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单体支护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其直接关乎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性。通过有效的支护,可以防止巷道垮塌,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进度不受影响。此外,良好的支护还能减少地压对矿井设施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2
锚喷支护工的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过程,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通过科学的支护工艺,防止巷道、隧道等地下工程因围岩变形而发生坍塌,确保工人生命安全,降低工程风险,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篇3
砼混凝土支护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安全。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篇4
锚索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的和意义
锚索支护是矿山、隧道等地下工程中保障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稳定围岩,防止坍塌和滑移。通过实施科学的操作规程,锚索支护工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篇5
两巷支护工的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井下巷道的安全稳定,防止巷道坍塌,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其重要意义在于:
1. 提升巷道稳定性:有效的支护可以防止巷道变形,保证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
2. 防止事故的发生: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危险,降低事故风险。
3. 延长巷道使用寿命:良好的维护和支护能延长巷道的使用年限,节约资源。
4. 确保生产效率:稳定的巷道环境有助于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因巷道问题导致的停工时间。
篇6
锚喷支护工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隧道、边坡等地下工程的安全稳定。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能够减少因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风险,保障工人安全。严格的施工工艺也能确保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锚喷支护作为地下工程的重要环节,其规范化操作对于整个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篇7
端头支护工操作规程的实施旨在:
1. 提升作业效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劳动。
2. 确保作业安全:遵守规程可以降低工伤事故风险,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3. 保证工程质量:正确的支护安装能有效防止巷道变形,保证矿井的长期稳定。
4.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维护保养可减少设备故障,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篇8
废石坡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通过规范作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废石坡坍塌的风险,维护矿区环境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篇9
本规程旨在规范端头端尾支护工的操作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同时保持巷道稳定,确保煤矿生产正常进行。通过严格执行此规程,可以降低职业伤害风险,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10
掘进木支护工作旨在保障矿井巷道的安全稳定,预防因地质条件变化导致的坍塌事故。木支护能有效分散压力,保护工人安全,同时为巷道掘进提供稳定的作业环境。此外,合理利用木材资源,降低工程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篇11
采煤支护工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能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减少因支护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延长矿井的使用寿命,维持煤矿企业的稳定运营。
篇12
锚索支护工作规程旨在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稳定,防止岩体坍塌,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降低工人的安全风险,保证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良好的设备维护和数据记录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法,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
篇13
砌碹支护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同时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巷道的长期稳定。通过规范作业流程,降低潜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成功率。
篇14
砌碹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进行,防止因施工不当造成的坍塌、滑坡等事故。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降低事故风险,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体现。
篇15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喷浆支护工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风险。通过严格的执行,可以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提升工地的整体安全水平。
篇16
锚杆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锚杆支护作业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严格执行规程,能有效保护工人生命安全,降低工程风险,保证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篇17
