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书信稿件
栏目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更新时间:2024-11-20 热度:94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721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共有215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题组一 命题(话题)式仿写(10分)

1.(2015·合肥模拟)请以“慈善”为话题,再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句相同。(6分)

慈善是一种美德,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它是融化冰雪的阳光,是消除阴霾的春风;

;

2.(2015·杭州二模)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与示例组成排比句式。(4分)

故乡的山,巍峨峻峭,回荡着故乡悠扬舒心的山歌;

,, ;

,, 。

题组二 自由(开放)式仿写(4分)

3.(2015·台州高三质检)仿照例句,另选意象,再写两个句子。(4分)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 ;,。

题组三 嵌入(填空)式仿写(12分)

4.(2015·海口二模)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面画线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4分)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勉励李翊在治学作文上下工夫,希望他能达到古人立言境地。治学作文要像种植果树,施肥养根,等待它结果;像点油灯,加上油,期望它发光;像,, 。他说树根深厚的,果实才能丰美;灯油充足的,发光才能明亮;,。

5.(2015·东北三校联考)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4分)

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①;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②。

6.(2015·石家庄一模)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相同,语意相关。(4分)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启迪;

幼儿时,,;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后,,;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题组四 续写式仿写(8分)

7.(2015·巴市一中高三期中)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

8.(2014·武汉二模)仿照下面的诗歌,为这首诗歌再续写一节。(4分)

墨 香

你香醇如酒

我沉醉不归

屈原的傲

文天祥的骨

都在你的浓郁香味中气贯长虹

答:

题组五 对联式仿写(8分)

9.(2015·济南一模)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4分)

柳色 泉声 鸣环佩 展画屏 入耳 迎眸

答:

10.(2014·山东高考)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

参考答案

1.慈善是一种胸怀,当别人陷入窘境时,它是缓解干渴的雨露,是滋润心田的清泉 慈善是一种境界,当别人遭遇坎坷时,它是躲避风暴的港湾,是带来慰藉的星光(每句3分)

2.故乡的水 清纯甘甜 养育着故乡憨厚淳朴的儿女 故乡的树 饱经沧桑 遮蔽着故乡饱经风霜的土地

3.如果我是春雨 我将滋润人们的心田 如果我是圆月 我将装饰离人的梦境

4.(示例一)养母鸡 喂它食物 期望它生蛋 食物充足的 鸡蛋才会更好

(示例二)养花卉 施肥浇水 期望它开花 肥水充足的 花朵才会美丽

(示例三)种庄稼 浇水施肥 盼望它打粮 水肥充足的 粮食才会丰收

(示例四)养肥猪 喂它食物 盼望它长肉 食物充足的 肉质才会肥美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

6.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 是一种传承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一块她爱吃的菜 是一种感恩

7.谅解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阵柔和的清风,能吹灭堆积在人们心中的怒火

8.你潇洒如诗

我深情吟诵

苏轼的豪

辛弃疾的放

都在你的激越韵律中穿越时空

(本体、喻体恰当,形式2分,内容2分)

9.泉声入耳鸣环佩 柳色迎眸展画屏(每句2分,上下联颠倒扣1分)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4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8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菖蒲和艾蒿,悠长年月之前的某个端午,先祖就在采摘它们。今天,让我们用格物致知的态度,再来认识一下这些植物。

菖蒲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国风・陈风・泽陂》

说到端午,当然得谈屈原,“小清新”们马上会想到浪漫主义,不过在“自然控”的眼中,《离骚》几乎就是一部先秦时代香草植物的小百科。还记得那句“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吗?其中的“荃”(quán),就是我们今天插在门上的菖蒲。

菖蒲在江南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湿地植物,常见有两个种:一个生活在湿地淤泥中,可以直接称为菖蒲;一个生长在溪流的石头上,称为石菖蒲。前者有着高大的剑形叶片,后者的叶片矮小,密集成丛。二者都有匍匐蜿蜒的根茎。

揉碎一片菖蒲的叶子,能闻到柠檬味道的清香,根茎的香味则更为强烈。这些香味主要来自菖蒲中含有的细辛醚及少量丁香酚和黄樟油素。干制的菖蒲根至今还被广泛用作中药。 另外,它也可以作为酿造苦艾酒的添加物。菖蒲的精油被用来制造香水。

