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137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4分钟,共有198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看脚识日军
分趾鞋的出现与日本人从小穿木屐有关。木屐的鞋襻在脚趾间固定,长期穿木屐会造成大脚趾与其他四趾分得很开。这也成为在战场上区分中国军人和日本军人的关键“特征”。至少美国人使用过这一“特征”:1942年,美国战争部和海军部为在华美军人员印刷了一本手册,其中关于区分中日军人即有这样的内容: “日军士兵在下发军鞋前会穿着一种木制的凉鞋(即木屐)……于是其大脚趾和二脚趾分得很开。”方法似乎是不错,但不知道编印这本手册的美军人员有没有考虑过脚上的味道。实际上,要想分清中日士兵,并不一定需要脱鞋,中国军队就根据日军常穿分趾鞋的细节进行分辨――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德安万家岭地区痛击日军第106师团。军141师师长唐永良回忆了亲眼见到的日军遭受沉重打击后的战地情景:“围绕着雷鸣鼓刘村都是敌人的坟墓,人、马骨……土中还露出几双倭兵的胶皮鞋――特别样式的胶皮鞋,一个大足趾与其余四个足趾分开的胶皮鞋。”
分趾鞋的独特标志,帮助唐永良师长分析了日军的损失情况,进而得出了“我们抗战三年,歼日寇如此之多,除万家岭外,实不多见”。抗战中,中国军队也常常以分趾鞋的脚印来辨认日军部队。曾任八路军总部参谋的夏讷,在回忆文章中追记十字岭战斗战前情况时,提到:
……我们上了山梁上的一条大道,这时我发现路上脚印很密,低头细看,只见除了大马蹄印外,尽是日军的鞋尖开叉的胶鞋印。那个战士对我说:“不好,我们跟在敌人的屁股后面了。”于是,我们立即拐上一条小路翻过沟,爬到另一条山梁上紧奔……找到左副总长,向他报告路上看到日军行迹的情况。
普遍装备的军鞋
分趾鞋可以成为辨别日军的标志,与侵华日军普遍装备该鞋有关。1941年底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时,中国军队曾缴获日军一批机密作战文件。其中有一份日军《关于加号作战装备要领之指示》,日军的“穿用被服”项目单独列出了“防雨外套及私人分趾跑鞋一对携行”,分趾鞋与雨季作战必须携带的防雨外套并列。
机密文件之中另有《关于鹰林部队装备之指示》,该文件第一项的内容“服装”仅有一句话:“军服(必须携带日本式分趾鞋)。”分趾鞋更被放在了与军服同样关键的地位。
因为日军普遍装备分趾鞋,使得很多抗战亲历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回忆里,都有日军穿分趾鞋的记录。建国初,山西解虞县南庄村村民向记者控诉1938年3月日军侵扰村庄的暴行情况,描述日军士兵:“他们头戴‘战斗帽’,脚穿‘牛蹄子’胶鞋。”
亲历过抗战的一些作家,也将“牛蹄子鞋”作为真实历史细节写进其文学作品中。冯志的《敌后武工队》里,大冉村据点里的日本曹长“一撮毛”出场时,即“穿着牛蹄子式的黑胶鞋”。
不合脚的战利品
日本人穿着木屐时,常穿一种叫“足袋”的袜子。为了让木屐的鞋襻可以固定在脚趾间,足袋也是将大脚趾和其余四个脚趾分开的分趾袜。牛蹄子鞋最早就是把胶底贴到分趾袜底下,再加上鞋面制造而成的。从袜子到鞋的演变,使分趾鞋在日语中有从“足袋”演化过来的名称――“地下足袋”,也使分趾鞋在中国有另一个别称――水袜子(分趾胶鞋可以防水,此名称意指可以下水穿的“袜子”)。可见,分趾鞋是为穿惯了木屐的人准备的,很不适宜大部分没有穿木屐习惯的中国人。
在艰苦的抗战年代,敌后坚持抗战的军民,处在“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局面中。分趾鞋虽有些不合脚,但它毕竟是一种胶底鞋,与我军大部分官兵穿的布鞋和草鞋比起来,鞋底材质更好,更适宜复杂的战场环境。所以,我军官兵在缴获后也将之作为军鞋使用。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3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24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忆往昔,做少年君子
—— 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月活动
以读千古美文 ,忆往昔,做少年君子为主题,通过 说、学、唱、诵民族精神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在近一个月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情不自禁的投入弘扬民族精神的学习中。
这一阶段,我班着重通过说、唱、诵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亲眼看看多民族国家的景色,亲身体会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走出学校是开展民族精神月教育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从本月起,我班全体师生共同学唱《中国人》,学生们在这歌曲中感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变化和国人振兴祖国的呐喊,他们用整齐的动作,宏亮的歌声表达了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二、营造宣传气氛 在班级内,充分利用板报及环境布置,积极营造“弘扬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月的浓厚气氛。
