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2441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共有271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那关于1元钱的记忆
2002年我从廊坊航空工业学院毕业,那年我20岁。我与好友娟商定一起在廊坊找工作。当时是准备扎根的,我们买了锅碗瓢盆、自行车,可以作证。我们盘算着找一家大的网络公司,能当上向往以久的办公室白领,还规划着要在3年内买上房子,5年内买上车子,似乎城市、工作和票子都已经跟我们预约好了。
计算机网络工程这个专业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但我和娟刚踏入社会,都有些顾虑,于是决定两个人要到一个单位工作,只有招聘两个人以上的单位我们才考虑。在失去了许多机会之后,最终,我们进了一家新创立的装饰公司当设计员。那时廊坊有许多新兴的高档住宅区,我们俩常常被派去做宣传,日晒雨淋都不算什么,跟一群中学学历的业务员做完全一样简单的、毫无知识含量的工作――精神上的失落感像压在心里的石头一样让人憋屈。
试用期每个月450元,房租需要260元。从小到大没有过过这么穷的日子,我们有钱时就先买下一些米,生怕没钱时饿着。有一次家里汇钱来,从住处到最近的农行要转一次车,那里治安不太好,我们打算一起去。可是,掏遍所有的口袋只剩下3元钱,公交车票1元一张,还要转一次车。于是,我和娟先一起坐一程车,然后娟在转车的地方等着,我用最后的1元钱转车去农行取钱。
那段日子有太多关于最后1元钱的记忆。最心酸的一次,在北京工作的舍友晴说要和男友一起来玩,我和娟拼命地劝她不要来,但她坚决要来,说吃过午饭再来。我一听吃了饭来稍微放心了,因为那时我们又只剩下不到一元钱了。在盛夏午后的炎炎烈日下迎来了晴和她的男友。我们不停地给他们倒白开水,楼下西瓜的叫卖声不时传来,我多想给他们买个西瓜吃呀,可是摸摸几张毛票,只能愧疚。装作若无其事地聊天,心里却着急地想:都4点多了,他们怎么还没有走的意思?忽然想起有位男同学也在廊坊工作,而且似乎过得不错,我像抓最后一根稻草一样跑出去,用公话给他打电话。把最后的几毛钱付了话费后,我从男同学那里借到了200元。这下心里有底了,热情地留晴吃晚饭,大家出去吃了烧烤。送走晴之后,我和娟抱头大哭。
生活的艰难还可以安慰自己,说是刚毕业嘛,再熬一阵就好了,工作却照旧没有起色。都半年了,我和娟也没有做过真正的设计工作,仍旧是做着业务员工作。公司里的资深设计师从不让我们沾设计的边,领导也没有培养或者重用我们的意思。还时不时因为提前几分钟从宣传地点回到公司而被批评。
令人踏实的家乡
在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失落中,我和娟坚持到了2003年。后来,由于和老板的一次冲突,积压在心中的怨气一股脑冲了出来,我们辞了职,仍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我对娟说:“现在家乡也有招聘会,不如咱们回家看看吧。”娟也早已身心俱疲,就答应了。
在家乡找工作就不再是一个人的事了,父母亲戚全家族的人都帮我打听消息。正好市里招考公务员,家里说还是“铁饭碗”好啊,就劝说我报了名。很顺利地考上了,7月份,我被分到谷里镇政府上班。
我被安排在镇党委办公室。工作是琐碎和没有尽头的,每次开现场会都忙得不可开交。提前一天去布置会场,大到布局小到细节都要留心,常常晚上忙到10点多。第二天一大早又赶过去摆座牌,盯着何时上水,放文件……在会议快结束时,风一样抢到指定地点检查午餐准备事宜。早饭到下午两三点吃是常事。手机24小时开机,经常在深夜接到上级的各种通知:通知谁谁谁明天上午开会,今天夜里有大雨,通知各个管区防洪……夏季有雨时,必须早晨5点起床,测量降雨量并向上级汇报汛情。每年只有大年三十和初一两天能在家安心过年,今年从过完年至今我只在家里待过3天。
上班和下班的界限如此模糊,职责内和职责外的事只要找到我就得干,比方说打字员下班后,打印文件的事也是我来做。开始时总累得上火,心理也有不平衡的时候,可是,想想这份工作起码是为国家干的呀,又不是被某个私企小老板使唤。别人也总是劝我:“年轻时多干一点儿是有好处的,大家不会看不到你的辛苦的。”
工作占据了我绝大部分时间,在这个小镇也没有更多的方式可以娱乐,闲暇时顶多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上上网。偶尔在校友录上看到大学同学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混得很好时,我也会羡慕。可是,一想起毕业后在廊坊的日子我就后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动不动就身无分文,有什么事连个可以求助的人都没有。而现在,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单位提供食宿,离家也近,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和安全感有了。
土地上的精彩
土地上也是有着快乐和充实的。我的工作被认可,从2004年起,镇党委决定由我全面负责妇联工作。我感到有些压力,又有些无所适从,后来就慢慢适应了。
一天,一位30多岁的妇女在办公楼里徘徊,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说:“俺男人跟别的村的一个女人好,俺俩离婚了,一个5岁的女儿跟俺过。快秋收了,他想收俺女儿地里的玉米。可那块地当初就是俺种的,而且他不给抚养费,女儿眼看就要长大上学,地里的庄稼就是俺的命根儿。同志,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别让他收俺的庄稼?”看着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大姐,我心里隐隐作痛,好像她就是自己的姐妹。我把她让到办公室,给她倒了杯水,马上去找镇长汇报。
镇里很重视,为她的事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我们一趟趟跑去找她的丈夫。她丈夫不但放弃那块地,还补给了她女儿的抚养费。大姐眼中溢满眼泪,她拉过女儿说:“快,快谢谢咱的贵人。”我牵住小女孩伸过来的手,小小的脏脏的手那么柔软,那么无助。把它们握在自己的手心,我心里漾起一片温情。能帮上她们,我有多么高兴啊。如果我没有回家乡当公务员,遇到这样的事,我能为她们做什么呢?这件事让我很有成就感。
从那以后我对工作更上心了。市妇联组织“春蕾计划”,我带头捐款,又挨个单位游说,结果我们镇的捐款总额在全市排第2名。我把200―40q元不等的助学金送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家里。孩子们拿着这微薄的钱感激得颤抖,我又一次被震颤了:200元,是一个农村孩子两个学期的学费,能让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么满足!我在廊坊为私企老板打工,有这样的价值吗?我一边为自己做了这件事感到高兴,又一边遗憾自己的力量太小,不能帮他们更多,不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为乡亲们多做点儿事情!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11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44位用户关注,37人点赞!
《媳妇的美好时代》的编剧王丽萍强调:“现在的女性有知识、有智慧,她们依靠自己的能力使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所以,做女人可以很幸福。”但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统观全剧,把余味吃得死死的毛豆豆也曾放声大哭,妖娆的姚静被抓得灰头土脸,更别提倒霉到中风的曹心梅。只有潘美丽人如其名,尽管婚姻之路坎坷跌宕,却从未失魂落魄,塑造了史上最佳新时代“媳妇”楷模。网友甚至打出口号:“娶妻当娶潘美丽。”那么,这番“美丽”是如何打造的?
