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措施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措施规程

有哪些

本规程旨在明确企业内部管理的措施,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组织架构的优化:确保各部门职责清晰,协同高效。2. 决策流程的规范化:提高决策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延误。

3. 员工培训与发展: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促进个人与企业同步发展。

4. 信息系统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5.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预防为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6. 客户关系管理:维护客户满意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7. 内部沟通机制:促进信息流通,增强团队凝聚力。

标准

1. 组织架构优化:依据业务需求,定期评估并调整组织架构,确保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划分。2. 决策流程规范化:制定明确的决策流程图,规定决策层级和时间限制,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员工培训与发展:设立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员工个人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培训和晋升机会。

4. 信息系统管理:实施严格的信息安全政策,定期更新系统,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

5. 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6. 客户关系管理:实施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7. 内部沟通机制:定期举行团队会议,鼓励开放的沟通环境,提升信息传递效率。

是什么意思

这些措施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将更加注重内部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组织架构优化旨在消除职责重叠,提高协作效率;规范化的决策流程能减少决策失误,提升企业反应速度。员工培训与发展则关注人才的培养,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信息系统管理强调科技在提升效率和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角色。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通过预防和应对策略,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客户关系管理则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巩固企业市场地位;内部沟通机制的建立,旨在增强团队合作,提升整体执行力。以上措施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层需持续监督和改进,以确保企业运行的高效与稳定。每个环节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措施规程范文

第1篇 修改21172下巷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述

21172下巷生产工艺已由炮掘改为综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1172下巷作业规程》中的第五章通风系统部分炮掘配风量计算已经不符合生产实际,为保证作业规程与生产实际配风量相符,特编写《21172下巷更改配风量安全技术措施》。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1、按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4n=4×50=200 m3/min

式中:

4---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25×q×k=180m3/min

式中:q----预计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0.8 m3/min

k---为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

3、按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计算:

q= q局i=480m3/min

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

q局——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取480 m3/min

i—— 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局部通风机的台数,台,取1

确定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根据上述计算该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480m3/min

4、按风速验算:

根据巷道净断面积24㎡,选取最大风量q=480 m3/min作为验算依据,验算出巷道风速为

v=q/s=480/(24×60)=0.33m/s

式中:

q-----巷道风量,m3/min

s-----巷道断面积,㎡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中的煤巷最低允许风速为0.25m/s,最高允许风速为4m/s,以上计算出的巷道风速0.33m/s,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二)局部通风机选型:

选用型号为fbd8/2×37kw局部通风机一组,其工作面的供风量为330—560m3/min 。配1路¢1000胶质阻燃风筒向工作面供风,另配1组同型号的局部通风机搭不同电源并用切换三通与风筒备用。

二、其他

1、根据生产需要,21172下巷风筒吊挂在巷道下帮,线路吊挂在巷道上帮,管路铺设在下帮。

2、根据地质条件和采掘工艺改变,循环进尺更改为1.4米。

3、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4、其他仍按《21172掘进工作面下巷作业规程》执行;

5、本措施必须向职工进行贯彻、学习并履行签字手续。

第2篇 钢筋工程安全保证措施规程

钢筋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2.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坍落。

3.钢筋焊接严禁非焊工操作,焊接工作开始前,应检查焊机和工具是否完好和安全可靠。焊工操作时应穿电焊工作服、绝缘鞋和戴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施焊过程中应注意防漏电和防火,严格执行动火证制度,并在焊接现场设置消火栓备用。

4.雨、雪、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进行钢筋焊接。

5.机械操作: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超负荷作业。参加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的人员必须培训、考核、持上岗证;机器设备做到专人专机,其拆装维修均由专人负责,其它人员不得擅动。

6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要求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正确戴好安全帽。

7钢筋绑扎前必须先搭好绑扎钢筋的架子,并做好防护;作业高度大于2m时需系好安全带;不准蹬在已绑钢筋上绑扎上部钢筋。

8钢筋吊运要有专人负责,看好位置,要有计划的停放,不影响他人作业,并要求码放整齐。

9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有关规定。

生产部门在施工前应编制具有针对性地安全、消防应急预案,以便有序应对现场突发问题,避免发生事故形成混乱无措现象。

第3篇 启开副斜井辅助水仓临时密闭排放瓦斯措施规程

根据矿井采掘布署安排,需启开副斜井辅助水仓密闭,延伸水仓约56m,为确保启开临时密闭及排放密闭内瓦斯、二氧化碳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请各有关部门严格贯彻执行。

一、组织措施

1、矿长杨又明是启开副井辅助水仓临时密闭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组织指挥者,负责安排启开密闭和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时间,并组织和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工程师陈光全是启开密闭和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副矿长满庆芳是启开密闭和排施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现场指挥者,对现场安全工作负责,通风副总工程师杨万达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生产副矿长周鸿组织好参加启开密闭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有关人员,机电副矿长王良琪负责指挥电工按措施要求和现场指挥者的命令完成停、送电工作,瓦检员负责启开密闭前后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检查工作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安全员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及相关规定实施安全监督。

2、所有参加启开密闭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该措施并签字,在现场严格按措施要求启开密闭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

