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书信稿件
栏目

端午节诗词佳句

发布时间:2024-04-25 热度:17

端午节诗词佳句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682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共有141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1、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3、岳阳汨罗市屈子祠镇屈子祠秭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端午节文化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在中国很多地方只过一个端午节,而秭归却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五月二十五为末端午。

4、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5、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屈原。这种说法流传的最广。楚王在宠信奸臣,排斥忠良,屈原屡劝不改,反被流放。在放逐途中,屈原听到秦国连败楚国,国家命运危在旦夕,于是在五月五日投河,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

6、我瞪着两只眼睛茫然地看着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给我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端的意思。每个月有三个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谓“端午”就是头一个五的意思。

7、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8、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9、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10、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2、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

13、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14、我们边吃边听老师给我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我还知道端午节有包粽子、做香袋、插菖蒲、赛龙舟等习俗呢。

16、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17、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18、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19、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许多的活动,如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熏苍术、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至今,端午节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赛龙舟。

20、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

21、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

22、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3、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雄黄酒、赛龙舟、人声鼎沸

24、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67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供大家参考。

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1女:敬爱的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女: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深入开展,普通话象一阵清新的风吹入校园,吹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男:让充满希望的春天圆了我们的梦想,让流利的普通话成就我们的希望。女:今天我们计划并期待已久的普通话朗诵比赛即将在这里举行。

男:这次活动,一是为了丰富师生的课外生活,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普通话水平。

女:希望今天大家能够发挥出的水平,展现出自己的风采!男:在这里,我也预祝今天的比赛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女:今天参加比赛的,除了我们一至六年级的选手之外,还有我校40岁以下的教师们。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几位老师的参与!

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2开始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fù)郁的芳香。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美兰区20~~年“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女)本次比赛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首先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莅临今天比赛现场的来宾,他们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他们分别是节目串词:

1、如果说古诗词是一座文化百花园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的诗句就是一朵朵艳丽无比的奇花;

如果说古诗词是一首优美歌曲的话,那么古诗词中那一句句的诗句就是整首歌词中广为流传的歌词。把一句句古诗词名句串烧起来,就是一道别具风味的文化美餐,读着一句句古诗词集锦,就是在感受经典中的经典!接下来请欣赏由琼山第五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古诗词串读》。

2、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它们有的咏物,有的状景,有的说理,有的甚至是儿童启蒙的教材。

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接下来请欣赏由琼山第三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古诗词串读》。

3、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在歌里、风里、水里,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我们赋予了怀念足够漫长的诗意。

那一脉相承的家国情怀、精神气节,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听,那一首首感怀生命、礼赞民族、为国捐躯的千古绝唱!下面请欣赏由金盘实验学校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午诵》。

4、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

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接下来请欣赏由农垦一小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国学经典诵读》。

5、谁的一滴相思泪,胀痛着闽罗江月?谁的一滴母性水,怀念着香草美人?一叶舟,一片叶,一个不屈的民魂。

继屈原之后,爱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代诗人所共有的气节、情怀和精神。下面请欣赏由白龙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阳持话》。

6、两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和精魂。

请欣赏由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端午情思》。

7、少年是华夏民族的传递者,成千古文明,绘百千毕章。

少年是中华文化的后来人,成先辈博大精深,续未来风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我中国少年。下面请欣赏由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少年中国说》。

8、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吟诵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下面请欣赏由英才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四季山水情》。

9、打开中国文化的历史长卷,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让我们随着婉转流畅的童音,再次感受儒家经典的魅力。

接下来请欣赏由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中华经典诵读。

各位老师、同学们,经过评委老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各位选手的成绩已经排定,请为我们揭晓获奖名单。

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高谷中学“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

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3男:尊敬的各位的.老师、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三月的风吹绿了长垣大地,唤醒了万紫千红。

女:风信子带着欢声笑语

引领我们追逐春天的脚步。

男:春天里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女:春天里孕育着我们的梦想。

男:有梦的我们充满自信,

女:有梦的我们斗志昂扬。

男:我们这一群有梦的孩子,

合:今天来共同放飞我们的梦想。

女:下面“放飞梦想”朗诵比赛正式开始:

男: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女: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合:梦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女:下面请欣赏1号同学带来的《把握青春放飞梦想》,

女: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男: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合:让我们放飞梦想,走向辉煌

女:下面请欣赏2号同学带来的《放飞梦想》

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男:我们是祖国的希望;

下面请欣赏3号同学带来的《展开梦想的翅膀》

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4合:尊敬的老师、家长,各位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男:伴随着夏日温暖的阳光,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我们班这一次诗歌朗诵会.