“美丽”媳妇,“俺”的时代
不少男士形容潘美丽是近乎完美的妻子形象:果敢、纯朴、漂亮、孝顺、有朝气、拒绝婚前。哪个庙里烧了香,能娶到这样的姑娘?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且懂时尚、讲方法,还宽容大度,近乎完美。唯一的缺憾就是那一口“俺”、“俺”的口音,昭示其乡土出身的背景,“有些没文化”。
殊不知,恰恰是这“没文化”的乡土背景,奠定了好媳妇的坚实基础。当有文化的小资白领们还在逼着老公回答“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河里,你先救谁”的无聊问题时,潘美丽已经摩拳擦掌,踩着凳子、唱着歌儿给婆家擦玻璃了。
有着“土”思想的潘美丽,奉行着结婚后听公婆的话、把公婆当成亲爹亲妈对待的传统思想,把公公婆婆照顾得体贴周到。试想,在这个年代,谁还能给公婆端洗脚水?谁还能抢着帮公婆做饭?谁还能把自己挣的第一笔钱给公婆?但潘美丽可以。这种在城市媳妇看来很傻很天真的思维,恰恰是婆媳融洽的不二法宝。“你知道人最怕什么吗?最怕的就是别人对你好。”豆豆妈的这番话,在豆豆看来是“炫耀”,却也是老人的肺腑之言。即便潘美丽“屡教不改”地大声关门、大声说话、大声唱歌,也没有影响到公公婆婆对她的疼爱。
我们现在已经不太相信“以心换心”这个最古朴的道理,我们相信与婆婆斗,其乐无穷。或许,媳妇是时候回到“俺”时代了,土是土了点儿,可它低碳环保,能让外表骄傲的城市人没了脾气。
强大的家族力量
尽管没有其他人歇斯底里的状态,潘美丽的恐惧与彷徨也一再闪现:毛锋的花花肠子、毛家父母一开始对于乡下人的不接纳。每当此时,家族的力量马上出动,为她遮风挡雨,扫清障碍。还记得土菜馆里的那一大堆礼物吗?有腌的火腿、蔬菜、新鲜的笋等等。潘家上下一阵忙乎后,潘爸爸突然想起送给毛爸爸的名贵兰花忘带了,马上又吩咐大女婿赶紧去苗圃取来。听说毛爸爸退休在家,又打了一个晚上的电话,帮他介绍工作。可以说,为了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嫁到毛家,为了打消毛家父母对于“乡下人”的成见,潘爸爸用尽了心思。
从家乡的土特产到名贵的兰花,从帮毛豆豆找工作,到帮毛豆豆还上10万块钱,潘家人的出场都是统一的主题:为了亲家不遗余力。潘家爸妈显现着永恒的热情,尤其对潘美丽的教导和对亲家的言谈也永远根植于检讨自身、体谅他人。即使对于毛锋的花心颇感愤怒的潘凤凰,在得知毛豆豆的困难后,也主动提出给中风的曹心梅当保姆。“完美的亲家”当属潘家无疑。
潘家所有这一切努力都为了给自家女儿的幸福铺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对比剧中毛家、余家父母常常的无奈、无助与迷茫,潘家父母目标明确,行动力十足。
看看《双面胶》中双方家庭明来暗往的斗争与计较,再看看潘家父母的作为,如何打造媳妇的美好形象已是不言而喻。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娘家人的表现以及对女儿的教育无疑是给媳妇加分的重要一笔。
有一种个性叫贤惠
如今个性当道,城市媳妇们个个吼着“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只有豪言而无方法仍是废话一句,纯属情绪发泄。想真正当家的主妇确实可以从潘美丽身上学习许多切实可用的贤惠技巧。汉语词典中贤惠又作“贤慧”,绝不仅仅是善良顺从,聪明机智本来就是“贤惠”应具备的品质。
贤惠,不单是指女人对家人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也包括女人在思想上、精神上对家庭的影响和扶持。能否做一个好媳妇,关键在于对“主妇”身份的认同感。不管是对于公婆的孝顺,还是对于老公的喜爱,都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而不是逆来顺受或任劳任怨。潘美丽的贤惠,显然是达到了这种境界。
电视剧中一再出现潘美丽看着电脑中的新婚场景、听着毛锋承诺“永远爱你”时的幸福脸庞。每一次看,她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她对毛锋的爱,发自内心。在家里做家务时,潘美丽总是哼着歌儿,整天笑容满面,让人看见就喜欢。和其他总是抱怨、挑剔的媳妇相比,潘美丽的贤惠显然占据绝对优势。
潘美丽的贤惠的确被赋予了“聪慧”的意义,她十分懂得如何收放:小细节不追求,大原则抓在手。毛锋要出去应酬,她说,去吧,还塞上几百块钱;毛锋前妻大闹婚礼,她说,我不问你的过去,还大方塞给前妻一笔钱。这一点,足够让很多女人学习一段时间了。女人要明白,男人就如同沙子,你越计较、越想抓紧,他跑得越快。
当然,“贤惠”的付出并不是委曲求全,在关键问题上,潘美丽有自己的打算。不管毛锋多不高兴,她都坚持开花店自力更生。这个看起来很“土”的女人,已经懂得最高难度的婚姻法宝:做好自己,而不是对丈夫百般依赖。发现毛锋和龙瑾当断不断后,她坚决地睡在床边的折椅上―这是婚姻的原则问题。但,即便和丈夫有矛盾,对于公公婆婆,她始终保持一如既往的贴心和照顾。
现在一说起贤惠,很多女人都很不屑。在女性解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女人喜欢处处要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想法不是错误,但要看清什么是自己真正想拥有的,什么是自己可以拥有的,什么是自己该放手的,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心态”。总要求别人围着自己转,希望对方照顾自己,这样的“自我”只是孩子气,往往伤人伤己,苦果自尝。不妨像潘美丽一样,用聪明的贤惠,迎来媳妇的美好时代。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26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18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今年大年初四,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前黄岗村民黄献福家喜得龙凤胎,妻子10年未孕,如今一手抱一个孩子,家人分外惊喜。可谁想到,元宵节刚过,灾难不幸降临——黄献福的妻子去世了。顷刻间的大喜大悲,一下子瓦解了黄献福所有的坚强。龙凤胎的爷爷在3年前患癌症去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奶奶也不能照顾孩子,父亲又倒下了,小小的孩子没有手臂可以依靠,只能枕着泪痕入眠。
“一个村里乡里乡亲,知道这个事儿,大家都掉泪了,咱不能眼看着这个家塌了呀。”村里临时召开党员会,动员全村力量来救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28名党员带头捐款捐物,七旬老汉撕开棉袄掏出存了多年的老版100元钞票,村民殷桂荣瞒着家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率先捐出1000多元。村里老的少的、男的女的,50元、100元、500元,260户人家慷慨解囊,3天捐了35000多元。
原本冷清的黄家院子热闹了起来,不足10平方米的里屋每天都挤满了人,筛沙土、洗尿布、喂奶粉……白天,年龄大的妇女看孩子、喂奶粉,年轻一点的就熬夜值守,看孩子的“娘”一天能换十几个。
“孩子打小没了娘,以后俺就是这俩孩儿的亲娘。”村民丁凤兰生完孩子才俩月,家在村东头的她把孩子稍稍喂喂,就急跑到一里外的村西给龙凤胎喂奶,一天得跑好几趟。
这么多人照顾,咋还用丁凤兰整日往返村两头呢?原来,照顾孩子的人换得勤,孩子一哭,就给喂奶粉,时间一长,孩子开始不吃不喝了。这可把村民急坏了,连忙请来医生看,发现孩子是吃胀了,需新鲜的母乳喂才好。得知消息,刚做母亲的丁凤兰义不容辞,主动上门哺乳,几天后,俩孩子终于恢复了健康。
担心俩孩子再次生病,邻居黄秋华和家人商量后,将龙凤胎中的弟弟抱回自己家照顾。原本,黄秋华在纱厂上班,工作很忙碌,为了照顾好孩子,干脆请了两个月假。“钱啥时候都能挣,孩子得有人养,献福啥时好起来,俺啥时把孩子交给他。”黄秋华说。
黄献福在邻村的好朋友葛文聚夫妇也来帮忙照看龙凤胎中的姐姐。葛文聚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为盖房子欠了很多债,但为了这个孩子,夫妇俩一月没上班。“兄弟有难,咱不站出来,以后谁还能看得起咱!”葛文聚说,“再苦再难,也要先帮献福拉扯着孩子,直到他好起来的那一天。”
香油瓶当起“漂流瓶”
黄修良是当地有名的“热心肠”——他曾救助500多名孤寡老人,连续举办7届孤寡老人节。20多年来,黄修良边卖香油边学雷锋助人为乐,他的香油卖到哪儿,“名片”就撒到哪儿。“香油瓶上有俺的电话,谁知道有困难的老人,都可以给俺打电话。”别人问黄修良,谁家困难你咋都知道?黄修良说:“郓城县80多个乡村超市都有俺的香油,俺要把香油送到更多的地方,也把救助孤寡老人的善事做到底。”
这次龙凤胎家庭的不幸也牵动着黄修良的心,他在村里摆上纸箱组织义捐,除为龙凤胎凑奶粉钱外,还努力把这个家的困境向外传播,唤起更多的爱心。
于是,十里八村都知道了这个家庭的困境,大伙儿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郓城第一初级中学的志愿者把拾废品换来的500元送到了这个家;菏泽市妇联寻找爱心人士和两个孩子结成对子;山东省吕剧院院长段雨强受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委托,特意从济南赶到龙凤胎家,将爱心人士捐献的2800元善款送到这个家;菏泽军分区官兵代表来到前黄岗,捐了爱心款;在四川上大学的刘昱杉打电话要求爸爸替她捐款……16家爱心企业也赶到了龙凤胎家中,捐助了18000元爱心款及部分物资,其中山东华英食品有限公司表示为龙凤胎无偿提供3年奶粉,郓百集团承诺为龙凤胎免费提供奶粉,直到孩子不需要为止。
两个孩子是不幸的,同时两个孩子也是幸运的。他们所有失去的,都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
雷锋精神源远流长
雷锋精神在前黄岗村扎根、成长、开花、结果,并非一朝一夕。
“池塘里咋有个小脑瓜?怎么又没了?”“坏了,谁家的孩子掉坑里了!”1982年8月17日,前黄岗村村民陈素英吃过午饭到地里掰玉米,路过村口池塘时惊呼。
村民都在地里干活,旁边没有别人。来不及多想,从没下过水的陈素英就纵身跳下了两米多深的池塘。左手将孩子抓起搭在肩膀,右手本能地拨水艰难地向岸上划去。究竟怎么上来的?不会游泳的她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最后抓住了岸边的树根,先将孩子举到岸边,然后自己尽快爬上,再将孩子搭在肩上,头朝下,不断地拍打,直到孩子将水吐出来,陈素英才敢松了口气。
孩子的父母闻讯赶来,见到陈素英就磕头,陈素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赶紧去拉:“别!别!都是一个村的,没啥!”