3、参加现场启开密闭和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人员有:安全副矿长满庆芳,启开密闭墙的矿兼职救护队员3名(由生产副矿长周鸿定),瓦检员2名(通风副总杨万达定),安全员1名(安全副矿长满庆芳定),机电副矿长王良琪,机电班长敖沛中、电工王定万。

4、瓦斯及二氧化碳排放基地:设在轨道石门及轨道上山交叉口内。

5、启开密闭和排施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具体时间由矿根据生产工作安排确定。

二、启开辅助水仓临时密闭的安全技术措施

1、准备工作

(1)、在副斜井井底落平处西翼帮侧安装fbdno:11kw×2局部通风机(一备一用),采用直径600mm风筒通过副斜井车场进入辅助水仓临时密闭墙位置,局扇距回风口约为22m,并准备直径600mm的抗静电阻燃风筒20m。

(2)、将消防供水管路接至打墙地点。

(3)、操作人员准备好打墙工具、掏扒及撮箕等。

2、启开密闭前的安全操作

(1)启开密闭前,由安全员负责查看回风区域人员是否撤出完毕,岗哨是否设好,电工是否将回风区域电源切断,必须在岗哨设好,回风区域人员全部撤出并断电后方可进行启开密闭工作。

(2)启开密闭前,由瓦检员检查墙体附近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达1%,二氧化碳浓度达1.5%时,不得从事启开密闭工作,必须先采取措施将瓦斯浓度降到1%、同时二氧化碳浓度降到1.5%以下时,才能启开密闭。

(3)打墙前,操作人员用水将墙体湿透,防止打墙撞击产生火花。

(4)打墙前,操作人员佩戴好完好有效的自救器等安全防护设施。

(5)启开密闭时,先在墙体中上部适当位置处打开一个小孔(小孔面积0.4~0.5m2),小孔打开后用风筒对此小孔限量送风,要求从小孔内排出的瓦斯与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向小孔内送风的同时,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暂停向孔内送风,由现场排挥者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不了的汇报调度室听候处理。

(6)在小孔内附近20m范围的瓦斯浓度小于1.5%和它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值时,由施工人员将剩余墙体全部撤除。

(7)启开密闭过程中,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瓦斯,一旦发现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立即启开密闭工作,并查找瓦斯超限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待瓦斯浓度不超过规定时方可恢复工作。

三、排放密闭内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安全技术措施

1、排放瓦斯前,由现场负责人按下列要求设好警戒,并作好排放瓦斯的准备工作。工作准备好后,向调度室汇报,接矿瓦斯及二氧化碳排放组织指挥者的命令后,方可进行瓦斯排放。

警戒设置位置:

(1)、在轨道石门与轨道上山交叉口位置派人站岗;

(2)、在回风上山距总回风石门3m位置派人站岗;

(3)、在风井口派人站岗;

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必须待警戒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和回风流流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均撤到安全地点且回风区域断电后,方可进行瓦斯及二氧化碳排放工作。

2、断电范围:

(1)、轨道石门(除排放局扇外)非本质安全型电源;

(2)、沿煤小上山非本质安全型全部电源;

(3)、材料上山非本质安全型全部电源;

(4)、+822m水平巷道、总回风石门及回风斜井非本质安全型全部电源。

电工执行停、送电操作时,必须执行停、送电的安全规定。

3、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方法:

采用逐段通风排放方法,即先用风筒接至打墙位置,并准备一根短风筒(约5m),然后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启动装置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在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启动局部通风机,在局部通风机开启后,然后将风筒逐渐靠近排放区域,同时检查回风瓦斯,通过风筒出口距离来控制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待前方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均不超过1.5%时,再接上一根短风筒,排放前方瓦斯,按此方法逐段进行,至到将巷道内的瓦斯排放完毕。

4、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严禁“一风吹”,防止瓦斯大量涌出造成回风区域瓦斯超限。

5、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必须密切注意回风流窜入轨道上山,有此情况,必须停止工作,及时撤出人员,汇报矿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必须随时观察局部通风机是否拉循环风,一旦出现中通风机拉循环风,必须立即停止瓦斯排放工作。

7、排放瓦斯期间,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回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汇合处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该处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一旦发现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规定,可以通过调整风筒接口大小控制送入风量大小的方法,确保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的回风流在同全风压汇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检查瓦斯人员应靠在新风一侧进行。

8、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必须随时注意巷道支护及围岩稳定情况,发现有冒顶、片帮危险时,应暂停排放工作,待采取措施处理后,方可恢复瓦斯排放。

9、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时,所有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好自救器,并保证能正常使用。

10、排放瓦斯及二氧化碳完毕,要观察巷道内的通风及瓦斯情况,只有在风流稳定瓦斯不超限时,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第4篇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规程

雨季施工准备措施

掌握气象趋势及动态,开工前宜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服务合同,以利安排施工,做好预防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劳动力安排和材料采购计划,并储备足够的物资材料以保证雨季的施工。做好材料(如钢筋、水泥等)的防受潮,防锈蚀工作。施工过现场及施工便道要有排水坡道,便道旁边要开挖排水沟,以避免便道积水而影响来往车辆行驶。构建生产基地,根据地形对场地四周的排水系统进行疏通,做到施工作业场地不积水,并防止周邻地表水流入场内;雨季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疏浚,确保现场安全。

