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优质范文 > 汇报范文
栏目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更新时间:2024-11-20 热度:79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1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30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288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深入调查摸底,分类制定指导重点。自6月份起,逐镇街开展合作社运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合作社运转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社、规范社、待规范社、空壳社四种类型对合作社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指导重点,进一步明确需要完善改进的内容,建议工商部门取消只有营业执照,而无实际经营运转的空壳社218家。

2、重点打造示范社,积极对上争取。严格按照各级示范社评定标准所涉及的登记设立、建章立制、民主管理、经营服务、盈余分配、社会贡献六项指标重点完善,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同时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化的审核认定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规范化合作社的,开展不定期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称号,确保合作社长足健康发展。

3、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规范转示范。对合作社基础牢固,合作项目明确,运转正常的合作社,重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盈余分配制度三项内容,引导合作社开展土地入股经营,不断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利益分配的监管,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产品高收益,实现由规范到示范的转变。

二、存在主要问题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1、发展运行质量不高,服务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运行低迷,服务层次低。大部分农民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仅停留在一些技术、信息服务等初级层面上。二是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队伍弱,缺乏长远发展的思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2、制度落实流于形式,规范化程度低。有的农民合作社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农民合作社存在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名,谋享受税费优惠、获取国家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之实的问题;有的农民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话语权不足。

3、监督管理不严,组织合作不紧密。一方面,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导致利益联结机制的欠缺,以致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三、下一步推进措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农业局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确立了“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优先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发展联合社”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指导合作社在登记注册之初根据合作社所合作的内容规范制定章程,确保合作社运行有章可循;指导合作社规范账务设置。明确专业人员指导合作社账务设置,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指导,尤其对年终盈余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合作社社员的二次收入,增加社员对合作社的吸引力;指导合作社明确合作基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筑劳合作社长足发展的基础;指导合作社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探索实践电子商务,配送销售,合作销售等多种销售模式,不断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市华联商贸有限公司是做的比较成功的;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将产业链条向仓储、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2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4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31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行脱贫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们驻村工作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在去年全村整体脱贫的基础上,结合前东峪村的实际,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现将今年1-8月份阶段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入户走访宣传力度,确保扶贫政策扎根人心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每月3次入户宣传2018年扶贫政策和党的精神,宣传打黑除恶政策,散发《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引导他们“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勤劳致富”,通过政策引导、合作社带动、技术培训、乡贤会能人影响等手段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动力,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改善自身处境。

二、制定规划,压实责任

按照昔阳县2018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会同村两委及全体村民代表研究制定了《2018年前东峪村脱贫巩固提升行动计划》和《前东峪村乡村振兴三年脱贫巩固提升规划(2018—2020年)》,并以红头文件下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要求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落实驻村帮扶责任制,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通过乡村振兴计划,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发展思路,按照计划稳步推进饮水设施工程更新、红白理事会、日间照料中心、街心广场等工程。致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民内心修养和精神面貌,逐步打造“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三、开展脱贫摘帽反馈问题的整改

(一)是农村人才短缺,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村两委积极联系在外能人组建乡贤会,为村里发展献计献策。

(二)是产业扶贫还存在小、散的问题。去年以来中药材种植产业项目:种植300亩柴胡、550亩连翘、板蓝根300亩,涉及贫困户104户,由于技术、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造成板蓝根当年收益不好,但柴胡和连翘目前长势良好;鑫晨峪合作社山羊养殖联接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47户,目前,厂房已完工。村级集中光伏发电项目: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带动贫困户20户。

(三)是健康扶贫“双签约”后续宣传服务有待加强的问题,要求严格执行健康扶贫“双签约”的有关规定,采取印发材料、制作版面、开办专题广播、上门入户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覆盖率和知晓率。

(四)是有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以党的十九的精神为指针,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村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好、用活各项帮扶政策,通过诚实劳动、辛勤劳动持久实现家业兴旺。

四、完善基础资料,做好动态监测

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县委每月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工作,完善《脱贫手册》、一户一档基础资料,健全规范2017年考核整改建档立卡调整和第二季度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相关资料。完善监测机制,对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越线,又返贫”。继续稳定原有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脱贫不脱政策”。

