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法规遵守:确保企业活动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法规,定期进行法规更新学习。
2. 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并评估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废物管理:规定废物的分类、储存、处理和处置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4. 能源使用与节约:设定能源消耗标准,推广节能技术和措施。
5. 安全操作规程:为各工作岗位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减少事故隐患。
6. 设备维护与检查: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和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对员工进行以下内容的培训:
1. 环保知识普及:让员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理解企业环保政策。
2. 安全操作技能:教授员工正确操作设备的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问题。
3. 应急预案演练:模拟事故场景,让员工熟悉应对流程,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4. 法规教育:定期更新环保法规知识,确保员工知法守法。
5. 节能减排理念:培养员工节能减排的意识,鼓励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实践。
面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安全事故,我们已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包括:
1. 事故报告机制: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报告程序,通知相关人员。
2. 现场隔离:迅速封锁事故区域,防止危害扩大。
3. 应急响应团队:组建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和处理。
4. 外部联络:与环保部门、消防队等外部机构保持沟通,请求支援。
5. 后续处理:事故解决后,进行原因分析,修订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环境安全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保证持续经营的关键。良好的环境安全管理能够:
1. 保护员工健康:减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提升员工满意度和生产力。
2. 遵守法规,避免罚款:规避因违反环保法规导致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3.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节能措施和废物管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4. 提升企业形象:展现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增强公众信任,提升品牌形象。
5.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配合。让我们共同为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第1篇 施工周边环境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切实保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包括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工程。本市行政区域内高层建筑工程、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自然地面下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建设工程,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建设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安全评估报告书制定安全监测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未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和制订安全监测方案的,属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通过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和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评价。
第四条 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涉及周边环境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
(二)工程施工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
(三)施工方法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等公用设施的影响;
(四)桩基施工、深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选址是否合理,且应符合城市环境要求;
(六)施工现场脚手架、高支模、塔吊、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有害气体等重大危险源对周边建(构)筑物、电缆、通讯、居民、行人、道路、车辆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影响;
(七)施工中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程度;
(八)其他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情况。
第五条 安全评估工作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其他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
第六条 安全评估机构应具有相应的安全评价资质,并经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安全评估人员应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七条 安全评估人员必须依据现场周边环境状况、各种地下管线资料、勘察报告及有关设计文件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做出安全评估结论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第八条 安全监测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工程开工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拍照和记录。同时,应委托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按照有关规范及监测方案要求作好基坑以及周边环境的全过程监测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与分析报告并承担相应责任。
工程勘察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规定,为地下暗挖工程和深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各项参数和技术指标,并对所提交的勘察报告负责。地下暗挖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单位要严格按设计程序和规定提交支护设计文件,且须经专家评审、施工图审查合格后方可施工,并对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承担设计责任。
监理单位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特点,认真编写监理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严格按照经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理,及时掌握监测数据,切实把好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关。
