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3803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0分钟,共有204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中国电建成都院2020年半年扶贫工作总结
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向贫困决战”的号角,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了到2020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自实施以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全国速度铺开,这是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工程,各级政府、各界社会群体纷纷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以不变的决心,必胜的信心,攻坚克难的恒心,吹响了脱贫攻坚号角。
2015年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级领导同志及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片区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成都院在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下,自2016年起定点帮扶南充市高坪区万家乡邵家坪村,组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预计帮扶至2020年。
2017年底根据中央、四川省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要求,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工作的意见》要求,成都院在四川省档案局牵头组织下,自2018年起新增定点帮扶阿坝州茂县,并定点帮扶茂县坪光明镇上关村,预计帮扶至2020年。2018年6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选派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的相关要求,成都院新增选派2名驻村工作队员进驻茂县光明镇(分别驻上关村和中心村),助力脱贫攻坚。截止当前,中电建成都院共派驻6名帮扶干部到南充、茂县、美姑、布拖等地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一、精准扶贫规划
目前,成都院精准扶贫定点帮扶村涉及南充市高坪区万家乡邵家坪村和阿坝州茂县光明镇上关村。高坪区邵家坪村于2017年底脱贫摘帽;茂县上关村于2019年脱贫摘帽。
(一)扶贫方略及总体目标
结合国家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成都院确定了公司的扶贫工作基本方略和总体目标是:坚决响应中央号召,在省委、省政府的到统一部署下,与帮扶地各级党委、政府紧密联系,因地制宜地制定帮扶计划,竭尽所能提供各类支持,为到2020年稳定实现贫困村的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任务
成都院提出了帮扶主要任务是:结合帮扶地和帮扶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围绕贫困村脱贫攻坚目标,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保障贫困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尽力带动帮扶地区相关经济社会发展。
(三)保障措施
1、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成都院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总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党群工作部作为工作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具体扶贫工作开展,并落实专人开展和处理精准扶贫日常工作。
2、各级党组织的积极参与
成都院党委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精准扶贫”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又一平台和抓手,大力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以“两学一做”的成效助力“精准扶贫”的推进、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色,落实各项精准扶贫行动,使“两学一做”达到学与做的统一。
3、扶贫资金的有效保障
成都院每年按照集团要求,制定并上报年度对外捐赠预算、结算报告,保证脱贫攻坚帮扶款专款专用,需有所用、用有其效。
二、精准扶贫概要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成都院党委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新增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任务后,成都院党委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并到帮扶地开展脱贫攻坚调研督导工作,并积极发挥成都院专业技术优势与地方建设发展相衔接,贡献成都院的帮扶力量。为开展好南充、茂县贫困村的帮扶工作,成都院继续开展资金、技术、人才及“3+n”帮扶,为已脱贫村和计划脱贫村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公司党委高度重视
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2019年上半年先后4次赶赴定点帮扶村开展实地走访调研、蹲点督导,查看贫困村产业发展情况、督查派驻扶贫干部作风和帮扶措施情况,并通过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听取贫困群众的扶贫诉求,与贫困群众一道引导制定帮扶措施,与驻村干部一同指导制定年度帮扶计划,与地方政府一起协助解决脱贫攻坚难题,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方的智慧,共同解决扶贫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开展“3+n”体系帮扶工作
“3+n”帮扶体系是成都院探索的帮扶模式。“3”即“三帮扶三结合”,具体指:“扶志与党组织结对共建相结合”,“扶智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n”指:成都院根据自身优势或能力开展的“技术扶贫”、“资金扶贫”、“基础设施帮扶”及其他形式的扶贫帮扶等。
1.产业发展。成都院结合茂县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和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规划和成都院实际情况,根据《光明镇人民政府关于解决上关村发展岷江百合园建设资金的请示》,成都院于2020年5月提供4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为上关村“百合花谷”产业科技园项目修建商品处理中心和举办百合花节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百合花谷”产业科技园项目规模已扩大至80余亩,不仅为上关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给周边贫困群众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5余个,提高了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同时,7月15日在该园举办了第二届阿坝高原特色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节日当天吸引游客千余人,截止到目前,已为当地村民创收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村田间道路(产业扶贫奔康路)硬化7公里(共7公里)、堡坎建设2000立方。
根据南充高坪区邵家坪村的扶贫实际,提供25万元资金用于贫困村花椒产业基地的产业路修建,方便花椒业主日常的管护及花椒成熟期的采摘、运输工作。
2.消费扶贫。成都院于2020年6月19日在成都办公区举办消费扶贫美食品鉴活动,向全公司职工推广上关村青红脆李、土鸡、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邵家坪村土鸡、土鸭、土猪等农特产品,直接帮助村民增收5000元以上。
