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12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有哪些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检与准备: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停机与隔离:遵循正确的停机程序,切断电源或能源供应,进行物理隔离,防止意外启动。

3. 危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评估作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 检修作业:按照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设备检修,确保操作无误。

5. 应急预案:设立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6. 完工与恢复:完成检修后,恢复设备至正常状态,重新接通电源或能源,进行试运行。

7. 记录与报告:记录检修过程,报告异常情况,及时更新设备维护记录。

目的和意义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和效率。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注意事项

1. 任何时候都应优先考虑个人安全,遵守“停止、思考、行动”的原则。

2. 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规程步骤,除非经过专业评估并得到批准。

3. 在检修过程中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寻求专业指导。

4. 确保沟通畅通,团队成员间及时交流作业进度和可能的风险。

5. 使用专用工具,不得使用不合适的替代品。

6. 维护现场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事故。

7. 对于高压或高温设备,应特别注意安全距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8. 遵守环保法规,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9.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10. 在执行规程时,如发现规程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更新和完善规程。

以上各点务必严格遵守,以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与高效。只有通过持续的实践和改进,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第1篇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检修作业的基本安全要求:

1、检修是指机械设备、设施、工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检查修理,即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和保障运行。

2、检修包括日常检修、不停局部检修、定期停产检修、停产大修(包括规模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建立健全的检修组织机构,编制检修方案,落实项目分工、物资供应、安全措施、安全教育,检修管理应以项目为基础,安全措施要采取确认制。

3、必须建立健全检修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各级检修负责人,凡二人以上作业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安全负责人,作业人员需明确任务和安全要求,了解现场安全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4、必须制订开停车方案并交代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召开各种规模的动员会,按项目组织学习,进行技术交底,充分了解掌握开停车过程及检修现场的安全生产要点,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检修安全工作作为日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5、生产调度和检修设备所在岗位的当班负责人应对安全开停车、加装盲板隔绝、清洗、置换、切断电流等安全作业条件进行负责,并签字确认。高压设备卸压要缓慢卸压,并验证确认压力已卸完。有毒有害物料排放干净,置换彻底,防止留有死角或余压。

6、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心,严格执行安全许可管理制度。

7、检修现场应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到位,性能状态良好,应急救援措施到位,急救器材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8、检修作业人员必需严格执行本工程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按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标准”正确佩戴使用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不使用或不按标准佩戴使用劳保防护用品等违章行为。

日常检修及局部停产检修安全监管要求:

1、日常检修及局部停产检修是指针对正常生产中出现的一些影响或妨碍安全生产所必需的一般性局部检修,部分生产工艺设备的隐患整改等检修作业,无需厂各生产工序全线停产,可利用生产周期的间隙停车时间和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使部分工序或局部岗位停车实施的检修作业。

2、将日常检修、整改内容根据分工分别分解到对应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技术员在下达检修工程任务单或检修、施工委托时,必须注明检修方案和要求,同时在任务单上注明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安全技术方案,防范措施、防护要求及监护要求。

3、根据检修整改作业内容和作业现场具体安全状况,确定是否需要指派岗位人员专人负责现场监护,如确需现场监护,必须将检修内容细化到各班组,由各班组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检修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监护,并负责与中控室联络协调有关检修事宜,配合检修人员作业,现场全程跟踪实施安全监护,如无需现场监护,须在检修任务单上注明,由检修人员进行自我监护。

4、日常检修和隐患整改作业是根据日常生产中出现的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问题故障、厂安全检查及班组岗位点检巡查中查出的隐患,由各专业组和技术人员依据各自责任分工部署下达的作业任务。

5、日常检修作业任务负责人需根据检修内容提出有关要求,使作业人员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检修作业任务。对于需要紧急处置的问题,负责人可随时召集相关人员部署下达检修任务。

6、生产调度根据检修作业内容,组织安排当班生产操作人员做好检查确认工作,为检修作业提供安全作业条件,检查内容包括:

6.1 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对需要检修的工序进行停车,按要求检修设备(部位)内部的一氧化碳、__物等危险有害介质排放干净,氮气置换消毒合格。

6.2 如遇无法确认需要检修设备内部的危险有害介质是否排放干净,或疑有残留__物液体,在打开设备前必须准备好容量大于预计残留液体的耐腐蚀容器(不锈钢或塑料盆、桶等),并盛装约100mm的清水以备收集残留液体,做好无害化处理。

6.3 切断需要检修设备(部位)临近的进出口阀门,现场确认关闭到位,班组长复查确认,并在安全责任确认本上签字。

6.4 岗位人员要缓慢打开进出口阀门靠近需要检修设备一侧的连接法兰紧固螺栓或与空气直接相通的末端排放阀,观察设备内是否有介质排出,若有残液应立即收集,直至排放干净。

6.5 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对准需要检修设备的打开部位进行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根据浓度变化确认切断阀门有无内漏,当内漏量较大时,应关闭邻近进出口的其它阀门再次进行隔离。

6.6 对需要检修的设备(部位)已打开的进出口采取加装盲板的方式进行隔绝,并作好记录,防止因切断阀意外打开或泄漏而导致介质泄露造成中毒或爆炸事故。

6.7 岗位人员需对检修作业现场进行确认,并对相邻设备设施(液体储罐等)采取有效的隔离保护手段,防止检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对相邻设备造成危害。

6.8 作业人员需按标准严格佩戴使用个人劳保防护用品,确认现场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完好,一级动火作业时需通知消防站值班消防人员,消防车辆现场监护。

7、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应恢复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其安全附件并检查清理工器具是否齐全,防止遗留在设备内部或运转部位而造成故障,及时清理现场检修垃圾,通知生产调度检查被检修设备是否合格。

8、检修结束后,为确保检修设备的正常运行,生产调度应组织安排当班人员做好检修后续工作,内容包括:

8.1 确认已检修设备(部位)的防护设施和安全附件恢复良好,内部无杂物、无油污、灰尘清理干净。

8.2 根据记录拆除检修时加装的盲板(丝堵),恢复被检修设备(部位)的系统连接,确认已密封紧固。

8.3 首先使用氮气对检修设备局部进行置换,将检修部位内部的空气置换干净,气密性检测良好,再对检修设备相关的系统进行置换,防止因检修设备局部进入的空气在置换过程中窜入系统内部或其他部位。

8.4 检查恢复检修设备及其附件的支撑、固定卡扣、阀门号牌等已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检修现场的安全检查要点

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履行检修现场的安全监督职责,使检修人员明确作业任务,了解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落实安全防控措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

2、保持作业现场的通道畅通,确保行车的转弯半径不受影响,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作业现场的沟、坑和楼面的预留口或拆除设备后的空洞等必须设置防护栏、盖板和危险警示标识。

3、进入检修现场人员必须按标准正确佩戴使用劳保防护用品,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劳保防护用品,确认防护用品完好可靠后方可使用,严禁不戴安全帽、不穿劳保鞋、赤膊、头发外露披散等违章行为。

4、检查是否具备高处作业的安全条件,脚手架是否牢固,安全带佩戴方式是否可靠有效,高处作业人员须佩带安全帽,严禁上下乱抛工具、零件等违章现象。

5、严格检查各类安全作业票证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行为。

6、检查电焊作业电焊机一次、二次电气线路绝缘是否良好。一次电源线应设置在人员不易接触的一侧,长度不应超过3米,若电源线较长,应架空离地面2.5米,严禁随地乱拉,确保一个开关供一台电焊机使用。拉运氧气、乙炔钢瓶时禁止混装,保持间距在5米以上,离动火点保持间距10米以上,严禁多人共用一只乙炔钢瓶,动火作业时应保证周围10米内无可燃易爆品。

7、起重机械(卷扬机、钢丝绳、吊钩、滑轮、葫芦、千斤顶)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标准及《起重机械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5标准,由专人负责检验,对于已判废的机具不得在起重现场存放并做破坏处理。

8、对于运输设备检修,应确保该设备的电源是否已可靠切断,并悬挂警示标识。

9、在开停车及检修过程中,严防可能发生可燃易爆介质与空气混合的一切环节,杜绝可能因意外能量激发而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一切因素。

10、施工现场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要随时监测一氧化碳浓度,采取多点多位检测分析,将检测的点位、时间、结果详细记录在安全确认本上,并签字确认。现场监护人员至少每30分钟向中控室汇报一次检测结果,中控室人员做好记录,确保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浓度及氧含量符合安全作业条件,一旦发现浓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

11、对中、小型检修和边生产、边检修的现场,检修负责人和检修作业人应在作业前针对具体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预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检修作业过程中班组长应反复检查确认,加强检查监督力度,杜绝违章作业。

检修后的安全检查要点

1、检修结束后,各级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检查检修项目、检测项目,是否存在遗漏项目,对检修记录进行归档。

2、设备、容器、管道内不应遗留工具、材料等,确保无堵塞物品,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对照盲板图抽取盲板。

3、检修结束后,一切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状态。

4、检修后应将现场、屋顶和地面清理干净,脚手架、临时电线等应及时复位或拆除,做到物料净、场地清。

5、严格按规定方案进行试压、试漏、安全阀、仪表和联锁装置的调试工作,严格执行工艺技术和设备操作规程,按步骤进行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

6、按规定对检修质量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合格后,确认氮气置换合格后,方可开车。

第2篇 刮板输送机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本工种适用于刮板输送机的检修作业。

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刮板输送机的检修工种。

二、上岗条件

1、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上岗合格证的人担任,持证上岗。

2、熟悉本岗位的机械设备性能、结构原理、供电系统、信号联络方式,掌握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技能。

3、服从班组分工,按时完成任务,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三、操作

1、检查机头、机尾传动装置及各部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2、机头、机尾架、拨链器、刮板等安装牢固、无变形。

3、检查输送机刮板链条长度是否适度,链条松弛量不允许超过两个链环长度。

4、检查刮板、连接环是否损坏,连接螺栓无松动,刮板不准弯曲,不准短缺。

5、检查减速器、盲轴、链轮油量、油质。

6、检查电机风叶、传动对轮、梅花垫有无损坏。

7、开机试运转,各传动部无振动,电机减速器声音、温度正常,链轮运转平稳,无卡链、跳链现象。

8、刮板输送机机头与胶带输送机机尾搭接合格,高度不小于300mm。

9、电缆无损坏、扭曲。

10、检查完毕,进行全面试机,观察是否有异响。

四、收尾工作

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更换下来的零部件升井,做好详细记录。

第3篇 主、副井提升系统检修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

第1条 本规程适用于从事立井井筒中装备、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的工种。立井使用的提升钢丝绳、平衡、井筒尾绳、防撞绳、罐笼防坠器动绳、缓冲绳,井架、天轮、摇台、阻车器、尾绳装置等检查工。

二、上岗条件

第2条 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井筒维修作业。

第3条 熟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和标准,具备一定的机械维修、高空作业、起重等基础知识,能独立工作。

第4条 熟知所维修的各种井筒装备设施的结构、性能、技术特征与安装、检修、质量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并了解井筒淋水、井壁状况的变化情况。

第5条 熟知井筒作业的各种联络信号。

第6条 熟知《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钢丝绳的有关规定,了解并掌握所负责的钢丝绳及其提升系统的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能独立工作。

第7条 无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三、安全规定

第8条 上班前不准喝酒,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第9条 钢丝绳检查工应保持相对稳定,明确分工,对主要提升和运输设备的钢丝绳应由专人负责检查。

第10条 各种股捻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面积与总断面积之比,达不到下列数值时,必须更换;