艾蒿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王风・采葛》

通常所说的艾蒿,其实包含了菊科蒿属的好几种不同的植物,比如艾、南艾蒿、野艾蒿等。这一类蒿属植物在外形、气味上相似,被统称为“艾草”或者“艾蒿”。艾蒿作为野草在春天的中国乡野随处可见,而它在民间传统中的影响力也要高过其他很多野生植物。

青紫色的茎,羽毛状多裂的叶片,这应该是很多人见到艾蒿的第一印象。和其他很多菊科植物一样,新生的艾蒿叶有一层白色反光的绒毛,随着叶片的成熟伸展,叶面的绒毛会消失,叶背的绒毛则一直保留着,风一吹过,银色的光泽泛起。艾蒿的花小而不起眼,它的果实是瘦果,和菊科这个庞大家族的其他植物果实一样细小轻盈,粘在小动物的皮毛上踏遍海角天涯。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艾蒿会长到一人多高。废弃之城切尔诺贝利,其城市名的意思即是“长满艾蒿的地方”,颇有些一语成谶的意味。

揉碎一片艾蒿叶,闻一闻它的味道,无论喜欢还是厌恶,一定是让人难忘的,事实上这也成为在野外识别蒿属植物的方法之一。艾蒿强烈的气味来自于植物体含有的一系列桉树脑、艾草油、大侧柏酮、三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这样的“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悬在门前的艾蒿被认为有“辟邪”的功效。

其实艾蒿给我最深的记忆不是在端午,而是清明。当它刚长出嫩叶的时候,故乡的人就会挎上篮筐,漫山遍野地采寻。嫩叶采回来之后,加一点井水,捣碎成汁。把糯米或者粳米蒸熟,捏打成团,再和艾蒿汁混合在一起,经过无数次捶打,搓成一块块绿色的小团。或蒸或炸,或者碾成皮,包裹酸菜、卤肉、春笋丝,捏成饺子状蒸熟,艾香和米香的糅合,把我内心最深处的“馋虫”勾起。这种美味,故乡人称之为艾米果,浙江有人称之为清明饼,其他地方则各有不同称呼。

我们今天用菖蒲和艾蒿来熬汤沐浴、结扎成束挂在门廊之上,或许已不再考虑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难以割舍我们与传统、与土地的联系。当我们吃着粽子,童年时代记忆中那氤氲的水汽夹着药香绕梁而上的时候,吟咏着《诗经》中的几句懵懂情话,又有几个在外的游子不起思乡之情呢?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25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2014年9月10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在北师大考察时说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可见古代的经典传统文化已经引起了中国当代最高层的重视,毫无疑问,包括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尤其是要植入到我们祖国的花朵-----孩子们们的心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担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职能的。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们应该还一块传统文化的净土给学生,夯实他们的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积淀文化功底,提高人文修养,打好传统根基。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也分外重视抓住每一个教学机会,让迷失在名牌、追星和攀比的学生能更多的去领略传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同时希望能以课文中的“点”带动学习传统文化的“面”。比如在文言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出现“君”“家君”“尊君”时,趁机为学生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称谓文化;在学习《苏州园林》时可以讲讲传统园林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在讲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人物对话时,可以讲讲传统礼仪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语文课堂的文化环境。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还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词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在教学琳琅满目的古典诗词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的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学生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民俗民情,尤其是在八年级下册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还在《春酒》、《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中领略到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致力于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课文字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著作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从“分歧”这个情节切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走大路”和“走小路”上进行选择,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以及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细致而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我也充分运用语文综合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意识。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了众多对传统文化的探求,如七年级的《戏曲大舞台》、《黄河,母亲河》,八年级《古诗苑漫步》、《到民间采风去》,九年级《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等。

例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文学、戏曲、表演等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我们努力指导学生在戏曲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地方剧种、著名表演大师、剧作家等。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名人成才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8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70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妙语品茗】

1.口语的运用为文章增添浓厚的生活色彩。在读者的眼中,最平淡的就应该是口语了,但《端午的鸭蛋》一文却因口语的运用而使文章增色。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鸭蛋于是出了名。

这些都是平实的口语,有的地方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的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极富生活气息。

更让读者“难以接受”的是“大白话”的运用。“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之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谁能否认这语言的平淡,但平淡之中却显现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运用为文章增添厚重的典雅之美。在《端午的鸭蛋》中,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作者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使文章倍添艺术韵味。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