使用重型机械和车辆时,注意地面有无松软现象,以防压坏地下隐蔽设施及机械越陷越深更不能自拔。

配电箱设防雨罩,各种机械设备设防雨棚。

现场工棚、仓库等大小型暂设在雨季整修完毕,要保证不塌、不漏和四周不积水。

提前安排好排水系统,以免挖槽堆土造成原排水出路不畅,沟槽切断原有排水沟和管道,如无其他适当排水出路,架设安全可靠的渡管。

在雨季施工前,对现场所有动力照明线路,供配电电气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存在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绝缘降低以及漏电等问题,必须及时更换处理。

基础工程

在路基施工中合理安排填方的季节性施工,严禁在雨中或连绵雨天填筑非渗土路堤。路基排水沟等先于其他工程完,起到排水防洪作用。排出的雨水不得危及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

路基填筑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以确保路堤质量。每层填土表面做成2~4%的横坡,并填平,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路堤填料过湿时不能使用,弃置晾晒风干后再用。

对停用的机械钢材、水泥等材料采取避雨、防潮措施,现场物资的存放台等均垫高,防止雨水侵泡。

临时施工便道维护与整修,确保其畅通。

混凝土工程

在汛期要保证做到随开挖、随灌筑、随时回填,快速施工不留隐患。

镇墩混凝土工程雨季施工时要及时掌握砂石骨料的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拌合质量,混您土浇筑选择晴好天气,以避免下雨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刚浇筑完时要覆盖好,必要时采取搭棚防雨,避免雨水冲刷。再摸版的适当部位预留排水孔,防止来雨时模内积水。

做各种基础、施工现场、驻地周围等防洪排水措施,疏通场地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洪水对施工产生影响。

第5篇 爆炸泄漏中毒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规程

(一)、 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当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给值班领导,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值班领导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并拨打“119”报警。

2、 储气罐、压力容器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或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可能发生再次爆炸,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地带。

3 、当爆炸引起建筑物发生坍塌,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应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4 、当发现有人员受伤时,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二)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员工发现危化品泄漏时,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露污染区。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并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

2、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值班领导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赴现场,同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3、泄漏的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4、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1)、气体 <>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

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3)、固体泄漏物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5、个人的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三)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采取有效个人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根据发生中毒的毒物,选择佩戴个体防护用品。进入半水煤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气等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进入液氨中毒事故现场,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穿气密性防护服,同时做好防冻伤的防护。

2、询情、侦查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询问中毒人员、被困人员情况;毒物名称、泄漏量等,并安排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内容包括确认中毒、被困人员的位置;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泄漏物质浓度等,并制定处置具体方案。

3、确定警戒区和进攻路线

综合侦查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疏散警戒区域内与救援无关人员至安全区域,切断火源,严格限制出入。救援人员在上风、侧风方向选择救援进攻路线。

4、现场急救

(1)、迅速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2)、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吸氧气。

(4)、严重者立即送往医院观察治疗。

5、排除险情

(1)、禁火抑爆。迅速清除警戒区内所有火源、电源、热源和与泄漏物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品,加强通风,防止引起燃烧爆炸。

(2)、稀释驱散。在泄漏储罐、容器或管道的四周设置喷雾水枪,用大量的喷雾水、开花水流进行稀释,抑制泄漏物漂流方向和飘散高度。室内加强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3)、中和吸收。高浓度液氨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4)、关阀断源。安排熟悉现场的操作人员关闭泄漏点上下游阀门和进料阀门,切断泄漏途径,在处理过程中,应使用雾状水和开花水配合完成。

(5)、器具堵漏。使用堵漏工具和材料对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

(6)、倒灌转移。液氨储罐发生泄漏,在无法堵漏的情况下,可将泄漏储罐内的液氨倒入备用储罐或液氨槽车。

6、洗消

(1)、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对于一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气体泄漏,为降低大气中气体的浓度,向气云喷射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气云,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液氨泄漏,为减少向大气中的蒸发,可用喷射雾状水稀释和溶解或用含盐酸水喷射中和,抑制其蒸发。

(3)、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第6篇 机电设备防灭火措施规程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矿井防灭火规定,为消除矿井火灾危害,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望公司各部门及职工认真贯彻执行。

1、井下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选择防爆型电气设备,且必须是煤矿专用设备,要有“三证一标”齐全者,方可入井,否则禁止使用。

2、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必须用煤矿井下专用变压器,中性点严禁接地。

3、硐室必须装设向外开的防火铁门。铁门全部敞开时,不得妨碍巷道交通。装有铁门时,可加设向外开的栅栏铁门,但不得妨碍铁门的开闭。

4、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严禁采用不合格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专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

5、所有机电设备必须根据其功率选择电缆截面,严禁小断面电缆向大功率设备供电,以防电缆爆炸或燃烧,引发火灾。

6、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

7、严禁在井下从事电焊工作,如必须在井下工作时,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次制定安全措施。

8、电工必须随时检查井下电气的失爆情况,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9、电缆的连接均用矿用防爆接线盒,接线不得失爆。