1、升降人员或物料用的钢丝绳为5%。

2、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平衡钢丝绳、防坠器的制动钢丝绳(包括缓冲器)的钢丝绳为10%。

第11条 以钢丝绳标称直径为准计算的直径减小量达到下列数值时,必须更换;

1、提升钢丝绳或制动钢丝绳为10%。

2、使用密封钢丝绳外层钢丝厚度磨损量达50%。

第12条 钢丝绳在运行中受到卡罐、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将受力段剁掉或更换全绳;

1、钢丝绳产生严重扭曲变形。

2、钢丝绳产生捻距内断丝面积与总面积之比超过上述规定时。

3、钢丝绳标称直径减小量超过上述规定时。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长度伸长0.5%以上。

5、钢丝绳使用期间,断丝数突然增加或伸长突然加快时。

第13条 钢丝绳的钢丝有变黑、锈皮、点蚀麻坑等损伤时,不得用作升降人员,钢丝绳锈蚀严重,或点蚀坑形成沟纹,或外层钢丝松动时,不论断丝数或绳径是否变化,必须立即更换。

第14 条 摩擦轮式提升钢丝绳的使用期限应不超过2年,平衡钢丝绳的使用期限应不超过4年,如果钢丝绳的钢丝、直径缩小和锈蚀程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可继续使用,但不得超过1年。

第15条 钢丝绳的定期检验工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第16条 在井口验绳时应系安全带。

第17条 井筒维修作业时不应少于2人。

第18条 多人(2人以上)从事一项井筒维修作业时,要设作业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统一指挥作业及检查安全状况。进行井筒维修、检修作业时,不得上、下方多组人员平行作业,只能自上而下的顺序作业;因情况特殊,需上下同时作业时(如更换罐道),必须按制定的安全措施执行。

第19条 需站在罐笼或箕斗顶上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事项:

1、在罐笼或箕斗顶上必须按设保护伞和栏杆。

2、进行维修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保险带和安全帽,保险带应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3、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为0.3-0.5米/秒,最大不能超过2米/秒。

4、检修用的信号必须安全可靠。

5、作业所需用的工具、量具必须栓牢工具绳,绳的另一端应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以防工具坠落。

6、作业所需的零、配件、器材要房整齐牢靠,小型零件应装箱放在罐笼(箕斗)顶部,以防坠落。

第20 条 井筒内有人工作时,井口及井筒内各出口应设警戒,10米范围内不准有无关人员;清理干净井口附近的浮煤、杂物等,严禁往井下丢弃杂物。

第21 条 需进行点、气焊作业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2条 提升容器的罐耳安装时与罐道之间所留的间隙;使用滑动罐耳的刚性罐道每侧不得超过5mm,采用滚动罐耳的组合钢罐道的辅助的辅助滑动罐耳,每侧间隙应保持10-15mm 。

第23 条 罐道和罐耳的磨损达到下列程度时,必须更换。

1、钢轨罐道轧头任一侧磨损量超过8mm,或轧腰磨损量超过原有厚度的25%;罐耳的任一侧磨损量超过8mm,或在同一侧罐耳和罐道的总磨损量超过10mm,或者罐耳和罐道的总间隙超过20mm。

2、组合钢轨罐道任一侧的磨损量超过原有厚度的50%。

第24条 对金属井架、井筒罐道梁,应每年检查一次。发现松动,应采取加固或其他措施;发现防腐层剥落,应补刷防腐剂。

第25 条 提升装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连接装置、防坠器、罐耳、罐道、阻车器、罐座、摇台、装卸设备、天轮和钢丝绳,每天必须由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月还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和处理结果都应留有记录。

第26条 立井提升容器与提升钢丝绳的连接,应采用楔形连接装置。每次更换钢丝绳时,必须对连接装置的主要的主要受力部件进行探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楔形连接装置的累积使用期限;单绳提升机不得超过10年;多绳提升不得超过15年。

四、操作准备

第27条 由作业负责人向参加井筒维修作业的全体人员讲明本次作业要求、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集质量要求。由作业负责人和施工安全检查员一起向作业人员贯彻安全措施。

第28条 由作业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负责所用的工具、设备、器材是否齐全可靠,安全带及工具上的绑绳是否牢靠。

第29 条 由作业负责人与井上、下信号工、把钩工和绞车司机联系好,确定提升速度、作业内容、时间和信号等。

第30条 准备好合格的工具、量具和检验仪器,对在检查中需要使用的安全带进行认真检查。

第31条 检查工作开始前要与司机、监护人员及信号工共同确定好检查联系信号。检查期间不得同时进行井筒和提升机的其他作业。

第32条 在检查钢丝绳之前应在绳上做好检查起始的标志和检查长度的计算标志,在同一根绳上每次检查的起始标志一致。

五、正常操作

第33条 检查井筒装备时,只允许从下往上检查(包括井架),并随时清理在罐道梁上的碎石、木块和其他杂物。

第34条 检查罐道和各部件间隙或清除间隙中污物时,应采用工具不能直接用手,以防挤伤。

第35 条 进行更换罐耳滑套等零部件及紧固罐道螺栓等作业时,应注意配合,工具应栓保险绳,传递零部件时要等对方拿稳后再松手。

第36条 在更换罐道、井筒电缆及风水管路等大型检修项目需分组分班作业时,应按施工进度表记施工程序顺序作业,在交接班时必须做到:

1、核对工程进度。

2、临时悬挂紧固装置应可靠,并一一交代清除。

3、对出、入井筒的工具、零配件一一点清交接。

4、交接的安全带必须由安监员逐条检查,方可再次入井使用。

5、工作时桥板、工具的保险绳应逐一检查,确认栓绑牢固后方可再次入井使用。

第37条 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施工内容及进度图表时,要先停止作业,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决定有关事项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38条 提升钢丝绳、罐道绳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平衡钢丝绳、防坠器制动绳(包括缓冲器)和井筒悬吊钢丝必须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对易损坏和断丝或锈蚀较多的一段应停车详细检查。断丝的突出部分应在检查时剪下,检查结果应记入钢丝绳检查记录薄。

