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设备操作规程12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设备操作规程

有哪些

设备操作规程是确保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指南,它涵盖了设备的启动、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关闭等各个阶段。以下是设备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主要功能及技术参数。

2. 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状态,确认电源、气源、液压等是否正常。

3. 启动步骤:详细描述如何正确开启设备,包括开关位置、顺序等。

4. 运行操作:指导操作员如何控制设备,进行正常作业。

5. 监控与调整:规定设备运行中的监控要点和参数调整方法。

6. 维护保养:定期保养计划,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

7. 故障处理:列出常见故障及对应解决措施,强调紧急停机程序。

8. 关闭步骤:设备停止使用的正确步骤,确保安全关闭。

9.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和防护措施。

10. 记录与报告:记录设备运行数据,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标准

设备操作规程应符合以下标准:

1. 清晰易懂:语言简洁,避免专业术语过多,确保操作人员能理解。

2. 实用性强:规程应与实际设备操作紧密结合,避免理论化。

3. 完整性:覆盖设备操作的所有环节,无遗漏。

4. 更新及时:随着设备升级或技术改进,规程应及时更新。

5. 法规合规: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安全生产法规。

6. 可追溯性:操作记录完整,便于追踪设备历史状态。

是什么意思

设备操作规程的含义不仅在于提供一套操作流程,更重要的是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时,降低故障率和风险。这意味着:

1. 规范性:规程为操作行为设定了明确的界限,防止随意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2. 预防性:通过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生产中断。

3. 安全保障:强调安全规定,降低操作风险,保护人员安全。

4. 效率提升:合理操作和维护,保证设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

5. 责任明确:规程为操作失误提供了判断依据,明确责任归属。

设备操作规程是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企业的生产效益。每一位操作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循规程,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实现安全生产。

设备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供配电设备设施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规范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供配电设备设施良好运行。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的供配电设施进行管理

3.0职责

3.1维修部主管负责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的实施情况。

3.2维修部供配电室组长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3.3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

4.0程序要点

4.1巡视监控。

4.1.1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每班巡视两次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每两小时巡视一次;中班巡视三次配电柜、电容柜,每周巡视一次落地箱、电表箱。

4.1.2配电室值班电工应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检查、巡视、监控,并把每次所到巡视点的时间记录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上。

4.1.3巡视内容:

a)变压器油位、油色是否正常,密封处是否漏油,变压器运行是否超温(8s℃);

有无异常响声或气味;

b)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正常;

c)单相、三相电压是否在额定值的土10%范围以内,是否超载运行;

d)各种接头是否有过热或烧伤痕迹;

e)防小动物设施是否完好;

f)接地线有无锈蚀或松动;

g)各种临时用电接驳情况;

h)各种标示牌、标示物是否完好;

i)安全用具是否齐全,是否存放于规定位置;

j)按时开关管辖区域内内路灯、灯饰或喷水池,及时维修好辖区内路灯。

4.1.4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间题应及时如实地汇报给组长或主管,在组长或主管的协同下加以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和《供配电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

4.2异常情况处置。

4.2.1触电处置。发现有人触电时,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保持镇静、保持头脑冷静,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紧急抢救。

a)拉开电源开关、拔去插头或熔断器;

b)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移开电线或用绝缘工具(平口钳、斜口钳等)剪断电线;

c)用干燥的衣服或绝缘塑料布垫住,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d)防止触电者在断电后跌倒;

e)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则必须让其保持安静,并立即请医生进行诊治,密切注意其症状变化;

f)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地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使其容易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有抽筋现象,则应积极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进医院;

g)如果触电者的呼吸、脉搏及心跳都已停止,此时不能认为其已死亡,应当立路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到触电者自行呼吸或医生赶到现场救治为止。

4.2.2配电柜自动空气开关跳闸的处置:

a)判断跳闸原因(短路或过载);

b)查清楚负载种类及分布情况;

c)对可疑处逐个检查,确认故障部位或报告组长/主管,请求支援解决;

d)如故障已排除应立即恢复供电。

4.2.3变配电房发生火灾按《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处置。

4.2.4变配电房发生水浸时的处置:

a)视进水情况,拉下总电源开关或高压开关;

b)堵住漏水源;

c)如果漏水较大,应立即通知机电维修部主管,同时尽力阻滞进水;

d)漏水源堵住后,应立即排水;

e)排干水后,应立即对湿水设备设施进行除湿处理(如用干的干净抹布擦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相关管线等);

f)确认湿水已消除(如各绝缘电阻达到规定要求),开机试运行,如无异常情况现,则可以投入正常运行。

4.3变配电室管理。

4.3.1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要进人,须经机电维修部主管批准,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方可进人机房。

4.3.2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机房内应备齐消防器材,并禁止吸烟。每班打扫一次机房的卫生,每周清洁一次机房内和设备设施卫生,做到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油渍、无锈蚀、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4.3.3机房内应当通风良好、光线足够、门窗开启灵活,防小动物设施完好。

对机房都应当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当值班电工保管,值班电工不得私自配钥匙。

4.4交接班要求。

4.4.1接班人员应准时来接班。

4.4.2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并查看《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上签名。

4.4.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

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机房不干净;

d)接班人未到岗;

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协助进行。

4.5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将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温度、有功用量、无功用量)及运行状况清晰、完整、规范地记录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表内。变配电房组长在每月的3号之前将上一日的记录整理成册后交机电维修部存档,保存期为2年。

5.0记录

《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

6.0相关支持文件

6.1《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6.2《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第2篇 设备限额与机组异常情况管理标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限额与机组异常情况管理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限额与机组异常情况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原能源部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原水利电力部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国家电力公司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国家电力公司 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

国家电力公司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国家电力公司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浙江省电力工业局 浙江省电力系统调度规程

3 管理职能

设备管理部是公司设备限额和机组异常情况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设备限额和机组异常情况管理的检查与考核。发电部、燃料部负责发电设备限额及机组异常情况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设备限额管理

4.1.1 设备限额管理的内容

4.1.1.1 设备运行参数变动的允许范围以及允许的变动速率。

4.1.1.2 设备异常运行时相应参数的报警值、自动跳闸或紧急停运值。

4.1.1.3 备用设备自动投用、停止的相关参数定值。

4.1.1.4 设备运行参数超限额或异常运行允许的持续时间和累积时间。

4.1.2 设备限额编制的依据

4.1.2.1 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联锁保护定值。

4.1.2.2 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和设备运行曲线。

4.1.2.3 制造商的有关联系单。

4.1.2.4 设备调试报告。

4.1.2.5 设备技术改造或异动执行报告。

4.1.2.6 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

4.1.2.7 国内外同类型发电设备的运行经验。

4.1.3 设备限额的确定和管理职责

4.1.3.1 设备限额,由发电部、燃料部负责编制,设备管理部负责审核,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4.1.3.2 设备限额与现场生产实际不相适应而需更改时,应由相应的运行专工提出书面更改意见,说明更改的原因和技术依据,经设备管理部审核,报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助理)批准后执行。