3.技术扶贫。5月8日,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郝元麟率队前往茂县,拜会茂县人民政府县长唐远益,并共同见证双方签订帮扶框架协议。2019年10月,上关村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按照总书记指示,脱贫摘帽后要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希望双方巩固和升华脱贫攻坚“战友情”,面向未来,在城乡规划建设、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都院将发挥全产业链技术、管理、资源整合等优势,持续助力茂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深化双方在更多领域合作,推进相关项目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夯实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4.教育扶贫。成都院在高坪区邵家坪村提供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贫困村“童伴计划”项目,该项目通过“一个家、一个人、一条纽带”为载体,为贫困村的留守儿童织起一张关爱、陪伴、保护之网,让贫困村的留守儿童获得城市同等的教育资源,帮助贫困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5.扶贫资金帮扶。结合帮扶贫困村发展实际和需求,成都院积极筹措扶贫资金90万元,为邵家坪村的脱贫支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造、乡风文明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及“童伴计划”项目等方面提供帮扶资金50万元;为茂县上关村百合产业发展提供帮扶资金40万元。
6.派驻驻村干部。根据上级有关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成都院积极开展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人员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院党委认真研究,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努力协调,克服困难,先后选派6名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
三、精准扶贫成效
1.茂县上关村
今年上半年,上关村为百合产业发展提供帮扶资金40万元,为上关村“百合花谷”产业科技园项目修建商品处理中心和举办百合花节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百合花谷”产业科技园项目规模已扩大至80余亩,不仅为上关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给周边贫困群众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5余个,提高了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开展转移就业19人,异地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均全部完成。
2.南充邵家坪村
今年邵家坪村产业发展投入25万元,用于贫困村花椒产业园产业路的硬化,便于花椒产业园的日常管护及花椒成熟期的采摘运输工作。开展转移就业52人,48户贫困户家中务工人员全部正常外出或就近安置务工。异地搬迁于2017年全部保障完成,2020年不涉及新增。教育扶贫方面,成都院提供帮扶资金10万元开展“童伴计划”项目,帮助贫困村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成才,“童伴计划”项目得到四川团省委的高度评价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健康扶贫及贫困群众兜底方面全部得到保障。
四、后续精准扶贫计划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定点帮扶工作会议等精神,结合公司定点帮扶村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分发挥国有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突出产业、就业、智力和党建扶贫,为全省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
(一)产业方面。积极推进公司消费扶贫行动,拟确定在茂县采购3万斤红脆李、3万斤青翠李、2万斤蔬菜,在邵家坪村采购紫薯2000斤进食堂,确保贫困人口切实增加收入。
(二)持续开展“两联一进”、“一对一”结对帮扶,对2020年监测户、困难户,加大帮扶力度,重点从大病医疗救助、劳动就业、产业帮扶等方面突出成效。严格按照脱贫“一超、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开展入户走访和帮扶工作,确保已脱贫户“一超、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96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3分钟,共有134位用户关注,29人点赞!
时间:2021年1月21日10:00
地点:xxx村委会
人员:xxx
主持:xxx
记录:xxx
拍照:xxx
议程及内容要点:
一、驻村第一书记汇报11月驻村扶贫工作:
二、党委副书记布置本月结对帮扶工作任务
1.商定巩固成果帮扶计划。与帮扶户讨论制定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帮扶计划。开展困难需求征集,及时转交所在村(居)“两委”,经综合研判后,录入中国社会扶贫网。
2.严防小额信贷逾期风险。对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款使用情况开展跟踪监测,确保使用规范。对已经出现的逾期,认真分析研判,并按照相关程序和办法及时妥善处置,确保资金安全。
3.抓好外出务工稳岗就业。抓住本月返乡回流高峰期关键节点,入户交流了解帮扶对象去年务工收入情况,收集掌握其今年外出务工意愿和动向,确保“出得去、能就业”。
4.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对贫困人口住院报销后自付超过1.5万元的对象进行深入核查,将核查情况及时转交村居“两委”,并协同联系乡镇(街道)通过综合救助措施减轻其负担。
5.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按照全县春节走访慰问等活动安排,扎实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力所能及为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让其充分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6.持续深化消费扶贫行动。询问了解帮扶户农副产品滞销情况,结合自身春节年货采购,帮助贫困户销售一批农副产品,增加其收入。同时,填写好《消费扶贫购销单》。
7.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严格按照家庭环境“四洁”(床上床下整洁、室内室外整洁、厨房厕所整洁、家具农具摆放整洁)要求,帮助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营造干净清爽人居环境。
8.梳理核查政策享受情况。严格对照帮扶户2020年帮扶措施和成效,逐项梳理核查其各类政策享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转交所在村居“两委”落实,确保政策享受无遗漏。
三、党委书记组织学习(丰驻村组发〔2020〕40号)
1、认真领会上级精神。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帮扶”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要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等工作,重点关注脱贫监测户、边缘贫户,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
2、准确把握调整情形。各派出单位要按照“在党中央正式宣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前,驻乡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不撤不换”等要求,对擅离岗位、随意抽回的个人或单位,将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追责问责。
3、沉心静气履职尽责。各派出单位要密切关注驻乡驻村工作队成员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
四、学校校长组织学习《扶贫论述摘编》。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11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分钟,共有218位用户关注,55人点赞!
