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规程范文
栏目

急救规程15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急救规程

有哪些

急救规程是企业在面对突发伤病情况时,为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快速响应而制定的操作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初步评估:对伤病人员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快速判断。

2. 安全措施: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二次伤害,如关闭电源、隔离危险区域等。

3. 紧急呼叫: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报告事故详情和位置。

4. 初级急救: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基本急救措施。

5. 等待专业救援:保持冷静,持续观察伤病人员状况,协助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 事后处理:记录事件经过,进行事故分析,改进预防措施。

标准

急救规程的制定应遵循以下标准:

1. 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工伤保险条例》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2. 结合企业实际,考虑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员工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3. 定期更新,确保规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4. 明确责任分工,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执行效率。

5. 培训与考核,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并能正确执行规程。

6. 设置清晰的标识和指示,方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急救设备和物资。

是什么意思

急救规程的含义在于,它是企业应对突发伤病事件的一套标准化程序,旨在通过科学、迅速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挽救生命。这意味着:

1. 企业需具备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急救规程,以备不时之需。

2. 急救规程不仅是一份文件,更需要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培训和演练提升员工的急救技能。

3. 规程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有责任了解并遵守规程。

4. 急救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变化和发展。

5. 最终,急救规程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安全健康的重视,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有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急救规程范文

第1篇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编制规程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是《安全生产法》的一项重要要求。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有效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是控制事故和消灭事故的有效手段。

1确定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有关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工作的性质,确定管辖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各种常见原因引发的事故(如火灾、暴雨、人身伤害等)和不可抗拒的原因引发的事故(如:破坏性地震等)。

2确立应急救援的原则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原则是尽快、有效地防止事故继续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要防止发生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编制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3.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1)确立指挥长。应急救援组织的指挥长应由单位行政一把手担任,全面负责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行政副职担任副指挥长,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应急救援组织工作。

(2)确立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一般应由现场值班最高领导担任。在指挥长、副指挥长到达事故现场前,现场指挥应统一指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指挥长、副指挥长。

(3)确立各部门职责。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编制部门即是本事故应急救援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要做好有关部门的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同时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4)建立救援队伍。现场值班人员是救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前沿战斗堡垒的作用,同时应明确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人员,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5) 确定通信联络方式。将应急救援组织内部上至指挥长,下至最基层人员的联系电话,应急救援物资保管地点及人员的联系电话,以及单位所在地政府应急救援组织的电话、安全管理监督机构的电话、火警电话等进行汇总,发至组织内所有成员备用。

3.2确立应急救援的方法和措施 应根据事故性质的不同,确立事故处理前期、中期、后期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1) 事故处理前期。现场值班人员是这个时期事故处理的中坚力量。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各种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蔓延,并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及时通知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到现场增援。必要时要立即派人疏散周围群众(居民)。

(2) 事故处理中期。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如专职消除队、兼职防汛民兵等)是这个时期事故处理的中坚力量,要和现场值班人员密切配合,从事故现场的关键环节着手、迅速控制或消灭事故。

(3) 事故处理后期。要采取措施,彻底消除事故发生或扩大的原因,严密监视事故现场,克服侥幸、麻痹思想,严防事故死灰复燃。要采取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事故分析和调查。 3.3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 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发生事故的几率,购置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数量要适当,并妥善保管,以备急用,如防汛抗灾方案中要准备潜水泵、电缆盘、铁锨、编织袋、雨衣、胶鞋等。

4应急救援方案的培训、演练和完善

(1) 各类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主管部门应将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2) 对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结果要进行评价。要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出整改措施,对原应急救援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2篇 化学危险品中毒急救须知规程

一 中毒急救要领

(一)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

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救护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人内救护。同时应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氧气分析报警仪和可燃气体报警仪。

(二)迅速抢救生命

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心脏停止跳动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按摩;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仰。呼吸停止者赶快做人工呼吸,最好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可同时交替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急救操作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眼部溅人毒物,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将脸部浸人满盆清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去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

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清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毒物经口侵入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去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

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1.胸外心脏按摩法

患者突然深度昏迷,颈动脉或股动脉无搏动,如瞳孔散大,脸色土灰色或发绀,呼吸停止或喘,出现上述症状,可认为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急救。操作方法如下:

(1)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压胸骨上2/3下l/3交界外,背部应有硬的衬垫。

(2)操作方法。术者两腿跪在患者两侧,用手掌根部双手叠加,垂直加压在胸骨上,手指不要接触胸壁。身体前倾,力加在胸骨上,将胸骨明显压下,此时检查股动脉,应出现明显搏动,才为有效。注意勿用力过大,以免发生肋骨骨折和气胸血胸。两次间歇期,手不离开胸部。

(3)速度与心律相近。每分钟成人约70次,儿童100120次,效果最佳。次数太多,心脏血液回流不够并不增加效果。

(4)复苏指示。停止按压后,自主心搏恢复。

2. 人工呼吸法

无论心跳存在与否,长期呼吸中止,可造成机体缺氧而导致死亡,特别脑组织缺氧时间稍久,便可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必须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呼吸,保持继续不问断供氧。

(1)口对口法

首先使呼吸道通畅,松解衣服,去掉枕头,抬高下颌角,除去假牙,除去(吸出)呕吐物或其他异物。

操作法:术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手捏合患者鼻部,术者深吸一口气,口对患者口密切接触(可覆盖一纱布,手帕),以中等速度匀静地吹气。开始两次速度可快些,可见患者胸部隆起然后离开,让其胸部收缩自行呼出,然后作下一次吹气。直至自主呼吸恢复。

速度:每分钟吹气12~16次。吹气时间约为2秒。与

啕外心脏按摩同时交替进行时,两者比数约为1:5。即吹气2~3次,心脏按摩15次。 。

注意在吹气时,不能同时按压心脏,否则会造成肺损伤,而通气效果下降。

如口对口呼吸法执行困难,也可改用口对鼻呼吸法,即用一手闭合患者口部,口对鼻孔进行吹气人内。

(2)史氏人工呼吸法。

患者仰卧,头部放低,下颌再抬高,除去假牙,呕吐物及其他异物,使呼吸道通畅。术者位于患者头顶一侧,两手握住患者两手,交叠在胸前,然后握住两手向左右分开伸展180。,接触地面,速度与其他人工呼吸相同,为12~16次。

①使患者仰卧;②使腕部压胸腔下部;③使臂张开向后运动。

二 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经呼吸道吸入中毒

呼吸道吸人中毒的急救治疗,应当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1)防止声门痉挛,喉头水肿的发生,采用2%碳酸氢钠,10%异丙肾上腺素,1%_雾化吸人,呼吸困难严重者及早作气管切开。

(2)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激素,并适当限制输液量。发生肺水肿则应吸氧并用抗泡沫剂10%硅酮或20%~30%乙醇于氧化湿化瓶吸人,及早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于10%葡萄糖100~200ml静脉滴注,以减少血管通透性。神志躁动不安,可用异丙嗪25 nag肌注。

(3)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对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出现脑水肿,要限制液体输入量,降低颅压,采用20%的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静脉注射或快滴,并用三磷酸膀甙2()1tit~肌肉或静脉注射,谷氨酸钠等以保护脑细胞。

(4)对引起血红蛋白变性的毒物,则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苯的硝基化合物应及时注射美蓝或硫代硫酸钠;对氰化物迅速吸亚硝酸异戊酯,或3%亚硝酸钠loml注射,再注射硫代硫酸钠;对一氧化碳可用高压氧或吸氧。

(5)防止溶血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对砷化氢采取早期吸氧解毒及利尿,如尿毒症明显可腹膜透析或人工肾透析。除了这五项主要症候外,可按病因特效解毒药及一般临床对症治疗。

(二)经皮肤吸收中毒

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冲洗越早,越彻底越好。然后用肥皂水洗净,以中和毒物的液体湿敷。皮肤吸收中毒的过程,往往有一段时间,要注意观察清洗是否彻底。苯胺清洗不彻底,一定时问后出现发绀,即口唇和指甲明显青紫,需吸氧并注射美蓝缓解复原。不能认为已经过清洗便不再有中毒发生。黄磷清洗后还要在暗室内检查有无磷光。灼伤皮肤要按化学灼伤处理。

(三)误服吞咽中毒

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

(1)催吐。催吐在服毒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激咽部舌根。空腹服毒者可先口服一大杯冷开水或豆浆后催吐。呕吐时头部低位,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以及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症者慎用。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敌百虫及强酸不要用碳酸氢钠液,内吸磷,1605不要用高锰酸钾。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ml,以免把毒物冲人小肠;应反复洗,并通过鼻腔留置胃管一定时间,以便吸出由胃排泄的毒物。

(3)清泻。口服或由胃管送人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对脂溶性毒物,忌用油类导泻剂,口服腐蚀性毒物者禁用。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三 常见危险品中毒急救措施

(一)氰及其化合物

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待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醢,氧气,静卧,保暖。患者神志清醒,可服氰化物解毒齐畸,或注射硝酸钠液并随即注射硫代硫酸钠液。

(二)氟及其化合物

溅人眼内,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上。皮肤灼伤,在水洗后,可用稀氨水敷浸,患者静卧保暖。

(三)氯气

速离开污染区,休息,保暖,吸氧,给患者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及洗眼,高浓度氯气吸人时,可窒息骤死,重度中毒者应预防肺水肿发生。

(四)一氧化碳

使患者离开污染区,如呼吸停止,则应立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恢复呼吸后,给患者吸氧或高压氧。昏迷复苏病人,应注意脑水肿的出现,有脑膜刺激症候及早用甘露醇或高能葡萄糖等脱水治疗。

