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栏目

危险源检查制度汇编范本(8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4-05-07

危险源检查制度范本

有哪些

危险源检查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设施安全:检查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如机械防护装置、电气安全设施等。

2. 工艺流程安全:评估工艺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化学反应失控、高温高压操作等。

3. 员工行为规范:监督员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为失误引发事故。

4. 环境因素:考察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如通风、照明、防滑措施等。

5. 应急预案:确保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计划和程序。

内容是什么

危险源检查制度的内容应详尽而具体,包括定期检查、日常巡查和专项审计:

1. 定期检查:设定周期性的全面安全审查,对所有可能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评估。

2. 日常巡查:各部门负责人需每日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3. 专项审计:针对特定时期或特定问题进行深入审计,如新设备引入、工艺变更后。

制度中还应明确检查标准、记录方式、问题上报及整改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形成闭环管理。

规范

危险源检查制度的执行必须规范化:

1. 制度制定:由安全管理团队主导,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2. 培训与宣导: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并理解制度要求。

3. 执行与监督:管理层需定期审查检查结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4. 持续改进: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重要性

危险源检查制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 预防事故: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2. 提升效率:减少因事故造成的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 法规合规: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4. 企业文化:体现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塑造积极的安全文化氛围。

危险源检查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严格执行,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危险源检查制度范本

第1篇 危险源检查制度范本

1 目的与范围1.1 为强化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对安监科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实行登记建档,控制管理,防止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规定了本厂所辖区域内的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1.3 本制度适用于安监科内各单部门及其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2 总则2.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2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原则:1)按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确定为重大危险源。2)有以下重大后果的可确定为重大危险源。a.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及以上后果的危险源;b.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爆炸、多人急性中毒、需要社会救助的重大火灾)及其他严重损失(如环境破坏)的危险源;c.可能造成一次坍塌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价值损失50万元及以上危险建(构)筑物。2.3 重要危险源是指介于重大危险源与危险源之间,为本企业所关注重要的危险源。3 职责3.1 安监科是安监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制订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负责指导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3.2 各部门、车间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负责对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配合安监科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4 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4.1 危险源识别范围:本厂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作业场所,涉及厂区地理位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建筑物、材料、运输线路、员工、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4.2 危险源识别方法:1)区域划分:按车间(部门),确定出企业基本的危险源识别单元。2)确定基本的识别单元:危险源识别采用“工序(活动)/设备/人员分析法”的方法,以车间或部门工艺、工序(活动) 过程为主线,将其工艺、工序(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小单元。3)辨识内容:采取现场调查或参照安全性评价检查表中所列项目逐项检查的方法,分别辨识出各工序(活动)区域内的设备设施、人员、工艺、材料、能源、作业环境及相关方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4.3 风险评价方法:采取“是非判断法”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对每一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或重要危险源。1)是非判断法:危险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符合下述四种情况之一者,可直接定为重大危险源:a.按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危险源;b.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及以上后果的危险源;c.可能导致一次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爆炸、多人急性中毒、需要社会救助的重大火灾)及其他严重损失(如环境破坏)的危险源;a.d.可能造成一次坍塌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价值损失50万元及以上危险建(构)筑物。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法):根据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其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lecd值表

l值

e值

c值

分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值

频繁程度

分值

后果

10

完全可能

10

连续暴露

100

死亡10人以上或财产损失巨大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死亡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较大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暴露

15

死亡1-2人或一定财产损失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重伤事故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2

轻伤事故

0.2

极不可能

0.5

2年以上暴露

1

引人注目,

0.1

实际不可能

/

/

/

/

d值

分值

危险程度

风险级别的界限值

>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d)>120时,列为重要危险源;(d)>200时,列为重大危险源。