这个只有7岁的孩子叫黄鸣雪,因为一个人在池塘边玩耍,不小心滑到了池塘里。勇救黄鸣雪时,陈素英刚做完节育手术不到3天,身心疲惫的她因此在医院躺了7天,差点没把命搭上。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8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10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我家住甘肃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但我没有看到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我见过的沙漠并不浩瀚,而且被勤劳的人民改造成了公园。公园里行行白杨树挺立在路旁,沙丘上种满了梭梭、红柳、胡杨、甘草、沙棘等,芳草萋萋,绿阴如盖,我实在叫不出更多的沙生植物的名字。公园里建了跑马场、滑沙场,凉亭,还修了人工湖,丝毫让人感觉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景象。
如今,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有幸赶上了网络的末班车,电话和网络使我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彼此激情互动,欢畅沟通。
我的家乡是葡萄酒的故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这首《凉州词》就是家乡葡萄美酒的写照。“莫高”牌干红、干白葡萄酒、冰葡萄酒已享誉省内外。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我家乡特产如虎添翼。今年全国“乡洽会”上丝绸之路上的众多制酒公司与港商签定了大批订单,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和我的家乡将不负祖国的重望,将发挥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和新一代“载人航天”精神,在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土地上再创辉煌。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79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257位用户关注,31人点赞!
孙武胜是农民中的聪明人。聪明人总会脱颖而出,但在什么时候、在哪一点上脱颖而出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10年前,从陕西富平带几个人来西安搞建筑的包工头孙武胜,因被公司拖欠工薪而走投无路,那时他可没想到,此后的10年里,他会变成一名专为农民工讨薪的著名法律人物。
他还自认是个幽默的人。有例为证,2006年上半年,老孙一个人跟陕西某县加油站打官司。加油站是县里一个干部办的,县干部给法院施加压力。但审判长知道孙武胜不好惹,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老孙呀,压力太大。俺在法院干了十几年,才混个审判长,要是不按院长意旨判,不得了。”“那你就在判决书上这样写:这是根据院长的旨意判决的,不是根据法律判决的。”审判长一听,赶紧说:“那可不敢。”据老孙说,后来这案子还是比较公正地判了。
通过打官司为自己讨回来第一笔欠薪,是在2001年8月。等到2003年,孙武胜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之前,他已为农民工打过10来场讨薪官司。那几年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特别严重。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权益受到侵害就四处乱跑,不知道在怎样情况下应该找仲裁委、劳动局,怎样的情况下去找法院。一开始,孙武胜替农民工讨工钱,喜欢叫上记者一起去。因为有些单位不怕孙武胜,却怕媒体报道,叫上记者去容易解决问题。“但记者去是为了采访我,不是为了要工钱。”孙武胜笑说,他知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孙武胜说自己打官司的胜诉率是90%,不包括调解的,因为调解的没法统计,“他欠你120元,你要回了90元,也算是要回。”以前,孙武胜的活动范围以西安为主,近半年来,他一多半时间在外地跑,除了陕西之外,还有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至今他已替农民工打了350多场官司,自称讨回的工钱不低于600万元。孙武胜总结了其中三四十个案例,准备出书。
孙武胜的维权工作室,本来挂靠在西安市劳动局的一个下属机构,2007年该机构撤销了。今年3月,孙武胜把自己归入陕西法苑法律服务所,挂牌“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室”。
与人交谈时,孙武胜尽量用谦虚的口吻讲话,但往往掩饰不了多久,内心的骄傲便不可以抑制地溢于言表。
孙武胜的最新愿望,是当一名农民工的人大代表。
“俺一年要打上百个官司”
《南风窗》:如果不是2001年打那一次官司。你现在可能还是个包工头。你觉得自己这8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孙武胜:变化是一个字:原来是吃过饭开工,现在是吃过饭开庭。
《南风窗》:听说你从1998到2002年,因为建筑单位欠你这个包工头的钱,你又欠乡党的钱,连着4个春节都不敢回家,回了家也不敢见人。现在再回家有什么感觉?
孙武胜:现在有“衣锦还乡”的感觉。2003年陕西电视台对我的报道不下100次,有的镜头还做成了节目片头,只要节目一出来就有孙武胜,所以家乡知道我的人特别多,我只要回去就有事儿,因为家乡外出打工的人多,谁发生个事儿,都来我这里咨询,大年初一我还在家里办公。
《南风窗》:但有人说你讨薪的手段很无赖?
孙武胜:那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律师说的,他跟俺打了4场官司,都败了,所以说俺无赖。俺的手段都是正当的:去了以后先介绍身份,说俺是孙武胜,受当事人委托来要工钱。然后问他是否欠钱?是否接受调解?他要不接受,俺就走人,法庭上见。
《南风窗》:有没有这样的农民工:人家不欠他钱,他想耍赖,多要几个的?
孙武胜:几乎没有。农民工都是很忍让的心理,人家欠他100块钱,能要回80块就算了。
2005年夏天,农民工张小荣在西安一家大企业打工,衣服卷进车床,把脾脏打破了,抢救费花了三四万元,看完病他来找我。对方律师开始很客气,让我提多少钱。我按国家规定的伤残标准列了个详细数字。第二次去他就不理我了。我告到莲湖区仲裁委。张小荣本来想再要2万块就算了,仲裁委一次判决对方赔偿6.4万元。这下,对方律师知道我有水平了,来办公室跟我谈调解。我问对方能出多少钱?律师说:“最多3万块。我们还要追究张小荣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呢!你上班为什么不穿工作服?为了抢救你公司花了多少钱?”我说:同志,工伤事故赔偿是无过错责任赔偿,劳动者就是再有责任,用人单位也得赔偿。你要是觉得中国的法律你能修改,你就把这条给改了。对方律师说,我们还要呢。我们领导与省里的领导是铁哥们,我就不信你能把钱执行得去。我说同志,你咋还讲这话哩?你要是能让最高法出个司法解释,凡是对你单位的判决都不用执行,俺就佩服你。律师一摔门走了。我说张小荣,这场官司俺给你打到底!对方去法院了,一审、二审,俺都坐在张小荣旁边。最后一、二审都维持原判了。对方律师说,孙老师,还是你厉害。俺说你叫反了,你是大学毕业生,俺是初中生,应该俺叫你老师。
《南风窗》:其他地方有像你这样自学法律、为农民工讨薪的人物吗?
孙武胜:郑州有一个,跟我一起上电视做过节目。他在焦作煤矿替别人打工伤官司,打着打着,打成律师了。俺跟他接触过两次,感觉他的能力远远不行。甘肃有一个农民工,也是为自己维权时,学会了用法律打官司,一年打几个官司。俺一年要打上百个官司。
法律不是谁想学就能学得到的。如果都像我这样一学就懂,那(农民工)就都去学了。你得先有天资,思维能力要强,还得有恒心。中国9亿农民,2亿农民工,像俺这样学法、用法、出类拔萃的很少,所以出现了俺这个人,就把影响力、感染力传递给了大家。
《南风窗》:你自己想过考取律师资格吗?