前几个分句本是很通俗的语言,却突然用了一个“多矣”,之后马上又回到大白话,然后引用元稹《离思》中的一句著名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运用“大材小用”的诗句来表现对别处鸭蛋的不屑一顾。这种文白夹杂的语句令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幽默和趣味。

3.“造型”语言的运用为文章增添独特的神韵之美。作者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和神韵。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一个“哦”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那个人张着嘴吃惊的样子。此句写出了对方的吃惊,更体现家乡鸭蛋的名气之大。就如作者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真可谓绘声绘色,扎咸鸭蛋的那种动感,看着红油冒出来的那种,在一个平淡的“吱”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但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平淡而有味,每一段文字都能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每一部分文章都渗透着淡淡的幽默。而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深情热爱。

【即学即用】

1.品读语句,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敢称东北第一名菜者,非杀猪菜莫属。先不论好吃或如何吃好,单是一个名字,南方人也好,外国人也罢,一听就 (显示着、透着、体现着)东北人的厚道、实在和大气。

(2)农村的火又快又硬,猪肉下锅不久,肉香就满院子 (飘香、飘扬、飘荡)。

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品味下列语句。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11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42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吐槽是今时网络流行的一个词汇,百度解释为:发牢骚,挑毛病,抱怨,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近义词是“抬杠”、“掀老底”、“拆台”、“踢爆”等。如此,吐槽当是人们心中不满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战国有一位吐槽的大师,他遭谗言被逐,投江自尽。遗作《离骚》自叙身世和高洁品德及爱国理想,抒发自己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吐槽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最后以死表忠诚。这位叫屈原的大师以375句诗,合2484字(四库全书版本),述尽胸中愤懑与不平,可谓古代吐槽集大成者。遗憾的是他的吐槽于事无补,楚国终被秦将白起攻破首都。大师的死于今日之贡献,最大恐怕是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数年前,“屈原”成了各式各样不同口味粽子的注册商标,端午节即被吐槽为“粽子节”。至于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端午”申遗,并成功被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网上更是一片吐槽之声,为传统文化的丢失而悲愤思蜜达。

唐朝杜牧,其作《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吐槽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和无所不为的荒唐。作为晚唐诗人兼官员,敢吐槽皇帝的私生活,也算是古代吐槽之巨勇者。这首诗最大的成就是诞生了今日一个荔枝品牌——“妃子笑”。杜牧一千多年前写下的这首诗,受商标、广告、水果营销界高度青睐,“妃子笑”成了荔枝的代名词。如今集市上、街道边、地摊上都堆满了“妃子笑”,也不管真牌假冒,消费者吐槽只要夫人笑就好。

下面来看今人的吐槽(引文来自互联网,仅供研究,版权归创作人所有):

吐槽落马官员:七绝《戏题徐才厚》(青山白云)——才厚早知空自许,门楣未必冷如霜。来生若试七擒略,马到铜山记挽缰。这,让人想起《西游记》第一回中有诗云:争名夺利几时休?……官居宰相望王侯。……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打“大老虎”,实实体现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诗人吐槽,人民快慰。

吐槽医院看病:世象杂咏《医院看病》(永忆江湖)——挂号慢如虫,交钱似巨龙。心焦期诊治,看病两分钟。吐槽看病难的问题,不仅是排队耗时,只用两分钟的诊断得出的结果也难以让人信服。接着是再拿着医生开出的化验单、检查单、购药单等再去排队……如果需要住院治疗,护士会告诉你:亲,床位紧张,要排队哦!很多人为此种种吐槽,也有人当场吐血身亡的,直接送太平间。

吐槽楼上空调:七绝《邻家空调滴水窗外》(李崇桃)——点点清泠入梦轻,二更未止复三更。乡关青瓦几间屋,落雨檐头是此声。受楼上空调滴水劈啪扰梦之气,吐槽解忿。有趣的是作者明明三更不得安寝,还能苦中作乐,思想起老家的屋檐滴雨声来,能如此这般调适心境,令人佩服!佩服!(提请居住楼上使用空调的人们把排水管接远些吧,可怜可怜楼下之人。)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56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63位用户关注,60人点赞!