三、民族音乐欣赏 利用班会播放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让学生欣赏和享受民族音乐的美感。
四、传统书法比赛 举办传统毛笔和硬笔书法比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五、《少年中国说》
结合古诗文特色每周背诵名言名句,让让学生身临诗境感受古人对祖国的理解,对民族的憧憬。《少年中国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诗句,少年强则国强,诗句会让孩子们感到身为中国的自豪,身为中国少年的责任重大。
六、民族英雄故事凝聚人心
通过为学生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拉进学生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距离,让故事中的民族精神鼓舞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的时候,所有同学的目光是那样的入神,我们会够感到孩子们怦怦跳动的心,能够感到孩子们的心在随着故事的发展时而紧张,时而快乐。
六、社会实践考察,让学生亲眼看看多民族国家的景色,亲身体会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走出学校是开展民族精神月教育拓展教育空间的有效途径。
——感恩教育活动
1、 参与活动——体验爱:
(1)结合本册语文单元作文“护蛋的故事”开展“我为鸡蛋做爸妈”活动。希望独生子女们能够体会父母养育他们的辛苦。要求孩子们每人保管一个生鸡蛋,尽可能使其完好无损,时间为一周,每天带着生鸡蛋上学、放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
(2)“寻找身边的爱”,班会交流《……让我如此感动》
2、 自觉行为——回报爱:
包括做一张爱心卡送给师长和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给……的一封信》、为父母或师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可以让他(她)感动的事、或制作感恩手抄报。
这是爱的教育,让爱的种子在学生、老师、家长的心中燃烧,用爱的力量感染每一个人。
感恩地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如此美好! ——读书月活动
1、宣传月标语: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宋)苏轼
2、走进四大名著 :亲子共读经典书籍,选择精彩片断朗诵。
3、 "我想对孙悟空说……"(自选名著中一人物写作,结合学科竞赛)
——健身月活动
1、“我眼中的刘翔”交流会,学习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
2、举行“活力少年”评比。
3、举行一次班接力赛跑。
——班级特色行规教育方案
新学期开学了,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学生纪律涣散了。课间、午间,疯、打闹现象时有发生。针对班级现状,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人的感受,学着爱集体,爱他人。
结合着特色班级的建设,于是我们班确定了以心中有集体,眼中有他人,共同携手“步步为营”为主题,在学生中间广泛开展时时想着集体,事事顾及他人,共同取得进步的活动。具体计划如下:
一、目标:
通过开展活动,“心中有集体”注重使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为班级增光。在班级中形成文明、守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眼中有他人”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到关心他人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措施:
1.向全体学生公布活动主题,共同探讨活动方案。
2、结合“步步为营”展板实行每天一小结,一周一评比,量化达标的学生得到“小脚印章”在展板上,每月再评出“领跑者”,照片贴在后面的黑板上。
三、途径:
1、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心中有老师,有同学,获得“爱心听课”脚印章。
2、课间、午间,不打闹,文明游戏的学生,心中有班级、有同学,获得“爱心游戏”脚印章。
3、排队做操,规范、听指挥的学生,心中有班级、获得“爱心做操”脚印章。
4、认真读书、背古诗的学生,心中有班级、有领读同学,获得“爱心百灵鸟”脚印章。
5、放学按时回家,听从家长教导,主动帮父母做事的学生,心中有父母,获得“爱心孝敬”脚印章。
6、放学排队、集体集会,文明守纪,听从指挥的学生,心中有集体,有值勤老师、小法官。获得“爱心守纪”脚印章。
7、在食堂就餐,不浪费、懂规矩的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食堂阿姨,获得“爱心就餐”脚印章。
8、不随便乱扔东西,课间主动捡垃圾的同学,心中有班级,有学校,获得“爱心环保”脚印章。
——特色班级环境布置
设立专栏:步步为营(争当班级“领跑者”)
我手写我心(佳作展)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1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296位用户关注,39人点赞!