10、井下检修设备后,必须及时清除残余物及油脂,严禁摆放于井下。

11、井下停、送电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操作。

12、井下机电设备硐室按照规定配备各种灭火器材。,

13、永久性的机电设备硐室,应砌碹或用其它可靠的方式支护。采区变电所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14、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15、井下电气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告。

16、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送出地面处理

编制单位:左则沟煤业通防部

编 制 人:

二o一三年四月十八日

第7篇 电梯应急措施规程

注意:电梯属特种设备,发生火灾、浸水、电梯剪切、电梯困人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发出救援信息,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采取救援措施。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自救。紧急处置结束后,由电梯维保公司安排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检查或维修正常后,方可使用。

1 事故定义与类型

电梯事故是指在电梯使用、维修、维护保养、改造或检验过程中因设备自身或外在(人为)因素导致发生损毁、失效、故障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等后果的突发事件的总称。

事故类型:分为人身伤害事故、设备损坏事故。

人身伤害事故:包括坠落、剪切、挤压、撞击、缠绕和卷入、滑倒和绊倒、电击、烧伤等。

设备损坏事故:绝缘损坏、短路、火灾、水浸、零部件断裂或破碎、疲劳破坏、过度变形等。

2 电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基本措施

2.1 火灾事故

2.1.1 电梯服务的楼层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⑴ 当大楼发生火警时,发现人员或电梯操作人员应立即拨动消防开关,不论电梯处于何种运行状态,均应立即自动返回底层,电梯内人员开门离开,并将情况报告安全主任或部门主管。

⑵ 设法使保持镇静,组织疏导电梯内人员离开。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关闭层门并切断总电源。

2.1.2 电梯井道或轿厢内发生火灾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⑴ 首先立即在就近的楼层停靠,即刻疏导撤离。

⑵ 然后切断电源。

⑶ 再用灭火器灭火。

⑷ 共用井道中有电梯发生火灾时,其余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灾的位置,防止火灾蔓延,并交消防人员灭火使用。

2.1.3 相邻的建筑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置措施

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停梯,以免因火灾造成停电而发生困人事故。

2.2 电梯水浸事故

由于电梯被水淹时,可能造成短路或触电,除了要对水源进行控制及处理外,还要对电梯进行如下处置:

2.2.1 当底坑内出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停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2.2.2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将轿厢停于进水层站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轿厢进水。

2.2.3 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等事故。

2.2.4发生水浸时,应迅速切断漏水源,设法使电器设备不进水或少进水。

2.2.5 对水浸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用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管线等方法,确认水浸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验运行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对微机控制电梯,更需仔细检查,以免烧毁电子板。

2.2.6在恢复电梯运行时,应确认无积水,无短路现象后,方可使用。对于那些急于使用的电梯,可采用烘干的办法(如使用电吹风机),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短路的积水。

2.2.7电梯恢复运行后,详细填写水浸检查报告,对水浸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2.3 电梯剪切事故

2.3.1 首先断开电梯主电源开关,以避免在救援过程中突然恢复供电而导致发生意外,同时报安全主任或部门主管,由安全主任或部门主管通知电梯维保公司。

2.3.2 有足够的救援人员且先行救援不会导致受伤人员进一步伤害的情况下,可在电梯维保公司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进行救援,否则应根据维保公司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前期救援准备工作并在维保公司急救人员到来后配合救援工作。

2.3.3 轿厢内人员或层站乘客在出入轿厢时被剪切

⑴ 如果可以通过打开电梯门直接救出乘客,则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层门钥匙打开相应层门,救出被困乘客。

⑵ 如果不可以通过打开电梯门直接救出乘客,则相应人员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相应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相应层门,救出被困乘客。

2.3.4 乘客或其他人员在非出入轿厢时被剪切(发生轿底或轿顶剪切)

⑴ 发生轿底剪切时,相应人员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相应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使轿厢向上移动),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⑵ 发生轿顶剪切时,相应人员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留守,相应人员进行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使轿厢向下移动),并且保持与留守在受伤乘客所在楼层的人员通讯,一旦可以将受伤乘客救出,则停止盘车救援操作或紧急电动运行。

2.3.5 救出乘客后,根据电梯维保公司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援工作。

2.4 垂直电梯困人事故

运行中的电梯会因供电线路故障、限电、电梯设备老化等因素,致使乘客被困在轿厢内,乘客首先要及时报警。电梯的轿厢里通常都设有报警装置,配有电话、对讲机,或有摄像监控镜头。一旦受困,应及时使用。其次是在救援中要听从维修人员的指挥,密切合作。如电梯为有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对乘客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并与维修人员联系;如无操作人员,维保人员应设法与轿厢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系,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如事故因供电引起,对于短时停电有备用发电机的应及时启用。因线路故障或因其它原因造成的长时间停电,应考虑采用盘车等适当的方式将乘客救出。

2.4.1 电梯停靠在楼层附近的处理方法

⑴ 到机房将电源开关断开,防止电梯突然运行造成事故;