五、全面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

根据晋中市脱贫攻坚领导组《关于深化“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工作确保脱贫质量的通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推进“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行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帮扶责任人,树牢目标意识,围绕巩固、提升全村脱贫攻坚成果这一总目标,层层传递压力抓好落实,聚焦工作短板,明确重点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着力解决鳏寡孤独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清理垃圾、清扫房屋、清洗被褥、清理杂物,倡导勤洗脸、勤洗脚,勤洗头、勤理发、勤刷牙、勤换衣;把推动“五洁净”“六要六有”与拆违治乱提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环境整治相结合,努力塑造前东峪村美丽宜居新形象。圆满完成了“五洁净”“六要六有”达标验收工作。

六、继续推进党建工作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3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27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109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兴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43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228人,评定技术职称28人,与*****市*****鑫源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72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2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713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马站新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4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4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08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地属**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核心区和**万亩高原夏菜基地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x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2019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一、“治理”为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聚焦党建引领,切实加快乡村治理现代化步伐。一是以“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工作指南,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作为支部建设的用力点,围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7个方面42项内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发展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党建计划,新培育党员创业先锋7名,建成党员创业基地4个,党员带头创办专业合作社3个,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落实,真正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目标。二是依托“4+12”党员精准量化管理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逢“8”党员学习议事制度,使党员受教育面达95%以上。定期开展“固定党日”活动,结合全域无垃圾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集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持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党员实行“分类施策”,引导党员参与村级公共事业,确保党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作为。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治理健康有序。将法治、德治、自治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共治共享。坚持法治为本,增强干部法治为民意识。定期举办“法治讲堂”,通过入户宣传、村民代表会议、普法讲座等途径,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加强农村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平安建设。坚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群众弘扬道德正义、破除低俗陋习,提高《村规民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自治模式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使群众主动参与村民自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民主协商格局。

二、“产业”为基,加快现代农业提质升级

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一是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三区”(玉米制种机械化工作区、无公害高原夏菜种植培育区、现代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区)发展思路,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品质优良、效益显著的产业支撑体系。采取村“两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群众自愿入股、集体经营的模式,依托江苏朝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市**润康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成占地130亩的高效智能化日光温室115座、连体钢屋架大棚10万平米,钢屋架小拱棚350多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360多亩,培育玉米制种基地4300亩,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促农增收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形成了“种植业引领,多产业融合”的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全村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实施土地整理,建成4300亩制种玉米高标准农田,全部配套滴管等灌溉设施,玉米亩产达2450元以上,优势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0%以上。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资源、资金向主导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把农户增收的意愿和闲散资金凝聚在一起,有效盘活农村现有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实现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连心,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搭台、合作社参与、农户受益”的新局面,为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厚植潜力,走出了“科技支撑有力、链条配套完善、群众抱团发展、合作共赢谋福路”的产业振兴新模式。至目前,已建成**市**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家庭农场3个。三是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按照抓培训、促输转、增收入的思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组织自身条件达标、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参加全镇党员冬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区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班11批次,累计培训x人次,完成实用技术认证x人,评定技术职称x人,与**市**劳务输出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劳务输转劳力x人次,实现劳务收入x万元。

三、“环境”为要,建设幸福美丽宜居乡村

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一是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通过 “向上争取、群众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建设的方式,新建建筑面积在160—220平米的特色民居51栋102院。建筑风格为上下两层,前后两院,一楼供老年人居住,配套厨房、餐厅、洗手间等设施,二楼供年轻人居住,配套书房、观景台等设施,后院种植花草等观赏植物和绿色蔬菜,营造了一家三代共同居住、舒心悦目、其乐融融的人居环境。二是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统一规划,争取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x万元,配套建设道路、水电、排污、供暖、绿化、亮化、娱乐、卫生、购物、垃圾分类储运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了全村农村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三是开展农村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厕所无害化、垃圾减量化、污水管网化、村庄整洁化、废物资源化,全民动员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按照“一箱一点一站”的标准,严格落实“户分类、社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管理模式,配备1个生活垃圾地埋式集中收集站,13个垃圾分类收集点,486个垃圾箱,配备固定保洁员13人、社队轮值保洁员230人。建立环境卫生区域划片责任制和每月四次集中整治及每月一次集中检查的长效机制。目前,在比较集中的**村住宅中完成150户水冲厕所改造,剩余的304户分散社平房完成生物厕所改造,确保户用厕所普及率100%。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5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8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27位用户关注,25人点赞!

