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维护规程
1. 定期检查
- 检查泵体外观,确保无明显损伤或腐蚀。
- 监控轴承温度,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 检查密封状态,防止泄漏。
2. 润滑管理
- 定期更换润滑油,保持轴承润滑良好。
- 检查油封,确保润滑脂不泄漏。
3. 流量和压力监控
- 记录并分析泵的流量和出口压力,确保符合设计参数。
- 对异常波动进行及时调整或排查。
4. 电机维护
- 检查电机电压、电流,确保稳定供电。
- 维护电机冷却系统,防止过热。
5. 过滤器清洁
- 定期清理进水管线的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泵内。
6. 备用泵管理
- 定期启动备用泵,确保其随时可用。
- 对备用泵进行同样程度的维护保养。
7. 故障记录与分析
- 记录每次故障情况,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离心泵维护规程
1. 维护周期
- 根据制造商建议,设定合理的维护间隔,如每运行1000小时或3个月一次。
2. 维护程序
-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避免误操作。
3. 备件更换
- 使用原厂或指定品牌的替换零件,保证质量。
4. 安全规定
- 关闭电源并悬挂警告牌,确保在维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5. 性能测试
- 维修后进行性能测试,确认泵的工作效率。
离心泵维护规程
离心泵维护规程是一系列旨在保持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步骤和标准。它涵盖了从日常检查到定期维护的各个方面,旨在预防故障、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营成本。执行这些规程意味着要定期监控泵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泵在最佳状态下工作。规程也强调了安全性,确保在维护过程中遵守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发生。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第1篇 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与检修故障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kqw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超滤循环泵、清洗水泵、清水提升泵、反冲洗泵等)维护与检修故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kqw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超滤循环泵、清洗水泵、清水提升泵、反冲洗泵等)维护与检修。
2 内容
2.1 泵的维护
2.1.1运行中的维护
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
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泵进行长期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可能使机组的噪音及振动增大、出现泄露,性能下降,这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机械密封、叶轮等),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2.1.2机械密封维护
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定颖粒。
严禁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
起动前应先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起动造成石墨环断裂损坏。
密封泄露允差3 滴/分,否则应检修。
在检修装配机械密封时,应避免接触油类物质,可采用肥皂水、洗涤剂之类来润滑减阻。
2.2 注意事项
不可将管路重量加在泵上,以免造成泵体变形损坏。
泵运行前必须将泵灌满液体,同时用手盘动泵使液体进人机械密封端面,防止机封端面烧损。必须控制出口阀门,避免泵在超大流量下运行,损坏电机或造成汽蚀。
2.3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可能产生的原因 | 故障解决方法 |
水 泵 不 出 水 | a.进出口闷门未打开.进出管路阻塞;叶轮流道阻塞。 b .电机运转方向不对,电机缺相动作,转速很慢。 c 吸人管漏气。 d 泵内未灌满液体,泵腔内有空气。 e 进口供水不足,吸程过高,底阀漏水。f.管路阻力过大,泵选型不当。 | a打开闷门,去除阻塞物。 b 调整电机转向,紧固电机接线。 c 拧紧各密封面螺母,排除空气。 d 打开排气闷,排尽空气。 e 停车检查、调整(并网自来水管和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 f 减少管弯头,重断选泵。 |
水泵流量不够 | a 先按1原因检查。 b 管道,泵叶轮流道部分阻塞、水垢沉积、同门开度不足。 c 电压偏低。 d 叶轮磨损。 | a 先按l 排除。 b 去除阻塞物.重新调整阀门的开度。 c 稳压。 d 更换叶轮。 |
杂音振动 | a 管路支撑不稳。 b 液体中混有气体。 c 产生汽蚀。 d 轴承损坏。 e 电机超载发热运行。 | a 稳固管路。 b 排气。 c 增加进口压力。 d 更换轴承。 e 调整按4 |
电机发热 | a 流量过大,超载运行.b .碰擦。 c 电压不足。 | a 关小出口阀。b 检查排除。 c 稳压 |
水泵漏水 | a 机械密封磨损。b 密封面不平整。 | a 更换。b 休整. |