⑵ 在厅外用三角钥匙将层门打开,将乘客从轿厢内放出。

2.4.2 电梯轿厢在两层楼的中间或冲顶、蹲底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电梯运行中因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维修管理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⑴ 若有司机操作,司机应使乘客镇静等待,劝阻乘客不要强行手扒轿门或企图出入轿厢,并与维保人员或消防值班室管理人员取得联系。

⑵ 维保人员到现场后,应了解轿厢被困人数及其健康状况、轿厢内应急灯是否点亮、轿厢所停层站位置,以便于解困工作的开展。

⑶ 告知乘客尽量远离轿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口,不要倚靠厅、轿门,不要在轿厢内吸烟、打闹,听从操作人员指挥。

施救方法如下

方法一:施救人员在轿厢位置的上层将层门用钥匙打开,进入轿顶,将电梯置于检修运行状态,以慢速运行方式将轿厢运行至就近楼层的平层位置,用钥匙将门打开,让乘客撤离。

方法二:盘车放人操作

⑴ 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盘车操作已经开始,请配合。

⑵ 盘车放人操作一般由两人在机房进行。操作前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开关,一人用松闸板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盘车。当将轿厢盘至最近层楼面时〈轿门地坎应不高于层门地坎600mm〉可停止盘车,使制动器复位。

⑶ 让被困人员在轿厢内打开层门,或用钥匙打开紧急门锁,并协助被困人员离去。

⑷ 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应防止因对重侧比轿厢重而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进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如事故时轿厢处于冲顶或蹲底的状态时,宜采用上述方法二的盘车放人操作方式解救被困乘客。在电梯技术条件允许时,也可以在检修状态下,短接好相关安全回路,在机房控制柜处以检修速度将轿厢运行至顶楼平层或底楼的平层位置,救出被困乘客后,使安全回路恢复正常功能。

第8篇 防止顶板锚杆锚索破断伤人防护措施规程

一、断锚杆、锚索原因分析

1、巷道掘进期间,顶板的淋水对锚杆、锚索产生了一定的腐蚀。到工作面回采时,由于受到采动影响,巷道压力增大,煤层部分离层严重,当煤层与岩石顶板之间产生错位时,将使锚杆、锚索受到的剪切力明显增大,造成锚杆、锚索承受较大拉应力被剪切破断。

2、由于顶板岩层不平或锚杆、锚索的施工角度不合理造成在张拉过程中托盘不能垂直锚杆、锚索张拉,导致锚杆、锚索与托盘形成角度,在顶板压力较大时,顶部岩体发生位移,使托盘和锚杆、锚索角度增加,造成托盘对其施加了剪切力,导致其破断。

二、断锚杆、锚索防护措施

1、对于人员流动比较大的锚网索巷道,及巷道内人行道顶板下沉严重地段顶板所有锚杆头、锚索头采用8#电镀锌丝在顶板网片上绑扎牢固、拧紧。

2、对于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顶板锚(杆)索外露部分全部采用8#铁丝绑扎到顶部金属网上。

3、井下现有的工钢梁锚索支护,发现有一头断开且没有补打锚索之前,必须用双股8#电镀锌丝将工钢梁在顶板网片上绑扎牢固。

4、施工锚杆、锚索时,要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张拉前,必须将托盘与顶板紧贴住,如顶板不平时要将顶板找平,使托盘在张拉后与锚杆、锚索基本垂直,避免受到托盘的剪切应力,保证使用强度。

5、加大巡检力度。各施工区队所辖巷道,由单位跟班队长或技术人员负责对锚网索支护巷道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断锚杆、锚索及时汇报区队值班队长进行二次补强。

第9篇 副井罐笼防坠器试验规程安全措施

一、概况:

翟镇矿业有限公司副井为立井提升,提升容器为单层普通罐笼单罐提升,木罐道,采用fm型防坠器,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每半年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

二、施工顺序及方法:

1、将所有工具、材料准备齐全,运到现场备用。

2、将罐笼在井口用矿工钢担牢,检查防坠器各部分,进行润滑检修,调整各拉紧弹簧。

3、首先进行检查性试验,将罐笼放在预先设置好的矿工钢上,然后放松提升钢丝绳,猫爪捕捉器将木罐道卡住,此时测量防坠器下拉杆的行程不得超过最大行程的3/4即合格。

4、进行不脱钩试验,在井筒上担牢2根矿工钢,上面放置两条轮胎,用提升绞车将罐笼上提600-700mm,用卸夹把罐笼和托罐器连在一起,在罐道绳上标上记号,放松提升钢丝绳,用绳子拉动托罐器,使罐笼下滑一段距离被卡住,猫爪捕捉器沿木罐道下滑距离不得超过40mm,每个罐笼应进行3次试验,每次提升高度均超过前一次,待试验合格后进行脱钩试验。

5、进行脱钩试验:在井筒上担牢2根矿工钢,上面放置两条轮胎,用提升绞车将罐笼上提600-700mm,用卸夹把罐笼和托罐器连在一起,在罐道绳上标上记号,放松提升钢丝绳,用绳子拉动托罐器,下滑一段距离停住后测量猫爪捕捉器沿木罐道的下滑距离不应超过250mm,每个罐笼应进行3次,一次为空罐,一次为750kg载重,一次为1000kg载重,试验合格后各部进行紧固并涂油养护。