丹桂飘香,金秋送爽。2020年9月22日,第三届中国(千阳)好苹果大赛总决赛暨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苹果丰收节在千阳县体育场隆重举办。为落实关于消费扶贫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的扶贫协议。陕西xx集团有限公司党xx代表陕西有色扶贫团和千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扶贫产品销售协议》。计划年内定向采购千阳矮砧苹果、古法压榨菜籽油等价值150万元的农副产品。
《扶贫产品销售协议》签约仪式
9月22日上午10点,在陕西xx会议室召开省“两联一包”扶贫团第二次联席会议,会议由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主持。集团党委xx,集团扶贫办主xx,千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xx以及8个驻村单位分管领导和全体驻村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 议 现 场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825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220位用户关注,57人点赞!
一、现状
xxxx位于xxxxx,辖x个村民组,x个自然村x户x口人,全村耕地x亩。现有脱贫户x户,其中:x户监测户。低保户x户x口人。
二、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机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二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技能培训,外出务工致富意识不强,技术型农民少、技能型劳务输出少。三是群众患大病后医疗支出过大,容易造成因病返贫致贫。
三、发展优势
1、产业扶贫。依托我县“巧媳妇”工程项目基地的优势,在村内大力推进服装加工、渔网编制项目,让一部分出不去的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依托县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互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和信贷资金扶持等措施,对脱贫户、监测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作用,建立专项扶贫资金到户台账,集中扶持脱贫户、监测户发展致富产业。积极引导小额创业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入扶贫开发,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倾斜,重点扶持刚脱贫家庭退伍复转军人、大中专学生和进入城镇的自主创业者,拓宽脱贫渠道。积极探索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大中型农机具、农村有效房产等抵押贷款模式,为脱贫户、监测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拓宽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增强脱贫户、监测户应对自然风险能力。鼓励脱贫户、监测户入股或进入“巧媳妇”项目加工点从业,增加资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2、整村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整村推进扶持力度,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负责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等“到村”问题,专项扶贫解决“到户”问题,提高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标准。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3、能力扶贫。依托扶贫、人社、教育、农业、工会、团委、妇联等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组织一部分有一定学历和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参加由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扶贫办确定对象、远程教育及专家培训、社会各行业协助就业的培训计划,依托职业培训机构,举办扶贫培训班。实施“雨露培训”计划,对脱贫户、监测户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加强脱贫户、监测户剩余劳动能力输出,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健全完善大中专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自主创业、有效就业。对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脱贫户监测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至少参与一项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
四、帮扶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标准化卫生室
2、益农信息社
3、道路修建
4、路灯安装
5、自来水安装
6、村室维修
(二)产业项目规划
1、实施扶贫开发到户增收项目
采取使用扶贫到户资金入户扶贫基地办法,计划实施35户119人到到户增收项目,实现贫困户每户直接收益500元。
(三)因户施策落实扶贫政策
1、对因病致贫的xxx等17户,帮助办理就诊优惠卡、重症慢性病证等。
2、对特困人员实施低保、五保供养脱贫等政府脱贫措施,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员可申请集中供养。
3、对存在不安全住房,帮助申请危房改造。
五、未来规划
(一)及时统计好脱贫返贫的统计监测工作,持续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效。不能觉得脱贫了就放松了工作要求,要加大监测和帮扶力度,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带动作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二)持续优化发展产业,以产业来促进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鼓励更多的人成为致富的带头人,强化先进引领带头的作用,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创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消费扶贫是促进扶贫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举措,利用电商平台、抖音直播间,做好村里农产品的宣传促销工作,切实解决扶贫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本村的电商人才,吸引外出务工的人员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切实做细做实消费扶贫各项工作,以消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四)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以在“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基本保障标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巩固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和收入不稳定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确保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长期可持续,做到长短结合,接续推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36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4分钟,共有161位用户关注,32人点赞!