孙武胜:考律师得有大专文凭,俺没有。有律师证当然有好处,调查、取证方便。普通公民虽然也能调查、取证,但他不配合你,你也没办法。不过,民事案件不要求有律师资格,普通公民就可以。哪天这一条取消了,俺就不行了。
“越来越体会到孙武胜的影响力”
《南风窗》:你从事这个工作已经8年了,现在的你,与刚开始为农民工讨薪时有什么不同?
孙武胜:开始我的名字没有这么大威力。现在出名了,越来越体会到孙武胜的影响力。我走到任何地方,特别是法律界,一说“俺是陕西的孙武胜”,人家都知道我这个人。上周我去刘家峡水库所在的甘肃永靖县打仲裁官司。我们在下面坐好了,仲裁员才进来,可能他听说我要来,一进来看见我:“啊,孙武胜确实来了啊!先来跟我握手,然后才上去开庭。哈哈哈。
《南风窗》:你只是一个没有律师资格的
普通公民,为什么会相信自己能在法庭上获胜?
孙武胜:我所的官司,对方90%以上由律师出面。律师知识比俺好得多。我的办法,是怎样用证据来证明你所举证的事实。只要我证据充足,证明力强,官司打赢的把握就很大了。(《南风窗》:如果没有证据怎么办?)那就多找几个证人,证明你完成了多少工作量,发包方、监理方都可以证明;单价认定不清的,可以申请审计部门来审计。
《南风窗》:在你与农民工接触中,有没有觉得农民工自身有什么问题?有没有对农民工“恨铁不成钢”的时候?
孙武胜:一般农民工素质差,他们最怕被欺诈。干完活本来该给你10万块钱的,把你抓去,关到一个地方,只给你三四万块,你要不要?不要今天就走不了。这种事特别多,多数发生在春节前。农民工急着回家过年,你不要就没钱给大家发工资。你要签了字,法律上就无法了。你想举证他有胁迫行为,这里只有我的人,没有你的人,没人证明你是被胁迫签字的。就是告到法院,也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我给农民工出主意,一、去这种地方前,做好录音、录像准备,尽量收集证据;二、尽可能地找证人;三、如果受到胁迫,脱身后马上报案。
还有一种情况:你打过工,该结账了,用人单位拿张盖过章的纸让你签字。等你签过字,他再在空白处写上:你丢失材料,罚款2万,浪费材料,罚款3万,打一次架,罚款几万,把该给你的钱都罚完了。你要去打官司,没法证明你签字早,他又在后面写了字(咱们国家对字迹的鉴定,3个月以内写的鉴定不出先后,美国相隔两个小时写的字都能鉴定出来)。这样的案子我能举出十几个来。
2006年12月,长安县有个农民工在西安打工,受工伤了,用人单位把他叫去,把一张信纸对折住,只让他看一面:今领到两个月工资2400元。他签字领钱走了。人家把折住的纸拉开,在另一面写:我在工地玩耍时不小心受了伤。现在单位为我看好了伤,一切事宜不再追究。农民工在法庭上看到这张纸拉开了,气得连嚼带骂……你不能怪工人傻,只能怪用人单位太黑。你在工地挖完土方,去结账,公司只把工程的量结出来,然后跟你说公司有专门的结算员,你要先签字,结算员才能为你结算金额。等你签完字,他再在空白处写上金额,说好一方土结算10块钱的,他按五六块给你结,然后再写上工期延误罚款多少……本来能结12万的,给你结9万,再罚6万,最后只给你3万。你打官司还打不过他。
《南风窗》:除了这些情况,在你为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用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
孙武胜: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劳动工伤有三个问题法律上没有规定:一、法律上没有规定,农民工受了伤,因用人单位拖延治疗,导致伤情加重的,怎么处罚?他受了伤,如果治疗及时,四、五级的工伤可能变成七、八级;如果不及时,也可能转成一、二级,甚至拖死了。二、有些特殊的用人场所,出了工伤事故,只有你知他知,不好取证。用人单位本来能给你证明的,就是不证明,甚至还将你炒了鱿鱼。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只有工伤保险药品目录里的药才能报销,但医疗机构往往不告知工伤人员,而是乱用好药,比如能用青霉素消炎的,他要给你打先锋。等你跟用人单位打官司时,因为用的不是目录里的药,他就不赔钱。
“俺确实想当人大代表”
《南风窗》:这几年,农民工要不到工钱的现象多了还是少了?你说自己做这个工作是“应运而生”,会不会有一天,这个“运”消失了。孙武胜无事可做了?
孙武胜:不但少了,还特别少了’因为政府关怀农民工,对欠薪问题的解决力度加大了。但是,这种现象还未杜绝。别的省咱不知道,陕西和甘肃要说不欠农民一分钱了,那是胡说。
尽管这个数字在缩小,但我的工作量变化不大。比如原来有100个欠薪的农民工,可能有5个人来找我;现在只有30个农民工欠薪,还是会有5个人来找我。
如果我这人下岗了了,我还是很欢迎的,那说明社会不欺诈农民工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都受到保障了。但我觉得短时间内不会做到,另外农民工的住房、子弟上学、社会保险等,还有多少事要做。
我经常跟农民工讲,一定要跟雇主签合同,并且告诉他签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但是,很多农民工一遇到事,就犯老毛病了。这也是个社会体制问题:劳动力市场竞争强得很,你想按照法律跟雇主签合同,他不跟你签,又去招别人了。
俺现在每周都要去建筑工地,给农民工讲法律。俺不管在陕西还是到甘肃,讲稿都随身带着,走到哪儿讲到哪儿。今年俺准备与陕西省电台、电视台、西北政法大学等联合搞一个“进百家工地普法宣传”。
以前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严重。今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很多用人单位驱赶农民工:打扫卫生的、看大门、看自行车的,因为单位得给他们买保险,感觉有负担了,就找本单位退休职工来干,只发退休工资,不用再管社会保险。
去年《劳动合同法》刚一公布,我就想到会有大量工作要做。以前为农民工讨薪,好像是治头上的病。头上病治好了,脚又疼了,咱就得再治脚上的病。
《南风窗》:今年春天去北京开“两会”的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3位农民工代表,你觉得自己跟他们比,谁更有资格代表农民工这个群体?
孙武胜:俺不知道那3个人大代表的经历,但俺为农民工做的事确实不少,这都是有数字可查的(起身取出一摞档案),这些判决书有300多份,还有几十份丢了。俺为农民工打了这么多官司,少说也涉及两三万人了,了解他们的好多疾苦,俺能为农民工讲出许多心里话,其他代表能否像我这样?现在国家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还在完善中,俺了解农民工的真真实实的情况,也可以及时向政府反映。
《南风窗》:那你想当农民工人大代表吗?
孙武胜:俺确实想当人大代表,心热得很,可惜没有这个机会,不知道人家让不让当?你要让西安的农民工投票选人大代表,俺肯定能得很多票。2005年央视选“中国十大法制人物”,20名候选人里俺得票第二名,后来因为其他原因,上面有人说话,不让选俺了。
《南风窗》:听说有人送你一块匾,上面写着“群众领袖”,你还站在匾前留了影?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3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286位用户关注,59人点赞!
人物:2个考官,3个应聘者
(某公司招聘推销主管)
应聘者:龙民:一个农业养殖户,泰有才:一个没有社会背景的高才生,贞有权:一个官家子弟。
泰有才(背这手,度着步子,抬着头思索状):岁月不留人,时间飞逝过,如今的市场,我也来竞争
贞有权(西装革履,大步走上):根据本人的调查,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一份好的工作的确很难,同志们呐,为了生存我也来此应聘了。
第一个考官说:你们都是来应聘的,我们公司要的是推销方面的人才,要么有学历,要么有经验你们都是有学历的人。。
(突然从门外闯近来一个破烂衣服的人,跑得太急差点摔倒)
闯近来的农民边挠头边憨厚的说:大姐,对不起,俺迟到了
(副考官怒火直冒):谁是你大姐`?本姑娘才一支花的年龄!!诶?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个人出`!
(龙民惊讶的看着考官说):大姐?俺村没一支一支的花只有一大把一大把的`!(做夸张的,用抱的姿势来形容花多)
(副考官捏紧拳头强忍怒火的样子说):好了。现在开始自我介绍,把你们的姓名,住址,年龄,民族,生日,性别,婚姻状况,学历。。。。报上来
(3个应聘者作惊讶状)(主考官笑笑说):不用这么多,把你们的名字和学历经验报上来就行
贞有权:这才差不多,否则我还以为到派出所了`!