三、质量标准:

检查性试验:猫爪捕捉器下拉杆的行程不超过总行程的3/4。

不脱钩试验:猫爪捕捉器沿木罐道的下滑距离不应超过40mm。

脱钩试验:猫爪捕捉器对木罐道相对下滑距离不应超过250mm。

四、安全措施:

1、施工前施工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此规程和本措施,试验时必须有专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向施工人员讲清施工内容,顺序及有关注意事项。

2、在井架和罐笼上施工时,要栓好保险带,所有工具必须系好保险绳。

3、试验前将罐笼提至井口平台以上,用矿工钢担牢(不少于两根,长度不少于五米)。

4、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从事其他无关的工作。

5、施工人员所拆卸和安装零部件要拿牢,防止坠落,严禁酒后上岗。

6、施工完毕,应清理施工现场,清点工具。

7、井架和罐笼作业时要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施工时,井筒上下严禁平行作业。

8、对试验数据、结果要记录详细清楚,并有专人记录。

9、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10篇 综采工作面防突措施规程

一、工作面防突范围

抚顺分院于2006年底至2008年底对我矿井田内3上、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性预测,并于2008年11月作出了《石板沟煤矿+790m水平以上区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报告》,其结论主要为------石板沟煤矿3上、3#煤层在f1正断层东南方向的+790m水平以上区域为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生产过程中可按非突出采掘工作面管理, 但应加强对该区域内的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探查工作,加强地质构造带附近采掘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根据上述结论,我矿东上山1800采区内的33107回采工作面防突范围划定为:(1)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带附近10m范围内的综采工作面,纳入防突管理;(2)33107回采工作面正常带参照突出威胁区域进行管理;

二、工作面预测预报及效果检验方法

1、加强对所回采的综采工作面的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探查工作,若发现有地质构造,将其纳入防突管理,及时编制防突措施,按防突措施要求对其附近10m范围内的工作面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并随时准备对达到瓦斯抽放条件的综采工作面及其上隅角瓦斯进行预抽工作;

2、33107回采工作面每推进10~50m,就要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区域性预测验证,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域,只有连续两次验证都无突出危险时,该区域才定为了突出威胁区,在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完成该循环的回采施工;

3、当33107回采工作面局部区域纳入防突管理后,必须对该区域采取防治突出措施,采取防治突出措施后,还要进行措施效果检验,经检验证实防突措施有效后,方可在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完成该循环的回采施工;

4、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效果检验)方法采用国家安监局颁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执行,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其突出危险临界指标值:k1=0.5ml/g.min1/2,s=6.0kg/m。

5、工作面进入防突区域回采前,先对综采工作面防突区域实施预测预报,其布孔方式为:在回采工作面中每隔10~15m布置一个预测预报孔,且预测孔深度为5-10m。

三、安全技术措施

1、33107回采工作面每推进10~50m,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区域性预测验证,当预测预报k1ma_和sma_值均不超标,工作面无突出危险,则直接按矿总工程师批示的要求,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按该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进行作业;若k1ma_或sma_值超标,工作面有突出危险,采取如下防治突出的措施:以超标预测孔位置为中心,沿煤层倾向左、右各布置3排,共7排排放钻孔,每排间距为2.0m,且每排为2个排放钻孔,排放钻孔直径为75mm,孔深不少于10m,至少排放8小时,直至效果检验有效后,按矿总工程师批示的要求,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按该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回采。

2、防突区域内回巷道支架作业时,应每隔10-15米进行一次预测预报,若k1ma_和sma_值均不超标,工作面无突出危险,则直接按总工程师批示的要求正常回架;若k1ma_或sma_值超标,工作面有突出危险,则必须防治突出的措施,至少排放8小时,直至效果检验有效后,按矿总工程师批示的要求正常回架。

3、防突区作业时,综采队必须坚持正确使用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和自救器,并配备适量的自救器供进入工作面的非本工作面人员使用,进入防突区作业的人员必须熟悉该区的通风系统、避灾路线、突出征兆及自救器的使用方法。

4、每次预测预报或效果检验后,防突队应认真填写防突牌板并在现场作好标记,综采队只有在接到经矿总工程师批示的预测预报或效果检验报告单后,方可按其要求施工,且将当班工作面回采情况详细、准确地向调度室汇报,

5、施工队在防突区施工作业时,应严格按作业规程及防突措施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四、安全防护措施

1、本工作面由非防突区向防突区域回采前,生产技术科必须向综采队、调度室和防突队等部门提交工作面临近防突区域通知单,并书面报告矿总工程师,到位时,防突队将其纳入防突管理。

2、工作面回采施工前,综采队必须交班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有关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通风队按要求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和建立相应的通风防突设施,保证通风系统独立稳定,设施牢固可靠,通风队必须在工作面下口5m内和回风流中和上隅角各安设一台瓦斯监测探头,并保证探头灵敏准确,且地面监测室必须能及时收到各监测探头的准确数据;(2)综采队按要求使用自救器,自救器的个数不得少于作业人员的最多人数;(3)必须在33107皮带运输巷机头附近的进风流巷道中安设一台直通调度室电话。