春节 旧时民间叫过年,也是农闲酿酒的时候。昔日北京的“大酒缸”正是在过年时热闹起来。《社会风俗》说:“煮酒,在朱红缸盖上畅饮,助年气兴致,添墨客诗韵。”是为“扶阳”与“消寒会”。史书称,汉武帝时曾钦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福祉、吉祥、康宁、长寿。如清代文人袁景澜写苏州的《年节酒词》中所述:“颂椒煎饼元旦后,新年排日宜饮酒。隔岁藏肴出宿储,欢情共洽亲朋友。”史书又讲,元旦饮“屠苏酒”习俗始于东汉。宋王安石《元旦》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椒花酒”是用椒花泡酒制成。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云:“俗有岁首用椒花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北周庾信在诗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农历正月十五灯节 亦即元宵节、上元节。最早见于唐代,曾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故而人们向天宫祈福,用五牲、果品和酒供祭。撤供后家人团聚畅饮美酒,夜晚观灯吃元宵。

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这天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宋文人李在写有“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诗句,意思是饮宜春酒有医治耳聋功效。清代陈梦雷撰《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节 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民俗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有扫墓、踏青的活动。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有饮酒祭奠习俗。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云:“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唐代白居易诗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羡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与酒有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为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还有为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中,均有菖蒲酒的配方及服法。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明刘若愚撰《明宫史》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顾铁卿撰《清嘉录》也有“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的描述。因雄黄对人体有毒害,这一习俗已逐渐废止。然而,端午节饮酒还是古今传留。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别称仲秋节、团圆节,是日,家人团聚,挚友相会,都以赏月饮酒抒怀。《说林》称:“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撰《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夜下行‘月饮’。”韩愈有诗云:“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清代中秋节有饮桂花酒为习俗。清潘荣陛撰《帝京岁时记胜》有“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陈酒’”的记载。“桂花陈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时至今日也还有八月中秋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或称重九节、茱萸节这天民间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载:“宫内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令人长寿。”历代人们逢重九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清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称:“重阳时饮良乡酒配糟蟹而尝之。良乡(今北京房山县内)酒者,其味清醇,饮之舒畅。京师酒肆有之。”明医药学家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说:“饮酒治头风,明耳目,消百病,好颜色,头不白,且轻身耐老延年。”还提到“酿制酒用甘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7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97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一,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入手。

古典诗歌按照所描写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诗歌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也不同。比如,边塞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部分边塞诗表现的是诗人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大多表现的是对所咏事物的喜爱,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咏史怀古诗大多表现壮志难酬和昔盛今衰的感伤;山水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寄情于景观中,或畅想于山水外,或蕴理于风物内,或寄兴于田亩间。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09年全国卷3)

解题思路: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词。词的上片重点描写作者生活在乡村的生活环境,词的下片通过对比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二,从诗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主要指能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词。我们在鉴赏诗歌情感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就能轻松地判断出作者的情感。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9年安徽卷)

解题思路:这首词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是这些词:'空惆怅''总堪伤''无人解'等。'空惆怅'中'惆怅'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要探求这种情绪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是什么触发词人'惆怅',联系上阕内容可知词人'惆怅'源自词人在端午节见到世人只忙于庆端午,而无人吊屈原,这可以看作是外在原因。接着我们更要追究词人的行为透出何种深厚思想情感。'谁复吊沅湘'的发问隐含了词人的主张--我们应该吊祭屈原,显示出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相对于'空惆怅'要略难一些,它包含了两层意思:①无人解作者;②无人解屈原。顺看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感受,前者可归结到词人孤寂落寞,后者可归结到只有词人理解景仰屈原的忠义之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三,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韵味的诗意空间。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常见意义的意象: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山东卷)

解题思路:本诗中重要的意象是'悠悠'和'红袖凭江楼'。'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其实这个词能够传达出作者无尽的愁绪,这种愁绪犹如江水一样,悠悠无尽头。再加上风正紧的初秋肃杀之气,作者内心的哀愁更加浓重,正当作者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看到这么一幅风景图,作者的思家之情开始变得更加浓重,于是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所以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诗歌当中重要的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就一定能揣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转贴于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0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02位用户关注,52人点赞!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表意是诗歌的核心和归宿,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笔法。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时感情强烈,节奏快,紧张,情感直露,它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撼人心,容易把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就直接一吐长安三年的苦闷之情和对权贵的抗争;李清照的《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把重重叠叠的哀怨和难以表达的愁苦直接表达出来了;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表达了自己参军杀敌报国的愿望;杜甫的《曲江对酒》“吏情更觉沧州远,老大徒伤未拂衣”则是直接抒发了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的矛盾心情。

近年高考真题索引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全国二卷、江苏卷,2009年安徽卷均涉及直接抒情题。

应考锦囊

提问方式:

本诗某句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或“诗中表现了……之感,请就……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题步骤:

先具体答出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然后指出该诗句是如何体现的,最后答出直接抒情所起的作用。

答题范式:

本诗某句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诗中( )表达了诗人( )?感情,这种直接抒情的方式更好地表达了诗人( )情感。

现场练习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09年安徽卷)

答案解析:

本题是对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空惆怅”和“无人解”系直接抒情。

具体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含义不难理解。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庆祝,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位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下片直抒情,词人在端午“读罢”《离骚》,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更令人惆怅无比!