成长路上会留下很多很多的脚印。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我的脚印边还有你的脚印。——题记
5.12大地震人人皆知,余震就如同一个恶魔张大着嘴随时向你袭来。天黑漆漆的,夜里每间大楼都静悄悄的,只有一间小房子里闪着微弱的灯光,“咕咕”响着吃枇杷的声音。余震迈着脚步又轻轻地光顾地球。
“叮咚”守护天使敲响了警钟,大地发怒了,它仿佛翘着那两把锋利的镰刀般的眉毛,张开血盆大口,使劲儿摇摆着身体。从那刻开始,屋子里的一切都“活”,它们仿佛忍受不了人们对它们的欺辱,就在这一刹那间把埋在心中的怒气跟火山爆发一般发泄了出来。那墙壁仿佛也忍受不了饥饿,它咧开了嘴向我们扑来,那灯也荡起秋千一摇一摆,屋子忽亮忽暗。这下我仿佛是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束手无策。牙齿,手臂,脚都不听指挥了,阵阵发抖着。我脑子空空的,仿佛所有的记忆都在这一刻被冲刷掉了。妈妈一把抱起弟弟急急忙忙“咚咚”穿上了鞋冲出门外。我的眼前出现了几个恶魔,它们插着腰,那双弯着的血红的眼瞪着我“哈哈”,我该怎么办,怎么办?这时我绝望了,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声嘶力竭,却无人回应。忽然一只比我大一点的手拉起了我,不,他这没有拉我的手,而是牵着我的心。抬头一仔细看,这个不是美丽的妈妈,不是高大的爸爸,也不是慈祥的舅妈,而是我那位勇敢的哥哥。这一刻就如同当我迷失方向是出现了一轮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前面的路,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这时,所有属于我的东西都听从了哥哥的指挥。他使劲地抓住我的小手,紧紧不放,就怕我从他身边溜走。一股股风儿吹来,我和哥哥在痴迷地享受着那给人力量的风儿。看着哥哥那坚定的眼神,我的脚上仿佛多了两个风火轮,让我跑得更快,飞得更远。我多么希望时间永远都停留在这刻。那一刻仿佛化为了一股春风,让我的心暖暖的;那一刻化为了一阵阵花香,让我的心变得香喷喷的;那一刻仿佛化为了一罐蜂蜜,让我的心甜甜的。
让我来仔细瞧瞧!我的脚印旁还有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脚印!着小小的纸,细细的笔是记录不完的!我会把它牢牢记住在心灵的深处。成长路在这些脚印的陪伴下,会越来越深……
成外附小五年级:许林维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78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从我出生到学会爬行,我是一个无知的婴儿,那种生活无忧无虑,肚子饿了只会哭只会叫,是无知的哭幼稚的叫,但对这个世界还是渴望了解的。那种特殊的脚印是我无从记起的,只能从父母的话中和我所看到的婴儿中所了解的。
但从我开始上幼儿园到快要上小学时,那是一种对任何事情都想要负责任的小孩,对父母和老师的任务是坚决完成,哪怕做到晚上十二点也要把事情做好,那好像是一位认真的大人,但却依然少不了那乳臭未干的童气,所以那串脚印是双重性的。
上小学后,还有对事情认真负责的态度,但多了了一份对玩的追求,虽然对该做的事情还是认真对待,但是绝不愿意把可以玩的时间放在学习上,非常喜欢玩加上还对某些事情的执着,表现了一种不懂事的态度,总对新鲜的事物、好玩的事情充满了新鲜感,那一对对脚印是令人烦厌的,但又是可以理解的。自从上了四年级,我对学习的兴趣就明显小多了,做不来的事就不会去想办法去完成,做不来的题目不会动脑筋去想,只会在第二天那别人的本子来抄,那时的学习是处于极不负责的态度,满脑子都只想着该怎么去玩。但是六年级的转学给了我对学习负责任的动力,让我这台普通的机器恢复了生产,这排脚印是令人无法忍受的,但有一些令人恢复信心的感觉。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82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64位用户关注,54人点赞!