4.1.3.3 设备限额更改后,应由运行专工负责对相应的运行规程和图纸资料修改,并联系、督促相应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定值修改。修改后的定值应及时公布和存档,同时将相应规程和图纸资料的修改情况,向有关人员交代清楚。

4.1.3.4 设备限额每年核对一次,发现不符合时应及时更改。

4.1.3.5 在集控室、煤控室、灰控室、化控室应有相应专业的设备限额标准本,值长处应有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限额标准本。

4.1.3.6 各控制室应设有设备参数超限额的专门记录台帐。

4.1.3.7 各控制室的生产过程监控计算机,应具备各运行参数的超限报警、记忆、超限时间记录以及相应的打印功能。

4.1.3.8 当运行设备参数发生超限报警时,运行人员应按运行规程的规定迅速处理,并做好超限记录。

4.2 机组异常情况管理

4.2.1 当机组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根据运行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安全的原则进行处理。当值值长、单元长或煤控班长应作出必要的指示,各岗位运行人员互相配合,尽快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尽可能保持设备继续运行。事故的处理情况应及时逐级汇报。

4.2.2 在事故处理中,各级运行岗位的值班员,必须坚守岗位,迅速而正确地按运行规程的规定自行处理,事后立即向上级汇报。

4.2.3 如果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而交接班的签名手续尚未完成时,应立即停止交接班。交班的全体运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处理事故,接班的全体运行人员应在交班值长、单元长或煤控班长指挥下协助处理事故,待事故处理告一段落,由交接双方值长或煤控班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接班。

4.2.4 发生事故时,发电部或燃料部领导、运行专工应赶赴现场协助值长或煤控班长处理事故,对各岗位运行人员作出必要的指令,但所发指令不得与值长、单元长或煤控班长的命令相抵触。若要改变运行方式,应同值长、单元长或煤控班长协商,由值长、单元长或煤控班长向运行人员发令操作。

4.2.5 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未经调查,不得任意变动(抢救受伤者例外),需要立即抢修时,必须经公司安全监察部、设备管理部同意,并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4.2.6 事故处理完毕后,当值运行人员应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处理情况如实记录在交接班簿上,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事故真相。下班后,当值值长或煤控班长和部门安全员,应立即召集当值人员尽快整理出事故的原始材料,对事故的发生、扩大及处理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写出书面报告。

4.2.7 事故发生的有关原始记录,如操作报警记录打印件、流量、水位、压力、温度、振动等记录,未经安全监察部、设备管理部或部门安全员同意,任何人不得随便取走,更不得涂改。如需作必要的标记(如发生时间及其它记号时)必须有当值值长、单元长、煤控班长或部门安全员在场并同意。

5 检查与考核

5.1本标准的执行情况由公司分管领导和设备管理部组织检查与考核。

5.2按《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考核标准》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3篇 设备综合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一、目的

从总体上确立物业管理处各类设备的管理要求,确保各类设备管理工作的统一、完整和完善。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处管理的各类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

三、职责

1、 机电维修部负责所辖小区的各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2、 办公室负责各类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

四、程序要点

1、设备档案的建立要求

(1)机电维修部应将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建立台账(见附表),并在建档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台账移交办公室存档。

(2)机电维修应将所辖物业内的所有设备进行设备标识及设备编号:

a、 所有设备应单机单台或按功能系统进行“设备标识”;

b、 “设备标识”用标牌形式予以实施,标牌应有下列内容: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c、 设备编号按下列规则编制: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www.wyfwgw.com/uploadfiles/200802/20080216104349230.jpg width=481 height=94 border=0" alt="设备综合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

注意事项:1、设备流水号按物业点的设备总数流水编制。

2、同类型同系统设备的流水号码应保持相对的集中和连续性。

d、 标识的制作规范:

――标识材质用金属薄板制作,表面抛光呈本色;

――设备编号用凹形字体,涂黑色磁漆;

――尺寸长_宽_厚为70mm_20mm_1mm。

(3) 所有设备应按单机单台或功能系统建立《设备卡》

(4) 设备台账应保持与设备现行状态一致,为此,设备管理人员应将诸如设备封存、停用、限制使用范围、调迁、报废和更换零部件及检修情况及时分别在设备台账或设备卡片上予以登录。

(5) 《设备台账》和设备出厂和原件(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协议等)统一由办公室保存。

2、设备日常操作、运行、维修保养管理

详见机电维修部各类设备操作、运行、维修保养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3、设备的购置管理

(1) 设备的购置包括原有设备的更新和新添购置。

(2) 设备购置应遵循满足服务提供需要的原则。

(3) 设备购置的资金来源按相关法规或规定执行。

(4) 设备更新需在原设备办理了报废手续后进行。

(5) 新添设备由机电维修部提出服务用途或配套功能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需求。

(6) 采购设备应遵循相关规定进行采购。

(7) 采购设备到达公司后,由机电维修部进行清点核对,接收相关资料,并组织安装调试或试运行。符合要求的,办理验收手续;不符合要求的,按合同或公司相关规定办理。

(8) 经验收符合要求的采购设备按本条例相关规定纳入台账,建立卡片等进行日常管理。

4、 设备状态标识

(1) 机电维修部应对设备状态进行标识,以防止因设备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2) 设备状态分为运行、备用、停用、封存、报废、检修及严禁合闸等。

(3) 正常运行中的设备不予标识。

(4) 标识的方式方法:

a、 设备状态用标识牌进行标识,标识牌用300mm_150mm_3mm(长_宽_厚)的白色塑料板制作,字体为红色一毫米塑料板粘于底板上;

b、 设备状态标识牌应在设备状态确定后,由设备操作人员及时悬挂于应予标识设备的显眼位置;

c、 设备状态改变,标识应随之改变。

5、 设备的停用和封存

(1)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设备应予停用或封存:

a、 多余设备,含服务提供有再需要的设备;

b、 设备功能已不能满足提供服务需要的设备。

(2) 停用或封存的设备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锈蚀、碰磕和其他形式对其状态的损坏。