(五)光气

使吸人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很重要),吸氧。眼部刺激,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脱去染毒衣着,可注射乌洛托平20 ml。

(六)溴水

使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氨水或硫代硫酸钠液洗敷,更换干净衣服。如进人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

(七)磷化氢

吸人患者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并保温。经口进入,及早彻底用高锰酸钾液洗胃或用硫酸铜液催吐,忌用鸡蛋,牛奶及油类泻剂。呼吸困难注射山梗菜碱或安钠咖,注意不可用解磷定(pam)和其他巯基类约物。

(八)硫化氢

吸人患者急速离开污染区,安静休息保暖,如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吸氧。眼部刺激用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结膜炎可用醋酸可的松软膏点眼,静脉注射美蓝加人葡萄糖溶液,或注射硫代硫酸钠,促使血红蛋白复原,控制中毒性肺炎与肺水肿发生。

(九)砷及其化合物

吸人或误服,及时注射解毒剂,如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二巯基丁二钠等,对症治疗。

(十)砷化氢

吸人患者静卧吸氧,注射解毒药,如bal,二巯基丁二钠等,纠正酸中毒。

(十一)氮氧化合物及硝酸

吸人患者须密切观察,即使患者未感到严重不适,也须迅速离污染区,安静休息,及时送医院治疗。如呼吸停止,应立即人工呼吸,硝酸液体对皮肤有极强腐蚀作用,灼伤须立即冲洗。

(十二)二氧化硫

将吸人患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吸氧,呼吸停止立即人工呼吸。呼吸刺激等咳嗽症状,可雾化吸人2%碳酸氢钠,喉头痉挛窒息时应切开气管,并注意控制肺水肿发生。

(十三)硫酸二甲酯及硫酸二乙酯

吸人及灼伤皮肤,立即离开污染区,用大量清水冲洗;眼及皮肤用0。5%去氧可的松软膏或鲜牛奶滴眼,静卧保暖,避免光线刺激,吸氧及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喉头痉挛水肿应及早切开气管。

(十四)四氯化碳

误服的须立即漱口,送医院急救。

(十五)五氯酚及五氯酚钠

皮肤接触,清洗皮肤,大量饮水并采用物理降温,及氯丙嗪药物降温,服用硫酸镁泻剂,接触者务必观察24小时,及时降温,防止高热缺氧而死亡。

(十六)石油类

吸人患者立即离开污染缺氧环境,清洗皮肤,休息保暖。如吸人汽油多,也可发生吸人性肺炎。

(十七)汞及其化合物

吸人患者迅速脱离污染区,皮肤,眼接触时,用大量水及肥皂彻底清洗,休息保暖。经口进入,立即漱口,饮牛奶,豆浆或蛋清水,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钠, bal等。

(十八)铍及其化合物

接触中毒者必须迅速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物。衣物隔离存放,单独洗刷。眼及皮肤均须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净,如有伤口速就医。吸人中毒,给予吸氧并防止肺水肿发生。

(十九)铊及其盐类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应即脱去污染衣服。用温水,肥皂彻底清洗皮肤。吞服者以5%碳酸氢钠或3%硫代硫酸钠液洗胃,注射二巯基丁二钠,1g溶于20~40ml生理盐水静注或用二巯基丙醇。

(二十)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

吸入及皮肤吸收者立即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用温水或冷水冲洗,休息,吸氧,并注射美蓝及维生素c葡萄糖液。

(二十一)苯酚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及眼,皮肤洗后用酒精或聚乙二醇擦洗净皮肤。

(二十二)甲醇及醇类

中毒者离开污染区。经口进入者,立即催吐或彻底洗胃。

(二十三)强酸类

皮肤用大量清水或碳酸氢钠液冲洗,酸雾吸人者用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经口误服,立即洗胃,可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氧化镁悬浮液,忌用碳酸氢钠及其他碱性药洗胃。

(二十四)强碱类

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皮肤,特别对眼要用流动水及时彻底冲洗,并用硼酸或稀醋酸液中和碱类。经口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饮用牛奶,豆浆及蛋白水。

(二十五)有机磷农药

去除污染,彻底清洗皮肤。安静休息,注射阿托品及氯磷定,解磷定等解毒药(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及碱性药物,对硫磷等禁用过锰酸钾洗胃)。

(二十六)有机汞农药

及早用2%碳酸氢钠洗胃(禁用生理食盐水洗胃),用巯基络合剂解毒。

(二十七)硒及其化合物

皮肤或眼污染用大量清水洗净,10%硫代硫酸钠静注,皮肤可擦硫代硫酸钠霜。

(二十八)碲及其化合物

脱离污染,服维生素c,每日500~1000 mg,不宜用二巯基丙醇。

(二十九)钡及其化合物

口服中毒,用5%硫酸钠洗胃,随后导泻,口服或注射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

第3篇 液化石油气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规程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二、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1.燃爆性质

极度易燃,

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鹪醋呕鸹厝迹lt;br> 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三、公众安全

首先拨打产品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报警,若没有合适电话,可拨打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专线0532—3889090;

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四、个体保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隔热服。

五、隔离

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六、应急行动

1.中毒处置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2.泄漏处置

(1)报警(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8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救援组织。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

(9)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3.燃烧爆炸处置

灭火剂选择

小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大火:水幕、雾状水。

(1)报警(119,120等),并视现场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6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关阀断料,制止泄漏。

关阀断气:若阀门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带着管钳,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

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

注水升浮:若泄漏发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为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4)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干粉抑制法: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5)救援组织。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

(6)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注意事项: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防止产生冰冻;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切勿在卧式储罐两端停留。

第4篇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问题规程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是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城市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该系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事件等频频发生。如何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建设适合本城市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变得非常迫切,这对提高政府的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市民提供快捷的紧急救援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新更合理的安全支撑,体现政府新的职能的重要手段。

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是城市公共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代表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是反映一个城市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及城市综合信息化应用的标志,也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随着我市《杭州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即将出台,我市应急体系中需要解决的应急目标逐渐明朗,用什么样技术和手段解决变得十分紧迫,建设怎样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关系到该中心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怎么样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国内外没有固定的模式,虽然国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多年,也是各不相同,加上国内各地区经济和发展不平衡及地域特点不同,也没有统一的建设模式,这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本市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好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对建设杭州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管理体系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技术体系关系的协调

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来看,所建的系统平台将统一各应急反应业务,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也带来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体制冲突,这还包含着各个部门自身长期工作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挥方法和习惯之间的协调,怎样体现良好协调关系的指挥平台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建设首先要精心考虑的问题。另外,我国的政府体系多数是树形的垂直构架,其行政特征是对上负责,而快速反应机制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以事件为中心的扁平结构,要求其对事件直接负责,这种结构和管理的不一致是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也需要协调的问题。

2、系统的智能化建设

目前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多数是基于特定灾种,将不同类型的应急指挥系统或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预案要求,进行的需求组合和系统集成。更多的是体现“面向过去和已知”这个概念,应急事件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不可预见性是城市应急的个性特征,怎样建设即“面向过去和已知”又能面向不确定的“未知”,既能贯彻预案又能适应一些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边缘性应急事件,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具有“脑子”作用,能为决策人员提供一个便利的、交互式的操作平台,迅速、动态地识别事件,构造针对特定应急事件地信息处理和调度系统,真正体现建设的意义所在,这是衡量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先进型和长期性的重要指标。

3、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建设专业化、智能化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必须建立一套适应指挥的应用标准和应用支撑标准体系,虽然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但存在着各自建设带来的问题,缺乏相对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这对建设综合性和基础性的指挥中心带来内联问题,同时这标准还应包括对应急事件的描述机制、数据单元描述、技术接口描述等,使建设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只有一种“共同语言”,怎样确定适合我市应急指挥救援系统范围内的规范标准,这对建设具有生命力的指挥中心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有着重要意义。

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各指挥中心的网络构架

目前的指挥构架有决策型、管理型和协调型等数种,体现不同的指挥特征和效果,不同的指挥结构形成不同的指挥网络,城市已有不少部门针对一些特定类型的事件建有各自的指挥中心,虽现有的部分中心内部建设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和先进性,但系统对外部的延伸仍缺乏手段。构架一个合理的全市范畴的城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使在重大事件面前,信息获取与协调指挥的效率与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保证良好的匹配,通过技术的手段清晰的体现各中心之间的职责关系,这将关系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络构架的合理性,也将关系到对应急救援事件的快速协调和处理能力,避免形成“指挥孤岛”制约救援中心的正常发挥。

第5篇 发生大量泄漏事故应急救援规程

一、发生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通则

1、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毒物泄漏后可能危及人身伤亡或伤害,并波及周边范围,公司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并应采取相应救援措施。

2、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当班班长、车间主任、调度、安全环保部报警。当班班长接到报警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职务最高者为临时总指挥,一方面组织人员向上风向进行撤离,一方面组织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包括停机、切换、关阀、切断进料、启动蒸汽、氮气保护设施等,甚至作出紧急停车处理,等待公司救援队伍的到来。

3、当班调度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和相关部室领导汇报,并要求发生事故车间查明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当事故可能波及周边环境时,应立即将事故情况通报周边单位,同时发出警报,启动公司应急救援系统,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组织力量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泄漏原因,凡能切断物料或采用其他处理措施可以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指挥部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救援专业队伍立即展开救援。如事故扩大,应请求社会支援。

7、技术部各专业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建议,由指挥部下达,调度和车间执行。

8、各专业队伍接到指挥部指令后,立即进入紧急状态,按照预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环境监测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查明泄漏扩散情况,根据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向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人员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2)治安组到达现场后,担负现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关注事态发展,如泄漏扩散危及周边区域,应同环境监测组和其他专业组一道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作周边单位和群众安全转移,或采取临时的安全措施。