一、指导思想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契机,以“志智双扶”为抓手,审時度势、高瞻远瞩,以电商促发展、以发展促扶贫,找准位置、抢抓机遇,开放胸襟、拥抱时代,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积极推动全县消费扶贫工作。
二、工作进展
截至2020年10月,全县活跃网商总数达到1898家。以中药材、山货特产、农副产品为主要网销产品的电商产业正在形成,电商(含微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从业者不断增加。2020年1月至今,开展电商实操和直播培训500余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灵活就业10000多人,固定就业2000多人,孵化和转化电商网点30余家,预计全年完成农特产品上行交易额两亿元。
三、消费扶贫开展情况
2020年1月至今,通过购买包保的镇前进村笨鸡蛋、笨鸭蛋、大煎饼等农特产品,累计消费4000余元。通过购买包保的镇村的蓝莓等农特产品,累计消费6000余元。指导联首网商采购小沙河村蜂蜜6000元,八里村贫困户蜂蜜10000元,村合作社蓝莓2000元;村小斗商贸有限公司采购农户和贫困户甜玉米、土豆干、豆角干、蘑菇、山野菜、松子等农特产品100余万元。老农夫在拼多多开设的食品旗舰店实现线上销售保鲜参、干参等农特产品1000余万元。社区体验店实现线上销售人参、蒲公英茶、刺五加茶、蓝莓等农特产品400余万元。财森到社区体验店实现农特产品销售额300余万元。吉珍庄淘宝旗舰店实现农特产品销售额400余万元。贝贝特产实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300余万元。小两口特产实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180多万元。合仙菇特产实现线上销售人参、木耳等农特产品300余万元。道地特产在拼多多实现线上销售保鲜参、蘑菇等农特产品200余万元。联首网商实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3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线上销售山野菜、松子、鹿产品等农特产品400余万元。镇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线上销售松子、核桃仁、榛子等农特产品40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蒲公英等农特产品3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苏子油、松子农特产品60余万元。镇合作社销售葡萄酒5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蒲公英茶、人参、等农特产品20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蒲公英根、核桃、贝母等农特产品10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蘑菇、松子等农特产品30余万元。镇村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松花江野生鱼干10余万元。
四、消费扶贫典型经验
1、2020年3月9日,通过开展“战役助农、县长来了”直播活动帮助县镇食品有限公司在疫情之间销售松子、榛子等农特产品400余万元,带动灵活就业20余人,固定就业7人。食品有限公司发展不忘贫苦百姓,在县工信局和镇政府的指导下,为镇20户贫困发放电商扶贫帮扶资金10000元,每户500元。
2、2020年5月14日,通过“大美、县长直播”活动,累计实现销售保鲜参7万多棵,销售额突破40万元,通过直播营收,为县镇贫困户发放电商扶贫帮扶资金8万元。
3、2020年8月5日,通过中国第四届线上蓝莓节直播直播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帮助农户和贫困户销售蓝莓20余万元。
4、计划2020年10月17日,在县道地药材交易中心举办国家扶贫日暨县电商产业扶贫和科技致富帮扶大会,通过电商协会为全县56户贫苦户发放电商扶贫帮扶资金28000元,每户500元。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电商人才匮乏,大多数年轻人缺少创业斗志,毅力不强。
2、优势电商平台入驻门槛较高,我县网销农特产品缺少相关资质和认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标准化程度不是特别高。
3、供应链易断,缺乏网销农特产品种养殖大户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7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分钟,共有254位用户关注,35人点赞!
公司结合法国先进的科技和经营理念,引进一流的生产设备,推出自主品牌“露可/rock”――系列产品。产品源于大自然植物精华,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以科学配方制成,得到广大消费者支持和肯定。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逐步形成,公司致力打造创新品牌,大胆提出“消费资本”理念,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经济、循环经济、和谐经济模式,让消费者在不断循环消费过程中得到增值和反利,从而逐步演变为消费资本,真正体现企业与消费者共同发展,共享利润的全新的和谐经济模式,争取实现二十一世纪的消费者成为“资本家”!
公司独创的网络消费平台,是以联合顾客集团购买和循环消费以及现场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集其它工厂“衣、食、住、行、育、乐”等领域的优质产品,与公司自产的“露可牌”生物系列产品“东方醒狮油”于一体,来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欢迎。
“安加拉”实行购物返利的制度,多消费多返利,早消费早返利。在公司网络消费平台上,公司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均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司和消费者在共同创造利润、共同分享利润的同时,将部分返利回馈社会,坚持定额按比例实行拥军、扶贫、助学等慈善活动,为“创富慈善”行动添砖加瓦。
公司创立了“激发思想潜能,创富慈善扶贫”的企业文化,积极推出“阳光计划”――照亮了别人,温暖了自己。将拥军扶贫慈善事业深深的植入到了公司经营的整个过程,受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扬。
公司坚守:
一个信念:仁爱
二个策略:创新 稳健
三个商道:智商 理商 情商
四个资本:货币 物质 知识 消费
五个和合:仁心 慈心 善心 意志 大志
图1、原全国武警司令员、副司令周玉书(居中者)等领导出席公司消费资本化行销模式开业庆典。
图2、总政治部原常务副主任、总后勤部原政委、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高兴地对李腾达总裁说:“你们的阳光计划、拥军扶贫很好,很有创意,祝你们的事业兴旺发达!”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954个字,预计看完需要8分钟,共有249位用户关注,53人点赞!
