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建筑、工程或其他结构的安全,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设计审查:所有结构设计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最佳实践。
2. 施工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的执行。
3. 材料检验:所有用于结构的材料需通过质量检测,防止不合格材料影响结构安全。
4.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指导员工安全作业,减少事故风险。
5.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结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
为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对员工进行以下培训:
1. 结构知识:让员工了解基础的结构原理和设计原则,增强他们对结构安全的理解。
2. 安全规程:培训员工遵守操作规程,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流程。
3. 风险识别:训练员工识别可能导致结构损坏或危险的工作条件。
4. 应急响应:教授员工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如何迅速、正确地采取行动。
5. 持续学习:鼓励员工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培训,保持对最新安全知识和技术的了解。
应急预案是结构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1. 紧急撤离计划:明确标识疏散路线,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有序撤离。
2. 救援程序:设定针对不同类型的结构事故的救援步骤,如坍塌、火灾等。
3. 联络机制:建立内部和外部(如消防、医疗等)的应急联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4. 定期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后续评估:每次演练后进行评估,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结构安全不仅关乎企业的声誉,更是对员工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一次结构事故可能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稳定。因此,建立健全的结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严格的管理,我们可以预防潜在的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客户和公众的信任。
第1篇 物业区楼宇结构安全管理制度
物业辖区楼宇结构安全管理制度
一、楼宇结构对楼宇的安全有着重大影响,不得随意更改、破坏,否则,物业管理员有权制止其行为。
二、物业使用人、住户不得擅自扩建拆除墙壁、梁、柱等主体,不得擅自开窗户,或加建建筑物(例如:外墙装铁笼,檐棚,平台或天台上加建建筑等)。空调机不得装挂在外墙。室内装修,必须先申报装修方案,经管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三、天花板外墙如有漏水,应立即通知有关住户协助修理。
四、在巡楼时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及时研究修理方案:
1、墙壁或天台、水池、水管有明显裂缝或混凝土爆裂;
2、气窗玻璃的爆裂;
3、楼梯边的铁栏杆松脱;
4、防火门及消防设备损坏;
5、内外墙壁脱落。
6、天花板脱落。
7、走廊地砖损坏。
五、住户安装的铁闸门不得掩出走廊、阻塞走廊等公用通道,不得阻碍他人的进出方便,否则按违章装修处理。
第2篇 钢结构安全管理制度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高空作业除移动过程中外,均应佩戴好安全带。
2、钢构件安装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长度足够的爬梯(铝合金梯或竹梯)上下钢梁及屋面,施工人员不得从钢柱上面上下。
3、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开动任何施工机械及驳接、拆除电线、电器。电源线要完好无裸露,按规范要求使用胶皮电缆线,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护套线、花线。
4、吊装时严禁在钢梁上站人。如有需要,必须佩戴好安全带后方可施工。
5、焊机焊把线不得超过30米(地线严禁使用搭铁)。
6、氧割时氧气瓶、乙炔瓶之间距离应大于5米,气瓶距明火应大于10米,气瓶不准放于高压线下。
7、严禁使用断股、磨损严重的绳索。
8、雨雪、大雾和6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露天登高作业.
9、手持电动工具引线长度不得超过5米,不得有接头。
10、施工现场禁止吸烟,不得随地大小便.
注:以上内容所有人员需严格执行。如有违反,每人次每项考核200元。
第3篇 钢结构安全施工管理
钢结构安全施工管理
1.安全组织措施
对新工人、实习学生、临时工人在技术安全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并要指定专人负责指导,之后才可以进行安装操作。未受过安全技术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安装现场。安全施工要从教育入手,安全教育要经常进行,还要有针对性。
建立各设备及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职安全检验员,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大检查。
对本工种安全技术不熟悉的人员不能独立作业。
每一项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在技术交底时必须有安全交底,重要的工程和特别危险的工程一定要制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如有需要,还要对工程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如发现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应立即向技术安全部门或施工负责人报告,排除不安全因素后才能进行施工。
2.安全技术措施
(1)钢结构制作、组装
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法规条例,对各类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对生产场地必须留有安全通道,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米。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应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注意观察和检查周围的环境。
操作者必须遵守各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免损及自身和伤害他人,对危险源应做出相应的标志、信号、警戒等,以免现场人员遭受损害。
所有构件的堆放、搁置应十分稳固,千稳定的构件应设支撑或固定位,超过自身高度构件的并列间距应大于自身高度。构件安置要求平稳、整齐。
索具、吊具要经常检查,不得超过额定荷载。焊接构件不得留存、连接起吊索具。
钢结构制作中,半成品和成品胎具的制造和安装应进行强度验算,不得凭经验自行估算。
钢结构生产过程的每一工序所使用的氧气、乙炔、电源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定期检测泄漏和接地情况。
起吊构件的移动和翻身,只能听从一人指挥,不得两人并列指挥或多人指挥。起重构件移动时,不得有人在本区域投影范围内滞留,停立和通过。
所有制作场地的安全通道必须畅通。
(2)钢结构焊接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安全规程。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奖罚条例,并认真执行。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所有电缆、用电设备的拆除、车间照明等均由专业电工担任。要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值班电工要经常检查、维护用电线路及机具,认真执行(jgj46-88)标准,保持良好状态,保证用电安全。