(3) 机电维修部应定期(如一个季度)对停用或封存的设备进行检查,以保持其适用性。

(4) 设备主管人员应填写设备停用或封存的报批单,经管理处经理批准后实施。

6、 设备的报废

(1) 无修复价值的设备应予报废。

(2) 报废设备应由机电维修部组级别鉴定。参与鉴定的人员应包括:设备主管人员、运行人员、品质部代表、管理处经理等。

(3) 设备主管人员应填写《设备报废审批表》,经物业经理助理审核,经理审批后实施。

(4) 需报废设备在未获报废批准、实施前,应悬挂“待报废”标识。

(5) 报废设备应及时撤离原安装或使用场所,未撤离前应悬挂“报废”标识。

(6) 机电维修部应将批准的《设备报废审批表》报公司财务部一份。

7、 红旗机房评比

(1) 机电维修部主管负责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类机电设备房进行流动红旗评比。

(2) 评比内容:地面洁净度、墙面洁净度、门窗洁净度完状况、管道洁净完好 状况、设备表面洁净度、设备性能完好状况、检修保养记录、室内其他设备状况、总体印象。

五、 记录

1、 《设备台账》

2、 《设备卡》

3、 《采购设备验收表》

4、 《设备停用/封存/报废/审批表》

5、 《设备定点管理检查表》

六、相关支持文件

机电维修部所有标准作业规程

第4篇 物业测量设备管理标准作业规程(9)

物业测量设备管理标准作业规程(九)

一、目的

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三、职责

1、总经理负责批准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

2、管理处经理负责审核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经理助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

3、管理处机电维修部负责提出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或申请;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校准和管理。

四、程序要点

1、测量设备的范围

(1)按用途可分为向顾客计费用的;维护和检修设备用的;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视用的。

(2)按装置可分为安装于固定管道、设备上的;移动使用的。

(3)按来源可分为公司原来已有的、新采购的、借用的。

(4)按形式可分为仪器、仪表、磅秤、天平、量具、测试软件。

2、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

(1)数量满足使用需要。

(2)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和精度等级满足被测对象精密度、准确度的要求。

3、测量设备的采购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根据测量设备的现状和需要,提出采购计划或申请,经管理处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进行采购。

(2)采购计划或申请应详列所需采购测量设备的下列资料:

a、名称、型式或型号、规格、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精度等级;

b、数量、该产品的标准代号(尽可能做到)、用途、参考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名称。

(3)采购人员应严格按采购资料进行采购,如有变动,应事先征询机电维修部主管的意见。

(4)测量设备采购进公司后,应按公司相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核对实物是否与所申报采购资料相符,并核查验证包装、外观及所带证明、证件。

4、测量设备的管理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测量设备,其职责为:

a、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其内容包括:出厂编号、公司编号、名称、型式或型号、量程参数、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数量、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开始使用日期等唯一性标识追溯性资料,并随测量设备的变化而保持台账的可用性和可追溯性;

b、对测量设备逐一进行编号标识,其要求为:

--采用符号和顺序进行编号,示例如下:

--符号规则如表一:

本表未作规定的,由专职管理人员依据上述原则予以规定;

--标识方法应按方便、适用、可行、易于观察的原则进行,一般采用带色彩(如红、黄色)的不干胶纸编号后粘贴于测量设备适宜部位的方法实施。

c、规定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根据其使用频率及测量设备精度等级确定,如表二:

d、按确定或规定的校准周期将测量设备委托国家授权的计量监督检测单位进行校准,并办理相关委托手续;

e、对测量设备的使用、停用、报废及校准标识的保持进行检查、监督或办理相关手续。

5、测量设备的使用

(1)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测量设备(原安装于机械、电气设备上的除外)在使用前(含采购进入公司的)均经过了校准,且校准结论满足使用要求。

(2)使用人员应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正确、合理、按规定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并确保在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3)使用人员在调整测量设备时,应防止由于调整不当,而使校准状态失准。

(4)当发现测量设备失准时,应对已测量或计量的结果进行复查,消除由于失准可能造成的影响。

(5)测量设备的保管防静环境应适当,不应与工具、刀具、原材料零配件混放,防止丢失、碰磕、损坏、失准、锈蚀。

6、测量设备的限制使用和报废

测量设备经校准后判定为不合格的区段或范围,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限制不得在不合格区段或不合格范围内使用,这种限制应以适当的形式通知到所有使用该测量设备的人员,并在设备的适当部位或存放处或包装物上明确予以标识。无法限定区段和范围的,可送有关单位检修,检修后经校准合格方允许使用,无检修价值的予以报废。报废应办理相关手续,并报总经理批准。

7、校准的委托

(1)如公司无校准设备、标准物及专业人员,即无能力进行校准,凡需校准的测量设备一律委托国家授权校准单位进行校准。

(2)机电维修部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在委托校准时,应将送交校准设备的使用量值范围列入委托中,并请校准单位在校准报告/记录中列出所使用校准设备型号、环境温度、校准判定依据的国家标准代号。

8、机电维修部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长期保存测量设备台账、校准记录、限制使用或报废测量设备的审批单。

9、本规程执行情况作为相关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五、记录

1、《测量设备台账》

2、《测量设备校准动态记录》

3、《测量设备报废审批单》

4、《测量设备限制使用记录》

六、相关支持文件

第5篇 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标准管理规程

一、目 的:建立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规范,保证电气设备操作及人身安全。

二、适应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电气设备(包括配电箱、开关柜、操纵台、电机、电缆、电力变压器等配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

三、职 责:有关部门领导、设备管理员、机电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内容和要求:

4.1 电气设备包括:配电箱、开关柜、操纵台、电机、电缆、电力变压器等配电设备。

4.2 全公司电气设备必须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符合本公司规定。

4.3 电气设备完好标准:

4.3.1 主要技术性能达到国家标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3.2 操作和控制系统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4.3.3 设备运行良好,绝缘强度及安全防护装置符合电气安全规程。

4.3.4 电气设备通风、冷却系统,效能良好。

4.3.5 设备内外整洁,润滑良好。

4.3.6 无漏油、漏电、漏水现象。

4.4 对主要电气设备,制订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4.5 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上岗操作证,配电设备操作人员、电气维修工应有本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电工证(高压电工、低压电工)。

4.6 电气设备要每月进行一次清除灰尘、油污等保养工作,生产技术部每月进行一次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发现电气设备的缺陷和事故隐患及时处理。电力设备每年安排一次预防性检修,更换老化元件。

4.7 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内容:

4.7.1 根据电气设备完好标准内容进行检查。

4.7.2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电气保护装置可靠性(包括:继电保护装置、避雷针、接地装置、接零保护等)。

4.7.3 全公司各级配电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配有灭火器等电气安全用具(电气设备用干粉灭火器)。

4.8 公司配电室操作人员每天定时检查公司内变配电设备,填写设备运行记录,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管理规程,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4.9 对于临时用电设备、临时线路、临时开关等,均应符合安全用电规定,指定专人管理,使用完毕后立即拆除。