第39条 对使用中钢丝绳的日常检查应采用不大于0.3米/秒的验绳速度,用肉眼观察和手捋摸的方式进行。

第40 条 验绳时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丝,应用裸手直接触摸钢丝绳,前边的手作为探知是否有支出的断丝,以免伤手,后面的手抚摸可能发生的断丝和绳股凹凸等变形情况。

第41条 验绳时,应由2人同时进行,1日在井口,另一人在出绳口,以便检验全绳。

第42条 应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他提前确定的起始标志,确定断丝、锈蚀或其他损伤的具体部位,并及时记录。对断丝的突出部位应立即剪下、修平。

第43条 对容器器停车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多层缠绕的上、下层换层临界段和断丝、锈蚀较严重的区段,均应停车详细检查。

第44条 如检查时发现钢丝绳绳处“红油”说明绳索芯缺油、内部锈蚀,应引起注意、仔细检查。必要时可垛绳头检查钢丝绳内部锈蚀情况。

第45条 对使用中的钢丝绳月检时,除包含日检全部内容外,还应详细检查提容器在上井口和井底时,钢丝绳从滚筒到天轮段,详细检查绳卡处有无断丝;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

第46条 对使用中的钢丝绳进行防锈涂油作业时,应首先将钢丝绳表面的煤泥(水)檫干净,但不得用汽油、煤油等挥发性油类清洗。

第47条 根据气温和所需涂油脂稠度,可采用加温的方法,使油脂容易附着在绳上,然后用手将油脂均匀涂在绳上。涂油时绳速不得大于0.3米/秒,站在井口涂油时应系安全带。

第48条 使用中的钢丝绳做定期试验需截绳样时,对立井提升绳应从容器绳卡上部截取,斜井提升绳应在容器端将危险段切除后截取;试样长度做单丝试验时应不小于1.5米,整绳试验时应不小于2米;为保证试验准确性,应注意不使试样受机械损伤,截取试样时尽量不采取加热切割,如需要用加热法时,应将试样长度加长200mm;试样两端用软铁丝绑紧。

六、收尾工作

第49条 检修结束后,应清理施工现场,清点工具、材料、配件等,及时通知并配合司机、信号工、把钩工,提升系统空运行一个提升循环正常后,才能正式提升。

第50条 将检修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如实填写检修记录和钢丝绳检查记录表,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所发现的问题。对每一根钢丝绳建立检查档案,记录好钢丝绳的使用地点、规格型号、启用时间、定期试验情况、检修问题及处理情况、检修日期、检修人等内容。

第51条 大型检修项目结束后,应由专人负责进行质量检查,确认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52条 在进行涂油等专业后应将井口、井架及车房等处的废棉丝、油脂等易燃物清理干净后,方可离开。

第4篇 掘进机检修维护工操作规程

1、一般规定

1.1机电维修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1.2掘进机检修工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和《电气设备防爆标准(gb3836)》有关规定。

1.3熟知矿井巷道布置,了解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熟悉在灾害情况下的停电顺序及人员撤离路线。

2、作业前的准备

2.1备齐维修工具、备品、备件及有关维修资料和图纸。

2.2进人工作面后,首先观察周围环境,掘进机周围有无杂物,顶板是否完整,棚子是否牢固,如有危棚应进行汇报处理。瓦斯、通风情况是否正常,确保工作区域安全。

2.3将掘进机退离迎头5m外,截割头落地。

2.4试运转,开动油泵对各升降部位、回转部位进行试验,看其是否灵活,油泵有无异常声音。检查胶带、刮板链板紧度是否适宜,各旋钮是否灵敏可靠。

2.5断开掘进机上的电源开关和磁力启动器的隔离开关。严禁其他人员在截割臂和转载桥下方停留或作业。

3、掘进机检修(维护)工操作规程

3.1在减速器注油时,先将上面的测油螺丝拧下来,一方面便于检查所需要的油量,另一方面便于注油能排出空气。

3.2在截割头注油时应多次旋转、润滑,使油脂从曲径贰密封里向外流出为止。

3.3给油箱、减速器注油时,应使用滤网漏斗。

3.5给各润滑部位注油,润滑剂使用规定的油质应定质定量进行,并保持清洁、卫生。

3.6检查各液压管路的接头是否紧固,有无渗漏现象,胶带有无挤压和损坏。油管破损,接头渗油应及时更换和处理,更换油管时应先卸压,以防压力油伤人及油管打人。

3.7更换液压元件应保证接口清洁。螺纹连接时应注意使用合适的拧紧力矩。所有液压元件的进出油口必须带防尘帽(盖),接口不能损坏和进入杂物。

3.8液压系统、喷雾系统、安全阀、节流阀、减压器等;必须按照使用维修说明规定的程序进行维修。并将其调整到规定的压力值。

3.9打开喷雾开关,观察喷雾情况,内喷雾水压力不小于3mpa,外喷雾水压力不小于1.5mpa。

3.10检查炮头刀齿完好情况,发现短缺或缺合金钢丝的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刀齿前先将炮头升至合适高度,然后停电并闭锁开关。更换刀齿时,必须用专用工具,带涨圈的用涨钳卸下涨圈,把坏齿取出,安上新刀齿,用涨圈固定好,带销的用销铆固定好。

3.11检查和试验各系统的保护和监控元件,确保正常作业。检查电机的运转和温度,闭锁信号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均应正常完好。检查电气系统防爆性能必须良好,绝无失爆情况,隔爆面要严加保护,不得损伤或上漆,应涂一层薄油,以防腐蚀。

3.12电气箱、主令箱和低压配电箱应随掘进机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各电器元器件,触头、接插件连接部分,接触要良好。

4、注意事项:

4.1外露旋转部位附近注油要停机、停电进行、边手动旋转边注油,不准开机运转时注油。

4.2截割臂放下,并断电后方可进行工作。

第5篇 液压支架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第l条 检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钳工基本操作及液压基础知识,经过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2条 检修人员必须熟知液压支架的结构、性能及完好标准。

第3条 综采工作面所有支架要编号管理,要分架建立检修档案。

第4条 大的零部件检修时,要制定专项检修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落实到人。保证检修时间,准备好备件和物料。

第5条 当检修地点2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不得进行检修,切断电源。

二、检修前的准备

第6条 检修人员入井前,要向有关人员了解支架运转情况。

第7条 准备好足够的备件、材料及检修工具;凡需专用工具拆装的部件必须使用工具。

第8条 检修负责人应向检修人员讲清检修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第9条 检修支架顶部的部件时,应搭好牢固的工作台。

三、检修操作

第10条 检修时,各工种要密切配合;必要时采煤机和

刮板输送机要停电、闭锁、挂停电牌,以防发生意外。

第11条 支架液压系统的各种阀、液压缸不准在井下拆卸和调整,不允许随意更换液压系统的管路连接件。若阀或液压缸有故障时,要由专人负责用质量合格的同型号阀或液压缸进行整体更换。

第12条 在拆卸或更换安全阀、测压阀及高压软管时,应在各有关液压缸卸载后进行。

第13条 在更换管、阀、缸体、销轴等需要支架承载件卸载时,必须对该部件采取防降落、冒顶、片帮的安全措施;

第14条 向工作地点运送的各种软管、阀、液压缸等液压部件的管路连接部分,都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只允许在使用地点打开。

第15条 液压件装配时,必须用乳化液冲洗干净,并注意有关零部件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防止因碰伤或损坏而影响使用。

第16条 处理单架故障时,要关闭本架的断路阀。处理总管路故障时,要停开泵站,不允许带压作业。

第17条 组装密封件时,应注意检查密封圈唇口是否完好,加工件上有无锐角或毛刺,并注意密封圈与挡圈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

第18条 管路快速接头使用的u形卡的规格、质量必须合格,严禁单孔使用或其它物件代替。

四、收尾工作

第19条 检修工作完毕后,必须将液压支架认真动作几次,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第20条 检修时卸载的立住、千斤顶要重新承载。

第21条 检修完工后,各液压操作手把要打到零位。

第22条 认真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并做好检修记录。

第6篇 机械设备检修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 检修

1、 检修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所修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装配工艺。

2、 准备好所需检修工具及仪表。检修前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齐所需材料,配件、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3、 执行钳工,行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 拆卸设备部件时,必须按顺序进行,并做好拆卸记录。拆卸的零部件按顺序清洗干净,摆放整齐。

5、 对于较精密的液压元件,拆卸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扔乱放,并注意防尘防堵。

6、 用油液清洗零部件时,不得在有明火的地方进行,清理时不准吸烟,清洗干净的部件要妥善保管。

7、 更换下来的部件,旧件,损坏件要统一回收保管,不得乱扔。

8、 多人一起检修时,要有专人指挥。

9、 装配时,部件要顺序放好,所有使用的配件,材料规格型号要正确,不得错误,装配完毕后,要仔细检查各部件的连接,密封情况。最后上盖之前应详细检查内部是否有脏物杂物。

10、 装配时,应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对较大型非精密的组装和拆卸时,可用锤击,但应在机械上垫好钢片或木板。

11、 个部件之间装配时,相互连接部位,装配尺寸,密封,连接螺栓要符合要求,各连接管路,接头要保证不漏油,连接紧固。

12、 各液压箱,齿轮箱必须清理干净,液压油必须牌号相符。清洗时,不得用砂布擦洗内腔,注油时,要堵上油堵,更换下来旧油,要放到指定容器内回收,不得乱扔。

13、 组装好后,各传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整机试车时,应有电工在场配合,周围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带,操作人员应注意周围情况和行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14、 试转结束,要做好检修记录,清理场地,搞好文明生产。

二、 安装

1、 较大型设备在入井前必须分解拆卸运输,装车要捆扎牢固,装车后的高度,宽度要满足巷道要求。

2、 拆套后的设备部件必须设专人看护,特别是连接紧固件和液压件,要分袋包装,注意防尘、防堵。

3、 在斜井使用绞车和平巷使用机车运输,必须严格遵守各台绞车、机车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

4、 安装使用的工具、器具必须带齐,并完好合格、不能因工具器械影响安装质量和进度。

5、 安装地点巷道必须满足设备安装高度和宽度的要求,通风良好,装卸无料时,必须严格遵守《起吊运搬工操作规程》。

6、 入井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用品,携带好矿灯,严禁烟火入井。

7、 井下安装要有专人指挥,工作人员不得取笑打闹,不得酒后上岗。

8、 安装时要注意按工艺和顺序进行,螺栓紧固力符合要求。

9、 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检查,连接部位是否配合得当,间隙是否合适,联接螺栓是否齐全紧固,操作机构是否灵活,管路是否连接正确,各部油位是否注油,有无渗漏现象,对检查出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最后通电试车。

10、 试车前要先发出信号,撤出周围人员和阻碍物。先点动一次,然后正式起车运转,这时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即电机温度,否则要进行处理后方可交付使用,对可行走设备还要进行行走试验。

第7篇 风机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1、用板手拆装螺丝时,手必须握紧扳手,作业时禁止对面有人。

2、采取加长杠杆拆装螺丝时,杠杆必须套入到扳手把根部方可作业,防止杠杆从扳手把上滑出伤人。禁止杠杆套入扳手把中间旋动杠杆作业。

3、进入风机内检修时,必须做好通风,勤换检修作业人员,并有人监护。

4、上房上安装吊索时,作业人员必须同房盖边缘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上下梯子必须扶好扶手,上房盖后必须往前一步在松开梯子扶手,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6、吊装作业必须执行起重安全操作规程。