第九条 安全评估报告书和安全监测方案应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单位法人公章,经专家论证评审报建设安全监督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为施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及时组织环境评价、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落实开发条件论证、规划会审、扩初审查、施工图审查等各项与施工现场环境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安全评估以后提出的措施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关施工单位或专业单位实施,费用按规定另行计算,严禁要求或暗示施工企业降低安全防护标准,严禁强令施工企业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冒险施工,严禁压缩合理造价、合理工期。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负责对安全评估结论和安全监测方案的现场实际执行情况负监理责任。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责任单位不按照安全评估结论和安全监测方案执行的,监理单位应予以制止,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责任单位拒不整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对相关安全评估结论和安全监测方案的落实负责。开工前施工单位的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评估结论和安全监测方案进行全面技术交底,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及安全监管人员应对防护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管理。因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原因,使安全评估结论和安全监测方案得不到落实,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开工,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对未按照国家规定及行业部门要求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单位,应依法给予相应处理。
建设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评估情况和安全监测方案以及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隐患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并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未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作安全评估、安全监测或安全评估、监测情况和制定相应措施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将视为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整改的应依法予以处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四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本地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专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强化施工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特殊工种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评估机构、监测机构的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测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本岗位工作。
第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安全评估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因未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测或因安全评估和安全监测措施不落实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或事故的,应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停工、罚款、停业整顿、降级、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和暂停、吊销个人从业资格等行政处罚。
第2篇 机房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计算机设备和机房应保持其工作环境整洁,保持机房所必须的温度和湿度。
第二条 计算机房应按照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消防器材。
第三条 机房及其附近严禁吸烟、焚烧任何物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机房。
第四条 机房用电严禁超负荷运行。需要接入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机房配电线路,对号接入,严禁随意接入负载。
第五条 定期对机房供电线路及照明器具进行检查,防止因线路老化短路造成火灾。
第六条 机房工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电源和照明用电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总开关位置,掌握切断电源的方法和步骤,发现火情应沉着判断起火原因,及时报告,并立即切断电源及通风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灭火。
第七条 机房内应定期除尘,在除尘时应确保计算机设备的安全。
第八条 机房内严禁存放与工作无关的任何设备或物品。
第九条 节假日期间,应留有值班人员,或开启监控设备。
第十条 保持室内清洁,不允许在机房内吸烟,吃东西、喝饮料、扔杂物。
第3篇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对项目现场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进行管理,确保不发生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三、内容:
1、生产现场做好相关标识,标识包括产品标识、状态标识、管理网络图、安全警示标示等。
2、定期做好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并进行评价,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安全事故。
3、生产作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及作业规程作业。
4、进入生产现场所有人员需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禁止进入项目现场,作业时需戴安全防护用品。
5、办公室定期做好劳保用品发放工作,发放的劳保用品需从有资格厂家采购,有专人负责劳保用品发放,并做好相关记录。
6、做好化学品的保存和使用,确保符合相关的规定。
7、做好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做好防暑和防寒工作。
8、食堂做好生活垃极的处理,确保不发生污染事故。
9、食堂人员要有健康证,避免发生传染病。食堂采购人员做好食品的采购工作,以防发生群体中毒事故。
10、定期对项目现场进行环境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发生的不符合,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编制:批准:
第4篇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服从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社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5、整合社区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救灾物资储备。购置救灾衣被、食物、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
6、完善社区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 力。 培育、发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7、详细了解辖区内广场、学校和企业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疏散安置的原则,合理选择避险场所。
8、积极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加大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宣传灾害应急 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社区 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第5篇 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制度
1 目的
建立实施并有效管理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以实现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订、更改与实施。
3 参考文件
【环境/安全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4 定义
4.1 环境/安全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安全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安全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4.2 环境/安全指标:直接来自环境/安全目标,或为实现环境/安全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
的环境/安全行为要求,它们可适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5 职责
