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设备管理制度
栏目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11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

包括哪些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设备采购与分配:规定设备的购买流程、标准配置,以及员工的领取与使用权限。

2. 设备注册与安全:强调设备的登记管理,设置密码策略,以及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

3. 使用规范:明确工作时间内外的设备使用规定,禁止私人用途的过度占用。

4. 维护与维修:设定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规定故障报修流程。

5. 软件管理:控制软件安装,防止恶意软件和非授权应用。

6. 数据保护: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规定数据备份和删除政策。

7. 返还与处置:规定离职或调岗员工的设备回收程序,以及设备的报废处理。

重要性和意义

1. 提升效率:通过规范的设备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2. 保障信息安全: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有助于防止数据泄露,维护公司资产安全。

3. 控制成本:有效管理设备生命周期,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4. 法规遵从: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设备管理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

5. 增强企业文化:通过公平的设备分配和使用规则,增强团队协作和公平感。

措施

1. 设立设备管理团队:由it部门主导,负责设备采购、分配、维护等工作。

2. 制定详细政策:明确每项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责任人。

3. 培训与教育:定期进行设备使用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

4. 监控与审计:通过系统监控设备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审计,确保政策执行。

5. 反馈与改进:收集员工反馈,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员工满意度。

6. 建立应急机制:针对设备丢失、损坏等情况,设立快速响应和恢复机制。

7. 激励与惩罚:对于遵守规定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违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本移动设备管理制度旨在平衡员工的工作需求与公司的管理目标,通过合理的设备管理和使用,促进企业运营的高效与安全。各相关部门需积极配合,共同营造一个有序、安全的移动设备使用环境。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 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 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有:

1.1 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 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 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 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 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 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3.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出入库登记和保管

3.1 正常情况下,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车间库房负责管理。

3.2 生产线需要临时借出使用时,库管员应建立出、入库登记本,记录所有借出和还回情况。

3.3 生产线对部分经常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长期借用时,征得库管员同意可以借出。库管员对借出情况应进行签字登记,并定期检查借出设备或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3.4 长期借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借出生产线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临时登记。

4.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4.1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和问题后再使用。

4.2 禁止使用外观破损、电线老化、明显存在隐患和没有经过定期检验的不合格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4.3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 使用后应及时收回库房或放置在合适的场所,并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和整理。

4.5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委托具有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禁止私自拆解和修理。

4.6 每年定期由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岗负责联系对有关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检验。

5.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的检查内容应包括:

5.1 外壳、连接部位是否良好,有无松动和破损。

5.2 电气线路是否有严重老化、破损、断裂现象。

5.3 电气线路各处连接是否牢固、插头是否完好。

5.4 有无定期检验标志或确认经过定期检验。

5.5 转动部位固定是否正常,有无变形、裂纹现象。

5.6 带有防护罩的工具,其防护罩是否牢固、,有无缺失、变形和破损现象等。

(五) 附则

1. 本制度由生产运行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2篇 移动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 总则

为规范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职责

生产运行部负责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定期检验,使用保管和维护管理的检查、监督。

(四)管理内容与要求

1. 公司管理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主要有:

1.1 移动电气设备包括:电焊机、套丝机、切割机等。

1.2 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手电钻、冲击钻、角磨机、手持式切割机等。

2.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采办

2.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购买,未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生产线提出申请,公司经理签署审批,交采办管理岗购买;列入设备资产管理的,由车间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2.2生产运行部接到申请后应核实是否需要,报公司经理批准后交采办岗位购买。

2.3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选择具有资质且信誉度高的企业产品。

2.4购置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随机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有关技术和安全资料。

2.5采办、库房均对购买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建立登记台帐和技术档案。

3.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出入库登记和保管

3.1正常情况下,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车间库房负责管理。

3.2生产线需要临时借出使用时,库管员应建立出、入库登记本,记录所有借出和还回情况。

3.3生产线对部分经常使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长期借用时,征得库管员同意可以借出。库管员对借出情况应进行签字登记,并定期检查借出设备或工具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3.4 长期借用的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由借出生产线指定人员负责维护和保管,并建立临时登记。

4.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

4.1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无故障和问题后再使用。

4.2禁止使用外观破损、电线老化、明显存在隐患和没有经过定期检验的不合格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4.3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4使用后应及时收回库房或放置在合适的场所,并进行日常的简单维护和整理。

4.5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检修应委托具有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禁止私自拆解和修理。

4.6每年定期由生产运行部安全管理岗负责联系对有关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进行检验。

5. 移动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的检查内容应包括:

5.1外壳、连接部位是否良好,有无松动和破损。

5.2电气线路是否有严重老化、破损、断裂现象。

5.3电气线路各处连接是否牢固、插头是否完好。

5.4有无定期检验标志或确认经过定期检验。

5.5转动部位固定是否正常,有无变形、裂纹现象。

5.6带有防护罩的工具,其防护罩是否牢固、,有无缺失、变形和破损现象等。

(五) 附则

1. 本制度由生产运行部负责起草并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3篇 移动电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除固定安装使用外的各类设备、风机、风扇、空压机、电杆机、起重等设备,均称移动电气设备。

(二)移动电器设备,由各使用车间、部门负责日常保养检查,外表保持完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三)引线必须采用三芯或四芯橡皮线,长度不得超过5公尺,中间不准有接头。

(四)使用时安放稳妥,在移动前,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方可进行。

(五)非防爆移动电气设备,不准使用在易燃易爆作业区。临时抢检修,必须办理手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六)在停用半年以上或受潮等时,必须经电工检查,确认完好,才能使用。

(七)设备运转时,严禁做清洁工作或乱模乱动。使用人员离开,必须切断电源。

(八)凡遇电线断裂、插头、座损坏,必须及时报告调换。在末调换之前,应停止使用,防止触电伤人。

《移动设备管理制度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