5、6月份,乡村振兴服务队××××队,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积极开展工作,现将近两个月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1、围绕组织振兴方面,我们对所服务5个村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党员谈话、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摸清各服务村党建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镇党委。

2、及时传达市两会情况,组织学习市政府工作报告;学习中央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主题党日2次,集中学习6次,集中观看灯塔大课堂第十课,组织收看××××干部大学堂·空中课堂直播课程;重温入党誓词;入村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文化馆副馆长××××、演出部主任××××、合唱团成员××××一行到××××镇考察调研,座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形成战略合作等事宜。

4、围绕产业、文化振兴方面,积极联系省××××集团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服务的5个村就乡村文明村内文化长廊建设情况现场考察、航拍,研讨文化长廊设计方案,促成该公司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一分田项目。

5、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开展扶贫村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摸底调察,并按时完成。

6、积极配合××××县龙××××镇××××村第一书记到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学习参观交流。

7、积极促进××××村土地流转工作,并联系投资意向人到村实地考察洽谈。

8、前期,为促进××××村村居生态环境提升及村集体产业增收,我们通过协调并组织该村书记到新泰市考察学习黄花菜种植情况,近期服务队对该村黄花菜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多次察看调研,效果明显。

9、按照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要求,××××区纪委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一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学院党委书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等一行7人先后到服务队调研工作并看望派驻服务队同志,座谈交流乡村振兴工作,为服务村送去党建学习资料。

10、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积极申报“××××”典型材料。

11、通过多方联系联合××××中医药大学眼科附属医院在××××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光明行动”,为镇域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并联系省××××电台健康××××栏目进行跟踪报道。

12、助力做好乡村防疫工作,积极促成健康××××栏目与镇卫生院健康人才培养合作,协调镇卫生院××××院长参与健康××××栏目直播。

13、为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积极联系了解××××家庭农场协会相关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中。

14、积极联系好品××××项目,助力××××镇特色××××产业品牌提升。

15、促成线上平台××××与镇上蔬菜批发市场合作,组织视频会议(服务队、市场运营公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台三方),目前完成框架协议。

16、继续联系××××××××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交流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设计相关内容,探讨深度合作,拟就开发教育实践基地项目进一步考察交流。

17、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村森林村居及××××村市级绿化示范村申报资料。

18、三夏生产正当时,服务队队员分组调研服务村麦收情况及玉米种植情况。

19、按照区委要求,参加“××××××”全市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

20、通过多方联系邀请××××技工学校×校长到××××镇,就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座谈交流。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6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6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03位用户关注,27人点赞!

2019年,岩前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要求,重点推进“一革命五行动”,现将主要实施内容介绍如下:

一是厕所革命。2019我镇将星桥、增坊、白叶坑等3个老旧公厕纳入改造计划,建立健全12个农村公厕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各村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二是垃圾治理。以镇区垃圾“干湿分离”为重点,把厨余垃圾、有机垃圾(废弃油脂)和有害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由建立专业收运队伍,购买专业设备,达成有机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模式;同步推进线上与线下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设计活动方案,逐步培养村民分类意识。具目前统计,我镇本点平均每月平均处理厨余垃圾15吨,产出有机肥约1吨左右,所产出的有机肥均作为积分兑换品使用。三是污水治理。2019年度对溪源溪流域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忠山村、星桥等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配套,各自然村根据实际设置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对星桥、欧坑、白叶坑三村,采用“整村推进”的方式推进三格化粪池改造工作,计划用2-3年的时间逐个消除各村流域内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四是农房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危房排查整治行动,对集镇本点及省道、沿线高速共71户实施立面改造工程,加快编制《农房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扎实做好试点村(岩前村)及中心村(乌龙、横坑)农房整治工作。五是村容村貌行动。依托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深入挖掘万寿文化,布局打造“千年寨民俗建筑文化”“万年居闽人始祖文化”“闽学四贤文化”等重要文化景观,在重要节点精心构建亭台楼阁、浮雕景墙等景观,造就“十二景”。通过诗词、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法,将名人轶事、民俗风情、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六是“四好”公路建设.2019年,我镇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计划实施星桥中桥至岩前段公路和格氏栲至上沙地公路改建工程。其中星桥中桥至岩前段公路全长10.482公里,总投资3560.7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施工招标。另外,格氏栲至上沙地公路全长10.393公里,总投资4057.3万元,目前项目设计工作已完成。两个项目均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路基宽7.5米,路面宽6.9米,共涉及6个行政村,惠及7200余人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7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6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72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一、党建凝心强基工程。