(3)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对伤员进行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如无伤员和中毒应做好应急准备。

(4)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命令,认真做好各专业队伍的联系和抢险过程中的联系工作以及对外联络工作。

(5)抢修抢险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6)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救援人员应立即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和防护服,首先要确认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如有则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

9、若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挥部应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

(1)在主管安全副总经理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保卫和发生事故车间等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在生产副经理和总工程师的指挥下,组成由设备、机修、电气修理和发生事故车间,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10、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设备时,应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二、发生甲醇大量泄露事故应急处理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甲醇罐区、甲醇合成和精馏装置、装卸车站泄漏的应急救援。

(二)甲醇属性

1、甲醇为易燃液体,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此外,甲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引起病变,同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当人口服10ml时,就会双目失明,饮用30ml就可致命,吸入高浓度蒸汽能产生眩晕、昏迷、麻木等症状,蒸汽与液体都能严重损害眼睛和粘膜,也有人因甲醇溅洒在足部,甲醇浸湿了衣服及皮靴仍继续工作,数日后失明的案例。

2、甲醇爆炸极限: 6%~36.5%,引燃温度464℃,闪点:11℃,易溶于水。

3、防护

(1)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

(2)医务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并针对毒物属性,认真迅速做好长期救护工作。

(3)如甲醇罐区泄漏,当班调度应第一时间通知中控,立即开启汽动阀喷淋。

4、日常防护

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三)危险源潜在危险性评估

1、甲醇罐区或储槽与阀门管道等的连接法兰面垫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2 、甲醇罐区与储槽的进出口阀泄漏,可能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3、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导致罐区或管道破(爆)裂,引起大量物料泄漏。

(四)甲醇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①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穿戴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

②甲醇泄漏事故中心区应严禁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确定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

③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并根据事故情况和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域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

④应急处理时要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①迅速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措施。

②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堵漏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3、泄漏物处理

①围堤堵截: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应引入事故池。

②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减少气体向周围扩散程度。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③收容(集):对于大量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木屑、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并收集到密闭容器中。

④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法规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事故池后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三、发生大量工艺气泄露事故应急处理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艺气的泄漏应急情况的处理。

(二)危险源基本情况

1、各种混合气体的成分及爆炸极限: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v%)是co 47.68%、h2 34.10% 、co2 17.38%、ch4 0.1164%、h2s 0.2750%。其爆炸极限为8.2-89.5%。

变化气的主要成分是co 20.33%、h2 46.45% 、co2 32.57%、ch4 0.095%、h2s 0.2263%。其爆炸极限为7.7-94.3%。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co 29.02%、h2 66.90% 、co2 3.49%、ch4 0.1315%、h2s 0%。其爆炸极限为5.36-76.9%。

弛放气的主要成分是co 11.40%、h2 72.15% 、co2 4.40%、ch4 2.23%、h2s 0%。其爆炸极限为5.3-78.3%。

2、各种气体的属性:

在本流程中气化炉所产生的粗水煤气中,当硫化氢在煤气中含量达到车间最高允许浓度(10mg/m3)时,一氧化碳在煤气中的含量已远远超过了其车间最高允许浓度,本工序中水煤气的毒性是以一氧化碳为主。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即使接触时间短,也可发生轻度中毒,当空气中一氧化碳很高时,经几次深呼吸后会迅速发生昏迷、大小便失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0.02%时,2-3小时即会出现症状;浓度达到0.08%时,2小时即可昏迷。如果浓度更高,危险性更大。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为ⅱ级。同时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为易燃易爆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都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各个时期的煤气由于一氧化碳与氢气含量的不同,起爆炸极限也稍有差别,但总体来看,煤气的爆炸极限较宽,爆炸下限基本都是在10%以下,因此,易燃易爆是煤气的主要危险特性。

氨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液氨及高浓度氨可致使眼灼伤;液氨可致使皮肤灼伤。低浓度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硫磺引燃温度为232℃,粉尘爆炸下限为35mg/m3。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粉尘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混合物。

空分装置中的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氢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升高,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氮为无色、无臭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氮含量约为78.93%。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觉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并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当吸入高浓度氮气,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皮肤接触液氮可致冻伤。

氩为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常压下无毒,高浓度时即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氩浓度达到50%以上时,会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液态氩可致使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液碱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碱性液体,皮肤或眼睛直接接触可造成灼伤。对铝、锌、锡等金属具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三)工艺气泄漏事故日常防护

1、当班岗位操作工发现泄漏应立即报告车间,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

2、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毒服。

3、生产或检修过程,应对管道和设备进行置换吹扫。在可能接触毒物前,应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包括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自主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四)危险源潜在危险性评估

1、水煤气、变换气、合成气、弛放气阀门管道等的连接法兰面垫片失效,可能引起大量气体泄漏。

2、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导致管道破(爆)裂,引起大量气体泄漏。

(五)工艺气泄漏事故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1)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穿戴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

(2)工艺气泄漏事故中心区应严禁一切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和事故进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方向及有关措施。

(3)应急处理时要服从统一指挥,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源控制

(1)迅速采取关闭阀门、停止作业、火炬放空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措施。

(2)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堵漏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设备管道法兰等的堵漏措施见附表8:)

(六)重大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处置

1、气防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并要求排除或控制事故源。

2、医疗救护组迅速组织人员、车辆及必要的应急医疗器械对中毒或者窒息人员进行分送、抢救工作。

3、现场警戒组立即封闭事故现场,配合现场抢救工作,控制有关责任人和嫌疑人,封存导致中毒的一切可疑物,以便送有关部门化验,查出中毒原因。

第6篇 铁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规程

铁路交通安全事故是指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包括铁路行车事故、路外伤亡事故及其他运营事故。

应急要点

机动车在铁路道口内发生故障或装载货物掉落时,应将车辆或掉落的物品移至铁路线路最外侧钢轨5米以外的安全地点;不能移动的,应立即报告铁路道口看守人员,采取措施拦停列车;在无人看守道口外,应立即在道口两端采取措施拦停列车,并通知就近铁路车站、采取紧急措施。

发生意外情况危及列车安全时,应迎向来车方向(无法判明来车方向时应向两端方向)距离意外地点800米以上,向列车显示红色信号(白天为红旗,夜间为红灯;无红色信号时,可用红色物品或者两臂高举头上向两侧急剧摆动)。

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停车,疏散旅客,迅速扑救,切断火源和爆炸源,设置防护,报告救援,抢救伤员,保护现场。

危险货物罐车发生泄漏或火灾时,立即拨打110或119报告现场情况;向逆风方向疏散;有条件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危险货物流入河川;如系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发生泄漏时应迅速隔断火源,禁止一切火种。

专家提示

遇有道口拦木(拦门)关闭、音响器发生报警、红灯亮时或看守人员示意停止行进时,应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距离最外股铁轨5米以外。

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应停车僚望,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

遇有道口信号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红灯时,不准通过,白灯亮时,准许通过;红灯和白灯同时熄灭时,确认安全后通过。

不得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

不得在铁路线路20米以内或者铁路防护林地内放牧。

第7篇 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程

公路交通事故是指在公路交通系统中,因过失原因引起的交通协调关系的破坏,并造成直接损失后果的事件。它包括普通公路交通事故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两大类。据不完全统计,自自行车问世以来,全世界死于公路交通事故的人数达3200余万,超过同期战争的死亡人数。

一、公路交通事故的种类

公路交通事故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将其分为以下各类。

(一)按照事故的危害结果分类

可将交通事故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4类。这一分类在不同时期,其具体标准有所不同。

特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重伤11人以上;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

重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1——2人;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

一般事故:一次造成重伤1——2人;轻伤3人以上;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

轻微事故:一次造成轻伤1——2人;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

(二)按照事故的发生状况分类

按照事故发生状况可将交通事故分为驶出公路事故,路上非碰撞事故和路上碰撞事故等。有的更进一步将碰撞事故分为:角碰、追尾碰、迎面碰、后退碰等。

(三)按照事故第一当事人分类

可分为货车事故、客车事故、摩托车事故、非机动车事故、行人事故等。

(四)按照损害结果分类

可分为死人事故、伤人事故、物损事故、混合型事故。

二、公路交通事故伤情分类

公路交通事故伤情严重、发生频繁、分布广泛、形成复杂,至今还未见系统而全面的伤情分类标准。下面就通常遇到的情况,结合事故损伤特征,作一简单介绍。

(一)按照创伤的部位分类

可将其损伤分为:头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盆腔损伤、脊柱损伤、肢体损伤等。若涉及到内脏器官的,还可分为心脏损伤、肺损伤、肝损伤、脾损伤、胃肠损伤、胰腺损伤、大血管损伤等。若涉及到多个部位,可以按系统进行分类,如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运动系统损伤等。

(二)按照公路使用者类型分类

可将其损伤分为行人损伤、驾车人损伤、乘车人损伤、摩托车骑车人损伤、自行车骑车人损伤、摩托车搭乘者损伤等。

(三)按照损伤性状分类

分为擦伤、挫伤、创伤性骨折、脱位、肢解等。

(四)按照损伤程度分类

可分为致命伤、重伤、轻伤、轻微伤。

致命伤:直接导致死亡的损伤。

重伤:严重大面积的撕脱伤、骨折、视力、听力丧失、内脏破裂、内出血等损伤。

轻伤:一定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关节脱位等。

轻微伤:皮肤的一些小擦伤和轻微挫伤等。

(五)按照损伤形成方式和致伤原因分类

可分为撞击伤、辗压伤、跌倒伤、挥鞭样损伤、装载物损伤等。

(六)按照损伤与外界相通与否分类

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系指损伤与外界相通,这类损伤污染重、易感染。损伤与外界不相通者,称之为闭合性损伤。这类损伤皮肤和粘膜完整,污染轻,但易被漏诊。