160~32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70~16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7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4 本企业重大、重要和一般危险源见附件。5 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5.1 危险源管理责任分工:1)重大、重要危险源由安监科安监科确定,一般危险源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安监科备案。2)各单位对所辖管理范围内的重大、重要、一般危险源均负有直接管理责任。3)各单位要对危险源进行重点控制,纳入日常安全检查和系统检查。按要求落实责任班组或责任人。4)安监科对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情况实施监督、检查。5.2 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1)凡符合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所列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等于或大于临界量的重大危险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和管理。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存在重大、重要危险源时,工程项目主管责任单位,应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中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安监科组织专家审查认定。在项目完工试运行时,由项目主管责任单位组织安监科、保安科等有关部门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控制措施进行安全评价。3)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所在单位,对重大危险源都要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控制防范措施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安全的设备,对工作人员的水平、工作时间、职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4)凡被列入重大、重要危险源的单位,实行三级安全管理控制,即:a.所在班组危险源的安全检查表每天每班检查1次。b.车间(科)危险源的安全检查表每周检查1次。c.安监科危险源的安全检查表每月检查1次(保卫部负责检查重大危险源的消防工作)。5.3 各单位对危险源检查中查出的隐患,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落实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记录存档,对查出的重大隐患或暂时无法整改的项目,要以书面形式,对口上报本厂主管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危险评估并将落实整改意见报本厂主管领导,同时抄送安监科。5.4 安监科安全处及各单位安全部门,要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危险源评估与整改、应急计划与措施、消防安全管理),并对控制管理结果及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和器具保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考核。5.5 重大及部分重要危险源的所在单位应由主要领导主持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本厂安监科批准后实施。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下述内容:a.任命现场安全事件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b.成立应急控制中心组织,并其明确地点。c.明确设施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步骤。d.评估潜在事故的危险性质、规模以及紧急状态发生时的可能作用。e.在紧急状态下现场工人的行为,包括撤离步骤、紧急处置措施、工程抢险措施、现场医疗急救措施。f.在紧急状态下厂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动。g.制订与外部机构联系的计划,其中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2)一旦现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被确定后,应确保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了解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并每年演练1次,落实该计划全面执行的情况,从中发现不足和缺陷。3)各单位应尽快修改应急预案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 修改后的内容应通知所有与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6 危险源的更新6.1 安监科可以对危险源的评价方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并及时传达到各职能部门、车间。6.2 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应根据生产工艺的调整或变更情况,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危险源变更情况的评审与评价,对已不存在的危险源剔除,对新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并将变更情况报安监科。6.3 当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以及由于业务发展、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相关方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危险源出现较大变化时,各职能部门、各车间应及时重新识别、评审、评价与之相关的危险源,并将确定危险源报安监科备案。6.4 安监科负责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更新。7 考核7.1 危险源的管理实行分级把关,维修工、操作工把关保班组,班组把关保车间(科),车间(科)把关保本厂。凡查出管理责任分解不到位,检查不认真,隐患整改不落实,未建立管理档案,不按时反馈检查结果的要纳入安全生产挂牌承包、月经济责任制考核。7.2 安监科对各单位危险源监督检查查出的管理问题和隐患,除对单位考核外,并视情节轻重同时考核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安全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第2篇 催化车间重大危险源检查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车间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保障装置生产安全,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针对本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车间重大危险源检查管理制度:

一、 催化裂化装置区和产品精制区是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岗位操作员工进入现场必须详细检查,严格按操作规程搞好本岗位的操作;

二、 岗位操作人员需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才能单独上岗操作;

三、 装置在生产正常进行时,岗位操作人员和班长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按照规定路线和内容定时定点进行认真检查,保证生产处于严密的监护之下;

四、 车间领导应经常深入现场,以查制度,查思想,查纪律,查违章,查隐患为重点内容,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五、 车间每月组织班长一起对装置进行月度安全检查;

六、 对重要设备管线定期做好检测记录,对生产区的通讯、报警装置定期联系电器、仪表进行检查,使其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七、 对进入装置的各单位施工人员,岗位操作工和班长予以监督检查其施工作业过程,对于违规行为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