第2篇 kqw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与检修故障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去离子水原水泵、软水原水泵、超滤反洗泵、一级反渗透进水泵、二级反渗透进水泵等维护与检修故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去离子水原水泵、软水原水泵、超滤反洗泵、一级反渗透进水泵、二级反渗透进水泵等维护与检修。
2 内容
2.1泵的维护
2.2.1运行中的维护
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
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泵进行长期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可能使机组的噪音及振动增大、出现泄露,性能下降,这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机械密封、叶轮等),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2.2.2机械密封维护
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定颖粒。
严禁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
起动前应先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起动造成石墨环断裂损坏。
密封泄露允差3 滴/分,否则应检修。
在检修装配机械密封时,应避免接触油类物质,可采用肥皂水、洗涤剂之类来润滑减阻。
2.2注意事项
不可将管路重量加在泵上,以免造成泵体变形损坏。
泵运行前必须将泵灌满液体,同时用手盘动泵使液体进人机械密封端面,防止机封端面烧损。必须控制出口阀门,避免泵在超大流量下运行,损坏电机或造成汽蚀。
2.3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可能产生的原因 | 故障解决方法 |
水 泵 不 出 水 | a.进出口闷门未打开.进出管路阻塞;叶轮流道阻塞。 b .电机运转方向不对,电机缺相动作,转速很慢。 c .吸人管漏气。 d .泵内未灌满液体,泵腔内有空气。 e .进口供水不足,吸程过高,底阀漏水。 f.管路阻力过大,泵选型不当 | a.打开闷门,去除阻塞物。 b .调整电机转向,紧固电机接线。 c .拧紧各密封面螺母,排除空气。 d .打开排气闷,排尽空气。 e ,停车检查、调整(并网自来水管和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 f .减少管弯头,重断选泵。 |
水泵流量不够 | a ,先按1原因检查。 b .管道,泵叶轮流道部分阻塞、水垢沉积、同门开度不足. c .电压偏低. d .叶轮磨损。 | a .先按l 排除。 b .去除阻塞物.重新调整阀门的开度。 c .稳压。 d .更换叶轮。 |
杂音振动 | a .管路支撑不稳。b .液体中混有气体。c .产生汽蚀。 d .轴承损坏。e .电机超载发热运行。 | a .稳固管路。b .排气。c .增加进口压力。d .更换轴承。e .调整按4 |
电机发热 | a .流量过大,超载运行.b .碰擦。 c .电压不足。 | a ,关小出口闷。b 、检查排除。c .稳压 |
水泵漏水 | a .机械密封磨损。 b .密封面不平整。 | a .更换。 b .休整. |
第3篇 s型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维护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水泵设备维护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水泵设备维护。
2 内容
2.1 泵运行日记和管理档案
2.2.1 运行日记
如实记录泵运行情况,并以此作为制定运行计划的基础。
运行日记至少包括下列内容:检测时间、开机、停机时间、压力表读数、电流、电压、频率、转速、振动、噪音、环境温度、轴承温度、填料箱泄漏、吸入水位等数据。
2.2.2 管理档案
管理档案要把泵及配套原动机(如电机)和传动装置的出厂时间、制造厂家、各主要性能参数和主要的检修情况记录入册。
2.2 维护
正确的维护作业,对泵能否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泵的使用寿命,避免事故等具有重大意义。经常仔细的进行检查和维护,是避免使用过度,防事故于未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2.1 日常维护检查项目
泵停机后,需关闭压力表(真空表)旋塞。
检查冷却润滑水供水系统,配管线路及泵有无漏水现象,有漏水现象应立即修理。
检查各种仪表等。
定期测定振动值和经常注意噪音有无增加。
监视冷却润滑水供水管理有无堵塞现象。
适时调整填料密封泄漏量。
保持机组的清洁并做运行记录。
2.2.2 每月一次检查项目
检查调整泵和电机,保证同心度。
检查润滑油和润滑水情况。
测量振动和噪音。
检查转动配合部位间隙是否过大而造成松弛现象。
对长期不用的泵,有条件的话,启动一次跑合运转,时间不少于5分钟。无条件的话,可以采用手动盘车。
2.3.3 每一年的检查项目
检查转动部分的磨损情况。
检查叶轮与密封环的间隙。
检查叶轮及其有流道零件的汽蚀、腐蚀、冲蚀情况。
检查轴承及机械密封的磨损情况。
第4篇 单级离心泵维护规程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国产或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用于输送化工物料、冷却水、密封液等单级悬臂式离心泵和单级双吸水平剖分式离心泵(以下均简称为“离心泵”或“泵”)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如图1)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轴封(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轴承和托架以及联轴器等部件组成。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 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目前单级离心泵普遍采用“后拉式”结构,维修时不必拆卸进出口管路甚至电机,整个转子部件(叶轮、轴封组件、轴承支架部件等)可以从后部位出。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一般情况下离心泵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也有通过皮带轮传动或其它传动方式驱动。联轴器一般为膜片式联轴器和柱销式联轴器,近年来大部分泵都选用膜片式联轴器。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可靠,量程符合规定,并按规定定期校验定期校验。