以上工作准备就绪即交班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安全、生产、防突队等部门到现场检查验收,只有验收合格后施工队方可进入防突区施工作业。

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综采队每班派一名队干跟班,并负责处理当班回采工作面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确保该工作面安全生产。

4、防突区的电气设备,机电队必须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使用中的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每周至少检查一次,严禁使用防爆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设备。

5、防突区域内作业时,通风队必须派一名专职瓦斯员,严密监视碛头的瓦斯涌出变化情况,掌握突出征兆,一旦发现突出征兆或其它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头,撤人并汇报公司调度室。待矿职能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重新施工。

6、施工中凡遇下列现象之一即突出征兆:(1)打钻时出现卡钻、顶钻、喷孔、钻屑量倍增等;(2)碛头支架来压、出现片帮、底鼓、煤体出现声响等;(3)瓦斯浓度忽高忽低或瓦斯涌出量骤然增大等;(4)煤体变软、变暗,层理紊乱,煤层突然拉薄,缺失或变厚等。

7、回采工作面防突区域内采掘作业时,其回风流中严禁其它工作平行作业。

五、组织措施

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生产、安全、防突等职能部门应经常派人深入现场,掌握回采动态,督促施工队按措施要求严格施工。如发现地质构造或其它异常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单位并汇报矿总工程师。

2、防突区域内施工时,综采队队长对防突措施的执行负责;生产技术科分管技术员对全队职工的贯彻、培训、考试工作负责;当班班(组)长对管辖区内的防突工作负责;防突队对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负监督管理责任;生产技术科对防突措施的贯彻执行负责;安全科对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负监督责任。

3、本防突措施必须结合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一并向全队职工贯彻,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考试成绩交防突组存档备查。

五、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预防措施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一旦超限,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所有电气设备电源,并及时通知队部采取措施,排放瓦斯后方可复工,采取措施如下:

1、在机尾上隅角2-3m处支架人行道上挂设风障,使风流经过上隅角,冲淡上隅角的瓦斯;

2、设专人用水管向上隅角及老塘处洒水;

3、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降低瓦斯浓度,必须安设风流引射器进行排放。

第11篇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规程

事故案例

某矿井 + 620m 水平 33#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兼职电工)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 + 620m 水平配电点约有800m(见图1) ,该电工为图省事,在 + 620m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 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 ,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 660v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

(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 未投入使用;

(2)+ 620m 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 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警示牌;

(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

(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

(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至煤电钻约 40m 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 3 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

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

2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3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12篇 工作面前后安全出口维护措施规程

1.顶帮维护好,浮石险块及时清理。防止掉块伤人。

2.工作面前后安全出口宽度不得小于1.2m,两顺净高不低于2.0m,出口无杂物积水,做到行人、通风畅通无阻,否则必须及时修复处理。

3.在前后出口作业时,必须有两人以上作业,其中一人作业,另一人必须监护,监护人必须作到监护操作者安全和放好警戒,确保操作者和周围人员安全。严禁单人无监护情况下作业。

4.作业前找落帮顶浮石、险块,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作业时有专人监护帮顶。

5.随着工作面推进,两顺单体支柱必须及时回、打,保证超前支护距离符合安全要求。

6.顶板破碎压力较大处,要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7.工作面初次来压后根据两顺顶板变化实际情况,如需改变两顺超前支护形式,必须另行编制补充措施。

8.在工作面前后端头支架与硬帮之间回单体支柱时,回收前清理好退路,防止窜矸、倒柱、掉顶伤人。

9.在工作面前后端附近采空区顶板不跨落时,在端头支架顶梁后端设警标,防止人员误入采空区。工作面前后端行人出口,顶帮必须满足安全行人的条件,否则,必须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第13篇 瓦斯排放措施规程

为了加强矿井瓦斯预防和管理,确保矿井不发生瓦斯事故, 特制订瓦斯排放措施如下:

一、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的安全措施

1、因不明情况的停电,主扇抽风机停止运行后,立即通知 井下人员撤出井外,并打开风井风门,切断井下电源;预先通知 的停电,井下不得安排人员生产作业,在停电时间内打开风井风 门,切断井下电源。

2、检修主扇风机时,启动另一台备用风机投入运行,如两 台风机同时发生故障需检修时,井下不得安排人员生产作业,并打开风井风门,切断井下电源。

3、在恢复通风正常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必须派 人进行通风、瓦斯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生产作业。有 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米的巷道内,必须检查瓦斯,且 瓦斯浓度在0.5%以下,方可开启。

二、局部通风机故障检修的安全措施

1、井下使用局扇通风的地方,因故障停止运转,该处应停 止作业,撤出人员,待恢复通风后,经瓦斯捡查,确定无危险后,方可恢复生产作业。

2、在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局扇及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 人工开启局扇通风。

3、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采取控制风 流的安全措施进行通风排放瓦斯,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超过3.0 %时,采用专用排瓦斯巷进行排放瓦斯。制定排放瓦斯的措施由 矿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三、临时停工地点的安全措施

1、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确需停风,必须切断电源, 在进出口等处设置栅栏,并设置禁止人员进入的警示标牌。