第8篇 风表检修工作业操作规程

1.风表检修工负责检修风表。

2.每台风表使用半年后应作检查校正,重新绘制风表校正曲线;大修后的风表必须经校正后方能使用。

3.风表必须送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

4.每个风表检修工应配备所需用的一切工具。修理风表的工作间应清洁、干燥、无纤维飞扬。操作地点要有合适的工作台。

5.在拆卸风表前必须将壳体的灰尘污垢清洗干净。应按风表类型、结构、性能及各组的锐敏部位依次拆卸;复装应按其逆顺序进行。

6.不同型号风表的拆装应按其说明书规定的顺序进行。

7.清洗风表的操作方法

(1)将表盘以外各个零件(除摆轮、游丝组外)及夹板放在汽油(100 #、200 #)或酒精中浸泡5 ~10 分钟,然后用小板刷仔细刷干净,再用白绸布擦干,最后用细毛刷刷掉附着物;

(2)精心检查各零部件有无损坏,特别是易损的轴承、齿轮、针脐等部件,精度不合要求时必须更换;

(3)按要求进行组装,并在各齿轮轴眼中注入适量钟表油。

8.检修后的风表必须零部件齐全、螺丝松紧适当,启动杆、离合闸板(回零杆)灵活,无摩擦、碰撞、卡滞、停转等现象,指针进位无误,还原后指针必须对零;还应有绘制好的风表校正曲线。

9.拆装风杯或风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变形,并要妥善放置;安装钢丝轴时要拉直、紧固,但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拉断;拆装表针(带凸轮表针)时要垂直地轻轻放下或拉下,防止将齿轴折弯或折断;安装各种风表指针时,起始位置要对在零位上。

10.拆装风表时,镊子要夹紧刻度盘垂直用力,不要猛力拨动开关弹簧和风叶轴尖;三叉架要垂直取下;安装轴眼要待装进轴后才能用力。

11.自动计时风表的游丝、摆轮拆装方法要得当,防止游丝变形;安装卡子时,要看清上下轴眼后谨慎安装,安好后要仔细检查,装好的摆轮转动应灵活,加外力后能连续走动;安装表针时要防止齿轮轴折断。

12.安装高速风表的风杯时,应在风杯轴的下轴眼对好后再对上轴眼,上下轴眼保持一定间隙,防止断轴尖和蜗杆变形。

13.不准用螺丝刀等铁器拨弄齿牙;轴承必须注油。

第9篇 地面检修钳工操作规程

1、 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2、 熟悉所检修设备、配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3、 检修前备全所需配件、材料、用具,并检查是否完好。

4、 切断或关闭所检修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并加锁挂牌。

5、 检查清理作业现场,确保安全可靠。

6、 检修设备要按《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进行作业。

7、 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要互相协调配合,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物件滚动、坠落、锤击硬件飞溅伤人,避免搬抬物件挤压手指。

8、 起吊重物时,选择好重物的起吊重心,防止吊件游摆、翻滚,重物下方及重心偏移方向不得站人。

9、 检修后的设备、配件要盘车、试运转,经全面验收,合格后,填好检修记录。

10、 完工后,清点工具,码放好材料配件,打扫好作业现场。

本工种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 本工种存在危险隐患是坠人、坠物、操作不当伤人。

2、 高空作业必须系牢安全带,禁止上下平行作业。

3、 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监测仪表和警戒标志,未经主管领导允许,不准随意拆除和发动。

4、 在试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报上级技术领导批准。

5、 两个或两个以上工种联合作业时,必须指定专人统一指挥。

第10篇 煤磨袋收尘器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前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更换袋收尘袋子必须身系安全带;

2.更换煤磨袋收尘器袋子前必须切断电源,切断气源;

3.运行时要跟踪注意灰斗温度变化,检查振打装置是否正常工作,确认袋收尘灰斗温度变化,确认电收尘出口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4.要注意检查袋收尘灰斗下煤是否通畅,及时敲打,防止煤粉积附;

5.每班要检查、确认co2消防系统、防爆阀是否完好,co2存量是否充足;

6.停机后,要及时将灰斗内积附煤粉清除干净,防止煤粉自燃。

7.停机后,要及时将绞刀内积附煤粉清除干净,防止煤粉自燃。

8.停机后,如果绞刀内煤粉着火要及时向绞刀内加生料粉并清除干净,防止自燃煤粉带到煤粉仓。

第11篇 机械设备检修、安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 检修

1、 检修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所修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装配工艺。

2、 准备好所需检修工具及仪表。检修前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准备齐所需材料,配件、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3、 执行钳工,行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 拆卸设备部件时,必须按顺序进行,并做好拆卸记录。拆卸的零部件按顺序清洗干净,摆放整齐。

5、 对于较精密的液压元件,拆卸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扔乱放,并注意防尘防堵。

6、 用油液清洗零部件时,不得在有明火的地方进行,清理时不准吸烟,清洗干净的部件要妥善保管。

7、 更换下来的部件,旧件,损坏件要统一回收保管,不得乱扔。

8、 多人一起检修时,要有专人指挥。

9、 装配时,部件要顺序放好,所有使用的配件,材料规格型号要正确,不得错误,装配完毕后,要仔细检查各部件的连接,密封情况。最后上盖之前应详细检查内部是否有脏物杂物。

10、 装配时,应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对较大型非精密的组装和拆卸时,可用锤击,但应在机械上垫好钢片或木板。

11、 个部件之间装配时,相互连接部位,装配尺寸,密封,连接螺栓要符合要求,各连接管路,接头要保证不漏油,连接紧固。

12、 各液压箱,齿轮箱必须清理干净,液压油必须牌号相符。清洗时,不得用砂布擦洗内腔,注油时,要堵上油堵,更换下来旧油,要放到指定容器内回收,不得乱扔。

13、 组装好后,各传动部件应转动灵活,整机试车时,应有电工在场配合,周围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带,操作人员应注意周围情况和行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检查处理。