2.1.5 各部位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进、出口阀及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
2.2.1 润滑油位符合规定,润滑良好,能严格执行润滑制度的“五定”、“三级过滤”等规定。
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2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档案内容包括:
2.3.2.1 离心泵的装配图、易损件图以及主要零部件图;
2.3.2.2 离心泵出厂使用说明书、质量证明书;
2.3.2.3 离心泵的安装、试车、验收记录;
2.3.2.4 离心泵的设备履历卡片和运行、检测、检修、事故等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结合面均无泄漏。
2.4.4 轴封处泄漏量:
2.4.4.1 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15滴。
2.4.4.2 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得超过5滴。
3 单级离心泵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 离心泵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压力表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
3.1.2 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4 离心泵在运行中, 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 定时、定点、定线进行巡回检查, 每小时至少一次,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检查内容为:
3.1.4.1 离心泵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噪声和泄漏;
3.1.4.2 离心泵运行中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及电机电流等是否正常;
3.1.4.3 冷却水、密封冲洗液等供应是否正常;
3.1.4.4 润滑油的油位和供油情况。
3.1.5 设备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巡回检测离心泵的运行状态。
3.1.6 严格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脂)。新泵或新轴承运行100小时后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润滑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应予以更换。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时必须经过三级过滤。
3.1.7 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密封符合要求,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8 冬天泵停用时,应排尽泵内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1.9 备用泵每天盘车一次(8~10圈),每周启动一次,运行五分钟左右。
3.1.10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停止泵的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2定期维护
3.2.1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记录。
3.2.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按规定补充润滑油,发现油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更换润滑油。
3.2.3 检查泵运行中的温度、流量等参数超过规定指标。
3.2.4 检查泵的填料或机械密封以及其它部位
3.2.5 检查泵内有无发出异常声响;
3.2.6 检查泵的振动情况;
3.2.7 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
3.2.8随时检查轴承温度,按时记录,主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65℃。发现超温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单级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泵不能排送液体 | 1.抽吸管道和泵壳不够畅通或灌液不正常泵没有注满液体 2.吸入或排出管道上阀门关闭 3.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 4.吸入高度过大 5.被输送液体温度太高 6.泵体或吸入管(阀)有杂物阻塞 7.转向错误 | 1.清理管道和泵壳使其畅通,把泵全部灌满流体 2.打开阀门 3.排除空气及消除泄漏处重新灌泵 4.降低吸入高度 5.降低液体温度 6.检查清理,排除杂物 7.改变转向 | |||
