或重复消缺。
第三、班组对安全工器具管理不善。首先是对采购的安全工器具的质量把关不严;其次是不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对安全工器具不进行维护保养,对损坏失效的安全工器具不进行更换;最后是对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这些问题使得安全工器具不能真正起到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作用。
第四、班组成员习惯性违章。由于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和技术能力的不足,从而不能自觉地执行有关安全规程,对于各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分析不够全面,从而导致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完善,造成设备事故或严重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就发电厂电气维修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班组长应将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作为抓安全工作的目的。班组应定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学习,提高班组成员的学习兴趣,不是单一的事故案例或管理制度的宣读,真正使班组成员从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并学会如何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
二、班组长应重视班前会和班后会的作用。班前会并不单纯是工作任务的布置,班组长在班前会上布置了工作任务后应给工作人员交代好该项工作的危险点,并与工作负责人确定好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班后会也不是简单的工作汇报,应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新发现的危险点和安全措施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总结和记录,这不但是一次很好的安全学习,同时也为以后同类型工作安全措施的采用提供了参考。
三、班组长应搞好班组检修作业的标准化工作,重视检修工作作业规范与检修规程的制定。制定出来的作业规范和检修规程应包含各种类型检修工作的工作流程以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现场作业应规范作业程序,落实现场安全措施,确保现场生产流程的可控、在控。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人员失误的防范和控制水平。同时还应搞好巡检的标准化工作和典型检修工作票的编制工作。
四、班组内应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习惯性违章。班组长与班组成员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特别是在防止习惯性违章方面,必须从防止违章着手,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对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做法,延伸为对违章行为的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的新做法。对违章、违规、违纪行为,要体现“从快、从重、从狠”处理的原则。电气维修班组做为电力生产的基层单位,要坚决抵制习惯性违章,从日常小的维护工作着眼,将防止违章行为的工作做到每个人、渗透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全面杜绝习惯性违章。
五、班组成员应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通过参加各项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我要安全”的良好意识,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熟练地掌握工作技能,熟悉现场设备情况,才真正具备保障自身安全的能力。有了安全意识,具备了保障安全的技术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六、要贯彻落实“抓好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的思想,提高班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心,对检修工作做到“修必认真,修必修好”,保证做到检修过的设备不出现重复消缺的情况。加强平时的设备巡检工作,特别针对重点设备和重点区域,做好设备的在线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七、应搞好班组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工作。首先制定完善的班组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从工器具的采购、使用、校验、保养以及报废等方面都做好明确的规定;其次是编制班组安全工器具台账,将班组的安全工器具都登记在册,并记录好每一件工器具的采购日期、使用情况、校验有效期等,方便对工器具的管理;再次是对班组的安全工器具进行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保管好班组的安全工器具,对使用完毕的工器具应检查其是否完好,对失效的安全工器具应标注清楚,并与有效地安全工器具分开存放,对有效的安全工器具应在其外壳上标明校验的有效期,并在到有效期之前对其进行校验,决不允许超期使用安全工器具或使用失效的安全工器具;最后是就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方法、期限等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让班组成员掌握安全工器具正确的使用方法,让安全工器具真正起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作用。