2、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 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且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 封闭完毕。

3、恢复己封闭的停工区时,首先用局扇加强通风,排除其 中积聚的瓦斯,待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降到规定范围内,经 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恢复停工区的安全措施方案, 由矿技术负责人编制和审定,矿长批准后,由安全生产副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14篇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规程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鉴定结果,我矿12#、13-2#煤层属自燃倾向性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i级,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依照鉴定结果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措施如下:

一、防止煤层自燃措施

(1)选择丢煤少、回采速度快、采空区漏风小的合理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布置,尽量缩短采区开采期限。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带或留煤柱等区域开采,应根据其地质情况和开采条件,在作业规程中另行确定采区开采方式和开采期限。

(2)提高采区回采率和工作面回采率,一次要采全高,不得留有顶煤或底煤,不得留有设计以外的煤柱。

(3)在沿煤掘进巷道时,禁止空顶空部,禁止堆积浮煤。 (4)已报废或无用的井巷均应及时充填或封闭,以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所有隔离煤柱中不许任意掘进巷道。

(5)掘进石门见煤点过断层的部分托顶煤巷道必须有防止冒顶和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如出现冒顶,冒顶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并进行喷浆隔离。

(6)每7天利用束管人工采样对密闭内的气体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7)每次检测分析结果必须记录在专用的防灭火记录薄内。

(8)对检测分析结果每7天进行检查、分析、整理,发现自然发火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要立即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发出自然发火预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9)每天矿督察组对工作面的回采率进行检查,防止留有顶煤和底煤。

二、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

(1)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矿长是防灭火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煤层发火防治应负领导责任,应定期听阅防治自燃发火工作的汇报,并及时解决自燃发火所需的人、财、物等;总工程师对防治自燃发火技术业务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生产副矿长必须做好所辖范围内的防治自燃发火工作;通防部门要负责日常防火监测及防治工作,安全科负责防灭火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2)在编制采区设计、作业规程时,都必须有防灭火措施的设计内容;如供水、消防管路、自动喷雾、注浆、合理的支护形式及煤柱的留设情况等,在井下要按规程规定设置消防材料库,储存足够的消防材料及工具,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维修替换。

(3)瓦斯检查人员应配备co检定器,在检查瓦斯的同时检查co浓度,在回风流中检查,并记录在瓦斯牌板上,对所有隐患点都要建立台帐,挂牌管理,设专人检查有害气体及温度。历年来虽然没有发现采空区自燃现象,但是不能粗心大意,继续保持每7天用束管抽出井下气体采空区,进行分析,发现co、hs、co2、so2等气体超限,而分析有自燃现象,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措施:1、检查所有通向该采区的密闭,重新进行抹面;2、向采空区进行充惰性气体;3、制定防止漏风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可靠措施;4、加密对采空区的束管检测。)

(4)完善矿井的防火措施。一是设置地面和井下消防池及供水管路系统;二是在各机电硐室、火药发放硐室及其它主要地点必须设置消防器材;三是在井下按照规程规定设置消防材料库,库内应备有足够灭火用品;四是在采掘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火的专门措施;五是主通风机应装有反风装置,必须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其供风量不得小于正常风量的40%,反风设施由总工和机电矿长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并写出反风总结材料。

第15篇 环式给煤机犁煤车检修危险点预控措施规程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1.进入环给

坠落摔伤

进入环给前要做好防范措施。

进入环给时要抓紧牢,防止坠落

必要时在落煤筒上敷设牢固的板材。

环给外部要有人进行监护

由专业起重工搭设脚手架;禁止上下抛掷物品、工具。

碰伤

因受空间限制,要注意人员碰伤(必须戴安全帽)

2.检修犁煤车

触电

由专业电工进行拆线工作

打滑摔伤

手持工具一定要握紧,把要清洁。

落物伤人

注意拆卸下的部件掉落伤人

砸伤、碰伤

多人搬运较大材料时要做到同起同放;

摔伤

上下梯子要注意抓稳扶好。

动用电火焊

烧伤

工作前清理工作区域积煤

触电,烧伤

使用电火焊前检查工具有无缺陷

非专业人员禁止动用电火焊工具

使用火焊时火焰吹割方向严禁站人

防止火灾发生

1、动火前办理动火工作票;

2、现场准备压力正常灭火器;

3、确认动火设备无可燃物品(积煤、胶带、破布,油漆);

4、动火地点准备带水压消防水管,阀门开启正常。

3. 拆装推杆

触电

由专业电工进行拆线工作

高空坠落

身体因素不适宜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得参加

高空作业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带,安全带要绑扎牢固

落物伤人

工作区域下方禁止人员逗留或通过。注意物件坠落、伤人

4.搬运推杆

砸伤、碰伤

搬运推杆时要做到同起同放;上下梯子要注意站稳抓牢。

5.推杆检修

弹簧伤人

拆除导管时,导管不要对着人,以防弹簧绷出伤人

挤伤手指

检查和安装齿轮时,不准把手伸入齿轮室内

6.推杆安装

打滑摔伤

手持工具一定要握紧,把要清洁。

砸伤手

使用手锤时不准戴手套,锤把要清洁

《措施规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