5.1 iso组负责组织各部门讨论、评估及制定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并监督和向管
理者代表报告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5.2 各部门经理负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审核。
5.3 管理者代表负责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批准。
5.4 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的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6 程序
6.1 目标与指标的制订更改:
6.1.1 iso组根据环境/安全方针、重要环境/安全因素及其它外界因素变更情况,于每年草拟『环境/安全目标与指标、管理方案表』,由部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生效。目标与指标制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 环境/安全方针的内容;
b 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 考虑技术、经济及运作上的可行性;
d 相关方的信息及要求;
e 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再利用;
f 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安全因素;
g 目标明确,并尽可能分解,指标应具体、可量化。
6.1.2 当重要环境/安全因素、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
素发生变化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目标和指标由iso组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修改,管理者批准后生效。
6.2 管理方案的制订及更改:
6.2.1 管理方案根据目标与指标进行制定,由iso组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于每年年初草拟,由部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生效。
管理方案应考虑影响重大的环境/安全活动(如设计、生产、材料、使用及处置等)及资源的充分利用.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方法措施、技术手段;
b 执行部门与负责人;
c 经费预算;
d 起动日期与完成期限。
6.2.2 当因目标指标变化、涉及到新产品开发、服务情况、具体措施有重大更改时,由iso组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更改管理方案,经部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更改后的管理方案。
6.3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传达和实施:
6.3.1 已审核批准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由文控中心进行受控分发。6.3.2 各部门根据管理方案所规定的职责,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容,并将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技术课报告.由技术课负责协调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6.3.3 各部门在实施管理方案时,若需其它部门配合,可以直接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处理, 必要时,可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6.4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控:
6.4.1 各部门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日常监控,且每月一次对实施情况、进度、符合性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向iso组报告。
6.4.2 iso组对各部门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以确保能达到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6.4.3 iso组需每半年对目标、指标、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在『环
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表』上。
6.5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评审:
每年的管理评审要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审。
6.6 记录
『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表』由文控中心保存1年。
7. 附录:
无
第6篇 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布局
1.加工设备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2米。
2.加工设备与墙、柱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设备不小于0.7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不小于0.9米。
3.操作空间(设备间距在外):小型设备不小于0.6米;中型设备不小于0.8米;大型设备(运输线视同)不小于1.1米。
4.高于2米的运输线有牢固护罩(网)。
二、工位器具、工件、材料摆放
1.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工具柜等应摆放整齐,平衡可靠。
2.各种工位器具、专用工模、夹具等应牢固可靠,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产品、坯料等应限量存放,不得妨碍操作。
4.工件材料等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许超过2米,高比宽不大于2比1。
三、生产区域地面状态
1.车间安全通道应以醒目的划线界定。
2.车间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米,车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8米。
3.保证通道畅通,不得堵塞或侵占。
4.为生产设置的坑、壕、池等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或盖板,夜间应有照明。
5.作业场所的工业垃圾、污油、污水及污物应及时清理干净。
6.人行道及空地应平坦,无绊脚物。如有绊脚物应设醒目标志或防护措施。
四、防尘、防毒(含物理因素)设备设施
1.防尘防毒设备应完好,能正常运转、排尘排毒效果好。
2.主管道和支管道应无破裂、泄漏。
3.集尘(毒)风罩应完好、有效。
4.闸板应灵活可靠,无破损。
5.滤料(或元件)及时清洗更换,保证完好有效。
6.不产生严重的二次扬尘(毒)。
7.防尘防毒设备设施的合格率指标应按设备维护保养完好率考核。
8.电离辐射、微波和高温等物理因素作业点的防护设施及操作者防护用品应完好,符合标准。
五、工业噪声
1.和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对产生噪声的和产过程和设备,工艺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3.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评审。没有评审或评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现有场所见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未达标前,可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以保障职工健康。
第7篇 变电所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 要坚持文明生产,定期清扫、整理,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和整齐美观。
2. 电器消防设施应固定安放在便于取用的位置,设备操作通道和巡视通道上必须随时保证畅通无阻,严禁堆放杂物。
3. 值班室、开关及配变电室建筑应定期维修,达到“四防通”(防火、防雨雪、防汛、防小动物的进入及保持通风良好)的要求。电缆沟盖板应完整无缺,电缆沟内无积水。
4. 外单位人员进入变电所必须经门卫保安处登记备案,与部门联系人取得联系后并填写变电所外来人员登记表方可进入,同时需佩带来宾卡。外单位人员一般只能至低压侧,禁止进入高压侧,若有例外须经nfc经理批准。
5. 食物、饮料等应存放于餐厅或其它指定位置,不得带入变电所,外来人员必须服从值班人员的安排,不得触摸变配电设备。外来人员离厂时,需将所佩来宾卡交还门卫保安处。值班员在变电所外来人员记录表上离开的时间。
6. 安全教育:凡新进公司职工,均需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至本部门。
7. 安全生产检查,其基本任务系发现和查明种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和整改隐患,电气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各类安全装置,仪表灵敏有效。