一、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区文旅局及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专题警示教育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二、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落实情况。
(一)常态化走访情况。2016年以来,每年年初即按照各级有关部门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围绕文化和旅游部门工作职能,制定了详细的全年扶贫工作计划。原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领导班子均高度重视扶贫帮扶走访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走访贫困户,落实包保责任,掌握扶贫政策,坚持一线走访,提供资金支持,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宣传扶贫政策,及时了解贫困群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合理诉求。了解掌握日常生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了“帮就业、解民忧”集中走访帮扶活动及“访平安、解民忧、创和谐”大走访活动。同时,每年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慈善募捐,资金均汇缴至区统一制定账户。
(二)文化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常态化开展送戏进万村、书美影展、广场舞、趣味娱乐等文化惠民活动。坚持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通过招标采购,对全区23个行政村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破损的电视机、机顶盒进行设备更新。农家书屋书籍更新补充工作已与新华书店达成协议,由新华书店完成全区农家书屋书籍配送工作。
2、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依托两馆(文化馆、图书馆)举办了“区文化扶贫专题培训班”及各类讲座,聘请了戏和舞蹈专业老师为学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服务活动,积极帮助每个贫困村建立一支以上的文艺队伍。全区已成立41支广场舞蹈队、14支合唱团、2个辅导站、6个民间剧团,免费开设合唱班、班、舞蹈班、器乐班等,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演出队伍和业余文娱骨干。
(三)旅游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1、不断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程,推进a级旅游村创建活动,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培训工作。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已批准为2a级旅游村;镇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已通过省评审;社区、村成功创建省特色旅游名村;山庄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生态园、阳光雨露生态采摘园获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称号。助力消费扶贫方面,局机关率先垂范,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民宿方面,村、社区、社区三个民宿产业扶贫项目已列入2021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
2、委托师范大学环资学院编制完成了乡村,镇村、村、社区和镇社区、街道村等6个村(社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同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我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已实施。
3、超额完成旅游带动脱贫任务。旅游带动脱贫工作2017年完成2063人,2018年完成18人,2019年完成6人,2020年完成6人,均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旅游带动脱贫任务。同时,根据市局要求,已完成通过涉旅企业流转、租赁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涉旅企业吸纳贫困户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等方式巩固旅游带动脱贫人数600人。
4、推动旅游企业帮扶支持工作。一是动员旅游企业就近就与当地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动旅游扶贫。已促成镇新农村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帮扶结对村、龙云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帮扶结对乡村、龙汪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镇社区、印象田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扶结对街道村。二是鼓励4a级景区和星级宾馆设立贫困户特色农产品专柜和展板。目前已在、等4a级旅游景区设立旅游扶贫农产品专柜;在南翔邦臣、君澜豪庭、天域花园酒店等星级宾馆酒店大堂设置了旅游扶贫农特产品展板。
5、制定出台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结合区政府出台全域旅游扶持政策,制定了旅游扶贫奖补政策,纳入《区促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中,该政策立足我区旅游扶贫工作实际情况,鼓励贫困户创办农家乐,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租赁贫困户山场土地等方式带动脱贫。
6、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扶贫各类培训。推荐了2个省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参加省级旅游精准扶贫培训班,通过举办区旅游负责培训及参加省、市旅游扶贫培训等方式,完成旅游扶贫培训200余人次。结合全区实际,编制了《旅游扶贫培训资料》,宣传旅游扶贫相关业务知识,指导填写扶贫手册、档案资料收集和汇总等。
(四)积极助力消费扶贫。局机关率先垂范,积极采购已认定的扶贫产品,并鼓励景区景点、涉旅企业积极参与采购,目前景区、两邓故居及局机关均已完成采购。同时,结合25项节庆活动,推广农特产品亮相节庆活动,助力消费扶贫:结合郁金香节举办了“欢乐扶贫购”消费扶贫体验活动,大镇梨花节,镇漫步节、中国旅游日活动、白泽湖农旅文化节、“10·17”扶贫日现场活动等都设立了消费扶贫农产品专区,借节庆之契机,以贫困户农特产品为媒,旅游消费搭梁,打造“旅游+购物”扶贫产业链,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销售收入。
(五)巡视整改成果巩固情况。
1、做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成立脱贫攻坚“回头看”问题排查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抽调专人组织开展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重要问题,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
2、认真开展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针对要求“两室一场”(图书阅览室、文娱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要全覆盖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逐条进行了整改措施的实施,在2019年3月底之前完成了三项任务的整改,并且通过了市文旅局和区扶贫办的验收。同时将整改经验整理汇编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有效整改,巡视整改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要做到立即整改,长期坚持。科学规划了2019-2020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实施目标,2019年12月份结合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对“两室一场”管理运营进行了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区“两室一场”覆盖率为91%。
(六)宣传报道工作情况。自2016年以来,区文化委、区旅游局及区文旅局均高度重视扶贫宣传工作,明确任务目标,制定任务分解,均很好的完成了既定任务。截至目前,本年度区文旅局已完成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
(七)扶贫项目申报情况。根据扶贫办文件要求,已完成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调出工作。积极谋划新项目,申报2021年拟入库民宿类项目2个。
三、存在问题
虽然区文旅局多年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与产业扶贫等相比,旅游带动脱贫不明显,项目谋划不够精准等问题,下一步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解决存在问题,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付出加倍努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根据扶贫部门要求,制定、完善帮扶计划及帮扶措施,积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结合。
