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管理制度旨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优化流程、明确职责、强化监督,以实现更加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
1. 角色与职责: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能范围,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 工作流程:梳理并标准化业务流程,减少冗余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3. 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理解。
4. 监控与评估:设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情况。
5. 培训与发展: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提升员工专业技能。
6. 反馈与改进: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及时调整不适应之处。
改进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它能规范员工行为,降低管理风险,确保合规运营;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团队协作,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此外,清晰的职责划分和流程优化也有助于减少误解和冲突,提高客户满意度。
1. 调研分析:进行内部调研,了解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员工的需求,收集反馈意见。
2. 制度修订:基于调研结果,修订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
3. 培训推广:组织培训,使员工理解并熟悉新的管理制度,确保顺利执行。
4. 实施监控:在新制度实施后,定期评估效果,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5. 动态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制度,保持其灵活性和适应性。
6. 激励机制:设置激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制度改进,共享改革成果。
改进管理制度是一项持续性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不断迭代。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有信心构建一个高效、和谐、有活力的企业环境,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第1篇 安全标准化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了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要求进行评审,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正常运行。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威宁西南水泥责任有限公司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控制。
(三)细则
1.职责
1.1总经理负责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良好环境,提供改进资源。
1.2生产技术处负责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归口管理和总体策划。
1.3各有关部门负责完成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措施计划中的相关项目。
1.4公司全体员工提供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信息和改进建议。
2.工作程序
2.1建立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思想体系
2.1.1总经理承诺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改进活动,使员工认识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依存于安全。通过持续改进,努力使各项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2.1.2总经理应贯彻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理念,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氛围和环境,倡导、鼓励和支持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活动,并为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活动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员工自觉遵循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积极参与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现场安全作业特性、改进工艺技术、改善作业环境、降低能耗及污染物等各方面的持续改进活动。
2.1.3公司各部门在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持续改进措施应坚持以下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c.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d.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a.消除;
b.预防;
c.减弱:
d.隔离;
e.连锁;
f.警告。
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3.持续改进关注重点
3.1公司确定以《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实施指南》为标准做好持续改进过程。
3.2公司推行行持续改进时应重点关注下列方面发生变化时:
3.2.1工艺技术发生变化时;
3.2.2设备设施发生变化时;
3.2.3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时;
3.2.4人员发生变化时;
3.2.5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
3.2.6管理职责发生变化时。
3.3持续改进项目实施的步骤
公司以《水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实施指南》为参考指南,规定持续改进项目实施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
3.3.1改进的原因: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改进的区域,并记录改进的原因;
3.3.2目前的状识: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选择特定的问题并确立改进的目标;
3.3.3寻找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运用适宜的统计技术识别并确定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3.3.4确定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制定措施计划,明确责任者和实施进度;
3.3.5实施计划: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实施制定的措施计划;
3.3.6评价效果:针对已完成的改进措施,对其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价;
3.3.7成果标准化:将改进措施良好的成果规范化,防止问题及其根本原因的再次发生;
3.3.8进一步改进:寻找遗留的问题,开始新的pdca循环。
3.4对持续改进过程的控制
3.4.1生产技术处应维护实施计划的严肃性。当需要修改计划时,应讨论并认可修改方案。对突破性项目计划的修改,应报请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对渐进性项目计划的修改,应到设备保全处及办公室备案。
3.4.2改进项目实施结束后,应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对所有改进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
3.4.4对改进项目的效果评价应形成书面的评价报告,经评价认为需做进一步改进的方面应将其定为新一轮的改进项目。
3.4.5有效的改进结果应纳入文件,并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新的要求、方法和操作。
(四)附则
1.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本制度归生产技术处负责解释并归口管理。
第2篇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
1、 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
2、 科室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护士长及血透室护理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其他成员为管理组成员。
3、 各级责任人应当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医院有关要求和科室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 的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全面、系统的工作,能监督医疗、护理的日常质量管理及质量的危机管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4、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输血制度等。对病历质量的重点是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5、 加强科室人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科室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 质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员工的绩效评价。
7、 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制度。