论文关键词 足迹 足迹检验 步幅特征 步态特征
足迹是受人体结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体接触所形成的痕迹。现场上遗留足迹多,其隐含的信息量大,每一个足迹都与行为人的活动密切联系,它储存着形象痕迹特征、行走习惯特征和附属特征等信息。而且,现场上遗留的单个足迹或成趟足迹都能反映行为人的人身特点。通过对现场足迹的分析,有助于对行为人的人身特点进行刻画,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以下从六个方面研究如何根据足迹分析为人的人身特点。
一、根据足迹判断行为人性别
男女由于性别的差异、生理的不同特点以及社会生活条件和劳动状况等不同,其脚印特征也有不同的反映。分析其中差异,有助于通过现场足迹判断行为人的性别。
(一)男性足迹的反映特征
男性与女性相比,身材较高大,骨骼较粗大,脚也较大较长,脚弓较高,步幅也较大。男性赤脚一般在23cm-26cm之间,即使是相同长度的男女脚印,男性脚掌宽大于女性;而且男性脚印在现场的反映的起落脚有力,跨步大,步宽较窄,蹬、踏、压痕反映很明显,压力不均匀;多出现作用力强的习惯痕迹特征,如磕痕、挖痕等。
男性鞋长一般在23.5cm-30cm之间,多为三型、三型半、四型;鞋底边缘相对不完整,前尖外侧和内纵弓多出现虚边。鞋底总体结构和各部花纹都较宽、粗。
(二)女性足迹的反映特征
女性与男性相比,身材矮小,骨骼较短小,较窄而短,脚弓较低,骨盆低而宽,体较轻,起落平稳,步幅平稳,跨步小,外起足或偏外起足多,特别是城市女性。留在现场的立体足迹较男的浅,压力均匀,弓压较宽,周边边缘整齐;多出现作用力弱的步态特征;一只足或双足内侧能形成推痕、拧痕及内滚压痕。
女性鞋底长一般在21cm-25cm之间,多为二型、二型半、三型;鞋底总体结构和各部花纹均较窄,花纹细且好看,特别是成年女性,穿鞋讲究。
二、根据足迹推算行为人年龄
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体的身理机能会随着改变,随着身理机能的改变,人在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各种身理行为均有所不同。其中,较明显的就是行走时的步态特征的变化和赤脚形态的变化,因此,根据人足的这种变化,可以帮助推测行为人的年龄阶段。
(一)根据赤脚形态推断行为人的年龄阶段
年龄与赤足形态有着密切联系,人在不同年龄段赤脚的形态都有所不同。其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脚弓逐渐变宽,外侧边缘逐渐变直。五个趾头的形态从母趾开始由前到后的趾头顺序由原来的圆锥型逐渐向鼓圆、椭圆、三角形变化,趾肚也由丰满逐渐变为扁平。脚跟的形态在青少年时期,跟中心部位好像充气的小皮球随着年龄增长,由充气的小皮球变为半充气的小皮球,最后变为泄气的小皮球,到了老年,脚跟日渐扁平。
1.16-28岁赤脚形态及其印痕特征。由于人年轻时肌肉较丰满,皮肤细腻,纹线明显,完整;脚趾伸展正直,各趾形态呈圆锥形或圆鼓形;脚掌前缘呈平滑的弧形状;脚弓稍高,其印痕较窄;脚跟呈圆锥形。
2.29-50岁年龄段赤足及其印痕特征。中壮年时期的足底线肌肉健壮均匀,纹线较粗,开始出现皱纹;脚趾形态逐渐由圆鼓变为椭圆,脚趾的排列状态由母趾和第二趾向小趾方向倾斜、挤移;脚掌前缘开始呈现凹凸现象;脚弓逐渐变低,其印痕逐渐变宽;脚跟逐渐变鼓圆。
3.50岁以上年龄段赤足形态及其印痕特征。老年时期的脚底肌肉萎缩,皮肤松弛,皱纹较多;母趾呈三角形的蛇头状,各趾形态呈前尖后扁,趾节变平,三趾和四趾也向小趾方向倾斜、挤移;脚掌前缘呈凹凸不平,掌部也变平;脚弓印痕变宽,外边缘较直;脚跟皱扁,板结,没有弹性,像泄气的小皮球。
(二)根据步法特征推断年龄阶段
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各个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步法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反映具有规律性,随着年龄增长,步法的步子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步宽由宽变窄,再又窄变宽;步角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抬脚由低变高,再由高变低;脚底压力由前掌向后向外转移;蹬挖痕由明显变模糊,逐渐转为挑痕;摩擦痕由出现到消失,到再出现并加大。
