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栏目

转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30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转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转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篇1

1. 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仪表数据,实时调整操作参数。

2. 严禁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改变操作程序。

3.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车按钮,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影响操作。

5. 注意与同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动作同步,避免误操作。

6. 在设备运行期间,禁止进行未经授权的维护或修理。

7. 熟悉应急预案,遇到突发状况能迅速响应,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为转炉炉前岗位提供指导,但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并严格遵守规程,以实现高效、安全的生产。

篇2

1. 中控员应始终保持警觉,避免因疲劳、分心导致的误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切勿强行作业。

3. 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交接清晰,避免因信息不全引发的安全隐患。

4. 对于新的工艺或设备改动,务必在充分理解和培训后进行操作,避免因不熟悉而产生的风险。

5. 不得私自拆卸、调整设备,如有需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6.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预防设备故障,确保生产安全。

以上规程需中控员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安全无小事,每一位员工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3

1. 所有操作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不得违章作业。

2. 卸料过程中,严禁人员靠近转炉边缘,以防烫伤或跌落。

3. 遇到设备故障,立即停机并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4. 定期对熔剂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工艺要求。

5. 遵守环保规定,处理废弃物时应符合相关法规。

6. 在操作过程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寻求医疗帮助。

7. 熔剂卸料结束后,要进行彻底清洁,防止残留物引发事故。

8. 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团队协作,提高作业效率。

篇4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煤气性质和应急处理方法。

2. 禁止在煤气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严格遵守禁火规定。

3. 检查过程中如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封堵措施,并报告上级。

4. 在煤气系统启动后,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确保实时监控煤气系统状态。

5. 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

6. 紧急疏散路线应清晰,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逃生步骤。

7. 不得私自调整煤气系统参数,任何更改需经技术部门批准。

8. 定期进行煤气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的煤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转炉煤气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共同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

篇5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转炉设备及操作流程。

2. 穿戴防护装备,遵守现场安全规定,避免高温、噪音和粉尘伤害。

3.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4. 吹炼过程中注意氧气压力和流量,避免爆炸风险。

5. 出钢时确保钢包清洁,防止污染钢水。

6.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工作记录,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7. 在冶炼过程中,密切关注钢水温度和化学成分,适时调整工艺参数。

8. 喷吹系统操作需谨慎,避免粉末飞扬造成安全事故。

9. 维护设备时,务必断电操作,防止电气事故。

以上80t转炉操作规程旨在为日常生产提供指导,确保钢铁冶炼的顺利进行。每个步骤的执行都需要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以实现安全、高效和高质量的生产目标。

篇6

1. 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转炉和铸渣设备,确保每位操作员都熟悉安全规程。

2. 操作时保持专注,避免因分心引发意外。

3. 如遇突发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4. 严禁在设备运行中进行调整或清洁,以防触电或机械伤害。

5. 工作结束后,务必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区域,确保现场整洁。

以上规程旨在为转炉铸渣操作提供指导,但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环境和设备状况灵活应对,确保安全生产。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并遵守这些规程,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

篇7

1.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了解上一班次的设备状况和生产情况。

2. 工作期间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烟火。

3.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影响操作。

4. 遵守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规定,如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5. 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如高温、雷电等,需采取额外安全措施。

6. 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或操作程序,如有必要,需经上级批准。

7. 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维修,不得强行作业。

本规程旨在指导转炉炉长进行安全操作,但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生产安全和效率。

篇8

1. 检查前:

- 在开始工作前,务必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 对煤气管道、阀门、压力表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泄漏、损坏现象。

2. 启动与运行:

- 按照操作程序逐步启动煤气回收系统,不得擅自跳过步骤。

- 实时监测煤气压力、流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3. 监控:

- 定期检测煤气的含氧量,防止氧气浓度过高引起爆炸。

- 保持煤气热值稳定,以保证炼钢过程的效率。

4. 应急处理: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启动应急预案。

- 不得在煤气泄漏区域进行任何无防护操作。

5. 维护保养:

- 定期清理设备,防止积灰影响设备性能。

- 对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检测和更换,预防故障发生。

6. 人员培训:

-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煤气危险性及应急措施。

-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7. 记录与报告:

- 妥善记录操作数据,以便分析和改进。

- 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经过。

8. 协同工作:

- 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 遵守厂内安全规章制度,共同维护生产环境的安全。

以上规程旨在指导转炉煤气回收的安全操作,但实际情况可能因设备差异、工艺变化等因素有所不同,操作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始终保持警惕,确保安全第一。