泰有才:我叫泰有才,泰国的泰,本人硕士毕业,经过学校文化的熏陶,经过社会的磨砺,经过人生的考验,我来到了贵公司应聘。我将把我的知识为公司推销,用我的文化来推销,把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带到公司的整体利益中来。。。。
副考官:停停停,罗嗦,下一个!(泰有才扶了扶眼镜,把头一昂退了退)
贞有权:我叫贞有权,贞德的贞。我毕业于那个什么h大,由于社会的竞争,恩,是吧,我来到了这个公司,然后呢,我想竟聘这个职位,我的话说完了,谢谢各位
(中间考官动作自己加)
龙民:俺叫龙民,一条龙的龙(全场暴笑)俺别的没有,就是经验丰富,具体有啥经验请听下回分解。
贞有权:到底是龙民,名字都取得这么农民
主考官:好了好了好了,开始提问
副考官:请问如果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出现在你面前你要怎么推销自己让她接受你?
龙民:考官,能不能不要?俺已经有媳妇了,俺怕俺媳妇不让俺睡床。
(愤怒)副考官:假设,假设懂吗`?!!
龙民:假设,哦。
泰有才:哎,真为没知识的人感到悲哀。
泰有才:我会朗诵一首很有情调的词,让她臣服在我的文采之中
贞有权:我回叫所有交警在那位姑娘出现的地方大声喊:美丽的姑娘:贞有权,真爱你
龙民:俺虽然还是怕但是俺也要把握机会,俺会说:大妹子,俺会做饭,俺会洗衣,俺会种地,俺还会带娃,就是生不了娃,你帮俺生个胖娃,成不?
副考官:泰有才,你认为一首诗可以打动那位姑娘`?如果真那样,那每天都会有很多老太太爱上你,因为你每天都说了很多话。你现在就去朗诵一首诗看能不能让对面(卖臭干子){这一句可以用长沙话}的大妈接受你
副考官:贞有权,你说你可以叫所有的交警帮你,那好,你先一个人去街上找个姑娘大声说你爱她,看她会不会说你神经病!
副考官:龙民,哎,就你那熊样还开口就想别人姑娘给你生个娃啊?你以为别人是你家养的猪啊` 想生就生
副考官:既然是推销自己就应该把对方当做堡垒攻下。
龙民:考官,现在是和平年代,哪来什么堡垒啊,要是说现在要打鬼子的堡垒俺村的壮丁都早就操起锄头上了,还轮得上俺吗?
副考官:哎,你这个人啊,这还是假设,假设!!诶,我就纳闷了,龙民你凭什么进的我们这应聘的?
龙民:俺有经验啊(拍拍胸脯,昂起头,作骄傲状)
副考官:你有经验?那你怎么说得驴头不对马嘴的?
龙民(作委屈状):哪有,俺真的有经验,你看啊,俺在家里卖过鸡,俺在村里卖过猪,俺在乡里卖过牛,又在城里卖过血,这不都是经验嘛,噢,对了当年我卖牛的时候还有个20出头的小伙子对我说大叔你怎么敢在大马路上卖牛啊,你真是牛a与牛c中间那个,我就纳闷那是什么意思,到后来被城管逮了城管对俺说了句你真牛b。俺到现在还纳闷,怎么俺买个牛咋就成牛abc了?
(副考官低下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抬起头说:俺觉得你可以回家再去卖血得了
龙民:考官,你说的不对,俺是在城里卖的血不是在家,俺家没那设备呢
副考官:哎`!(摇摇头)
主考官:那现在你们认真说说觉得该怎么推销自己才能让那姑娘接受自己呢?
龙民:俺觉得。。。
副考官:停,你不准说话,跟我蹲一边去(龙民可怜巴巴的走到台边)
贞有权:我觉得这问题有问题
副考官:废话,没问题它能叫问题吗?
泰有才: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很大的探讨价值,如果允许我给我的导师打个电话问问
考官们:你们。。。。
主考官:为什么你们就觉得这个问题就那么难呢?
龙民,泰有才,贞有权,:这问题不好{龙民从台边站了起来}
副考官恶狠狠的说:龙民谁叫你起来了,继续回去蹲好
龙民灰溜溜的蹲了下去,双手抱头
副考官:这问题怎么就不好了?
(龙民又站了起来并走到台前)龙民说:那考官你愿意把自己卖了吗? 策吧网
副考官:谁叫你把自己卖了啊?
龙民说:推销自己不就等于卖了自己吗?考官你愿意把自己卖了吗?
(考官怒,另外2位应聘者大笑)
主考官:你觉得你现在不像是商品吗?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有学历的太多,有背景的也多。有经验的更多,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很好的推销出去你觉得会有公司接受你吗?刚考官只是打个比方,其实那女孩就是你正在寻找的工作,你不能让那姑娘接受你就等于没办法让你们寻找中的公司接受你,最终你们还是一无所有。希望你能够明白。其实你们进来我们公司应聘之前我们就对你们做过详细的调查。我们对你们已经有所了解,我们公司也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人才,泰有才:学历深厚,能为公司在说服顾客方面做很大贡献。贞有权,遇事冷静,很会使用个人人际关系来达到推销目的。龙民,虽然你土了点知识少了点,我相信大部分老板还是喜欢和老实人做生意的,起码会很诚实。所以你们3个我们暂时录用,试用期2个月。
(龙民,泰有才,贞有权惊讶)
泰有才:对不起,考官,我觉得这样太不公平而且我相信我的学识,所以我希望4位考官能够再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要让4位心服口服的录用我们
主考官:很好,贞有权呢?
贞有权:我从来不知道服输是怎么写的,我同意泰有才说的
(主考官笑笑):恩(4位考官和前2位应聘这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龙民)
(龙民害怕的拱了拱手):俺媳妇在俺出门时告诉俺,出来后要多和城里人学,俺告诉你们俺很听俺媳妇的话的,所以俺跟随前面2位城里大学生脚步走。
(所有人都笑了)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68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56人点赞!
场景布置:乡间小道上,一乡姑由远及近走到舞台中央。
阿r:(羞涩扭捏)俺叫赛阿r,女,二八年华(其实28岁),至今未婚。(见没人反映,惊讶)啥,不晓得俺!没关系。但是如果你们不晓得俺大表哥,你们就是没文化。(骄傲)说起俺大表哥,那叫一个响当当。(故意拖长)俺大表哥就是,鼎鼎大名末庄阿q是也。呵呵,吓到了吧?俺常听俺大表哥说,城里人跟俺们末庄人不一样。他们呀,(一口气说完)称长凳不叫长凳叫条凳,煎鱼头不加葱叶加葱丝。你们说那城里人怪不怪。(羞涩甜蜜)前些天,俺大表哥托人来报信。说他在城里出了名,发了财,要接俺爹、俺娘还有俺进城享享福。(不快)可俺爹俺娘说:“城里人怪得很,动不动就砍头,俺们才不去呢!”俺就不了。俺常听人说,城里人那是一个贼俊,灯红酒绿那是一个贼漂亮。俺不趁此进城瞧瞧,俺不白来这世上走这么一着?俺说走就走,这不,俺一收包袱,瞒着俺爹俺娘进城找俺大表哥去了。(说玩就一路唱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在场上走了一圈)
(迎面走来一个西装革履的城里男人,阿r一看,惊道)
阿r:没的命呦!瞧瞧,瞧瞧,我没浑说吧?这些城里人就是怪,啥不好学,尽学秦太爷的大儿子。好端端的中国人,偏要扮假洋鬼子。哼,俺鄙视。(但却忍不住偷瞄了几眼,害羞道)不过还真俊。
(说完迎面又走来几个摩登女郎,阿r眼珠子要瞪掉了)
阿r:乖乖隆地东。这是啥世道阿!光天化日穿成这样,败坏门风!要是在俺们末庄,准得骑木驴、浸猪笼。哼,不知廉耻!(却禁不住又多瞄了几眼)不过还真好看。(突然想到什么)这城里人打扮虽说怪,别说还真俊。改明俺也弄这么一身行头,保准不比这些城里人差,也让那些城里人别小看了俺们未庄人。诶,择日不如撞日,俺何不现在就来一身。(羞涩一笑)再说待会俺就要见俺大表哥(心里一美,扑哧笑了,下台换装)
(人未到,声先到,阿q唱着《桃花朵朵红》一路舞到台上,以比翼双飞的姿势结束,不想扭到了腰,脱口而出一句广告词)
阿q:腰酸背疼脚抽筋,请认准阿q牌舒筋活络膏。噢耶!(转到正题)自从鲁迅挖掘了俺,电影广告就忙不停。前个儿找人算了个命,近日命中是犯桃花。今个儿得空忙偷闲,街上无事俺溜一溜。嘿,街上美女真不少,秀才娘子她算个啥!(又吊儿郎当地唱起《桃花朵朵开》,在台上甩手阔步走了几圈。忽见前面背对着站着个摩登女郎,心中一动)
阿q:那算命的还真贼个准,这不,俺的真命天女出现了。(于是摊开双手放在面前呸了几下,抹了抹头,整了整衣,走到那女身后,清了清嗓子,很绅士的问到)
阿q:小姐,请问一下,现在几点了?(听到问话,阿r很如花地转过身来,竟欣喜地发现是阿q,自动忽略掉阿q瞬间转变的表情,以每秒百米的速度,扑向阿q。阿q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箭步转身,阿r扑了个空,摔倒在地)
阿q:(面向观众)妈妈的,什么世道!长的比赵司晨他妹子还丑,也敢出来吓人,不怕有损市容啊?亏得俺身手敏捷,不然俺的初抱就没了。(刚想对阿r破口大骂,突然想到)俺现在可是名人了,那可是又公众形象的,可不能让广大的、热情的fans失望。万一被狗仔队拍的什么,不是有损俺的个人形象吗?(于是向摔倒在地的阿r地嫌恶地伸出一只手)大婶啊,俺看你挺大一个人,咋就没有一点儿公民意识呢?长得那个什么什么不是你的错,走出来那个什么什么也是没办法的,那你咋见人就扑呢?今天亏得你碰到的是俺,要是换了别人,保不准就送了你去精神病院。嘿,咋还趴着?哎呦,你哭啥吗?