八、 精制岗位操作工在配制碱液时或取样时必须佩戴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九、 发生事故时,按照本岗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立即将情况报安环部,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按事故管理规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3篇 重大危险源检查评估管理制度

1、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和评估,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评估。

2、生产管理部安全组负责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报送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3、分厂安环处和生产车间负责建立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对辖区内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并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4、工作程序

4.1重大危险源检查

生产管理部安全组每月对公司重大危险源检查1次,并按要求填写重大危险源检查表;分厂安环处每月对辖区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1次检查,并按要求填写重大危险源检查表;车间干部管理员、值班干部每天巡检1次,当班操作工每小时检查1次;各类维修人员(维修工、仪表工、电工)每天巡检两次,巡检时发现有异常情况要有记录,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对不能整改的隐患要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同时报告安全部门。

4.2重大危险源的评估

生产管理部安全组每3年联系有资质单位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1次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备案。重大危险源报告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措施与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4.3重大危险源档案的建立

生产管理部安全组、分厂安环处和重大危险源涉及车间分别建立各自的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事故应急预案;安全评价报告或者安全评估报告等。

4.4重大危险源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新知识的获取、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修订,报告修订后重新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4篇 危险源防范检查安全管理制度怎么写

编制目的:识别本公司的危险源,评价其影响和危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达到安全生产与服务的目的。

管理组织及职责

1、管理组织:危险源检查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谭有辉。

组员:余--、王--、杨--、柳--、焦--、周--。

2、管理职责:管理组织编制相应控制程序,以规定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使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处于受控制状态。

(1)识别、评估:

危险源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考虑应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他

危险源的识别以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看相关记录和运用检查表的

方法进行,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初步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交到危险源检查小组。

检查小组将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整理、分析,列出《危险源调查/评价表》。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危险源检查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危险源、风险进行评价。

在风险评价工作中,要确定出组织的风险级别,必须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

源所带来的风险,但对下列四种危险源存在的情况,可直接定为级别较高

的风险。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曾发生过事故,现场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__e__c

d:表示风险值

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表示事故产生的后果

很明显风险值d越大,事件越严重。

其中l、e、c取值多少对照如下:

l(事故发生的可能)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8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极不可能

0.5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取值范围也很大,为1-100。

d(危险等级划分):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

一般危险,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值d求出后,将风险级别d值>160的危险源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辩识与风险评价是公司制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的基础和依据。

(2)日常检查、监督

a

1、管理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天(主管每周)对小区(大厦)环境(包括垃圾、噪声、粉

尘排放、水电使用及工作环境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服务

人员立即整改,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

签名后 。

a2、管理处主任定期(每两周)负责对管理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包括消防安全检

查、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劳保用品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管理处

主任应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签名后 。

a 3. 管理处在服务过程中对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委托当地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a

4、公司综合管理部每月至少一次对管理处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要进行例行

监督检查,重点对危险源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月质量检查报告》中。

对需要整改的事项要填写《不合格项报告》。

b、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公司综合管理部定期(每季度)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c、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职工每年一次体检,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人员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d、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

d

1、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使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其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一次识别,及时调整公司的法律法规清单。

d2、评价依据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包括未造成事故损失的事件);

职业相关病症,包括体检结果;

劳保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污染物排放控制情况;

其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的评价

管理者代表应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a、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可根据国家的立法原则进行,如地方有对应的国家法规的执行规定或条例时,只需对地方的规定或条例进行评价即可,如评价的结果满足地方的要求时即是满足了国家的要求,而不需重复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

b、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识别,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参数要求,通过对各部门提交上来的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应数据相比较,确保公司的各项目数据指标是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

c、利用内部审核、日常对工作的检查、巡视等方式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d、通过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

(3)督促、整改

在日常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要进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管理处在日常自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由相关部门自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

由综合管理部对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由综合管理部向责任部门开具《不合格项报告》,责成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改善。

二、危险源识别范围:

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应覆盖本公司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的或外部提供的设施。

:b1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定 职业健康安全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管理。