篇9

1. 不得在设备运行中进行维修或调整,必须在停机并切断电源后操作。

2. 遵守物料投放规定,避免超载或混入异物,影响转炉性能和安全。

3.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油脂、粉尘等引发火灾或滑倒事故。

4. 禁止在疲劳、饮酒或服用可能影响判断力的药物后上岗。

5.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要定时休息,补充水分,预防中暑。

6. 学习和掌握新的安全技术和知识,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7. 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异响、漏油等,应立即停机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8. 保持与同事的有效沟通,协同作业,避免因误解或信息不畅导致的安全问题。

以上规程需每位转炉助手严格遵守,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务必时刻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

篇10

1. 遇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烟尘过大等,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给上级。

2. 不得在高温区域长时间停留,以防热射病。如有必要,应采取间歇休息。

3. 在吊运钢包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热液溅伤。

4.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警惕可能的危险源,如泄漏的煤气、氧气等。

5. 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或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

6.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本规程旨在为转炉炉下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但每位员工都需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放在首位,共同维护生产安全。

篇11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了解煤气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检查时务必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安全帽等,防止有毒气体伤害。

3. 在煤气柜运行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确保安全距离。

4.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及时上报,不得私自处理。

5. 确保煤气柜周边无火源,严禁吸烟,防止引发火灾。

6.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证其有效性,以备不时之需。

7. 每次操作后,做好交接班记录,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及存在问题。

8. 不得擅自调整系统参数,避免影响设备性能和安全。

以上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进行,以确保转炉煤气柜的安全、高效运行。在日常工作中,操作人员应持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篇12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行车。

2. 行车运行中禁止人员在下方行走或停留。

3. 遵守“十不吊”原则,如超载、视线不清、捆绑不牢等情况下不得起吊。

4.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养,确保行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 紧急情况下,优先保障人员安全,再行处理设备问题。

本规程旨在提供指导,但具体操作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务必始终保持警觉,以确保安全。

篇13

1. 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简化步骤。

2. 保持通讯畅通,遇到问题能及时求助。

3. 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帽、防尘口罩等。

4. 不得在设备运行中进行未经授权的调整或修理。

5. 作业结束后,务必关闭电源,做好交接班记录。

本规程旨在指导转炉炉后的安全操作,但每个工况可能存在特殊性,操作员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始终保持警惕,确保安全第一。在执行规程时,如有疑问,应向主管或安全专员咨询,确保正确理解并执行。

篇14

1. 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转炉设备,确保所有操作员都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在冶炼过程中,避免身体接触高温部位,防止烫伤。

3. 加料时要保持稳定,避免因物料不平衡导致的炉体倾斜或晃动。

4. 注意氧气供应,过量供氧可能导致爆炸风险,而供氧不足则可能影响冶炼效果。

5. 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有害,必须在密闭环境中处理,避免直接排放。

6. 发现设备异常或有异常响动,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后再继续。

7. 遵守交接班制度,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及设备状况,以便后续操作人员了解和调整。

8.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引发安全事故。

以上规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严格遵守和相互监督,以确保转炉炼钢作业的安全、高效运行。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学习和改进,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安全标准的更新。

篇15

1. 工作前准备:操作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热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保护。

2. 设备检查:每次操作前,必须对转炉、汽化设备、管道和阀门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启动。

3. 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设定,如需调整,需经上级批准。

4. 温度与压力控制:密切监控转炉内的温度和汽化产生的蒸汽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

5. 应急响应:熟悉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泄漏、火灾等情况,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及时疏散人员,同时报告上级。

6. 定期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7.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8. 现场管理: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可用。

在实际操作中,务必牢记安全第一,遵循规程,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冒险作业。通过全员参与和严格执行,我们能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确保转炉汽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篇16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操作知识和安全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

2. 卸料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靠近,防止意外发生。

3. 熔剂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手套等。

4. 遇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卸料,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及时报告并排除故障。

5. 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熔剂粉尘积聚,防止爆炸或火灾风险。

6.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7. 对于特殊或异常情况,应依据经验和专业知识灵活应对,必要时寻求上级或技术人员指导。

8. 在遵守规程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效率。

本规程旨在提供基本的操作指导,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每位员工都应理解和执行这些规程,共同维护生产安全和质量标准。

篇17

1. 在转炉预热阶段,务必检查各部位密封性,防止热能泄漏。

2. 装入原料时,严格按比例混合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确保化学反应的平衡。

3. 吹炼操作时,控制氧气流量以维持适当的熔池温度和反应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喷溅或过慢影响效率。