女:今天,我们在这里,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享受这段美好的时光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走进诗情画意之中

女:今天,我们在这里,敞开你的心扉,释放你的激情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这里将成为诗歌的海洋,让快乐响彻云霄

女:诗歌是我们古今人类心血的结晶,在这个光环的照耀下,一代代人茁壮成长,

男:古往今来,唐诗、宋词、元曲,充盈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提高文化素养,荡涤着我们心灵。

合:现在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词曲的文化艺坛中。

男:下面欣赏蒋建峰带来诗《游子吟》,

女:有人评价徐志摩说:想模仿都模仿不了,他人是用两只脚走路,他却是长着翅膀飞的。接下来请欣赏王艺燃带来《再别康桥》。

男:“石头”,在我们眼里就只是玩具和工具,但这个石头小姑娘可不一样。请欣赏王胡鑫乐带来的《一个石头小姑娘》。

女:冬天,雪,一片两片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多美的雪啊!接下来请大家和叶馨遥一起来欣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女:有一首歌我们颂唱不腻,有一种爱我们代代相传,这首歌是最美的音符,这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即便我们唱遍所有的歌,也难以表达对她的爱,对她的感恩之情。接下来请欣赏侯佳利给我们带来的《妈妈的爱》。

男:我现在7岁,我能帮妈妈捶背,我会帮爸爸端茶,我会给奶奶摘菜,我还会很多,爸爸妈妈我已经张大,请别叫我小孩,请听李天薇带来的诗歌朗诵《别说我小》。

女:假如我是小鸟,我就会翱翔在天空,假如我是鱼儿,我就可以畅游大海。下面请欣赏邓姝丫同学的朗诵《假如我是》

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盛开的花朵里,春天在翠绿的树林里。请欣赏柴源带来的《春的消息》

女:从《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只要仔细观察,爱动脑筋,就会有新的发现。请欣赏邓雅馨带来的《星》。

男:我们都喜欢折纸,你们折过纸船吗?现在我们就来和张瀚丹一起折《纸船》。

女: 沙滩、贝壳、海水,构成一幅美丽的海景图。让我们和张为一起到海边玩耍吧!请欣赏《在海边》。

男:总以为青春是一簇火,光彩而热情

女:总以为青春是一卷画,斑斓而温馨

男:后来才明白,青春是一泓泉,碧透且清幽,

女:后来才明白,青春是一弯月,皎洁且冷落,

男:塬来青春是一首诗,只一字就铭心刻骨。

女::青春是一首诗,只一句就百转千回

男:诗歌是无际的海,朝向它,可遥看春暖花开

女:诗歌是无边的天,仰望它,可找寻飞鸟的痕迹

男:把诗歌植于校园,校园就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人文之都

女:把诗歌植于校园,校园就是落瑛缤纷,莺啼燕语的尘世桃源

合:让我们与诗为友,与诗同行,徜徉在诗的海洋里。诗歌朗诵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诗词诵读主持词开场白集锦5(1)尊敬的各位领导,

(2)敬爱的老师们,

(3)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合)下午好!

(4)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1)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2)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3)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4)它宛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1)它又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2)诗的语言,蕴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3)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4)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1)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2)人民路学校六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展示表演--------(合)现在开始。

一班:

1明天,我们即将毕业

2明天,我们即将离去

1敬爱的老师,回顾六年的历程

2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

1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

2请听六一班诗朗诵《明天,我们毕业》——

二班:

1时间,最平凡而又最珍贵,

2最易忽视又最令人后悔

1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

2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1下面请欣赏六二班的经典诵读表演《时光匆匆》

三班:

1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2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3下面请欣赏六三班集体朗诵《中华少年》

四班:

1我们是华夏的儿女,是新时代的少年

2沐浴在辉煌的历史文明中,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1担起祖国重任,延续祖国希望,我们义不容辞

2让我们一起在诗海中畅游,赞颂我们伟大的祖国

1请欣赏六4班集体朗诵《中华少年》

五班:

1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2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1黑色的眼睛让我们看清未来

2~的皮肤让我们更加强健

1在这里,五千年文化根植在我们心田

2在这里,谱写中华更灿烂的诗篇

1下面请六年级五班同学为我们朗诵《中华少年》

六班:

1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中

2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1老师,当了您六年的学生,我明白了:原来阳光是这样照亮人生的,雨露是这样滋润禾苗的

2请听六六班带来的集体朗诵《给老师的一封信》

七班:

1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沉淀了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

2五千年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中华儿女澎湃的热血

1对祖国的依恋谱写了中华灿烂辉煌的过去

2对祖国的热爱擎起了中华蓬勃发展的今天

1时至今日,那震撼心灵的旋律依然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激荡

2下面请欣赏六七班全体同学带来的经典诵读展示《祖国在我心中》

八班:

1六年来的春去秋来

2六年来的寒来暑往

1整装行囊,踏上新的征途,让我们通往直前

2在生活中收获宝藏,享受快乐吧,接下来请听六八班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我们勇往直前》

九班

1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2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1大自然有声有色,

2大自然有情有义

1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2我们在朗诵中感受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1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2六年级九班《走进大自然》诵读表演现在开始

十班

1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

2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

1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全体学生: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下面请欣赏六十班为大家带来的经典诵读“与诗同行”。

结束语:

(1)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2)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3)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4)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1)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3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61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20xx年端午节板报资料1:端午简介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20xx年端午节板报资料2:端午名称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20xx年端午节板报图片(4张)20xx年端午节板报图片1

20xx年端午节板报图片2

20xx年端午节板报图片3

20xx年端午节板报图片4

20xx年端午节板报资料3:端午的诗词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 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27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祭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有六说(即屈原说、祭龙说、伍子胥说、懋日说、夏至说、玄宗生日说),其中屈原说是民间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因受到妒贤嫉能的上官大夫靳尚的诽谤,被楚怀王疏远。后来,屈原由于坚持“联齐抗秦”的爱国主张,更遭到上官大夫靳尚、南后郑袖、公子子兰的陷害,遭到流放。他忧国忧民,既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溺死。“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这首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深为爱国诗人屈原鸣不平,对昏君奸臣进行了无情鞭挞。

赛龙舟

端午的龙舟竞渡,是起源于我国民间的一项有趣的传统体育活动,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渐形成。宋代诗人坡有诗为证:“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遗风成竞渡,眷眷不忍决。”“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宋・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惊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唐・张建封《竞渡歌》)“雪片崩涛飞彩帜,妙高台下龙舟戏”(清・陈维崧《[蝶恋花]五月词》)。在诗人的笔下,他们既阐明龙舟竞渡与屈原有关,触景抒怀,又生动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紧张热烈的场景,令人赏心悦目,其乐融融。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也与屈原有关。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在这里驾船把饭装到竹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初五,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历代吟咏粽子的诗词不少,如唐明皇诗曰:“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诗云:“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黄裳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的佳句。据史载,明弘治年间,出现用芦叶包裹的粽子。清乾隆年间,有火腿粽子问世。如今,各种风味的粽子,已成为四时的美味小吃,备受世人的青睐。

插艾蒲

以艾草、菖蒲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源于古代端午节采集众药草之俗。艾,又名艾蒿、家艾,茎叶含挥发性芳香,味浓烈,有驱除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的作用,艾绒可用于针灸。菖蒲作用类似,民间迷信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故自汉晋以来,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以应节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民间为“蒲龙艾虎”。京有以艾蒲束为人形者,悬于屋门。此俗在诗词中常有描述,“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明・庄昶诗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殷尧藩《端午日》)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2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01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经过历史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我们曾经迷失过,放弃了自己民族的瑰宝,学习外族的文化,尤其是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去芜存菁,一度造成 “崇洋”的不良风气。好在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重新把传统文化放在了重要位置。于是诵读国学经典成为风尚,最明显的就是中小学课本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在中小学课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诗词、古文。这也是培养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意识的表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背书,学习古文的兴趣不高,并没有真正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面对这种现状,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特殊的语文课堂模式

