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1. 任何时候都应将安全放在首位,不可为了追求进度而忽视安全规则。
2. 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应及时向主管报告,切勿擅自决定。
3. 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
4. 严禁酒后上岗,保证清醒状态下进行作业。
5.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相互提醒,共同保障作业安全。
以上规程需每位放矿工严格遵守,以实现安全生产,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务必时刻警惕,将安全操作规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篇2
1. 禁止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设备,所有操作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
2.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靠近或触碰运动部件,防止发生机械伤害。
3. 发现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机,不得强行作业,及时报告维修。
4. 遵守矿山的噪声、粉尘等相关环保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5. 注意作业现场的通风和照明,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6. 对于磨损严重的零部件,应及时更换,避免因设备老化引发的安全问题。
7. 工作结束后,务必断开电源,以防意外启动。
8. 做好交接班记录,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以上规定需严格执行,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每个振动放矿工都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共同维护矿山的和谐与安全。
篇3
1. 每日工作前,放矿工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潜在危险。
2. 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确保人员撤离至安全距离。
3. 不得私自调整或改动设备,任何设备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 保持良好的沟通,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下,使用手势或信号传递信息。
5. 遵守交接班制度,清楚了解上一班的工作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6.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遇雷雨、大风等,应停止露天作业,确保人身安全。
放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需要每个工人的积极参与和严格自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
篇4
1. 检查与准备:
- 每日开始工作前,务必检查箕斗及其连接部件是否完好,无松动、裂纹或其他安全隐患。
- 确保提升机、钢丝绳、滑轮系统等关键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符合安全标准。
2. 箕斗装载:
- 装载矿石时,不可超载,应控制在设计允许的最大重量内。
- 避免装载尖锐或大块矿石,防止刮伤箕斗或影响提升平衡。
3. 升降操作:
- 按照规定信号进行升降操作,与地面指挥人员保持良好沟通。
- 在提升过程中,密切关注提升机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4. 矿石卸载:
- 卸矿时,确保箕斗平稳降落,避免冲击导致矿石飞溅或设备损坏。
- 卸完矿石后,及时关闭箕斗门,防止矿石遗漏。
5. 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
- 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 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严禁私自修理。
6. 安全规程遵守:
- 工作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 不得在提升设备运行时靠近或穿越钢丝绳,避免发生意外。
- 遵守矿山安全规章制度,禁止酒后作业,保持清醒的工作状态。
本规程旨在指导箕斗放矿工进行安全操作,但具体作业环境可能有所不同,操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在执行任务中,遇到未明确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或安全管理人员咨询。
放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1.认真负责本坑口各中段溜矿井按时、按量均衡放矿,确保坑口下矿畅通。
2.放矿前做好斗口闸门检查处理、先开通风机,避好水、确保作业安全和空气新鲜。
3.放矿中准确掌握放矿时间,记好下矿量,注意溜矿井的异变,发现水包、悬空、卡死等及时报告,按规程处理,不得违章作业。
4.放矿时,不得把溜矿井矿石放空,应保有不少于5米的矿石,以防止斗肚、闸门被打坏,避免影响风流。
5.分中段各溜矿井存矿量,每天务必向坑口调度汇报,每月底各溜矿井结转下月矿量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向公司调度汇报。
6.安全要求
6.1 放矿前首先要检查溜井栏杆,矿斗闸门和各部件有无损坏,是否牢固,如发现有损坏或不牢固,应处理好以后再放矿。
6.2 经常检查矿斗是否磨损或打坏,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6.3 放斗时要站好位置,人的身子不能对着井口,特别是春季和下了大雨要注意防止水包。
6.4 要注意溜井避水工作,放矿后要注意把水沟畅通,防止水下溜矿井、产生水包。
6.5 放斗中发现水包,要及时告诉下部中段相关负责人,注意安全。
6.6 溜井、矿斗每次不能放空,要保留一定矿石,防止矿斗损坏,影响通风防尘。
18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