4. 气体排放应遵循安全规定,防止爆炸风险,同时监测co、so2等有害气体含量。

5. 出钢时,注意钢水温度和成分,确保符合后续精炼要求。

6. 定期进行转炉维护,包括炉衬检查、冷却系统清洁等,预防设备故障。

7.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遵守安全规程,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时。

8. 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

以上操作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偏离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每一位操作员都应熟悉并理解这些规程,确保转炉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持续改进和严谨操作,我们将不断提升420004转炉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篇18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及应急预案。

2. 工作期间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头盔、手套等。

3. 遵守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4.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处理,禁止冒险作业。

5.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严禁堆放杂物,防止滑倒和绊倒。

6. 在冶炼过程中,禁止靠近炉体和氧枪,以防高温灼伤和爆炸风险。

7. 对于设备故障,应由专业人员维修,不得私自拆卸。

8. 注意气体泄漏,定期进行气体检测,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以上炼钢转炉安全操作规程通则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全体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19

1. 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操作排风机,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操作时务必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安全帽、工作鞋等。

3. 遵守交接班制度,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况,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4. 遇到故障时,切勿私自拆解设备,应立即通知专业维修人员。

5. 工作结束后,及时切断电源,清理工作区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本规程旨在提供基本的操作指导,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始终保持警惕,以确保安全生产。

篇20

1. 任何时候,安全都应优先于生产进度。操作员必须熟知并遵守规程,不得擅自简化步骤或冒险操作。

2. 在执行规程时,要保持警觉,留意设备运行状况和周围环境变化。

3. 遇到未预见的情况,不要擅自决定,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等待指示。

4.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序地执行应急预案。

5. 工作结束后,要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区域,做好交接班记录。

6. 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团队协作顺畅,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7. 对规程的任何修改或更新,必须经过管理层批准,并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已接受培训。

8. 重视预防性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通过这些规程,我们旨在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以实现可持续的生产目标。每个员工都是保障安全的关键,让我们共同遵守规程,为企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篇21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应急预案。

2. 点火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隔热手套和护目镜。

3. 在点火过程中,严禁靠近放散口,以防热辐射和火花飞溅。

4. 若检测到有害气体超标,应立即停止点火,采取措施净化烟气。

5. 点火装置故障时,不得强行操作,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6. 燃烧不稳定时,不得关闭放散阀,以免未燃尽的气体积聚引发事故。

7.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

8. 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关注烟气排放系统的压力和温度,避免超压或过热。

9. 记录每次点火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以便分析和改进操作流程。

以上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还需根据现场条件和设备状况进行调整。每个环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务必严格遵守,确保转炉烟气放散点火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篇22

1. 设备检查与准备:

- 检查转炉设备是否完好,特别是机械传动部分、液压系统及电气设备,确认无异常情况。

- 确保冷却水供应正常,防止过热导致设备损坏。

- 开启前,要确保所有安全装置如防护罩、报警系统等处于有效状态。

2. 操作前的个人防护:

- 工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包括防火服、防烫手套、安全头盔、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

- 不得佩戴首饰或宽松衣物,以防卷入转动部件。

3. 转炉操作流程:

- 按照操作手册启动设备,遵循“先点动,后正常”的原则。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与同事的有效沟通,确保动作协调一致。

- 注意观察炉内钢液状况,避免过度倾斜导致钢液溅出。

4. 应急处理措施:

- 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并通知维修人员。

- 遇到火灾,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严禁用水扑救。

- 若发生烫伤,迅速用冷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 维护保养与故障报告:

- 每班结束后,清洁设备,检查磨损情况,记录在交接班记录本上。

- 发现设备故障,不得擅自修理,应立即上报,由专业人员处理。

-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以上操作规程需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每位摇炉工都应熟知并执行这些规定,共同保障转炉车间的安全与高效运作。在工作中,如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应暂停操作,咨询上级或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第一。

篇23

1.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转炉设备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2.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不得强行作业。

3. 吹氧和出钢过程需谨慎,避免火花溅出,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4. 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时机添加合金材料,防止影响冶炼效果。

5. 在冶炼过程中,应灵活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如温度波动、渣况变化等,采取相应措施。

6.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影响操作,确保生产顺畅。

7.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人身安全。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生产风险,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严谨的操作和持续的改进,我们能够实现转炉生产的高效与安全。

篇24

1. 穿戴好防护装备:操作前必须穿戴完整的劳保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安全帽和防护手套。

