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火灾管理制度(15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火灾管理制度

火灾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火灾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火源和易燃物质。

2.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灭火措施和急救流程。

3. 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4. 灭火设备与设施:确保消防设备的完好,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等,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5. 火源管理:严格控制火源,如严禁在非指定区域吸烟,规范使用电气设备。

6. 消防通道与标识: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无阻,设置清晰的消防标识。

7. 安全巡查:实施日常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包括哪些方面

火灾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广泛,具体包括:

- 法规遵从: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消防法规,确保企业的防火行为合法合规。 - 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 危险源管理: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类和控制,降低火灾风险。 - 消防设施:规划和配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报警系统等。 - 应急响应: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报警、疏散、救援等环节。 -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消防安全活动,提高全员消防意识。 -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火灾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

重要性

火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

1. 预防火灾:通过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 保护生命安全:在火灾发生时,有效的应急预案和疏散措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

3. 减少财产损失:及时的灭火行动和合理的设施配置,可以减轻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4. 提升企业形象:良好的消防安全记录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

5. 遵守法规:遵守消防法规,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的罚款或其他法律后果。

方案

为实施有效的火灾管理制度,我们提出以下方案:

1. 制定详细的消防政策,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

2. 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 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运作。

4. 开展定期的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5. 设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报告消防安全隐患。

6. 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合作,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检查。

火灾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形成共同的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火灾的有效防控。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火灾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施工现场防止火灾爆炸管理措施

⑴、严格执行《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包括灭火器、砂箱及消防栓等)并保证其完好,工地实施明火管制(工地现场和化学品仓库严禁吸烟、生火做饭等明火行为)。对油漆作业实施管理,对电焊作业实施管理。

⑵、项目经理部按《施工现场化学危险品管理规程》、《易燃易爆品管理规程》、《油料、油漆及化学品管理规程》严格执行,对施工现场化学危险品的采购、搬运、贮存和使用等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化学品管理管理不善而造成火灾。

⑶、项目经理部按《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定》对工地现场用电实施管理,预防线路老化、短路等事故,工地现场严禁乱搭接电线,严禁使用电炉等高用量电气设备。

⑷、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施工现场事故应急规程》成立应急响应工作小组,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理。

⑸、针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岗位,对相关人员就控制火灾规程进行培训。

⑹、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第2篇 输变电管理所火灾隐患预案格式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根据公司_____文件精神,对公司现有生产设备运行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火灾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现制定火灾隐患排查预案。

一、火灾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___

成员:______ ____

__________

“隐患排查”工作办公室设在输变所。

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防火巡查安排

1、在工作期间的防火巡查变电站至少每日一次、各线路至少每月一次;

1)、输变电管理所:

部位:管辖的各条35kv线路

负责人:____

成员:________

2)、___变电站:

部位:站内设备;负责人:____

3)、___变电站

部位:站内设备;负责人:____

4)、___变电站

部位:站内设备;负责人:____

5)、___变电站

部位:站内设备;负责人:____

2、防火巡查可由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实施,或结合实际,由有关工作岗位人员实施;

3、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4、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三、应急指挥部

1、负责输变电管理所管辖范围出现火灾、火险时的统一调度指挥;

2、负责与消防、医疗等主管部门和单位紧急联络,必要时通报相邻单位和周围居民区;

3、结合事故现场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保护区、水流域)和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事后评估。

四、重点防火部位

重点防火部位包括:

(1)线路走廊易燃易爆区;

(2)变电站主设备区;

(3)变电站主控室;

(4)其它重点防火部位。

五、防火巡查内容

1、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各接触点有发热、烧红现象,充油设备油温高不符合规程要求。

2、站内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3、站 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4、站内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5、常闭防火墙是否处于封闭状态;

(1)、发生灭火时应立即启动急疏散预案,并按照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

(2)、员工发现火灾应当立即呼救并报“119”火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按下手支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值班人员;

2)立即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等灭火,开启送风阀、排烟阀等消防设施。

3)、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志愿消防应当按照预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火场,与公安消防队保持通信联络,向单位火场指挥员报告情况,将火场指挥员指令下达有关人员;

②、根据火灾情况,使用本单位消防设施、器材扑救初起火灾;

六、引导人员疏散逃生

1、应当在每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负责组织引导人员疏散。

2、发生火灾时,疏散引导员应当立即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3、火灾无法控制时,单位火场指挥员应当命令所有参加火灾处置人员撤离。

七、定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图画、广播等向员工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2、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新上岗位的员工进行了上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员工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4)掌握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火灾报警程序、扑救初起火灾、引导在场人员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八、火灾应急响应流程图

输变电管理所

二o一_年_月___日

第3篇 消防管理制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制度是根据集团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b版)、《程序文件》和及其支持性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是实现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保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实施性文件。

二、管理制度

为贯彻和落实集团公司《消防工作管理办法》,加强项目部的消防工作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及企业财产的安全,项目部成立区域义务消防队。

1、义务消防队的成员组成

姓名

现任职务

组内职务

联系电话

严相华

项目经理

组长

李洪建

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

王正

安全员

组员

袁勇春

安全员

组员

高兴全

材料员

组员

宋政敏

施工员

组员

文小敏

质量员

组员

邓光荣

工长

组员

何绍兵

工长

组员

2、义务消防队的成员职责

⑴负责区域内日常消防设施的维护,防止消防设施被损坏、移动、挪用,按期更换灭火器药剂;

⑵负责监督消防通道的畅通,发现不利情况及时向单位领导提出整改建议;

⑶按照消防预案,在发生火灾时,立即组织扑灭、疏散人员和实施救生,火情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19”请求专业消防队进行增援。

⑷负责平时向从业人员宣传消防知识和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常识。

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职民工宿舍、仓库及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均须按有关规定配备适宜的消防设施、器材。

2、各消防设施、器材应标识维护责任人。

3、项目部每周利用周检对现场消防进行自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防火于未然。

4、利用灭火剂即将过使用有效期之际,组织义务消防队成员进行消防、救生演练,以提高技能。

5、随时保持与外界的通讯联系畅通,火情严重时应立即通知当地消防部门增援。

第4篇 工作面防治煤层自燃发火安全管理措施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工作面概况

e3306是我矿第二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面长163.583m,平均推进长度338.229m,根据面长、预测放煤回收率以及结合矿井的提升能力,工作面月推进度小于50米,回采速度慢,端头顶煤厚回收率低,采空区有遗煤,极易发生氧化自燃。

1、采空区遗煤情况

e3306工作面其上部为e3202、e3201、e3106、e3103工作面采空区,回采时留有0.1—1.2m不均的遗煤。(见附图)

2、顶煤情况

一分层回采后剩余煤层平均厚度6.2m,二分层回采后剩余煤层平均厚度4m,其具体回采区域见附图。本工作面机采高度定为2.2m,平均放煤高度为1.8m,平均采放比为1∶0.82。

3、地质条件

e3306工作面位于二分层e3201、e3202采空区下方,北邻e3305采空区,根据附近e3301、e3202、e3305面采掘揭露情况分析,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将揭露三处断层。由于工作面沿底布置,预计断层对工作面回采会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回采期间应加强顶板支护,确保支护质量。

4、煤质化验结论

通过煤质化验鉴定所采3层煤有自燃发火倾向,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4天。出现co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出现c2h4说明煤温已经达到85°c以上,出现c2h2说明煤温至少已经超过200°c。