2、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赴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56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61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年度扶贫专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投资12578.8万元,实施基础建设方面项目184个。其中,交通项目143个、水利项目41个。目前,已完成142个。二是产业扶贫方面。资金投入1975.3万元,实施产业类项目51个。其中,种植业项目14个、养殖业项目14个、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1个、乡村旅游业项目22个。目前,已完成48个。三是教育扶贫方面。大力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配套解决资金61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教育助学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市农村籍和家庭困难的城镇籍全日制本专科(含高中职)在读学生,每学年给予1000至2500元不等的资金资助。四是健康扶贫方面。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设立320万元医疗扶贫救助基金,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特殊门诊维持费用个人自付部分达到规定要求。五是资金使用管理成效。编制了《涉农整合资金整合方案》,累计整合资金14554.1万元,均已达到计划整合规模达到总资金的80%和已整合规模达到计划整合规模80%两项指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已完成公示公告。
2.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摸底”工作,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预警和分类标识。全市动态摸排核定边缘户9户52人、脱贫监测户2户5人。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综合施策、竭力阻断贫困根源。在做到“两线合一”“应纳尽纳、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建立防贫返贫救助金,筑好因病、因灾等突发因素致贫人口的底线保障。建立特殊困难救助基金200万元,对因灾、因病等突发事件导致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进行帮扶。
3.就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扎实推动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兜底等就业促进行动。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881个,人均年收入将达到10000元。年度“一超过两个不少于”就业扶贫任务已全面完成,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已达1353人,超过2019年底实际务工贫困劳动力人数1333人。
4.消费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动消费扶贫工作,16个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17个产品使用“扶贫”集体商标,9家企业入驻扶贫“832”平台,实现平台销售额10.3万元,电商扶贫、以购助扶、以买代帮等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36.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
(二)移民安置工作
1.水电站。根据省局下达2020年度目标任务,水电站年度任务18项,计划新增资金59040.62万元,截止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7项,正常推进11项,收到上级下达移民资金43440.6万元,完成移民项目投资32874.92万元,完成已下达资金的76%,全年目标任务的56%。
(1)农村移民。一是累计完成搬迁安置408户1861人,其中分散搬迁安置399户1816人、集中安置9户45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54%。二是实施过渡搬迁9户45人,应急(避险)搬迁,10户50人。三是兑付生产安置、搬迁安置、过渡搬迁、房屋及附属设施、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共计21454.94万元;四是完成了斯米勒俄集中安置点征地工作,兑付征地拆迁补偿补助资金818.15万元,已完成硅业安置点征地协调工作,签订预拨付资金协议,待召开评审会后庚即组织开展征地拆迁、资金拨付和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鞋楦厂征地拆迁意愿对接协调工作。
(2)集镇迁建。有序开展脚木足集场平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95%工作量,正在开展截洪沟建设工作。
(3)专业项目。一是正在大力开展g317、s220线复建公路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并启动控制性工程建设工作,拨付s220工程建设资金10000万元,并完成相关砂石骨料供应、长短途运输等协调;二是有序开展寺迁建工作,拨付寺迁建资金80万元,并启动康生寺迁建工作;三是完成可尔因营林处补偿处理及拆除工作,预拨付补偿费用2000万元;四是正在开展孔龙垫高防护工程建设工作,拨付资金572.13万元;五是基本完成2#营地至老红旗桥范围内库底清理工作,完成90%工作量;六是有序开展通讯、电力迁改工作。
2.电站。年度目标任务6项,电站计划投资3648.1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3项,正常推进3项,完成投资3076万元,完成年度资金计划的84%;
(1)移民安置。一是水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75户302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61%;二是兑付分散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树木、耕园地、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费用共计1600万元。
(2)集镇建设。正在开展党坝集镇机关事业单位房屋建设工作,兑付117万元;安置点兑付300万元。
3.电站。累计完成搬迁安置8户33人,完成搬迁总人口的100%;已兑付110kv输电线路54.99万元,兑付项目征地补偿费用127.33万元,已完成鱼类增殖站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开展文物保护现场挖掘和施工单位生活临时用地征地工作。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脱贫攻坚工作
1.巩固提升脱贫质量。一是防返贫。常态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有缺补缺、有短补短,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保持扶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跟踪已脱贫对象,持续用力,确保已脱贫人口持续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二是防致贫。对全市农户进行普查,重点关注因大病、大灾等原因造成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的农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困难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的原则予以帮扶,坚决防止非贫困户致贫。
2.推进产业就业增收。一是产业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完善产业扶贫带贫机制,确保贫困对象通过产业持续稳定增收。二是就业增收。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政策,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培训、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公益性岗位统筹安排等就业促进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
3.监测指标,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扎实工作,继续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二)移民安置工作
1.电站:继续开展枢纽区过渡搬迁安置、生产安置、搬迁安置、房屋及附属设施、零星林木、耕园地、集体林地及林木补偿补助工作;继续开展s220、g317复建工作征地拆迁补偿、库区电力通讯迁改、寺迁建工作;启动脚木足集镇企事业单位房建、康生寺、s453复建工程征地建设、可尔因营运处补偿补助工作;完成色理三家寨地址灾害应急避险、孔龙垫高防护、脚木足集镇基础设施及外部供水工程工作;启动硅厂安置点场平及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大水沟、邓家桥、鞋楦厂、鞋楦厂、松岗片区征地拆迁工作。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341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9分钟,共有225位用户关注,34人点赞!