2. 检查设备:每次开始工作前,需对收尘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启动。

3. 规范操作:遵循操作手册,正确设置风量、风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或收尘效果下降。

4. 实时监控: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安全停机:设备需要维修或保养时,应先关闭电源,挂上警示牌,确保他人不会误操作。

6. 清理作业:清理收尘设施时,避免直接接触热表面和尖锐部件,防止烫伤和割伤。

7. 培训与演练: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8. 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工作区域,避免粉尘积聚,降低爆炸风险。

9. 遵守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详细说明设备状况和注意事项,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10. 注意个人卫生:工作结束后,及时清洗身体,避免粉尘残留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些注意事项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安全,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环保。每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生产环境。

篇25

1. 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熟知各自岗位的操作规程。

2. 工作中严禁酒后上岗,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身体状态。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等,确保个人安全。

4. 发现设备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切勿强行操作。

5.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清理杂物,防止滑倒和绊倒事故。

6. 坚守岗位,不擅自离岗,以免影响生产流程和应急响应。

炼钢厂转炉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是每个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关乎到每个人的安危和整个生产链的稳定。只有将规程内化为日常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26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私自简化步骤或越过安全检查。

2. 不得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或调整,应等待设备完全停止并断电后再进行。

3. 遇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引发安全事故。

5.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车间,确保火源控制。

7. 工作间隙休息时,勿在危险区域内逗留。

8. 保持良好的沟通,尤其在多人协作时,确保彼此了解工作进度和安全状况。

以上规程需每位转炉车间准备工严格遵守,以确保个人安全及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安全无小事,每一位员工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篇27

1. 在启动转炉前,务必检查所有连接管道,确保无泄漏现象。

2. 氧气供应过程中,严禁烟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3. 操作员在作业时应保持专注,避免因分心导致误操作。

4.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确保所有人员熟悉应急预案。

5. 转炉操作期间,禁止站在可能喷溅的区域,时刻注意熔融金属的状态。

6. 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气体泄漏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7. 作业结束后,关闭电源,清理现场,做好交接班记录。

8. 提倡报告安全隐患,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共同构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这些规程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与遵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证生产效率时,实现安全、有序的炼钢生产。

篇28

1. 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

2. 启动前,检查排风机及其附属设备是否完好,如油位、皮带松紧度、电气线路等,确保无异常。

3. 在启动排风机时,应先开启相关阀门,待系统压力平衡后再启动设备,防止瞬间压力过大损坏设备。

4. 运行中注意观察电流、电压、风压等参数,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排查。

5. 排风机运行时,禁止打开检修门进行维修,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6. 设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应定期清理积灰,防止过热引发火灾。

7. 遇到突发故障,应遵循应急预案,迅速切断电源,并及时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8. 维护保养时,务必断电,防止触电;更换配件时,要确保新配件符合设备要求。

9. 工作结束后,关闭所有开关,做好设备清洁和交接班记录。

本规程旨在规范转炉ⅰ系列排风机的操作行为,降低安全风险,提升生产效益。请每位操作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以便不断优化和完善操作流程。

篇29

1. 严禁在未穿戴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接触高温设备。

2. 不得擅自调整设备参数,必须遵守操作手册。

3. 工作中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防止引发火灾。

4. 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不得隐瞒或自行处理。

5.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联系支援。

转炉工的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每位员工都应严格遵守,以确保个人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

篇30

1. 在操作前,务必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2. 不得私自调整煤气混合比例,必须遵照既定工艺参数。

3. 检查设备时,禁止带火源进入现场,确保电器设备绝缘良好,防止产生火花。

4. 发现煤气泄漏,应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应急排风系统,并立即报告。

5. 未经许可,不得独自进入煤气区域,确保至少两人同行,以便相互照应。

6. 熟悉并掌握煤气中毒的症状,如头痛、恶心、眩晕等,一旦出现,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寻求医疗救助。

7. 定期演练应急预案,确保所有人员熟悉操作流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响应。

8. 操作过程中,保持警惕,随时注意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

9. 严禁在煤气设施附近吸烟或进行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程,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与顺利。每个员工都应认识到,遵守规程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同事和企业的责任。