8. 安全消防:为严格防火管理制度进入厂区包括变电所内严禁吸烟,公司内除批准的指定地点以外,任何地点一律严禁有明火使用。对重点位置,严禁动火,因工作需要必须动火的,由动火部门申请,安全委员会会同有关人员,察看现场,采取安全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后,签发动火证,并由动火单位、动火人、监督部门等签字后,方可动火,现场配足消防器材,动火结束后,应迅速清理现场,做好余火的熄灭检查工作。
9.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防护用品是指特种作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为保证安全和健康,防止外界伤害或职业性毒害而佩戴使用的各种用具的总称。当班人必须穿戴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绝缘工具定期校验,保证其在有效期内。
第8篇 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制度
1 目的
为确保在产品设计开发、工艺编制及改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污
染,提高环境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工艺更改或其它原因所涉及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发生变化的整个产品设计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4 职责
4.1 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在产品设计开发、工艺编制及改进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危险;
4.2 制造部负责贯彻工艺文件、执行工艺要求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异常现象进行反馈。
5 工作程序
5.1 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在设计时应考虑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中涉及的环保与职业安全卫生指标进行环境因素、危害危险评估和污染预防和危害危险控制,并对重大因素确定整改目标与指标;填写《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可行性评估表》。
5.2 产品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应考虑:能源消耗、噪声、废水/油、新材料使用等;
工艺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应考虑:能/物耗、噪声、废水/液、废油、有害气体、化学品控制等;设计阶段还应考虑为消除和降低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对于作业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作业组织的设计;
5.3 工艺文件中要反映相关环境与危险因素的处理方式和管理方案,采取技术控制措施;
5.4 因生产需要或其它原因更改工艺,并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环境异常变化时,制造单位应及时将产生的环境影响反馈到技术单位;
5.5 对工艺设计中,因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产生的不符合项目,要及时重新评审、进行改进;
5.6 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工艺指导。
6 记录保管
6.1 相关记录由企管部统一负责保管
7 相关文件
7.1 培训管理程序
7.2 信息交流/协商与交流管理程序
8 相关记录
ccc/qr/82028-01《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可行性评估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黄智宁.3ds ma_制作3d交互原型的应用.艺术与设计·理论刊,2009.6
“迎奥运.贝发杯”全国文具设计大赛入围.2008.10
“方太杯’’绿色家电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2007.10
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机项盒界面设计二等奖.2008.3
8l
第9篇 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环境安全检查制度
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环境安全检查制度
①、项目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根据一标准、五规范的要求对工地进行评分,得分在85分以上为优良,得分在75分以上为合格,得分在75分以下为不合格。
②、工地每天进行一次重点检查,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要有记录。
③、项目安全员每天都要进行巡回检查,特别是施工用电,各种机械设备的状态,万无一失。
④、工地管理人员要轮流进行安全值班,值班人员对当天整个工地的安全负责,排查安全隐患,进行安全监督,并填写安全值班记录。
第10篇 施工企业环境安全目标管理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编制批准:第 1 页,共 2 页
序号
重要
环境因素
管理目标
分解内容分解值(指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日期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1
噪音排放
达标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准gb12523-2022《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关于施工现场噪音:
1)土方施工:白天<70db,夜间<55db
2)打桩施工:白天<70db,夜间禁止施工
3)结构施工:白天<70db,夜间<55db
4)装修施工:白天<70db,夜间<55db
1)完善制度,加强对施工机械的使用、维修、维护、保养,强化对噪声源的管理;
2)不定期请环保部门对噪音进行监测,以督促项目部完善、落实降噪措施;
3)与相关方进行沟通,以改进噪音控制措施;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督促落实相关措施。
0.4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2
粉尘排放
现场无扬尘,无重大投诉
1)现场通过目测无扬尘,现场主要运输道路硬化率达100%;
2)每年因扬尘污染造成对周围环境影响而引起相关方重大投诉次数为0。
1)使用自拌混凝土的项目应将水泥库进行封闭;
2)对现场零星用水泥、沙等应及时封盖;
3)场主要运输道路采用砼浇筑路面;
4)对砼用量大的项目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
5)加强现场卫生管理及检查,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1.3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3
建筑垃圾排放
固废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
固体废弃物按照可回收、建筑垃圾的处理符合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1)项目部在开工2月后对废物进行分类管理;
2)根据需要设置固体废弃物的放置场地与设施;
3)在清运垃圾前与运输方签订运输协议,明确运输防污染的相关要求及规定,并监督其实施;
4)现场及时收集并处理垃圾;
5)严格执行《废弃物管理制度》。
0.8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4
废水排放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达标。
符合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1)生活污水一部分排放到隔油池,经除油污处理后排放到污水池,一部分自然排放。
2)施工污水建沉淀池,将污水经排水沟引向沉淀池,沉淀池的设置地点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负责维护。聘请当地环保部门协助监督,鉴定处理。
3)现场厕所设化粪池。
1.1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第 2 页,共 2 页
序号
重要
环境因素
管理目标
分解内容分解值(指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日期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5
资源消耗
合理经济使用水电能源
各类消耗同比降低4—5%
1)控制现场用水跑冒滴漏,采用节水阀门和龙头;
2)搅拌用水循环利用;
3)现场无长明灯;
4)设置专用水、电表,按月统计;
5)办公室每天下班拉总闸;
6)控制空调使用时间。
0.3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6
火灾、爆炸
最大限度地防止现场发生火灾、爆炸
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隐患下降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1)严格贯彻执行《消防管理制度》,杜绝或减少火灾发生;
2)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消防教育及培训、增强消防意识;
3)对木工房、化学品仓库等一律按要求配备环保型灭火器,并对储存点进行标识;
4)定期检查、督促落实消防隐患整改情况
1.0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编制:批准:第 1 页,共 5 页