诗人直抒胸臆,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得更加深沉、有力。

由此答案可确定为:诗人直接抒情(1分)。“空惆怅”是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1分)。“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1分)。诗人通过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得更加直接、深沉有力(1分)。

强化训练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31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6分钟,共有199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关键词高考对联变体对联创作原则创意设计

一、 对联,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对联本为楹联,又曰春联,俗称对联。流传至今邈邈然已有千载,它是由律诗对偶句发展而来,但句式更为凝炼、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需要作者有较高的文学功底才能驾驭。对联写作始于后蜀主孟昶;宋代经济繁荣,造纸术进一步发展,遂以春联代替桃符;明代,对联发展到了成熟期。渐渐地,它还成了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当年孙中山从海外归来,途经武昌总督署,拿着自己的名帖: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孙中山找张之洞的目的是宣传“驱除达虏”的政治主张。可张之洞不了解孙中山,看到孙中山名帖后,让门官递上一个纸条: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安敢称兄弟?孙中山看了付之一笑,随手写了回折: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对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张之洞与孙中山一问一答之间,偶成一副妙对!全对共30个字,各自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张之洞以朝廷一品大员自居,不愿见布衣书生;孙中山以胸怀“天下为公”、“驱除鞑虏”的梦想,敢于傲视王侯,对出掷地有声的下联!看了孙中山的回折,张之洞为孙中山的才情和傲骨精神所折服,终于会见了他。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对联能发挥出独特功能。

现在的对联,早已从象牙塔里走回民间,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结婚有婚联,华诞有寿联,人死有挽联,春节有春联,重大庆典有贺联,山川名胜,公园景观有楹联,人们仍喜爱以对联的形式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怀。寥寥数语,写尽人生百相,世态冷暖,或深远悠长,或怃淡清新,或诙谐幽默,或凝重沉痛。“龙的传人”还将它远播五洲,为老百姓喜闻乐见。2005年春晚播出的各省市献上的“写对联迎新春”节目,成为晚会的一个亮点。

二、 对联创作,占领了高考一席之地

对联创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符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语文的实用性、探究性、审美性。正因为如此,2004年全国和各省市十五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七份试卷考查对联写作。至此,几乎每年都有对联写作题,并将其纳入仿句题的考查点。可以预测这样的考题还将频频出现在今后高考试卷中。

笔者仅以2012年四川高考卷的对联创作题为例,谈谈高考考场对联创作之难。

2012年四川高考卷要求考生补写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要求: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 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 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提供的答案是:(1)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 清风一缕拂丹桂

端午、中秋,都是中华传统佳节,命题者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考生进行一次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理应肯定。可当代中学生,有几个人懂得对联创作?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近百年来,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早已从学生的课本中删去,“婴儿和洗澡水”早已被一起倒掉,没有“对课”,不学声律,要学生创作对联,这就如同让不会跳舞的人去表演冰上芭蕾。考查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尽管考题中的两点说明“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降低了难度。但从提供的答案看,仍讲平仄,对联若不讲平仄声韵,就丧失韵律美。更何况对联创作不是仅仅讲究平仄。考生在考场上写好此题,谈何容易?

但是,对联创作已经成了高考不可回避的考点,师生必须予以重视。

笔者特撰写此文,就对联创作最基本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 对联创作的原则

1 上下联的语意关联的创作原则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对句。它要求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例如,2005年福建卷的一道对联题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创伟业”。要求考生写出下联与横批,有考生作出下联“须眉巾帼郎才女貌入洞房”,横批为“子孙满堂”。这位考生严重违背了对联创作语意关联与词性相对的原则,把旨在振兴中华的下联写成婚联。

从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1) 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是对联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就是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关,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例如: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这副对联难对处为出句“文武双全”的“双”字,它是表“两”的意思,但又不是数词。对句“德才兼备”的“兼”字,它本表“一手执两禾”,有“两”的意思,也不是数词,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