《弟子规》开篇训诫:“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德才兼备,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德影响着才的运用,起着统帅的作用。因此,我制定了特殊的课堂模式。早读时的“国学讲堂”讲授十分钟的国学经典名著《论语》《孟子》《弟子规》等的精华部分,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午上课前的“文学下午茶”讲授十分钟的小故事大道理,让学生从中体味人生百态,从而学会做人。下午放学时的“中外课堂”讲授十分钟的中外名著精彩片段,让学生在赏析中开阔眼界,提高文学修养。每节课上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演讲,内容自定,要求积极健康向上,表达用标准的普通话,时间限制在三到五分钟(机会均等,按学生的学号轮流,即使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必须参加)。通过种种形式的学习,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提高其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个人素质,陶冶情操。

二、“每周一诗”与“诗词擂台赛”

出于引导学生热爱诗词的目的,我组织了“每周一诗”活动。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引导学生了解所学诗歌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自己课下查阅所学诗歌的相关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做指点补充,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了解。2.了解诗歌内容,读熟并当堂背诵默写。让学生参考课下注释,了解诗歌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当堂背诵,并让男女生进行背诵比赛。3.赏析诗歌。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且把自己的赏析形成文字,当堂朗读。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每周一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我班又开展了“诗词擂台赛”。比赛分为男女生两个大组。比赛内容包括:诗词背诵,诗词默写,诗词赏析和诗词习作。比赛采取十分制,诗词背诵和默写各占两分,诗词赏析和习作各占三分。评委由班里同学选举的语文素养好、公平公正的三名男生和三名女生担任。每个项目限三名同学参加,评委打分,合计后算出两队的总分,分出胜负。学期末还将评选出最佳诗词朗诵者三名,最佳诗词创作者三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学生的诗词积累量大幅提高,也有较好的作品出现。

三、每逢佳节,怀古论今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春节(农历新年)、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很多传统佳节,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学生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这给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我抓住这些机会,和学生一起过节,进行怀古论今的活动。让他们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节日的相关习俗、相关诗句等,让他们在优美的传说、美味的传统食品中感受节日的美好。并且让学生调研,现在这些习俗我们是否还保留着。如果不是,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留这些传统节日习俗。在活动中让学生既能体验节日的浓烈氛围,又能了解我们渊源的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四、了解家乡,爱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7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155位用户关注,41人点赞!

有关除夕之夜的诗句《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永遇乐》[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此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水调歌头》[宋]辛弃疾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老境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唐 方干 《除夜》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唐 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除夜》[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守岁》[宋]苏轼 俗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 修麟半以没,去意谁能遮?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

《分岁词》 [宋]范成大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关于除夕的诗句 句好词好句。 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余即分岁。 地炉火软苍术香,飣盘果饵如蜂房。 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 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 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捻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有关除夕之夜的诗句精选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老庖供餺飥,跣婢暧屠苏。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陆游《新岁》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熙,庆嘉节,当三五到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柳永《迎新春》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赵师侠《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范成大《卖痴呆词》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爆竹惊寒,疏梅送腊,岁转韶华。振天箫鼓喧闹。在邻家,处处桃符贴换。簪方胜秀隐娇娃。迎春早,宝钗端下,玉鬓排斜。心事暗中夸,惟愿取箕畴,敛福频加。金尊满祝,初添海屋霞。且饮今霄岁酒,胆瓶开,明日鲜花全收来。隔帘春*,淡柳抽芽。——张大烈《东风齐着力·除夕》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毛滂《元日(玉楼春)》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岁》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朱淑贞《除夜》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白居易《三年除夜》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已除夕偶成》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王湮《除夜》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李世民《除夜》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词》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庚肩吾《岁尽应令诗》

有关除夕之夜的诗句推荐《鹧鸪天》【作者】:姜夔

柏绿椒红事事新,

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

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

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

郁垒神荼写未真。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79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5、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2、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2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3、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25、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27、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28、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2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0、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3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2、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33、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3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3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3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3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39、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0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6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端午三首》

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屈原祠》

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处州禁竞渡》

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小重山·端午》

7、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贺新郎·端午》

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端午》

9、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点绛唇》

10、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贺新郎》

1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12、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3、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春晚叹》

14、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

1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鹧鸪天》

1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端午》

1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同州端午》

1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端午日赐衣》

19、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蓦山溪》

20、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21、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浣溪沙·端午》

23、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4、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淮安重午》

2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27、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2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少年游》

2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已酉端午》

30、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南乡子·端午》

3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3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端午》