1、重大危险源的内容、项目:

发电机用柴油、火灾隐患、地下汽车库废气、设备运行噪声、室外高温作业。

2、分层次、分区域管理:日常具体分工

对于废气、噪声的防护由管理处负责为员工配备劳保用品,定期请外部进行技术检测。

对于防火灾危害按《防火管理作业规程》进行防范。

对室外高温作业的防范措施是:发放保健食品。

3、员工日常培训、新员工培训:何时进行、考核、记录方式。

按《管理处培训管理作业规程》

4、重大临时项目管理

根据项目内容,找出主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如:火警火灾应急处理作业规程;

治安紧急突发事件处理规程;

电梯险情应急处理作业规程等。

四、重大危险源检查

1、检查人员:

噪声与废气:管理处相应岗位工作人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质量检查小组成员。

消防安全:当班秩序维护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2、检查频率:当班人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主管每周检查一次,管理处主任每两周检查一次,公司检查小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检查记录:

填写《巡查记录表》、《月质量检查报告》。

4、检查反馈:看《不合格项报告》

五、危险源评估变化

1、更新频率:每年二次,在1月、7月份进行更新。

2、确定程序:

变更与审批:各管理处负责所辖区域新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总部及各管理处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

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然后下发到各部门。

必要时,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危险因素进行更新的同时,也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具体的管理方案及时更新,总经理负责审批。

3、临时增加项目的程序:由项目经理负责所辖区域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综合管理部负责考查评价工作。

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然后下发到相应部门。

联络处制度

第5篇 对重大危险源现场施工安全的检查制度

1、    检查施工企业是否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是否符合程序,按规定应由专家论证审查的施工方案是否进行了专家论证审查,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的,施工企业是否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2、    检查是否编制了专项安:全监理细则,专项安全监理细则的审批是否符合私·序;

3、    专项施工方案、专项安全监理细则是否进行了二级安全交底,并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双方签字确认;

4、    检查施工企业劳动条件、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安全用具、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劳动防护等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5、    检查是否按规定配备了符合资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护人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监护人员是否到岗尽职;

6、    检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7、    检查施工作业人员是否进行过岗前安全培训、三级安全教育、各类安全交底;

8、    检查是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9、    安全监理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是否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发现隐患,并记好安全监理日记、安全监理巡视记录:

10、  对有关规定须进行旁站监理的关键施工部位、节点、重大危险源、风险点,安全监理应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安全监理旁站记录;

ll、‘  每周由项目总监组织有关监理人员会同施工企业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12、  每月由项目总监组织有关监理人员会同施:[企业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次全面的安全、文明检查,并做好标化、文明检查的月度评分记录;

13、  除定期检查外,还需不定期的进行季节性和专项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14、  对各项检查、日常巡视、旁站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或违章行为,尤其是多次指出尚未整改的,应开具安全监理联系单、安全监理指令书,要求施工企业及时整改,并做好复查工作:拒不整改的,可开具停工指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6篇 重大危险源锅炉检查制度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各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清除不安全隐患。经公司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重大危险源(锅炉)检查制度。

一、检查路线

巡检路线:控制柜→锅炉本体→给水泵→软化水处理→除尘泵→鼓风机→引风机→循环泵→补水泵

二、相关要求

1、各级值班人员和检查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感,严肃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不断提高对隐形设备缺陷的判别能力和巡回检查的质量,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检查人员必须由责任值班人员执行,不得由实习人员、徒工或其他人员代替。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及时填写锅炉运行台帐。

3、检查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用具(如手电筒、听音棒和其他**等),检查中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看、听、摸、嗅、试,但必须执行安全规程,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

4、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按管理要求执行,加强监视、设法消除,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向班长报告。对威胁运行安全的问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处理情况及措施应详细记录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三、监督检查

1、公司领导(部门分管领导)会同有关部门每月定期对锅炉本体及相关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主要检查锅炉所辖区域内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