(2) 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意思相反。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体现一个事物正反两面性,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它在内容结构上,有目的关系,转折关系等。例如:

破千年旧俗,立一代新风。

上联体现一种行为,下联表示这种行为目的,上下构成反对,体现破旧立新这一主题,相反相成。

相传,明代的解缙,是联坛高手,他出生贫寒,他家大门对着曹尚书家后院竹园,在除夕,他拟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后来,仆人告知曹尚书此事,曹尚书说:“我家的竹园,怎能让他撰写春联?”于是下令仆人把后园竹子统统去掉一截,解缙又撰写一联: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一气之下,再令仆人把院中的竹子连根刨掉,解缙又撰写一联: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解缙的聪明机智,用“反对”来应付曹尚书的霸道。

(3) 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似流水一般,顺畅自然。就是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相连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境界。上下两联有转折、选择、连贯、因果、条件、递进、假设等多种关系。例如: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李绅《悯农》)

(2)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2 上下联字数相等的创作原则

一般来说,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而每副对联的字数多少则没有限制。但不包括特殊的讽刺联。袁世凯死了,有人拟一联加以讽刺:“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这怎算对联?其实,这副对联就用上下联不对,寄寓一个强烈讽刺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3 上下联词性对应相同的创作原则

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等。对联一般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副词对副词。简称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还要句型相同就可以了。例如:

病灾不染清洁地

| | |||

名 副动形容名

|| |||

福寿常临健康家

也有些对联违背这一创作原则,例如人们熟悉的一副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其中“岁寒”与“春风”词性不对,不能算是工对,但可以算作宽对,这也是允许的。若把此联改成“桃李杏春风三友,诗书画墨海一家”,就显得对仗工整,内蕴丰富。

4 上下联节奏相同的创作原则

所谓节奏相同,要求上下联的音义停顿、节拍的轻重长短必须一致,短语结构也要相同。节奏是古代韵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停顿和韵律的变化,造成和谐的音乐美。对联也同样需要节奏产生美感。例如:

迎新春/更盼/祖国/统一

逢佳节/倍思/台湾/回归

上下联均为三二二二式。

5 上下联平仄协调的创作原则

对联的上下联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要相协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要做到平仄相协调,必须掌握一点音韵知识。

平仄是根据传统的四声分的。传统的四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四声中的“入声”字,分别归到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去了。

两联中对应的字,如果上联字是平声,下联中对应的字一般是仄声,反之亦然。上联末尾一般为仄声,下联末尾一般用平声。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平仄相对,而出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字,对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平声字。

6 避讳上下一义,语义雷同的创作原则

对联上下句间可以是并列(正对),目的、转折(反对),选择、因果、连贯、条件、递进、假设(流水对)等关系,但上下联内容不能相同。王力《诗词格律》:“出句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下面一联,便有“合掌”之病。

家家爱清洁,户户讲卫生。

“家家”“户户”意思大体一致。这副对联形式上对得很工稳,内容上则有“合掌”之病。

7 避讳上下联同字的创作原则

对联中,除带有衬字性质的相同虚词用于上下联同一位置不避重复外,非出于特殊需要,相同实词处于上下联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均不允许。对联的最大特点是以寥寥数字包蕴尽可能多的内容,文字重复无疑减少了对联词句包含的信息。如下面两副对联,未避讳上下联同字,就成了病联。

①药圃无凡草,药店有秘方。

②月圆花美千家乐,家富民强万户欢。

①中的两处“药”字在上下联同一位置,重复使用,使这两句话更像标语。②中的“家”虽不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也不被允许,同时也削弱了联语的整体美感。但上联或下联各自出现相同的字,是允许的。例如:

党心军心民心同心同德构造和谐社会

工业农业商业各行各业齐奔梦想征程

8 上下联语意轻重平衡的创作原则

对联上下联,对立的双方,分量轻重,要大致相当,大体平衡,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如果上下联语意轻重失去平衡,很不相称,就会令人感到不稳定,犹如大胖子与小瘦子并列台上说相声,有些滑稽可笑。

例如:

人笑庭中,采得新芽香宅院。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大小悬殊,显然上下联不相称,把上联“人笑庭中”改为“春满山中”,“香宅院”改为“香四野”,修改后,上下联语义表达就比较均衡。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香四野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对联的创作原则远不止这八种,只是择其要点,略加说明。