如何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海南省以“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做到全保障”“坚持各方积极联动,做到全覆盖”“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做到全服务”“坚持贫困户自觉主动,做到全参与”这“四动四全”为抓手,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把消费扶贫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从单向受益扶贫转为双向受益扶贫、从不可持续扶贫转为可持续扶贫,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人人支持消费扶贫,人人宣传消费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消费扶贫具有多重价值
消费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举措,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和服务,将爱心行为、慈善行为与经济行为、消费行为有机结合,是一种“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模式。消费者既可通过网络线上平台或从线下贫困村、扶贫合作社、乡镇集市等处购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也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形式购买旅游产品、劳动服务,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从而切切实实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从海南的实践看,消费扶贫具有多重价值。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扶贫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人们都愿意参与扶贫公益事业,为贫困户做一点事、献一份爱心。但很多人跟贫困户接触的机会不多,对贫困户的需求也不了解,不知从何帮起。消费扶贫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消费者购买贫困户的产品,既能满足生活消费需求,又献了爱心、帮助了贫困户。可以说,消费扶贫给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赋予了良好的道德价值。
对贫困户而言,消费扶贫可以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消费扶贫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建立起一个便捷的交易渠道,把销售渠道打通,解决贫困户会种不会销的问题,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贫困户通过销售自己的农产品获得收入,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而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生产中来,其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自然增强。可以说,消费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比直接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更能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参与热情,提升扶贫的质量和效率。
对产业发展而言,消费扶贫可以倒逼农村产业升级、促进产业兴旺。随着消费扶贫的不断推进,城市消费者会更多地选择贫困地区农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有力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消费扶贫主要是以销促产,市场需要什么,农户就生产什么,能满足订单农业、农产品认种认养、到乡村租赁“微田园”自己生产等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这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将更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和调整。还要看到,消费扶贫是一个全产业链行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缺位,这将促使农产品
“种养加供销”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扶贫事业而言,消费扶贫是一种持久稳定的可持续扶贫方式。脱贫攻坚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仅要如期脱贫,更要防止返贫,让贫困户走上稳定的脱贫增收致富道路。当前,社会扶贫、定点帮扶工作中存在“一捐了之”“一送了之”“一派了之”“一问了之”的现象,难以实现持久稳定扶贫的效果。消费扶贫则探索了一条持续帮扶的路子,是对传统帮扶方式的有力提升。
坚持党政强力推动做到全保障
消费扶贫有自发的因素,更取决于有力地引导。迅速打开消费扶贫新局面,必须更好发挥党委政府的作用,为消费者和贫困户建立供需对接渠道。基于发展实际和现实考虑,海南省要求各级各部门把推动消费扶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体制和组织优势,力争尽快把消费扶贫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一方面,挖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集团消费潜力,调整采购结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参与消费扶贫;鼓励机关单位在员工食堂举办扶贫爱心集市活动,并明确每年以不低于20%的采购量采购贫困户的农产品;鼓励商贸企业在超市、供销点设立扶贫农产品专区专柜,在市县乡镇定期组织消费扶贫专场集市。同时,研究制定相关激励办法,鼓励单位或个人以单位长期定向认购、单位临时团购、订单式生产认购、个人爱心认购、参与贫困地区
“共享农庄”、协助购销对接等模式参与消费扶贫。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帮扶责任人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把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作为他们履职的主要工作,要求他们积极对接产销两头,千方百计保障贫困户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帮助贫困户在海南爱心扶贫网产品信息,核实产品信息,确保产品货真价实、情况真实可信;做好产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贫困户的产品;对接物流、电商等,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等等。
坚持各方积极联动做到全覆盖
消费扶贫是社会行为,不能只靠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的参与和推动,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真正把全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力争形成领导带头、党员紧跟、大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以购代捐”。动员领导干部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每人每月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及其他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副产品,推动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题,起到示范作用。二是号召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消费是个人自愿行为,不宜强迫要求,但可以倡导。目前,海南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很高,很多人定期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和其他方式参与到消费扶贫活动中。三是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的宣传,使社会各界对消费扶贫的意义和好处有进一步了解,同时定期在报纸
“海南爱心扶贫网订单排行榜”等,对积极参与消费扶贫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目前,海南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号召,参与消费扶贫。2018年10月16日,海南爱心扶贫网正式上线,200多款贫困户或扶贫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上线销售,受益贫困户共计1.69万户。截至2018年12月中旬,海南爱心扶贫网网上注册人数6.2万人,农产品种类450个,销售金额1807.74万元,受益贫困户数2.1万户。在线下,各类消费扶贫活动也陆续开展,各市县组织线下消费扶贫集市679场,交易金额1992.8万元,受益贫困户数4.6万户。
坚持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做到全服务
“网购”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方式,推进消费扶贫也要高度重视“网购”的渠道。从此前的经验看,部分消费扶贫实践很难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市场行为,关键就在于贫困户和消费群体之间没有建立起常态化、规模化、便利化、规范化的交易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南省打造海南爱心扶贫网,并将其作为开展消费扶贫最重要的载体和抓手,为广大消费者和贫困户搭建起便捷高效的交易平台。贫困户农产品的上架、销售、配送、售后服务都可以在爱心扶贫网实现。
应该看到,高质量的线上消费扶贫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要不断完善网站功能设置,精心做好产品组织、上架、销售、配送、售后服务工作,提升用户体验,并同步上线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要做好贫困户农产品的信息汇总、资源调度等工作,同时根据消费扶贫的推进情况,指导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丰富品种、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品牌和产品;要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做好农产品销售、流通环节的各项工作;要强化质量安全督查和检验检疫检测,完善农产品追溯机制,依法加强市场管控,严厉打击借消费扶贫之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等行为。同时,在传统集市、商贸点推进线下消费扶贫活动,比如,供销社就可以发挥有人力、有网点的优势,积极策划组织各类爱心扶贫集市活动,与爱心扶贫网密切配合、相得益彰。