三、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

(一)公路交通事故的一般规律

1、发生多车连续相撞的现象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公路质量的逐步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行车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出现多车相撞的恶性事故越来越多,恶性程度越来越严重。2005年1月23日18时左右,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开平驶往阳江方向69㎞加580m处发生一起特大多车相撞事故,致使13辆大小车辆损毁,24人死亡,31人受伤。几乎就在同一时间2005年1月23日19时左右,广东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开平至阳江)江门恩平段又发生一起10车连环相撞的事故,造成14人死亡,多人受伤。2004年1月5日上午8时左右,京沈高速公路沈阳致北京方向637至641㎞路段发生多车相撞事故,造成30余辆车损毁,4人死亡,7人受伤。

2、造成多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越来越多

近年来由于公路客运日益竞争激烈,每辆客运汽车的载客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就会很多。2000年7月7日晚10时30分,在柳州市壶东大桥上一辆公交大客车坠入柳江,车内司乘人员79人全部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2005年1月6日福建高速公路莆田仙游灵川段(同三线福建段338千米处)发生的造成28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就是由一辆福建长乐籍集装箱车失控越过中线,与对面驶来的“闽西快运”大巴相撞造成的;2005年1月3日中午12时许,一辆车牌号为藏ab0244的康明斯货车,运送104名从拉萨朝拜后返回四川省甘孜、阿坝等地的群众,该车途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玉治公路80多千米处(玉树县隆宝镇以西10㎞处的阔拉山)时翻车,造成95人死亡,其中55人死亡,40人受伤。

3、发生事故的时间,每天以7时至14时和16时至18时的车祸较多。

每年以6月至10月,周末及年底期间,机动车致伤的人数较多。由于驾驶员在恶劣天气里行车,注意力特别集中,行车速度慢,所以,在风雨、风雪或大雾时的车祸发生率反而比晴天时的低。如从深圳市和福建省的交通事故调查中发现:

晴天的车祸发生率为73.2%~87.2%,阴天的为15.2%,雨天的为10.8%,雾天的为0.5%,大风时为0.2%。并且晴天时每起事故死亡数为135人,为各类天气类型中的最高,此与驾驶员和行人在晴天里麻痹大意有关。

4、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最多为平直路线,约占事故总数的58.1%,急弯段次之,为12.5%,交叉路口为10.0%,陡坡为5.7%,其他占13.7%。但是急弯段每百起事故死亡人数为136人。为各个路段的最高,此与驾驶员未能及时判断路面状况有关。市区内的交通事故多为于小轿车所致,约占47%,其次为面包车,还有公共汽车及卡车等。

在车祸的伤员中,骑自行车者和行人常常是主要的受害者。在自行车事故中,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的发生率为45.0%。而行人以17岁以及17岁以上者为交通事故高发人群,尤以36岁~59岁之间者最高。死者以农民居多,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2.4%。

(二)公路交通事故人员伤害的表现特征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居世界首位。公路交通事故上的死亡率为2.7%至22.1%,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的颅脑损伤(占50%~70%),其次为失血性休克(占20%以上)和内伤损伤(占10%),抢险救援之前和期间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2/3。在受伤人员中,不仅有车上的人员,还有车下的行人等。他们的创伤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抢险救援中应当根据各自的受伤状况和具体部位采取合理恰当的有效方法,避免发生救援性伤害。

四、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点

(一)成因多样

车祸大多属于人祸,其成因与空难、海难相比虽要简单一些,但其种类要多的多。从车祸资料上分析,造成车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路况恶劣。由于一些公路设施不完善或年久失修而造成车祸。如1998年10月12日,陕西咸阳汽车公司的一辆大客车行驶在乾县城外的公路上,由于公路狭窄,路边水渠没有防护栏,加上渠岸泥土松软等原因,在会让迎面来车时,跌入水渠并爆炸起火,死亡43人。

2、违章操作。主要指因驾驶员违章操作而造成的车祸。1988年,辽宁省大洼县一辆满载民工的大客车在铁路道口抢道,与298次直快旅客列车相撞,当场死亡46人,车翻到车厢1节、脱轨3节。1998年4月30日,在山西省交城县公路上,一辆载有89名春游学生的大客车,由于驾驶员违章操作,在陡坡弯道上放开空档滑行,使车辆失控,迎头撞与山崖,死亡31人,重伤32人,轻伤18人。

3、气候原因。因气候原因如大雾、暴雨、冰雪等,致使视线不良、路面打滑而造成的车祸。1985年1月11日,西德的高速公路经过连续10多天的严寒风雪袭击,路况极差,当日下午又浓雾弥漫,致使高速公路发生车辆连锁碰撞爆炸,毁车155辆,死亡11人,受伤41人。

此外,还有因驾驶员酒后驾车、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车辆故障失控、油罐车燃烧爆炸、车厢内失火及车体内有毒化学物质泄漏等原因造成的车祸。

(二)频发率高

车祸尤其是公路车祸,整个世界范围内,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世界每年平均1万人中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1000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撞死人。公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为2.7%至22.1%。随着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交通负荷日益繁重,车祸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有人估算,进入21世纪,世界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将达到100万人,伤残数将达3000万人。因此,加强对车祸救护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车祸发生次数虽多,但因其个案死亡人数较少,不像空难、海难那样规模巨大,故造成的社会影响没有空难、海难严重。

(三)连锁性强

车祸危害具有很强的连锁性,不仅车辆本身可以车毁人亡,还可能殃及四邻,祸及无辜。车辆发生碰撞或颠覆,其油箱和发动机及车载燃爆物均有可能发生爆炸,而且威力大、势头猛,对其附近的车辆、设施都会产生连锁性灾害。如2001年西班牙的一辆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炸,气浪将火焰射向四方,引燃了前后100辆汽车,还烧着了路边的丙烯储存罐,当场烧死150人,烧伤100多人。又如2002年5月,美国芝加哥市的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与一辆载有8000加仑汽油的油车相撞,引起满街大火,8幢住宅楼被烧毁。车内乘员也因失事地点的一些因素而遭受连锁灾祸。1987年12月22日,我国重庆市永川汽车运输公司一乐山牌大客车在泸县玄滩区境内坠落山崖,先是甩到60米深的岩崖下,再掉落到水塘中,车上人员先是被撞昏,继而又被水淹,造成30人死亡,,10人重伤,24人轻伤。另外,车祸发生后,有的不法分子往往趁火打劫,哄抢财物。如在河北常州至山东德州的公路上,一辆中巴和一辆大卡车相撞,过路的人不是抢救伤员,而是蜂拥而上,哄抢车上车下的包裹和物品,很多受伤者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

(四)影响面大

车祸的社会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车祸导致交通中断,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并由此而引发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如1982年7月31日法国博内市高速公路上一辆长途客车失去控制,不仅先后撞击了两辆小轿车和一辆大客车,导致50多人死亡,还使高速公路中断数小时之久。如果发生公路和铁路交叉车祸,交通中断的时间将更长,经济损失也更大。而且,对车祸问题若处理不好,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二是境外乘客越来越多,容易造成一定的国际影响。1988年3月24日,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汽车火车相撞事故,造成64名日本乘客死亡,惊动了中日两国总理。三是对受难者家属打击大。由于车祸发生突然,而且大多又属人为因素造成,往往给受难者家属造成精神创伤,有的甚至一时难以接受车祸造成的现实而引发失常行为。此外,车祸频发还会引起社会舆论,并导致人们对交通运输失去信赖。

五、对抢险救援行动的影响

(一)交通容易受阻

交通事故发生后,往往会引起人员围观和交通阻塞,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甚至可能因此引发新的车祸,这些情况都直接影响抢险救援力量的快速行动和投入。

(二)险情隐患突出

交通事故发生后,往往会潜藏多种险情隐患,如车体内的油箱、机械以及车载危险品,都有可能发生爆炸而形成次生灾害,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危及抢险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救援作业复杂

交通事故紧急救护,是异常紧张而又复杂的救援行动。车祸发生后,现场秩序混乱,影响和妨碍救援作业的实施;抢救爆炸和失火性车祸,既要灭火救援,又要救人救物;既要紧急抢险,又要缜密排险;既要快速救助人员,又要认真清理货物,还要防止哄抢,这些都会使救援作业变得更加复杂困难。

六、抢险救援的行动原则

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仅伤亡率越来越高,而且对交通秩序乃至社会的影响亦将愈加严重,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连发灾害。因此,对车祸的抢救,必须争取时间,快速反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

(一)迅速就近调集力量到场

消防指挥中心或调度通讯时接到报警或听到车祸消息后,应立即就近调集抢险救援力量,迅速前往车祸现场。其主要任务是:对车祸现场进行警戒,并疏导围观人员;查明灾情,并确定救援方案;积极有效、科学合理地采取针对灾情的相应方法,抢救生命,进行交通疏导或交通管制。

(二)所需的器材装备

公路交通事故救援的器材装备,应以多功能抢险救援车为主,尽可能多的携带具有破拆、切割、剪切、扩张、顶撑、拖拉、牵引、吊升等功能的器材。同时尽可能保证同一种器材数量要多,以便在现场抢险救援中采取组合式操作的需要。此外还要准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手抬泵以及脸盆、水桶等。

抢救人员或其他动物时需要的器材,包括医疗器具、担架、麻袋片、食品袋,冬天要准备棉被、棉衣等。此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躯体和肢体固定气囊。