阿r:你,你,你,(大哭)咋叫人家大婶,人家有这么老吗,人家如今才二八年华呢!
阿q:(止住呕吐的冲动)大妹子,这下你可以起来了吧?
阿r:嗯哼。(伸出一只手要阿q扶,见半天没响应,加重音量)嗯哼!
阿q:(发现有人围观,立马上前扶她,表情厌恶)荣,幸,之,至。(阿r见阿q扶起自己,故作柔弱,向阿q身上倒去。阿q见势不对,一把推开阿r)
阿q:得哩,不要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洪水你就泛滥。我阿q可正得很,不吃这一套!(偏头向观众道)投怀送抱?也不撒泡尿照照,配吗!
阿r:大表哥,你咋对人家怎么凶?人家好怕怕。
阿q:大表哥?少来跟俺攀亲戚。俺知道你们这些女人见到俺们这些明星就喊哥哥,俺也知道俺在你们心中那是嘎嘎的。想跟俺攀亲戚,no way也no door。你要是再骚扰俺,俺就和你法庭上见。
阿r:俺知道了,你现在是名人了,自然不认识俺们这些穷亲戚了。既然你都不打算认俺,干嘛让俺来呢?(大哭)
阿q:咦?咋这声音,这身形那么熟呢?(走近一辩)你,你是阿r表妹?
阿r:不是俺,是谁?
阿q:哎哟,瞧瞧俺这眼神。(上前扶起阿r,近处一瞧,向后退了几步)我的妈呀!(又向阿r)大表妹,你咋这副打扮?
阿r:大表哥,好看吗?还说呢?不就是为了……你喜欢吗?城里人说这叫烟熏妆,时下可流行啦!可不,刚才俺打这街上过,回头率,那是嘎嘎的。还有人看俺看得撞电线杆呢!(指向一边)就那儿。
阿q:俺还奇怪哩,刚那儿咋停了量救护车呢?
阿r:大表哥,你咋不说话哩?()
阿q:这个……
阿r:你快说吗,俺好看吗?(又扭捏着向阿q靠近,阿q向后顺势退去)
阿q:那个……
阿r:大表哥,你害哪门子臊吗!从前你可不这样。(突然想到什么)你,你,你不会还想着吴妈吧?(大哭)你不是说早忘了吴妈了吗?你说话不算数。
阿q:(急道)表妹,你咋能把我想成那种人!吴妈早就是过去时了,俺咋会还和她藕断丝连。
阿r:那你干嘛支支吾吾?该不是你现在有钱了,也学那些城里人养小蜜,包二奶了吧?
阿q:浑说,我阿q能是那种人吗?我阿q那是正的很的,你咋能把俺与那些鸟人相提并论。
阿r:那你现在就说,俺美吗?
阿q:呃……(阿r正待发作,路人甲与路人乙经过。路人甲一下看到阿q)
路人甲:(激动万分地对路人乙说道)大明星阿q!
路人乙:哪儿哪儿,(然后顺着路人甲手指的方向望去)你确定?阿q诶,身边站的不是巩俐也是章子怡,怎么可能会是个恐龙!
路人甲:那倒是。诶,刚才差点闹出人命可不就是她?
路人乙:怎么回事?
路人甲:惨,实在是惨,人间惨剧,惨不人睹……
路人乙:别卖关子了。
路人甲:好好端端的一个大好青年,招谁惹谁了,愣是被她吓傻,直挺挺就撞上电线杆子。听说至今还昏迷不醒。
(听到路人的谈话,无地自容,捂脸大哭。阿q立马上前安慰)
阿q;不哭不哭,好好擦擦。
阿r:你走你走,不要看俺,俺丑死了。俺本打扮打扮,也给你长脸,没想到反而给你丢脸。俺,俺,俺不想活了。
阿q:(立马抓住乱撞的阿r)胡闹!站好,眼泪擦掉,鼻涕吸进去。咱不就靠的是丑出的道吗?丑也是一门艺术,现在不是有什么审丑价值吗?丑也是要有水平的,丑出人命,咱不是古今第一吗?状元不也是第一吗,咱还古今第一,咱不比状元还强!为咱这古今第一,走,吃大餐去。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69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189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母亲今年70岁了,是个重情义、爱行好事的人。对亲人,她尽力付出;对乡亲们,她全力帮助。
“对自己的亲人好,那不叫行好,是应该的。”母亲常说,“对别人好,才是真的好心。”俺父亲在医院工作,家里有些积蓄,谁家孩子上学、种地急需用钱,常到我家来借。自家的不现成,母亲就到别人家转借,总不让来人空手而归。在山村里,家庭、邻里的争扯打闹是常有的事儿。有人来求俺娘去“灭火”,她撂下手里的活就去。人的名树的影儿,她往那一站,三言两语,把道理一摆,刚才还战火弥漫,迅即就烟消云散了。但也有矛盾挤成疙瘩,甚棘手的,要费好多的口舌,可她从没嫌过麻烦。
对老百姓来说,娶妻生子是天大的事儿。那些年,俺娘托亲求友,不知把多少俊媳妇“忽悠”到俺村,帮光棍汉子成家立业。有一次,俺娘受托保媒,可女方提的条件甚苛刻,眼看婚事要黄,实在没别的办法,俺娘就把自家的缝纫机、自行车、栏里的两头猪全许上,才促成了那门婚事。因为在乡医院干过妇产科医生,俺娘主动担负起为本村妇女接生的事儿。记忆中的睡梦里,常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喊叫声,俺娘怕来人久等,连忙强打精神,起床开门。每次去给人家接生孩子,她不嫌穷,不怕脏,收拾利落后,不但分文不取,还买个童被和几斤红糖、鸡蛋送去。二、三十年前,山村人还不富裕,有位婶子,生孩子时弄湿了唯一的被子,俺娘赶紧回家抱一床;有个大嫂,生孩子后缺米少面,俺娘跑回家,从瓮里挖两升瓢送去;有户人家,临产孕妇躺的床断了腿和撑子,床歪了,人漏了下去,俺娘便让那家大老爷们儿跟着,把俺家的闲床抬去;1985年是个生育高峰期,有天夜里,俺娘一连接生了5个孩子。一大早回到家,她就累倒在床上,一直昏睡到傍晚。类似的事儿,多得三天三夜都唠不完。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22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219位用户关注,50人点赞!
乡下女人苦楚着脸,不停地掉着眼泪。是啊,摊上这种病,谁心里能好受?