3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小重山·端午》

35、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如梦令》

3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浣溪沙》

3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

3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权《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3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浣溪沙·端午》

40、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4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42、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4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浣溪沙·端午》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8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72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食过五月粽,才把寒衣送。

――民谚

国人是最擅长以吃表达纪念的,许多节日与特定的食物结下了不解之缘。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引出一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节令习俗来,即传统的端午节 。

这个节日是否与屈原有关,至今仍有争议,但无关宏旨,约定俗成是常有的事。宋朝时,朝廷出面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将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现在流行的芦叶粽子,始兴于明代弘治年间。

其实,粽子的起源要比以上的传说早得多。粽,由 “米”字加“宗”字构成。米,黍米也;《说文》:“宗,尊祖庙也。” 《吕氏春秋》上说得更清楚“仲夏之月……农历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孔子家语》记载:“夫黍,五谷之长也,郊社宗庙以为上盛。”这里说的是,每年夏至节前,早黍登场,天子舍不得吃,而取它祭祖,象征一年丰收之始。由此推想,当初创造 “粽”字大概以黍米为祭品的缘故吧!

粽眼旁观

小小粽子,品其色香味,也品个中文化韵味。多姿多彩的粽子,蕴涵着深厚的民族底蕴,粽子文化已成为一种意义隽永、斑斓璀璨的美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粽佳句。唐代诗人元稹《表夏十首》有诗道:“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诗中“彩缕碧筠粽,香白玉团”,指的是白粽子。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淋上蜂蜜。有时还在粽子里加入果料、果仁。

文学家柳宗元曾在广西柳州做过刺史,他看见当地少数民族在赶集时吃一种“绿荷包饭”,颇感新奇,于是写下《柳州峒氓》一诗,其中有“青箸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赶圩人”之句。赶集人吃的这种“绿荷包饭”便是粽子。

“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得杨梅。”坡的这首诗说的就是果脯粽子。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青菰粽”指的是艾香粽子。另在《红头十日雨》中有“村墟樱笋闹,节物团粽近”之句。

民间有关粽子的谜语颇多,如:“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白白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牙)门”。当你品尝粽子的时候,回味一下趣味盎然的粽子谜语,或许会多带给你一份快乐。

皇宫粽艺

一个小小的粽子,不同朝代的皇室就吃出了各自的花样。

唐代韦巨源著《烧尾食单》中有一款名点叫“赐绯含香粽”,即为蜂蜜凉粽。当时韦巨源官居尚书左仆射,宴请唐中宗就有此清凉小吃。“冰团水浸砂糖裹,透明解黍菘儿和”,描写的是吃凉粽子的情形。 这种粽子包法奇异,是将糯米洗净泡涨后,装进用粗白布缝制的顶尖底大的袋子里,扎紧袋口,放入锅里用水煮熟。吃时退掉布袋,便是一个塔形的大粽子。用丝线把粽子勒切成小薄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和糖玫瑰或桂花酱即可。蜂蜜凉粽,看上去白莹如玉,吃起来筋软凉甜。炎夏食用,清凉解暑,别有风味。蜂蜜凉粽勾出了唐中宗的馋虫,被列为宫廷烧尾宴上的一道佳肴。

端午节,唐玄宗在宫中吃了 “九子粽”,龙颜大悦,欣然赋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九子粽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用九种颜色丝线扎成,五彩缤纷,煞是好看。唐代诗人温庭筠“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说的就是九子粽;这种粽式一直流传到清代,当时诗人吴曼云写赞美九子粽诗曰:“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在民间,“九子粽”常作为母亲送给出嫁女儿、婆婆送给儿媳的礼品,寓意多生贵子。

唐朝《开元天宝遗事》说到,玄宗将粽子当作游戏的道具。宫中每到端午节,将粽子和粉团贮于金盘中,嫔妃站在远处架箭射这粉团粽子,中者方可得食。

大约从明宣宗朱瞻基起,每逢端午时,要在午门外设宴,赐文武大臣吃粽子,并与百官同乐,观龙舟竞渡。

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始,清代宫廷就有端阳节食粽子的习惯。高丽米就作为贡品进贡宫廷,专为端阳节包粽子用。未入主中原以前,满族旧俗是在端阳节食椴木饽饽,并用来祭神。椴木是生长在东北的落叶乔木,春季发芽,叶阔如掌。端阳节时用椴木叶包黏高粱米与小豆泥,上屉蒸熟有椴叶的清香。满族食椴木饽饽风俗与中原地区食糯米粽子很相似,只因所用原料受地域限制,才出现了黏高粱米与糯米,椴木叶与苇叶的区别。如坤宁宫祭神时,就有粽子和椴木饽饽同时出现在供桌上,在清宫词中也有“角黍犹沿椴木名”之句。