4.10 对于保健品制造工艺中易燃易爆岗位,应选择防爆电气装置(如电动机、开关、继电器等),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6篇 回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1.设置目的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立安全长效机制,预防因人为因

素造成检修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标准规范本车间特有设备的安全操作

规程,提高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2、适用范围

轻灰煅烧炉、凉碱炉、水合机、重灰煅烧炉

3、安全操作规程

3.1.检修前确认内容

3.1.1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好工作票和安全措施。

3.1.2是否断电

3.1.3是否挂牌“有人检修、禁止合闸

3.1.4指令源是否正确

3.1.5是否具备交付检修的一切工艺条件

3.1.6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落实

3.1.7进入设备内作业时,需要办理《进入塔罐许可证》,在确认进行清洗、打碱疤时前要求安全分析人员对容器内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对nh3浓度采样分析)进行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容器内施

工。炉内作业时,炉内要保持通风,炉外必须有专人监护,保持与

炉内作业人员联系。若发现作业人员有异常情况或身体感到不适,

应立即停止作业。

3.1.8所有的照明应用安全电压,电线绝缘是否良好

3.1.9设备内动焊氧时,严禁用通氧方法补氧。

3.1.10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规定的劳动保护着装及用具。

3.1.11其它补充措施

3.2登高作业确认内容

3.2.1指令源是否正确

3.2.2是否按有关规定办理好《登高作业许可证》以及安全措施。

3.2.3检修的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落实。

3.2.4是否佩戴好安全带。

3.2.5检查架子是否牢固、扎实、可靠,架子跳板傍是否有安全防护栏杆。

3.2.6现场是否有交叉作业内容,若有如何确定先后顺序及措施。

3.3开车

3.3.1指令源是否正确

3.3.2检查各安全装置是否牢固

3.3.3检查进、出口溜子是否已清扫干净、畅通无阻。

3.3.4检查各处人孔、手孔、清扫孔是否盖严。

3.3.5检查各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表是否完整、齐全、准确、灵活有效。

3.3.6检查煅烧炉、凉碱炉、水合机供油装置的油箱是否注满油,

确认托轮油箱、齿轮油箱和机械密封油面高度符合要求,检查全部轴承、轴瓦是否充分润滑。

3.3.7联系电工送电。

3.3.8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人正在作业。

3.3.9以上均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启动设备运行。

3.4安全操作

3.4.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4.2操作人员打开清扫孔时,要站位正确,不能正对清扫孔,以防物料(气、固、液)冲出烫伤或溅入眼内。

3.4.3清理溜子时,须先停机后清理,防止铁棍等工具伸入运行中的设备内,损坏设备或伤人。

3.4.4除正常操作和巡回检查外,严禁在受压容器、管道、阀门周围停留。定期对压力容器中压蒸汽管道进行探伤检验,测定壁厚,是否合格。每年对我车间弹簧式安全阀、1.5级压力表提前一个月申报广州市劳动局及公司计量部门效验。

第7篇 输变电设备标准化管理规程

摘要: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和“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对当前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明晰了如何开展工作的具体思路,其目的就是要逐步提高输变电设备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省公司也相应提出了“安全基础扎实”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对设备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为达到和实现以上目标,必须认真开展输变电设备标准化管理工作,通过制定输变电设备的质量、管理维护等标准、变电和线路工区评价标准、等级变电站和等级线路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并在基层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和积极进行督促评价工作,以有效提高全网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实现省公司输变电设备统一、规范的管理。

1专业管理的目标

1.1企业战略对专业管理的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即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企业发展战略对设备管理专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设备管理是电网坚强的必要条件;采用先进、经济、实用的生产设备管理提高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确保资产优良。“三抓一创”(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为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指明了工作思路,就是要提高生产设备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专业管理流程,努力提高专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输变电设备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

省公司也相应提出了“安全基础扎实”的战略目标,省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中首先对设备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因为设备是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形象。通过设备管理这个环节打牢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管理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外形内质俱佳的设备、科学严格的管理、及时细致的维修保养、正确规范的操作运用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

1.2目标描述

通过制定输变电设备的质量标准、管理维护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变电工区评价标准、线路工区评价标准、等级变电站评价标准、等级线路评价标准等,实现省公司输变电设备统一、规范的管理。提高全网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国网公司坚强电网的目标。

1.3专业管理的范围

输变电设备标准化管理范围为500kv、220kv、110kv输变电设备。

1.4专业管理的企业文化

专业管理的企业文化是健康、无损、规范、标准。

2专业管理的工作流程

2.1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

生产部负责组织系统内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写各类标准和评价办法,省公司组织审查,督促各类标准、办法执行。由生产、安全、调度、人力资源、工会、思想文化工作部、电科院相关人员组成考评组对各地市供电公司进行变电工区、线路工区、等级变电站、等级线路进行考评。

2.2流程图

参见附件一。

2.3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2.3.1 标准制定阶段

组织制定省公司变电工区评价标准、线路工区评价标准、输变电设备的质量标准、管理维护标准、质量评价标准、等级变电站评价标准、等级线路评价标准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1)变电工区和变电站管理要求和标准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工区管理评价办法》,考核共六大项,前五项即指标部分、安全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综合管理、教育培训总分为150分,第六项加分项10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需整改三个等级。综合得分在140分以上的为管理优秀工区,综合得分在120分至139分的为管理合格工区,综合得分在119分及以下的为管理需整改工区。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质量标准》,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对变电站内共16类设备(含一、二、三、四次设备)从设备基础、设备外观、设备性能和设备技术管理四个方面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另外对变电站内的生产场所亦提出明确要求。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维护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电业生查事故调查规程》、《变电站管理规范》以及《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质量标准》,对变电站内16类设备和生产场所提出了一般管理要求,从设备巡视检查、设备检修维护周期和设备资料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运行维护要求。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设备质量评价标准》,从设备外观、检修与试验、技术管理和性能指标等四个方面对变电站内16类设备和生产场所进行评价。评价总分为200分,其中变电一次设备为80分,变电二次设备为70分,其他设备为50分。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变电站等级评定办法》,根据国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标准,对省内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进行等级评定。评价标准分为质量评价标准和综合管理评定。其中质量评价标准200分。综合管理评定300分。根据得分结果,将变电站等级分为二星级至五星级变电站和非等级变电站共五等:二星级变电站为“基本合格变电站”。三星级变电站为“合格变电站”。四星级变电站为“优秀变电站”。五星级变电站为“标兵变电站”。非星级变电站为不具备评比条件的变电站。