流量不足 | 1.抽吸侧或排放侧阀门未完全打开 2.吸入阀、叶轮或管道被堵塞 3.抽吸侧管道或泵的填料等部位漏入空气 4.口环密封处磨损过大 5.叶轮堵塞或磨损腐蚀 6.吸入高度过大 | 1.打开阀门 2.检查, 清扫吸入阀及管路 3.检查, 消除泄漏 4.更换口环 5.清理或更换叶轮 6.降低吸入高度 | |||
输出压力不足 | 1.介质中有空气 2.叶轮腐蚀或严重损坏 3.口环磨损, 与泵体间隙过大 | 1.排除气体 2.更换叶轮 3.更换口环或泵体 | |||
泵排量过大 | 泵的排出压头小于泵的额定压头 | 1.关闭排出阀调整操作压头 2.将叶轮直径改小 | |||
电机过载 | 1.装配不好,或泵体上有应力 2.填料函的填料太紧 | 1.重新装配,无应力地连接管道 2.放松填料压盖 | |||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电机过载 | 3.输送介质的比重或粘度高于原设 4.转子轴向窜动较大叶轮抵住口环 5.零件卡住 | 3.更换一个功率较大的电机 4.调整轴窜动量 5.检查处理 | |||
泵体过热 | 1.泵内无介质 2.出口阀未打开 3.泵容量大,实际用量小 | 1.检查处理 2.打开出口阀 3.更换泵 | |||
轴承过热 | 1.中心偏移 2.缺油或油不干净 3.油环转动不灵活 4.轴承损坏 | 1.校正轴心线 2.加油或清冼轴承及换油 3.检查处理 4.更换轴承 | |||
泵振动或发出杂音 | 1.泵和电机轴中心线未找正 2.联轴器接触块磨损 3.排出压力大于设计值,流量太大 4.吸入管太小或被堵塞 5.抽吸阀、排放阀开度不正确 6.吸入部分有空气渗入 7.管路固定不对 8.轴弯曲 9.叶轮内有异物或腐蚀磨损后不平衡 10.叶轮歪斜或与泵体摩擦 11.液体温度过高 2.地脚螺栓松动 13.泵发生汽蚀 | 1.正确地校正泵与电机轴中心线 2.更换接触块 3.调节出口阀或减小叶轮直径 4.增大吸入管直径或清理管道 5.打开抽吸阀调节排放阀 6.堵塞泄漏处 7.检查调整 8.校直或更换 9.清除异物或更换叶轮 10.校正、调整 11.降低液体温度 12.紧固螺栓 13.调节出口阀使之在规定的性能范围内运转 | |||
泵密封处泄漏过大 | 1.叶轮的后壁或辅助叶轮离壁距离太大 2.填料或密封元件材质选用不当 3.轴或轴套磨损 4.轴弯曲 5.中心线偏移 6.转子不平衡,振动过大 7.密封件磨损或弹簧力不足 8.冷却水不足或堵塞 | 1.测量间隙并重新调整或纠正回缩量 2.验证填料耐腐性能 3.检查修理或更换 4.校正或更换 5.找正 6.测定转子平衡 7.调整、修理或更换 8.加大冷却水量或清冼冷却水管路 | |||
机械密封 | 周期性泄漏 | 1.转子轴向窜动,动环未能补偿位移 2.操作不稳,密封腔内压力经常变动 3.转子周期性振动 | 1.将轴向窜动减少到规定值 2.稳定操作,控制压力波动 3.排除振动 | ||
突然性泄漏 | 1.弹簧断裂 2.防转销断掉或失去作用 3.动(静)环碎裂 | 1.更换弹簧 2.更换防转销 3.更换动(静)环 | |||
经常泄漏 | 1.组合式动静环的镶缝不严,产生泄漏 2.磨擦副不能跑合,密封副表面损伤 3.密封副内夹入杂质 4.密封副端面比压过小 5.密封圈有缺陷 | 1.严格控制组合部位间隙 2.更换磨擦副,注意配对材质 3.拆卸清洗,重新安装 4.增大端面比压 5.安装前细致检查,选用好的密封圈 | |||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机械密封 | 经常泄漏 | 6.安装密封圈时被擦伤 7.v形圈安装时方向错误 8.转子振动 | 6.更换, 安装时要防止损伤密封圈 7.予以调整 8.查清原因消除振动 | ||
摩擦副磨损加快 | 1.密封面内夹入杂物 2.密封介质不清洁 | 1.拆卸清洗,重新安装 2.更换过滤芯,清洗 | |||
停用后再启动时泄漏 | 1.摩擦副结焦 2.弹簧锈结,作用力受到阻碍 | 1.拆卸清洗 2.清理或更换 |
紧急停车
1、轴承温度高于80度,或声音异常。
2、振动有一项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3、润滑油变质。
4、发生严重汽蚀。
5、泵内有异常声音或有振动。
6、联轴器损坏。
7、电机超电流。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国产或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用于输送化工物料、冷却水、密封液等单级悬臂式离心泵和单级双吸水平剖分式离心泵(以下均简称为“离心泵”或“泵”)的维护和检修。
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技术文件中的一切规定。
1.2 结构简述
单级离心泵(如图1)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轴封(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轴承和托架以及联轴器等部件组成。单吸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 轴线端面进水,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目前单级离心泵普遍采用“后拉式”结构,维修时不必拆卸进出口管路甚至电机,整个转子部件(叶轮、轴封组件、轴承支架部件等)可以从后部位出。双吸泵的泵体为水平剖分式,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承,吸入口与排出口均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一般情况下离心泵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也有通过皮带轮传动或其它传动方式驱动。联轴器一般为膜片式联轴器和柱销式联轴器,近年来大部分泵都选用膜片式联轴器。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可靠,量程符合规定,并按规定定期校验定期校验。
2.1.5 各部位安装配合符合规定:进、出口阀及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
2.2.1 润滑油位符合规定,润滑良好,能严格执行润滑制度的“五定”、“三级过滤”等规定。