城里女人不屑地看了乡下女人一眼,颐指气使地对我说,医生,有什么进口药尽管给我开,我老公有钱。
我一听这话挺反感的,说,我是对症下药,药不是随便开的,再说进口药不一定对症。
城里女人说我的意思是说我老公有钱,医院里有什么好药,有什么先进仪器,请放心给我用好了,我不怕花钱。
我冷冷地说,该怎么治疗我心里有数,说罢随转身给乡下女人做检查。
乡下女人怯怯地说,医生,俺知道自个的病……别给俺看了。
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治疗?你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没有战胜不了的疾病。
乡下女人嗫嚅着说,男人挣个钱不容易,俺不想拖累他……要不,给俺开点止疼药就成。
我叹口气,耐心给她解释说这种病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只要配合医生治疗,也是能够治愈的。
乡下女人又说,等俺男人来了,你就说俺的病没治了,让他断了心思。
我给她说糊涂了。乡下女人解释说,俺男人要知道俺的病还有一点点希望,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俺看的。
我心里酸酸的,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到了下午,乡下女人的男人一身疲惫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他模样憨厚,有点委琐。他详细地询问了他女人的病情后,一脸愁容地对我说,医生,俺女人的病要不要紧?
我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说这种病要抓紧治疗,再拖下去会危及到生命。
他就焦急着脸说,医生,您可要救救她呀……俺求您了。说着哆嗦着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了我。
我接过红包装进了口袋,说老乡放心,我会尽力的。如果我现在不收下红包,病人和家属的心里会有想法,我只有先收下,过后再打到他们在医院里的账单上,这是我的一贯作法。
他似乎松了口气,举着一脸谦卑的笑,说,医生,你放心给俺媳妇看吧,咱医院里有啥好药尽管用了,俺会想方设法的,就是把房子卖了也要给她治病。
我心里一阵温暖,说这个放心,该用什么药我心里清楚。
他又不自然地笑了笑,说医生,俺求您一件事,不知道可不可以?
我说没问题,只要我能帮上忙。
他说,您就给她说她的病不是啥大毛病,吃点药就好了,花不了几个钱儿的……
我心头一颤,鼻子一酸,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
他这才急不可耐地去病房看他女人了。乡下女人的男人刚走,随后进来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中年男人,通过一番介绍,我才知道他是城里女人的丈夫。
他也是详细地询问了他女人的病情,最后,他诡秘地问我,说她的病有生命危险不?
我说当然有危险了,现在已是晚期了,如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下去,也就是一年的时间。
我发现,他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点点头,说好好好,我明白了。
我倒不明白了,心说他女人的病已到了晚期,有什么好的?
他转身掩上门,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给我,我还是假意推辞了一番就装进了口袋。我说这个请你放心,我会用心给你妻子治疗的。
不料,他摆了摆手,然后悄声说道,n0,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不要用啥好药,给她开一般的止疼药就可以了,但是你不要告诉她。你可以告诉她,说她的病已经到了晚期。
我怀疑自己听错了,说你说什么?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38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4分钟,共有271位用户关注,44人点赞!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照顾儿女孙辈,年迈的他们离开家乡,远离了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敲开一扇门。门里,住着他们的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还有与他们的1/8基因相同的小生命。从此,含饴弄孙成了他们的新工作。在这里,他们没有朋友,生活和语言习惯上也存在着各种差异。他们一方面享受着天伦之乐,另一方面却承受着子女们难以想象的孤独。这些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城市生活的父母,被称为“老漂族”。
这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2.6亿,60岁以上人口占13.26%。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很多年轻人都选择离乡在外地工作。父母担心孩子在外生活无人照顾,或者是因为照看孙辈,加上自己日趋年迈,为了和子女团聚,他们成为了流动人口的一员。于是,就出现了孩子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余年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项最新调查显示:65.2%的老人认为子女对他们的重视不够,79.2%的老人感觉很孤独,64.7%的老人“在家独处”打发闲余时间。而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后,49.7%的老人选择了憋在心里。如何让“漂爸”“漂妈”们颐养天年,如何让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
【故事汇】
窗前有一棵枯萎的老树
口述/孟全山 整理/天 心
自从儿子留在北京发展,我们就天天盼着能含饴弄孙。所以,一接到儿子希望我们去北京帮忙带孩子的电话,我和老伴马上打点行装,锁好门窗,直奔北京。
5个月的小孙子虎头虎脑,活泼可爱,我和老伴一看就十分心疼,每天带着他出去晒太阳,晚上陪着他睡觉。老伴儿还包揽了买菜做饭的活,一家五口的生活其乐融融。
可是,不到一个月,这样平静安乐的日子就被打破了。老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在家一直用中药调理,老家杭州的空气湿润,本来还好。可北京的空气太干燥,老伴的咳嗽越来越重,怎么吃药打针都不顶用,脸色一天比一天差。
一天夜里,听到动静,我打开灯,见老伴坐在床上,捂着胸口,试图将咳嗽憋在喉咙里,脸憋得通红,气都喘不匀了。我一把拿下她的手,心疼地责怪她:“咳嗽也是能憋住的?要不要命了?”老伴顾不上说话,一连串的咳嗽声又吵醒了小孙子,小家伙的哭声惊天动地。儿子穿着睡衣急忙跑过来问:“怎么了,要不要去医院?”
老伴眼泪都咳出来了,半天才平静下来,充满歉疚地说:“人老了,不顶用了!我还是回去吧,留你爸带宝宝。咱家空气好,又有熟悉的大夫,也许能早点好。我在这儿,天天吵得宝宝睡不安稳。”
老伴回杭州了,夜里的咳嗽声没有了,小孙子能睡安稳觉,我却在清凉的月色里失眠了。半夜里我感觉口渴,伸手在床头柜上摸一把,空空如也。这世界上只有老伴知道我的习惯,每天晚上在床头柜上给我准备一杯白开水。
老伴走了,改成儿媳妇做饭,她做的米饭白而香,一粒粒像在白瓷碗里跳舞。我慢慢地吃,小心地咀嚼。他们喜欢吃这样的饭。儿子不住地夸“香”,还说:“我妈做的饭太软了,都没有米饭味儿了。”可他却不知道,老伴儿做的米饭,会特意多加半碗水,炒菜会多焖半分钟,我们俩牙都不好,松动得厉害。
在家里,早上七时我要上厕所,儿媳妇早上六时要冲澡。于是,这个习惯我也慢慢地改了,都不是大事儿。
有一天吃饭,我说:“早上抱着孩子出去玩,看到好多保姆带孩子的。北京找保姆需要多少钱啊?”儿子说:“差不多是我们一个人的工资。”然后儿子媳妇开始讨论有家保姆为了让孩子多睡觉,竟然偷偷在奶粉里面放安眠药!我听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想给孙子找保姆的事情了。
每天太阳出来之后,我就抱着小孙子下楼晒太阳。小孙子坐在他的童车里玩,我给老伴打电话:“咳嗽好点没有?老猫还好吧?院子的芍药开没?……小孙子好,长胖了好几斤,我都快抱不动了!媳妇儿又给我买了一件衣服,还买了泡脚盆,什么都好,就是没个说话儿的人儿。……谁矫情啊,你不想我啊?”