总之,电气维修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应在认真落实公司及部门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班组长起带头作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有效、活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发掘班组成员的工作潜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反习惯性违章工作,确保班组安全工器具的完好,制定一套符合本班组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班组成员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坚决抵制“三违”,遵章守纪、服从管理,才能为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6篇 泵站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引言
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要承担该区域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等工作重任,而泵站的主要用途是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对合理配置水资源起着积极的作用。泵站与其它水利上程建设不同,无需修建挡水和引水建筑物,还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其它资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投资较少、生产成本低、便于投入使用。但泵站在平时的运转中,由于各种消耗.会引起各方面的障碍,维护较为困难。因此,对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成为泵站管理人员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泵站工程的兴建,是为农田灌排和城乡供水等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而管好用好泵站工程,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还需要加强科学管理。
泵站工程的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泵站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根据泵站技术规范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泵站的远行、维护、检修、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工程设施、供水、排水等管理工作;完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认真总结经验,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科学试验,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考核泵站管理工作等。本节着重介绍机组运行和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机组的运行
机组试运行以后,并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单位接管后,应组织管理人员熟悉安装单位移交的文件、图纸、安装记录、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然后进行分工,按专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电气作模拟试验。
在泵站的水工建筑物和主要机电设备安装、试验、验收完成之后,正式投入运行之前,都必须按照 204-86《泵站技术规范(安装分册)》的要求进行机组的试运行。一切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管理、维护工作。
(一)试运行的目的和内容
1.试运行的目的
⑴.参照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等有关规程、规范及其技术文件的规定,结合泵站的具体情况,对整个泵站的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安装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和鉴定,以作为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
⑵.通过试运安装工程质量符合规程、规范要求,便可进行全面交接验收工作,施工、安装单位将泵站移交给生产管理单位正式投人运行。
2..试运行的内容
机组试运行工作范围很广,包括检验、试验和监视运行,它们相互联系密切。由于水泵机组为首次启动,而又以试验为主,对运行性能均不了解,所以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才能掌握。其内容主要有:
⑴.机组充水试验。
⑵.机组空载试运行
⑶.机组负载试运行
⑷.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试运行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全面详细的记录,要整理成技术资料,在试运行结束后,交鉴定、验收、交接组织,进行正确评估并建立档案保存。
(二)试运行的程序
为保证机组试运行的安全、可靠,并得到完善可靠的技术资料,启动调整必须逐步深入,稳步进行。
1.试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试运行前要成立试运行小组,拟定试运行程序及注意事项,组织运行操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学习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然后由试运行人员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
试运行现场必须进行彻底清扫,使运行现场有条不紊,并适当悬挂一些标牌、图表,为机组试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协调的气氛。
⑴流道部分的检查。具体工作有:
1).封闭进人孔和密封门。
2).在静水压力下,检查调整检修闸门的启闭;对快速闸门、工作闸门、阀门的手动、自动作启闭试验,检查其密封性和可靠性。
3).大型轴流泵应着重流道的密封性检查,其次是流道表面的光滑性。清除流道内模板和钢筋头,必要时可作表面铲刮处理,以求平滑。流道充水,检查进人孔、阀门、砼结合面和转轮外壳有无渗漏。
4).离心泵抽真空检查真空破坏阀、水封等处的密封性。
⑵水泵部分的检查。
1).检查转轮间隙,并做好记录。转轮间隙力求相等,否则易造成机组径向振动和汽蚀。
2).叶片轴处渗漏检查。
3).全调节水泵要作叶片角度调节试验。
4).技术供水充水试验,检查水封渗漏是否符合规定或橡胶轴承通水冷却或润滑情况。
