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

篇1

本规程旨在保障汽修胎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轮胎损坏及车辆维修质量风险,同时保护客户财产安全,提升企业专业形象。

篇2

这些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胎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工伤事故,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降低维修成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良好的安全习惯还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篇3

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合规经营打下基础。通过规范操作,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此外,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篇4

本规程旨在规范汽修企业轮胎工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风险,保障员工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通过标准操作,确保车辆维修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维护企业的专业形象和声誉。

篇5

轮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

1. 保障人员安全:减少工伤事故,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因错误操作导致的返工和时间浪费。

3. 延长设备寿命: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损坏。

4. 合规经营:符合国家及行业安全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5. 维护企业形象:良好的安全记录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和客户信任。

轮胎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更换轮胎时,必须将车辆固定在安全的地方。

2作业前应穿戴好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工作场所和使用的工具,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用千斤顶顶起车辆时必须牢固可靠。

3拆卸轮胎时,应放出轮胎内的压缩空气,后轮双轮应同时放气,轮辋上的限制器有严重损地不时必须更换。

4装胎时应检查钢圈是否符合要求,对止口磨损过多(厚度小于10mm)有裂纹、面变形的钢圈不应装用。

5装胎时应检查隔圈、锁圈、轮辋、花楔不得有裂纹、缺损、凹陷、变形等缺陷。

6装胎时应检查卡子是否符合要求,不准装胎后再烧卡子,以免烧坏衬带和内胎。

7装胎时要将外胎内砂子、污物除尽,放入一定量的滑石粉。同时检查内胎是否漏气、气门咀是否良好,漏气及老化陈旧的内胎禁止使用。

8充气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侧面,防止三圈崩出伤人。轮胎放置应稳定可靠,不得垂直地面,防止倒下伤人。

9滚动轮胎时,一定要扶稳,按规定的路线滚动,并要打招呼,放倒轮胎时,要确认周围无人方可放倒。

10安装轮胎应根据安装位置选胎,前胎必须装新胎或甲级翻新胎。严重磨损和变形的前轮压块,后轮播板不能装用。

11轮胎螺母的扭紧力距为500-550nm,米螺丝应露出螺母1-3扣,充气压力;夏季为5.5kg/cm2~5.8kg/cm2,冬季为5.8kg/cm2~6kg/cm2。

12轮胎装上后检查轮胎摆差,轮胎外侧面处和摆差不应大于8mm。检查结束要符合标准(4-6mm)。

《胎工安全操作规程目的和意义(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