2) 线路工区和输电线路管理要求和标准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线路工区管理评价办法》,其考核共六大项,前五项即指标部分、安全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综合管理、教育培训,总分为150分,第六项加分项总分10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需整改三个等级。综合得分在140分及以上的为管理优秀工区,综合得分在120分至139分的为管理合格工区,综合得分在119分及以下的为管理需整改工区。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输电线路质量标准》和《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电缆质量标准》。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输电线路管理标准》,依据国网公司、华东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标准,对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检修、专项技术工作、带电作业、工程、技术资料、电力设施保护、培训、设备评价、工区评价工作的管理要求。

制定《安徽省电力公司输电设备评价办法》,采用分项打分对设备进行评价,总分为200分,其中设备运行质量状态100分,根据新旧程度、运行指标、缺陷情况及灾害专项设施配置四个方面评分确定;设备运行维护管理100分,根据设备的巡视、检测、维修、防灾害与外破工作及基础资料等五个方面评分确定,总分100分;根据总评分值高低对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按照a、b、c、d、e五个等级评定线路。 a等为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健康;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规范有序。b等为设备运行质量状态一般;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基本达到要求。 c等为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存在少量问题待改进;或运行维护管理少量工作达不到基本要求。d等为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存在大量或严重问题,待恢复;或运行维护管理部分工作达不到基本要求,需整改。e等为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存在不可恢复的严重质量问题,待报废;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较差。

2.3.2 宣贯下达阶段

省公司生产部牵头,组织各地市公司分管生产领导、输变电部负责人、变电、线路工区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宣贯并下达省公司制定的各项标准。

2.3.3 创建阶段

各市供电公司开展自评工作,制定创建计划。

省公司督促、指导各市供电公司落实创建计划。

2.3.4 评比考核阶段

2004年年末由生产、安全、调度、人力资源、工会、思想文化工作部、电科院相关人员组成考评组对各市供电公司进行变电工区、线路工区、等级变电站、等级线路进行考评,开展年度评比工作。2004年度共评定2个优秀变电工区、2个优秀线路工区,1个待整改变电工区和3个待整改线路工区。同时评定220kv莲花变等共10座四星级变电站和220kv定远变等15座三星级变电站。评定220kv秦蚌2857等40条线路为a级线路、220kv滁西2853等55条线路为b级线路、110kv临淮527等59条线路为a级线路。

根据年度评定结果,在2005年度省电力生产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和授牌。

根据2004年度创建工作具体检查情况,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又制定并下发《2005年度星级变电站和高等级线路创建工作要点》,同时对星级变电站考评办法进行修订。

2.4关键节点说明

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公司电网设备健康无损、维护及时、运用规范的目标。

标准制定阶段要充分结合现场实际,制定的规程制度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创建阶段要充分做好省市两级公司的互动沟通,以期达到预定目标。考核评比阶段应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年度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5岗位设置及说明

核心的岗位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技术支持岗位

主要负责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制定相关设备的技术管理标准。

2) 宣贯及监督执行岗位

主要负责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宣贯及监督执行工作。

3) 执行岗位

主要负责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落实工作。

2.6岗位人员能力说明

2.6.1 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技术支持岗位

熟练掌握各主要输变电设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能够通过有关设备的国家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省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管理标准。

2.6.2 宣贯及监督执行岗位

熟练掌握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信息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标准;具有较为丰富的运行经验;宣贯并监督各类标准执行;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2.6.3 执行岗位

熟练掌握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管理标准;负责所管辖设备的技术标准落实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运行经验;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3绩效评价

3.1绩效评价的组织机构

建立省公司和市公司两级绩效考核组织,省公司主要负责对22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进行考核,市公司负责对地区供电公司110kv及以下内部进行考核。成员包括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专责人、科室负责人和生产分管领导。

3.2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目前主要是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指标。

3.3绩效评价的流程及说明

考核结果由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专责人统计,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和生产分管领导审定后公布。

3.4绩效的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是“考核管理办法”,其核心就是依据各类输变电设备管理技术标准。

3.5绩效评价的纪录形式

年度考核结果均在省电力工作会议和省电力生产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和授牌。

3.6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绩效评价结果与省公司目标管理挂钩,同各地市公司分管领导的具体位次排序挂钩。

4持续改进

4.1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

逐步加大对各类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考核力度,努力提高输变电设备管理水平。

4.2对标杆数据的修订

逐步提高各类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指标。

4.3对绩效考核改进的方法

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的内容,针对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分门别类进行考核,简化考核办法,提高考核的效率和效果。

第8篇 锅炉附属设备操作规程(标准规定)

锅炉及附属设备操作规程(标准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及附属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2引用标准

3蒸汽锅妒操作规程

3.1升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3.1.1检查锅炉所有人孔盖和手孔盖是否装好。各法兰密封处螺丝是否拧紧等,同时应检查法兰处装置的临时隔板及其它临时堵头是否全部拆除。

3.1.2炉膛及烟道内的积灰及杂物应清除干净。风道及烟道的调节门,闸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度指示准确。检查完毕即将省煤器的主烟道挡板关闭,开启旁烟道挡板,如无旁烟道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管的阀门。

3.1.3锅炉外部炉墙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门和检查门等装置完整齐全,关闭严密。

3.1.4检查安全附件是否良好,旋塞是否旋转灵活好用。各种仪表和控制装置应齐全、完好、清洁,水位计照明良好。检查合格后,应使水位计、压力表旋塞处于工作状态。

3.1.5锅炉各种管道上的阀门手轮应完整无缺,开关灵活,密封盘根充足。检查合格后,开启蒸汽管道上的各疏水阀门和给水管道上的阀门。

3.1.6检查燃烧装置是否完好,对机械传动、输煤、出碴系统试转正常,调速箱安全弹簧压紧程度应适当,润滑良好。煤闸板升降灵活,煤闸标尺指示正确。老鹰铁整齐、完好,翻渣板完整,动作灵活。

3.1.7检查辅助设备(引风机、鼓风机、水泵等)联轴器是否连接牢固,三角皮带应松紧适当,润滑油应良好、充足,冷却水畅通。检查合格后,装好安全防护罩,分别进行试运转,并注意空转时的电流。除尘装置落灰口应封闭严密,不可漏风。

3.1.8经检查锅炉符合运行要求后,即可开始进水。进水时,应开启锅筒上的空气阀;进水宜缓慢,水温最高不应超过90℃,冬季水温应在50℃以下。进水期间,应检查入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阀门,法兰是否有漏水现象,否则,应停止上水进行处理。当水进至水位计最低水位时,印停止进水。此时,水位计内的水位应维持不变。否则,应查明原因,设法消除。

3.2锅炉的升火与升压

3.2.1升火

3.2.1.1升火前先打开锅炉的烟风挡板,自然通风10分钟左右;如用机械通风,则须5分钟左右,以排除烟道和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性气体。

3.2.1.2装有省煤器的锅炉,应打开旁烟道挡板或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门。

3.2.1.3将自然通风门开到适当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它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引火。

