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1. 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个人防护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2. 对甲酸过敏的人员应避免接触,如有不适,立即撤离现场。
3. 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作。
4. 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并拨打急救电话。
5.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避免甲酸洒溅或积聚。
6. 学习和熟悉甲酸的理化性质,了解其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
以上规程需严格遵守,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操作过程中,务必保持警觉,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篇2
1. 前期准备:
- 检查清洗工具是否完整无损,特别是刷子和手套。
- 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甲酸蒸汽积聚。
- 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酸碱工作服、护目镜和防酸手套。
2. 清洗步骤:
- 关闭设备电源,确保网轮停止转动。
- 轻柔地将网轮上的杂物清除,避免损坏网轮。
- 使用清水预冲洗网轮,去除表面大部分污垢。
3. 甲酸的正确使用:
- 按照规定比例稀释甲酸,不得直接使用原液。
- 使用耐酸容器盛装稀释后的甲酸溶液。
- 用刷子蘸取溶液,均匀涂抹在网轮上,避免溅到皮肤或眼睛。
4. 安全防护措施:
- 作业期间保持警惕,避免滑倒或碰撞。
- 不得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清洗工作。
- 保持甲酸溶液远离火源和热源。
5. 应急处理方案:
- 如不慎接触甲酸,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报告上级。
- 若发生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并迅速撤离现场。
6. 清洁后处理:
- 用清水彻底冲洗网轮,直至无酸味。
- 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化学废液收集容器,不得随意倾倒。
-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无遗漏的甲酸或清洗工具。
以上操作规程应严格执行,每位员工都需熟知并遵守,以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维护。任何疏忽或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风险,因此务必谨慎对待每一个步骤。在实际操作中,如有疑问或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或安全专员报告,切勿自行决定。
篇3
1. 操作前务必穿戴好防护装备,防止甲酸溅到皮肤或眼睛。
2. 不得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甲酸溶液的配制,以防挥发气体积聚。
3. 清洗过程中,保持警惕,一旦发现泄漏或其他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应急措施。
4. 清洗后的废液要妥善处理,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污染地下水。
5.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预防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
6.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及应急措施。
7. 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滑倒或碰撞等安全事故。
8. 遵守公司及国家的相关安全法规,确保生产活动的合规性。
以上规程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每位员工都应对此负责,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篇4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应急预案。
2. 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装备,防止化学品溅伤。
3. 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严禁在无通风设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4. 反应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启动应急措施。
5. 废弃物处理需符合环保标准,不得随意排放。
6.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
本规程旨在提供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具体操作还需根据现场条件和设备特性进行适当调整。务必以安全为首要原则,遵循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确保合成甲酸钠作业的顺利进行。
合成甲酸钠作业操作规程范文
一、岗位任务
甲酸钠是以铜洗再生气(简称再生气)为原料气(经水洗去掉氨,后经分离罐进入压缩机,(其压力严格控制在100~200毫米水柱,严禁负压操作),气体经二段压缩至20kg/cm2后,送入高压水洗塔洗去co2(《0.3%》然后进气水分离器,再进混合器与naoh(200~210g/l)混合。混合后的物体输送全预热器加热(管内混合物、外套管道通入2—6kg/cm2蒸汽加热),在此期间温度可达110~160℃,同时进行反应,然后气液并流进入合成反应器,生成380~420g/l稀甲酸钠。
反应式:
co+naoh=hcoona
稀甲酸钠经蒸发器浓缩后放入结晶罐结晶,结晶后的料放入离心机,甩干后,经干燥机干燥而得成品甲酸钠。
其中(200~210g/l)的稀碱是用30~32%离子膜碱与软水配制而成。
二、合成甲酸钠岗位工艺指标:
1、原料液碱:30~32%离子膜液碱
配料碱:200~210g/l
2、合成稀钠:
碱含量:<4g/l
碳酸钠:<10g/l
合成甲酸钠:390~410g/l
3、包装成品:50±0.5kg
一级二级合格
甲酸钠含量≥%959087
水份≤%0.50.51.0
氧氧化钠≤%0.51.0
氯化钠≤%0.51.0
碳酸钠≤%1.01.2
4、压缩机:
进口压力:>;~200mm水柱
出口压力:<25kg
油压:0.2~0.3mpa
曲轴箱油位1/2~2/3
5、水洗塔:
水洗塔液位保持2~3灯
水洗塔出口压力20±1kg
水洗后co2<0.3g/l
6、合成反应器:
进口温度:115±5℃
反应温度:160±5℃
出口温度:150±5℃
反应器出口压力:13±0.5kg
7、蒸发比重1.39~1.40
出料温度:≥127℃
三、开停车步骤
压缩机
开车:开二回一阀门,开冷却水阀门,盘车,启动压缩机,开出口阀,关二回一。
停车:开二回一阀门,关出口阀门,停压缩机,停冷却水,开放空阀门。
注意事项:
1、开车时升压不能过快,各段压力要严稳,对外送气不能过猛,压力能过高或过低。
2、停车时切断阀门要快,卸压要慢,严禁压缩机带压动和停车。
四、正常操作要点:
压缩机
1、经常枪查曲轴箱内注油油罐、油位、油压、油温,保证各部件供油正常。(油泵油压不低于指标,注油器油管不能倒气)。
2、定时排放油水,定期检查出口压力、水冷却器、气缸夹套。
3、按时检查电机电流,温升,有无异常声音。
4、操作中,要监守岗位,预防事故。
5、严禁压缩机带压启动和停车。
水洗塔:
1、水洗塔调节水位时,不可大幅波动。(液位计1/2—2/3)。
2、保持水洗塔液位稳定,防止水洗塔带水。
离心机:
l、开车前应先盘车,先启动油泵,再启动主机。
2、下料要均匀,不得过急、过猛。
3、停车时,先停主机后停油泵。
五、常见事故分析及处理:
1、冷却水不足或中断压缩机在气罐冷却的情况下,其气体出口温度已很高,如冷却突然中断或不足,其温度必然进一步升高。这时除压缩机动力消耗增加,输气显减少外还会使气缸润滑油碳化,造成气缸缺油而拉毛。
事故分析:
(1)供水工段发生故障,如断电、跳闸等。(2)冷却水内杂物太多,堵塞管道。(3)排管内、缸夹套内水垢阻塞。(4)开车前,忘开上水阀门。
处理:(1)经常检查各段冷却水是否通畅。(2)定期清理冷却器和水夹套内杂物。(3)不能忘记开水阀门。
2、二段倒气(打气量减小)。
分析:活门坏;。
处理:及时停车更换。
3、油泵油压突然下降:
分析:(1)曲轴箱内油位太低,使油泵抽空。(2)曲轴箱内滤油网阻塞。(3)油泵本身故障,油表故障。(4)曲轴箱内积水。
处理:(1)曲轴箱要保持正常油位,油位低时,及时加油。(2)及时清洗滤油网。(3)维修或更换油泵及仪表。(4)防止气缸带水。
4、一段进口抽负压:
分析:(1)压缩机启动后,尚未开气柜出口或并生产用气。(2)缓冲罐或压缩机进口积水太多或管内油污、结晶,堵塞管道。(3)压缩机启动后,忘记开一段进口阀门。
处理:(1)开车前,先开启气柜出口,开启副线。(2)经常检查缓冲罐,定期清理管内油污。(3)先打开一段进口阀门,再启动压缩机。
86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10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