四、 对联的意境创设

上文讲述的对联创作原则,保证对联“入格”,使对联合乎要求。创作精美的对联,还得通晓对联意境的创设。对联意境,等同于诗歌意境。它包含四个层面,即立意新、构思巧、用词工、修辞妙。

1 立意新

对联创作,与诗词相同,追求清新别致的立意,呈现给读者的是内情与外物融为一体的画面。譬如的《七律・答友人(一九六一年)》之颔联:“斑竹一枝千滴泪,彩霞万多百重衣。”此联堪称立意新的范例。

此联上句出自洪《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洪原句:“斑竹一枝千滴泪,湘江烟雨不知春。”斑竹,又称湘妃竹。《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不知春:湘江尽是烟雨,不见艳阳,不识春天。两句说顾太君的诗集充满凄苦之情。

借用洪诗句的上句,写出下句:红霞万朵百重衣。这一改,境界全出。依斑竹泪,诗人又想象出“红霞衣”,同属二妃,但都是故乡久远而优美的神话,信手拟来,浑然天成,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湘江斑竹掩映、霞光流彩的美景,抒发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喜悦之情,与原诗“凄苦之情”毫不相干,堪称神来之笔。

2 构思巧

对联受其限制者甚多,愈显构思重要。所见之物,所感之情,所悟之理,融为一体,以恰切灵动之词构成联语,再呈现画面。这既是思维过程,又是思维之结果。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为表示庆贺,笔者撰写了一副对联:

一飞船二英雄六号飞天四海联唱

三座舱五昼夜十月升空九州同庆

这幅对联的构思别致,巧用数字,将笔者之情,赋予所见所感之物,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让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天壮举成了永恒的记忆。

3 用词工

用词工,主要体现炼字炼句功夫深,陶明浚《诗中杂记》曰:“下字之法,贵乎响,贵乎丽,贵乎切,贵乎精。”“贵乎响”,指所用之词清晰动听,朗朗上口,合乎抑扬顿挫;“贵乎丽”指所用之词,文采浓郁,有画面感;“贵乎切”指所用之词准确灵动,强调“唯一性”; “贵乎精”,语言耐人寻味,须有哲理,须有情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日黄昏。”

这是林逋咏梅诗的颔联。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见此词也。”欧阳修为何作此评价?因为此联用词绝妙。“疏影”“暗香”,写出梅花稀疏的特点和清幽的芬芳;“横斜”写出了梅花洒脱的姿态,“浮动”写出梅花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的水边的环境映衬,绘出一幅绝妙的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让人陶醉,成了千古绝唱。

4 修辞巧

对联巧用修辞格是为了让对联主旨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对联常用的修辞格有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顶针等。现仅举两例略加说明。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桃源寂寞林”。

此联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雪”,表面上说的冰雪的雪,雪与“薛”谐音,实际指薛宝钗;“林”,表面指树林的林,实际上指林黛玉的林。用的是谐音双关修辞格。让对联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

“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

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待彭郎”。

这是江西石钟山江天一览亭名胜联。

天镜,指鄱阳湖;谪仙指李白;坡老指苏轼;小姑,指彭泽县小姑山;彭郎指彭浪矶。此联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格,将天上风情,史上人物,拢收眼底。天镜为鉴,太白去,东坡来,留《石钟山记》传世,又有痴女小姑,翘盼彭郎,言及六种人、事、物,生动畅爽,读来妙趣横生。

五、 值得关注的变体对联创作

对联有“严对”,与“宽对”之分,宽对并不是不严,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将要求“放宽”一些。宽对往往比较实用,如林则徐手书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副对联不拘平仄,也不避讳上下联同字的创作原则,是宽对。也可看作是变体对联,它表现了林则徐职高而不愿荫及子孙,教育后代要自食其力的思想,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仿写题,要求仿句与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对偶句,实际上就是一种变体对联的写作,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又特别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如2006年江苏高考卷第19题: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提供的答案是:

唯在清明,大陆宝岛,同祭一个祖先;或在春节,将一声声鞭炮,燃放成永远不变的快快乐乐与和和美美。

可考生往往只注意到题干的明示信息,“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却忽略了暗示信息,这是副叠字联,仿写内容要符合情理这一要求,导致答案貌合神离。如:“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同登一座高山,或在端午,将一粒粒粽子,烧成万年不化的结结实实和方方正正。”形式上写对了,字数、结构符合要求,但不合事理。江南江北怎么会在重阳节同登一座高山?粽子怎么会烧成“千年不化”?如果学生真的了解对联创作的一些知识,作这道题就易如反掌。因此,这种“仿句题”虽没有创作对联那样要求严格,但仍需要懂得对联创作知识。