氧气、乙炔、二氧化碳气要放在规定的安全处,并按正确规定使用,车间、工具房、操作平台等处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电焊、气割时,应先注意周围环境有无易燃物后再进行工作。
做好防暑降温、防风、防雨、防雪和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起重指挥要果断,指令要简单、明确,按“十不吊”操作规程认真执行。
(3)钢结构安装
ⅰ、高空作业一般要求
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高空作业的设施、设备,必须在施工前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单位工程施工应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逐级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和体格检查。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应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施工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先进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空作业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随手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作业中,走道内余料应及时清理干净,不得任意抛丢。
雨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对于水、冰、雪、霜应及时清除。对于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和悬空作业。
钢结构吊装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空作业。
ⅱ、临边作业
基坑周边,还未安装栏杆的栏板的阳台、料台和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桁架、梁上工作人员行走;柱顶工作平台、拼装平台等处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地面通道上边应设安全防护棚,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
ⅲ、洞口作业
进行洞口作业以及因工程和工序需要而产生的,使人和物有坠落危险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多类洞口与坑槽处,除应设置防护栏杆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桁架间安装支撑前应加设安全网。
ⅳ、攀登作业
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的登高设施,也可采用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进行攀登作业时,也可使用梯子或其他攀登设施。
柱、梁等构件吊装所需要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的拉攀件,应在构件施工图或说明内做出规定,攀登的用具在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梯脚底部应垫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钢柱安装时,应使用梯子或操作台。
钢梁安装登高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关脚手架。在梁面上行走时,其一侧的临时护栏横杆可采用钢索,当改为扶手绳时,绳的自由下垂度不超过l/20,并应控制在100
第4篇 钢结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生产过程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是指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入库、销售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优质高产高效益创造条件。
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控制、查处、预防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人为差错、违章作业是作业现场最主要的内容。
控制、本处操作者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充分调动操作者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2.抓好文明生产,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良好的文明生产能促使作业现场逐步形成宽敞明亮、有秩序整洁的生产环境;能促进员工养成遵章守纪,文明讲礼貌,上标准岗良好习惯;保持一种稳定,健康向上的心境。
3发挥群体安全管理功能,提高作业现场群防群治的水平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危险因素、潜在的事故隐患较多,难以预测,单纯靠安技人员是搞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作业现场各种形式的群体管理功能,将个体安全意识和行为汇集成群体力量,促进操作者自主管理,相互保护,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员安全生产积极性。
三、车间安全管理
1.健全车间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通过车间安全管理必须有人具体负责。要做到车间有主管安全的主任,班组有检查员。
2抓好车间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厂级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安全教育,更换工种、复工、特种作业工种教育等。
3搞好安全生产检查。
车间领导轮流定期对作业现场开展安全值班检查,车间主任发现“三违”行为立即制止,对事故隐患及时消除。
4职工要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5操作前认真检查,确认完好;操作时严禁设备、工具带故障或有缺陷运转,超负荷运行;操作后认真保养。
四、 金属焊接过程中的安全
焊接属于特殊作业工种,操作工须经过劳动部门安全培训、凭证上岗。
1 规定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氧气瓶与乙炔瓶间应有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2使用乙炔气瓶要求配用合格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存放和使用只能矗立不能倒立,不得遭受剧烈震动或撞击,瓶体表面间温度不得超过30℃~40℃,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泄露的乙炔滞留。
3.主要为焊机、电源开头必须完好,有保护装置,电焊电缆年度不超过20米-30米,中间不应有接头。焊接电缆线要横过马路和通道时,必须采取保护套等措施,搭在气瓶、乙炔发生器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材料上;禁止借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道、管道、暖气设施或其他金属物搭接电焊电缆线,禁止焊接电缆与油、脂等易燃易爆物体接触。
五、作业现场电气安全管理
1严格杜绝作业现场常见的电气隐患。
1.1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不起保险作用。
1.2 使用已损坏的电气开头、插头、插座及其他电气元件。
1.3 电气线路、配电箱、保护电器装置年外失修、老化、破损、不及是更换。
1.4 电气开关、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引起电气发热。