3.2.1.4升火速度不能太快,从冷炉点火到开始起压,一般情况下,蒸发量为2吨/小时以下的锅炉不得少于l小时;蒸发量为2―4吨/小时的锅炉,不得少于1.5小时;蒸发量为6.5―10吨/小时的锅炉不得少于3小时。

3.2.1.5升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化。

3.2.2升压

3.2.2.1当空气阀开始大量冒蒸汽时,即可关闭空气阀。

3.2.2.2当汽压升0.05―o.1mpa时,应冲洗水位计。水位计冲洗完毕后,应与锅炉的另一只水位计对照,若发现冲洗前后水位计不一致,应再次冲洗。

3.2.2.3当汽压升到0.1―o.15mpa时,须对压力表和压力表存水管进行一次冲洗。冲洗完毕后,应与另一只压力表对照,所指示压力应一致。

3.2.2.4当汽压升至0.2―o.3mpa时,进行下列工作:

a.试用注水器,蒸汽泵、电动泵等给水设备,向炉内进水,观察其是否好用。

b.顺次进行排污,检查排污阀是否灵活和严密,并通过放炉水,帮助锅炉水循环。排污时注意观察水位。

c.对新装或检修后的锅炉,再次拧紧入孔和手孔盖。拧紧时,禁止加长柄,用力不宜过猛。

3.2.2.5当压力升至工作压力时,应校验安全阀是否灵敏,有效、准确。

3.3锅炉的正常运行。

锅炉的正常运行,主要是对锅炉的水位,汽压,燃烧进行调整,以达到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3.3.1水位计的保护和水位调整。

3.3.1.1每班应对水位进行一次冲洗工作(按照冲洗方法进行)。

3.3.1.2水位计汽、水旋塞应保持洁净,发现漏水、漏汽应及时修理。

3.3.1.3锅炉装有高低水位警报器时,必须与实际高低水位一致。

3.3.1.4锅炉在运行中,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并允许在离中水位±25毫米以内波动。这里特别要指明的,即水位计上划出的高低水位红线,并非是水位波动的范围,而是水位过高或过低的警界线,表示超过此线就进入缺水或满水事故的危险边缘。

3.3.2压力表的保护及汽压的调整。

3.3.2.1压力表每半年进行一次校验。

3.3.2.2一般情况下压力表需每月进行一次冲洗,如果发现压力表不准确,不灵敏的要立即更换。

3.3.2.3压力表应经常保持清洁。

3.3.2.4锅炉在正常运行时,其汽压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不得超过最高压力红线。

3.3.3锅炉燃烧的调整。

3.3.3.1锅炉在运行中,主要是通过调整炉排速度、风量和风压来达到稳定负荷的目的。

3.3.3.2煤在燃烧过程中,燃烧正常时,火焰是金黄色;风量过多时,火焰发白;风量过少时,火焰发红。

3.3.3.3在调节各风室风量的同时,还应调节鼓风总风门,以控制适当的风压,保证燃烧的顺利进行。

3.3.4锅炉排污

锅炉运行时,随着炉水的不断蒸发,炉水中溶解的盐质和其它混合物的浓度会逐渐增加,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的清洁及避免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行有计划的排污。因此,要求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排污,每个排污点都应顺序进行,不可只排某一处,而长期不排另一处。正确排污的方法是:

a.排污前锅炉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

b.一人监视水位,一人操作排污阀;

c.排污时应充分暖管,避免产生水冲击;

d.严禁用加长柄的方法来开关排污阀。

3.4正常停炉

3.4.1降低锅炉蒸发量,停止给煤。

3.4.2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内存煤全部进入炉膛后,停止炉排转动。

3.4.3待煤烧完,停止鼓风、引风、停止供汽,将自动给水变为手动给水。保持较高的水位。

3.4.4将炉排上的煤渣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风室内的积灰.

3.4.5停炉后,应在蒸汽、给水、排污等管路中装置隔板,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隔绝。

3.4.6停炉后,待炉水温度低于70℃时,方可将炉水全部放出。放水前,应打开锅炉空气阀。

3.5紧急停炉

3.5.1遇有下列情况之_时应紧急停炉。

3.5.1.1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3.5.1.2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3.5.1.3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3.5.1.4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

3.5.1.5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3.5.1.6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3.5.1.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3.5.1.8其他异常情况危及锅炉安全运行。

3.5.2紧急停炉的操作:

3.5.2.1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弱引风。

3.5.2.2迅速清除炉排的燃煤,但禁止向炉膛浇水。

3.5.2.3将锅炉与蒸汽母管隔断,开启空气阀和过热器疏水阀,降低压力。

3.5.2.4开启旁烟道,关闭主烟道,使空气流通提高冷却速度。

3.5.2.5如不是冈缺水而紧急停炉,可采取排污和进水(保持锅炉水位)加速降压。

3.5.2.6如因缺水事故时,严禁向炉内进水。

4热水锅炉操作规程

4.1升火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4.1.1检查锅炉所有人孔和手孔盖是否装好,各法兰密封处螺丝是否拧紧等,同时应检查法兰处装置的临时隔板及其它临时堵头是否全部拆除。

4.1.2炉膛及烟道内的积灰及杂物应清除干净。风道及烟道的调节门,闸板须完整严密,开关灵活,启闭指示准确。

4.1.3锅炉外部炉墙应完好严密,炉门,灰门、看火门和检查门等装置完整齐全,关闭严密。

4.1.4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旋塞是否旋转灵活、好用;各种仪表和控制装置应齐全,究好、清洁。检查合格后,应使压力表旋塞处于工作状态。

4.1.5锅炉各种管道上的阀门手轮应完好无缺,开关灵活、密封盘根充足。检查合格后,开启锅炉进出水管道上的阀。门。

4.1.6检查燃烧装置是否完好;对机械传动系统,输煤系统,出碴系统试转正常;调速箱安全弹簧压紧程度应适当,润滑良好;煤闸板尺指示正确.老鹰铁整齐、完好,翻碴板完整,动作灵活。

4.1.7检查辅助设备(引风机、鼓风机、水泵等)联轴器是否连接牢固;三角皮带松紧适当;润滑油应良好、充足;冷却水畅通。检查合格后,装好安全防护罩,分别进行试运转,并注意空转时的电流。

除尘装置落灰口,应封闭严密,不可漏风。

4.1.8经检查锅炉符合运行要求后,即可开始进行.进水时应开启锅筒上的空气阀。进水宜缓慢,进水期间应检查人孔、手孔及各部位的阀门,法兰是否有漏水现象;否则,应停止上水进行处理。