14-17岁少年阶段的步法特征:由于腿部肌肉正在发育,力量不足,这一阶段的人的步法特征出现一些不稳定特征,如运步多但不规则,步行线弯曲较大,步长长短不一,但这些不稳定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稳定。总体来说,少年时期的步法特征中,步宽较宽,步角较小,内收或直行多,少数出现外展,起、落足有力且快,常伴有蹬、挖、抠、抬痕,并且由于身体重心往前倾,导致掌重压点往脚掌移,母趾痕前内侧压痕明显。
18-29岁青年阶段的步法特征:在这个年龄段,人的各身体机能逐渐发育成熟,腿的骨骼基本定型,肌肉发育完善,力量充足,表现出的步法特征是:起、落足高而有力,运步利落,速度快,步法特征较为稳定;步行线较规律;步子长,一般为足长的三倍以上;步角中等;步宽中等;多出现蹬、挖、抠、抬痕,一般不出现擦痕。而且,由于步长,重心高,行走时身体晃动幅度大,有时出现迫痕。
30-39岁壮年阶段的步法特征:这个时期,人的各部分机能已经发育成熟,稳定,行走动作规律也很稳定,步长一般为足长的三倍;步角多出现中外展;步宽较青年阶段窄,压痕前后、内外侧比较均匀。到壮年时期开始出现挑、擦痕,有时有蹬、挖痕出现,但都反映不强烈,力量不大。
40-49岁中年阶段步法特征:运步缓慢,作用力不强。步长逐渐变短,步宽变窄,步角外展变大,多接近大外展。起、落足偏低,压痕前轻后重,内外重,跟压面积大而明显。鞋底足迹边缘不完整。前尖、内侧有虚边,常出现擦、挑痕,蹬、挖、抠痕出现很少。
50岁以上老年阶段步法特征:起、落足低而缓慢。步法特征反映较稳定,步长逐渐变短,步宽初期变窄,后期变宽;步角继续增大,末期逐渐变小。压痕前轻后重,内轻外重。母趾压后端重,趾节很宽而扁。弓压宽扁,跟压面积大而明显。擦、挑痕稳定且明显。
三、根据足迹判断嫌疑人身高
人体的身高有高个、中等个、矮个之分。正常男女身高的划分一般为:男性身高175cm以上为高个,165cm-175cm之间为中等个,165cm以下为矮个;女性身高170cm以上为高个,160cm-170cm之间为中等个,159以下为矮个。对现场遗留足迹进行测量、推算、分析,有助于判断行为人身高。
1.利用平面足迹计算法。平面足迹由于有细微的弹性变形,所以长度一般小于实际长度,可以用平面足迹的全长乘以系数7或6.876来计算身高。假设平面足迹长为l,身高为h,单位为厘米,可以根据公式:h=l??计算出行为人身高。
在利用以上公式求身高时,站立的平面脚印比赤足印的实际长度短2cm左右;行走、跳跃、上坡、下坡的动作,会造成赤足印的全长的一些变化,走动时形成的平面足迹,比实际长短1cm左右。因此在根据足印计算身高时,应从赤足印全长的数据中适当加或减,求出比较接近的实际长度后,再乘上系数。
2.利用立体足迹计算法。立体足迹一般遗留比较全面,留下了足跟后侧避和趾尖避的痕迹,因此,反映出来的足迹全长就稍大于实际足长。立体赤足足迹,要视地面松散层的状况,分析出足的实际长度,松散层较厚的足迹长比足迹实际长度长0.5cm左右。在分析出足迹实长的近似值后,可以用公式计算。设身高为h(厘米),赤足实长l,则计算身高公式为:h=l??.5+32.5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62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左边,那矮树林下面出现的是兔子的脚印。后脚留下的脚印是长条形的,前脚留下的脚印是小圆形的。兔子的脚印多半留在旷野间。右边,是另一种野兽的脚印,要略大一点儿,雪地上留下它锋利爪子的深度,这是狐狸的脚印。而兔子脚印的另一边还有一串脚印,那是狐狸留下的,只不过这只狐狸是向后跑的。
兔子在旷野里兜了个圈子,狐狸也跟着兜了个圈子。兔子的脚印向另一个方向延伸,狐狸也跟着。两串脚印在旷野中不见了。
瞧,在另一边又出现了兔子的脚印。一下子不见了,一下子又出现了⋯⋯
兔子走着,走着,后来突然不见了,就像是钻进了地里!在兔子脚印消失的地方,留下一个乱糟糟的雪窝,四面有一条条光滑的痕迹,仿佛是人用手指头抹过似的。
狐狸哪儿去了?
兔子哪儿去了?