顶底复吹转炉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转炉区域工艺流程

二、转炉关键设备及主要工艺参数

1、转炉本体

转炉本体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1#炉

设计值

2#、3#炉设计值备注
1公称容量(t)t150150
2平均出钢量t150160(t)
3新炉容积(m3)v141150.3(v)
4炉容比(m3/t)v/t0.940.94(v/t)
5炉壳内高mm93659565(h)
6炉壳内径mm68106910(d)
7炉壳内高/炉壳内径1.381.38(h/d)
8炉膛内容积m3283302(v壳)
9炉膛内高mm82658535(h)
10炉膛内径mm49105278(d)
11炉膛内高/炉膛内径1.681.62(h/d)
12熔池直径mm49105278(d池)
13熔池深度mm13471500(h池)
14熔池直径/熔池深度3.653.52(d池/h池)
15出钢口角度°(度)00
16出钢口直径mm160160
17炉口直径mm30003000(d口)
18炉口直径/炉膛内径0.610.57(d口/ d)
19耳轴中心至炉底的距离mm49004790
20炉帽倾角°(度)6161
21炉帽锥段mm600800
22炉身段mm850816
23炉底mm10001030
2、倾动系统

转炉倾动操作共有三个操作点:兑铁操作台,炉前摇炉室,炉后摇炉室。

表2:转炉倾动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设计值备注
1最大静态力矩(t·m)m正常335
2快速倾动速度(r/min)0.1~1.35r/min

(无级调速)

3倾动角度范围(°)±360°

3、氧枪系统

表3:氧枪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设计值备注
1枪身外径(mm)φ299
2氧枪长度(mm)l18150
3喷咀类型5(6)孔拉瓦尔
4设计最大氧流量(m3/min)690
5烘炉氧流量(m3/min)160
6氧枪升降速度(m/min )4~40慢速~快速
7氧枪冷却水流量(m3/h)q230
8氧枪冷却水压力(mpa)1.0~1.2
9氧枪提升负荷(t)~14.5
表4:氧枪喷头主要工艺参数

五孔拉瓦尔枪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设计值备注
1喷孔个数5
2喉口直径(mm)φ喉39.38
3喷孔出口直径(mm)φ出口51.18
4扩张角(°)14
5马赫数2.00
六孔拉瓦尔枪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设计值备注
1喷孔个数6
2喉口直径(mm)φ喉37.8/34.2大孔/小孔
3喷孔出口直径(mm)φ出口49.1/44.4大孔/小孔
4扩张角(°)12/16大孔/小孔
5马赫数2.00

4、底吹系统

序号参数名称符号设计值备注
1透气砖类型双环缝
2透气砖块数8
3底吹气体种类n2/ar
4底吹供气压力(mpa)p总n2/ar:1.4/2.0总管

表5:底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

三、主要原材料技术条件:

3.1主原料

csimnps
4.0-4.30.4-0.60.2-0.4<0.12<0.07

3.1.1铁水

3.1.2生铁块

化学成分同铁水

3.1.3废钢

3.1.3.1尺寸重量要求:长≤2000mm,单重≤1500kg.

3.1.3.2废钢碳含量≤2.0%,硫、磷含量≤0.05%,残余元素执行国标gb 4223-2004。

3.1.3.3废钢表面和器件、打包件内不许存在泥块、水泥、粘沙、油污及珐琅。

3.1.3.4废钢中禁止混有炸弹等爆炸性武器弹药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混有两端封闭的管状物、封闭器皿等物品。禁止混有橡胶和塑料制品。

3.1.3.5其它执行gb 4223-2004

3.2散状原料

3.2.1活性石灰

活性石灰表1

mgo%cao%sio2%s%p%灼减
<5≥90≤2≤0.03≤0.02≤4

过烧和欠烧率:≤10%;活性度:≥350ml/(4n-hcl,40±1℃,10min)

粒度:10-50mm;水分:≤1%

3.2.2轻烧白云石

mgo%cao%sio2%s%p%水分%
≥29.0≥52≤6.0≤0.045≤0.14≤1.0

轻烧白云石表2

mgo%cao%sio2%s%p%水分%
≥29.0≥52≤6.0≤0.045≤0.14≤1.0

co2: <12%、粒度10-30mm

3.2.3萤石

萤石表3

caf%sio2%s%p%水分%
≥75.0≤19.0≤0.15≤0.06≤2.0

2.3铁合金

铁合金表4

名称代表牌号化学成分%备注
csimnpscr
硅锰femn64si18≤1.817.0-

20.0

60.0-

67.0

≤0.01≤0.02gb/t4008-2008
硅铁fesi75-c≤0.272.0-

80.0

≤0.5≤0.04≤0.04≤0.05gb2272-87
粒度要求:10-50mm

《转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3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