(三)组织力量准确迅速到达现场

第一出动力量在行进途中,指挥员要保持和119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发展变化情况,要注意行进的公路是否畅通,特别是高速公路事故,要注意取得高速公路交警的配合和帮助,选择合适的入口和行进方向进入。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向119指挥中心报告向现场行进的最佳线路,给后续增援力量提供方便快捷的行车信息。

(四)快速展开抢险救援作业

第一出动力量到达事故现场后,指挥员应立即简单侦察,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大致编组和概略分工,采取组合式操作,迅速组织部队展开抢险救援作业。为了使现场的抢险救援行动规范有序进行,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把力量分成若干个小组。具体分几个小组应视情况而定,可以组成的小组有:

救援组,可以是若干个,每个小组至少需要3至5人,通常需要剪、扩、撑、切、锯、吊、拉等组合式操作,所以对人员、器材需求很大。

警戒组,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照看被疏散的人员和物资,并控制现场。

隐患排除组,主要任务是对可能发生的爆炸、有毒、倾翻等潜在的灾害隐患进行清除;对已经发生的燃料泄漏、运输车上的物质泄漏进行控制、回收、输转、堵漏,已经着火的迅速扑灭火灾。

救护组,主要负责抢救车内乘员和物资。

遗物收置组。主要任务是收集遗物,搞好登记统计和移交。

部队展开抢救时,应对车祸地域进行简易划分和标示,以免救护行动交叉而产生忙乱。一般可划分为人员看管区、伤员救治区、遇难者尸体停放区和遗物堆放区等。

七、抢险救援的实施程序和方法

(一)控制事故现场

第一出动到场后,应迅速会同当地警力和有关人员对车祸现场进行有效控制。一是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标志,疏导围观人员。二是强化交通管制,维护交通秩序。三是严格看管人员和物资,防止发生哄抢和混乱。

(二)清除连锁隐患

第一出动力量到场后,应立即派出隐患排除组迅速对车体内的发动机、储气箱、储油箱、油路、随车危险物等一切可能爆炸和引发火灾的隐患进行消除,以免发生次生灾害,并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对可能因车祸造成的山体滑坡、地质下陷、隧道倒塌、桥梁断裂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或进行防范标示。当车体处在悬崖、斜坡或其它不稳定的位置时,应对车体进行固定,防止车体滑落翻倒。固定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就便器材顶住,如木棍、三角木、砖块等顶住车体支架和轮胎。二是用钢丝将车体与大型固定物体连接。三是用重型消防车或抢险救援消防车将车体拉住。

(三)救护受伤人员

救护伤员时车祸抢险的主要任务。救护时,应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危重伤员,应先抬离车体,再进行救治;对于被车体或其他器具挤压的人员,应使用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采取锯、割、撬、扩、搬、拉、吊等方法,先破拆排除障碍,再将其救出;对于躯体、肢体损伤严重的伤员应尽可能利用躯体或肢体固定气囊进行固定,以防发生救助性伤害;如车体着火时,应边灭火边救人,并迅速对未着火的车厢进行水幕隔离和防护;如因爆炸引起隧道倒塌并压住车体时,更应集中力量或抢救受伤人员。

(四)救助破拆的方法

1、人员被挤夹在车内时

a、车辆变形不大时,可用手将车门打开;

b、使用橇棍等工具将门撬开;

c、使用救助气垫和液压式救助器具将车门打开;

d、使用无齿锯、空气锯等器具切断车门的合叶等部位,有燃料泄漏时,注意不要引发燃料起火。

2、人员夹在座席内时

a、使用座席的调整杆,移动座席;

b、取下可卸的座席;

c、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将座席与其它相连部位拉开;

d、进行切割作业时,在紧靠被夹住的待救者旁边,切割容易切断的部位。

3、人员被夹在事故车辆之间时

a、当事故为小型车辆时,队员们之间要相互配合,将车的前部或后部稍微移动(向车道方向);

b、放掉被夹人员相反方向的轮胎内气,以扩大间隙;

c、使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制造间隙,在适当的部位,设定支撑点,运用移动式卷扬器牵引事故车辆;

d、用吊车移动车辆;

4、人员被压在事故车辆下面时

a、拉上手制动器,特别是在倾斜地面上,防止车辆移动;

b、使用千斤顶将车辆的前部或后部顶起,制造间隙;

c、使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将车体或车轮分开。

〈作业时的注意事项〉

a、仔细观察待救者的情况,鼓励待救者增强信心;

b、在救助行动中,注意不要给待救者造成痛苦。同时,给待救者盖上毛巾等,防止被火花灼伤。特别注意不使待救者在事故车辆受到撞击或者在某部位加力时,产生反作力的伤害。

c、认真检查后再操作救助器具;

d、受伤人员较多时,要明确本队队员的任务,同时,寻求其他中队的协助,保证灾害现场的救助行动顺利进行。

(五)清理事故现场

当人员、物资全部救出以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1、搞好登记统计,核查人数,查明死者身份,列出遗物清单。交

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往往是非常悲惨的,有的尸体肢离破碎。

2、清除因车祸引起的路障,抢修遭破坏的路段,指挥疏导滞留车

辆通行。

3、与当地警方或地方有关部门移交遗物,并协同地方组织遗物和

死者遗体后送。

4、如果需要可以积极协同交通部门对车祸现场进行勘察,查明事

发原因。

5、有条件时或者及时通知卫生防疫部门对车祸地域进行卫生防

疫,并进行洗消和清理。

八、公路交通事故救援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车祸发生后,应严格加强交通管理,必要时,应建议交通管理部门紧急关闭交通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防止其它车辆拥入相撞或严重堵塞交通。

2、注意自身安全,加强自身防护,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油箱爆炸、车胎爆裂,装载危险物品发生爆炸及腐蚀液体烧伤。遇到有毒物品时,应及时佩戴呼吸器着封闭式防化服。破拆时,应注意玻璃碎片、角铁等尖锐物品。车祸抢险救援时,应组织部分力量对现场外围实施警戒,以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判断事发原因和车祸性质。

3、发生车祸的地点如靠近危险地域,应该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察看是否有滑坡、地层下陷和高压线杆倒落等情况,并固定车体,以免造成车体滑落或翻车。

4、对未受伤的或轻伤的乘客要集中管理,防止扰乱救护秩序;对闻讯赶至的受难者家属要派人做疏导和解释工作。

第8篇 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措施规程

1 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工地现场指挥部)及局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应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后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在医护人员没有来到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2 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

3 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

4 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

5 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l/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腿上2/3处,并每隔 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 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

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治疗。在职转达送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篇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的等情况。

第9篇 化学灼伤及急救处理操作规程

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叫做化学灼伤。电镀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导致化学灼伤的固体(na0h、koh、so3)和液体(硫酸、硝酸、盐酸、铬酸等),易产生灼伤事故。产生化学灼伤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设备、管道及容器被腐蚀而泄漏,造成灼伤。

由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次生伤害。

没有操作规程而违章操作。

没有穿戴必须的防护用具。误操作或疏忽大意。

酸性物质引起的灼伤,其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急救处理,伤势往往不加重。碱性物质引起的灼伤会逐渐向周围和深部组织蔓廷,应迅速处理,用大量清水冲洗。化学灼伤的急救处理见表:

灼伤物质名称急救处理方法
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氨.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的醋酸溶液洗涤中和,也可以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氧化钙灼伤可用植物油洗涤。
酸类: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高氯酸.醋酸.草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净水清洗.
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用大量清水清洗后,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用5%的硫化铵溶液洗涤。
铬酸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的硫酸钠溶液洗涤。
氢氟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直到伤口表面发红,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剂,或调上如意金黄散,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如有磷颗粒附着皮肤上,应将局部浸在水中,用刷子清除,不可将创面暴露空气中或用油脂涂抹,再用1%-2%硫酸铜溶液冲洗数分钟,然后以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去残留的硫酸铜,,再后可再用生理盐水湿敷,用绷带扎好
氯化锌.硝酸银用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涂油膏及磺胺粉

二.电镀车间的水.电.汽(气)的使用要求

1)水水是电镀生产的命脉。电镀车间每天要消耗大量的水,主要是用于配制溶液校正调整溶液.溶液蒸发补充,  镀件的清洗及设备冷却等。其中镀件的清洗用水耗用量最高。当配制和调整溶液用水的水质要求较市时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冷水清洗无特殊要求,常温即可。热水清洗,一般要求在50-90℃之间。水量与镀件的工艺要求和设备的使用方式等有关。例如冷水清洗槽.整流器冷却等,一般为连续用水。热水清洗槽.冲洗镀件.溶液配制以及镀槽蒸发的补用水等,均为定期用水。

水质的好坏,对电镀生产和镀层质量的就影响很大。当水质不好,或水管结垢脱落.水管生锈,或氯消毒药剂不足,致使细茵繁殖,可引起浑水,黄水或臭水等情况,这时应停止用其配剂溶液校正调整溶液或冲洗镀件等操作,严重应停止生产整治。

节约用水,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相应地减少排出的污水量,从而可以减少污水的处理费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采用在清洗槽前增设回收槽、单槽洗改为双联槽或多联槽清洗、自动控制喷淋清洗、污水处后回用、充分利用冷却水和蒸汽凝以及将手工操作改为自动线操作等,都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施。

电镀车间的排水量与给水量基本相同.但是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毒物质,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要设法控制、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水排放量,还要,设法降低废水中有毒物的浓度。

2)电电镀车间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直流电源直流发电机组、硒或硅整流及晶闸管整流器3大类.线路设备有汇流排(导电母线)、配电盘及安装的各种线路.汇流排一般都用导电较好的材料制成(如铜、铝),常涂以色漆以示区别,阳极一般涂红色,阴极一般涂绿色.线路安装,一般是一个直流电源接一个镀槽,也有一个直流电源连接几个镀槽的.恒温干燥箱是电热设备之一,用于电镀零件的干燥和去氢