2、针对有时效要求的问题,公司领导根据需要进行临时检查。

(1)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组织检查。

(2)根据本单位或外单位发生事故(或障碍)暴露的问题,事故通报上列出需要检查的问题,临时安排检查有无同样(类似)问题存在,以举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3)对上级安全生产指示贯彻情况,专门安排检查、督促落到实处。

3、安监部经常深入锅炉运行现场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严肃查处违章违纪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检查内容主要有:

(1)查“三违”。

对习惯性违章的广泛性、顽固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重点巡回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2)查隐患,查安全工器具。

现场设施:井、坑、洞、栏杆、保温、照明、通风完好情况。

机械设备的防护罩、壳,各种压力容器、化学用品等的使用管理情况。

安全工器具的配置、各类安全设施定期试验情况,起重工器具、电气工器具、机械工器具是否存在缺陷

四、考核

1、运行值班人员要按规定及时、认真巡查锅炉本体及相关设备,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应及时填写运行台帐,如出现设备安全隐患而在巡视中未发现(现场设备安全隐患出现未及时处理),每次扣巡检人员10元。

2、运行值班人员发现锅炉及相关设备安全隐患填写运行台帐时,要求做到设备安全隐患认定准确,安全隐患内容简明扼要,字迹工整、清晰。司炉工对填报的安全隐患予以确认签字,未做到每次扣10元。紧急情况或重大设备安全隐患(如水冷壁泄漏、爆管等)应立即汇报班长、华兴物业处理。未做到者扣50元。

3、对于影响锅炉运行的设备安全隐患,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汇报班长,检修人员在接到班长通知后必须十分钟内(夜间十五分钟)到达控制室。未按时到达者每次扣10元;每推迟2分钟到达者加扣5元;根据设备安全隐患情况,能当天(或当班)消除的设备安全隐患而拖到第二天去消除者,每次扣50元。无法消除的设备安全隐患必须经调度室同意,华兴物业负责人签署意见,但锅炉房要写好技术措施上报安监部和生产经理审批后进行消缺。

第7篇 催化车间重大危险源检查制度

为了加强对车间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保障装置生产安全,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针对本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车间重大危险源检查管理制度:

一、 催化裂化装置区和产品精制区是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岗位操作员工进入现场必须详细检查,严格按操作规程搞好本岗位的操作;

二、 岗位操作人员需取得上岗资格证后才能单独上岗操作;

三、 装置在生产正常进行时,岗位操作人员和班长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按照规定路线和内容定时定点进行认真检查,保证生产处于严密的监护之下;

四、 车间领导应经常深入现场,以查制度,查思想,查纪律,查违章,查隐患为重点内容,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五、 车间每月组织班长一起对装置进行月度安全检查;

六、 对重要设备管线定期做好检测记录,对生产区的通讯、报警装置定期联系电器、仪表进行检查,使其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七、 对进入装置的各单位施工人员,岗位操作工和班长予以监督检查其施工作业过程,对于违规行为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

八、 精制岗位操作工在配制碱液时或取样时必须佩戴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九、 发生事故时,按照本岗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并立即将情况报安环部,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按事故管理规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8篇 危险源防范检查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目的:识别本公司的危险源,评价其影响和危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安全生产与服务的目的。

管理组织及职责

1、管理组织:危险源检查小组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副总经理、谭有辉。

组员:余--、王--、杨--、柳--、焦--、周--。

2、管理职责:管理组织编制相应控制程序,以规定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方法,使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处于受控制状态。

(1)识别、评估:

危险源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考虑应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六种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

其他

危险源的识别以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看相关记录和运用检查表的

方法进行,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初步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交到危险源检查小组。检查小组将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整理、分析,列出《危险源调查/评价表》。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危险源检查小组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危险源、风险进行评价。

在风险评价工作中,要确定出组织的风险级别,必须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

源所带来的风险,但对下列四种危险源存在的情况,可直接定为级别较高

的风险。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曾发生过事故,现场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d:表示风险值

l: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表示事故产生的后果

很明显风险值d越大,事件越严重。其中l、e、c取值多少对照如下:

l(事故发生的可能)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8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4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1