14、 试转结束,要做好检修记录,清理场地,搞好文明生产。

二、 安装

1、 较大型设备在入井前必须分解拆卸运输,装车要捆扎牢固,装车后的高度,宽度要满足巷道要求。

2、 拆套后的设备部件必须设专人看护,特别是连接紧固件和液压件,要分袋包装,注意防尘、防堵。

3、 在斜井使用绞车和平巷使用机车运输,必须严格遵守各台绞车、机车的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

4、 安装使用的工具、器具必须带齐,并完好合格、不能因工具器械影响安装质量和进度。

5、 安装地点巷道必须满足设备安装高度和宽度的要求,通风良好,装卸无料时,必须严格遵守《起吊运搬工操作规程》。

6、 入井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用品,携带好矿灯,严禁烟火入井。

7、 井下安装要有专人指挥,工作人员不得取笑打闹,不得酒后上岗。

8、 安装时要注意按工艺和顺序进行,螺栓紧固力符合要求。

9、 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检查,连接部位是否配合得当,间隙是否合适,联接螺栓是否齐全紧固,操作机构是否灵活,管路是否连接正确,各部油位是否注油,有无渗漏现象,对检查出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最后通电试车。

10、 试车前要先发出信号,撤出周围人员和阻碍物。先点动一次,然后正式起车运转,这时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即电机温度,否则要进行处理后方可交付使用,对可行走设备还要进行行走试验。

第12篇 选矿厂检修车间电焊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岗位简述

对金属进行焊接或切割。

2 一般规定

2.1 操作人员须持焊工证或专业培训。

2.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焊机的基本性能及技术要求。

2.3 操作人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总结交流经验,求的本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2.4 操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熟悉掌握本设备的操作维护及保养。

2.5 对班长负责,对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2.6 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执行规章规程,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

2.7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各项活动。

2.8 加强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业务。

2.9 要严格执行动火票制,焊接作业前认真检查焊机、焊具及防护用品是否完好。电源线、焊接线插头等是否安全可靠,工作现场不安全因素是否排除。

3 设备技术参数

参见各现场使用电焊机使用操作技术参数。

4 开车前准备

4.1 必须遵守焊、割设备一般安全规定及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4.2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

4.3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开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

4.4 对待焊接的工件材料进行确认。

5 运行中操作

5.1 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2 电焊机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5.3 电焊机的一次与二次绕组之间,绕组与铁芯之间,绕组、引线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均不得低于0.5兆欧。

5.4 电焊机应设有单独开关箱。

5.5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

5.6 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5.7 把线和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不得用钢丝绳和机电设备替零线。

5.8 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清除焊渣时应带防护眼镜和面罩。

5.9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

5.10 严禁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5.11 在潮湿地点施焊时应在下面垫干木板等绝缘物体,防止触电。

5.12 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5.13 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5.14 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电焊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5.15 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米,电焊机二次线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

5.16 严禁在易燃易爆、带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5.17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一定将其冲洗干净并将所有的孔口打开。

5.18 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往容器内输入氧气。

5.19 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5.20 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5.21 多台焊机同时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设置防光棚。

5.22 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扩散区域施焊前,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检试许可证。施工时,应清除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可靠的防护措施。

5.23 电焊着火时,应先切断焊机电源,再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

6 特殊情况处理

6.1. 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6.2 焊接密封容器应先开好放气孔。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

6.3 焊接使用过的罐体时,必须先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料,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

6.4 在密闭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

6.5 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6.6 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板)或档板等隔热防护措施。

7 停车操作

工作完毕,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工作现场,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8 安全注意事项

8.1 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8.2 电焊机的输入输出线头要接牢固,应有可靠的接地线,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等作接地线;焊钳绝缘装置要齐全良好,电焊机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70℃。

8.3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8.4 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8.5 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8.6 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监护人,以防触电等事故。

8.7 清除焊渣或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8.8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8.9 严禁在带电和带压力的容器上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8.10 禁止在可燃粉尘浓度高的环境下进行焊接工作。

8.11 室外的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8.12 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盖好焊机。

8.13 电焊机要经常维护保养,不准放在潮湿的地方,工作场地要保持整洁 。

第13篇 空分设备检修安全操作规程

按厂文件执行有关规程,办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

于低温设备要加热到常温。

被检修设备要可靠的与外界系统断开

含氧氮或其他气体的设备停车时,必须用空气吹除干净。

空分设备不准用木材或其他可燃物作为垫板或支撑物。

开始检修时,氧含量在19%——22%之间,方可进行。

脱脂处理要注意脱脂剂的毒性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以防发生中毒。

在有珠光沙填充的场所,要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溺死。

保证施工现场,工作台,机具干净无油。

氧气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流速不大于6m/s。

通过氧气管道附近的高温作业,应采取隔热措施,管壁温度不大于70℃。

第14篇 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操作规程

1.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必须每7天至少进行1次调校,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2.严禁在井下拆机修理。

3.严禁私自拆开修理、查看,仪器的保养、修理等工作,只有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才能进行。

4.新仪器投入使用前,要先充、放电3次以上再使用。

5.维修后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6.使用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定,检定要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7.标准气样的存放使用,要符合规定要求。

8.保持室内清洁、明亮、干燥,准备好常用工具、仪表、材料及工作台。

9.对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进行表面清洁,除去粘有的煤尘等杂物。

10.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

维修:仪器检查→故障排除→修理→标定→登记备检。

发放:仪器检查→按规定发放→回收→检查→存放登记。

11.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发放

(1)发放前,先打开开关预热15分钟后,显示器为零,若有偏差,可以调整电位器给予校正,使其指示为零。

(2)发放前必须进行电压检查。如显示欠压或电池电压不足,要重新充电。电池电压不足时,不准投入使用。

(3)对维修的仪器各部分的检查,应按照“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查维修”部分进行操作。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必须配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人员,发放仪器,不得借故不发。按牌发仪器,进行登记,发完后将仪器牌挂到相应位置。