为了安全用电,避免触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车间的各种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在封闭容器内作业时,使用安全电压为12v。

发现电器设备有问题时,要找电工修理,不要自行处理。

电器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应作接地或接零件处理.电器的接地线,要保证完好,不准随意拆除,以防电器或电机外壳带电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用绝缘垫,以防漏电伤人。

当手或脚潮湿有水时,不要接触电器设备。

当阴雨天气,电器上有明显水浸潮湿迹象时,不要随便合闸开动机器,以防触电,必要时,请电工检查,确定机器可否开动。

电源发生故障而停电时,应立即将电机开关断开,否则,当突然来电时,会引起人身事故或烧坏电机。

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定时,不要开启电机及其它电器设

用手接触电器设备时,要让带电体位于操作者的一则,不要用双手接触,也不要在接触电器设备的同时与旁人旁物接触,更不要接触,更不要接触两相,否则电机将会损坏。

发现电机有一相熔断器被烧时,应立即将阐刀开断开,否则电机将会损坏。

电器设备上严禁搭接不符合线规程的线路。

⑾发现人身触电时,应立即触电者脱离电源,即断开电源开关,或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要棒和竹等,将电源线拉开: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上,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向上级报告。

3)汽(气)

蒸汽  电镀车间所需的蒸汽,主要用于固定槽液的加热和干燥设备的加热.蒸汽压力为200—600kpa。

压缩空气   电镀车间所需的压缩空气,主要 用吹工件搅拌和喷砂等压缩空气必须经过空气过滤处理,以除动油和水分。

第10篇 化学灼伤急救处理操作规程

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叫做化学灼伤。电镀车间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导致化学灼伤的固体(na0h、koh、so3)和液体(硫酸、硝酸、盐酸、铬酸等),易产生灼伤事故。产生化学灼伤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设备、管道及容器被腐蚀而泄漏,造成灼伤。

由火灾、爆炸事故引起的次生伤害。

没有操作规程而违章操作。

没有穿戴必须的防护用具。误操作或疏忽大意。

酸性物质引起的灼伤,其腐蚀作用只在当时,经急救处理,伤势往往不加重。碱性物质引起的灼伤会逐渐向周围和深部组织蔓廷,应迅速处理,用大量清水冲洗。化学灼伤的急救处理见表:

灼伤物质名称

急救处理方法

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氨.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2%的醋酸溶液洗涤中和,也可以用2%以上的硼酸水湿敷。氧化钙灼伤可用植物油洗涤。

酸类: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高氯酸.醋酸.草酸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用净水清洗.

碱金属.氰化物.氢氰酸

用大量清水清洗后,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用5%的硫化铵溶液洗涤。

铬酸

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或1%的硫酸钠溶液洗涤。

氢氟酸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直到伤口表面发红,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甘油与氧化镁(2:1)悬浮剂,或调上如意金黄散,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如有磷颗粒附着皮肤上,应将局部浸在水中,用刷子清除,不可将创面暴露空气中或用油脂涂抹,再用1%-2%硫酸铜溶液冲洗数分钟,然后以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去残留的硫酸铜,,再后可再用生理盐水湿敷,用绷带扎好

氯化锌.硝酸银

用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涂油膏及磺胺粉

二.电镀车间的水.电.汽(气)的使用要求

1)水水是电镀生产的命脉。电镀车间每天要消耗大量的水,主要是用于配制溶液校正调整溶液.溶液蒸发补充, 镀件的清洗及设备冷却等。其中镀件的清洗用水耗用量最高。当配制和调整溶液用水的水质要求较市时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冷水清洗无特殊要求,常温即可。热水清洗,一般要求在50-90℃之间。水量与镀件的工艺要求和设备的使用方式等有关。例如冷水清洗槽.整流器冷却等,一般为连续用水。热水清洗槽.冲洗镀件.溶液配制以及镀槽蒸发的补用水等,均为定期用水。

水质的好坏,对电镀生产和镀层质量的就影响很大。当水质不好,或水管结垢脱落.水管生锈,或氯消毒药剂不足,致使细茵繁殖,可引起浑水,黄水或臭水等情况,这时应停止用其配剂溶液校正调整溶液或冲洗镀件等操作,严重应停止生产整治。

节约用水,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相应地减少排出的污水量,从而可以减少污水的处理费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采用在清洗槽前增设回收槽、单槽洗改为双联槽或多联槽清洗、自动控制喷淋清洗、污水处后回用、充分利用冷却水和蒸汽凝以及将手工操作改为自动线操作等,都是节约用水的有效施。

电镀车间的排水量与给水量基本相同.但是排出的废水中含有毒物质,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允许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要设法控制、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水排放量,还要,设法降低废水中有毒物的浓度。

2)电电镀车间的电器设备,主要包括直流电源直流发电机组、硒或硅整流及晶闸管整流器3大类.线路设备有汇流排(导电母线)、配电盘及安装的各种线路.汇流排一般都用导电较好的材料制成(如铜、铝),常涂以色漆以示区别,阳极一般涂红色,阴极一般涂绿色.线路安装,一般是一个直流电源接一个镀槽,也有一个直流电源连接几个镀槽的.恒温干燥箱是电热设备之一,用于电镀零件的干燥和去氢

为了安全用电,避免触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车间的各种照明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在封闭容器内作业时,使用安全电压为12v。

发现电器设备有问题时,要找电工修理,不要自行处理。

电器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应作接地或接零件处理.电器的接地线,要保证完好,不准随意拆除,以防电器或电机外壳带电造成人身触电事故。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用绝缘垫,以防漏电伤人。

当手或脚潮湿有水时,不要接触电器设备。

当阴雨天气,电器上有明显水浸潮湿迹象时,不要随便合闸开动机器,以防触电,必要时,请电工检查,确定机器可否开动。

电源发生故障而停电时,应立即将电机开关断开,否则,当突然来电时,会引起人身事故或烧坏电机。

电源电压过低或不稳定时,不要开启电机及其它电器设

用手接触电器设备时,要让带电体位于操作者的一则,不要用双手接触,也不要在接触电器设备的同时与旁人旁物接触,更不要接触,更不要接触两相,否则电机将会损坏。

发现电机有一相熔断器被烧时,应立即将阐刀开断开,否则电机将会损坏。

电器设备上严禁搭接不符合线规程的线路。

⑾发现人身触电时,应立即触电者脱离电源,即断开电源开关,或用有绝缘手柄的工具、要棒和竹等,将电源线拉开: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上,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向上级报告。

3)汽(气)

蒸汽 电镀车间所需的蒸汽,主要用于固定槽液的加热和干燥设备的加热.蒸汽压力为200—600kpa。

压缩空气 电镀车间所需的压缩空气,主要 用吹工件搅拌和喷砂等压缩空气必须经过空气过滤处理,以除动油和水分。

第11篇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规程

1、发现火情要立即查清火源点及起火原因,扼制火势发展和蔓延。

2、及时拨打119 报警,同时将事故情况上报,预案指挥部以便及时处理。

3、现场应急预案小组所有能参战员工利用已备灭火器、消防器材、器具实施救助。

4、切断火源及火路,对现场的物资库、易燃易爆物品及时隔离和转移,避免事态扩大和蔓延。

5、对现场人员进行清点,如火场亦被火势围困人员要首先施有计划的救助。

6、在消防人员到来后,服从并协助消防指挥人员采取救助。

7、对烧伤及因缺氧造成气窒人员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并据情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120 求救。

8、对火灾现场可能做证据的物品要注意留存,以便为查处提供有利依据。

9、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12篇 大面积停电或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方法规程

适用范围:由于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困人事件、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困人事件

注意事项:

a 本附录仅供参考,请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方法;

b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持有特种设备主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c 救援人员4人以上;

d 应急救援设备、工具:灭火器、建筑物内的消防栓、水管、水枪、水桶、盘车轮、抱闸搬手、电梯层门钥匙、常用五金工具、照明器材、通讯设备、单位内部应急组织通讯录、安全防护用具、手砂轮/切割设备、撬杠、警示牌等;

e 在救援的同时要保证自身安全。

0、 通则

0.1了解实际应急救援活动的需求;

0.2掌握应急救援活动的进展程度;

0.3向本区域内的社会救援力量通报应急救援信息、发布启动应急救援活动的指令,调集本区域内的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活动;

0.4请求其它区域的社会救援力量进行支援,加强救援的力量,推动救援的速度;

0.5 收集、传递、通报应急救援信息。

1、 大面积停电、雷击、暴风雪应急救援

1.1 告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救援活动已经开始,提示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配合救援活动,不要扒门,不要试图离开轿厢;

1.2 在机房内切断电梯主电源,查看钢丝绳和传动轮是否正常,满足盘车运行的救援要求;

1.3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

1.4 救援方法:针对不同电梯,可参照下列救援方法:

1.4.1 有机房曳引式电梯;

1.4.2 无机房曳引式电梯1;

1.4.3 液压式电梯,

1.5 请求支援:当上述方法不能完成救援活动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告,请求支援;

2、 地震、台风应急救援

2.1 电梯地震感应器动作;

2.2 电梯有条件盘车运行,

2.3 电梯没条件盘车运行;

3、 电梯地震感应器动作:

3.1 告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救援活动已经开始,提示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配合救援活动,不要扒门,不要试图离开轿厢;

3.2 对电梯进行检查,确定电梯其它部件和建筑物基本正常,基本满足运行条件时;

3.3 参照电梯生产厂家的说明,恢复动作后的电梯地震感应器,满足运行条件;

3.4 救援人员操作电梯以检修方式运行,完成救援工作;