2.2.2 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 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2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档案内容包括:
2.3.2.1 离心泵的装配图、易损件图以及主要零部件图;
2.3.2.2 离心泵出厂使用说明书、质量证明书;
2.3.2.3 离心泵的安装、试车、验收记录;
2.3.2.4 离心泵的设备履历卡片和运行、检测、检修、事故等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 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结合面均无泄漏。
2.4.4 轴封处泄漏量:
2.4.4.1 填料密封:介质为水时,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其他液体,每分钟不多于15滴。
2.4.4.2 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得超过5滴。
3 单级离心泵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 离心泵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压力表应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
3.1.2 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 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4 离心泵在运行中, 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 定时、定点、定线进行巡回检查, 每小时至少一次,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检查内容为:
3.1.4.1 离心泵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噪声和泄漏;
3.1.4.2 离心泵运行中各项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及电机电流等是否正常;
3.1.4.3 冷却水、密封冲洗液等供应是否正常;
3.1.4.4 润滑油的油位和供油情况。
3.1.5 设备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巡回检测离心泵的运行状态。
3.1.6 严格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脂)。新泵或新轴承运行100小时后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润滑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应予以更换。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时必须经过三级过滤。
3.1.7 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密封符合要求,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8 冬天泵停用时,应排尽泵内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1.9 备用泵每天盘车一次(8~10圈),每周启动一次,运行五分钟左右。
3.1.10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停止泵的运行,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2定期维护
3.2.1 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记录。
3.2.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按规定补充润滑油,发现油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应更换润滑油。
3.2.3 检查泵运行中的温度、流量等参数超过规定指标。
3.2.4 检查泵的填料或机械密封以及其它部位
3.2.5 检查泵内有无发出异常声响;
3.2.6 检查泵的振动情况;
3.2.7 检查电机电流是否正常;
3.2.8随时检查轴承温度,按时记录,主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65℃。发现超温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单级离心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泵不能排送液体 | 1.抽吸管道和泵壳不够畅通或灌液不正常泵没有注满液体 2.吸入或排出管道上阀门关闭 3.泵或吸入管内存气或漏气 4.吸入高度过大 5.被输送液体温度太高 6.泵体或吸入管(阀)有杂物阻塞 7.转向错误 | 1.清理管道和泵壳使其畅通,把泵全部灌满流体 2.打开阀门 3.排除空气及消除泄漏处重新灌泵 4.降低吸入高度 5.降低液体温度 6.检查清理,排除杂物 7.改变转向 | |||
流量不足 | 1.抽吸侧或排放侧阀门未完全打开 2.吸入阀、叶轮或管道被堵塞 3.抽吸侧管道或泵的填料等部位漏入空气 4.口环密封处磨损过大 5.叶轮堵塞或磨损腐蚀 6.吸入高度过大 | 1.打开阀门 2.检查, 清扫吸入阀及管路 3.检查, 消除泄漏 4.更换口环 5.清理或更换叶轮 6.降低吸入高度 | |||
输出压力不足 | 1.介质中有空气 2.叶轮腐蚀或严重损坏 3.口环磨损, 与泵体间隙过大 | 1.排除气体 2.更换叶轮 3.更换口环或泵体 | |||
泵排量过大 | 泵的排出压头小于泵的额定压头 | 1.关闭排出阀调整操作压头 2.将叶轮直径改小 | |||