加强组织保障,不断增强基层支部的战斗力。一是抓班子自身建设。加强班子团结、明确分工、带头工作,切实发挥社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保证每月正常的组织生活,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党务培训,提高党务知识,带动党总支部工作的正常化、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的整合力。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村党总支部要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村党总支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有健全的组织、有完善的制度”。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

二、集体经济壮大工程。

在如何转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现状,疏于进取的思想,努力培植一个村集体增收的可靠产业。一、对集体用房进行整合并重新发包利用租金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二、利用闲置资金理财增加收入;三、复制高产能模式,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来提高集体经济收入。

三、美丽乡村提档工程。

继续做好公益事业建设。利用好集体经济收入,把村内破损的路面进行全覆盖维修、增加全村绿化覆盖率、建设好村民健身场地。继续做好控制违章建筑工作,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加强干部夜间值班制度,切实提高我村人居环境。

四、富民增收动能工程。

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活动,增强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提倡礼貌用语,热情接待,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通过公示、广播、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农合、新农保、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的合理性及优越性,引导村民合理选择,全员参保。为五保老人、特困户争取最低生活保障、为残疾村民争取残疾人就业基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百姓家中,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梳理、拓宽我村劳务输出渠道,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文化赋能聚力工程。

我们以村文化宣传、文体活动为载体,把思想教育融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能吸引村民广泛参与,并使村民在自觉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为了能把法律送进千家万户,我村将通过多种形式在居民中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营造了一个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2021年我村将建立一个百姓大舞台,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使村党员群众在广泛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强了村归属感和凝聚力。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8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4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43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x,东经xx北纬xx°,距县城xx公里、,全镇幅员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xx万亩,林地xx万亩,撂荒地xx亩。辖xx个行政村,x个社区,xx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xxx户xx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致贫原因已全面消除。18-59岁劳动力xxx人。外出务工人员x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人,主要务工地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内、浙江省等地,每年人均务工年收入可达x万元以上,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x元。

二、主要抓法

一是党建引领统揽组织振兴。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党建引领贯穿于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全过程。创建xx个党建品牌,x个村(社区)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按常规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每月2次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开展“为民办实事”xx件,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到联系村上1次专题党课,脱贫攻坚“回头看”发现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6月底前已实现动态清零。全面优化干部管理机制,提高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组建xxx个常态化网格,明确1名委员挂组全权负责村民小组所有事项,形成党员带领干、能人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势头,提升党员干部治理能力,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二是招商引资撬动人才振兴。做强农村电商,xx个村(社区)至少各培养1名主播带货,每村至少培育1个主导产业、1家实体企业、1个经济特色亮点、1个村集体经济。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整合教育资源,提高酉一中南北校区优质教育水平,公平、公正完成xxx名“小升初”毕业生抽签派位,提升群众对均衡教育创建认可度、满意度。将xx新城教育资源融入商贸会展中心、古树文化公园和三甲医院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招商引资,把教育当作产业来抓,积极有效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绿水青山呵护生态振兴。党委班子成员每月至少1次巡河,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用好用活生态和人文两个宝贝。充分利用xxxxx等部级金字招牌,xxxxxx红色文化遗产,xxxx等历史建筑,xxxxx等自然风光,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创商品、文创产品,提升景区竞争力、接待力、服务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9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9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61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党的五中全会作出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并首次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文以农商银行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为例,就新时期农商银行如何更好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

做法与成效:

“四个坚持”助力全面脱贫

坚持目标导向,做精准扶贫“先行者”。一是明确专项任务。制订《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农商银行先行”工作方案》,对扶贫贷款单列计划、单独考核,做到应贷尽贷。二是成立专项小组。落实包村包点包户“三包”责任,明确“三长”分别为扶贫“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监督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助推“贫困户出表、贫困村出列、贫困县脱帽”战略目标实现。三是开展专项合作。与政府全面签订精准扶贫协议,落实包点联系人员人,成立专班个,做到参与面达%。

坚持任务导向,做精准扶贫“主办行”。一是强力部署。制订全行精准扶贫工作三年规划,被市委、市政府以文件转发实施,先后开展现场调研督办余次、督办会余次、现场会次、展评会次。二是强力创新。开发“农基贷”“农保贷”等通用信贷产品个,首创“托起梦想·小康贷”专项信贷产品个,总结推出金融扶贫“十大模式”并向全市推广。三是强力推进。出台“八快四有”举措,与市县行领导班子绩效工资、评先及个人晋升挂钩。