序号
重大
风险因素
管理目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1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每年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次数为0;
轻伤事故发生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1)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2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22)等相关规范的规定,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
2)脚手架搭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脚手架结构形式选择、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连墙件设置位置及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对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3)根据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安全防护方案或措施。主要包括:“四口”防护措施;“五临边”防护措施。
4)施工技术人员在正式作业前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但口头讲解,同时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员、生产班组、安全员各留一份。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补充和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
5)搭设脚手架用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各施工单位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构配件不得使用。
6)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相关安全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指挥生产,严禁违章指挥。
7)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检查,使工人严格按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方案和交底施工,不违章作业。
8)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纪律管理,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等,严格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
9)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10)做好职工入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2.2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第 2 页,共 5 页
序号
重大
风险因素
管理目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2
机械伤害
每年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次数为0;
轻伤事故发生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1)严格执行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上岗。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用工具操作的部位,不得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机械不得带病运转。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加装可靠防护装置,不得任意拆除。
4)检修机械,必须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设备内人员撤离安全的地方,方可试车。
5)禁止非操作、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维修工作。
6)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纪律管理,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等。
7)做好职工入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1.1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3
起重伤害
每年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次数为0;
轻伤事故发生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1)根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 6067)、《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bj80012-8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2)和《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相关规定及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审核、审批手续,并经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按方案实施。
2)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每一位参与设备安拆及设备操作指挥的人员都要进行当面安全技术交底,并经由项目安监员监督,三方履行签字手续。
3)严格履行安装验收制度,未经验收合格的设备严禁使用。
4)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相关安全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指挥生产,严禁违章指挥。
5)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和检查,使工人严格按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方案和交底施工,不违章作业。
6)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纪律管理,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等。
7)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未经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8)做好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及其他职工的入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0.7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第 3 页,共 5 页
序号
重大
风险因素
管理目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4
坍塌
每年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次数为0;
轻伤事故发生率每年控制在2‰以下。
1)根据《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及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审核、审批手续。并经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按方案实施。
2)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当面安全技术交底,并经由项目安监员监督,三方履行签字手续。
3)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相关安全规范及专项施工方案指挥生产,严禁违章指挥。
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检查,使工人严格按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方案和交底施工,不违章作业。
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劳动纪律管理,职工不得在施工现场嬉戏、打闹等。
6)做好职工的入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0.3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5
触电
每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伤害事故次数为0
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相关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经审定批准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2)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方案)要包括:用电负荷的统计计算、电气设施元件的选择、安装要求、临电系统图、平面布置图、用电安全技术措施、用电安全防火。