康熙时,清宫端午节用“高丽米粽”供佛,康熙帝还用高丽米粽赏赐文武大臣。《养吉斋丛录》就记有南书房翰林查慎行得到皇帝赏赐的高丽米粽。

到乾隆年间,宫廷过端午节,吃棕子、赏粽子、供粽子,用量已达到惊人的地步。据乾隆朝御茶膳房档案记载,清宫自五月初一起,宫内帝、后、妃、嫔的膳桌上就开始摆粽子和粽方。攒盘粽子每一品18个,每粽方为200个粽子。仅乾隆皇帝膳桌上就摆出“早晚膳攒盘粽子二品”。就是说,早晚膳备用摆出同样的粽子。宫内后妃也如皇帝饮膳之俗,每日摆出粽子方。到初五端阳节这一天,宫内用粽子达到高潮。初五日早膳,“伺候万岁爷攒盘粽子一品,额食一桌,饽饽四桌,奶皮八盘(一桌),肉八盘(一桌),粽子八盘一桌,粽子二方。”晚膳时,“伺候万岁爷攒盘粽子一品,粽子四盘一桌,配奶皮敖尔布哈四盘一桌,粽子两方。”档案中还记载了“此五日(初一至初五)万岁爷用膳甚用攒盘粽子十盘,每盘十八个,粽子四方,每方二百个,粽子十六盘,每盘二十二个。”也就是说,乾隆帝在这一年的端阳节里共用了粽子1332个。御膳茶房为制这些粽子,共用糯米1373斤9两,白糖577斤,奶油94斤,香油63斤6两,澄沙28斤8两,蜂蜜33斤4两,核桃仁435斤11两,晒干枣17斤8两,松仁8斤7两,栗子12斤,黑葡萄8斤2两。仅包粽子用的细麻绳就达18斤。

端午节诗词佳句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3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29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身上肩负着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重任。在平时的教学与研究中,本人发现,从俗语、楹联、诗词曲赋、四书五经、传统美德、民风民俗及语法等各种形式的中华传统文化入手,与语文教学结合,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间一长,师生都感到“中华文化,妙不可言”。

一、传统节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可近年来一些人为了赶时髦,过起了洋节日,传统的节日却忽略了。圣诞节各大商场张灯结彩,圣诞老人站在门口迎接各位顾客,门口的圣诞树光彩夺目,商场里到处都是头戴圣诞帽的售货员……气氛煞是热烈。情人节大街上处处是大幅的标语,玫瑰卖得特别火爆……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七夕节,却显得冷落了。于是,在语文教学中,我对学生说:“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有什么风俗吗?”学生说:“家家户户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贴春联、贴年画、舞龙狮、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们互相庆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等。”

我又引导学生说关于春节的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为了引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我又告诉他们,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清明节是祭拜祖先的,相关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天的风俗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辟邪等。七夕节源自牛郎织女的传说,人们常用“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来象征美好的爱情。中秋节人们观月祭拜,寄托情怀,留下了许多思乡的佳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在上语文课时,我把这些传统的节日穿去讲,以便活跃语文课堂学习,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回顾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在语文课堂上了解传统节日的同时,又穿插相应的古诗词,加强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这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诗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古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灵活运用,无论是导入、解答问题、小结、总结时均可加以运用,达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亲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中最浓郁、最强烈的亮点就是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初中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忧国爱民的真实情怀, 陆游《 示儿》一诗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陆游临死之前,仍然惦记祖国的一统大业,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兼济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何等的气势,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都抒发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感。学习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在理解诗句含义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体察探究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学习伟大诗人热爱自己的祖国的高尚品质,长大后做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能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2)对学生实施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点。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颂扬了母爱的伟大。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其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成为千古佳句。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教育我们亲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且不可相互残害。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注重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给学生编织一个和谐的亲情关系网。

《端午节诗词佳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