二、超前准备,确保正常回采

针对杨庄矿第二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公司、矿领导高度重视,对三机配套、后溜改造、放顶煤工艺、最大化的顶煤回收等召开了多次讨论会,并认真总结e3307工作面回采经验。初采前应加强设备及运输系统的磨合,制定工作面正常推进的激励措施,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加大月推进度,让采空区内氧化的遗煤及早进入窒息带,真正落实“采煤与防火同步进行”的理念。

三、防灭火预测预报

煤层火灾早期预报是通过人体感觉或运用仪器分析检测煤层自燃的气体成分,能够准确、适时地进行煤层火灾的早期预报,做到有的放矢地采取预防煤层火灾的措施,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束管监测系统:工作面从开切眼回采15m后,开始在工作面两端头向顺槽内敷设束管80m,以后工作面每推进30m后重新敷设80m,依次循环。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回风流安设束管探头并与束管检测系统连接。

2、监测监控系统:工作面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各一台。

3、人工检测:对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及回风流中co、c02及温度每班至少检测两次,每周取样化验进行对照。

4、防灭火预测预报要求:

以co、co2作为标志性气体,并辅以c2h4、c2h2来掌握煤炭的自燃情况,co的出现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c2h4的出现说明煤温已经达到85°c以上,c2h2的出现说明煤温至少已经超过200°c,应该采取积极的防灭火措施。

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红外线辐射式)温度计等设备进行检查。所有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记录薄内,每周至少测定五组数据,并进行一次气体分析,发现自然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自燃发火预报。

四、注浆防治煤层自燃

e3306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形成完善的注浆管路系统。注浆防火的原理:浆液进入采空区之后,固体物沉淀下来,充填于遗煤裂隙中间,能够有效的封堵裂缝漏风,包裹遗煤,隔绝了遗煤与氧气的接触,切断了遗煤氧化的反应过程,而浆水能增加遗煤的外在水分,抑制氧化过程的放热。

1、管路敷设

⑴ 注浆管敷设路线:从东翼回风大巷注浆硐室的注浆管中引出,经东翼一号回风联络巷→东翼采区运输巷南→e3202安装联络巷→e3306运输联络巷→e3306轨道(运输)顺槽→e3306工作面,轨道顺槽管径为φ108mm,运输顺槽管径为φ89mm,敷设时必须按标准吊挂或垫高。

注浆管敷设时,在e3306轨道及运输顺槽开门口各安设一个闸阀,沿两顺槽接设至距工作面切眼约60m处停止,并各在末端安装一个闸阀。e3306两顺槽中间低洼点设放浆阀门。

另在工作面架后敷设一路32mm高压胶管,每10米设三通阀门,为工作面洒浆注浆专用。

⑵ 注浆方法:由地面注浆站集中制浆,采用静压注浆方式向工作面送浆,具体采用埋管注浆的灌浆方法。

⑶ 工作面开切眼及停采线处在工作面内敷设一路全长注浆管,进行埋管注浆,注浆管管径不小于50mm,每3m左右设一个出浆口。

⑷e3306轨道(运输)顺槽敷设注浆管路对两端头进行埋管注浆,注浆管管径不小于50mm,从切眼开始敷设第一路注浆管,第二路距第一路约40米,一、二路注浆管为工作面全长敷设,以后每隔30米两顺槽各敷设一路,注浆管每3m左右设一个出浆口,在敷设第四路时开始对第二路进行注浆,第二路管注浆后不再延接,如此循环。具体敷设情况见附图。

2、注浆机:注浆前将位于泵站附近的注浆机出浆口与轨顺注浆管路连通,向采空区注浆时如果出现跑浆溃浆应启动轨道顺槽内的煤矿注浆机并添加胶凝剂,添加量为注浆量的0.05%~0.1%,按每小时1~2袋。

3、注浆量计算

q=k×a×l×h×b

q——每循环应注浆量(m3)

a——工作面面长(m)

l——埋管间距(m)

h——泥浆沉淀的厚度(m)

采空区取h=0.025m;停采线、开切眼取h=0.05m

k——采空区冒落表面不均衡系数, k=1.0~2.2,取k=1.6

b——浆液水土比之和

停采线、开切眼注浆量:q=k×a×l×h×b

=1.6×164×30×0.05×4

≈1575m3

轨道顺槽、运输顺槽不再考核注浆量,每两天早班注浆一次。

4、工作面洒浆

在工作面架后敷设一路32mm高压胶管,每10米设三通阀门,为工作面洒浆注浆专用。洒浆支管用4吩或6吩制作,洒浆时与工作面专用洒浆管路三通相连接。工作面每两天早班洒浆一次,洒浆时要对架后不能回收的遗煤全部喷洒黄泥浆,遗煤较厚时,将洒浆管插入煤体压注黄泥浆。两端头破碎煤体不能回收,要重点进行洒浆及插管注浆处理。

工作面注浆、洒浆工作井上由通巷工区负责,井下由综采工区负责。

五、凝胶、阻燃剂防治煤层自燃

1、e3306工作面现场防火设备、材料配备情况

⑴ 运输顺槽配备气动注胶泵一台,可压注水玻璃、小苏打凝胶。

⑵ 轨道顺槽配备气动注胶泵一台,可压注水玻璃、小苏打凝胶。

⑶ 轨道顺槽配备动压注水泵一台,可用于喷洒阻燃剂。

⑷ 轨道顺槽配备注胶机一台,注浆时可压注胶凝剂。

⑸ 工作面架间敷设一路25mm高压胶管,每10米设三通阀门,为喷洒阻燃剂专用。

⑹ 根据现场防火需要,mea、水玻璃、小苏打、胶凝剂、花管等防火材料均在现场配齐,数量充足,满足需要。

2、凝胶防火

采煤工作面局部出现发火隐患时可采用凝胶防火。具体做法为:促凝剂、水玻璃按一定比例加入水中,用煤矿注浆机或气动注浆泵将两种液体压注到混合器后再压注到煤体中,在压注过程中,两种液体充分混合,边流动边成胶,在泵压的作用下将混合液(胶体)注入到煤体裂隙和微小孔隙中,堵塞松散煤体的裂隙和孔隙,使氧气无法渗透到煤体内部,在此过程中混合液(胶体)不断吸热,降低煤体温度。在降温与隔绝的双重作用下,煤体自身的氧化放热性能降低,有效地抑制了煤体的自燃,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⑴ 注胶配比

井下注胶:根据实验20%的水玻璃和10%的促凝剂(小苏打或mca)混合后,成胶时间为30~50秒,即100㎏水玻璃和50㎏促凝剂分别放入两料桶内,再分别加入400㎏和450㎏水。在出胶口检查成胶情况,并根据注胶距离确定成胶时间,调整配比。

⑵ 注胶工艺流程图如下

3、喷注阻燃剂防灭火

在轨道顺槽配制阻燃剂溶液(mea),浓度为7-8kg/m3,利用气动注胶泵或动压注水泵,通过专用管路,将阻燃剂溶液压送到施工地点,进行喷注。喷注阻燃剂分三八制进行,每班对喷注地点及喷注量进行统计,并填写在专用防火记录本上。