3.5无法完成救援活动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告,请求支援。

4、 电梯有条件盘车运行:

4.1 告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救援活动已经开始,提示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配合救援活动,不要扒门,不要试图离开轿厢;

4.2 在机房内切断电梯主电源,查看钢丝绳和传动轮是否正常,满足盘车运行的救援要求;

4.3 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

4.4 针对不同电梯,可选择相应盘车方法:

a. 有机房曳引式电梯;

b. 无机房曳引式电梯;

c. 液压电梯。

4.5 无法完成救援活动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告,请求支援;

5、 电梯没条件盘车运行:

5.1 有机房电梯:

5.1.1 告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救援活动已经开始,提示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配合救援活动,不要扒门,不要试图离开轿厢;

5.1.2 在机房内切断电梯主电源,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

5.1.3 用两个手动葫芦(每个手动葫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起吊重量,至少具有2.0安全系数。)分别挂在机房的牢固可靠的位置,用三个以上的钢丝绳卡子将钢丝绳套与吊链卡住,每个手动葫芦分别吊住半数的曳引钢丝绳,形成两个葫芦起吊一个轿厢;

5.1.4 同时向上拉动两个倒链,轿厢向就近楼层运动,当确认轿厢平层后,停止拉动操作,但必须人为将倒手动葫芦的拉链栓死,防止打滑,并有一名维修人员看护;

5.1.5 救援人员在平层位置打开电梯层门/轿门,完成救援工作;

5.1.6 人员救出后,如果层门门锁损坏,不能锁住层门,维修人员应用铁丝将层门栓死,以防别人不慎掉入井道;

5.2 无机房电梯

5.2.1 告知电梯轿厢内的人员:救援活动已经开始,提示电梯轿厢内的人员配合救援活动,不要扒门,不要试图离开轿厢;

5.2.2 切断电梯主电源,确认电梯轿厢、对重所在的位置,选择电梯准备停靠的层站;

5.2.3 用两个手动葫芦(每个手动葫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起吊重量,至少具有2.0安全系数。)分别挂在的牢固可靠的位置,用三个以上的钢丝绳卡子将钢丝绳套与吊链卡住,每个手动葫芦分别吊住半数的曳引钢丝绳,形成两个葫芦起吊一个轿厢;

5.2.4 同时向上拉动两个倒链,轿厢向就近楼层运动,当确认轿厢平层后,停止拉动倒链,但必须人为将倒手动葫芦的拉链栓死,防止打滑,并有一名维修人员看护;

5.2.5 救援人员在平层位置打开电梯层门/轿门,完成救援工作;

5.2.6 人员救出后,如果层门勾子锁损坏,不能锁住层门,维修人员应用铁丝将层门栓死,以防别人不慎掉入井道;

5.3 无法完成救援活动时,向本单位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报告,请求支援。

6、 填写《应急救援记录》,存档。

第13篇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方案规程

一、应急预案原则与方针

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2、采取以人为本,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沉着冷静、急而不乱的应急方针。

3、以发出紧急救援为主,优先保护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优先保护贵重财产,加强现场保护的应急程序进行应急救援。

二、可能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人事故、高处坠物伤人事故、触电事故、夏天高温中暑事故、中毒事故、火灾、爆炸、传染病、交通事故等。

三、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

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详见附图)

2、应急反应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

1)、应急总指挥

负责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和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项目部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直接监察应急人员的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应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事故现场总指挥: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现场事故的评估;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3)、伤员营救组:引导现场施工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4)、物资抢救组:抢运可转移的场区内物资;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5)、消防灭火组:启动场区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6)、后勤供给组: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7)、现场临时医疗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抢救和包扎工作;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四、预防与预警

1)、危险点监控

危险点监控由安全人员负责加强对危险源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大型设备的起吊、高空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监控,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编写危险点预控措施和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2)、预警行动

项目部安全生产施工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信息后,按照应急预案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个施工班组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事故发生。

3)、事故报告及处置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尽可能阻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现场负责人用最快的速度通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作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救援人员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

事故发生后,如事故继续发展扩大,项目部应急领导立即将本项目地点、起始时间和部位、名称和数量、人员伤亡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等上报公司应急办公室。

五、事故应急与求援

1、应急程序: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刻报警、打求助电话)→必要时向社会发出求援请求→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上报有关部门→善后处理

施工现场应急求援措施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发生后,首先查看受伤人员情况,并根据伤者受伤情况进行处理。

事故发生后,首先拨打120当地急救中心电话,召唤医务人员及救护车到场;与此同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原则: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其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是否出血、骨折或休克等。

止血:严禁采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用。

伤口渗血时用较伤口大的消毒棉纱(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的渗血,可以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应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脑颅外伤时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禁止给予伤员饮食,并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骨折:伤员骨折可以采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的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以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拌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后固定,并用干净的布片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邻近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处。

颈椎损伤时,使伤员平卧后用沙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腰椎骨折时,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

休克:高处坠落的伤员可能出现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智不清等状态,这时,应急救护人员应将伤员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如果时间过长,可以给伤员少量糖、盐水。

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这时,应马上拨打“120”求助。求助时要清楚表明出事地点或标志建筑物,伤员状态、求助人姓名,并在求助后到附近场地接应救护车。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2)发生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最重要的是动作要迅速。快速正确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快速正确的营救。争取时间就是争取了生命。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性能的木棒套挑开和隔绝电流。如果触电者的衣服干燥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带电体;但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得抓住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应由现场人员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不能及时停电的,也可抛投金属线,实现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注意抛投金属线前,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投另一端。一般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停止、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这不是死亡。

人工呼吸法

实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捏紧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口吹气,时间约2秒钟,吹气完毕后,

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由吸气,时间约3秒钟。如此以每分钟约12次的速度进行。

胸外心脏挤压法

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胸骨下,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挤压后迅速松开,胸部自动复原,以每分60次速度进行。一但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如现场只有一人抢救,可以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每次呼吸2-3次,再挤压10-15次。切不可轻率终止,运送途中也不能终止抢救。

(3)、发生交通事故:

发生交通事故时,司机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尽快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警。

应按照“先救人,后救车;先断电路,后断油路”的原则,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或赶赴现场进行救护。

(4)、发生机械伤害:

发生机械伤害后,首先要停止机械运行,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再伤人。

有人受伤时,现场施工负责人应迅速组织准备人员进行自救,并按以上第1、2条救护方法,进行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护。

(5)、防汛措施: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确保设备与人身安全为目的,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汛前应根据变电站区的天气、水文情况以及调度防汛通知做好汛前防止工作,召集本站所有人员于警戒状态,储备好防汛物质,并确保站用通讯正常。清理站内外蓄滞洪区域。

汛前检查泄洪通道是否畅通,加强对站内外堤坝巩固,发现有可能危及设备和房屋安全问题的应及时处理。

当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情况危急时,全站人员进入紧急防汛期,并报告调度和当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或向邻近单位请求救援。抢险期间本站负责人应亲临现场进行统一指挥,并分工进行。危及到设备安全运行时应立即断开设备供电电源,疏通泄洪通道,甚至打开站内围墙缺口,并报水警给予救援。同时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做好善后工作。

(6)、防火措施:

根据本项目部制定的消防安全制度,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明确本站消防设施安全责任人;对所有人员进行消防宣传教育;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实行每日防火巡查。生产场所严禁携带火种入现场,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器用具和消防产品;

发生重大设备或房屋火灾时,应立即报警(火警119),或请求临近单位给予救援。站内二次设备火灾时应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室外注油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设备供电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或干沙进行灭火;带电设备严禁用喷雾水枪进行灭火,同时应将火源进行隔离,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

特殊电气防火:

当断路器失火时,要灭火必须先切断断路器两侧的电源,但该断路器已失火了,显然不能起遮断作用,因为:

怕它拒动;

怕断路后弧灭不了反而引起爆炸引起人员伤亡,所以要依靠前后一级的断路器来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当断路器燃烧爆炸后,使火势蔓延扩大时,针对不同部位场合的燃烧,可采用不同的灭火器灭火。这种灭火器也适用于其他电气设备的灭火。

(7)、中暑

烈日直射头部、身处的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均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还会抽搐、惊厥甚至昏迷。

当发现施工人员中暑时,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

扇风取凉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

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补充身体的盐份,严重的送医院治疗。

(8)、中毒

①气体中毒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这时,应引起警惕。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当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立即将其他施工人员撤离现场,转到通风良好处休息。

已经昏迷的病员应该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应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抢救人员应该按照“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同同时拨打“120”求助,求助时要清楚表明出事地点或标志建筑物,伤员状态、求助人姓名,并在求助后到附近场地接应救护车。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②毒物咬伤

野外的毒物通常为毒蛇,毒蛇咬伤后,伤者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咬伤部位通常为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拨打“120”求助,求助时要清楚表明出事地点或标志建筑物,伤员状态、求助人姓名,并在求助后到附近场地接应救护车。

有蛇药在身的可以先行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③犬咬伤

野外多犬,遇到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浓的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的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当出现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让血液把犬的唾液冲出,有助于病情的减弱,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拨打“120”求助,求助时要清楚表明出事地点或标志建筑物,伤员状态、求助人姓名,并在求助后到附近场地接应救护车。

尽量设法查明该犬是否“疯狗”,这对于医院制订治疗计划有较大的帮助。

(9)气体泄漏

要保持镇静,迅速关闭气瓶角阀,切断气源,如果角阀损坏,无法断气,应立即将气瓶搬至室外远离建筑物、车辆和人员的空旷地方,并应防止气体在附近低洼地方积聚,疏散附近有可能受影响的人员,派专人在安全的地方看守,防止任何人员接近,并在远离气瓶和漏气场所的地方拨打119报警;同时做好防爆灭火准备,必要时应不停向气瓶喷水降温,但喷水人员必须处于确保安全的位置。