本规程旨在降低超前支护工与端头支护工的职业危害,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减少因不规范操作导致的事故,提升矿井整体工作效率。
篇18
支护工职业健康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支护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规范操作减少事故风险。这一规程的意义在于:
1. 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降低工伤事故率
2. 提升作业环境的卫生条件,保障工人健康
3. 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升团队整体安全意识
4. 遵守国家劳动法规,维护企业良好社会形象
篇19
端头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支护不当引发的坍塌事故。它的重要性体现在:
1. 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因错误造成的返工,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2. 减少事故风险:严格遵守规程能有效预防矿山事故,降低伤亡率。
3. 保护资源:稳定的工作面支护有助于保护矿山资源,延长矿山使用寿命。
篇20
非煤矿山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人在矿山作业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防止因支护不当导致的事故。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坍塌、滑坡等风险,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维护矿山的长期稳定运营。
篇21
锚杆支护工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锚杆支护作业流程,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支护效果,防止巷道、隧道等地下工程因围岩变形而发生事故。通过严格遵循规程,可以保证锚杆支护的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为矿山和隧道建设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篇22
架棚支护工作旨在保护巷道,防止顶板垮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通过合理的支护设计和作业流程,可以延长巷道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同时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有效的支护还能改善井下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篇23
锚索支护工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稳定,防止坍塌和地表沉降,延长工程使用寿命。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同时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篇24
锚索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锚索支护作业的安全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工人受伤概率,确保矿山巷道稳定性,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篇25
锚喷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地下工程作业的安全进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减少潜在风险,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篇26
端头支护工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矿井作业的安全性,防止因巷道不稳定导致的塌方、冒顶等事故。其重要意义在于:
1. 保护工人生命安全:端头支护是防止矿井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有效的支护能降低作业风险。
2. 维持生产秩序:良好的支护确保巷道畅通无阻,提高采矿效率。
3. 延长巷道使用寿命:通过科学的支护方法,减少巷道损坏,延长其服务年限。
篇27
本规程旨在规范锚喷支护作业流程,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通过明确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可以预防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为矿井的持续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篇28
巷道掘进支护工操作规程旨在规范作业流程,提高掘进效率,确保施工安全。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减少工程事故,保障工人生命安全,同时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矿井的正常生产和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
篇29
锚杆支护工技术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锚杆支护作业流程,确保巷道稳定性,防止矿山事故的发生。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提高支护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同时保证矿山开采的长期稳定。
篇30
砌碹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
1. 保障人身安全: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工伤事故,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2. 保证工程质量:遵循规程能确保砌碹工程的质量,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结构隐患。
3. 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返工率。
4. 遵守法规要求: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规定,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法律风险。
支护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一般规定
第1条 单体支护工应熟悉采煤工作面顶底特征、作业规程规定的顶板控制方式、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掌握支柱与顶梁的特征和使用方法,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二、安全规定
第2条 进行支护前,必须在已有的完好支护下,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摘除悬矸危岩和松动的煤帮。