8、 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9、 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针对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目标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发现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10、 逐步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3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制度
1、 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
2、 科室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护士长及血透室护理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其他成员为管理组成员。
3、 各级责任人应当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医院有关要求和科室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全面、系统的工作,能监督医疗、护理的日常质量管理及质量的危机管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4、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输血制度等。对病历质量的重点是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5、 加强科室人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科室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 质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员工的绩效评价。
7、 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制度。
8、 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9、 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针对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目标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发现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10、 逐步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4篇 安全绩效评定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为了完善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明确项目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保持与公司相关文件一致,特制定本制度。
2、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由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主持,成立绩效评定小组,各部门、各施工队负责人参与配合进行。
3、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公司安全绩效评定指标,并接受公司安全绩效评定小组的领导和检查。
4、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评定对象包括部门、施工队和员工个人。
5、安全环保部负责收集项目部安全绩效综合评定相关资料。包括:事故报告、安全月报、安全检查记录、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及个人提供的自评资料,上次检查或评定时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收记录等。
6、项目部根据公司要求,一般每年年底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综合评定,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及项目部员工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如果发生人员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进行安全绩效评定。
7、安全绩效评定人员根据安全环保部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安全绩效评定,按照公司安全部提供的表格式样如实填写安全绩效评定表。必要时补充相关资料。
8、项目部应该把安全绩效评定与安全检查结合在一起进行,在安全绩效评定的同时检查安全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向被评定单位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同时在评定过程中,要对前一次评定后提出的整改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与效果做出评价。
9、安全环保部负责对评定过程详细记录,汇总整理形成“安全绩效评定报告”。
10、被评定部门、分(子)公司、项目部应在每年末进行安全绩效自评。
11、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员工个人应该对评定结果进行确认签字,若有异议,可在评定工作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向评定小组“安全绩效考核申诉表”。
评定小组在接到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做出对申诉的处理意见,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当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仲裁。
12、项目部绩效评定将评定报告汇总整理后,将评定结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部门和施工队,并上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13、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如果在绩效评定过程中接到整改通知,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按期完成整改任务,整改完成后,应该通知安全环保部进行验收。
14、安全环保部在每一次绩效评定后,应该及时分析总结整体评定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修订项目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甚至向公司提出申请,调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目标和指标。
15、安全环保部还应该在每一年绩效评定后,统计、分析和总结各年度评定情况,检验项目部安全管理绩效是否逐步提高,找出差距,向项目部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汇报。
16、项目部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模式动态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水平,向标准靠齐,
第5篇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验证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有效的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不断提高安全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评审与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3.引用标准
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
4.管理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4.2 主管安全副总负责向总经理报告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情况,协助实施管理评审。
4.3 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并向总经理提供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和编制管理评审的输出文件,对输出整改问题组织整改并跟踪、验证。
4.4 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情况的汇总,并提交管理评审。
4.5 各科室、车队按安全生产职责负责提供管理评审资料,制定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措施并实施。
4.6安全科负责对各科室、车队安全绩效考核。
5.内容及要求
5.1形式
5.1.1管理评审应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和开展。
5.1.2总经理主持评审会,公司副总以上行政领导、各科室、车队负责人均应参加会议。
5.1.3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十二个月;当体制、组织机构或生产流程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可酌情增加管理评审。
5.2内容
5.2.1组织机构的适宜性,包括机构、岗位、人员和其他资源配置;
5.2.2需要进行改进/变更的范围;
5.2.3未完成的工作;
5.2.4上次评审结论的处理情况;
5.2.5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
5.2.6 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情况;
5.2.7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2.8 资源要求。
5.3准备
5.3.1 办公室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时间、评审方式、评审地点、评审参加人员、评审目的、评审内容。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及时通知各科室、车队,各科室、车队应在会议前 30 天将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以书面形式上报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评审资料。
5.4输入
5.4.1各科室、车队按要求向办公室提供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情况、日常考评考核的结果,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方面的信息;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及自评的结果等安全生产信息,形成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5.4.2 办公室将各科室、车队提交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整理后交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作为安全管理负责人在管理评审会上报告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管理评审计划的依据。