5).检查轴承转动油盆油位及轴承的密封性。
⑶电动机部分的检合。
1).检查电动机空气间隙,用白布条或薄竹片拉扫,防止杂物掉入气隙内,造成卡阻或电动机短路。
2).检查电动机线槽有无杂物,特别是金属导电物,防止电动机短路。
3).检查转动部分螺母是否紧固,以防运行时受振松动,造成事故。
4).检查制动系统手动、自动的灵活性及可靠性;复归是否符合要求;视不同机组而定顶起转子0.003~0.005 ,机组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不相接触。
5).检查转子上、下风扇角度,以保证电动机本身提供最大冷却风量。
6).检查推力轴承及导轴承润滑油位是否符合规定。
7).通冷却水,检查冷却器的密封件和示流信号器动作的可靠性。
8).检查轴承和电动机定子温度是否均为室温,否则应予以调整;同时检查温度信号计整定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检查核对电气接线,吹扫灰尘,对一次和二次回路作模拟操作,并整定好各项参数。
10).检查电动机的相序。
11).检查电动机一次设备的绝缘电阻,做好记录,并记下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12).同步电机检查碳刷与刷环接触的紧密性、刷环的清洁程度及碳刷在刷盒内动作的灵活性。
2.机组空载试运行
⑴.机组的第一次启动。经上述准备和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启动。第一次启动应用手动方式进行。一般都是空载启动,这样既符合试运行程序,也符合安全要求。空载启动是检查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是否有碰磨,轴承温度是否稳定,摆度、振动是否合格,各种表计是否正常,油、气、水管路及接头、阀门等处是否渗漏,测定电动机启动特性等有关参数,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⑵.机组停机试验。机组运行4~6 后,上述各项测试工作均已完成,即可停机。机组停机仍采用手动方式,停机时主要记录从停机开始到机组完全停止转动的时间。
⑶.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开机前将机组的自动控制、保护、励磁回路等调试合格,并模拟操作准确,即可在操作盘上发出开机脉冲,机组即自动启动。停机也以自动方式进行。
3.机组负荷试运行
机组负载试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空载试运行合格,油、气、水系统工作正常,叶片角度调节灵活(指全调节水泵),各处温升符合规定。振动、摆度在允许范围内,无异常响声和碰擦声,经试运行小组同意,即可进行带负荷运行。
⑴.负荷试运行前的检查
1).检查上、下游渠道内及拦污栅前后有无漂浮,并应妥善处理。
2).打开平衡闸,平衡闸门前后的静水压力。
3).吊起进出水侧工作闸门。
4).关闭检修闸阀。
5).油、气、水系统投入运行。
6).操作试验真空破坏阀,要求动作准确,密封严密。
7).将叶片调至开机角度。
8).人员就位,抄表。
⑵负载启动
上述工作结束即可负载启动。负载启动用手动或自动均可,由试运行小组视具体情况而定。负载启动时的检查、监视工作,仍按空载启动各项内容进行。如无抽水必要,运行6~8 后,若一切运行正常,可按正常情况停机,停机前抄表一次。
4.机组连续试运行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试运行小组同意,可进行机组连续试运行。其要求是:
⑴.单台机组运行一般应在7 时累计运行72 或连续运行24 (均含全站机组联合运行小时数)。
⑵.连续试运行期间,开机、停机不少于3次。
⑶.全站机组联合运行的时间不少于6 。
机组试运行以后,并经工程验收委员会验收合格,交付管理单位。管理单位接管后,应组织管理人员熟悉安装单位移交的文件、图纸、安装记录、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然后进行分工,按专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电气作模拟试验。一切正常即可投入运行、管理、维护工作。
(三)运行方式
水泵机组的运行方式是决定水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而水系统的总体管理方式又反过来对水泵的运行方式给予一定的制约。在任何情况下,决定运行操作方式以及操作方法,都必须根据水泵机组的规模、使用目的、使用条件及使用的频繁程度等确定,并使水泵机组安全可靠而又经济地运行。
一般条件下,水泵运行过程中从开始启动到停机操作完毕,主水泵及辅助设备的操作都是这样进行的,但也有采取各机组单台联动操作或多台联动操作的,必要时由计量测试装置发出相应的指令进行自动开停机操作。究竟采用何种操作方式,必须从水系总体的管理方式出发,视其重要性、设施的规模、作用、管理体制等确定。运行方式有一般手动操作(单独、联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大类。
1.开机
对于离心泵为关阀起动。起动前,水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水并排尽空气。当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压力超过额定压力后,打开闸阀,使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对于轴流泵为开阀起动。起动前,应向填料面上的接管引注清水,润滑橡胶轴承。待动力机转速达到额定值后,停止充水,完成起动任务。
2.运行
对于季节性运行的排灌泵站,投入运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在机组投入正常的排灌作业前,要进行试运行,并应检查前池的淤积、管路支承、管体的完整以及各仪表和安全保护设施等情况。
⑵.开启进水闸门,使前池水位达设计水位,开启吸水管路上的闸阀(负值吸水时),或抽真空进行充水;启动补偿器或其它启动设备启动机组,当机组达到额定转速,压力超过额定压力后(指离心泵机组),逐渐开启出水管路上的闸阀,使机组投入正常运行。
⑶.观察机组运行时的响声是否正常。如发现过大的振动或机械撞击声,应立即停机进行检修。
⑷.经常观察前池的水位情况,清理拦污栅上堵塞的枯枝、杂草、冰屑等,并观测水流的含沙量与水泵性能参数的关系。
⑸.检查水泵轴封装置的水封情况。正常运行的水泵,从轴封装置中渗漏的水量以每分钟30~60滴为宜。滴水过多说明填料压地过松,起不到水封的作用,空气可能由此进入叶轮(指双吸式离心泵)破坏真空,并影响水泵的流量或效率。相反,滴水过少或不滴水,说明填料压地太紧,润滑冷却条件差,填料易磨损发热变质而损坏,同时泵轴被咬紧,增大水泵的机械损失、使机组运行时的功率增加。
⑹.检查轴承的温度情况。经常触摸轴承外壳是否烫手,如手不能触摸,说明轴承温度过高。这样将可能使润滑油质分解,摩擦面油膜被破坏,润滑失效,并使轴承温度更加升高,引起烧瓦或滚珠破裂,造成轴被咬死的事故。轴承的温升、一般不得超过周围环境温度35°,轴承的温度最高不得超过75°。运行中应对冷却水系统的水量、水压、水质经常观察。对润滑油的油量、油质、油管是否堵塞以及油环是否转动灵活,也应经常观察。