3)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电工及每一位用电人员都要进行当面安全技术交底,并经由项目安监员监督,三方履行签字手续。
4)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严格临时用电的检查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用电工程严禁使用。
6)做好临时用电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临时用电工程的定期检查要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7)做好电工日常的针对性教育培训及其他职工的入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安全教育,使职工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
0.3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第 4 页,共 5 页
序号
重大
风险因素
管理目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6
火灾
爆炸
火灾、爆炸事故为0
1)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2)对易燃易爆品集中专人管理
3)对有毒有害物品集中专人管理
4)进行消防应急演练
5)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对火灾、爆炸隐患点及时排查
6)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检查、监督,禁止违章作业。
0.6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7
职业病
每年职业病发生死亡率为0;
无重大职业病伤害事件;
无员工职业病投诉事件。
1)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2)每年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源测试。
3)每年进行一次员工身体检查。
4)配备并监督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每年定期对公司生活及施工区域进行急性传染病源测试。
6)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检查、监督,禁止违章作业。
3.1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8
中暑
无职工中暑事件
1)制订夏季施工措施,主要包括:利用两报一栏进行预防中暑宣传;置备担架、常备药品等;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作息时间;生活区设置开(热)水供应间、淋浴间和洗漱台等;保证开水、热水供应;施工区和工作面放置茶水桶,派专人定时供应开水等。
2)宣传个人防护要求,如避开烈日暴晒;高温时段减少户外活动;少饮酒多饮水;随身常备人丹、风油精、十滴水、清凉油等。
3)制订并宣传急救处理措施。
4)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检查、监督,禁止违章作业。
2.5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9
溺水
每年发生的溺水事件次数为0
1)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2)制订并严格实施汛期及临水施工作业的控制措施。
3)设置深水区域的警示标识。
4)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品,严禁职工私自下水。
5)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检查、监督,禁止违章作业。
1.1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审核:批准:
某某某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第 5 页,共 5 页
序号
重大
风险因素
管理目标
管理方案
预计资金
(万元)
完成时间
责任部门/
检查部门
10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事故为0
1)施工作业现场道路上应在显眼、清晰的位置按规定设置限速交通标志。
2)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行驶和驾驶无牌照机动车辆。
3)机动车行驶至有人看守路口、交叉路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告标志处或转弯、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时,时速不得超过15 km/h。
4)积水路段、无人看守路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 m以内时,机动车时速不得超过10 km/h。
5)机动车在进出施工现场采访、停车场、加油站、危险地段、倒车时,时速不得超过5 km/h。
6)遇有特殊情况,如大雨、大雾、雷电、山路、窄路、险路等,安全员应交待各种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出车前驾驶员应对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方面的检查,并作详细记录。
7)雨中行车时,禁止滑行并尽量避免猛打方向盘和紧急制动,应使用刮水器。大雨或久雨后,应注意道路变化,尽量在路中行驶,会车减速或暂停时不要太靠路边土路。雨雾较大、视线不清时,应选择安全地点暂停,开小灯和尾灯,放置警告牌。
8)下坡行驶时,驾驶员要思想集中,判断准确,认真操作并随时做好停车准备,时刻注意制动器是否有效。根据坡度情况选择适当档位,万一脚制动器失效,应马上越级换入低速档,利用发动机制动作用和手动制动器控制车速。
9)行驶中不准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或一边查看手机信息。必要时,应选择安全地点靠右暂停,电话联系结束后,再集中精力驾驶。
10)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车辆,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年检。
11)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落实安全责任,定期检查、监督,禁止违章作业。
0.7
整个工程
施工期间
项目部及
工程项目
说明:预计资金系针对每个工程项目。
第11篇 防灾减灾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服从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社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5、整合社区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和储备库规划,分级、分类管理救灾物资储备。购置救灾衣被、食物、净水设备(药品)等救灾物资。
6、完善社区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 力。 培育、发展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7、详细了解辖区内广场、学校和企业的分布情况,按照就近疏散安置的原则,合理选择避险场所。
8、积极开展社区减灾活动,加大社区防灾减灾宣传力度,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宣传灾害应急 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社区 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第12篇 健康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对现场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进行管理,确保不发生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三、内容:
1、生产现场做好相关标识,标识包括产品标识、状态标识、管理网络图、安全警示标识等。
2、定期做好环境和危险源识别,并进行评价,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要危险源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管理制度进行控制,确保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安全事故。
3、生产作业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及作业规程作业。
4、进入生产现场所有人员需戴安全帽,不戴安全帽禁止进入项目现场,作业人员作业时需戴安全防护用品。
5、办公室定期做好劳动用品发放工作,发放的劳动用品需从有资格厂家采购,有专人负责劳动用品发放,并做好相关记录。
6、做好化学品的保存和使用,确保符合相关的规定。
7、做好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做好防暑和防寒工作。
8、定期对项目现场进行环境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发生的不符合,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编制: 批准:
92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