5.5实施
5.5.1 管理评审会议由办公室组织总经理主持,与会人员对评审内容进行讨论、评价,办公室做好会议记录。
5.5.2 办公室根据评审记录,编制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日期、评审内容和结论及改进事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评审报告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5.6输出
5.6.1总经理对管理评审会议讨论情况做出结论,并就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存在问题的责任部门,确定纠正/预防措施。
5.6.2办公室根据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编写《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评审报告》,经分管安全副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按文件发放形式发放至各部门。
5.6.3“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包括:目的、依据、范围、评审内容综述、纠正/预防措施、整改进度等。其中评审内容应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督,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情况进行客观的表述。
5.7结果跟踪、验证、持续改进
5.7.1 责任部门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评审报告》上的要求,填写《纠正/预防措施表》并组织实施。
5.7.2 办公室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跟踪、检查、验证、记录,并负责向安全管理负责人报告。
5.7.3 所有与管理评审有关的记录由办公室整理、归档保存。
5.7.4 安全科结合日常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各方面情况,每年对各科室、车队安全绩效实施考核,填写《部门绩效考核表》。
第6篇 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制度及持续改进制度
1、 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
2、 科室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护士长及血透室护理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其他成员为管理组成员。
3、 各级责任人应当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医院有关要求和科室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 的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全面、系统的工作,能监督医疗、护理的日常质量管理及质量的危机管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4、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输血制度等。对病历质量的重点是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5、 加强科室人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科室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 质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员工的绩效评价。
7、 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制度。
8、 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9、 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针对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目标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发现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10、 逐步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7篇 某建筑公司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建筑公司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管理、传递和沟通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3.《内审管理控制程序》
4.《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三、实施职责
1.本程序由工程部负责管理;
2.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发布由工程部部负责;
3.项目部按规定内容负责信息的上报。
四、工作流程
4.1信息分类
4.1.1外部质量信息
<1>国家、地方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2>国家、行业、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管理制度;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质量方面的规定;
<4>顾客投诉、顾客满意度信息。
4.1.2内部质量信息
1、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2、年度工程质量总结
3、考核实施情况
4、不合格品汇总
5、工程质量信息
4.2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2.1外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4.2.1.1外部信息的收集通过各级政府网站、上级主管部门来文、协作单位来文等渠道获取。
4.2.1.2 对收集到的外部信息由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视信息内容按文件资料控制要求及时传达到相关单位。
4.2.2内部信息的传递
4.2.2.1工程部对外报送的报表需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后进行报送;
4.2.2.2项目部上报的质量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公司主管经理;
4.2.2.3工程部需发布的质量信息以文件、通知及视频会议的形式及时传达到各项目部。
4.3内部各项信息报送要求:
4.3.1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a.报送时间:在工程开工半个月内。
b.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4.3.2质量检验计划
a.报送时间:在各专业(单项)开工半个月内。
b.编审要求:按要求进行编审。
c.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因图纸晚到或其它原因需补充或变更的,经监理审批后,及时报送。
4.3.3年度工程质量总结
a.报送时间:在本年度12月20日前报送
b.编制要求:围绕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检查情况、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以及对公司质量管理有何意见和建议等各方面进行总结。
4.3.4项目考核实施情况
a.报送时间: 25日
b.报送内容及报送方式:依据项目部制订的考核办法,实施考核,并留有考核记录。报送可在工程质量信息中体现。
4.3.5不合格品报表
a.报送时间: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监理下发的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每月25日前报;发生质量事故后12小时内报出。
b.报送格式要求:
轻微不合格、一般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关要求》。
监理下发的整改通知单和其反馈单:按其整改通知单和反馈单的记录格式,以电子邮件、复印件或传真件报送。
4.3.6工程质量信息(年报)
a.报送时间:管理评审前一周
b.编制要求:主要编制内容有:重大工序质量检查验收情况、工程质量的闪光点、质量验收情况、监督(质检)检查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需公司协调的问题等。
4.4 工程质量信息的处置及改进:对于信息反应的问题及处置及改进措施,执行《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控制程序。
第8篇 烧结厂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烧结厂能够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各岗位有法可循,遵章守纪,使烧结厂成为一个一流的安全管理单位,而制定此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全厂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条款的符合情况及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
3、评定机构和成员
烧结厂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烧结厂标准化的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工作。
评定机构
烧结厂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
组 长:玄士海
副组长:郑学顺
成员:张维伟 李东仓 陈铁君 柳建民 段宏生 郭富顺 李继勇 张连生 王志良 沈 利 张维伟 齐东浩 朱宝祥
4、实施过程及步骤
4.1烧结厂每年12月中下旬由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组织对烧结厂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绩效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
4.2期间有死亡事故,或发生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重大变更,则由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组织对安全标准化系统重新进行评定并形成文件。