1.5 用电设备接地不规范,缺少预防突发事故的措施。
1.6 特殊用场所没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1.7 移动式用电设备(电焊机、电风扇)没有定期检查,绝缘电阻降低、线路老化,不符合安全性评价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2为了防止在设备检查、检修电气过程中发生事故,并必须注意某些规则时,则应提供通俗易懂的使用、维修、操作说明书。
六、易燃易爆品管制度
1.企业的易燃易爆的管理主要是抓好易燃品的使用、存放的管理,以及可能引发燃烧、爆炸的行为管理。
2.我公司主要是抓好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
要保证易爆气体离明火源的距离在6米以上。电焊工、气割工在点火之前要清理易燃易爆品,要保证可燃性气体如乙炔、液化气、切割气在距离6米以上。氧气与液化气、乙炔气、切割气的距离在3米以上。
3.气体库是可燃性气体集中存放区域,因此不准在库内吸烟、点蜡照明,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各种气体要分类贮存,严防混放。同时,在及时通风,严防可燃性气体在库内大量集聚,防止发生危险。同时,库内还应备有灭火设备,防止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4.电气开关、接头应防止产生电火花及漏电等,防止引发火灾及触电事故。凡接线拉电必须由电工完成,严禁私拉乱接。电工架设线路、安装电器灯具,设置保险设施都必须严格按照电气安装操作规程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不准随意拉、接电源和安装设备;加强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线路、电器灯具、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应立即反馈并进行整改,不准使用影响安全生产、有缺陷的电器和电源线。
第5篇 某钢结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生产过程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是指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入库、销售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就是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优质高产高效益创造条件。
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控制、查处、预防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人为差错、违章作业是作业现场最主要的内容。
控制、本处操作者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充分调动操作者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2.抓好文明生产,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良好的文明生产能促使作业现场逐步形成宽敞明亮、有秩序整洁的生产环境;能促进员工养成遵章守纪,文明讲礼貌,上标准岗良好习惯;保持一种稳定,健康向上的心境。
3发挥群体安全管理功能,提高作业现场群防群治的水平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危险因素、潜在的事故隐患较多,难以预测,单纯靠安技人员是搞不好的。必须充分发挥作业现场各种形式的群体管理功能,将个体安全意识和行为汇集成群体力量,促进操作者自主管理,相互保护,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员安全生产积极性。
三、车间安全管理
1.健全车间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通过车间安全管理必须有人具体负责。要做到车间有主管安全的主任,班组有检查员。
2抓好车间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厂级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安全教育,更换工种、复工、特种作业工种教育等。
3搞好安全生产检查。
车间领导轮流定期对作业现场开展安全值班检查,车间主任发现“三违”行为立即制止,对事故隐患及时消除。
4职工要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掌握安全操作规程,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5操作前认真检查,确认完好;操作时严禁设备、工具带故障或有缺陷运转,超负荷运行;操作后认真保养。
四、 金属焊接过程中的安全
焊接属于特殊作业工种,操作工须经过劳动部门安全培训、凭证上岗。
1 规定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氧气瓶与乙炔瓶间应有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2使用乙炔气瓶要求配用合格的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存放和使用只能矗立不能倒立,不得遭受剧烈震动或撞击,瓶体表面间温度不得超过30℃~40℃,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泄露的乙炔滞留。
3.主要为焊机、电源开头必须完好,有保护装置,电焊电缆年度不超过20米-30米,中间不应有接头。焊接电缆线要横过马路和通道时,必须采取保护套等措施,搭在气瓶、乙炔发生器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材料上;禁止借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道、管道、暖气设施或其他金属物搭接电焊电缆线,禁止焊接电缆与油、脂等易燃易爆物体接触。
五、作业现场电气安全管理
1严格杜绝作业现场常见的电气隐患。
1.1 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保险丝不起保险作用。
1.2 使用已损坏的电气开头、插头、插座及其他电气元件。
1.3 电气线路、配电箱、保护电器装置年外失修、老化、破损、不及是更换。
1.4 电气开关、电源线路超负荷使用,引起电气发热。
1.5 用电设备接地不规范,缺少预防突发事故的措施。
1.6 特殊用场所没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正确选用电气设备。
1.7 移动式用电设备(电焊机、电风扇)没有定期检查,绝缘电阻降低、线路老化,不符合安全性评价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2为了防止在设备检查、检修电气过程中发生事故,并必须注意某些规则时,则应提供通俗易懂的使用、维修、操作说明书。
六、易燃易爆品管制度
1.企业的易燃易爆的管理主要是抓好易燃品的使用、存放的管理,以及可能引发燃烧、爆炸的行为管理。
2.我公司主要是抓好易燃易爆气体的管理。
要保证易爆气体离明火源的距离在6米以上。电焊工、气割工在点火之前要清理易燃易爆品,要保证可燃性气体如乙炔、液化气、切割气在距离6米以上。氧气与液化气、乙炔气、切割气的距离在3米以上。
3.气体库是可燃性气体集中存放区域,因此不准在库内吸烟、点蜡照明,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各种气体要分类贮存,严防混放。同时,在及时通风,严防可燃性气体在库内大量集聚,防止发生危险。同时,库内还应备有灭火设备,防止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4.电气开关、接头应防止产生电火花及漏电等,防止引发火灾及触电事故。凡接线拉电必须由电工完成,严禁私拉乱接。电工架设线路、安装电器灯具,设置保险设施都必须严格按照电气安装操作规程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不准随意拉、接电源和安装设备;加强对所管辖范围内的线路、电器灯具、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发现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应立即反馈并进行整改,不准使用影响安全生产、有缺陷的电器和电源线。
22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