⑴ 工作面架后浮煤在每次移后溜后喷洒,喷洒量以保证浮煤全部湿润为宜,每班至少一次。架后见上分层顶网无遗煤处不再喷洒。

⑵ 溜头、溜尾关门柱处浮煤较多,重点喷注阻燃剂,每班至少喷注两次。喷注方式为:浮煤表面喷洒和破碎煤体插管压注,插管用4吩钢管制作,为方便操作,插管可由多节组成,每节长约1米,用管箍连接,前段加工成花管,以提高压注效果。插管注胶时要根据情况随时变换插孔位置,既要保证效果,又要避免浪费,总之喷注要达到破碎煤体全部湿润的效果。

⑶ 两端头顶煤垮落不及时,需进行打孔压注阻燃剂处理。

e3306两顺槽自关门柱向外平行于巷道布置两排注胶孔,一排在人行道侧,另一排在非人行道侧,钻孔垂直于巷道顶板打设,孔深根据顶煤厚度确定,一般以不打透上方采空区为准。注胶孔排间距为2±0.2m,每排的孔与孔之间约为3±0.2m,排与排之间的钻孔迈步布置,以增加防灭火材料的扩散性。打设完毕后下4吩套管,套管不要太长,一般1m即可,一端带丝,一端开口。下套管后将孔口用棉丝、水泥封堵。向孔内压注mea防灭火材料,压注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以不大量泄漏为准,压注方式可采用气动注胶泵或动压注水泵压入。

综采工区每小班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打孔,并下管封孔,打孔必须尽可能超前,以方便防火人员能够及时进行压注工作。打孔要尽量避开锚杆和炮眼位置,以防压注时泄漏。孔间距可根据现场调整,但不得大于3m。打孔时不能与采空区打透,否则必须重新打孔,并将废孔封堵。压注阻燃剂时,如泄露严重,则采取先压注水玻璃胶体充填缝隙,再压注(mea),以提高效果。

如关门柱处煤体冒落及时,则及时对破碎媒体压注防灭火材料即可,不再打设注胶孔。

六、特殊时期及地点的防灭火措施

1、初采时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前50m)

⑴ 开切眼的顶煤采取措施尽可能回收,减少采空区遗煤。

⑵ 初采每15m(±3m)在两顺槽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厚度1.5-2m,并压注喷涂凝胶密实。

⑶ 工作面切眼沿煤壁线敷设一路全长的注浆管,工作面推进30米时对切眼进行注浆,注浆量不小于1575m3。

⑷ 在轨顺关门柱附近设置1道挡风帘,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量。

⑸ 切眼内存在外错的绞车硐室,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粉煤灰或黄土)充填。

⑹ 预计初采段顶煤厚约4.1m,两顺槽顶板打孔压注阻燃剂。

2、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的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停采、回撤期间,风量缩小到正常风量的50%左右,缩短工作面造条件的时间,加快回撤速度,及时封闭工作面。施工永久密闭前,永久密闭内预埋灌浆管和监测束管,以便向采空区内注浆及抽气化验。根据气体成分采取相应措施。

3、停采线的防灭火处理

⑴e3306工作面停采后,及时将底板浮煤清理干净并外运,拖运回撤支架时带出的浮煤也要及时清理外运,尽量减少工作面浮煤的积存量;如遗煤较多,回撤支架时,要随时喷洒阻燃剂。

⑵ 工作面停采后在e3306切眼非回采帮铺设一路注浆管,注浆管铺设长度贯穿整个工作面。注浆管采用直径50或60mm的钢管加工,每隔约3m打设一个出浆孔,用双股铁丝绑扎固定于切眼回采帮上部锚杆处,注浆管外口延接至e3306轨道顺槽非回采帮外约6m处。

⑶e3306工作面回撤结束后,应尽快将与工作面连通的巷道进行封闭,以缩短停采线处的持续漏风时间,并进行注浆,杜绝采空区自然发火。

七、其它防灭火措施

1、在轨顺关门柱与后部运输机机尾设置挡风帘;对两顺槽老空内悬顶长度超过10m时,必须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调整隔离墙间距为原来的一半,从而缩小氧化带宽度,减少向采空区漏风的目的,并定期喷洒mea阻燃剂。

2、工作面初采45m后,两顺施工隔离墙的距离不得超过20米。隔离墙采用袋装黄土施工,层与层之间填充粘土,隔离墙厚度1.5~2m。

3、通往采空区的管路必须封闭,控制向采空区漏风。

4、稳定工作面通风系统。采区内通风设施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严禁两道正向风门同时打开。

5、所有木料必须及时回收,严禁木料进入采空区。

6、加强回采工作管理,要保持连续推进,月推进度不低于40m,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丢煤量。

7、加强两端头遗煤的回收,特别是溜头的遗煤。

8、e3306采煤工作面正常生产前,在预先选定防火门的位置构筑两道防火门,并备足防火门板。

9、工作面初采前40m顶煤较厚,要重点进行防火处理。

八、工作面防灭火劳动组织

综采工区成立防灭火班,设班长一名,全面负责工作面防灭火工作,早、中、夜分别安排一名防灭火负责人,具体负责本班防灭火工作。班长及防灭火人员尽量固定,严禁随意调换。班长、小班防灭火负责人负责填写防灭火工记录,月底报通防科备案。

九、工作面注氮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长时间停采或应急情况时,可启动myq-1000注氮系统进行防灭火。注氮分为开区注氮和封闭注氮,具体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每次注氮时必须提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项目

利用注惰系统将液氮变成氮气,并将氮气通过压风管、注浆管路输送到e3306工作面采空区。

(二)注惰系统组成

1、液氮槽车;

2、电加热汽化器(汽化能力500m3/h,功率120kw);

3、缓冲储气罐(容积2m3,压力1mpa,温度-30°);

4、电源开关柜(汽化器开关保护);

5、控制柜(用于流量、压力、温度测量调节),其中包括:涡街流量传感器2台,压力传感器2台,温度传感器2台,减压稳压阀2台,声光报警装置1台,安全阀1台。

6、集中显示柜(用于远距离监控),其中包括:流量积算仪2台,压力显示二次仪表2台,温度显示二次仪表2台。

7、气体检测仪表,其中测氧仪4台。

8、低温管路控制连接件若干。

9、共用的压风管路、注浆管路。

(三)施工准备

1、地面注氮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整个注惰系统是否完善,各连接处是否合格,设备是否完好,闸阀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关位置上。

2、井下注氮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输送管路的连接是否完好可靠,阀门是否处在正确的开关位置上。

(四)操作方法

1、井上操作

(1) 供应惰气厂家向低温贮液罐输入液氮时,要有专人在场监督,由客户用专用输入管和槽车与低温贮液罐下的输入口连接好后向罐内输入液氮。若罐内压力较大而无法输入时,可将自制的卸压阀门打开,将余气通过管路排入系统,达到卸压输入的目的。

(2) 注惰气前,查看低温贮液罐的液位和压力是否能满足注惰气需要。若液位不足20时,要及时通知工区,以便及时供应惰气。若压力小于0.4mpa时,要调整压力旋钮,使压力达到注惰需要。

(3) 打开放液阀向注惰系统供气,需要调整流量时,一般情况只调整放液阀即可,若压力旋钮内压力不足而影响流量时,可调整压力旋钮增加压力。

(4) 查看汽化器中的水位,若缺水,打开供水开关,注满水后关闭。

(5) 先打开控制箱中的电源开关进行送电,然后启动循环系统和加热运行开关,进行加热,待控制箱中的温度显示20℃以上时,可以注惰。

(6) 接向井下供气的电话后,先打开低温贮液罐的排放阀,关闭f4闸阀,然后依次打开f1、f2闸阀,使液态惰气进入汽化器,当贮气罐上的压力升至0.5mpa后,打开f4闸阀,向井下供气。

