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书信稿件 > 稿件范文 > 评课稿
栏目

高一评课稿(8篇)

更新时间:2024-11-12

高一评课稿

第1篇 高一政治的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政治的评课稿

一、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优点:

1、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注意把握了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如价格的涨落所反映的供求信息,并能够与本课的“市场通过价格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知识进行衔接,同时通过分析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本节课重视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通过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并通过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3、本节课运用了东莞市企业案例进行探究,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本土案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拉近课堂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本节课思路清晰,知识点环环相扣。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层层引入,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并充分利用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框架和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5、教师授课过程教态自然。冼老师的教态端庄大方,教学语言规范,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落落大方的教师气质。

二、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不足:

1、教师讲授时间较多,与学生的配合和互动效果没有预期的效果好。可以看出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但学生在回答了问题之后,冼老师随即转入知识的讲解,而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知识点内容较多且难度偏大,教师留给学生理解和消化的时间较少。本节课包括“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特征”、“市场秩序”三个大知识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加以理解和接受。

3、本节课没有用相关措施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效果。本节课内容难点较多,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果,而这一点在本课例中没有体现。

三、收获和思考

1、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受到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难度却颇大。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关注学生生情和学情,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想法,并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更多创建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展示和发挥空间。同时教师也要切实当好“引导者”,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知识生成的哩。

2、重视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双重落实。政治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课堂,更是德育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知识点落实的同时,也应重视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重视德育目标的落实。

3、用心备好一堂“精品课”。从本课例中可以感受到冼老师备课时的用心,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教师的备课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当更加用心的磨好一节课,备好一节课,让学生真正享受优质课堂。

第2篇 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评课稿

高一历史《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到王老师的一节有关《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课,作为资深老教师,她的课堂让我回味无穷,可以说这是一节充满兴趣的课,让原本枯燥的历史显得生动无比。

历史课教学是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认知过程,正因为如此,在教学过程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技巧和兴趣的培养显得十分的重要。王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娓娓道来之势,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对大量的历史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判断,攫取有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这种攫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使我们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缺少的,而王老师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新课改突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着。王老师本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了合理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将课堂的主角变成我们的学生,将学习的解疑的空间留给了学生把思考留给了学生,学习中有一个环节都是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回答问题,由学生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再点拨、提升,值得借鉴。

随着历史的久远,我们学生对于历史的概念显得非常浅薄,虽然现在有很多的资料能够证明,但是却无法直观的给学生以冲击,王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将历史现象置于一个历史长河之中,在导入中历史大背景作了一个具体介绍——在讲授本课时,将物质变迁和习俗的变迁放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背景下,使历史知识有了一个通感,让学生对知识和背景之间的联系做了一个正确的评价。新课改后的历史教材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打破了王朝体系,所以有必要对历史的大背景做一介绍,王老师深刻的发挥了这一主旨的内容,深刻的解析历史大背景,对于整个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而课堂主题是教学语言,所以应着力关注课堂语言的设计和运用,如描述语言要生动,过渡语言要流畅,提示语言要自然,总结语言要精辟,充分发挥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调控作用。王老师的语言功底十分的深厚,在这节课上充分发挥了她这一项强项,让我们感觉漫步在花语鸟香的原野一般。

此课在教学中值得探讨的有以下几点:

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较之现在而言,现在学生看起来觉得有很多的东西使人无法理解,有些知识从时间和空间都会很陌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教学手段上千万要避免单一、重复,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我们文科老师特有的聪明才智了,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避免教条形式的教学方式出来,逐渐的凸现历史课的魅力。如在此节课中,可由学生自己讲述近代中国大变化,经历的情况是怎么样,从初步建立起学生的对物质和习俗的变化情况的了解。

第3篇 高一化学课《物质的量》评课稿

高一化学课《物质的量》评课稿

今天有幸听取了高一化学课《物质的量》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下面是我对潘老师的课进行的点评:

潘老师这节课为物质的量第二课时,即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在本节课中,将计算题很好地进行分类,将计算分为过量计算和混合物计算,习题过程中由易到难,将难度进行分割,使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生反映良好。

在潘老师板书上,将例题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练习和思考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体会。学生紧能够紧跟跟老师的步伐,较好地完成了这堂对高一新生而言难度较大的化学习题课,一堂课下来,学生反应热烈,课堂练习完成良好。