4.3评定完成后提出的纠正措施,各有关部门组织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自评领导小组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并对所产生效果进行评价。
4.4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内容要公平、公正,评定结果要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4.5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5、持续改进
5.1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5.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5.2.1 系统运行效果,是否符合现实生产。
5.2.2 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
5.3.3 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5.4.4 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5.5 绩效检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5.5.6 对相关方的评价,要求及建议。
第9篇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对安全管理策划、执行、符合、绩效全过程做整体的内部评审,达到发现问题,制定纠正预防行动,更新与完善系统全过程的行动与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绩效测量评价改进、内部评审管理。
3、引用文件、术语定义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安监总办〔2014〕49号)
4、职责
总经理:负责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绩效进行确认,主持安全生产绩效在安全生产会议中予以落实。
安全管理员:负责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安全生产绩效进行分类、统计汇总,督促相关部门对不符合绩效的情况进行改进。负责组织对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部评审、联络外部评审机构组织外部评审工作。
5、管理程序
5.1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内部审核
5.1.1安全管理员根据本单位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及其评分办法,制定内部评审计划,原则上每年一次,在每年10-11月期间完成,通过内部评审为下一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做准备。
5.1.2根据内部审核计划的内容和要求,企业成立评审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安全员(兼职)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
5.1.3参加内部评审人员的要求:熟悉相关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与其他要求。接受过安全标准化规范评价技术培训。具备与评审对象相关的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操作管理评审过程的能力。具备辨别危险源与评价风险的能力。具备标准化系统评价所需的语言表达、沟通及合理判断能力。
5.1.4内部评审应采用下列方法及技术要求:尽可能询问最了解所评估问题的具体人员。通过记录回顾。现场情况检查。采用统计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标准化系统进行评价。
5.1.5内部评审应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规范的符合情况、安全管理实施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通过评估与分析,发现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履行、系统运行、检查监控、隐患整改、考评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5.1.6内部评审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书面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5.1.7年度自评报告须按有关规定报送相应的安全监管部门。
5.2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外部审核
5.2.1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通知要求,公司在取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后每三年进行一次外部审核,由安全管理员负责联络外部有资质的评审机构对公司开展外部审核,在外部审核中出现的不符合项由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5.2.1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3个月,企业可按法律规定申请延期,换发证书、牌匾。
5.2.3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全面查找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缺陷。
5.3持续改进
5.3.1内部评审、外部时发现的不符合项,要认真组织、总结、分析、形成报告,在下一年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计划中予以体现,制定相应持续改进的纠正预防措施,并认真组织落实。
5.3.2公司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5.3.3安全员(兼职)按照安全标准化生产目标指标监测内容和监测结果数据,定期统计一次并在月度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上予以公布,并纳入会议记录,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改进计划和措施,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6、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6.1安全标准化内部评审档案 无编号
6.2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计划 无编号
7、附记 无
第10篇 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为了完善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明确项目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保持与公司相关文件一致,特制定本制度。
2、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由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主持,成立绩效评定小组,各部门、各施工队负责人参与配合进行。
3、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公司安全绩效评定指标,并接受公司安全绩效评定小组的领导和检查。
4、项目部安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管理的评定对象包括部门、施工队和员工个人。
5、安全环保部负责收集项目部安全绩效综合评定相关资料。包括:事故报告、安全月报、安全检查记录、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及个人提供的自评资料,上次检查或评定时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收记录等。
6、项目部根据公司要求,一般每年年底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综合评定,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及项目部员工进行安全绩效评定。如果发生人员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进行安全绩效评定。
7、安全绩效评定人员根据安全环保部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安全绩效评定,按照公司安全部提供的表格式样如实填写安全绩效评定表。必要时补充相关资料。
8、项目部应该把安全绩效评定与安全检查结合在一起进行,在安全绩效评定的同时检查安全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向被评定单位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同时在评定过程中,要对前一次评定后提出的整改措施、建议的落实情况与效果做出评价。
9、安全环保部负责对评定过程详细记录,汇总整理形成“安全绩效评定报告”。
10、被评定部门、分(子)公司、项目部应在每年末进行安全绩效自评。
11、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员工个人应该对评定结果进行确认签字,若有异议,可在评定工作完成后2个工作日内向评定小组“安全绩效考核申诉表”。
评定小组在接到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做出对申诉的处理意见,双方取得一致意见。当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仲裁。
12、项目部绩效评定将评定报告汇总整理后,将评定结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各部门和施工队,并上报公司安全部备案。
13、被评定部门、施工队如果在绩效评定过程中接到整改通知,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按期完成整改任务,整改完成后,应该通知安全环保部进行验收。
14、安全环保部在每一次绩效评定后,应该及时分析总结整体评定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修订项目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甚至向公司提出申请,调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目标和指标。
15、安全环保部还应该在每一年绩效评定后,统计、分析和总结各年度评定情况,检验项目部安全管理绩效是否逐步提高,找出差距,向项目部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汇报。
16、项目部安全文明生产领导小组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模式动态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水平,向标准靠齐,