坚持贫困户自觉主动做到全参与
贫困户既是消费扶贫的帮扶对象,也是消费扶贫产品的供应者。要重视并且做好引导工作,激发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创造条件,推动贫困户全参与。
一是要深化产业帮扶,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海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要千方百计提高贫困户的产业覆盖率,2019年要达到100%。目前,海南省各市县正结合消费扶贫活动,根据市场和爱心人士的需求,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受消费者欢迎的特色产业,争取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二是要加强培训指导,提升贫困户参与消费扶贫的能力。通过电视、报纸、帮扶责任人政策宣讲等方式让贫困户了解消费扶贫活动,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同时,根据贫困户的需求组织好各种技术培训,争取让每个贫困户都有一技之长,都有能力参与到消费扶贫活动中来。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32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6分钟,共有253位用户关注,46人点赞!
一、精准扶贫概述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说的,是指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不同农户的贫困情况,利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精?史銎蹲钤缡怯上敖?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的。2015年6月,在贵州省调查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扶贫工作,保证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提出扶贫工作要“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劳动力问题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据有关调查显示,专职务农的农民一年中真正用于务农的时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去除节假日和周末的天数,也就剩于二百多天)还不到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其他事情上。对于农村人口中的打工人员,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保护,但因农民工缺乏技术特长,工资待遇仍然比较低,返乡后很长时间也处于闲置状态。
(二)基础设施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有些地方还存在靠天吃饭的情况。虽说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与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通讯、气象、水利、能源等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各种需要。
(三)消费及教育问题
首先,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还未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在很多农村地区,农民仍需到很远的县城去消费,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即便一些农民有了自己的车辆,但也会因为燃油费用相对较高而不被使用。另外,当前市场上的消费产品很少考虑农村群众需求,也是导致农村消费市场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的重要原因。
其次,农村教育也处在相当落后的状态,亟需进一步改善。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因为父母不在家乡,只能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出现畸形人格等缺陷。与此同时,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严重的可能会给国家安全稳定和农村治安带来隐患。
三、如何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领导层的重视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民生工程,因此领导重视是关键。下面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讲解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相关措施:
一是健全组织。该县扶贫开发项目启动实施后,立即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专项工作小组,实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而在全县形成了各部门全力配合、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明确县、乡各级“挂包帮”责任单位,召开专题工作动员大会。对全县的“挂包帮”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动员全县范围内各级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组织4852名干部职工,对全县包括2个省级贫困乡在内的13个乡(镇、街道)和纳入建档立卡的20个省级贫困村,9696户贫困户,32865名贫困人口实施挂乡包村结对帮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强大的帮扶合力,实现了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挂包帮”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规划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因此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规划是重点。
一是搭建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为确保脱贫摘帽攻坚战取得实效,并及时反馈脱贫攻坚战动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紧密结合当地扶贫工作实际,在脱贫摘帽指挥部搭建精准扶贫脱贫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掌握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省、市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力度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及时制定出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加强农村贫困户宜居农房建设,改变贫困群众的住宿条件和生活习惯,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三是顺利建成红色乡村幸福家园。红色乡村幸福家园围绕“红色民生、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四为一体进行规划设计,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层队伍为重点,以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促进红色旅游线路周边基础服务的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红色旅游雏形。
(三)完善各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制定相关保障性政策。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促使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制定《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驻乡(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试行)》和《禄劝县“挂包帮”结对帮扶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的工作氛围,既充分调动了驻村工作队员和挂包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县委、县政府结合“六个百家”,即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结百家情、解百家难、励百家志、圆百家梦的“百千万工程”,把“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能够下得来、留得住、起作用,让他们体验到帮扶的快乐,感受到帮扶的成就。
二是整合资金,实施产业扶贫,促进农户稳定增收。按照县委、政府促进农户稳定增收的工作部署,投入整合资金4848万元,扶持全县9696户共32865人发展农业产业、养殖业,有力促进了贫困农户的稳定增收。
三是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四到县”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劳动力转移培训,开设了家畜饲养工、农艺工(花椒种植)、钢筋工、果树栽培、砌筑工、家政服务、中式烹调、蔬菜园艺等多工种培训。
四是发放小额贷款,助力贫困农户增收。围绕实现扶贫到户贷款“直接发放到户,解决温饱到人”和“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这一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选择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贷款,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并带动当地人员实现就业。
23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