(7) 调整稳压阀f3,先小量供气,待输气管路温度适应气体温度后,调整稳压阀f3,使气体符合压力、流量、温度要求。

(8) 正常注惰时,流量应控制在300—500m3/h(根据采空区气体变化可适当调整),温度控制在0—20℃,15℃左右为适宜。

(9) 避免形成冰堵的关键是系统压力不低于临界点0.517mpa,一旦形成冰堵,要立即关闭阀门f1,进行处理。

(10) 储气罐上设有安全阀和电接点电磁阀双重保护。安全阀设定压力在0.7mpa,电接点电磁阀设定压力在0.75mpa。系统压力一旦超过设定值,储气罐安全阀和电磁阀将动作并有声光报警,此时应调整f1,减少供液压力或调整f3,增加供气流量,也可打开附近的泄压管路,将余气排至井下而泄压。

(11) 注惰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压力、温度、流量等数据是否正常。

(12) 注入惰气任务完成后,先关闭贮气罐的排放阀,然后关闭f1、f2闸阀,等系统压力降到0.1mpa后,关闭f3、f4闸阀,然后关闭汽化器及电源。再关闭系统。

(13) 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关闭f1切断供应,对管路系统进行检查,排除故障。

2、井下操作

(1) 注惰前关闭靠近工作面主管路闸阀、打开排气阀,各地点设置监测人员到位后通知地面注惰站汽化惰气。此时安排专人在排气阀上风侧检查排气阀排出的气体,氧气浓度低于10%时,打开管路闸阀,关闭排气阀,正常注惰气。

(2) 综放工作面进风隅角悬挂氧气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氧气两用仪,回风隅角悬挂氧气报警仪或甲烷两用仪,氧气浓度低于18%时,通知地面降低注氮强度(隐患治理期间除外)。注惰气期间,关门柱附近2m范围不得有人施工,若施工要有瓦检人员检查有害气体,符合规程要求时即可;若气体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将轨顺关门柱附近的挡风帘拆除,也可通过压风稀释有害气体,直至满足要求。

(3) 加强对工作面有害气体的巡回检查,发现变化异常及时通知注惰站工作人员停注,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4) 监测组在注氮气后对采空区、工作面、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工作面回风流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注氮气前后采空区内及各点气体变化情况。

(5) 现场工作人员利用两用仪通过打开阀门检查氮气浓度变化情况。

(五)安全注意事项

1、注惰前停止压风机运转,关闭与注惰无关的管路上的阀门,保障注惰管路畅通。

(1) 由运转工区关闭以下位置处的阀门:①上井口入井处原管路进气端的阀门;②下井口处通往变电所方向分支管路上的阀门;③风井通道008号风门处,通往自救器更换硐室压风管路上的阀门;④东翼回风大巷与东翼回风联络巷交叉处,通往一部皮带机头方向分支管路上的阀门;⑤东翼回风大巷(东翼回风联络巷至东翼12#联络巷)通往各联络巷的阀门。

(2) 由通巷工区关闭以下位置处的阀门:①下浆硐室通往井上管路上的阀门;②东翼一号回风联络巷与东翼采区运输大巷通往南翼和北翼分支管路上的阀门。

2、注惰前,检查注惰室内通风是否良好,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才可工作。

3、管路巡查人员每班必须对所负责范围的注惰管路巡查两遍,时间相对均匀,巡查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4、注惰时,在放空阀检查氧气浓度的人员不准正对排出的气体,防止低氧气体威胁操作人员安全。

5、注氮期间要加强工作面及回风顺槽的氧气监测,发现氧气浓度低于18%时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减少注氮量,待风流中氧气浓度大于18%时,方能恢复工作。

6、注意检查工作面及回风巷道风流中瓦斯涌出情况,若发现采空区大量涌出瓦斯,风流中瓦斯超限时,可适当降低注氮强度。

7、注惰人员若发现注惰压力急剧升高或下降、井下汇报异常时,应立即关闭注惰系统上的阀门f1,正常后再进行处理。

8、注惰结束后对注浆管路检查,是否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

9、从贮气罐排放出的惰气进入管路后的温度较低,注惰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管路,防止冻伤。

10、注惰站设专用电话,并确保通讯畅通。

11、每次注氮工作结束后若需恢复压风,先关闭上井口通往注惰室分支管路上的阀门,然后进行泄压。为防止遗留在管路内的氮气因泄压造成氮气直接排出形成浪费,在泄压前,先打开顺槽末端的阀门,让氮气卸入采空区;然后打开顺槽末端的泄压阀,确认无压力或压力较小时,通知井上打开上井口入井处原管路进气端的阀门,利用压风将剩余的氮气驱赶至采空区。在驱赶的同时,利用末端的泄压阀检测氧气浓度,当氧气浓度超过10%时,关闭顺槽末端的阀门,防止大量氧气进入采空区。

12、液氮冲装时必须使用顶部进液阀进液,减少聚集在储液罐上部由于汽化形成的氮气排出的损失。

13、液氮冲装时通巷工区、仓储中心必须派人监督供货单位卸货全过程,防止供货单位违规操作。

十、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危险源检测及危险程度评估

矿装备安全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红外线远距离测温仪以及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等仪器仪表。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每班检查二次;每周对工作面进风隅角、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及两顺采空区设点人工取样采样分析,并利用束管系统对回风流及采空区设点巡回监测,每周至少测定五组数据;出现自燃事故时连续监测。

通过煤质化验鉴定所采3层煤有自燃发火倾向,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4天。出现co说明煤已经发生氧化反应,出现c2h4说明煤温已经达到85°c以上,出现c2h2说明煤温至少已经超过200°c。从e3306工作面布置情况看,一旦出现自然发火,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将涌入工作面及其回风、运输系统,由于工作面倾斜布置,下行通风,火风压可能导致工作面风流停滞或逆转,危及e3306轨道顺槽等地点人员安全,造成生产中断。

工作面回风隅角支架后部气体监测预报

co浓度

c2h6

c2h4

c3h8

c2h2

预报结果

﹤24ppm

正常.

24~200ppm

存在自燃隐患

200~500ppm

温度已超过临界温度

温度已超过干裂温度

〉500ppm

有高温或明火

表2工作面回风流气体监测预报

co浓度

c2h6

c2h4

c3h8

c2h2

预报结果

正常.