室内发生气体泄露的场所,应打开门窗,驱散易燃气体,疏散室内所有人员到安全的地方,并派专人在安全的地方看守,防止任何人员接近,直到气体完全驱散为止,同时应防止气体在附近低洼地方积聚。

漏气现场及附近禁止火种、严禁使用任何电器设备,包括开关任何电器设备和打电话、严禁进行任何敲打、研磨等有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工作,必要时要不停向现场喷水,防止火灾。

(10)、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反措预案:

为了加强继电保护管理工作,提高保护自动装置正确动作率,减少电网事故,使设备能达到安全、稳定、连续、可靠运行,应具备以下防止措施:

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应装设直流电源回路绝缘监视装置,且必须用高内阻仪表实现(220v)的高于20k;110v的不小于10 k;

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每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均应有专用于直接到直流熔断器正负极电源的专用端子对,这一套保护的全部直流回路包括跳闸出口继电器的线圈回路,都必须且只能从这一专用端子取得直流正负极电源。

不允许一套独立保护的任一回路接到由另一套独立保护的专用端子对引入的直流正负极电源。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触点输出;

查找直流接地点,应断开直流熔断器或断开由专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连接,并在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或由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回路恢复良好后再恢复保护装置的运行;

不得在回路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

断路器(合)跳线圈的出口触点控制回路,必须设有串联自保持的继电器回路,保护其触点不断弧,断路器可靠跳、合闸;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可靠接地;

不允许用电缆芯两端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干扰措施,穿芯电缆的铁管和电缆沟应有效的防止积水;

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有且只能有一点可靠的接地点;电压互感器严禁短路,电流互感器严禁开路;

实验用电源,不得以运行中的保护电源作为实验电源;回路电压切换时应有专用的运行规程,工作由两人进行,有专人监护。

保护压板的停、投及继保定值的更改均应征得调度的同意后方可进行工作。

(11)、电气误操作防范措施:

为加强防误装置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防误装置的“五防”功能,有效遏制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应制定以下电气五防管理制度:

所有的运行人员应熟悉防误装置的管理规定,做到“四懂三会”(懂得防误装置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程序;会操作、处缺、维护)。新上岗的运行人员应进行使用防误装置的培训和考试。

应将已运行的防误装置当作运行设备,按照运行规程进行操作。在交接班和巡视检查时应说明防误装置的运行情况(包括电脑钥匙的充电情况)。

防误装置不得退出,停用时应有申报手续,并在运行日志中注明。长时间停用防误装置时应经单位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装置时应负责人批准。装置退出时必须挂警示牌。

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只能携带正常开启钥匙。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紧急解锁钥匙。如果确因闭锁装置或电源等故障,必须经所领导许可,在操作程序正确的情况下,方能解除闭锁。

防误装置的解锁钥匙应有现场保管和使用登记制度,严禁操作人员擅自携带。有明确所内防误装置的解锁钥匙的使用许可人。七、倒闸操作中防误装置发生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所领导,并查明原因,不得随意退出或强行操作。

在防误装置退出运行期间和经许可使用解锁钥匙进行操作时,必须采取双重监护。

禁止在微机防误装置上安装其它程序,做到专机专用。

防误装置解锁钥匙的使用许可人:正、副站长或施工对技术负责人。

(12)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

当发生了中毒,传染病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大声呼喊并以最快的速度与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练习。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出事地点,确认其是否为食物中毒和中毒程度并查出中毒来源或是否患传染病和其来源。拨打“120”紧急事故报警电话,派专人在大门口接应。并在事故后出具事故经过报告上报施工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赶到事故发生地点要立即采取迁就措施,如:令其将胃里的东西呕吐出来,当发现其中毒较深昏迷是,立即将抬到大门口,等救护车的到来,或直接送往就近医院,传染病患者做好隔离传染途径的措施,直接送往医院。现场负责人配合急救人员的后勤工作,负责指挥联络工作。

(13)防洪和地震

如遇特大洪水和地震,立即疏散现场人员,不惊慌,听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及时将现场人员带离到安全地带,并派专人在第一时间采取各种新式上报灾情,依靠和听从当地政府组织的抢险、救援行动。

六、应急结束

现场应急处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以消除,应急工作结束。

七、后期处理

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

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工作。

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将事故总结报告和处置情况报送当地政府应急办,总结事故应急处置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八、应急物资保障

(1)材料储备

组织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部应急要求指定储备计划,报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审核,报主管部门领导审批。

经审核、审批的储备计划由物资采办部报经营财务部列入项目经理部资金预算计划。

应急物资由物资采办部统一采购、储存和管理,并根据应急消耗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补充。

(2)装备储备

应急装备的储备属应急状态管理,由项目部应急办公室会同各部门研究制定储备计划,经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批准后交物资部(或机械设备部)组织落实,并编制应急装备分部台账,报应急办公室备案。

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定期对应急资源配备情况进行抽查工作。

九、经费保障

项目部从日常费用开支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应急物资的添置、维护保养和演练培训的费用支出。

十、培训与演练

(1)应急办公室依据应急预案认真制定应急培训、演习计划,加强学习,根据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组织现场的应急综合性演戏,并做好应急演戏记录。

(2)参加演习的部门包括施工现场应急指挥成员和全部应急抢险力量。

(3)应急培训计划、演习计划和应急演戏记录要包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备案,一般监督检查。

十一、奖惩

(1)对于在应急响应预案活动总表现积极,有下列表现之一的人员给予精神荣誉和物资奖励: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在应急响应预案计划、培训和演练以及在抢险中提出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并解决实际问题的。

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的。

防止或抢险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2)对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给予警告、处分乃至开出:

工作中玩忽职守;

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知情不报的;

责任心不强,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应急求援注意事项

1、最早发现者必须立即大声呼救,迅速向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

2、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的方法施救,禁止盲目救助;

3、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不得慌乱。

4、发生触电、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采取正确营救及灭火方法。

5、发现有伤者,采取正确的方法施救,妥善的对伤口进行处理,迅速就近送往医院。

6、要坚持忍痛自救,一面要迅速止血,一面要忍痛跑离现场100至200米以外,离危险源越远越好。

7、每位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都必须掌握各种逃生方法,熟悉逃生路线,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8、要随时保持强烈的求生欲望,心理上的高度生存期望,常使人能够忍受巨大的伤痛和极大困难的处境。要坚信自己能够自救或获救,不要胡思乱想,相信并等待生命会出现奇迹。

9、发生事故后,保持现场,便于事故的调查,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0、凡参加紧急救援工作者,一律不准穿皮鞋、拖鞋和裙子,不准打雨伞。

11、在实施本方案过程中,必须严格服从调度指令,遵守各种规章制度,随时与负责人保持联系,认真作好每项记录,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第14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规程

第一条 为了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依据《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可能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第三条 工程部为应急响应的常设部门,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目施工现场应急准备情况。

第四条 办公室为公司办公区应急响应的常设部门,主要负责公司办公区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工作。

第五条各项目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工作。

第六条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有:坍塌、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火灾、爆炸、食物中毒、传染病、煤气中毒、中暑、环境污染事件(化学危险品或油料泄漏)施工过程中挖断水、电、通信电缆、燃气管道等。

第七条 应急准备:

1、公司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器材、培训、演练等准备。

2、各项目部应依据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器材、培训、演练等应急准备。

第八条 应急响应分为三种紧急情况:

1、一级紧急情况: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利用公司现有资源(人力和物力)无法处置,必须寻求外部支援的情况。如:塔吊、脚手架、深基坑坍塌、多人中毒、火灾、燃气管道泄漏等。

2、二级紧急情况:项目部利用本项目部资源(人力和物力)无法处置,必须寻求公司支援的情况。如:重伤事故、死亡事故等。

3、三级紧急情况:利用项目部现有资源(人力和物力)可以处置的情况。如:轻伤事故、未遂事故、小面积火灾等。

第九条 应急响应:

1、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项目经理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并根据警情判断是否申请公司支援。

2、当公司接到项目部申请支援时,总经理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并根据警情判断是否寻求外部支援。

3、若发生的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治安事件等紧急情况,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立即拨打119、110、120等急救电话寻求支援。

第十条 紧急情况报警要求:

1、向外部报警:出事地点、单位、地址、电话、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等,并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

2、向内部报警:出事地点、事态状况、报警人姓名。

第十一条 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处置情况。

第十二条 本办法如与《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不符,按《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要求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部门: 年月日

审 核:年月日

审批:年月日

第15篇 施工现场急救措施规程

现场急救是在施工现场发生伤害事故时,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前,在现场实施必要和及时的抢救措施,是医院治疗的前期准备。

工地发生伤亡事故时,应立即做好三件事:

① 有组织地抢救伤员;

② 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

③ 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各种事故急救措施如下:

1.触电急救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迅速拉电闸断电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部位分离开,然后抬到平整的场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

2.摔伤急救

当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

3.食物中毒急救

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亚硝酸钠是搅拌混凝土的添加剂,其形状很像食用的大粒盐,有人叫它“工业用盐”,它是一种有毒物质,千万不要当作食用盐使用。

4.煤气中毒急救

冬季采暖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安装炉具并设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安装炉具,防止发生煤气中毒。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要迅速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或将中毒者穿暖抬到室外,施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

5.毒气中毒急救

在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发生中毒时,井(地)上人员绝对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须先向下送风,救助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措施,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有关卫生主管部门。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及时拨打119、110或者120求救。

6.发现火险的处理方法

当现场有火险发生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取出灭火器或接通水源扑救。当火势较大,现场无力扑救时,立即拨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急救规程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