笔者又做了两个答案:

(1) 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同酿一壶黄花;或在端午,将一颗颗粽子,烧成千古相似的咸咸淡淡与香香甜甜。

(2) 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悼一位伟人;或在重阳,将一朵朵黄花酿成永远不变的香香甜甜与浓浓烈烈。

现在网上也有充满时代特色的变体趣联,如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

此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巧用双关修辞格,加上活泼时新的词语,把生活中关于爱情题材的内容演绎得生动幽默,不仅不庸俗,反而显得高雅。可又不全合对联创作的原则。

变体对联不像对联的要求那样严格,只要求有一部分达到对联要求即可,创作也较容易,不束缚人的思想,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反映新时代新生活中新鲜事,令人耳目一新。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5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5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目前,幼儿园中班、大班每册《帮我早读书》教材中都有几首古诗,这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师倘能于讲授前钻教材,入脑筋,便可在课堂上坐春风,施细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下面说几点浅见:

一、吃透教材,成竹胸中

汉乐府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里仅摘取后四句,欲教学这四句,须对前六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中衰”有深刻的理解,备课做到通览全首,胸有成竹,教学才能厚积薄发,事半功倍。可以这样设计教案:孩子们都吃过葵瓜籽,对葵花的生长过程却知之甚少,启发他们七嘴八舌,定会说得差不多,教师只需点明葵花的生长,一要雨露滋润,生根,发枝,长叶;二要阳光照射,开花,结果,成熟。葵花的生命虽然短暂,整个过程仅仅两百来天。但它对人类的贡献却是很大的,它能榨油,能炒着吃。葵花如此,万般植物亦如此。倘对教材有了这样的理解,讲授后面的四句便不会显得突然。在让幼儿联系江水从何而来,到哪里去,回不回头,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后,重点讲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通过师幼互动,教育他们从小珍惜时间,学习做人,努力成才,便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二、领读全诗,指导赛诵

唐朝骆宾王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教学这类明白如话、浅显易懂的古诗,可先由教师领读,幼儿跟着读三五遍,找班上善读的幼儿再领读两三遍。教师接着用动作把诗从头至尾表演一番,进行讲解;诗描写白鹅游泳时的情景,“曲项”“白毛”“红掌”,是白鹅的体形特点,最好联系幼儿的身材、相貌、服装加以比较;“浮绿水”“拨清波”,是白鹅的生活习性和行动特点。诗人抓住这些,把白鹅游水时的形象和它悠然自得的神态写得非常生动、逼真。白毛、红掌,在碧绿的清水映衬下,色彩鲜明,惹人喜爱。相传诗人写这首诗时还只七岁。第三步,指导幼儿先从头至尾朗读三四遍,再两句两句默记三四遍,开始比赛,要求举手到讲台面前,面对大家诵诗,一气呵成,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感情丰富。教师视情况口头奖励背得好的,鼓励背得差的。最后强调,幼儿年龄小,想学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保证安全。

三、贯穿德育,讲明道理

唐朝孟郊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授此诗时,宜先用最通俗易懂的白话,解释相关词语。如“游子”指离乡外出打工或做其他事件较长时间不回家的儿子;“慈母”指能够抚爱子女的母亲;“寸草心”指寸把长左右小草的心,这里比喻游子;“三春”指春季三个月,整个春天;“晖”指太阳光;“三春晖”指三春的阳光,用以比喻母亲对儿子的抚爱。接着领读全诗,指导学生熟读全诗。然后,简要讲解诗意:儿子要到外地去,母亲千针万线,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担心儿子久久在外,无人给他缝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正如春天的阳光使得小草得以生存一样,做子女的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诗中选取母亲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小事,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母亲儿子,儿子敬重母亲的感情,表现得真切感人。最后告诫幼儿,我们一定要对母亲包括父亲有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感恩之言,感恩之行。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画面是一个幼儿见到母亲每晚用盆端着水给奶奶洗脚的情景,之后就模仿起来,每晚也用盆端着水给母亲洗脚,可向幼儿推介,教育他们自幼养成尊敬长辈、孝敬长亲的传统美德。

《端午节的诗句或词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