坚持考评导向,做精准扶贫“领头羊”。一是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周转使用、基准利率”的专属信贷业务流程。二是便民服务落实到位。借力“村银共建”,加强“四站合一”建设,全面落实无抵押、免担保的政策,不让贫困户多跑腿,并印制统一格式化信贷档案。三是风险管控措施到位。经常开展对金融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贷款合规操作、扶贫领域工作作风和监督执纪等方面检查,及时规范整改。目前,扶贫小额贷款函证面达到%,逾期率始终控制在%以下。

坚持效果导向,做精准扶贫“排头兵”。一是党委政府满意。市政府全文转发《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连续六年授予“支持经济发展突出贡献金融机构”,把农商银行视为“地方政府自己的银行”。二是广大群众满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有需求、能致富、扶贫办签字都百分百满足。特别是领导包片督办推进、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贷款意愿高涨。三是社会各界满意。取得人行、银保监局等部门支持,人行为农商银行给予扶贫再贷款支持.亿元。

问题与症结:

“四个短板”制约协同推进

市场机制运用不够到位。一是金融扶贫政策协同有待加强。受各种因素制约,农商银行获取政府扶贫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渠道信息不畅。二是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建设滞后。税收减免、财政奖励、费用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三是金融扶贫可持续能力略显不足。受金融扶贫政策驱使,农商银行为贫困地区提供差异化服务,但随着贫困地区摘帽、贫困户脱贫,特色化扶贫产品的适用面、适用对象逐步减少。

信贷资金需求不够旺盛。一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严重。每年外出务工人口万人,基本农区大部分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二是扶贫小额贷款基本满足农户经营需求。自年以来,全行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支持.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农户资金需求基本满足。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受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由财政全额投资,或由国有银行投资建设,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受阻。四是贫困户金融素质培养不足。贫困地区农户的知识和素养难以适应新金融业态,存在“等资金”“等服务”问题。

产业发展体系不够完善。一是经营主体自身条件难以满足信贷要求。受限于信用等级低、合规抵质押物少、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相关信息不规范等因素,这些企业融资可得性不高。二是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政府补偿机制。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易受到季节、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信用风险较高,目前政府牵头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弱。三是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受限。目前合作的担保公司共家,政府性担保公司仅有家,、还没有政府性担保公司,县域融资性担保公司缺失。

金融支持范围不够深入。一是农区金融服务力量不足。虽然辖内乡镇基本实现物理网点全覆盖,但由于部分乡镇地域广、所属行政村较多、人口分布分散,多数乡镇网点仅有—名客户经理,且年龄普遍偏大,难以保证每个行政村金融服务有效满足。二是农户授信覆盖面不够。以年为例,全行贷款.万户.亿元,其中农区支行贷款.万户.亿元,余额仅占全行贷款余额的.%,户数占全市农户总数的.%。三是农户对物理网点依耐性较强。多数农户认为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产品不够安全,对互联网金融等持有戒备心理,乡镇网点往往出现排长队现象,农户金融服务习惯有待改变。

思考与建议:

“四个衔接”服务乡村振兴

做好金融政策衔接,为乡村振兴把握服务导向。一是增强金融扶贫可持续能力。加强对现有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梳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确保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二是健全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贫困治理体制机制,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采用市场化金融手段,破解金融扶贫对财政补贴依赖问题,建立商业可持续金融扶贫模式。三是做好多方协同合作。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完善财政贴息、奖补、保费补贴等机制,形成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手段的组合运用,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

做好信贷投放衔接,为乡村振兴夯实资金保障。一是加强对接建档,倾斜信贷资源。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对接建档,重点满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二是创新授信模式,满足融资需求。全面对接辖内农业供销市场、农产品生产园区和农业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农业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联盟等支持模式,支持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是量身定制产品,促进联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根据农民合作社生产项目及资金需求特点,量身定制信贷产品。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 第10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0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300位用户关注,26人点赞!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洮南市文化振兴乡村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助力。