(5)交回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时,发放人员应将其仪器牌还给使用人。

(6)对收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应检查、维护,使其符合国标gb3836—1983《爆炸性能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所规定的要求。还要使仪器干净,外观完好、结构完整、附件齐全,各调节旋钮能正常调节,电源开关应灵活,显示部分应有相应显示,动作部件应能正常动作。

(7)对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及时充电。

(8)对当班使用并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因做未检查完的,在交班时要交代清楚。下一班检查。

(9)对当班使用、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进行登记。

(10)对当班使用未交回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及时汇报,查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12.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维修、检查、标定

(1)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要细致检查,根据先简后繁、先外后内的原则,压缩分析故障的部位,再用测量电压、电阻、电流的方法,找出故障点。

(2)清理传感器网上的煤尘时,可用毛刷去尘,不准用湿布,以免损坏催化元件。

(3)充电回路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有:

①电源开关接触不良、充电二极管损坏时,需更换新件。

②连接线断线时,焊接连接线。

(4)电源部分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有:

①电池损坏时,更换新品。

②连接线断时,焊接连接线。

③放电时间不足8小时、有短路时,维修电路。

(5)稳压电路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显示值随电池组电压下降而下降,稳压电路有元件坏,更换新品。

(6)传感电桥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开机显示小数点或负极性点,黑白元件坏,更换新品。

(7)通甲烷标准气体显示值为负,黑白元件焊反,重新焊接。显示数字不稳,a/d转换器坏,更换新品。

(8)不能报警,报警集成块坏,更换新品。

(9)换电池时须整体更换,不能用其他类型的部件代替。更换元件时须关机,防止损坏集成块。

(10)维修过的仪器,必须重新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1)零点校准:接通电源,让仪器稳定后用清洁空气调准仪器零点。

(12)示值校准:将1.0%的甲烷标准气体,按仪器规定的流量流入仪器,标校3次,使仪器示值与标准气体一致。

(13)基本误差检定:分别通入1.0%、3.0%的甲烷标准气体,读取仪器示值,应分别不超过±0.1%、±0.3%。

(14)用3.0%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漂移,应不超过±0.2%

(15)用3.0%的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响应时间,吸入时间不超过10秒,扩散时间不超过30秒。

(16)用1.5%的甲烷标准气体检定仪器的报警误差,报警设定值与报警时的示值之差应不超过±0.1%。

(17)报警强度及信号检定,报警声级度不小于75分贝,光信号在黑暗中20米处应清晰可见。

(18)位置误差,仪器在正常位置与位置变动后的零值误差应不超过±0.1%。

13.维修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维修,待处理正常后,再进行工作。

14.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检定应按国家计量jjg678—1996(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检定规程)的要求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15.检定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小于85%,大气压力86~106千帕,周围无影响检测的干扰气体。

16.外观及通电检查,仪器外观完好,结构完整,附件齐全,连接可靠,电源电压符合仪器工作要求,并有欠压指示灯,仪器各调节旋钮应能正常调节,仪器测量值的指示器应清晰无缺陷。

17.仪器校准:检定前,被检仪器、检定用甲烷标准气体及配套设备应在同等条件下放置12小时左右。

18.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检定数据应记入原始记录内,保存期2年,仪器的检定周期不得超过1年。

19.做好交接班工作,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台账要清楚。

第15篇 液压支架地面检修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上班前不准喝酒,班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遵守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2.检修中所使用的起重吊具应安全可靠。

3.检修工应配戴安全帽,禁止穿易滑或带钉的鞋。

4.进行切割、焊接时,要避开易燃、易爆物,或提前作好防护措施。

5.检修负责人应向检修人员讲清检修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6.应准备好检修需用的工具、起吊用具、仪器仪表,以及数量充足、规格质量符合要求的材料、备品、备件。

7.试验介质应符合m t6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规定,乳化液按5 ∶95 重量比配制而成并进行过滤。

8.冲洗支架外面的煤尘、矸石粉等污物。

9.检修场地应清洁,无其他杂物。

10.阀类的检修工作必须在无尘车间进行,拆检后的零部件应加遮盖,对其测试数据要详细记录。

11.解体时应合理选择工具,禁止用大锤直接敲击各连接销轴及各液压部件,以防变形损坏。

12.对解体后的各部件进行二次冲洗,表面不允许有污物。

13.结构件的修复:

(1)对变形的结构件进行整形。

(2)对开裂的部位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

(3)对所有的结构件进行除锈。

(4)涂饰结构件表面,应涂漆均匀,色调一致。

14.液压件的修复:

(1)解体后各零部件要在煤油中进行彻底清洗,分类码放,严禁用棉丝擦抹液压件。

(2)根据检修标准对零部件进行修复、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

(3)组装时,必须把各部件内部及所有的配合表面进行认真清洗,特别是铁屑、杂物等一定要清除干净。

(4)原则上所有的密封件一律更换,需重复使用时,必须经过严格鉴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5)各液压件装配时,在密封及配合面上应涂少量油脂,以防擦伤相应表面并保证运动灵活。

15.整架组装时应按顺序组装,并检查各部件应无缺件、无错装,紧固件应齐全牢固。

16.组装完毕对支架进行最后一次面漆的涂饰,要求涂漆均匀,色调一致。

17.整架验收和性能试验:

(1)对支架外观进行详细全而的检查。

(2)对支架进行动作试验。

(3)对支架进行性能试验。

18.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件和更换下来的零部件,并妥善保管好。

19.根据标准对试验结果作出结论,写出试验报告,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切断电气设备电源,清扫检修现场。检修时排放的油、液要妥善处理,不得污染地面,污物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检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15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