1~24ppm

存在自燃隐患

24~50ppm

发生自燃隐患

﹥50ppm

温度已超过临界温度

温度已超过干裂温度

有高温或明火

2、应急救援程序

(1)应急报警程序

当检测某一点出现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超过临界值、出现乙烯乙炔、温度超过70℃或现场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现象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控制发展,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向矿、公司值班领导汇报,同时召集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并根据领导指示召集救护队。公司值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召集公司成员以及是否向董事会汇报;矿值班领导必须召集各专业人员组成临时指挥部,做好紧急救援工作,把事故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减少损失。

(2)应急指挥程序

按照《应急停产撤人制度》和《矿长授权令》,调度室值班调度员在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首先行使矿长权利,立即要求已受灾巷道内及可能波及的附近巷道内的人员停止工作,撤人升井。若为外因火灾,则要立即要求火点下风流的人员紧急按火灾撤人路线避灾,现场上风流人员视火情,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现场灭火。若为内因火灾,则要全部人员撤人升井,但顺序按先下风流人员,后上风流人员。同时通知井下跟班领导,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当e3306工作面发生火灾后,调度机台接到井下灾情电话后,必须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情况,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所有人员,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做好记录。

在矿长未到指挥部之前,矿值班领导负责指挥组织有关人员抢险救灾。现场指挥由带班区队长临时兼任,安监员做好抢险救灾安全监督工作。

指挥部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信息,判断事故的性质、范围和灾害程度,制订抢险救灾方案,并安排调度室立即将事故影响的区域停电、撤离所有人员。

矿长在接到事故汇报后,应立即组织成立事故抢险救灾指挥部。

指挥部设井上指挥部和井下现场指挥部,人员由应急救援机构成员组成。

指挥部实行24小时工作制,对制订的抢险救灾措施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监督、有汇报、有记录,以保障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3、自燃隐患治理

如果工作面或者回风流中发现一氧化碳(炮烟除外)浓度大于10ppm,并呈上升趋势,必须查明原因,判定采空区发生自然发火隐患时,主要采取的防火措施有:

(1)调整工作面的配风量至350~400m3/min,并检查工作面有害气体、温度等情况。

(2)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如不放顶煤);沿后部运输机敷设一至三路工作面注浆管路,间距5~10m;在进回侧施工一次性钻孔,对隐患点处理、封堵漏风通道;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查(每班由专职瓦斯检查巡查不少于3次,特殊情况随时检查,并向矿调度室、监控中心汇报)。

(3)调整隔离墙间距为10±3m,两顺同步施工隔离墙,袋子与锚网接触处充填严密,并注罗克休胶体或水玻璃凝胶封堵。

(4)两顺槽施工完隔离墙后3m后,若顶板为煤时,应剪网促使顶板冒落至下一道隔离墙位置前3m,并清除或惰化采空区遗煤。

(5)每次施工隔离墙后,在墙外3m内的肩窝处铺设束管,出口要用花管保护。采煤面架间每十架设一取样点,每天对各采样点进行人工取样,并将化验分析结果报相关领导。

(6)通过管路出口距隐患点较近的管路连续注惰,流量控制在60~100m3/h,当工作面或隅角氧气浓度低于18%时降低注氮流量,并设置警戒,严禁人员进入瓦斯超限区,直至隐患消除。

(7)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利用注浆管路对采空区注粉煤灰浆,每班注浆量要达到100~150m3,每天注浆量不低于300m3,工作面见浆或涌水增大时停止,采取压注凝胶封堵漏风通道。发火隐患消除后,注浆量恢复正常。

若判断为支架上方煤体有发火隐患时,必须通过移架放煤的方法处理,边放边洒水边外运,瓦斯检查员跟踪检测,并准备一次性花管在附近支架打眼注胶进一步处理,直至隐患消除。

若为顺槽顶煤发生隐患,先洒水降温,再在隐患周围施工防火钻孔,压注水玻璃凝胶,并跟踪监测,直至隐患消除。

4、自燃事故治理

当发现支架上方煤体发生火灾时,采取直接用水控制火势,边放煤外运边洒水降温,用水直接灭火必须保证足够的水量,从边源往中心逐步进行,并安排瓦斯检查员检测瓦斯、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变化,防止引起水煤气爆炸和人员中毒。

一旦发现巷道自燃火灾,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发展,并汇报矿调度室,成立救灾指挥部,制定灭火方案,指挥井下灭火救灾工作。

(1)控制火势

a)用水直接扑灭巷道表面明火,打钻注水、凝胶,控制火势发展。

b)设专人检测火区及其下风侧co、ch4和o2等气体变化情况,并随时汇报。

c)根据气体变化情况,确定是否撤出火区下风侧人员和设置警戒。

(2)判定巷道自燃火区范围及严重程度

a)根据巷道气体监测数据,判定火势。

b)采用红外测温仪测定巷道表面温度,推断高温区范围。

c)在可自燃区域打钻探测,确定火区范围和严重程度。

(3)确定注胶灭火范围及注胶量

根据判定出的巷道火区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注胶灭火范围,并初步估计总的灭火注胶量。

(4)布置注胶、喷浆或喷涂材料

根据确定的注胶范围,从火区上风侧开始布置注胶孔,孔间距为2-3m,长度为3.5-6m,倾角与自燃区域中心水平成30-60°,下套管,用水泥或棉纱、海带封孔。套管每节长度1.5-2m,端头为管螺纹,套管联接采用管箍。钻孔中第一节套管为花管,花管由套管加工而成,即每隔10cm钻一个φ15mm的孔,并均匀分布在套管圆周的各个方向,注水玻璃凝胶或mea灭火。

(5)气体检测

采用气相色谱仪和现场观测定期检测钻孔内火区气体变化情况。

5、当采空区出现自燃火灾时,必须按照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灭火救灾工作。

(1)确定火区距工作面的距离和火势大小

根据工作面温度及气体分析,判断采空区高温区域位置和距工作面的深度和火势大小,并采用相应的应急方案。

1)若自燃区域离工作面距离小于20m,则停止推进,采用注水注胶直接灭火。

2)若自燃区域离工作面距离大于20m,则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3)若工作面自燃火灾难以控制时,应立即断电、撤人,建立临时密闭,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灭火启封方案。

(2)近距离采空区自燃灭火方案

1)用水控制火势:一旦发现工作面自燃火灾,立即用水直接扑灭工作面表面明火,控制火势发展,同时停止工作面生产,降低工作面供风量,并做好注胶前的准备工作。注胶材料选用水玻璃凝胶,其材料及配方按上述要求落实。

2)布置注胶钻孔注凝胶:在工作面架间(或在工作面煤壁施工钻机窝),向支架顶后部采空区布置注胶钻孔,钻孔终孔位于支架顶2-3m,终孔间距2-3m。下套管并用水泥或海带封孔,下套管,每节长度为1.5-2m,端头为管螺纹;套管联接采用管箍。钻孔中第一节套管为花管,花管由套管加工而成,即每隔10cm钻一个φ15mm的孔,并均匀分布在套管圆周的各个方向。

3)加强气体检测:在注胶灭火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检测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回风流的气体变化情况。

(3)远距离采空区自燃灭火方案

1)不放顶煤,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2)缩小两顺槽隔离墙的间距,进风侧设置两道挡风帘,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3)每班不小于7h向采空区注惰,流量控制在60-100m3/h,工作面局部地点氧气降低到18%后降低流量60m3/h;每天根据现场停止注惰改为注浆,浆量在100-300m3。

4)控制工作面风量,减小向采空区漏风。

5)若工作面有害气体较高,人员无法进行工作,则启用局部通风机增加工作地点的风量,升高气体外溢区域的压力,减少采空区有害气体的涌出量,保障工作面有害气体在生产允许的范围内。

6、火灾无法控制或者危及人员安全时按照避灾路线组织撤离。

(1) 在人员撤离时必须切断工作面的一切电源。

(2)在回撤过程中必须打开通往采空区的注浆管路的闸阀,并关闭支阀。

(3)在工作面发生灾害时具备水掩灭火的条件,在人员撤离及停电后利用注浆管路、消防水管向自燃区域灌水,由救护队人员观察,淹没火区后停止,编制专门排水、恢复通风及生产、防止火灾二次复燃的安全技术措施。