4.2锅炉的升火

4.2.1升火前先打开锅炉的烟风挡板,自然通风10分钟左右;如用机械通风,则须5分钟左右,以排除烟道和炉膛内积存的可燃气体。

4.2.2将自然通风门开到适当程度,然后用木柴和其他易燃物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引火。

4.2.3升火速度不能太快,从冷炉点火到开始起温,一般情况下应不少于0.5小时。

4.2.4锅炉升火前应先开启循环泵。

4.3锅炉的运行

4.3.1锅炉投入运行时,应先开动循环泵,等供热系统循环水循环后才能提高炉温。

4.3.2锅炉在运行中应保持工作压力的稳定,严禁超过允许的压力。压力表存水弯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冲洗检查。

4.3.3运用中的锅炉安全阀,为防止阀芯和锅座粘住,应每周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手动或自动的排放试验。

4.3.4经常检查锅炉出、回水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

4.3.5排污应在低负荷工况下进行,每班至少一次。每个排污点都应进行,不可只排某一处,而长期不排另一处。

4.3.6锅炉运行时,值班人员应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不得做与岗位无关的事。

4.3.7锅拧压火以后,应保证锅炉水温不回升。如产生汽化现象时,应迅速开启泄放阀,同时开启紧急补水管,向炉内补水。

4.3.8应经常清理各风室的漏煤、漏灰、以免影响通风,烧坏炉排。

4.3.9锅炉运行中,严禁在有压力或炉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止热水喷出伤人。

4.4正常停炉

4.4.1停止向煤斗上煤,待煤斗内存煤全部进入炉膛后,停止炉排转动。

4.4.2待煤烧完,停止鼓风、引风机;炉水温度下降至50℃以下时,方可停止循环泵。

4.4.3将炉排上的煤碴清除,清除灰斗和各风室内的积灰。

4.4.4并联使用的锅炉,一台停用时,应将进出水,排污等管路中装置隔板,与运行中的锅炉可靠隔绝。

4.5紧急停炉

4.5.1锅炉运行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炉:

4.5.1.1因循环不良造成炉水汽化或锅炉出口热水温度上升到与出口压力下相应饱和温度的差小于20℃。

4.5.1.2炉水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

4.5.1.3循环泵或补给水泵全部失效。

4.5.1.4压力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4.5.1.5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4.5.1.6补给水泵不断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

4.5.1.7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危胁锅炉安全运行。

4.5.1.8其它异常运行情况,且超过运行允许范围。

4.5.2紧急停炉的操作:

4.5.2.1立即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弱引风;

4.5.2.2迅速清除炉排的燃煤,但禁止向膛炉浇水;

4.5.2.3将锅炉进出水母管隔断,开启泄放阀,紧急补水阀,降低压力和锅水温度,紧急补水阀的开启,应为锅炉不是因缺水的情况而进行开启。

4.5.2.4开启烟市挡板、灰门、炉门、使空气流通,提高冷却速度。

4.5.2.5如因缺水事故时,严禁向炉内进水。

7链条炉排运行操作方法

7.1点火前的检查

7.1.1检查全部炉排片是否完整无损,上下炉排之间和灰渣斗内无杂物、垃圾和碎砖块,分段送风箱内无积灰。

7.1.2检查所有传动部分,润滑情况良好,变速箱的油位应正常。

7.1.3检查变速箱离合器安全弹簧的松紧程度和保险销的大小是否合适。

7.1.4检查煤斗弧形闸板、煤层闸板和煤层厚度指示装置是否灵活完好。

7.1.5启动炉排由慢到快试运转,检查炉排片是否平稳移动,无卡住或急跳现象。

7.2点火

7.2.1将煤闸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炉排前部铺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铺木柴、旧棉沙等引火物,在炉排中后部铺较薄炉灰,防止冷空气大量进入。

7.2.2点燃引火物,缓慢转动炉排,将火送到炉膛前部约1―1.5米后,停止炉排转动。

7.2.3当前拱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调整煤层闸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缓慢转动炉排,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接近零,以加快燃烧。

7.2.4当燃煤移动到第二风门处,适当开肩第二段风门,在继续移动到第三、四风门处,依次开启风门。移动到最后风门处,因煤已基本燃尽,最后的风门视燃烧情况确定少开或不开。

7.2.5当底火铺满炉排后,适当增加煤层厚度,并且相应加大风最,提高炉排速度,维持炉膛负压在2―3毫米水柱尽屉使煤层完全燃烧。

7.3燃烧调整

7.3.1煤层厚度

7.3.1.1对不粘结的烟煤厚度约为80―140毫米。

7.3.1.2对粘结性强的烟煤厚度约为60―120毫米。

7.3.2炉排速度

7.3.2.1正常的炉排速度,应保持整个炉排面上部都有燃烧的火床,而在挡渣铁附近的炉排面上没有红煤。

7.3.2.2当锅炉负荷增加时,炉排速度应适当加快,以增加供煤量。

7.3.2.3当锅炉负荷减少时,炉排速度应适当降低,以减少供煤量。

7.3.3炉膛通风

7.3.3.1正常运行时,炉排各风室风门的开度,应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节。

7.3.3.2在满负荷时,一般第一段的风压为10―20毫米水柱,第二、三段风压为60―80毫米水柱,第四段风压为20―30毫米水柱。

7.3.3.3锅炉负荷减少,炉排速度降低时,应降低送风机转速和关小送风机出口风门;当锅炉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引风,后增加各风室的送风量。

10鼓引风机操作规程

10.1风机启动前,应检查各联接部位是否可靠,皮带、油位、电气仪表管线及冷却等部分是否正常,并关闭调节风门。

10.2风机启动后,达到正常转速再开调节风门,并根据负荷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调整后应固定。

10.3风机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高于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10.4在风机开停车及运转中,发现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10.5定期清理风机内部积灰、污垢和积水等杂质,并防止锈蚀。机油油位以保持在中线为宜,不应加油过多,以免轴承发热和漏油。

11除尘设备操作规程

11.1锅炉在运行中,应经常检查除尘设备密封情况,如有漏风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11.2要定期排放除尘器内部的积灰,每班不少于一次。

11.3禁止锤击除尘器外壳,以防耐磨涂料脱落,影响使用寿命。

第9篇 测量设备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设备管理标准目的: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设备管理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一、设备管理标准目的

确保测量设备的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二、设备管理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处对测量设备从配置、样准、使用至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

三、设备管理标准职责

1、总经理负责批准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

2、管理处经理负责审核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经理助理负责采购计划的实施。

3、管理处机电维修部负责提出测量设备的采购计划或申请;负责测量设备的使用、校准和管理。

四、设备管理标准程序要点

1、测量设备的范围

(1)按用途可分为向顾客计费用的;维护和检修设备用的;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视用的。