第11篇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为确认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体系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保持,并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特制定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绩效评定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工作,决策绩效评定的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选定3-5人(含安全管理员)作为绩效评定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计划,编制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提出不符合项报告,对不符合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一、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时间规定
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周期,以期及时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出现以下情况时由安委会及时组织进行安全生产绩效评定:
①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业务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②出现重大事故;
③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重大变更;
④在接受外部评审认定之前。
二、工作小组成员能力要求
1. 熟悉相关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标准;
2. 接受过安全生产规范评价技术培训;
3. 具备与评审对象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
4. 具备操作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过程的能力;
5. 具备辨别危险源和评估风险的能力;
6. 具备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所需的语言表达、沟通及合理的判断能力。
三、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方法与技术要求
(一)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方法
1、询问最了解所评估问题的具体人员
提开放式的问题。即尽量避免提对方能用是,不是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提问可以用(5w+1h)做疑问词即什么(what),哪一个(which),何时(when),哪里(where),谁(who)和如何(how)。其它关键词包括:出示、解释、记录,多少、程度、达标率、情况等。采用易被理解的语言;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检查表;采取公开讨论的方式,激发对方的思考和兴趣。在面谈时应注意交谈方式,尽可能避免与被访者争论,仔细倾听并记录要点。
2、通过记录进行回顾
记录是整个安全生产体系实施的客观证据,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员必须调阅相关审核内容的记录,对记录进行回顾。
3、现场检查情况
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作业现场,因此,必须重视作业现场的检查。通过作业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再对相关的文件或记录进行回顾,查明深层次的原因,为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奠定基础,达到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
(二)技术要求
1、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应重点关注重要的活动。
2、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应包含标准化系统的所有内容。
3、评价结果应包括下列分析:
①系统运作的效力和效率;
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③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兼容能力;
④安全资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⑤系统运作的结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⑥纠正行动。
四、过程要求
(一)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依据、范围、频次和方法
1、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依据是《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等。
2、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范围是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全过程及相关部门。
(二) 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前的准备
1、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及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②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工作安排;
③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组成员;
④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时间、地点;
⑤受评定部门及评价要点;
⑥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⑦开会时间;
⑧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注: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时间和部门安排也可采用滚动的方式。
2、工作小组根据实施计划收集和审阅有关文件,编制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检查表,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检查表要列出评定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遗漏,评定能顺利进行。
3、各单位接到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计划后,应提前做好准备。
(三)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实施
1、首次会议
由工作小组组长主持,安委会和工作组成员参加,做好会议记录。
工作小组组长介绍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计划安排,包括目的、范围、依据、评定方法、工作程序等。
2、现场评定
首次会议结束后即进入现场评定。工作小组根据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检查表采用观察、交谈、询问、查阅有关文件等方法实施现场评定,并做好客观证据的记录。对发现的不符合事实,应由受评定部门陪同人员确认。
评价过程中,由工作小组召开安全生产绩效评定内部会议,讨论现场评定中的有关问题,确定不符合项,填写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
3、末次会议
由工作小组组长主持,安委会、各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做好会议记录。
工作小组组长报告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结果,宣读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和分布情况,并宣布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结论。
安委会组长总结本次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情况,并对纠正措施提出整改期限要求。
1)安委会对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质量进行评价。
2)末次会议结束后,责任单位负责人签字、领取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
(四)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与分析要求
1、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
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结束一周内,工作小组根据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结果编写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经安委会审批后,由工作小组分发到各责任单位。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的内容包括:
①安全生产绩效评定的目的、范围、依据、评定日期;
②工作小组负责人及成员;
③本次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情况总结,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结论性意见;
④工作小组组长根据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填写安全生产绩效评定不符合项矩阵分析表。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矩阵分析表作为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的附件。
注: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的发放范围为管理层、各责任部门。
2、评定结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系统运作的效力和效率;
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③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的兼容能力;
④安全资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⑤系统运作的结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⑥纠正行动。
(五)纠正措施及验证