首先,而李老师利用“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哪段又是具体描写他的发现的?”这两个问题,不仅将课文串了起来,还让学生懂得在文中找到答案,另外李老师口头解释补充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再次在课堂上,李老师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找画、批注,随着问题的解决,不光理解了课文内容,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李老师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来对课题发出质疑,然后又让他们在文中自己找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也学生要懂得发现问题,然后再努力解决问题。总之,李老师的课堂过渡语真是非常精彩。我们知道,适合的课堂过渡语不仅能理清学生的思路,也能让学生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当然,这么精彩的过渡语离不开老师课前的辛苦准备,真努力。

1、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5、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6、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7、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8、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9、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10、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2、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13、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4.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15、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16、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7、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8、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19、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20、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担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或殴打能够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⑤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知道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第4篇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评课稿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评课稿

5月8日上午,我听了一节高一年数学公开课《正弦定理》。课后进行教研组评议。

1、这是一节师生互动好、教师有激情的课。教师讲解清楚,透彻,由于教师的亲和力大,学生积极性调动得较充分,感觉到课堂的一种和谐的氛围。

2、教师有钻研,课堂条理清晰,但重点处理有偏颇。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正弦定理的证明与定理的简单应用。在评议中,大家认为,三角形的解的`情况的讨论和归纳应该作为下节课的一个重点,提前来讲,显得过犹不及,学生产生知识学习的障碍,同时,由于是在临近下节课的讲解,造成教师抛出结论多,学生无法很好思考和消化理解,当然,教师通过数轴上“01211”,让学生形象理解和记忆,很有新意。事实上,平时学生若能抓住内角和等于180度、大边对大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再结合图形,就能很好判断三角形的解个数。

3、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讲哪种更好呢?有老师认为,用三角形面积法证明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更好地进行定理应用的例题讲解;有老师认为,定理证明的几种应该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更好掌握定理的形成过程,这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有老师认为,定理讲解就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班级可以更深入去挖掘一下,拓展学生思维,反之,不提倡讲得太多;有老师认为,定理推导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类比等。

4、如何进行情境引入创设?本节课从白塔高度的测量引入,但由于塔心不可到达,这样引入效果不好。若能从解三角形需三条边和三个角中,寻找能构成一个三角形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从三角形全等到边角关系(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三角),会更自然些。

5、定理的应用中的例题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当然,解题中教师板演示范在尽量规范,渗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6、注意定理表述上图形、文字、符号的转换。

第5篇 高一数学《7.1.2向量的加法》评课稿

高一数学《7.1.2向量的加法》评课稿

今天在高一幻师(1)班,听了倪**上的一节《7.1.2向量的加法》的数学公开课,听完感想颇多。下面就我个人谈谈对倪玲玲老师这节课的看法不成熟看法,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谅解。

一、从教学基本功来看,倪老师虽然是一个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但她的教学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教学中,倪教师的语言生动准确,板书工整规范,课堂调控能力强,教学富有条理,ppt课件做的漂亮,演示过程有条有理。

二、从教材处理来看,倪老师对于教材的处理还欠缺火候,不敢大胆尝试教学改革,这可能是新教师的通病。我们中职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差,所以我们教师备教案时要从学生的学情来考虑,最好把学生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来教。事实上,我们中职学生没有几个数学基础好的,很多学生会因为一节或两节课听不懂数学课,而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倪老师的这节课,从引入看,设置的情境问题起点比较高,问的是“船从码头出发,先向东行驶20公里,再向北行驶20公里,请问船的位置在哪?”。这个问题跟后面的讲解的例题内容大致相同,结果倪老师一提问,所有学生都蒙住了,课堂一下沉闷下来,还好倪老师教学机智比较好,马上转移话题打破冷场,从另一个角度作引导。在讲解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倪老师一再强调三角形加法法则要注意“首尾相接首尾连”,但还是没有把向量相加的方向指向讲清楚,确切的说“两个向量连接相加,它的方向由向量最初的起点指向向量最后的终点”。另外,在讲解两个向量求和作图之前,最好能把向量相等的定义事先复习下,这样可以这个内容的学习作铺垫。

三、从课堂的.动态生成来看,这节课的师生互动性不强,课堂问题形式单一。课堂问题大都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群答形式,不利于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与发觉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如果课堂中,能穿插个别提问或其它形式的教学方式,可能对活跃课堂氛围会更好,课堂教学可能会更有效。

四、从教学评价机制来看,这节课还缺少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一个中肯的评价,都是对学生的鼓励。现代的教学要求我们,每上一节课都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这方面,我们可能都不够重视,今后要多改观。