⑺.注意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指针偏转一定数值后就不再移动,说明水泵运行已经稳定。如真空表读数下降,一定是吸水管路或泵盖结合面漏气。如指针摆动,很可能是前池水位过低或者吸水管进口堵塞。压力表指针如摆动很大或显着下降,很可能是转速降低或泵内吸入空气。
⑻.机组运行时还应注意各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遇到问题应及时处理。
3.运行中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机组运行中可能会发生故障,但是一种故障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和判断一种故障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就事论事,而要全面地、综合地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时而准确地排除故障。水泵运行中,值班人员应定时巡回检查,通过监测设备和仪表,测量水泵的流量、扬程、压力、真空度、温度等技术参数,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为泵站管理和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水泵运行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排除。泵故障及其故障原因繁多,处理方法各不相同。机组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列于表12-2-1、表12-2-2。离心泵、混流泵的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表。
4.停机
停机前先关闭出水闸门,然后关闭进水管路上的闸阀(对离心泵而言)。对卧式轴流泵停机前应将通气管闸阀打开,再切断电源,并关掉压力表和真空表以及水封管路上的小闸阀,使机组停止运行。轴流泵关闭压力表后,即可停机。
二、机组的检修
水泵机组的检修是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
检修的目的和要求:
为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泵站中的所有设备均应具备很高的运行可靠性,保证机组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因此,对泵站所有的机电设备,必须进行正常的检查、维护和修理,更新那些难以修复的易损件,修复那些可修复的零件。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是机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解决运行中已出现并可修复的,或者尚未出现问题,按规定必须检修的零部件。
定期检修是为避免让小缺陷变成大缺陷,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为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节约能源创造条件。必须认真地、有计划地进行。
定期检修又分局部性抢修、解体大修和扩大性大修三种。
(一).局部性检修
是指运行人员可进入直接接触的部件、传动部分、自动化元件及机组保护设备等,一般安排在运行间隙或冬季检修期有计划地进行。主要项目有:
1).全调节水泵调节器铜套与油套的检查处理。
2).水泵导轴承的检查。水泵导轴承有橡胶轴承和油导轴承两种。对橡胶轴承的磨损情况、漏水量、轴颈磨损等要检查、记录、处理。油导轴承大多是巴氏合金轴承、质软易磨损,密封效果不好,停机油盆进水,泥沙沉淀,运行时磨损轴承、轴颈。特别是对未喷镀或镶包不锈钢的碳钢轴颈,为了解其锈蚀、磨损情况,应定期检查处理。
油导轴承密封装置常见的有迷宫环、平板密封、空气围带等。由于橡胶件的制作质量及本身易于老化等,若是季节性泵站,停机时间长,空气围带长期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因而损坏率高,应定期检查更换。
3).温度计、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等检查、检验。这些是鉴定机组能否正常运行的依据,要达到灵活、准确。
4).上、下导轴承油槽油及透平油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处理。
5).轴瓦间隙及瓦面检查。根据运行时温度计的温度,有目的检查轴瓦间隙和轴面情况。
6).制动部分检查处理。
7).机组各部分紧固件定位销钉是否松动。
8).油冷却器外观检查并通水试验,看有无渗漏现象。
9).检查叶轮、叶片及叶轮外壳的汽蚀情况和泥沙磨损情况,并测量记录其程度。
10).测量叶片与叶轮外壳的间隙。
11).集水廊道水位自控部分准确度的检查及设备维护。
总之进行局部性检修的目的是为安全运行创造条件,至于检修的时间间隔,可根据不同内容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而定。
(二)机组解体大修所谓机组解体大修,是机组的大修。机组大修是一项有计划的管理工作,是解决运行中经大修方能消除的设备重大缺陷,以恢复机组的各项技术指标,机组大修包括解体、处理和再安装三个环节。
机组的损坏有两种:一是事故损坏,发生的机率很小。二是正常性损坏,如运行的摩擦磨损、汽蚀损坏、泥沙磨损、各种干扰引起的振动、交变应力的作用和腐蚀、电气绝缘老化等。
在规定的大修周期内,如机组运行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同时又可预测在以后一定时期内仍能可靠地运行,则可适当延长大修的时间。如机组能正常运行,而硬要按规定的大修周期来拆卸机组的部件或机构,那将恶化机组的技术状况。应根据机组的工作情况及部件的损坏情况来确定检修的规模。
(三)扩大性大修当泵房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陷等而引起机组轴线偏移、垂直同心度发生变化,甚至固定部分也因此而受影响,有严重的事故隐患;或者零部件严重磨损、损坏,导致整个机组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严重下降而必须进行整机解体,重新修复、更换、调整,并进行部分改造,必要时对水工部分进行修补。
结语
泵站是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唯一动力来源,而泵站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的 关键之一,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不仅要总结经验,更要不断完善与创新,以提高运行效益。
81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