第3条 随时观察工作面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如:巨大的震顶声、大量支柱卸荷或钻底严重、顶板来压显现强烈或出现台阶下沉现象等),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离所有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班(组)长按规定处理。
第4条 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铺、联网。联网时不得出现空联。
第5条 顶梁前的余网量不得小于0.3米。
第6条 支护时,严禁使用失效和损坏的支柱、顶梁和柱鞋。
第7条 顶梁与顶板应紧密接触。若顶板不平或局部冒顶时,必须有用木料背实。
第8条 不准将支柱架设在浮煤(矸上,坚硬底板要柱窝、风麻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
第9条 支柱必须支设牢固、迎山有力;严禁在支柱上打重楔,严禁给支柱带双柱帽。
第10条 必须根据支护高度的变化,选用相应高度的支柱。选用1.0米以上的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时,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0.2米,选用其他支柱时,严禁超高支设。
第11条 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必须经矿上研究确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第12条 不准站在输送机上或跨着输送机或站在溜槽上进行支护。
第13条 调整顶梁、架设支柱时,其下方5米内不得有人。
第14条 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支柱;基本支架设好前,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第15条 平行作业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支柱与回柱间的间隔距离不得小于15米;支柱与推移输送机的距离不得大于15米;其他的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当支护工序与其他工序发生脱节时,支护工有权要求暂停或减缓其他工序,优先进行支护。
第16条 在采煤工作面架设摩擦式金属支柱时,必须有使用液压升柱器,保证支柱初撑力不小于50千牛;架设单体液压支柱时,要掌握好注液用力与时间,保证支柱的初撑力其柱径为100毫米量不小于90千牛、柱径为80毫米的不小于60千牛。
三、操作准备
第17条 备齐注液枪、卸荷手把、液压升柱器、支柱定位卡具、锨、镐、锤、斧子、锯等工具,并检查工具是否完好、牢固可靠。
第18条 检查液压管路是否完好。
第19条 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 质量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正常操作
(一)、单体液压支柱与摩擦式金属支柱支护操作
第20条 架设带帽点柱程序:
单体液压支柱: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竖立支柱--用注液枪清洗注液阀煤粉--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给支柱带帽-供液长柱。
摩擦式金属支柱: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竖立支柱--持液压升柱器--给柱带帽--升柱。
第21条 架设挂梁支柱程序:
单体液压支柱:挂梁(使用顶网的先挂网)--插调角楔--背顶--打紧调角楔--清理和定柱位--竖立支柱--挂液压升柱器--升柱--打紧水平楔。
第22条 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挂网时将网展开拉直,按作业规程规定要求进行连接。
2、挂梁支柱时,每组不少于2人,1人站在支架完整处两手抓住铰接顶梁将其插入已安设好的顶梁两耳中,另1人站在人行道,插上顶梁圆销并用锤将圆销条到位。
3、插调角楔时,先将顶梁托起,然后从下向上将角楔插入,使梁与顶板间留有一定的间隙(0.1~0.15米或按作业规程规定)。
4、竖立支柱前,要按作业规程定确定柱位,清扫柱位浮煤,刨柱窝、麻面、放置柱鞋,对号回出临时密集支柱。
5、支柱时,人员要站在支柱地点上方操作。
架设单体液压支柱时:1人扶柱,将手把体和注液阀调整到规定位置;1人用注液枪清洗注液阀嘴,然后将注液枪卡套卡紧注液阀,开动手把均匀供液升柱,使柱爪牙卡住梁牙或柱帽,并供液使支柱达到规定初撑力为止。
架设摩擦式金属支柱时:1人帛出活柱并扶好,另1人挂好升柱器,关闭升柱器放油阀,摇动手柄进行紧柱,使柱爪卡住梁牙或柱帽,长紧并达到规定初撑力,打紧支柱水平楔后卸下升柱器。
6、升柱后要及时拴好防倒绳。
7、单体液压支柱架设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架设的支柱进行二次注液。
第23条 应按作业规程规定及时支护,应掏梁窝挂梁、支设临时支柱和贴帮柱。
第24条 顶板破碎、煤壁片帮严重时,应掏梁窝挂梁,提前支护顶板;提前支护方式按作业规程规定操作。
(二)、木支护操作
第25条 架设带帽点柱程序:
量好排、柱距--清理柱位--将木柱细插入柱窝、粗端朝上举起--放上柱帽--将柱和柱帽朝向工作面倾斜上方斜立与顶板接触--用锤由轻到重敲打结实。
第26条 顺山棚子和走向棚子的架设作业规程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第27条 急斜工作面布采用木支护的,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放置好底梁;不使用底梁的工作面,必须用木料在人行道两侧支柱的根部搭设台阶。架设支柱前,必须在支柱位置的上方设置挡
五、特殊操作
第28条 架设木垛操作程序:
确定垛位--清理垛位--顺走向码放底层-顺倾向码放第二层--顺走向、倾向交替码放到与顶板紧密接触为止--打好加紧楔。三角形木垛按作业规程规定操作。
第29条 架设木垛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架设木垛应选用相同规格的木料,其长度应不小于1.2米,木料之间必须采用平面接触,不准使用圆木,三棱木,腐烂、破损和变形的木料。
2、木垛一般应架设成长方形、方形或实心的,靠工作面一侧及其侧面的二面必须打齐。四角都不得必须打紧加紧楔,加紧楔不得打在顶层。
3、木垛层面应和工作面倾斜面相一致,迎山角应与基本支架的迎山角相一致;上、下方向各层的接触点必须有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4、木垛应码放在基本支柱的上方,架设时超前于放顶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
5、在断层或裂缝处码木垛时,必须有将木垛分别于断层或裂缝的两边,不准在其正下码一个木垛。
6、倾斜、急斜工作面的木垛下方必须有架设好护柱,架设前应在垛位的上方设置挡卡。
第30条 密集支柱和丛柱的规格、数量、排柱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两段密集支柱之间留有宽度不小于0.5米的安全出口,出口间的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第31条 抬棚的架设必须有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保证与基本支架接实,架设时超前于放顶的距离不得小于作业规程规定。
第32条戗柱的位置、数量和架设方式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
六、收尾工作
第33条 将剩余的顶梁,背顶材料,失效和损坏的柱、梁等各种工具分别运送到指定地点。
第34条 按规定进行交班。
12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