第6篇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评课稿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评课稿

昨天参加了区eepo同课异构活动,听了2节“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作为评课团队,点评了第一节课。

eepo是有效教育的英文单词缩写,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来实现有效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节课是采用要素组合方式上的。要素组合方式采用5j+5f的学习方式,5j就是5项基础:约定、表达呈现、板卡、单元组、团队;5f即5个防范:防空讲、防花架子、防泡沫、防与学生为敌、防形式单一。

评课我们采用的是经典性评价。经典性评价主要从知识性、个性、创造性即”三性合一“,互动、主动、能动即”三级联动“这六个方面评。由于评课团队中地理老师只有我和经发中学的曾宪培老师,所以我俩负责从3性的角度评课,我从知识性评。

知识性是基础,对知识本身的传授是我们xx教育(中国)教育的强项,也就是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做得最多最扎实的的部分。这有历史传统,我国古代的教育方式,私塾的学生一般并不要求学生理解知识本身,他们推崇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论什么样的教育,准确地向学生讲解和呈现知识是必要的。有效教育也不例外。如何评价一节课知识点是否落实到位,一看关键知识点(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二看练习的.设计是否有梯度,是否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三看是否运用有效教育手段促进强化次数达到基本量,关键知识点是否落实。我在评课时偏重于评不足,指出了该节课的探究问题一难度略大,如果用图片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用箭头和文字,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探究二的3个问题难度梯度设计较好;同时指出了该节课的知识点落实不到位,学完之后学生知道了自然环境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牵一发而动本地、他地则需要老师总结。

评完之后,不由地懊悔不已。懊悔自己怎么不多说说本课的亮点。评课时我沉浸在课中,完全忘记了人情世故,这么直截了当地指出授课老师的不足,授课老师心里该多不舒服。我听别的老师在评时主要说优点。想想自己也是,越认真越愚蠢。有老师说评课时一般说4点,前3点是优点,最后指出1点缺憾或者建议,这样被评者心里上可以接受。唉,总结教训吧。

第7篇 高一政治评课稿市场配置资源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政治评课稿 市场配置资源评课稿

一、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优点:

1、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注意把握了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如价格的涨落所反映的供求信息,并能够与本课的“市场通过价格信息进行资源配置”知识进行衔接,同时通过分析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本节课重视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通过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并通过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3、本节课运用了东莞市企业案例进行探究,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本土案例,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拉近课堂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本节课思路清晰,知识点环环相扣。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层层引入,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并充分利用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知识框架和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5、教师授课过程教态自然。冼老师的教态端庄大方,教学语言规范,显示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落落大方的教师气质。

二、本节课教学过程的不足:

1、教师讲授时间较多,与学生的配合和互动效果没有预期的效果好。可以看出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试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讨论,但学生在回答了问题之后,冼老师随即转入知识的讲解,而缺少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知识点内容较多且难度偏大,教师留给学生理解和消化的时间较少。本节课包括“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特征”、“市场秩序”三个大知识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加以理解和接受。

3、本节课没有用相关措施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效果。本节课内容难点较多,因此需要通过相应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并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果,而这一点在本课例中没有体现。

三、收获和思考

1、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受到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难度却颇大。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关注学生生情和学情,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想法,并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更多创建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展示和发挥空间。同时教师也要切实当好“引导者”,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知识生成的哩。

2、重视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双重落实。政治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课堂,更是德育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知识点落实的同时,也应重视政治课堂的育人功能,重视德育目标的落实。

3、用心备好一堂“精品课”。从本课例中可以感受到冼老师备课时的用心,这一点让我感触颇深。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教师的备课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当更加用心的磨好一节课,备好一节课,让学生真正享受优质课堂。

第8篇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评课稿

首先由张##老师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接着组内每位教师发表自己的听课学习心得,提出意见。

优点:

张老师这节课,紧扣教材内容继续用探究标题的形式导入课文,分析文章。区区个人力量,何以抗衡秦国大军,文章标题设置悬念,耐人寻味,吸引读者。顺势引导学生本册书第10课《新闻两则》里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标题,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让学生从读文章上树立重视标题的意识从而指导写作。

通过对标题的探究,不仅明白了故事情节,凸显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得以提高,于无声处指导了作文拟题的方法技巧。将作文拟题的方法技巧指导常态化,这也是我们做这个课题的初衷。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本节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足:

张老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偏多,课堂上探究标题的例子有些单薄,学生练的机会偏少,应再注重导和练有机结合,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即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高一评课稿(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