我们来看脚印。
这是一座矮树林。这里的树皮被撕开,倒了下来。矮树旁留下许多踩踏的脚印,还伴有泥污。这是兔子的脚印。这只兔子吃嫩叶、吃树皮,显然,它的肚子饿了。它用后腿站立起来,用牙撕下一块树皮,在嘴里嚼细,走了几步,又撕下一块树皮。吃饱了,它想睡觉了。
它边跑边找,看是到哪儿去躲着睡觉最合适。
再来看,这狐狸的脚印,就在兔子脚印的旁边。事情准是这样:兔子睡了,睡了一个钟头。狐狸在旷野里走动,它发现:地上有兔子的脚印!狐狸的尖嘴于是挨贴到地面,走着,嗅着。
它马上闻出来:这脚印是刚留下的。
它沿着脚印追寻。
,可兔子也不笨。兔子把自己的脚印搞得乱乱的。它在旷野里一蹦一跳,拐了个弯,兜了个大圈,然后穿过自己的脚印,往一边跑了。兔子的脚印是从从容容、不慌不忙的。在没有觉察有灾祸追随着它时,它的步态是平稳的。
狐狸追呀、追呀,它看拐弯处的脚印是新鲜的。它没有猜到兔子兜了一个大圈。
狐狸追踪新鲜的脚印,拐弯⋯⋯突然,脚印没有了,这下还往哪儿追?
其实,这是兔子的又一个新花招。
兔子兜了个圈,穿过自己的脚印,往前走一段,又顺着自己的脚印往后走。兔子这回走得很小心,很仔细,每一步都踩着原来自己留下的脚印。
狐狸站着,接着往回走。
又走到脚印交叉的地方。
它顺着兔子的脚印兜了一个圈。
它走呀、走呀,看出兔子在蒙骗它,引它上当。它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兔子!它打了个响鼻,就进森林干它自个儿的事情去了。
事情就是这样的:兔子在同一串脚印上走了两次,向前一次,又踩着自己的脚印往后走一次。它在没有兜完一个圈子的时候,就钻进并穿过一个雪堆,从另一个方向跑掉了。它跳着穿过矮树林,接着就在一堆干树枝底下悄悄躺着。它躺在那里,一直躺到狐狸循着它的脚印找来。
等到狐狸走远了,它就一下子从干树枝堆下跳出来,钻进了密密的树林。兔子能跳着跑,能跳得很远。它跳着跑的时候留下的就是飞奔的脚印。
它飞奔起来,人眼都看迷乱了。路上有树桩,兔子侧身一绕就过去了。可在树桩上⋯⋯
在树桩上蹲着一只大雕!
大雕一见是兔子,马上飞起,追上兔子;一追上,它就用那双铁钩般的利爪去钩兔子脊背!
兔子一头钻进了雪地,大雕扑过去,一对大翅膀在雪地上啪啪扑扇,把污泥都扇了起来。
兔子钻进积雪的地面,就留下一个乱糟糟的雪窝。大雕每扑扇一下翅膀,都在雪地上留下痕迹,那些痕迹就都像用手指头抹过油般的光滑。
兔子飞奔着,很快钻进了森林。脚印就不见了。
作品赏析
我们都知道狐狸是很狡猾的,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到原来兔子这么聪明!这个故事充满了推理性和趣味性,原来我们可以通过雪地上的脚印推理出这么曲折的情节!作者肯定是个善于用心观察的人。你瞧:他写狐狸“尖嘴于是挨贴到地面,走着,嗅着” ,写兔子“用后腿站立起来,用牙撕下一块树皮,在嘴里嚼细” 。这样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符合动物的习性。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你会从中发现很多乐趣!
阅读训练
1.你能找出文中标波浪线处雪地上的痕迹是如何形成的吗?
2.文中“”是4个带反犬旁的字,你能猜出来是哪4个字吗?
3.从这篇文章中,你发现兔子有哪些特点?
a.喜欢生活在旷野中b.善于奔跑
c.很聪明d.很胆小
答案:
1.文中最后几段有详细解释。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3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62位用户关注,45人点赞!