电机过载 | 1.装配不好,或泵体上有应力 2.填料函的填料太紧 | 1.重新装配,无应力地连接管道 2.放松填料压盖 | |||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电机过载 | 3.输送介质的比重或粘度高于原设 4.转子轴向窜动较大叶轮抵住口环 5.零件卡住 | 3.更换一个功率较大的电机 4.调整轴窜动量 5.检查处理 | |||
泵体过热 | 1.泵内无介质 2.出口阀未打开 3.泵容量大,实际用量小 | 1.检查处理 2.打开出口阀 3.更换泵 | |||
轴承过热 | 1.中心偏移 2.缺油或油不干净 3.油环转动不灵活 4.轴承损坏 | 1.校正轴心线 2.加油或清冼轴承及换油 3.检查处理 4.更换轴承 | |||
泵振动或发出杂音 | 1.泵和电机轴中心线未找正 2.联轴器接触块磨损 3.排出压力大于设计值,流量太大 4.吸入管太小或被堵塞 5.抽吸阀、排放阀开度不正确 6.吸入部分有空气渗入 7.管路固定不对 8.轴弯曲 9.叶轮内有异物或腐蚀磨损后不平衡 10.叶轮歪斜或与泵体摩擦 11.液体温度过高 2.地脚螺栓松动 13.泵发生汽蚀 | 1.正确地校正泵与电机轴中心线 2.更换接触块 3.调节出口阀或减小叶轮直径 4.增大吸入管直径或清理管道 5.打开抽吸阀调节排放阀 6.堵塞泄漏处 7.检查调整 8.校直或更换 9.清除异物或更换叶轮 10.校正、调整 11.降低液体温度 12.紧固螺栓 13.调节出口阀使之在规定的性能范围内运转 | |||
泵密封处泄漏过大 | 1.叶轮的后壁或辅助叶轮离壁距离太大 2.填料或密封元件材质选用不当 3.轴或轴套磨损 4.轴弯曲 5.中心线偏移 6.转子不平衡,振动过大 7.密封件磨损或弹簧力不足 8.冷却水不足或堵塞 | 1.测量间隙并重新调整或纠正回缩量 2.验证填料耐腐性能 3.检查修理或更换 4.校正或更换 5.找正 6.测定转子平衡 7.调整、修理或更换 8.加大冷却水量或清冼冷却水管路 | |||
机械密封 | 周期性泄漏 | 1.转子轴向窜动,动环未能补偿位移 2.操作不稳,密封腔内压力经常变动 3.转子周期性振动 | 1.将轴向窜动减少到规定值 2.稳定操作,控制压力波动 3.排除振动 | ||
突然性泄漏 | 1.弹簧断裂 2.防转销断掉或失去作用 3.动(静)环碎裂 | 1.更换弹簧 2.更换防转销 3.更换动(静)环 | |||
经常泄漏 | 1.组合式动静环的镶缝不严,产生泄漏 2.磨擦副不能跑合,密封副表面损伤 3.密封副内夹入杂质 4.密封副端面比压过小 5.密封圈有缺陷 | 1.严格控制组合部位间隙 2.更换磨擦副,注意配对材质 3.拆卸清洗,重新安装 4.增大端面比压 5.安装前细致检查,选用好的密封圈 | |||
故障现象 | 故 障 原 因 | 排 除 方 法 | |||
机械密封 | 经常泄漏 | 6.安装密封圈时被擦伤 7.v形圈安装时方向错误 8.转子振动 | 6.更换, 安装时要防止损伤密封圈 7.予以调整 8.查清原因消除振动 | ||
摩擦副磨损加快 | 1.密封面内夹入杂物 2.密封介质不清洁 | 1.拆卸清洗,重新安装 2.更换过滤芯,清洗 | |||
停用后再启动时泄漏 | 1.摩擦副结焦 2.弹簧锈结,作用力受到阻碍 | 1.拆卸清洗 2.清理或更换 | |||
; | |||||
; |
紧急停车
1、轴承温度高于80度,或声音异常。
2、振动有一项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3、润滑油变质。
4、发生严重汽蚀。
5、泵内有异常声音或有振动。
6、联轴器损坏。
7、电机超电流。
第5篇 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检修故障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去离子水原水泵、软水原水泵、超滤反洗泵、一级反渗透进水泵、二级反渗透进水泵等维护与检修故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综合循环水泵站去离子水原水泵、软水原水泵、超滤反洗泵、一级反渗透进水泵、二级反渗透进水泵等维护与检修。
2 内容
2.1泵的维护
2.2.1运行中的维护
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
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泵进行长期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可能使机组的噪音及振动增大、出现泄露,性能下降,这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机械密封、叶轮等),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2.2.2机械密封维护
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定颖粒。
严禁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
起动前应先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起动造成石墨环断裂损坏。
密封泄露允差3 滴/分,否则应检修。
在检修装配机械密封时,应避免接触油类物质,可采用肥皂水、洗涤剂之类来润滑减阻。
2.2注意事项
不可将管路重量加在泵上,以免造成泵体变形损坏。
泵运行前必须将泵灌满液体,同时用手盘动泵使液体进人机械密封端面,防止机封端面烧损。必须控制出口阀门,避免泵在超大流量下运行,损坏电机或造成汽蚀。
2.3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产生的原因
故障解决方法
水
泵
不
出
水
a.进出口闷门未打开.进出管路阻塞;叶轮流道阻塞。
b .电机运转方向不对,电机缺相动作,转速很慢。
c .吸人管漏气。
d .泵内未灌满液体,泵腔内有空气。
e .进口供水不足,吸程过高,底阀漏水。
f.管路阻力过大,泵选型不当
a.打开闷门,去除阻塞物。
b .调整电机转向,紧固电机接线。
c .拧紧各密封面螺母,排除空气。
d .打开排气闷,排尽空气。
e ,停车检查、调整(并网自来水管和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
f .减少管弯头,重断选泵。
水泵流量不够
a ,先按1原因检查。
b .管道,泵叶轮流道部分阻塞、水垢沉积、同门开度不足.