7、其它灾害事故严格执行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8、外因火灾的防治

(1)外因火灾的主要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

外因火灾的防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防止失控的高温热源;失控的高温热源有:电器过负荷运行、短路产生的电弧、电火花;不正确的爆破作业形成的爆炸火焰;机械设备运转不良造成的过热或摩擦火花;电焊、气焊等出现的明火。二是尽量采用不燃或耐燃的材料制品。

外因火灾一旦发生,人员首先不要慌张,根据火灾发生的类型及地点,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进行灭火,严禁使灾害扩大。

(2)若灾害难以控制威胁到人员安全时,工作面人员应立即按发生内因火灾的路线撤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9、应急救援程序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并经过检验合格,同时熟练掌握自救器佩戴的使用操作过程。

(2)各作业地点必须安设调度电话,确保通讯畅通。

(3)瓦斯检查员必须配备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氧气检测报警仪和光学甲烷测定仪等仪器仪表,严格执行瓦斯检查的有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当发现任何气体异常时,必须立即向监控中心、调度室汇报;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时,必须通知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撤至东翼采区轨道大巷北、南,并在e3306运输联络巷设置栅栏,防止其他人员进入,然后向调度室汇报

(4)在实施灭火过程中,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束管监测系统必须保持连续监测。

(5)调度机台值班员接到现场汇报异常或检测点传感器的示值升高、传感器报警时,必须立即通知现场瓦斯检查员查明原因,密切关注气体变化情况,并向矿、公司值班领导汇报。

(6)消防材料库必须存放砖、沙、水泥必须能够施工一道密闭墙的数量,木板、木柱及钉子必须能够封闭一处巷道的数量,并备有施工的工具。

10、应急响应程序

(1)在抢险救灾时,救灾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防止顾此失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在整个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作面风量的稳定,并密切关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检测数据,向指挥部提供信息。

(3)如果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超过24ppm,矿无法采取措施灭火时,必须立即按避灾路线撤离;剩余工作由救护队完成。

(4)指挥部必须多方面收集信息,综合判断,及时处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5)在人员没有完全撤离危险区域时,应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并注意火风压对风流的影响。

11、应急疏散程序

当火灾隐患失去控制,首先要进行有序疏散保证人员的安全。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下达撤人命令,由带班区队长负责清点人数,按避灾路线有序撤离。

(1)e3306工作面火区进风侧的工作人员,由e3306轨道顺槽→e3306运输联络巷→东翼采区轨道巷(北)→东翼进风大巷→井底车场→升井。

(2)e3306运输顺槽受烟流威胁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好自救器沿e3306切眼→e3306轨道顺槽→e3306运输联络巷→东翼采区轨道巷(北)→东翼进风大巷→井底车场→升井。

(3)e3306运输联络巷、东翼采区运输巷巷(南)等回风流中人员佩戴好自救器就近进入→东翼采区轨道巷(南)、东翼采区轨道巷(北)→东翼进风大巷→井底车场→升井。

12、现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

所有在该生产区域内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火灾避灾路线,工作面开工前要由区队长带领所有施工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矿结合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组织急救训练,熟练掌握自救互救常识。

公司医院组成工伤抢救队,配备必要的抢救人员、设备、器械、药品等;根据情况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紧急抢救。医疗人员、设备、技术等不足时,请求上一级政府机构支援。

13、其它严格执行本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5篇 物业区域火灾时电梯管理规定执行标准

物业区域火灾时电梯管理规定执行标准

一.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中止电梯的运行,并及时与消防部取地联系并报告有关领导。

二.发生火灾时对与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应立即按动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与无此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接驶到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与火灾未蔓延的楼层。

三.使乘客保持冷静,组织疏导乘客离开轿厢,从楼梯撤走,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有手关闭厅外门并切断总电源。

四.井道内或轿厢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疏导乘客离开轿厢,从楼梯撤离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

五.共用井道中有电梯发生火灾时,其余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灾蔓延或交消防员使用以灭火器使用。

六.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免因火灾而停电梯造成困人事故。

第6篇 物业管理项目初起火灾扑救指引制度

物业管理项目初起火灾扑救指引

1.0目的

及时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

2.0适用范围

__酒店物业各管理项目

3.0职责

3.1各相应部门值班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

3.2项目负责人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对相关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3.3本部相应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实施,对实施过程中出项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0方法和过程控制

4.1火灾发展经历初起、发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而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机是在火灾的初起阶段。因为初起阶段燃烧范围小,火焰温度不高,扑救容易。只要用简单的方法,小剂量的灭火器,甚至可以用简易灭火器材也能扑灭火灾。

4.2电气火灾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应关闭电源开关,然后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等进行扑救,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防止触电伤亡事故。如用水、泡沫灭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电视机、电脑着火时应从侧面扑救,防止显像管爆裂伤人。

4.3燃气火灾

现在使用的燃气主要有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一旦发生,首先应关闭阀门,然后用灭火器或湿布等灭火器器材进行灭火;如果阀门不能关闭的,又无有效堵漏措施,则不能将火焰扑灭,尽量控制火势让其稳定燃烧;如果是液化石油气钢瓶着火,在灭火时还应防止钢瓶过热发生爆炸,防止钢瓶横倒,以免造成液相燃烧。

4.4厨房火灾

厨房着火,最常见的是油锅起火。起火时,要立即用锅盖盖住油锅,关掉点火开关,使火窒息,切不可用水扑救或用手去端锅,以防止造成热油爆溅,灼烫伤人和扩大火势。如果油火撒在灶具上或地面上,可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或用湿布等捂盖灭火。

4.5易燃液体火灾

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香蕉水、甲苯等)着火,发展迅速而猛烈,有时甚至发生爆炸,且不易扑救,所以平时要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应立即运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灭火,或用细沙、湿毛毯等扑救,尽量控制液体的流散。切勿用水扑救,以免造成流淌火灾。如火势扩大,无法灭火时,应迅速逃离现场,离去时应将门顺手关上,以便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火势扩散。

4.6室内火灾

4.6.1室内发生火灾时,应沉着冷静,分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一般衣服、织物及小件家具着火,在火势不大时,可迅速将着火物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较为安全的部位用水浇灭。不要在室内乱扑乱打,以免将其他可燃物引燃。

4.6.2大件家具着火,可先用水盆接水扑救。如火势得不到控制,则利用楼梯间或走道上的消火栓进行扑救,同时迅速挪开家具旁边的可燃物质。

4.6.3当发现封闭的房间着火,不要随便打开门窗,防止新鲜空气进入而扩大燃烧。要先在外部察看火势,如果火势很小或只有烟雾不见火光,可以用水桶、脸盆等准备好灭火用水,迅速进入室内将火扑灭

第7篇 物业安全消防管理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操作规范制度

物业安全消防管理操作规范--火警火灾应急处理

物业安全管理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操作规范

1、报警与确认

(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①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号(包括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屏显示)

②住户的报警。

(2)火警信息的确认。根据火警信息来源不同,火警信息确信可以是

①机电维修部当值电工(或附近保安员)赶赴预警现场确认是否由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的信息或有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起的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来源,确认中应随时保持与消防控制中心的联系,并报告确认情况;

②发现火警的保安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节造成的火警现象应予制止;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③住户报警。公司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报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置。

2、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1)火警、火灾的处理原则

①确认的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的原则;

②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的原则;