(2)按装置可分为安装于固定管道、设备上的;移动使用的。

(3)按来源可分为公司原来已有的、新采购的、借用的。

(4)按形式可分为仪器、仪表、磅秤、天平、量具、测试软件。

2、测量设备配置的要求

(1)数量满足使用需要。

(2)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和精度等级满足被测对象精密度、准确度的要求。

3、测量设备的采购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根据测量设备的现状和需要,提出采购计划或申请,经管理处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进行采购。

(2)采购计划或申请应详列所需采购测量设备的下列资料:

a、名称、型式或型号、规格、最大量程、最小分度值、精度等级;

b、数量、该产品的标准代号(尽可能做到)、用途、参考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名称。

(3)采购人员应严格按采购资料进行采购,如有变动,应事先征询机电维修部主管的意见。

(4)测量设备采购进公司后,应按公司相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核对实物是否与所申报采购资料相符,并核查验证包装、外观及所带证明、证件。

4、设备管理标准测量设备的管理

(1)机电维修部主管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测量设备,其职责为:

a、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其内容包括:出厂编号、公司编号、名称、型式或型号、量程参数、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数量、使用部门或使用人、开始使用日期等唯一性标识追溯性资料,并随测量设备的变化而保持台账的可用性和可追溯性;

b、对测量设备逐一进行编号标识,其要求为: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www./upload_files/75/81_20100322130324_sql5c.jpg width=500 height=226 border=0" alt="表1.jpg title=表1.jpg />

本表未作规定的,由专职管理人员依据上述原则予以规定;

――标识方法应按方便、适用、可行、易于观察的原则进行,一般采用带色彩(如红、黄色)的不干胶纸编号后粘贴于测量设备适宜部位的方法实施。

c、规定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测量设备的校准周期根据其使用频率及测量设备精度等级确定,如表二:

d、按确定或规定的校准周期将测量设备委托国家授权的计量监督检测单位进行校准,并办理相关委托手续;

e、对测量设备的使用、停用、报废及校准标识的保持进行检查、监督或办理相关手续。

5、测量设备的使用

(1)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测量设备(原安装于机械、电气设备上的除外)在使用前(含采购进入公司的)均经过了校准,且校准结论满足使用要求。

(2)使用人员应熟悉测量设备的使用,正确、合理、按规定选择和使用测量设备,并确保在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3)使用人员在调整测量设备时,应防止由于调整不当,而使校准状态失准。

(4)当发现测量设备失准时,应对已测量或计量的结果进行复查,消除由于失准可能造成的影响。

(5)测量设备的保管防静环境应适当,不应与工具、刀具、原材料零配件混放,防止丢失、碰磕、损坏、失准、锈蚀。

6、 测量设备的限制使用和报废

测量设备经校准后判定为不合格的区段或范围,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应限制不得在不合格区段或不合格范围内使用,这种限制应以适当的形式通知到所有使用该测量设备的人员,并在设备的适当部位或存放处或包装物上明确予以标识。无法限定区段和范围的,可送有关单位检修,检修后经校准合格方允许使用,无检修价值的予以报废。报废应办理相关手续,并报总经理批准。

7、校准的委托

(1)如公司无校准设备、标准物及专业人员,即无能力进行校准,凡需校准的测量设备一律委托国家授权校准单位进行校准。

(2)机电维修部测量设备管理人员在委托校准时,应将送交校准设备的使用量值范围列入委托中,并请校准单位在校准报告/记录中列出所使用校准设备型号、环境温度、校准判定依据的国家标准代号。

8、机电维修部测量

第10篇 给排水设施设备标准作业规程

(1)给排水设施设备运行管理

a)巡视监控 水泵房管理员每两小时巡视一次小区内水泵房。 巡视监控内容:水泵房有无异常声响或大的震动;电机控制柜有 无异常气味;电机温度是否正常,电压表、电流表指示是否正常;控 制柜上信号灯显示是否正确, 控制柜内各原器件是否工作正常; 水池、 水箱水位是否正常。 水泵房管理员在巡视中发现给排水设施设备有不正常情况时, 应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详细汇报机电维修 房的主管,请求协助解决。

b)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 主供水管迸裂的处置:立即关闭相关连的水管的开关;如果关闭 了水管的开关仍不能控制住大量泄水,则应关停相应的水泵;立即通 知机电维修部主管,进行处理。 水泵房发生水浸的处置: 视进水情况关掉机房内运行的设施设备 并拉下电源开关;堵住漏水源;立即排水,进行除湿处理。

e)水泵房管理 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水泵房,如需要进入,须经机电维修部主管 同意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进入。 水泵房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

(2)给排水设施设备维修保养 给排水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分为:水泵机组维修保养,水泵管理员 每年 4 月、10 月对小区内所有水泵机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电动机维修保养: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异常声响,清洁电动机外 壳,检查电动机是否脱漆严重。

第11篇 供配电设施设备标准作业规程

(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高压设备设施时, 必须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鞋、 着棉工作服、 使用绝缘操作杆。 操作低压设施设备时,必须穿戴绝缘鞋、带棉纱手套、避免正向 面对操作设备 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须带电作业时,需有监护人;工作场地 空间足够,光线足够;所用工具材料齐全。

(2)供配电设施设备运行管理。

a)巡视监控。值班电工每班巡视两次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每 两小时巡视一次。

b)巡视内容 变压器油位、油色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或气味;各种仪表指 示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正常;各种接头是否过热或烧伤痕迹。 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班电工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 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如实汇报给组长,在组长和主管的协同下加以解 决。

c)异常情况处置 触电处置。发现有人触电时,当班电工应保持镇定、头脑要冷静 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紧急抢救。 拉开电源开关;用干燥的木棒移开电线,用绝缘工具剪断电线; 用干燥的衣服垫住,将触电者脱离电源;防止触电者在断电后跌倒; 如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则要让其保持安静,并立即请医生救治。如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让其舒适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 松,使其容易呼吸,并请医生救治。 交配电房发生水浸时。 视进水情况, 拉下电源开关; 堵住漏水源; 堵住漏水源后,应立即排水。

d)交配电室管理 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如需要进入,须经机电维修部主管批 准,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机房。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机房内禁止吸烟。 机房内应通风良好、光线足够、门窗开启灵活。

(3)供电设施设备维修保养。 供电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包括;变压器维修保养、外委维修保养、 外部维修保养、高压开关柜维修保养、低压配电柜维修保养。

第12篇 设备运行规程管理标准

签 发 人: 责 任 人:签发日期: 执行阶段: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分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 1.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工厂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定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工厂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工厂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数。 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 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 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2.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 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维护规定的贯彻执行 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工厂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规程,不离岗。 2.生产部门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3.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内容。

《设备操作规程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