一、洮南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乡村文化活动场地较少,群众活动单一,主要的业余休闲活动范围就是在“牌桌”“酒桌”。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的阵地建设卓有成效,群众身边有广场、有文体活动室、有农家书屋、还有乡村博物馆、乡镇影院,为群众提供正能量的文化服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逐渐将群众从“牌桌”“酒桌”上带到文化阵地上来。截止2019年6月,我市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村级全覆盖,累计投资6500万元。洮南市乡村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我市2011年以来,洮南市建设完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阳乡、洮府乡在省里为街道编制)。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厅、电子阅览室、室等,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乐器、音响、服装、图书、阅览桌椅、乒乓球台、各种棋类及健身器材。

2.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我市自2009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含农民小剧团),到2013年年底已达到全覆盖。每个文化大院配发了乐器、音响、服装等文化活动器材。

3.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2007年以来,洮南市共建设农家书屋221个。认真做到每建一处书屋都能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所建书屋面积都达到20平方米以上,设有电脑、书柜、书架、书桌、座椅和不少于2000册图书等必备设施。

4.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要求,洮南市从2016年开始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按照“两室、一场、一栏”标准建设,每个村投入资金3万余元,到2018年上半年全部建设完成,每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组合音响、不少于2000册图书、乒乓球台、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5.农村文化健身小广场建设情况

2013年以来,我市新建、改建了408个文化小广场(全市633个自然屯,目前建设完成的占自然屯总数的61.5%),每个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投入10万元以上,硬化面积均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配建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和标牌等,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6.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

2018年文广新局开始对221个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两台电脑、一台数字电视,2018年底已完成221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图书馆设备采购、设备发放、安装工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大提升农家书屋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电子信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7.乡村博物馆建设情况

乡村博物馆建设,对传承、发展区域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7年以来,我市累计申报“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5个(东升乡福民村、洮府乡万福村、万宝镇碱土村、安定镇四海村、胡力吐蒙古族乡),目前已经全部获得省文物局批准,相关奖励资金也正在陆续发放。

8.乡镇电影院建设情况

洮南市共有12支电影放映队,坚持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2544场以上,惠及全市28万农村群众;2017年我市又完成洮南市18个乡镇影院建设工作,乡镇影院建设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2018年乡镇影院正式进行放映工作,目前累计为农村群众放映电影1064场。

二、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及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村屯环境卫生、家庭环境卫生、赡养老人、家庭贫困等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没有提振生活的信心、安于现状、没有集体荣誉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建设也逐步占领高地,近年来,我市共实施十项文化惠民工程,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村农家书屋达到全覆盖,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达到常态化。依托逐步完善的乡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的送书、送演出、送培训、送电影、竞赛、评选等文化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对群众陶冶情操、弘扬文化、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源动力。

1.打造特色品牌,深入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以“草原之夏系列活动”特色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草原之夏”系列活动已成为洮南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不断有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农民篮排球赛”“广场舞汇演”等文体活动,成为群众生活一部分;以馆、站、院为依托,大力开展“最美家庭”“脱贫能手”等为评选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志智双扶”系列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助力农民长精神的文化力量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真让农村长出更多的精气神,还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内涵充实、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乡村文化品牌。

二是以馆、站、院为依托,开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市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活跃度越来越高,利用率大大提升,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每年举办“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我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乡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活动”等等,同时很多社区、乡镇、甚至村屯都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包括美术书法辅导培训、木雕、根雕、文艺演出、大秧歌广场舞表演。

洮南市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主要以小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为主,其中小剧团45个,秧歌和广场舞队321支,每年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开展活动都在13070次之多,最少的乡镇开展活动在400次以上,最多的可达2300次以上,参与人员可达到360000人次。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深入,各个乡镇的文化大院活动秉承本域特点,逐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由单一的文化活动模式,逐步拓展到活动的多样性,从传统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发展到广场舞、健身操、太极系列、美术、书法、刺绣等文化系列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三是以“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为契机,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市每年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工作。每年完成送书下乡两个周期、送戏下乡6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2544场,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送去精神和物质食粮。

2.大力培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一是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我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例如“馆、站、院骨干培训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文化大院带头人培训班”、声乐班、美术班、书法班、摄影班、舞蹈班等,大大提高了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还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种文化”活动,文化馆、艺术团加强对农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把艺术留在农村,交给农民;文化馆、文化广播总站每年走乡入村,对乡镇文化大院管理员、小剧团创作人员进行业务、文艺辅导和培训;图书馆每年要下乡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读书爱好者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能力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智力脱贫;鼓励和支持农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创作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并为优秀的乡村文化作品和演艺人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洮南市正逐渐形成了一支来自民间、扎根基层、作用突出的乡村文化队伍。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