1、责任部门在接到安全生产绩效评定报告及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报告十五日内 ,针对不合格项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和期限等,经工作小组组长确认后,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
2、工作小组负责对责任部门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确认不合格项得到纠正。将跟踪、验证、关闭情况向安委会汇报。
(六)文件更改和记录保存
1、对实施纠正措施所取得的实效和引起文件的更改,按《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所有安全生产绩效评定记录由园区行政部保管。
五、持续改进
1、园区行政部应根据绩效评定中发现系统薄弱环节要加以改进,对安全生产目标措施不适宜、不充分性应进行调整;修订不合理、不实际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园区行政部应根据绩效评定报告,对管理系统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进行整改;
3、对安全管理系统中所需的各类资源的充分性、有效性的评定,不应流于形式,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做出准确分析判断,以利于不断改进
第12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制度
1、 医疗质量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科室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
2、 科室要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职责明确,配备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科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护士长及血透室护理小组长为副组长,科室其他成员为管理组成员。
3、 各级责任人应当明确自己的职权和岗位职责,并应当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与分析技能。科室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医院有关要求和科室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全面、系统的工作,能监督医疗、护理的日常质量管理及质量的危机管理。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管理。
4、 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输血制度等。对病历质量的重点是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5、 加强科室人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科室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科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6、 质量管理工作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组织形成报告,定期逐级上报。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将质量与安全的评价结果纳入对员工的绩效评价。
7、 建立与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形成医疗质量管理可追溯与质量危机预警管理的运行制度。
8、 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要用诊疗常规指导对患者诊疗工作,逐步用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
9、 逐步建立不以处罚为目标的、针对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为目标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及时发现缺陷,用于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与程序的改进工作。
10、 逐步建立与完善目前质量管理常用的结果性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结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13篇 设备的改进与改装管理制度
1. 由使用部门填申请报告,并附方案、图纸,交设备科工艺科评审并按规定权限审批。一般设备改进由设备科审批,重点设备的改进和一般设备的改装,由分管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审批。
2. 改装后原设备不用的附件清洗、保养、涂油后退库保存。
3. 改装后,一切技术文件由设备科归入设备档案。如改装后设备性能用途发生改变时,设备的分类,编号应随之改变,并重新核算复杂系数,调整设备资产账卡。
第14篇 某烧结厂绩效评定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烧结厂能够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各岗位有法可循,遵章守纪,使烧结厂成为一个一流的安全管理单位,而制定此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的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全厂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条款的符合情况及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测量评估。
3、评定机构和成员
烧结厂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烧结厂标准化的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工作。
评定机构
烧结厂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
组 长:玄士海
副组长:郑学顺
成员:张维伟 李东仓 陈铁君 柳建民 段宏生 郭富顺 李继勇 张连生 王志良 沈 利 张维伟 齐东浩 朱宝祥
4、实施过程及步骤
4.1烧结厂每年12月中下旬由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组织对烧结厂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绩效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
4.2期间有死亡事故,或发生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重大变更,则由安全标准化自评领导小组组织对安全标准化系统重新进行评定并形成文件。
4.3评定完成后提出的纠正措施,各有关部门组织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自评领导小组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并对所产生效果进行评价。
4.4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内容要公平、公正,评定结果要进行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4.5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的评定结果纳入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5、持续改进
5.1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pdca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5.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5.2.1 系统运行效果,是否符合现实生产。
5.2.2 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
5.3.3 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5.4.4 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5.5 绩效检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5.5.6 对相关方的评价,要求及建议。
第15篇 特种设备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循环改进制度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循环改进制度
1.目的
为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进完善,确保安全管理顺利建标立章,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部门及特种设备各有关人员
3职责
3.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对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持续改进负责。
3.2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作好安全管理标准化自评,并负责组织接受安全管理标准化其它部门的评价,负责评价后改进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验证。
3.3各单位和各有关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如实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按照安全管理机构要求认真实施本部门本岗位的改进。
4.内容
4.1自评
自评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每年年底前进行。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自评小组。自评应明确以下内容:
4.1.1时间,
4.1.2参加的部门及人员;
4.1.3内容与方式,
4.1.4结论及意见。
自评应采取首次会明确动员,末次会总结反馈的程序,并就自评结果,评价与被评价双方签署备忘录。
4.2改进
4.2.1改进来源:自评以及他评,安全管理标准化创建中的意见和建议。
4.2.2改进管理: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总负责,安全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分解改进目标,抓落实督查改进结果。
4.2.3改进方式:各改进责任单位(岗位人员)针对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方案,落实改进措施,上报改进结果,接受检查。安全管理机构汇总改进结果,上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存档备查。
45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