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十五年的喜怒哀乐,悲伤欲绝;造就了今天的我。十五个酸甜苦辣的春夏秋冬,浓缩了我十五年的人生精华。
今天,我回过头去看。啊!多么遥远的路程啊!我不禁感叹到,那一串串的脚印,忽而深忽而浅,我的心中便感慨万千。
成长的脚印饱含着千言难尽的爱。父爱、母爱、师爱、友爱……那么温馨,那么快乐。
成长的脚印充满了欢乐。儿时拽着母亲的衣角缠着要买糖吃,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撒娇;上学时,背着新书包,迎风奔往幼儿园、小学时,满怀希望,充满好奇踏进书声朗朗的校园;中学时,充满信心踏进考场,收获日夜挑灯苦读的果实。
成长的脚印里充满了苦与痛。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的时候。承受考试失败后各类人苦口婆心的“点拨”;面对夜以继日苦读后不优秀的分数,面对他人嘲讽的眼光。
成长的脚印里也有挥之不去的少年烦恼。儿时的我志向远大,想要成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而如今却只能站在操场,仰望雄鹰;儿时的我渴望自由,渴望独立,换来的却是父母的一句“你还小,不懂得如何生存、独立”的拒绝。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00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78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关键词:三维地震 采集脚印 观测系统
采集脚印( acquisition footprints) , 又称为采集足迹或采集痕迹,它的研究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涉及采集、处理和解释等多个环节, 是近几年地球物理界开始关注的一种噪声新概念。任何三维观测系统都会产生采集脚印。国外, 采集脚印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 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定义
采集脚印是指在地震数据的采集过程中留下的人为痕迹,是地面观测系统在三维数据体上留下的烙印。关于采集脚印的定义, 各种文献略有不同。kurt等( 1998) 定义为: 采集脚印是与地面上震源和检波器的几何分布密切相关的噪声。dave( 1999) 则认为:因观测系统引起的振幅变化、最终残留在数据体上的印迹, 即为采集脚印。杨红霞( 2003) 对采集脚印的概念作了较全面的描述, 认为: 由滚动排列方式以及震源和接收器测线间隔决定的不完全采样, 会引起地震成像中出现周期性的振幅假象, 这些假象通常能在时间和深度切片上看到, 称之为采集脚印[1]。
2、产生的原因
不仅不规则的采集和空间采样不足会产生采集脚印, 而且规则的三维观测系统、规则的空间采样同样会产生采集脚印, 它们都影响地质目标的高精度、高质量地震成像, 影[]响avo 属性的分析和速度分析。采集脚印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地震波能量在地下反射界面上能量分布不均匀。
采集脚印一般表现在最终的叠加数据上, 从它的过程来说, 主要在于采集和资料处理两个方面. 在采集方面有观测系统方面的因素和非观测系统因素。
a 观测系统因素: ①炮点的线距和点距, 由于经济上的考虑, 这两个参数不可能很小, 总是比检波点距和线距大, 很难实现对称采样; ②检波点及其组合形式, 如检波器的组合压制了纵向的噪声, 却漏掉了横向的噪声。③排列方式, 束状、斜交、垂直或不规测等不同排列关系。这些因素造成了不同面元的覆盖次数、偏移距、方位角分布的不均匀。④排列片滚动的快慢。滚动过快, 会加剧crossline方向唯一覆盖次数和振幅发生变化。若观测系统设计不合理, 即便是再小的横向滚动距离, 也会产生严重的采集脚印现象。
b 非观测系统因素: ① 陆上的地表障碍或海上羽状电缆造成采样不规则; ② 仪器、天气和地表条件引起的噪声. ③ 震源和地下地质因素引起的干扰等。
c 资料处理方面:如不准确相干噪声衰减, 包括地滚波、多次波和假的散射噪声等; 不准确的长波长静校正、动校正和远道切除、三维dmo 和三维叠前偏移等; 叠后的去噪处理, 如f-x-y 随机噪声衰减和相干滤波等[2]。
3、采集脚印的基本特征
采集脚印的定义描述强调了生成采集脚印的两个主要因素, 即震源和接收器测线间隔采样及滚动排列方式。
熊金良等(2006) [4]通过观察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得出采集脚印在形成机理、表现形式和对资料的影响等方面的特点有:
①在观测系统设计时, 震源和接收器测线间隔采样及滚动排列方式的变化都可产生一定程度的采集脚印;
②在微震扰动背景下, 采集脚印的振幅水平与背景振幅属于同一数量级, 因而可以观测到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的各种特征的采集脚印图像;
③ 虽然采集脚印噪声水平对强反射信号影响不大, 但它足以影响中、弱反射信号的振幅和相位, 从而影响中、深层地质目标的地震成像质量;
④采集脚印是一种周期性的规则噪声, 在地震物理模拟中由于已知地质模型, 可以利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进行预测、识别。
4、压制采集脚印的方法
hill( 1999)认为有三种途径来压制或消除采集脚印, 第一种是通过采集系统的参数使不同偏移距的道数变化最小; 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叠前处理使要叠加的道集间差异最小; 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叠后处理压制采集脚印;第四种途径是在dmo 和叠前偏移过程, 采用加权函数或最小数据条件在dmo 和叠前偏移中来消除。