我和老伴在一起过了40年,总以为该说的话早说完了,可这天南海北一分开,总有说不完的话,电话费贵,留着明天再说吧。
微风轻拂的早晨,小区里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几个小孩儿都被保姆或者爷爷奶奶推着,互相打着招呼,用没有人听懂的“喔噢”说着话儿。大家脸上都笑眯眯的,没有人注意到花坛边有一棵逐渐枯萎的老树,正在风里唱着一首无奈的歌。
孩子,能陪伴我的人不是你
口述/谢云芳 整理/杞 红
大家都说俺有福气。可不是,虽说老伴儿去世早,可俺家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孝顺。
早些年,俺一个人在家,孩子们总记挂。大儿子说:“妈,您跟我们去吧。您想谁了,就去谁家住,我们陪您。再说,家里的小孙子小孙女们都想听奶奶讲故事呢!”孩子们都住在大城市,人生地不熟,俺本不想去,可再想想,孩子们一片孝心,也让他们少操心,俺就同意了。
小儿子家啥都好,就是孙子淘气。不到10岁的男孩,今天逃学,明天不写作业,后天又在学校打架了。小媳妇性子急,孩子一惹事,回家准挨揍。孙子喊:“奶奶,我妈打我,救命啊!”那声音,让我怎么都坐不住。孩子挨打,俺心里疼啊。可有俺在跟前,孙子格外犯浑,媳妇说一句他顶十句。小媳妇就跟俺生气:“妈,您别掺和这事!”俺掺和不是,不掺和也不是,难做人哪!得,俺去大儿子家。
大媳妇对俺,就跟对自己的亲娘一样。俺牙口不好,全家人都跟着我吃烂乎菜。我身上这衣服,还是大媳妇买的,说是真丝的,奇贵。可俺觉得滑溜溜的,没全棉的舒服……但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俺得好好穿着。大儿子家楼上,也有一个跟俺一样从县城来的老太太,孩子们上了班,我们俩就一起唠嗑,一起出去溜达,有伴儿。他家房子大,能一人一间。可俺大儿子人老实,拿个死工资,只买得起二室一厅。儿媳妇说:“妈,您岁数大了,睡床,我们打地铺。”孙女搂着俺的胳膊撒娇:“奶奶,您睡我房间吧,我们同学都住校,我也想住,我周末回来看您!”俺知道,孙女不是喜欢住校,那是孩子孝顺,不舍得她爸妈睡地铺。可孙女上高中啊,哪能影响她?俺住了两个月,对大儿子说:“儿啊,俺想你妹妹了。”其实,我是看着孩子打地铺心里不是滋味啊。
闺女家宽敞,可闺女在机关上班,得领导赏识,还当了个副科长,忙。她天天披星星戴月亮的,很晚才回家。所以,做饭洗衣照顾孩子,女婿做得多,总不能让女婿伺候俺啊。闺女忙着外头,还记挂着俺,上班也上不好。女婿孝顺,不言不语,连洗脚水都给俺打,咱对人家没生没养,受着也不安稳啊!再说,闺女不在家,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俺对闺女说:“不行,哪家我都不想住,我要回家!”那真的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
闺女是俺的小棉袄,明白俺的心思。她送俺回了家,还跟两个哥哥商量,给俺撮合了现在的老伴儿,俺这才有了自己的生活。
孩子的陪伴和老伴儿的陪伴是不一样的,这不,两年多了,俺跟老伴儿一起买买菜,做做饭,散散步,唠个磕儿,儿女们放心,俺心里也自在,日子过得顺心着哪。
别把爸妈送进爱的“笼子”
口述/陈 军 整理/金建云
从小,谁家不知道我爸妈有个聪明能干的儿子?虽说没考上大学,但我在县里的建材生意做得风风火火,邻居装修都求我爹娘出面让我打个折。
今天过年,我让爹娘把村里的老屋托邻居照顾,让他们搬进了我在县城买的三室一厅。这是我多年的梦想,让爹娘在城里过上好日子。每天晚上,我都能喝上娘为我熬制的小米粥,安慰我那因应酬过多而冒酸水的胃。爹则耐心地陪着我女儿玩纸飞机,女儿高兴得又叫又跳。爸妈健康,三代同堂,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孝子”的美名更是传遍了十里八村。然而,一次偶然的早归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因为胃痛,提前回家休息。爹娘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已在卧室睡下。他们不知道我回来了,于是开始聊天。娘说:“每次出去街上都是那么多人,我又一个都不认识,想找个唠嗑的人都没有。”爹深深地叹了口气:“看在军子的面子上吧,咱们走了他肯定会饿瘦的。城里的媳妇做不出他喜欢吃的饭,咱们不疼儿子,谁会真心疼他?”
爹娘聊了很久,我趴在枕头上,心像刀绞一样疼。第二天,我在爹娘惊诧的眼光中早早地回到家。吃过晚饭,我没有进书房,而是坐在沙发上和爹娘回忆起了童年的趣事。自从爹娘来到县城,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笑得那么开心。从此不管有多忙,我都要求自己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陪他们吃晚饭,周末至少在家一天,陪爹娘打打纸牌、散散步。
渐渐地,我才发现,其实爹娘在乎的并不是我做什么,而是我用心陪着他们。一段时间之后,我和爹娘之间的关系亲近了许多,但是我感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旧惦记着老家。
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我还是决定让他们自行选择是否回老家安度晚年。为了不给他们“负罪感”,我拿出一些钱,问他们想不想要将老家的房子好好装修一下?
爹娘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兴高采烈地张罗着回家装修的事情。他们走的时候,我心里有许多不舍。但此刻,我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因为我明白,白发苍苍的他们需要的是心灵的平静与自由,而非我的孝心所带来的禁锢和压力。
【街头采访】
王小姐(35岁,家有“北漂母”充当后勤部长):
“老漂族”?这词新鲜,这么说,我妈也就是“老漂族”了!但我妈挺习惯的,现在她走在街上,谁都看不出她是从小地方出来的:烫大波浪、文眉、穿高跟鞋……这要在我们那儿,会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可我妈爱美啊,我就支持她,衣服鞋子都是我替她选的。老家来人,都羡慕我妈进城过了好生活呢。这样看来啊,我妈“漂”得有理由。
曹大娘(65岁,替儿带孙子的白发“老漂”):
我是做老师的,我早就知道,求人不如靠己。孩子们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再孝顺也有顾不到的时候,所以要学会自己调节,培养培养兴趣爱好、种点花养只狗都是可以的。现在不少社区都开办了老年书画班、舞蹈班、摄影班,我就常去。不仅打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没准还能找到投缘的新朋友呢。到城市养老,这是趋势,我们要学会适应。
赵先生(38岁,公务员兼社区义工):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确实催生了大批的“老漂族”,但我们的关爱政策出台却相对比较迟缓。往大了说,国家在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救助和医疗卫生方面应该为这些离家在外的老人们提供更多方便;往小了讲,基层社区应该将建立“老漂族联谊会”制度,为“老漂族”提供相互认识、熟悉的平台,以排除老人的寂寞。
(整理/红霞)
【专家谈】
关爱“老漂族”,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
嘉宾 李松云
(《南昌晚报》总编室主任)
2013年4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庭伦理剧《有你才幸福》引发广泛共鸣,创下今年央视一套黄金档最高平均收视纪录。剧中,李雪健饰演的老人和儿子住在一起,却总因生活琐事与儿子媳妇难以相处,反映了当下“老漂族”遇到的最大烦恼。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对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凤凰男”“凤凰女”来说,生育小孩后,叫父母来城里帮忙似乎天经地义,很多老人也觉得儿女的要求不过分。但现实情况中,远离乡土生活、熟人社会,到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和以往有巨大不同的新环境,这让老人们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适应小家庭和城市生活,他们甚至会觉得儿女都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尤其是落叶归根、留恋故乡的传统仍潜藏在他们心中,且这份牵挂随着岁月流逝,会更加深切。
其实,不管对父母还是对儿女来说,过分亲密和依赖并不是件好事。国外一些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会逐渐断绝对子女经济上的资助,任由其在外面打拼磨砺,两代人逐渐过渡成为朋友似的关系。因此,父母和子女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首先,父母要学会放手,中国有句老话“千岁的爹娘包不得百岁的子女”,无原则地包办、帮忙只会害了孩子。其次,儿女应重视“精神敬老”,摒弃依赖心理,有困难尽量自己寻求解决。最后,子女应尊重长辈的选择,允许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家庭决策参考老人意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漂族”是一个等待关爱的群体,子女的陪伴和关心,政策的调整和落实,周边人群的善意和接待,才能提高“漂族”老人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快乐地安度晚年。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子女课堂】
让老爸老妈“漂”出老来福
“老漂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一定时期内“老漂族”仍将客观存在。那么,作为子女,怎样让“老漂族”活得更幸福些呢?
招数一:注重“精神赡养”
“老漂族”的子女要尽可能地留出时间挤出时间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尽量留意照顾父母的精神情绪波动,给老人倾诉的出口,家庭决策多听取老人意见。特别是在隔代教育问题上,尽管父母的理念可能有些落伍,但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其沟通。
招数二:按“需”孝敬
子女要深入理解父母的需要,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孝敬”父母。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很多父母所需要的可能是年轻一代无法理解或者接受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子女尽管不大理解,也应该尽量按照老人的心愿去帮助完成。例如,可以给父母买一套健康体检券,陪他们去检查一次身体;节假日,陪父母到自己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去看一看,寻找回忆增加亲情等。
招数三:适时放假
“老漂族”多半分居两地,因而常常“一颗红心两地忧心”,操心身边的子女又担忧远方的老伴,所以子女尽量创造条件让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实在不具备条件,一定要定期把一方接来或把一方送回老家探亲。保姆都有假期休息,“老漂族”也需要定期放假,放松身心。
招数四:做好“引路人”
“老漂族”身处异地,伴随而来的便是割断的人际纽带、缩小的社交圈子甚至语言的不习惯,这都会给“老漂族”造成新的困扰。因此子女要扮好“引路人”角色,尽量帮助人地两生的老人融入当地的生活。比如,有意引导老人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帮助老人与同社区的其他老人相识,请一些热心开朗的邻家父母来家里做客、在老年大学里报名,帮助父母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走出封闭的小天地。
招数五:解决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