c .电压偏低.
d .叶轮磨损。
a .先按l 排除。
b .去除阻塞物.重新调整阀门的开度。
c .稳压。
d .更换叶轮。
杂音振动
a .管路支撑不稳。b .液体中混有气体。c .产生汽蚀。
d .轴承损坏。e .电机超载发热运行。
a .稳固管路。b .排气。c .增加进口压力。d .更换轴承。e .调整按4
电机发热
a .流量过大,超载运行.b .碰擦。
c .电压不足。
a ,关小出口闷。b 、检查排除。c .稳压
水泵漏水
a .机械密封磨损。
b .密封面不平整。
a .更换。
b .休整.
第6篇 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维护检修故障规程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动力分场kqw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超滤循环泵、清洗水泵、清水提升泵、反冲洗泵等)维护与检修故障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平安高精铝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场kqw系列卧式单级单吸离心泵(超滤循环泵、清洗水泵、清水提升泵、反冲洗泵等)维护与检修。
2内容
2.1 泵的维护
2.1.1运行中的维护
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
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泵进行长期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可能使机组的噪音及振动增大、出现泄露,性能下降,这时应停车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如轴承、机械密封、叶轮等),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2.1.2机械密封维护
机械密封润滑应清洁无固定颖粒。
严禁密封在干磨情况下工作。
起动前应先盘动泵(电机)几圈,以免突然起动造成石墨环断裂损坏。
密封泄露允差3 滴/分,否则应检修。
在检修装配机械密封时,应避免接触油类物质,可采用肥皂水、洗涤剂之类来润滑减阻。
2.2 注意事项
不可将管路重量加在泵上,以免造成泵体变形损坏。
泵运行前必须将泵灌满液体,同时用手盘动泵使液体进人机械密封端面,防止机封端面烧损。必须控制出口阀门,避免泵在超大流量下运行,损坏电机或造成汽蚀。
2.3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可能产生的原因
故障解决方法
水
泵
不
出
水
a.进出口闷门未打开.进出管路阻塞;叶轮流道阻塞。
b .电机运转方向不对,电机缺相动作,转速很慢。
c 吸人管漏气。
d 泵内未灌满液体,泵腔内有空气。
e 进口供水不足,吸程过高,底阀漏水。f.管路阻力过大,泵选型不当。
a打开闷门,去除阻塞物。
b 调整电机转向,紧固电机接线。
c 拧紧各密封面螺母,排除空气。
d 打开排气闷,排尽空气。
e 停车检查、调整(并网自来水管和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
f 减少管弯头,重断选泵。
水泵流量不够
a 先按1原因检查。
b 管道,泵叶轮流道部分阻塞、水垢沉积、同门开度不足。
c 电压偏低。
d 叶轮磨损。
a 先按l 排除。
b 去除阻塞物.重新调整阀门的开度。
c 稳压。
d 更换叶轮。
杂音振动
a 管路支撑不稳。
b 液体中混有气体。
c 产生汽蚀。
d 轴承损坏。
e 电机超载发热运行。
a 稳固管路。
b 排气。
c 增加进口压力。
d 更换轴承。
e 调整按4
电机发热
a 流量过大,超载运行.b .碰擦。
c 电压不足。
a 关小出口阀。b 检查排除。
c 稳压
水泵漏水
a 机械密封磨损。b 密封面不平整。
a 更换。b 休整.
78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