③积极疏散所影响的住户,抢救被困人员的原则;

④将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的原则;

⑤尽力抢救公司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的原则。

(2)火警、火灾的处理方法

①公司任何员工发现火警,就立即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迅速火警;

②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③取用灭火器材时应在正确选用灭火器(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④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用1211、干粉和co2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的电器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的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3、火灾扑救及现场控制

(1)消防管理中心根据预先制定的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亲临指挥,具体要求如下

①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②通知保安部紧急组织吩咐安员赶赴火灾现场旱行外围警戒和交通管制;

③通知保安部立即组织保安员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人员,抢救财物,协助灭火;

④通知机电维修部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保证消防供水;

⑤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主管指挥下带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2)火灾现场及影响区人员的疏散

①公共娱乐所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通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②保安部保安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火灾影响的住户/顾客,引导住户疏散;或做好撤离准备;

③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后庆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员工打开所有安全通道,引导住户/顾客有序地撤离。

(3)扑救

①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的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的电梯迫降到底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②扑救工作有组织地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到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职责的人员应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所有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③公安消防队到达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报告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公司所有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的维护

①保安部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保安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②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或救护车辆通行的障碍;

③阻拦与扑救无关的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区,防止火场中物品被盗窃;

④看管被抢救的公私财物,在火灾扑灭前严禁任何从转移;

⑤保护现场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5)疏散及转移物资

①保安部主管带领所属保安员协助安顿、疏散住户,协助运送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②保安员庆积极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燃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火灾扑灭后的处置

(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报告表),组织对灭火预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讨论,必要时进行修改。

(2)保安部主管应组织保安员对抢救出的物品进行确认邻取及转移到仓库保存。

(3)公司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安慰及解决实际问题。

(4)主管经理应召集与实施灭火扑救的部门负责人,总结灭火工作的经验及教训。

(5)机电维修部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和清点,对已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第8篇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消防控制室管理制度

1、消防控制室必须实行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确保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置火灾和故障报警;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在岗在位,认真记录控制器日运行情况,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自检、消音、复位功能以及主备电源切换功能,并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的相关内容;

3、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经消防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正常工作状态下,报警联动控制设备应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严禁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的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设置在手动控制状态。其他联动控制设备需要设置在手动状态时,应有火灾时能迅速将手动控制转换为自动控制的可靠措施。

二、消防控制室资料管理

1、消防控制室应当按照《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存放单位基本情况和动态管理档案资料。

基本情况包括:

(1)建(构)筑物竣工后的总平面布局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图及安全出口布置图、重点部位位置图等。

(2)建筑消防设施设备登记表。

(3)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

(4)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包括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义务消防人员等内容。

(5)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6)消防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7)定期保存和归档设备运行状况、接报警记录、火灾处理情况、设备检修检测报告等资料。

动态管理情况包括:

动态管理情况包括建筑消防设施的值班记录、巡查记录、定期检查记录、年度检测报告、故障维修记录以及维护保养计划、维护保养记录等。

三、消防控制室的标识

对下列资料统一规格制作并悬挂于消防控制室:

1、消防行政许可文书。

2、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上岗证。

3、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

4、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流程图。

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流程图。

6、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

7、建筑总平面布局图。

8、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示意图。

9、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

10、消防设施设备管理表。

第9篇 某住宅小区管理处火灾处理程序

住宅小区管理处火灾处理程序

1.当发生火灾时,所有员工必须及时报警和立即投入灭火抢救战斗,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安全;

2.现场员工立即扑火,尽快将初起的火源扑灭,在无力扑灭的情况下,应尽力控制火势蔓延,同时报警求援;

3.现场负责人查明起火原因、部位、燃烧物品的名称,以便消防队运来合适的消防用品和药品;

4.派专人迎接带路的消防灭火主力,尽快赶往现场救援;

5.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应组织人员疏散,抢救被困人员和抢救财物,防止趁火偷盗;

6.扑灭火灾后,保护好火灾现场,配合消防主管机构清查,协同主管部门查明火灾原因,确定责任,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调查统计火灾损失,上报市消防局和上级行政主管机构,请市消防局出具证明作为向保险公司核定保险赔偿损失;

8.请投保的业户和保险公司共同核定保险赔偿损失。

第10篇 火灾时电梯管理工作执行标准

火灾时电梯管理工作执行标准

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中止电梯的运行,并采取如下措施:

一、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并报告有关领导。

二、发生火灾时,对于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应立即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此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接驶到首层次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三、使乘客保持镇静,组织疏导乘客离开轿厢,从楼梯撤走。将电梯置于“停止”状态,用手关闭厅门并切断总电源。

四、井道内或轿厢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梯疏导乘客撤离,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

五、共用井道中有电梯发生火灾时,其余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灾蔓延处或交消防人员用以灭火使用。

六、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也应停梯,以免因火灾停电而造成困人事故。

第11篇 _酒店火灾隐患管理制度

第一条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确定专门部门和人 员及时予以清除。

第二条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由消防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

第三条 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停止生产、经营或工作,立即进行整改,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四条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第五条 对公安消防机关检查或抽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指定专人落实整改。整改完毕后,写出火灾隐患整改报告报消防机关。

第六条 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后存档备查。

第七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要组织进行检查验收。

第八条 对本单位无力进行整改的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12篇 火灾形势分析研判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省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及时研究制定针对性的火灾防控措施,全力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应当遵循“全面客观、及时准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体现科学性、预测性和指导性。

第三条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按照总队每半年、支队每季度、大队每月定期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专题分析研判会议。

第四条会议应当由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主要领导或其委托人主持,各相关部门、处(科)室负责人及有关业务骨干参加。会议主持人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与会单位和人员。必要时,可以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参加。

第五条会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通报火灾形势和典型火灾案例,分析火灾特点、规律;

(二)传达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关于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

(三)总结上一次会议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效果;

(四)查找本地区有可能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工作薄弱环节,分析火灾防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五)结合季节、天气、大型活动等因素,分析预测本地区火灾形势,明确火灾防控重点,研究部署加强和改进火灾防控工作的对策、措施,制定有关政策、工作制度。

(六)其他火灾形势分析研判重要事项。

第六条每次会议后应当形成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报告。

大队分析研判报告应当在每月25日前经大队主官审定后上报支队及同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支队分析研判报告应当在每季度末月30日前经支队主官审定后上报总队及同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总队分析研判报告应当在本年7月10日及次年1月10日前,经总队主官审定后上报省政府及公安厅。

第七条火灾形势分析研判的结果运用包括:

(一)定期向当地政府上报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报告,为政府掌握消防安全形势,制定消防工作计划,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消防安全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报请消防安全委员会将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报告向各成员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通报,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推进部门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深入开展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工作。

(三)全面、及时、准确把握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中的火灾规律特点及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重点难点,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提升火灾防控水平。

(四)针对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火灾规律特点,研究制定针对性的火灾防控措施;

(五)视情况将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有关信息在主流媒体公布,促进消防信息公开透明,鼓励公民广泛参与。

第八条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建立相应的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及应用结果纳入各级公安消防机构日常重点工作考核范围。

第九条各地应当建立健全火灾形势分析研判工作台账,保证工作连续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

第十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13篇 某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管理制度

1.凡装有自动火灾报警控制柜的岗位,不得无人值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停止火灾报警控制柜的运行。