①在野外工作方法方面,可以通过采用宽模板( 宽方位角) 采集、提高覆盖次数、选择恰当的观测系统参数等几个方面来削弱采集脚印的影响[3]。
②数据处理时,要在精细资料处理方面多下功夫。地震数据处理时选择合理的速度和流程, 进行精细速度分析, 是消除处理脚印的最有效办法。
叠前处理时,针对覆盖次数、偏移距和方位角进行插值或校正来重建。有关此方面的方法,有:1)canning和garder(1996) 应用dmo和反dmo 规则化三维数据; 2)biondi(1998)通过旋转方位角和改变偏移距来做方位角校正;3)bleistien 等(2000) 提出变速度的克希霍夫数据映射方法; 4)stolt ( 2002) 提出三维地震数据映射和重建的方法( drc);5)对于规则三维和非规则三维数据的合并, sekulic dejan 提出在临界角内采用叠前合并能有效减少采集脚印的影响。
叠后衰减采集脚印的方法很多, 如道混合、f-k 滤波, 三维真振幅倾角滤波, 针对时间切片的f-kx-ky方法( gulunay1994, 2000) , 奇异值分解的方法( al_bannagi, 2004) ,soubaras( 2002) 提出的基于叠加数据偏移距分布的k x-k y 方滤波方法, drummond j. m. 采用自适应陷波滤波方法[2]。
参考文献:
[1]张军华,张 帆,郑旭刚等.地震采集脚印综合评述[j].石油仪器.2007,21(5):1-4
[2]麻三怀, 杨长春, 韩晓丽等.采集脚印分析和处理方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2): 500- 507
[3]董世泰,刘雯林,乐金.压制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脚印的方法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曾记得班主任说,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你怎么努力,它都不会没有失败。可每当雷鸣电闪过后,天空总会愈合它那被撕裂的伤痕。
青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印证,所有的故事透过的一场布景一些道具,总能让人们看清许多事,总会留下一些淡淡的回忆,记载着青春之路的幸福与艰辛。
当然,我曾努力地付出,而得到的,只是累累伤痕,我踌躇了,但一路艰难走过,陪伴我的阳光一直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支持我继续走下去。
有一段忘不掉的歌声,在这个城市的屋檐下,每一个在经历成长的人都用心在唱,曾经的风雨黑暗,只是黎民的陪衬,扬起风帆,未来等着我们去开拓,向着理想的远方,用青春和生命认真起航,去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
那里,没有一丝鸟儿的痕迹,却留有我成长脚印,因为,它,单单属于我一个人。
我的天空,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88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05位用户关注,40人点赞!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成长历程,或苦涩,或悲伤,或开心,或坎坷……在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我们,踩下了一个个脚印。它,是我们成长的标志。
——题记
【1】
曾记得在我7岁时的那年夏天,我便与大我两个月的晴成为了密不可分的好友。
那是一个天气十分闷热的日子。下午,我乘父母不注意,悄悄跑出了家门,跑入了一片幽静的小树林中乘凉。
我背倚着树根坐下,闭上眼睛,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那遮天蔽日的树叶带给我的清凉。
正当我感到很是心旷神怡的时候,忽地,听到了几许轻微的脚步声。我从树后悄悄探出头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
“做个朋友好么?”她笑着对我说。
我望着她微笑的面庞,点了点头。
“你叫我晴吧。怎么称呼你呢?”她依旧笑。
“嗯……叫我琴吧。”我也回给她一个笑容。
那一刻,我认识了她;那个夏,我与她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
又是一个夏天,我与晴来到了那片小树林。
“呵呵,这里真是个世外桃源啊。琴,你说对么?”晴倚在树根上,闭着眼睛,满脸满足地对我说着。
我憋着笑,悄悄地起身,蹑手蹑脚地跑向另一个方向。可我还未跑出几米,便听到了晴清脆的笑声:“呵呵,不要再想什么鬼点子了。你是不是又想整我?”
我停住了脚步,转身,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又被你猜到了,不好玩。不过,你是怎么猜到的呢?”
“呵呵,因为你的脚步声。这次又想整我了吧?”她淡淡一笑。1年来,她真的很了解我。她通过我的一举一动可以知道我心中所想,仿佛我肚子之中的蛔虫。
我见被识破,只好乖乖地坐下,躺在她的腿上。她抱着我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青丝。柔柔的,如三月的和风,慢慢吹过……
那一天,我们就那样坐在小树林中;那个夏,无言,却胜有声。
【3】
今年的夏天,我与晴,又应约来到了树林之中。还是昔日的树林,但我们已成了两位落落大方的女孩。
我与她背倚在一棵树上,坐着。
沉默,无言。
我知道,晴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死党,我的,知己。
晴明白,我永远都会守在她的身边,不会,分离。
心中纵是有千万句话想向对方倾诉,然,话到嘴边,却无法说出。
良久,我选择了打破沉默:“晴,我们会,永不分离的,对么?”
晴点点头,嘴中喃喃自语:“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