极不可能

0.5

实际不可能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因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取值范围也很大,为1-100。

d(危险等级划分):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风险值d求出后,将风险级别d值>160的危险源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辩识与风险评价是公司制订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的基础和依据。

(2)日常检查、监督

a1、管理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每天(主管每周)对小区(大厦)环境(包括垃圾、噪声、粉

尘排放、水电使用及工作环境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要求服务

人员立即整改,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

签名后关闭。

a2、管理处主任定期(每两周)负责对管理处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包括消防安全检

查、机电设备安全使用、劳保用品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项,管理处

主任应填写《不合格项报告》,《不合格项报告》最终由审核员验证合格签名后关闭。

a3 管理处在服务过程中对所排放的污染物和工作环境的卫生状况,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委托当地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a4、公司综合管理部每月至少一次对管理处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要进行例行

监督检查,重点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月质量检查报告》中。对需要整改的事项要填写《不合格项报告》。

b、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的检查

公司综合管理部定期(每季度)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c、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职工每年一次体检,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人员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d、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

d1、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使用的法律法规(包括其适用性、有效性)进行一次识别,及时调整公司的法律法规清单。

d2、评价依据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报告(包括未造成事故损失的事件);

职业相关病症,包括体检结果;

劳保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污染物排放控制情况;

其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的评价

管理者代表应每年至少一次组织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价:

a、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可根据国家的立法原则进行,如地方有对应的国家法规的执行规定或条例时,只需对地方的规定或条例进行评价即可,如评价的结果满足地方的要求时即是满足了国家的要求,而不需重复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评价。

b、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识别,确定适用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参数要求,通过对各部门提交上来的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应数据相比较,确保公司的各项目数据指标是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

c、利用内部审核、日常对工作的检查、巡视等方式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d、通过监测机构的监测结果。

(3)督促、整改

在日常检查、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目要进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管理处在日常自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由相关部门自行纠正并采取预防措施;由综合管理部对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由综合管理部向责任部门开具《不合格项报告》,责成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进行改善。

二、危险源识别范围:

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应覆盖本公司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的或外部提供的设施。

附件:b1危险源识别/评价表;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定 职业健康安全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管理。

1、重大危险源的内容、项目:

发电机用柴油、火灾隐患、地下汽车库废气、设备运行噪声、室外高温作业。

2、分层次、分区域管理:日常具体分工

对于废气、噪声的防护由管理处负责为员工配备劳保用品,定期请外部进行技术检测。

对于防火灾危害按《防火管理作业规程》进行防范。

对室外高温作业的防范措施是:发放保健食品。

3、员工日常培训、新员工培训:何时进行、考核、记录方式。

按《管理处培训管理作业规程》

4、重大临时项目管理

根据项目内容,找出主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如:火警火灾应急处理作业规程;治安紧急突发事件处理规程;电梯险情应急处理作业规程等。

四、重大危险源检查

1、检查人员:

噪声与废气:管理处相应岗位工作人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质量检查小组成员。

消防安全:当班秩序维护员及主管、管理处主任、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2、检查频率:当班人员每班至少检查一次,主管每周检查一次,管理处主任每两周检查一次,公司检查小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检查记录:

填写《巡查记录表》、《月质量检查报告》。

4、检查反馈:看《不合格项报告》

五、危险源评估变化

1、更新频率:每年二次,在1月、7月份进行更新。

2、确定程序:

变更与审批:各管理处负责所辖区域新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总部及各管理处的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工作。由管理者代表审批。然后下发到各部门。

必要时,综合管理部每年对危险因素进行更新的同时,也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具体的管理方案及时更新,总经理负责审批。

3、临时增加项目的程序:由项目经理负责所辖区域的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并及时上报公司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负责考查评价工作。由管理者代表审批。然后下发到相应部门。

《危险源检查制度汇编范本(8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