2.有自动火灾报警控制柜的值班岗位工作人员必须能够依照“操作提示”指令,进行操作、运行火灾报警设备。

3. 值班人员必须认真监视火灾报警系统。接到报警信号,应保持冷静,看清报警区域后,能根据“区域对照表”直接找到事故地点。核实无误,立即汇报值长并报警(厂消防队:2119),同时采取紧急扑救措施。

4.接到误报警和鼓掌信号后,应及时通知“亚能”公司维修消缺。

第14篇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检查维护管理办法

1总 则

1.1 为了加强消防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管理工作,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公司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管理部门为保卫部。生产现场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由设备部具体负责设备和检修管理,非生产现场由保卫部和使用部门负责管理。

1.3 公司所属生产现场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按公司设备分界由电气分公司、热工分公司负责检修,发电一部、发电二部负责使用维护、日常检查,分场主任为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检修使用专责人。

1.4 该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日常管理。

2检查范围

2.1 发电一部:厂用6kv主沟道、主控室电缆夹层、厂用380v主沟道、锅炉电缆沟道、#5-#8汽机电缆沟道、110kv、35kv电缆沟道、主变电缆沟道等内的火灾报警装置线路、光电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省光报警器。

2.2 发电二部:厂用6kv主沟道、集控室电缆夹层、电除尘电缆沟道。汽机通往网

控主沟道、锅炉电缆沟道、1lokv电缆沟道。主变电缆沟道等内的火灾报警装置线路、光电烟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

3检查项目

3.1 电缆沟道内照明电源是否为安全电压,沟内是否保持清洁。

3.2 电缆沟道内应无积水或漏水现象。

3.3 电缆沟道内电缆及电缆中间接头、终端头应为重点检查部位,接头是否有漏油、溢胶、放电、过热等现象。

3.4 电缆沟道内火灾报警装置是否正常使用。

3.5 电缆沟道内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善。

3.6 每月对火灾报警装置进行两次感温、感烟试验。

4其 它

4.1 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巡视检查必须有两人进行。

4.2 检查完毕后要在值班日志上签字。

4.3 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入缺陷记录本中。

4.4 检查时间应每月不少于2次。

5检查与考核:

5.1 检查与考核部门;设备部和安全监察部。

5.2 负责监督各部门、分场对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5.3 对全公司范围内的火灾报警装置安全、维护、检查记录,依照本管理规定实施监督检查。

5.4 对火灾报警装置维护不及时,造成火灾报警装置使用不合格的部门、分场有权提

出考核意见。

5.5 对因火灾报警装置性能不合格或使用维护不当所造成的不安全事件,依据公司相关规定提出对有关部门、人员的处理意见。

6附 则

6.1 本制度由设备部负责起草。

6.2 本制度由设备部负责解释。

6.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15篇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消防法》和《陕西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火灾高危单位是指容易发生火灾,而且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场所。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加强消防能力建设,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实施消防法律、法规,编制消防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队站建设、器材装备配备、消防训练基地建设;

(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下级人民政府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消防安全责任纳入考核的内容;

(四)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重大火灾扑救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第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二)加强日常业务学习和训练,提高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

(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组织指导消防安全培训;

(四)指导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工作,组织消防业务训练;

(五)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监督火灾隐患整改,及时报告、通报重大火灾隐患情况;

(六)依法实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负责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七)对投入使用的消防产品、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实施监督管理;

(八)推广先进的消防和应急救援技术、消防设备;

(九)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执业人员资格和技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十)承担火灾扑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调查火灾事故原因,统计火灾事故损失;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当做好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的相关工作。

(一)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二)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做好消防知识的教育教学、培训和火灾逃生演练;

(三)民族宗教事务部门负责指导宗教场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四)财政部门负责保障本级消防事业经费投入,按预算及时划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业务经费;

(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年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统筹实施;

(六)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统筹实施;

(七)商务部门负责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加油站(点)建设和改造计划,统筹实施,并负责指导加油站(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八)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负责组织做好公益性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九)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消防产品质量和生产、销售单位实施监督;

(十)体育、人民防空部门分别负责指导体育场(馆)和人民防空工程使用、管理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十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对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十二)文物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使用、管理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十三)旅游部门负责指导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使用、管理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十四)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指导本行业公共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或者单位为火灾高危单位: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或者容纳人数在一万人以上的体育场(馆);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公共展览馆、博物馆;

(三)单层建筑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或者总建筑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商场、市场;

(四)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公共图书阅览室、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加工车间、宗教场所;

(五)四星级以上且客房数量在三百间以上,以及建筑总面积大于三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

(六)核定人数超过二千人的室内演出、放映场所,以及核定人数超过五百人的其他室内公共娱乐场所;

(七)床位数量在三百张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以及床位数量在五百张以上的医院或者疗养院病房楼;

(八)床位数量在一千张以上的学生、企业员工集体宿舍楼。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易燃易爆场所为火灾高危单位:

(一)总储量大于一万立方米的甲、乙类易燃气体的生产、充装、储存、销售场所;

(二)总储量大于三万立方米的甲、乙类易燃液体的生产、充装、储存、销售场所;

(三)生产、储存、销售甲、乙类可燃固体、可燃纤维的,且面积大于三千平方米的单体建筑。

第十一条 单体建筑面积大于五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一百米的高层公共建筑为火灾高危单位。

第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下建筑为火灾高危单位:

(一)建筑总面积大于三千平方米的地下商场;

(二)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地下歌舞娱乐场所;

(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部分;

(四)高速公路超长隧道。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或者单位为火灾高危单位:

(一)省级以上粮食(食用油)储备仓库;

(二)储存可燃物资价值二亿元以上的其他大型储备仓库、基地;

(三)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且单体建筑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建筑;

(四)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四条 除本规定确定的火灾高危单位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消防安全管理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火灾高危单位,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加强高速公路超长隧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全面负责,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火灾高危单位除履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营业或者运行期间至少每二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二)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执勤点,确定执勤人员,配备灭火救援装备器材;

(三)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器材和装备,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

(四)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五)在建筑物外明显位置设置统一标识的消防安全信息箱,信息箱放置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组织、平面图、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应急处置预案等资料。

第十七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将下列消防安全信息通过陕西消防信息网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

(二)消防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

(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四)建筑物或者场所的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消防设计备案、消防验收或者竣工验收消防备案,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五)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设置及其维护保养情况;

(七)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八)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以及演练情况;

(十)消防安全评估情况。

备案内容有变更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在二十日内变更备案信息。

第十八条 鼓励火灾高危单位采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等,提高消防安全保障水平。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火灾高危部位进行实时监控,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十九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根据火灾危险性划定禁火、禁烟区域,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公众聚集场所还应当合理确定并公示各区域的最大容纳人数。

第二十条 公众聚集场所使用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除不燃材料外,其燃烧性能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提高一个等级。

第二十一条 高层建筑的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缓降逃生等有利于人员疏散的装置、器材。

第二十二条 火灾高危单位不得在营业或者运行时间进行改(扩)建或者装修施工。

第二十三条 火灾高危单位存在火灾隐患的,应当立即予以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止使用。

第二十四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陕西省消防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

第二十五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消防安全评估。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情况进行抽查,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建立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信用等级评定机制,根据火灾高危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消防安全评估情况等做出信用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信用等级,确定对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频次,但应当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消防法》和《陕西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违反本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处警告或者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规定,未履行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予以通报批评;造成火灾事故或者其他危害后果的,对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管理制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